close
中國夢應與台灣夢相通

2013-9-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0| 評論數: 0 |原作者: (李允傑/國立空中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海基會顧問)

為了紀念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發表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演說50周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其當年的演說地點──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發表演講,闡述他心中的美國夢。

50年前的8月28日,一場震撼人心的演說,成為美國社會走向平等的里程碑。半世紀以來,黑人的處遇有很大進展,雖然在民間社會仍存有某種偏見(如犯罪與失業問題),但在政府法律與政策上,種族平權已成為制度化的事實。

應先理解台灣夢

今年5月習近平在美國加州一句「中國夢與美國夢相通」,引起諸多討論。有人說,「中國夢」脫胎「美國夢」。

不過我認為,「中國夢」跟「美國夢」差別極大。「美國夢」的核心價值,是自由平等,藉由保證人民個體的幸福,來凝聚國家意識。最傳神的寫照無疑是歐巴馬總統,在人人平等、機會均享的論述下,少數族群的黑人,終於攀上全球最具權力的位置。

「中國夢」為了掃除百年來的民族恥辱,從集體主義的手段出發,達到中國的富強壯大。從師法蘇聯革命,標榜馬克思主義的富強觀,轉變到改革開放,改以西方資本主義為師。中國崛起了,但自五四以來,百年中國夢最該學到的民主,在中國卻仍遙遙無期。習近平的中國夢,視野未超脫「國富兵強」的格局,不見五四運動的精神,也缺乏關照「自由、民主、公義」的普世價值。

北京領導人曾經多次提到中國夢時,不忘加上「兩岸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共同努力」。北京嘗試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概念,並且希望台灣在中國夢的建構過程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若說北京希望台灣成為中華文明復興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參與者及貢獻者,而台灣是否能夠或願意在中國大陸成長、復興、築夢的過程中,扮演正面、積極的角色,協助中國大陸由和平崛起走向文明崛起,那麼兩岸必須先理解「台灣夢」。

台灣是華人國家或社區中(包括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第一個實施民主政治的領頭羊。台灣是一個包容多族群的社會(包括新移民),透過民主化的過程,逐漸凝聚成一個共同的台灣夢。

雖然台灣的民主政治仍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在各種社會力量與舊體制相互衝撞的過程中,民主制度讓不同族群學習妥協調適與尊重包容;民主價值成為所有族群的台灣共識。這價值體現為韓寒筆下的「台灣人的文明素質」。

「我有一個夢」的演說,開宗明義是「我來此兌現支票!」什麼支票?金恩說,「美國憲法這張空頭支票」。因為在當時美國憲法白紙黑字的「平等」,對黑人而言,並未實現。

要兌現憲政支票

中國夢要如何與台灣夢相通?那就要先問:「中國夢」裡包不包括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期待?第35條規定的言論自由、組黨自由;第36條規定的宗教自由;第37條規定的人身自由……。長期來看,中國要民主轉型,提升民主素養與文明素質,台灣夢有無可取代的參考價值,可以建設性地協助大陸兌現憲政支票!

國富兵強雖然帶來集體的光榮感,但缺乏個體的人本關懷,終究難以引起台灣人民的共鳴。如果有一天,大陸逐步實現民主治理的普世價值,中國夢與台灣夢融合成兩岸共享的「中華夢」,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如果中國夢與台灣夢融合相通,那麼習總書記在加州說的「中國夢與美國夢相通」,也相去不遠了!


以台灣主體意識連結中國夢

2013-9-4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6| 評論數: 0

上個月初蔣渭水先生逝世82周年紀念日,在北京舉辦了一場「蔣渭水先生思想與事跡學術研討會」,邀請海峽兩岸學者共同探討蔣渭水的歷史影響,確實有相當的意義。眾所周知,蔣渭水是台灣民族解放運動先驅者之一,從文化啟蒙、民族意識、工農運動到政治行動,蔣渭水在當年風起雲湧的台灣人民反殖民求解放運動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

蔣渭水具有濃烈的台灣意識,「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是蔣渭水的名言,他眼見台灣人貧弱的現代意識與民族意識,撰寫〈臨床講義〉,挖掘台灣社會的病根,更身體力行投身文化運動和民族運動。然而,只要不是刻意的歪曲、漠視,就沒有人敢將蔣渭水的台灣意識和祖國意識對立起來,他期待「台灣人的台灣」自主崛起之後,能夠復歸祖國,也期盼復興的中國能夠協助台灣人民的解放,他認同、信仰孫中山先生的政治理念,祕密加入了中國國民黨。這些,都是蔣渭水「祖國意識」的明證。

在蔣渭水的信念之中,台灣與中國當然是有分別的,這個原因不是文化的、民族的,而是日本侵略造成的分斷,是台灣面臨的政治現實。然而,台灣和中國絕不是對立的,中國之命運和台灣的前途是無法也不容切割的。更進一步來說,蔣渭水不但沒有「鎖國心態」、「島國情結」,還具有恢弘的世界意識。他曾說:「我台灣人有媒介日華親善,以策進亞細亞民族聯盟的動機,招來世界平和的全人類之最大幸福的使命就是了。簡直說來,台灣人是握著世界平和的第一關門的鍵(即鑰匙)。」在蔣渭水的意識中,台灣、中國和世界,是有機的連結,偏狹的地方意識、排外的民族情緒、空洞的世界主義,應該都是蔣渭水所拒絕的。

簡要回顧蔣渭水的精神史,對當前台灣與兩岸的現實是有很大助益的,它告訴我們「台灣意識」、「台灣主體意識」不必然是反中國的,對於「台灣意識」、「台灣主體意識」的性質與發展,還是得完整地、歷史地去認識。

「台灣意識」、「台灣主體意識」是流變的,其內涵曾不斷發生變化,未來也還會變化,絕對不是僵滯不動的,這是我們討論「台灣意識」、「台灣主體意識」一個很重要的前提與認識。

日據時期,台灣意識和祖國意識可以共存,228事件前後萌發的台灣意識,是追求自治,以及反對獨裁政府。鄉土文學運動時代的鄉土/本土意識,主流是挖掘台灣歷史上中下階級的反抗精神和挑戰西方霸權的愛國主義傳統。從黨外運動到民進黨,台灣意識原本是對抗當時遵奉1949年以前中華民國體制的、反民主的國民黨政府,當時台灣社會根本還沒條件全面認識當代中國的巨變。

1990年代以來,隨著台灣的民主化,台灣意識的反中國、反中共內涵才越來越凸顯,但另一方面,開放的本土意識中,並不排斥和大陸交流往來,這樣的想法,越來越成為主流,在扁政府政策禁止、司法追訴威脅下,並不能阻絕台商赴大陸投資的腳步就是明證。

扁政府執政中後期,不斷挑動兩岸對立與藍綠對抗,表面是台獨聲浪高漲,但物極必反,「不獨」、「不武」反而越來越成為台灣的主流意識。有大陸學者批判馬英九政府「不統、不獨、不武」的兩岸路線,是向台獨靠攏,這是忽略了台灣意識內涵的微妙變化。

可以說,馬英九的兩度當選總統,證明「不統、不獨、不武」是當前台灣的主流意識,也可說是「台灣主體意識」的現在進行式。大陸方面或許有部分人士看到「不統」居前,因而感到憂心,其實,如果全面考察,就會發現,「不獨」、「不武」成為主流,意味著多數台灣民眾已經接受、承認「台獨沒有空間」的事實,如何讓這種仍帶消極性的「台獨沒有空間」思維,轉化為認識到「台獨沒有必要」、「台獨沒有價值」,這才是兩岸有識之士的重責大任。

這樣的工程,其重點不僅僅在於擴大兩岸交流、建立經濟紐帶,更重要的還在於強化、深化大陸社會與生活方式對台灣民眾的吸引力,從而真正建立台灣對中國大家庭的歸屬感。也唯有如此,「台灣人的台灣」才會自願、自覺、自主的決定共同追求中國夢,兩岸的整合也就水到渠成,同時大大有利於兩岸民眾。


大陸經濟減速 台灣創新契機

2013-9-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0| 評論數: 0 |原作者: (吳佩珊/環球經濟社副研究員)

過去新興市場主導國大陸成為亞洲經濟成長主力的重要推手,大陸的實質GDP成長率以及對全球GDP高成長貢獻率在世界各國中首屈一指,然而去年,經濟成長「保8」失守且下修至年成長7.5%,今年能否達到官方目標7%更是未知。

台灣與大陸經貿往來甚為密切,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為1.67%,第2季未經季節調整之經濟成長率概估也僅為1.98%,未來經濟成長率預測值預估下修中。就出口貿易此一最直接的影響因素,過去台灣出口的28%是直接到大陸,僅次於香港。如今大陸經濟開始顯現疲弱,出口成長呈現遞減趨勢且6月分出口年成長率為-3.1%,工業生產指數連續5個月下滑,若經常帳長期存在赤字,則意味著可能存在過度投資情況,大陸市場結構性改變的步伐欲將成型。

在此現象下,台灣該如何面對此波緩慢經濟的洪流?綜觀所有實體經濟活動尚有賴於金融體制的有效運轉運行,才得以發揮市場經濟的效率和效能。近期大陸為收購外匯資金而相應投入的人民幣數量持續增加,境外資本流入大陸資本市場,改善經常帳赤字以及增加金融帳,而大陸監管單位加強資本管制的新措施,除了帶來人民幣升值外,亦期能改善國際收支平衡,以防止龐大和波動性的國際資本流動、信貸快速擴張以及商品價格波動。

外人至大陸投資,往往受限於多數大型企業未私有化、銀行機構仍為國營的局限,但由近期大陸金融穩定以及人民幣升值來看,對台灣而言可望有出口成長,亦有利於增加新興市場的潛能商機。唯大陸近年來房地資產取代製造業投資比重,帶動市場利率上升,外人直接投資存量驟增,熱錢湧入,為穩健型產業結構調整的大陸帶來資產的名目價格上漲,是我們該預防過熱後的泡沫化危機。

另一方面,與大陸並轡金磚五國的新興市場國家,以及亞洲四小龍、東協十國等亞洲新興市場,過去這些國家對全球GDP貢獻率幾乎與歐美先進國家並駕齊驅,金融海嘯與歐債危機後,更成為支撐起防止全球經濟減速的功臣,未來各國政府的金融監理政策以及資本管制措施,對世界經濟的增減速度將扮演格外關鍵要角。

新興市場過去擁有的快速經濟成長被投資者視為具有高報酬的市場遠景,相對亦伴隨著相當的高風險,對於投資者的吸引力仍存在,但若考量到部分國家的政治不穩定以至國內基礎設施缺乏,外人投資活動在該國將無法靈活運用且發展受阻。

鑑於新興市場通常是金融、商業、證券市場投資活動的投資彙集百科,其會具備一個包括銀行、證券交易所和統一的貨幣之實體金融基礎設施,我們若能善用此多元的金融平台達到本國的資金活絡,以及新興市場對國際資本流入金融市場的限制減少此一機會,相信台灣仍可倚藉新興市場經濟體,掌握金融、貿易市場的創新契機,而透過區域貿易融入與投資管制放寬,期能積極走出去以免再陷於停滯甚或衰退的泥沼中。


面對風險 台灣比韓國更有韌性  旺報、中新社共同策劃

2013-9-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3| 評論數: 0 |原作者: 王鵬

無論是當下的台灣還是大陸輿論,都喜歡將韓國與台灣的經濟發展作比較。甚至有媒體認為,台灣已經落後了韓國15年。但筆者認為,在發展高科技產業領域,與韓國相比,台灣還是有自身的優勢,應該加以利用。

台企更能抵禦風險

首先,韓國主要依靠幾個超大型企業集團,例如三星、LG、大宇和現代等。韓國的大型企業集團,高度集中了國家資源來發展、帶動產業升級,以占領世界市場為目標,全面出擊。多數集團實行的是以「三緣」即血緣、姻緣和地緣關係為基礎的家庭控制和管理,使得所有權和經營權不能分離,戰略決策失誤、經營不善也就不可避免。這種高度依賴於少數大型企業的貪大求全的經濟模式,使得韓國在對付經濟危機中束手無策,處於非常被動的境地。

台灣的經濟結構與韓國有異,缺乏實力雄厚的大企業集團,開發高科技產業的主力軍以中小企業為主。台灣中小企業具有高效、彈性、機動等特點和「船小好掉頭」的優勢。在經濟情況發生變化時,台灣中小企業以其敏銳的反應、靈活的調整和質精類全的特點,不斷地轉型、轉向、轉變結構,甚至轉移經營區域,使台灣的高科技產品具有很大的韌性與活力,從而帶動台灣高科技產業,特別是信息、半導體工業的迅速崛起。

韓國政府在開發高科技產業的資金來源和投入管道上,通常採取指令性計畫,利用國家控制的銀行提供長期、大規模的低息貸款,同時從海外金融市場上借入大量資本,用於本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這些措施在短期內確實起到緩解資金壓力、提升產業結構的作用,但長期來看,造成企業債務負擔過重和金融機構呆壞帳現象普遍。韓國之所以在亞洲金融危機中經濟嚴重受挫,大公司對經濟危機毫無招架之力,與這些弊端有著直接的聯繫。

台灣早期對高科技企業的投入以合資形式為主,其後由官方設立投資公司,根據其經營業績作為評判再投資的標準。同時,官方鼓勵資金來源多元化。台灣的商業銀行有很大的自主權,在投資貸款時,管理得比較嚴格。因此,長期以來,台灣企業具有比較好的經營效益及財務結構,企業負債率低於韓國企業。

台企財務結構更好

對於高科技企業,台灣通過民間資本、海外合作企業、銀行、政府投資公司和風險基金多方融資的辦法,為其提供資金支持。其中在風險投資基金(亦稱創業投資基金)方面,台灣官方做得相當成功。這種敢冒較大風險、對具有潛力的產業進行投資以獲取巨額回報的風險投資基金,對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台灣傳統式的經營管理模式。

韓國高科技產業主要依靠幾個實力強大的工業集團支撐,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通過指令性政策發揮著指導作用,直接控制著企業和銀行的經營活動,造成政企不分,「裙帶」關係複雜。在進行企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仍然帶有政府強干預的色彩。

台灣在發展高科技產業的初期,由官方先行開發,條件成熟後,再以民間資本和企業為主導,使得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三者之間各司其職,界限劃分明顯。政企之間更多的是合作,干預行為甚少。政策方面,台灣當局一直注重保護和發展中小企業,從而保持了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力。

總的來說,台灣相比韓國,雖然某些經濟資料上有所落後,但台灣的經濟結構更加合理,抵禦經濟風險的能力更強。在當前亞洲金融危機可能再次來臨的背景下,台灣充滿韌性與活力的經濟優勢將再次顯現。

(作者為大陸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蕭萬長出席APEC是著好棋

2013-9-3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6| 評論數: 0 |原作者: 洪奇昌

馬總統選派蕭萬長出席APEC領袖會議是著好棋。蕭前副總統不僅嫻熟國際經貿事務,更早在1991年即以經濟部長身分出席APEC部長級會議,期間極力為台灣爭取參與國際經濟組織的機會。今年初在博鰲論壇「蕭習會」時,更向習近平直言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期待和決心。我們期待「經濟老帥」蕭萬長此行,能為台灣打開更寬廣的國際參與空間。

國際空間仍需大陸點頭

回顧1991年,在APEC主辦方韓國的居間協調下,台灣得以和中國及香港同時加入APEC。但APEC「諒解備忘錄」中明訂台灣不能使用國名而只能以「中華台北」名義入會;此外,備忘錄還規定台灣只能派遣財經首長參與部長級會議。1993年時更在美中共識下,形成不邀請台灣元首參加領袖會議的原則。此後會議主辦國雖然仍會發函邀請我國領袖,但慣例上台灣選派的代表人選,北京至少得不表示反對,才有可能被接受。

隨著兩岸和平發展,雙方互信基礎加固,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空間應有機會更為擴展。自胡錦濤「十八大政治報告」到今年蕭習會,中國釋出更多的善意,願意與在兩岸政治關係上和台灣參與國際事務問題共謀「合情合理的安排」。然而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中國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社會所謂「合情合理的安排」是有前提的,首先是「一中框架」原則;第二則是台灣可以提出要求,但須經過雙方協商;第三則是個案處理。由此我們知道,當前中國仍不會接受國際上出現「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再來,不論台灣如何與其他組織或國家達成協議,最終仍得要過中國這一關。

擬出積極務實外交戰略

台灣參與國際事務需要雙方釋出更多的善意和建構互信。但如果所謂中國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合情合理安排」,是如中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所言「必須都向一個中國的目標去走。」那麼中國的安排只會把台灣人民越推越遠,因為這並不符合現階段台灣人民的意願和利益,無益於促進互信。阻擋馬總統以「經濟體領袖」身分出席APEC領袖會議也不是善意的表現。

以APEC為例,台灣會員體的領導人當然有權參與領袖會議,所謂「合情合理的安排」不該只是中方片面的態度。中國應當瞭解並且尊重「中華民國」在台灣是一客觀事實。然而,台灣也必須反思自身的國際參與策略。如果台灣認為國際身分和參與是重要的,那麼政府需要更整體的戰略規畫,應在國安會的層級,考量國際現實、兩岸關係,並結合經濟和民間力量,擬出積極且務實的外交戰略。

現階段台灣已是由卸任副總統層級代表出席APEC領袖會議。未來,我們期待透過兩岸協商促成台灣由現任閣揆、立院院長乃至於副總統代表出席,漸進但積極地為台、中兩經濟體領導人會面創造條件。此不僅為台灣外交的重大突破,更是兩岸關係的重大突破。只要能在確保台灣國格與尊嚴的條件下進行,在野黨也應基於務實和台灣整體利益考量而表示歡迎。

(作者為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


多給大陸一點時間  台灣人  看大陸

2013-9-4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2| 評論數: 0 |原作者: (蔡尚謙/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生)

以往踏上神州土地,都只停留在初期的樸實想像,用歷史課本上所學到讀到的,跟自己親身體驗的中國社會彼此驗證,在自己所接觸到、而逐漸熟識的中國朋友們身上確認,去感知那種文化差異的存在,摸索著相互溝通的疆界。

去年夏天,到大陸十天的長途旅行,我抱著一個沉澱後而轉化過的思考,想用一次壯遊的心情,真正走入庶民生活,感受中國。

有天晚上,跟旅行同伴們在北京王府井逛街,遇到一位老奶奶抱著孫子,說是孫子病重昏迷,要討錢給孫子治病,我心中雖覺有假,但還是覺得應該不致於拿自己孫子來騙人,於是就給了10元人民幣,沒想到,那位奶奶在收下錢後,沒走出幾步路,竟將孫子放下,讓他自己走路,兩人有說有笑。

需從經驗學到教訓

又有一次,當我們抵達上海的第一晚,坐在南京東路站外邊,和三五好友喝著啤酒聊著旅途中所見所聞,我才剛把酒瓶放下,打算開始說話沒多久,一位路過的大嬸竟拿了我還沒喝完的啤酒罐,連問也不問一聲的就說她要回收,然後轉身就走。我才喊了那位大嬸一聲,她卻健步如飛的跑遠了……

事後,我和北京朋友提起這件事,她也對那樣的行為有些鄙夷,卻也認真自省地向我說:「咱們中國社會裡確實有著這樣的現象,因為存在著貧富差距和教育程度差異,因為這樣的差異,再加上社會變動實在太快,人民素質畢竟不是一蹴可幾,那麼快就能夠拉齊拉平的。但也請你見諒,再給我們幾年,就算用上十幾年時間,咱們的社會真正文明了,許多不可思議的現象,或是詐騙、作假的事情,都會大幅度下降的。」

我認真的想了想,這樣回答:「任何社會中都會有一定比例的人民過著底層生活,但是一樣過著不富裕的生活,有人知足、認分、正直的生活,卻也有人即使受了教育,仍然恬不知恥的遂行詐騙,不只是大陸,台灣也是會有,只是比例多寡問題。但這樣的差異有時候不是靠著政府的教育或宣導就能改善,特別是當許多民眾連政府都不信任的時候,民間社會的公民、社群力量其實應該要適時地發揮作用。」

但是,公民社會的建立、社群力量的成長,需要時間慢慢累積,那需要整體社會慢慢發展同情心、同理心,進而產生對彼此的關懷和支持。然而,在現今中國的政治與社會生態之下,法治與公平的價值觀仍未深植普遍大眾的心中,社會上彼此存在著的人際互動觀念還沒有被清楚界定釐清,私領域和公領域有時會容易被混為一談。

公民社會茁壯可能

有時候是群體意識過分的侵犯了個人的隱私,有時候卻又對社會缺乏同情和關懷。無論是從2011年廣東的小悅悅事件中,讓人震驚的見死不救,又或者是在同年所爆發的紅十字會郭美美的炫富事件,讓人見到公益慈善的管理缺乏監督機制的人謀不臧,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都讓我們見識到,一個尚未有著健全公共領域的中國民間社會,是如何在一次次的事件中,從經驗學到教訓。

誠然,在過與不及之間,尺度的拿捏確實是一大問題,因為中國社會也同時存在著許多耳熟能詳的詐騙和各種「假」,這也使得民眾在形成善意和付出關懷之前,難免會思考幾個問題,「此事是否為真?我會不會被反咬、受騙?」

這樣的質疑和反思,與其說是冷漠和不信任,不妨視為一種進步的力量。譬如,在今年4月所發生的四川雅安地震,民眾開始要求強烈監督善款流向、確保物資發放能實際到災民手中,當人們開始認識到,社會的進步需要制度的完善和民主監督,一個健全的公民社會便有了茁壯的可能。

不能只是淺層觀光

有幾次跟中國朋友談起這樣的討論,我想到的是,中國有句古話叫作「德化鄉里」,這並不是說要我們教條式地試圖以道德作為框架去要求他人,因道德是自律而非他律之用,這句話是說,在傳統社會之中,道德感化和自我制約的力量,其實是透過社群主義的傳播和擴散,而達到使鄉里之間「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的程度。

有時候,我們只是在自己的旅途經驗中,見到了中國社會的零碎片面,卻往往容易加上自己的偏見和刻板印象,逢人逕稱中國人就是怎樣怎樣的,而那些「怎樣怎樣的」背後,往往都是「不咋地」的歧視概念。這樣的瞎子摸象,只會讓我們和大陸同胞的誤解始終無法得到釐清。要真正認識一個社會,必須從更多方面去瞭解,與更多人產生互動,建立友誼,而不能只是蜻蜓點水式的淺層觀光、走馬看花。

在現代社會之中,許多舊的價值可能隨著物質文明提升而瓦解,特別是在中國,這麼地大人多,人際關係之間的疏離和不信任可能更甚,但是那些珍貴的德性價值仍然應該被重視;那些人情味的溫暖、人與人彼此的信任,也值得被記憶和守護。這也是我在這趟旅程之初,想要去探究和尋找的,那是在每個社會當中,每個人民,都應該有權利懷抱的公平之夢。


無題一

Joe:「這篇文章釐清了台灣、中國、美國之間的戰略分析,不管台灣人怎麼看,至少美國官方可能也會有類似的看法,值得一讀。」

如果你認為「中華民國」也是「中國」的話,那中華民國的領土主張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有部份不同的,「中華」是文明,他是沒有立場的,而是一個文化的有機集合,有立場的是現實的政權,而現實的政權,如果是理性的話,無謂怎樣包裝一個主張也好,他背後的主張跟該政權的支柱結構和利益有關係.無論你怎看中華民國也好,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也就是大陸人來說,不論正反,臺灣就是「中華民國」的基地,對於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來說,可以說是「希望之地或者是聖地」,是精神上的耶路撒冷。

對於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來說,台灣就是日後的一個隱憂,雖然看起來中華民國在大陸復興是不切實際的行為,但假設將來某一個原因,在大陸產生了一支具備政治、軍事、經濟力量的威脅時,它或多或少都會冠著中華民國的名稱或有關係(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拿著中華民國作招牌可以立即就得到一些支持者,比起從零開始要方便多了)。

台灣是源自初期中華民國到臺灣的時候,曾經長年代表過聯合國裡的「中國」,也有30年的時間聲言要反攻大陸,無論這看起來多荒謬也好,這種立場製造了一個必然敵對的氣氛,不論在臺灣這邊還是大陸那邊,先不論臺灣這邊,對於大陸來說,「一定要解放臺灣」這個口號,製造了一群有這樣想法的人時,必須對他們有個交代,如果前期是為了回應臺灣要反攻大陸的口號,在臺灣不再反攻大陸時,不就沒有了理由嗎?

所以主題變成了「維持領土完整」,這個主題的必然存在,是建基於所有利益和凝聚力,都依據在這個主題的團體上,因為「解放臺灣」可以不打,但立場上一旦放棄,就會有引致一大群抱著這理念出來的人變成國家的不安因子,相對的,把立場放在「維持國家領土完整」,在國內不會引起甚麼有意義的反抗,就算令臺灣部份或大部份人反感,而臺灣人本來就對大陸反感,所以也不是甚麼損失,因此就算這根本就不會實行,這個吃不到的葡萄也是一定要吊在前面的,反正臺灣實際上的差距跟大陸落差很大。

至於臺灣獨立會否引起新疆和西藏獨立,這點其實是一個迷霧,新疆和西藏他們要獨立,大部份因素都跟臺灣完全沒有關係,但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來說,用「臺灣獨立會引致藏疆獨立」,去增強反對臺灣獨立的理由,有利無害,因為正常來說,身處內陸疆藏的漢人,對臺灣沒甚麼感覺,而疆藏獨立的問題卻有時會威脅他們的人身安全,及經濟利益,用這個理由使他們覺得臺灣問題跟自己有關,增加共同感,有利無害,是否合邏輯根本就不重要,至於其他「在歷史上可以宣稱,但實際上碰也不碰」的地方,例如越南,北韓,很明顯就是一旦宣稱就會傷害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現實利益。

當這些國家反過來說,他們所謂的固有領土,很多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有的疆域,「歷史」在政治上,一般來說,要用的時候拿出來增強說服力的藉口,沒用的時候則是盡可能要遺忘的東西,認真把歷史當成政策依據的人,基本上是傻瓜,就像引名人言論一樣,在說服一個人努力,我就舉例愛迪生說,「天才是一份天賦加九十九份努力」,說服一個努力的人放棄時,我就會加上,「不過那一份天賦才是最重要的」,這在行銷學上叫「代言」,就是別人不信你胡扯,你就斷章取義一個名人一句話來說同一段東西,同樣,國家也經常用「代言」這種方式,加上這是政治問題,所以當政治需要時,就可以硬凹,舉個例子說,有一天突然大家失心瘋,跑去組成「中華聯邦」,國徽是藍底青天白日加星星,但臺灣的「旗幟」變成了綠色的臺灣旗,軍隊正式命名為臺灣軍,還簽了隨時可公投退出邦聯的憲章,到時支持統一的人就說這是統一了,而支持獨立的人又說這就是獨立了,那些不滿意的人全部打成「激進派」或者「原教旨主義者」。

政治就是那麼神奇的事情,現實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德國和法國是世仇,國內分別持有煤和鐵,所以自古以來大戰爭取支援的戰事不斷,後來德國被打殘,冷戰開始,法國意識到,就算法國再討厭德國,不可否認,德國都是幫忙擋住蘇聯的戰友,所以在第三者底下搞出「歐洲煤鐵共同體」這樣的鬼東西,硬扯大家煤鐵共用,和平共處,解決了你搶我的煤,我爭你的鐵的問題,後來還逐漸發展成現在的歐盟,這兩個國家都是曾經互相侵略,打到深處無怨尤,但現實經濟困難一來,所有意識形態、歷史宿命、新仇舊恨都可以丟進垃圾桶,因此歷史這種事情,在政治上只會是工具,至於「戰略利益和資源利益」,你以為只有對你有,別人沒有嗎,誰不想統治全世界的所有戰略重點,但這其實是不可能,因為你佔的利益越多,就是有人的利益被你佔了,你受的威脅越少,就是別人受的威脅越多了,最終你就會結下越多的樑子,大日本帝國每一個侵略的地方,都他的「戰略理由」,侵略滿洲朝鮮是保護日本海,侵略中國是保護南北航道,而侵略東南亞是保障南洋資源供應,但是這樣的結果就是打到全世界都沒有朋友,製造的敵人比保障的戰略利益還要多。

另外,關於「臺灣可以往海洋發展」的說法,基本上重點不在於是否出海,而是發展海權與否,因為要發展海權才有理由要出海,發展海權的問題,就是直接挑戰美國,重點不在於臺灣,而是美國的太平洋利益,因為美國打敗日本後,美國就得到了整個太平洋,一直到今天,都還把日本的軍事鎮壓著,使日本無法發展任何形式的海權,關島和沖繩,就是美國的兩尊護門大佛,太平洋其實是美國的太平洋,裡面包含龐大的海洋資源和航線戰略安全。

http://earthguide.ucsd.edu/fishes/kinds/images/eez_us.jpg

看這個圖就可以看出,其實美國真正「領域」的形狀是這樣的,絕不是和東亞各國遠在天邊,當初同盟國打完軸心國後,差不多整個太平洋,不是美國直接控制的,就是美國間接控制的小國,美國有絕對的海洋霸權,陸地的面積從不是重點,二戰讓美國建立太平洋霸權這點,很容易就被這邊的人忽視,但美國實際上受惠於此,控制了太平洋海權,因此港臺這個區域看似距離「地理上的美國」很遠,實際上離「勢力上的美國」很近,根本就直接就是中美的「接壤」點。

假設中華人民共和國有任何企圖跑出太平洋的能力和意圖,那就是威脅美國這方面的霸權了,對美國而言,那就是另一個大日本帝國的翻版,所以美國在意的並非中國有沒有佔領臺灣,而是在意中國「出太平洋」這個說法和意圖,你出太平洋幹甚麼,太平洋就是我美國的海,別以為可以找任何盟國說情,美國隨時可以連他一起打爆,臺灣的存在,因為臺灣明顯親美,這點反而是保障了中美本身不敵對的關鍵,因為只要中國一直控制不了臺灣,美國就可以安心中國出不了太平洋,出不了太平洋就不會威脅美國的利益,不管中國要如何鎮壓西藏或新疆,只要不會損害美國利益,美國基於人道理由罵兩句,不管真的在意中國對新疆和西藏做啥,甚至美國在中亞的影響力,往往需要中國當代理人(例如提供武器)。

站在中國的角度來說,中國擁有新疆和西藏,除了資源領土等問題外,還能夠保障能夠自己權力和勢力,間接對美國有利,因為中國缺少這兩塊領土,中國在中亞的勢力等於大幅降低,甚至能給美國的利用價值也會被印度取代,鎮壓新疆和西藏獨立,某程度上就是為了讓美國能夠繼續需要中國,從這點看,就會明白臺灣獨立跟新疆和西藏,看似是連帶,實際上可能是相斥的,因為在於美國戰略下,中國在世界局勢平衡的腳色很重要。

假設中國要出太平洋,就是要跟美國搞海軍競賽,但地理上,中國比日本更容易被困在陸地上,美國不是笨蛋,真的發生這情況的話,大概會在臺灣搞些軍備,直接關門打狗要中國取消這個念頭,用臺灣的角度看,看似美國會罩自己,但實際上,美國不是罩臺灣,而是要維持自身的利益,所以臺灣如果戰略上頭腦迷糊,很可能會落得「先被中國打一次,再被美國打一次」的悲劇,對美國來說,不一定要守住臺灣,把臺灣放手再重新打下來也可以,臺灣是面對中國的前線,但轉了陣營後,立即就變成面對更可怕的美國的前線,如果東亞這些國家,沒有一些出色的戰略家看清楚形勢,當中美兩國失心瘋時,這個區域就會變成海上巴爾幹。

對於台灣來說,美國並非沒有介入臺灣的經濟和媒體,只是美國的技巧更高招,甚至會讓人直接察覺,中國的介入技巧是很粗糙的,透過直接控制某些顯然的代理人,散佈的是很露骨的訊息,因此差不多只要中國介入了,你多數能看出來,中國的宣傳形態是「頻繁高調洗腦式」,比方說每天迫你聽義勇軍進行曲,天天在報章上攻擊政敵,並把不喜歡的資訊強硬封禁掉,這種形態是「北風與太陽」寓言裡的北風,大力吹起北風,反而讓人會拉起衣服御寒,而且很容易會產生感知疲勞,因為不管大事小事,他都會發表對自身有利的意見,而美國是屬於贏取信任式,他的特質是,他所支持的媒體在大部份的事情上,採取的是盡可能中肯,合邏輯,似乎是中立的立場,也容許他在小事情上反對美國,並具有豐富的娛樂性和市場性,他先不管美國的利益立場,建立了「受信任而受歡迎的媒體」,然後只在有必要的大事上,才會動手運用這些媒體進行影響,那就是「北風與太陽」裡的太陽,他是慢慢等讓你放下心防。

所以「破銅爛鐵圖利軍火商」的理論,美國根本不在意,那些所謂很熱門的輿論,通常不是流行在對事情有掌握的人身上,而是販夫走卒層級的言論,臺灣的政客再笨,也不會傻到美國有武器賣給你時不買,對於美國而言,他知道不需要每一個細節都干涉,不用天天在電視臺說美國有多好,美國的硬實力相當足夠,他不用宣傳自己有多強大,至於經濟上,你可以看看街上的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網路的facebook、Google、Paypal、Youtube,他們真正的影響力,強大到讓你忘了他們都是源自美國,而直覺認為這是國際級無國界的東西,在殖民和媒體策略上,美國可說是完全師承自大英帝國的所有經驗。

大英帝國的後期殖民策略就是「藏鏡人」,他逐漸不直接統治所有地區,也不講對英王忠誠的效忠,而是用戰略形勢、共同利益,以及經濟依存性,將殖民地甚至其他強權,緊緊地抓在手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英國面對各工業國海軍的強化,感到力不從心,大英帝國不再完全統治海洋是客觀現實,所以他放鬆了對各殖民地的直接控制,早期英國正是用海軍控制他們,不讓殖民地發展海軍,但是當英國開始覺得控制力吃緊時,英國就改用鬆散控制的方式,把殖民地變成自治領地,讓他們獨立,發展海軍並對抗新強權,這點就是西方跟東方的很大區別。

東方是「寧予外邦不予家奴」,但是西方似乎是「把家奴變成自己的盟友,也不予外邦」,大英帝國也是在做這樣的事情,自治領戰鬥能力的發展,多少為英國提供了一些二戰的緩衝,雖然二戰的結果英國是慘勝,但是跟英國過不去的軸心國,更是慘敗,雖然英國的國家獨立出來,但還是能結合成「英國聯邦」,他目前影響的範圍有二十億人,從帝國不可避免的衰落來看,英帝國可說是一個相對善終,而英國的海洋霸權,順利的過繼了給美國,可以推想,他的策略和經驗也被繼承過來。

最近在香港,美國領事夏千福的行為,和中聯辦的專員比較,也可以看出這種差別,中聯辦的言論經常都是緊張兮兮的警告,你也不會看到他們在街上吃咖喱魚蛋,但夏千福在香港卻是風花雪月去吃蛋塔和雞批,私下再頻頻密會香港各級要員,其實這也反映在華洋家長對孩子的態度上,華人家長總喜歡把補習班排得滿滿的,並控制其職業和未來,甚至婚姻,而洋人家長則傾向較放得開,不希望事事進行控制,所以那是一整個哲學的問題,說穿了,美國根本就不認為有需要「處理」那些不利的言論,也不認為這種言論會令臺灣不再親美,就算要處理,也知道跑出來大聲禁止你說話,是非常難看的事情,實在有更多更好的處理方式,事實上美國也經歷過禁酒時代,和麥卡錫時代,以及越戰時期的學生運動鎮壓,不過在同一個時間,中國還在民國無雙或者文化大革命,所以在技術上也是被美國拉開了距離。

文章內容來源整理自以下連結,原作者chenglap
http://www.ptt.cc/bbs/historia/M.1378015349.A.60B.html
http://www.ptt.cc/bbs/historia/M.1378054260.A.D11.html


無題二

Joe:「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積極的人會認為今天種下了樹,後人就可以乘涼,消極的人,則會認為種了樹也不能立刻乘涼,不如不種。」

今天的美國是過去的美國很多人努力下的成果,美國一開始只有北美十三洲,今天的美國是成功的結果,而不是美國一開始就有那麼廣闊的土地,剛獨立時的美國,四周都是被各國的殖民地包圍,所謂的城市也不過就是跟今天臺灣一個縣差不多的地區,美國並非一開始就擁有大量土地,大量資源,然後才積極開發的,美國獨立後,美國也只是拿走了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一部份,而不是全部,今天的加拿大就是到最後還在英國手上的北美,美國多年發展才從各列強用搶的、用買的、用交換的,一片片的將整個北美拼湊出來,美國的土地現在是臺灣的三百多倍,這是結果,一開始時的十三洲,情況甚至比現在臺灣要惡劣更多。

美國剛獨立的時代,面對大英帝國時,根本沒有所謂的「資源」,當時英國的強大可不是大家所想像的「一個島」,而是一個擁有全球最強海軍,縱橫全球海洋的日不落國,何謂日不落國,那就是一個全世界都有殖民地的超級海洋貿易帝國,控制的地方包括印度,東南亞,非洲,美洲的超級帝國,從北美出海所面臨的區域都是歸英國管轄,美國勢力只能被鎖在北美洲。

美國獨立戰爭前後,許多人還思考著是否要依賴原本的母國,英國,許多人認為英國是美國的母親,但正因為英國是美國的母親,所以英國以武力威脅美國的才是更大的罪行,就像母親凌虐孩子一樣有違情理,美國人逐漸覺醒,美國應該為美國的利益生存,而不是為英國的利益著想。

獨立戰爭的美國,又何嘗沒有過低潮期,面對裝備和經驗都比較豐富的英軍,加上當年美國人口只是英國的三份一,和經濟上還有很多方面依賴歐洲,弱小的美國陸軍所受的壓力可想而知,到處充斥著失敗主義,而美國開國元勛之一的 Thomas Paine 就在此刻,寫了「美國的危機(The American Crisis)」這個小冊子,在瀕臨崩潰之際,給予了美國人民關鍵的激勵。

美國經歷過血腥的南北戰爭,真槍實彈的國民內戰,就算是內戰之後的美國民主,議會還是在暴力中渡過的,有些議員去議會帶左輪手槍,可不是揮揮拳頭那麼簡單,但是經過長時間驗證,這種暴力行為只會讓議員更不受支持而下台,最後美國人民,甚至是候選人理解到,議員是應該紳士的,有優質的選民,才能有相對應的優秀民意代表。

19世紀末是美國經濟繁榮的時期,但美國人也沒有因此享受天堂般的生活,當時美國出現一群無良的資本家、工業家,像標準石油公司這樣富可敵國的大企業和大財團,在各個行業紛紛出現,人們把他們叫做鋼鐵大王、石油大王、牛肉大王、電訊大王、鐵路大王、金融大王。當時,美國鐵路總利潤的85%被7個壟斷集團控制,鋼鐵產量的65%由摩根鋼鐵公司掌握,國家財富的60%掌握在占美國人口2%的富人手中,,他們壓搾僱員的薪水到極低的地步,再用這種低成本製造的低價貨傾銷市場,用傾銷手法毀掉他們的競爭對手,越無良的僱主就越賺錢,如果說今天的臺灣是「鬼島」,那時的美國真的「鬼洲」了。

直到1929年經濟大蕭條的出現,二十多萬個家庭因為蕭條而喪失了家被迫露宿,二百多萬人無家可歸,六成的美國人被定義為貧窮,四份一的孩童營養不良,才讓美國人反思他們追求的完全自由市場有多危險,然後慢慢改善政策,到現在才有比較合理的工時和工作環境。

美國為了韓戰和越戰,死傷了數十萬多人,最後輸的灰頭土臉回來,付出極大的鮮血代價,美軍痛定思痛,做了更多的改革,才成就今天世界上最強的軍隊,美國人今天之所以能享受這樣的美國,是多少世代的人努力和付出,那是所有美國人付出的愛國心,培育出來的優渥的環境,美國是偉大的國家,偉大不在於那優渥的環境,而是這麼多年歷史中,積極的經歷那麼多的歷練、反省、改良,他們認為自己的國家是最好的,因為他們也會去動手去把自己的國家變成最好的。

這不是樂觀或悲觀的差別,而是積極和消極的差別,美國人建立那麼好的國家,卻依然是居安思危的,他們會在自己後園挖核子防空洞,就是因為認為核戰真的有可能發生,像這種挖防空洞的行為,我們華人可能會覺得杞人憂天,想太多,可笑,可是他們在悲觀的時候只會更積極,他們的悲觀導致的是行動,他們認為悲觀是可以的,因為悲觀,才更需要求變和行動,樂觀而不作為,覺得事情不用做,就會變好,或者,悲觀而不作為,覺得做什麼也沒用,這種是消極。

美國在最艱難的時候,Thomas Paine 寫出了「美國的危機(The American Crisis)」,Thomas Paine 在當初那個艱難的節骨眼,如果不去激勵美國人,而是說:「英國的人口是我們三倍,我們也是說英文,你還跟英國人打,是不是腦袋有洞,不如被英國統一,省口氣算了啦,反正英國越來越強,世界貿易會被英國所掌握,我們只會被邊緣化」,那麼今天,地球上就不會有這個讓人民理想生活的美利堅合眾國了。

美國經歷過這一切,也解決所有面臨的問題,就算美國獨立了,十九世紀還是大英帝國的世紀,如果美國當時每個人都是悲觀而不動作的,那就無法迎來今天美國的世紀,美國200多年的歷史,來自於每一個偉大的國民,每一位國民何嘗不是卑微的個人,但力量是可以匯聚的,美國人真心的去相信他們能做到。

星條旗不是因為強大而閃耀,而是這麼多世代的人,所累積的信念和努力才耀眼,美國的強大,只是一直不向逆境屈服的結果而已,美國是個好地方,見識到美國的奮鬥過程,積極的人會覺醒,應該見賢思齊,消極的人,則會更加認為,沒有努力的必要。

本文經網路作家Chenglap同意後,經Joe整理與加入資料,改編而成
http://www.wretch.cc/blog/joejoejoe/16350644


拆穿服貿 商周:中資早入侵6成服務市場

自由時報 2013-9-4【18:11】

〔本報訊〕馬英九與蘇貞昌服貿辯論在即,今(3)日《商業周刊》一項調查報告,引起許多人關注。《商業周刊》報導指出,全台已經有近6成的服務市場,已經開放中資。換句話說,藍綠服貿大辯論還未上場,中資早已悄悄入侵。

服務業早對中開放 只是換新包裝

《商業周刊》直接質疑,馬蘇9月15日的服貿大辯論,其實只是一場秀,因為台灣從小小的瓦斯行,到國家港口,都有中資入侵投資,台北101也被前中國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家族「插旗」,總計198家中資,進駐台灣將近6成的服務市場。

報導中直接挑明,立法院將編列大筆預算,舉辦16場服貿協議公聽會,以及馬蘇即將登場的辯論,敢不敢告訴台灣人,中資早就入侵?《商業周刊》質疑,再多的辯論會、公聽會,就算立院逐條審查,也無法改變中資已經入侵服務業市場的事實,只是將既有事實換上「新包裝」。

辯論、公聽會 周刊:只是一場秀

自2009年以來,馬政府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大方開放中國人來台投資,4年過去,開放項目中有162項就是服務業。《商業周刊》指出,兩岸服貿協議在6月21日簽署,但其實4年下來,服貿協議的項目有3分之2都已開放。

《商業周刊》實際走訪調查,發現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二段97巷,大小約40坪的老舊公寓,門口就掛著4張中資招牌,有多達6家中資企業在此登記,經營項目涵括零售、資訊軟體服務、仲介服務等,中資密度之高,令人瞠目結舌。

質疑政府「先開放後補救」 服貿簽假的

《商業周刊》質疑服務業早已開放中資的事實,也質疑行政部門預算編列,形同「先開放後補救」,拿納稅人的血汗錢,搶救「草莓企業」。報導指出,台灣市場從不「閉關自守」,且可怕的不是開放,而是許多項目早已開放,政治人物卻還在操弄民意、畫大餅。


請不要炫耀你對大陸的無知  兩岸校園  超連結

2013-9-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1| 評論數: 0 |原作者: (章廉/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生‧陸生)

來台灣讀碩士轉眼已經滿一年了,在學習和生活中,不管身邊的人是否知悉我這個來台陸生的存在,我都時常聽到台灣的民眾,商人,學者在探討兩岸關係和中國大陸的相關議題;打開電視,看台灣的談話性節目,台灣的諸多名嘴,似乎也很喜歡張口閉口說中國大陸如何如何,似乎台灣許多人都很關注中國大陸,而台灣的中國大陸研究專家也相當之多。

雖然自從蔣經國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以來,兩岸之間的交流發展突飛猛進,目前每年到大陸的台灣人已經達到了數百萬,陸客赴台團體旅遊和自由行的人數同樣也相當可觀。正因為如此,大部分台灣人多多少少都會與大陸和大陸民眾產生直接和間接的接觸,而且在台灣,也可以很容易地到大陸的網路上獲取來自大陸的最新資訊,互聯網的便捷和快速給了台灣人最方便的了解大陸的機會,以至於我的很多台灣朋友都知道大陸的一些新潮的網路詞彙的用法,也有一些台灣的名嘴喜歡在媒體上炫耀自己對大陸正夯的事物的知悉,並且常常做出一些聳動而吸引眼球的擴大性解釋。

在我一個學習兩岸關係的大陸學生看來,台灣很多號稱大陸通的學者或名嘴都是在炫耀自己對大陸的無知,這種炫耀,除了誤導台灣民眾對大陸的認識和引起大陸民眾的無奈以外,沒有太多的積極意義。

之前台灣的節目主持人于美人,在節目裡宣傳中國大陸的所謂養生專家張悟本的綠豆養生之道,殊不知早在幾年前張悟本就被大陸的新聞記者挖出,他在書中提及的大部分養生療法都是胡編亂造,沒有任何中醫和西醫學的根據,他的綠豆包治百病說,更是貽笑大方,可是這些于美人都不知道,她還把這套騙人的東西當成金玉良言來分享給大家,她對大陸的無知和訊息的脫節可能連她自己都還沒有意識到。

絕大部分台灣人其實是不了解大陸的,可是許多人不願意承認這種無知,還有一些人炫耀這種無知,這種炫耀不能幫助台灣人更好地認識大陸,也阻礙了這些專家們放下身段,去好好地觀察大陸和認識大陸,去了解一個複雜多元的大陸,一個日新月異,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的大陸。就好像我,雖然已經在台灣生活了一年有餘,可是我仍然坦然面對我非常不了解台灣的事實,我在一個月之前還不知道台灣的月世界地貌是什麼,在兩個月前,我對蔣渭水這樣一個深刻影響台灣的歷史人物的認識,僅限於他的名字和「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的口號,我更沒有讀過他所寫的〈臨床講義〉。

可是我有這樣一個好奇心去了解蔣渭水的生平經歷,去讀一讀他的思想,看音樂劇《渭水春風》時,我更是有一種心潮澎湃和極其感動的體會,讓我更樂於去做台灣的學生,在未來的日子裡,去探索台灣的深度和廣度,我也期盼台灣的大陸專家們能樂於去做大陸的學生,這樣兩岸才有真正互通互信的可能。


頂光環泯恩仇 蔣宋後人紛登陸  蔣介石曾孫蔣友柏開設計公司

2013-9-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60| 評論數: 0

昔日在大陸權傾一時的國民黨4大家族蔣、宋、孔、陳,第3代、第4代多為知名人物,他們祖輩的歷史檔案已進入博物館,但頂著家族光環,這些人並非與共產黨勢不兩立,頗多也在大陸投資。

先總統蔣公的曾孫輩為友字輩,現在最有名的是創辦橙果設計的蔣友柏,早在2008年即赴大陸上海考察,目前在大陸以「常橙」之名註冊了設計公司(橙果已被他人先行註冊),至少已在上海、寧波、杭州、廣州開了4家公司。

大陸中金在線報導,從大陸人的眼光看來,蔣友柏是台灣媒體的寵兒,只要出現在公開場合,就會有一堆媒體瘋狂地將鏡頭對準他。這並不僅僅因為他曾祖父是蔣介石,而是因為他的設計公司,靠著創新商業模式,讓外國設計公司都稱讚。

「是的,我從來就不介意外面說我是生意人,我老婆還說我是個奸商」,從橙果開張的第1天起,他就清楚知道在資本市場裏品牌的重要性,而蔣友柏這個名字,正是現成的品牌可以發揮。

蔣友柏是台媒體寵兒

蔣友柏19歲在美國時,就靠馬來西亞房地產仲介賺進160萬美金,至今還在進行投資,橙果並非他唯一的事業。對於腳跨工業設計及金融投資兩大行業的蔣友柏來說,橙果工作室只是副業。

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長的宋子文,抗戰末期被汙蔑為大陸最大貪汙者,但宋子文1971年在美國過世時所留遺產,以當時幣值計算,約500萬美金。宋子文長女宋瓊頤嫁給馮彥達,育二子馮英祥、馮英翰。

宋子文是哈佛經濟碩士、哥倫比亞大學經濟金融博士,馮英祥後來也跟隨他的腳步讀了金融經濟。馮英祥就讀賓州大學時,他的外祖父宋子文已辭世,從那個時候起,馮英祥開始對宋子文的歷史感興趣,再攻讀政治學,「這或許是受外祖父的影響」,後來他自己這麼總結。

宋子文外孫蒐古董

馮氏兄弟待人接物態度異常謙遜,與父親馮彥達相似。54歲的馮英祥現任瑞士信貸美國私人銀行部執行長,但他的私人興趣是收藏古董,據稱蒐集不少中國古文書、字畫與銅器,旁及於東南亞木雕。馮英祥曾帶兒子回到大陸,參加上海復旦大學主辦的宋子文與抗戰研討會,他也是世界華人收藏大會顧問,並不排斥前往大陸與同好交流。


兩岸失衡 台應有藍海策略

2013-9-9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69| 評論數: 0 |原作者: 江岷欽

自2008年以降,兩岸兩會在「九二共識」的認知基礎下,促成大三通的經貿文化交流。九二,除了政治意涵以外,還具有某種文化意涵。依據易經,九二為師卦主爻,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亦即,九二剛爻居中,受群眾擁戴,順德者吉,無責可咎,連君王都要再三授權。兩岸兩會的運作模式,相當符合九二師卦內容。

兩岸交流熱絡頻繁

「師卦在中惟九二,曾聞帷幄授成籌。」當前兩岸經貿文化的互動往來,基於「交流、對話、擱置爭議」之原則,確實呈現「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的景象。

就台灣方面而言,2012年台灣人前往大陸約534萬人次,累計人次達7100萬人次以上;惟全台灣仍有過半數的民眾終其一生未到過大陸。

就大陸方面而言,至2008年底,大陸赴台人次累計達191萬,2010年超過160萬人次,2011年超過184萬人次(其中旅遊約124萬人次,是台灣最大的境外旅客來源),2012年263萬人次(其中旅遊約197萬人次)。

迄2012年底,兩岸婚姻驗證數超過34萬對以上;最高時期,台灣每百對結婚約有17對為大陸配偶。目前台商、台商幹部及其家屬在中國大陸居留在1年內超過3個月的人數,超過100萬人。另依據大陸商務部外資司資料顯示,2012年,台灣對大陸的投資金額(為第4名,雖次於香港、日本以及新加坡,但超越美國、韓國、德國與荷蘭。

「天道終還舊,書生自隱憂。」雖然當前的兩岸交流熱絡頻繁,兩岸關係也漸有從淺水區步向深水區趨勢;但是,隨著全球化的影響與兩岸政局的變化,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在樂觀之餘,仍然存在若干迷思與難題。茲就犖犖大者,列述如下。

第一、兩岸經濟規模與實力差距日益擴大,兩岸產業的「互補競合」逐漸出現「互補不多、競爭加劇」現象。這種現象所衍生的不確定因素與不透明資訊,易讓台灣民眾產生「認知失調」,影響近期兩岸政策的推動(例如《服貿協議》)與長期兩岸關係進入深水區的發展。

經貿弱化依附隱憂

前揭「認知失調」現象,可從「自我認同強化」與「經貿弱化依附」的失衡中窺見一斑。張五岳教授分析發現:台灣民眾在兩岸經貿文化交流過程中,對於「自我的族群認同與制度認同」呈現遞增趨勢,卻在經貿實力的對比上出現日益弱化依附的現象。驗諸事實,確為的論:1992年,台灣人均所得是大陸民眾的30倍,GDP是大陸的1/2;2012年,台灣的人均所得為大陸的4倍,GDP是大陸的1/17。

依據陸委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224期》資料顯示:1998年,台灣對大陸貿易占外貿總額比重為2.3%,對香港為12.6%;2013年1~6月,台灣對大陸貿易占外貿總額比重已增至21.4%,對香港則減為6.8%。反觀大陸,1998年大陸對台灣貿易占外貿總額比重為6.3%,2013年1~6月降為5.1%。2012年,台灣與美國的貿易總額為565.8億美元,與香港為405.9億美元,與大陸則為1216.2億美元。就依賴理論的觀點而言,台灣在兩岸經貿交流的時間序列中,在「敏感度」與「脆弱度」的層面上,均出現大幅增加的現象,難免令人對兩岸的經濟發展產生單邊失衡與過度傾斜的憂慮。(作者為實踐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講座教授)


台灣軟實力 可調合兩岸關係  探討兩岸「文化ECFA」(二)

2013-9-1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 評論數: 0 |原作者: 江岷欽

第二、當前兩岸經貿交流與發展,深受地緣經濟與區域經濟整合影響。兩岸若欲深化、鞏固當前的經貿文化交流,僅憑大陸強調對台「讓利」顯然不足。大陸若能在區域經濟與國際空間對台「讓力」,才能在兩岸關係的深化、鞏固上「給力」。但是,目前並無資料顯示,大陸在「區域經濟與國際空間」方面對台灣釋出大幅具體之善意與作為。

依據WTO資料顯示,目前全球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FTA)超過500個,正式生效者超過300個。2000年,亞洲國家只有5個FTA,迄今已經超過45個。其中,以東協國家與其他國家簽署FTA的速度最快,最近更進一步計畫在2015年成立「區域性綜合經濟夥伴協議(RCEP)」。台灣若無法順利擴大簽訂FTA的範圍與國家,後續的經濟風險與政治風險實在難以估算。大陸對台灣發展國際空間的態度,不僅影響台灣經濟的長期發展,更牽動台灣民眾對大陸的善意與信任之增減。

進而言之,當前兩岸經貿文化交流中,大陸係採取「先兩岸,後區域」的作法:首先透過兩岸簽署的ECFA,以及後續商談的服貿協議、貨貿協議,充分整合並深化兩岸經貿關係後,再根據兩岸情勢發展,審酌、協助台灣參與區域經貿的交流與合作。台灣則採取「平行商談」策略,一方面與大陸商簽服貿協議,另方面與相關國家商簽FTA。不過,誠如《中國時報》(2013-05-18)王銘義先生所言,在政治互信相對薄弱之際,大陸既要防範台灣的「經貿外交」,又想突破陸企赴台投資的「防線」,談判過程的攻防與較量,自可想見。職是之故,近來台灣社會對《兩岸服貿協議》出現若干異議之聲,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三、兩岸的文化交流,因有「共同歷史記憶」之故,容易產生深度的「濡化作用」,進而增進彼此的認同與信任。當前兩岸經貿文化交流中,台灣在文化、教育上的優勢似乎未充分發揮,甚至常因劃地自限而漸次流失,殊為可惜。

根據各大專院校所進行的「陸生來台就讀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台灣不論在文創能力與技職教育等層面受到推崇,更在中華文化、人文素養、文明行為、宗教情懷、志工精神與為數眾多的NGO運作上贏得好評。這些軟實力的優勢若能透過制度化的機制加以充分發揮,不僅能為台灣贏得尊重、提高自信,更可在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中產生穩定與調和的作用。在制度化機制的選項中,簽訂《文化ECFA》的主張,相當令人矚目。(作者為實踐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講座教授)


APEC 兩岸關係的機會與挑戰  旺報、中新社共同策劃

2013-9-9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9| 評論數: 0 |原作者: 周忠菲

隨著由中國大陸主辦的2014年APEC高峰會臨近,兩岸最高領導人是否會晤,被媒體炒熱。但到底應該談什麼,為什麼要談,均為空白。此類現象令人反思,當前世界經濟與政治格局複雜多變,兩岸在國際場合,應該將有限的資源,聚焦到如何具體改善兩岸所處的周邊環境,推進合作,共謀發展。這些是當務之急,遠比講排場、講座次、講規格,來得重要。

環顧周邊,美國在後危機時代推出跨太平洋戰略TPP,大有用TPP取代APEC,建立新的地區經濟秩序之勢。澳大利亞過去號稱是APEC「自豪的父親」,現在也「棄子不認」,一頭倒進美國懷抱,日本也準備加入TPP談判。同時,中國與東盟堅持推進以RCEP為代表的地區一體化。

這些進展表明,兩岸與亞洲的關係已經接近拐點。僅以兩岸為核心,僅用西方中心理論,來看待兩岸與亞太地區和周邊地區的關係,已經不能適應發展兩岸關係的需要。西方國家在安全問題上對兩岸的干涉,如南海問題和釣魚島問題,顯示出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西方強化亞太安全機制休戚相關。為此兩岸應該有自己的亞洲觀。

中國是2014年APEC會議輪值國,有義務辦好會議。但也要看到,由於美國全力推動TPP,這一趨勢使第一屆APEC峰會以來確立的「亞太大家庭概念」,在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中顯得格外蒼白。2014年APEC會議主題的設定,已經成為一個複雜的問題。筆者認為,目前的關鍵在於,傳統的APEC如何擺脫其弱機構模式,以及改變APEC軟性機制設定等。

作為東道主,大陸應主張以繼續推動APEC,深化亞太區域合作為主題。此外,對2013年APEC部長級會議取得的成果,給予充分的肯定。如關於貿易投資自由化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