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色列科技公司成功的五大秘訣

騰訊科技 孫實 2013年07月17日13:17 [責任編輯:shanyunliu]

[導讀]挑戰權威、敢於失敗、教育發達、政府扶持、兵役制度等因素讓這個國家湧現創新潮。



據以色列媒報導,蘋果正在與該國3D感測器製造商Primesense進行收購的初步談判。與此同時,英代爾已經完成對以色列姿勢識別軟體發展商Omek的收購。此前,Facebook、谷歌等矽谷巨頭都曾收購以色列科技公司。

國土面積狹小、自然條件惡劣的以色列孕育了眾多的科技企業。在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中,來自以色列的公司數量僅次於美國和中國。在美國本土以外的地區當中,以色列是科技創業公司最多的地區,業務涵蓋從互聯網到軟體發展的各個領域。

以色列為何會有如此強大的科技實力?騰訊科技歸納了以下幾條因素:

1、肆無忌憚,不拘禮節

在以色列,“肆無忌憚”這個詞是褒義詞。大學生向教授提問,員工挑戰老闆的決定……這些對於以色列人是司空見慣的,而這樣的文化顯然適合創業公司,因為創業公司需要扁平化,需要每個人都能直截了當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通過頭腦風暴激發創意。

2、接受失敗,呵護創意

以色列政府科技孵化器計畫創始人Rina Pridor表示:“這裏的遊戲規則是接受失敗,你要拿到那枚金蛋,你就得盡可能多地孵雞蛋。政府可以冒兩到三年的風險來哺育創業公司。對以色列來說,最大的損失是那些美好的創意在它們有機會證明自己之前就消失了。”

3、教育

以色列人均教授擁有量為世界第一,每4500人中就有一名教授。從七十年代中期以來,以色列教育經費投入一直僅次於軍事經費,占GDP的8%以上,超過了美國等發達國家。

4、政府推出“YOZMA計畫”

YOZMA計畫是以色列政府為了刺激民營科技公司發展推出的一項措施,其內容為:一個科技公司如果獲得國際風險資本注資,以色列政府將提供1:1的配對資金支持企業發展。這項計畫這對剛起步的小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5、兵役制度

該國的兵役制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軍隊中所有人都會受到工程技能的培訓,從而發展出這樣一種文化:人們想要將學到的技能用於實踐,完成更大的目標。

五年前,資深媒體人李岷訪問以色列科技公司,曾這樣總結:他們並非靠天生的創意天才或者冒險意識,而是被環境和命運所迫,不得不去磨礪大腦中關於創新的能力,不得不去承擔別人不願承擔的風險。沒有自然資源,區區700萬人口,狹小的國內市場,要想建立國際競爭力就只有高新科技一途,否則永遠只能是弱國貧民。


蔡英文 Tsai Ing-wen 臉書發言 2013-7-22

在到以色列之前,我很好奇為什麼這個經年處於戰爭與衝突之下的國家,人民的幸福指數與長壽指數,都在世界排名前十名之內。在到過以色列之後,我略有領會。這是一個與天、與人爭鬥不已的國度,他們永遠在尋找一個以小擊大、以有限爭取最多、以智慧超越限制的解決方法。


特別企劃 蔡英文的中東觀察(蔡英文)
以色列 以智慧超越限制


蘋果日報 2013年07月22日

七月初,我到以色列進行為期一周的參訪。我拜會以色列智庫、資深媒體人、國會議員、科技研究機構以及集體農場(Kibbutz),也走訪西岸(West Bank)首府Ramallah、及古城希伯倫(Hebron)的屯墾區。這是趟紮實的學習之旅,讓我對中東情勢、以巴問題、以國經濟與科技產業有更多了解,我領略到小國的生存智慧,也看到許多值得台灣借鏡的地方。

在踏上以色列的國境之前,我一直難以想像,會有哪一個國家,她的外交部公務員會全部進行罷工,對,就是你所想到的、所有業務都停擺的那種罷工。外交部人員罷工的原因,是為了抗議預算嚴重不足,讓他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罷工期間,簽證、公務接待等事務全部停辦,以色列官員出國得不到使館協助,需要辦理簽證的民眾也被迫延後。

看見強烈求生意志

在台灣,公務員是否有罷工權,仍是一個有爭議的議題;但是,在以色列,這卻是一個現在進行式。

提到以色列,我們往往立即聯想到她與中東國家之間的劍拔弩張,耶路撒冷三千年來的宗教衝突與帝國征戰,男女皆兵、每天都面對安全與生存威脅的緊張感,以及與巴勒斯坦之間歷經無數回合,卻始終難有進展的和平進程。

以色列人常自嘲政府體制是一團混亂,聯合內閣並無佔絕對多數的執政黨,國會有數十個大小政黨,彼此立場各異、相互競爭,卻又能為了某些共同目標而攜手合作,而醞釀倒閣更是家常便飯。在對外關係上,以色列「退一步即無死所」的主動、強悍作風,讓她的作為常遭到批評、在國際社會中也常被孤立。周邊國家與她相處不睦,不願開放領空給她,甚至存在著多個以消滅她為職志的激進組織。

這次參訪,我拜會INSS、BESA等智庫並進行交流,與包括《耶路撒冷郵報》總編輯在內的幾位專欄作家以及執政聯盟與友台小組國會議員對談;到生命科學研究機構Weizmann Institute以及非常具有以色列特色的集體農場Kibbutz Maagan Michael參訪。這個過程,讓我對以色列所身處的環境、關注的議題以及所面對的挑戰,有較深刻的感受與更清晰的認知,對於以色列人的生活與價值,也有一個較近距離的觀察。

我看到的,是一個在敵意與匱乏中求生存的國家。她有一種為了理念、權利、生存而爭鬥不懈的強烈意志,她的作為引起很多爭議與批評,也未必全屬合理,但她爭鬥得理直氣壯,而且這個爭鬥絕對不會終止。

關注社福經濟議題

而現在,在確保安全之外,以色列人也開始將關注重點放在社福與經濟議題上,他們希望能調整現有的「研發創新─外資購併」模式,讓更多的創新企業能夠根植本國,創造就業機會、並深化研究能量;他們希望能有更多的教育經費投入,培養更多有創意、又具執行力的人才。同時,我也在科研機構Weizmann Institute看到一種能夠化理想為具體解決方案的堅持,也在集體農場體會到過去以色列人從海外毅然回國、從無到有的生活過程。

在到以色列之前,我很好奇為什麼這個經年處於戰爭與衝突之下的國家,人民的幸福指數與長壽指數,都在世界排名前十名之內。在到過以色列之後,我略有領會。這是一個與天、與人爭鬥不已的國度,他們永遠在尋找一個以小擊大、以有限爭取最多、以智慧超越限制的解決方法。

台灣與以色列的處境不盡相同,卻又有類似之處。我們都是小國,在國際社會中都相對孤立,也都面對著影響生存的外部壓力。這一趟參訪,我領略到以色列的生存之道,這個國家的一些發展哲學與經驗,值得我們借鏡。我也希望,未來能有機會,促進台灣在各個領域與以色列能夠有更多的交往與互動。

民進黨前主席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3-7-22

這樣做,就對了。


【中東想想】以色列:拒絕「小確幸」的戰鬥民族

想想台灣 想想論壇 林琮盛    Mar 1, 2014

被外界視為資本家政黨的國民黨,最近很反常。
 
除了要「以富濟貧」,大改稅制外,從過年前國民黨籍的新北市長朱立倫就開始拋出「放假拚經濟」;近日,行政院長江宜樺又國會接受質詢時,引用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小確幸」這名詞,當作處理國定假日的政策考量方針。但是,台灣真的需要「小確幸」嗎?或者我們應該想想:處在當今困境中的台灣,禁得起「小確幸」這樣的自我陶醉嗎?
 
圖說:新創公司Just Ad行銷經理Dvir說,以色列人面對既有市場,他們會想盡辦法「重新定義市場」。
 
和上帝摔角的人,不崇尚小確幸
 
在旅行以色列期間,我很難向「超級過動」的以色列人準確描述台日兩國很愛用的「小確幸」。看在以色列人眼裡,這種安於現狀的「小確幸」,完全不屬於他們的生物基因。

以色列的原意是「和上帝摔角」的「爺們兒」。一個會和上帝角力的戰鬥民族,怎可能會安於崇尚微小幸福的「小確幸」?
 


2009年才成立的新創公司JustAD行銷經理Dvir向我做了一個有趣的比喻:20多年前,若問以色列的小孩長大以後要作什麼?他們大概會回答,當醫生、當老師,總之找份穩定工作。相同的問題,拿來問目前的以色列學生,卻可能會得到「我要當企業家」的答案。


 
歷經近一代人的社會轉變,以色列人越來越難安於現狀。和台灣人一樣,以色列人也頗愛抱怨。但罵完後,以色列人卻會絞盡腦汁,想盡辦法令現狀「變得不一樣」。
 
想辦法「重新定義市場」

 

「習慣於安穩,將變得更困難」,Dvir認為,以色列人為了打破現狀,經常致力突破現有框架,激盪出好點子,並付諸實行。

總之,「鍵盤鄉民」不是以色列人的性格。

為此,以色列人常試驗各種辦法、衝擊既有規則、挑戰高高在上的權威,甚至「重新定義市場」(這同時也和以色列開放、自由、不拘框架的教育信念有關)。


 
這種社會風格的轉變,大致源自90年代中後半段,全球化資本的強大動力。

90年代中,在全球紅極一時的網路通訊器ICQ,就是幾位以色列年輕人於1996年搭上網路科技列車,所發明的新軟體。1998年,ICQ被美國線上(AOL)相中,以4億美元成功併購後,讓以色列人開始嘗到新創公司的「錢」景。

這種不安現狀並亟欲挑戰的心態、成功案例的推波助瀾,正是以色列新創公司崛起的幕後因素。

 
此外,在歷經2、3年真槍實彈、高風險的軍隊生涯洗禮、技術訓練和人脈網絡,許多20幾歲的以色列年輕人從孩子褪變成大人,懷抱著夢想與創新想法後,就紛紛開起公司,當起「老闆」。
 
拋開教科書辦事
 
不過,在這種「全民企業家」運動、有點子就快速實踐的社會氛圍下,以色列人的視野也變得較為短視,較難想到10年、20年後要把企業帶向何處。只要新創企業經營得成功,就會想辦法變賣,一夕成為億萬富翁。正因如此,以色列鮮少有國際性的知名品牌。

況且,真正成功的新創公司,可能只佔10%。更多的90%可能常夭折於3、5年內。(但不阻礙前仆後繼、滿懷衝勁的年輕人)


 
另一家新創公司Ginger主管則認為,以色列人追求快速、不照章行事,短視的行事模式,和以色列所處的艱難環境有關。自1948年建國至今,以色列常被迫不斷處理緊張、危急的突發狀況,幾乎沒有體驗過長時間的「承平時期」。若凡是「照教科書辦事」,恐難應付瞬息萬變的詭譎情勢。

正因如此,時至今日,這個不解「小確幸」風情,反倒以「和上帝摔角」自豪的猶太民族,仍勇於為生存環境搏鬥著,並樂此不疲。

林琮盛

本文作者在35歲青春尾巴的這一年,放棄了六年的駐中國特派員的職位,前往以色列,用旅行重新尋找人生的方向


美國支援以色列的深層原因Strong US Support for Israel is Deeply Rooted
(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EzMDMzNg==&mid=200038518&idx=1&sn=1431c3e5ebc834fe8a5d2e51f5810c2d&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

2014-02-27 YoramE 以色列計劃

以色列1948年建國近60年來,美國一直是以色列最大的盟友。到目前爲止,美國給以色列提供了上千億美元的鉅額援助。每年都會援助幾十億美元。美國爲何如此支援以色列?除了以色列在中東地區地緣因素外,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The special ties between the US and the Jewish State are uniquely driven by people-to-people, bottom-up relationship, shaped by the American public more than by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US ties with the Jewish state have been exceptionally-forged by shared Judeo-Christian values.

“Americans’ sympathy for Israel is at a high-water mark,” determined a March 15, 2013 Gallup poll.  According to Gallup, there is “a steady increase in relative support for Israel over the past decade.

Americans’ sympathies lean heavily toward the Israelis over the Palestinians…. Today’s 64% (compared to 12% sympathizing with the Palestinians) ties the highest Gallup has recorded in a quarter century, last seen in 1991 during the Gulf War.”

A sustained and deep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Jewish state has always characterized both chambers of the US Congress, which are the most authentic representatives of the US constituent – the chief axis of the US Federalist system.

Moreover, the Federalist system derived its name from the Latin term, Foedus, which means “the covenant” in a Biblical sense.

Thus, the unique roots of the enhanced American support of the Jewish state precede the 1948 founding of Israel, the 1939-1944 Holocaust and even the 1776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by the USA.

The foundations of America’s unique empathy with the Jewish state transcend formal treaties and the mutually-beneficial, surging US-Israel defense cooperation in the face of intensifying mutual threats.  America’s covenant with the Jewish state supersedes the rapidly growing win-win US-Israel partnershipon behalf of joint commercial interests.

The source of the special US-Israel covenant dates back to the 14th century, through the Pilgrims of the 16th century, the 1752 Liberty Bell,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the 18th century, the abolitionist and civil rights movements, the 1886 Statue of Liberty and contemporary USA, which is the most Judeo-Christian Western democracy.

For instance, according to a June 3, 2011 Gallup poll, 92% of Americans believe in God.  Most polls determine that 80% believe that Judeo-Christian values constitute the foundations of the American culture.

On October 31, 2011, the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voted 396-9, reaffirming “In God We Trust”(IGWT) as a national motto. President Eisenhower signed this into law on July 30, 1956.

A daily prayer starts deliberations in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more than 40% of Americans participate in Sunday church services; the number of Christian TV stations has surged from nine in 1974 to almost 300 in 2013; fifteen million copies of the Bible are sold annually; over 80% of Americans wish to retain “one nation under God” in the pledge of allegiance, consistent with “endowed by the Creator” in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The seeds of Judeo-Christian USA were planted in 1382, when John Wycliffe, an Oxford professor, produced the first English language Bible manuscript, making it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at-large.

Wycliffe’s groundbreaking initiative inspired the Puritan movement, which was the hub of the early 17th century Bible-oriented Pilgrims who landed in America.

In 1620 and 1630, the “Mayflower” and the “Arabella” docked in “the modern day Promised Land.” They departed from England – the “modern day Egypt” – rebelled against their “modern day Pharaoh” and sailed through the “modern day Red Sea.” The Pilgrims referred to their mission in Biblical terms, referring to John Winthrop, the commander of the Arabella, as “the American Nehemiah.” Therefore, the map of the USA is replete with thousands of sites bearing Biblical names.  For example, there are 18 Jerusalem, 32 Salem, 18 Hebron, 24 Bethels, 61 Shiloh, 7 Bethlehem, 14 Canaan, 9 Carmel, 38 Goshen, 4 Rehoboth, and 6 Mount Zion, etc. The 1752-erected Liberty Bell, the iconic symbol of American independence, bears the following inscription: “Proclaim liberty throughout all the Land unto all the Inhabitants thereof (Leviticus 25:10).”

Thomas Paine’s January 10, 1776 “Common Sense” cemented the rebellion against Britain, stating: “For the will of the Almighty as declared by Gideon, and the prophet Samuel, expressly disapproves of government by kings….”  George Washington and John Adams were referred to as Moses and Joshua, and the Founding Fathers considered themselves to be the people of the modern day-Covenant.

In 2013, Moses – who inspired Columbus, the Pilgrims, the Founding Fathers and the Abolitionist movement – is featured at the center of the House Chamber on Capitol Hill and the US Supreme Court.  Monuments of Moses’ Tablets – which inspired the Statue of Liberty (1886) – were erected in 1961 and 2012 on the grounds of the Texas and Oklahoma State Capitols.

On December 24, 1968, the Apollo 8 crew – the first manned space mission – read the first ten verses of Genesis during the most viewed TV broadcast at the time.

On December 24, 2009, celebrating the passage of Obama Care, the liberal Democrat, Senator Tom Harkin said: “To put it in Biblical terms, Harry Reid has the patience of Job, the wisdom of Solomon and the endurance of Samson.”

Since 1948, US-Israel relations have produced a multitude of crises, all of them rectified rapidly, due to the healthy tissue of bilateral ties, nurtured by foundations of shared-values.

Yoram Ettinger is a former ambassador and head of "Second Thought: a U.S.-Israel initiative."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Israel Hayom.

(本文不完全代表[以色列計劃]的觀點和立場,如有錯誤,請不吝指正)

更多以色列各方面的資訊,請關注後續內容或查看往期消息,也可登錄以色列計劃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israelplan


以色列建國和英美蘇三國的角色立場

2014-03-16 瘋瘋癲癲僧 知以

猶太民族極簡史

以色列歷史悠久,是世界主要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源地。猶太人遠祖是古代閃族的支脈希伯萊人。
西元前13世紀末開始從埃及遷居到巴勒斯坦,曾先後建立希伯萊王國及以色列王國。
西元前722年和586年,這兩個王國先後被亞述人征服和被巴比倫人滅亡。
西元63年羅馬人入侵,大部分猶太人被趕出巴勒斯坦,流亡歐洲與北非各國。
西元7世紀巴勒斯坦被阿拉伯帝國佔領,阿拉伯人從此成為該地居民的絕大多數。
16世紀巴勒斯坦被奧斯曼帝國吞併。
19世紀末,歐洲猶太資產階級發起“猶太複國主義運動,並于1897年成立了“世紀猶太人複國主義組織”。
1917年英國佔領巴勒斯坦,11月2日發表《貝爾福宣言》,表示主張“在巴勒斯坦為猶太民族建立一個由公共法律保障的猶太人之家”。
1922年,國際聯盟通過了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訓令”,規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民族之家”。以後,世界各地猶太人 大批移居巴勒斯坦。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在巴勒斯坦分別建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正式成立。

蘇聯為什麼幫助以色列建國

沒有蘇聯,以色列不可能成立,或成立了也可能消滅。蘇聯當時是中國的老大哥,當時也支持以色列建國,下面我抄錄部分以色列建國歷史。

1945年戰後,歐洲已成一片廢墟,盟國的管區內有150萬難民無家可歸,其中半數以上是猶太人。難民的吃、穿、住都成了盟國頭疼的問題,很多猶太人不得不繼續住在集中營裡,穿著納粹發的囚服。他們不能回家,因為家園不是被毀於戰火就是被人佔據,也沒有政府和法律幫助他們。東歐的反猶情緒仍然高漲,老百姓經常暴力襲擊“猶太還鄉團”。在波蘭克勒茨(Kielce)還發生了130多名返鄉猶太人被集體屠殺的事件。1946年,隨著蘇軍拖拉機帶來的共產主義,更多的東歐難民的湧入西歐,主要是德國、奧地利境內的美軍管區,僅猶太難民人數就達到250萬。這個時候,猶太人團體和同情猶太人的組織開始向英美政府施壓,要求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至少是兌現承諾,先把10萬猶太人送往巴勒斯坦。

英國態度堅定,堅決不將猶太人送往巴勒斯坦。在歐洲的美軍也報告,認為難民問題是猶太復國主義者的陰謀。儘管如此,難民問題必須得解決,即使維持這250萬猶太人的悲慘處境,也是美國的一筆昂貴開銷。

蘇聯出於爭取以色列執政的工黨的考慮,一改從帝俄時期就固有的反猶態度,為以色列建國出了大力,並對以色列國的建立和鞏固給予了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援。蘇聯常駐聯合國代表葛羅米柯在聯大一番感人的演講,對181號決議的順利通過起了重要作用。

不要忘記,蘇聯及控制下的東歐各國才是戰前猶太人的主要家園,大部分猶太難民本應返回那裡。但是戰後的蘇聯-東歐集團,不說縱容、至少是沒有有效制止民間對猶太人的迫害。在分割巴勒斯坦的建議上,蘇聯對美國完全沒有異議,而且大力歡迎。這可不是“順水人情”,而是有好處的。一是猶太人有地方可去,能夠減輕蘇聯-東歐內部的排猶壓力,二是迫使英國勢力從中東地區撤退;三是自身勢力有機會擴展到中東,因為猶太人普遍有社會主義理念。當時CIA的前身OSS就很擔心未來的猶太國會成為蘇聯衛星。

而曾在《貝爾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猶太人復國的英國,卻在此時投了棄權票。1948年5月14日英國託管結束,猶太人的以色列按聯合國決議,宣佈正式建國。當時尚在延安的中國共產黨表示支持,華北解放區的《冀中導報》社論為此歡呼道,“定名為以色列的新猶太國家,於14日宣告成立,兩千年來沒有祖國而到處流浪受著侮辱與屠殺的猶太人民,他們要求建立猶太國家的願望,開始實現了。”

蘇聯的承認是在5月17日,雖然比美國晚了三天,但是更有意義。因為此時剛建國的以色列已經在阿拉伯軍隊的三面合圍下面臨亡國之災。5月15日埃及、約旦、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五國的四萬軍隊從東南北三個方向開進了以色列(西邊是地中海),而以色列沒有國防軍,只有哈加納等民兵武裝。5月18日,美國代表奧斯丁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議案,認為巴勒斯坦局勢構成“對和平的威脅”,建議安理會下令雙方立即在36小時內停火。蘇聯代表要求安理會對美國提案立即表決,並要求阿拉伯國家立即停止行動。那是冷戰剛開始的時候,美蘇雙方能如此一致,真是絕無僅有的事。

以色列能以一支由幾路游擊隊拼湊起來的烏合之眾贏得獨立,並不是我們歷來宣傳的英美帝國主義的支持。首先,怎麼都談不上有什麼英國的支持。約旦當時與英國簽有條約,尚屬保護國,進攻耶路撒冷的約旦軍團是英國軍官指揮的。以色列各線都取勝,就是無法奪回聖城,約旦軍團的戰鬥力就是不同。英國出動飛機幫埃及監視以色列停火狀況,飛越以色列上空並擊落以色列飛機,遇難的駕駛員恰是以色列第一任總統威茨曼的兒子。這位威茨曼也是俄國移民。美國雖然第一個承認以色列,但礙於英國的面子,開始時並沒有向以色列提供軍火。倒是蘇聯,趁機拉攏,以色列獨立戰爭初期的武器裝備,從步槍到飛機,主要來自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制軍火庫。以色列共產黨主席,一個波蘭統治時期的愛沙尼亞移民,在得到史達林批准後,還是第一個在獨立宣言上簽字的。在1948年,要預言以色列會倒向冷戰中的哪一邊,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而且,以猶太人的聰明,他們何必要一邊倒?

為什麼以色列贏了,阿拉伯敗了

以色列能贏得獨立,首先是猶太民族的英勇奮鬥。是德國集中營的倖存者,剛到巴勒斯坦,就拿槍上了前線,無怨無悔,戰死在耶路撒冷郊外;是年青姑娘哈達莎•李普希茨(Hadassah Lipshitz),在向上級報告敵情時不幸中彈,她堅持通話--血在流淌,嗓音漸弱,直至犧牲,令電話另一頭慣見死亡的老軍人都覺得無法承受;是美國空軍駐紮在歐洲的猶太士兵,冒著軍法審判的危險,深夜拉開機庫大門,開著B-19“空中堡壘”飛向以色列,還未見到自己的民族國家,先去開羅投了一圈炸彈。當然也有國際支持,但首先是民間支持。歐洲左派人士視以色列建國為弱小民族的獨立解放,掀起了西班牙內戰後最大的志願軍行動,有五千人奔赴巴勒斯坦,與猶太軍民並肩戰鬥。(當時中共的新華社和冀中日報也發文表示祝賀)志願者之中,一百五十多人倒在那塊土地上。以色列對戰爭並非毫無準備。在開戰前5天,阿卜杜拉國王已經在安曼秘密約見了梅厄夫人,告訴他自己扛不住阿拉伯聯盟的壓力,不得不對猶太人作戰了,而且他本人就是阿拉伯聯軍的總司令。

我們已經知道第一次中東戰爭以阿拉伯人的失敗告終。當時中東猶太人60萬,阿拉伯人4000萬;以色列民兵3萬,其中一半是4月份以後“火線從軍”的,而阿拉伯聯軍4萬人,其中1萬是英國訓練的精銳之師阿拉伯兵團,混有英軍士兵並由英國格拉布將軍指揮,只有這支軍隊取得一些勝利,佔領了東耶路撒冷並保持到19年後的1967年。

阿拉伯人的失敗在於不團結,沒有統一號令,沒有明確目標,為爭奪利益互相傾軋。正如巴勒斯坦的阿拉伯歷史學家穆薩•阿拉米所評價的:沒有人真正關心巴勒斯坦,大家都在想如何瓜分巴勒斯坦。

以色列人也是派系林立。一直生活在巴勒斯坦的2萬多猶太人和歐洲猶太人(稱為阿什肯納齊,正是一位鋼琴大師的姓氏)就沒什麼往來,語言、文化、風俗都大異其趣,阿什肯納齊裡有親共的、有親西方的。60萬人的以色列第一次大選的時候就有25個政黨。這種差別使以色列人在討論和平問題時很難達成一致,但是面對生死之戰,所有猶太人都放棄紛爭,因為事關存亡。阿拉伯人能有這種滅亡的危機感嗎?

沒有美國就沒有以色列,還是沒有蘇聯就沒有以色列?

50年能夠將人們的價值觀多次改變,不變的是對弱小者的同情心。2400多名志願者(大部分不是猶太人)從52個國家趕來,維護這個弱小民族的生存權利,帶來了以色列急需的專業技術,也留下150條生命。還是不要糾纏以色列建國的合法性吧,就像一個孩子,也許不該出生,但是既然生出來了,就考慮如何長大的問題。

何以人們把對中東問題上的不滿都指向美國,以至把以色列的建國也說成是美國陰謀?相比之下,對英國的指責就不成比例地少,難道英國不是始作俑者?蘇聯,作為當時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挾共產主義全面得勝之勢,不也是和旗下東歐各國全力支持並武裝以色列嗎?

在1950年之前,蘇聯把第一次中東戰爭定義成阿拉伯國家的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1950年,蘇以關係惡化後,蘇聯又有了新定義,即這場戰爭是受英美帝國主義挑動的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反動政府之間的戰爭,也就是雙方都不仁不義。1957年蘇聯同埃及等阿拉伯國家交好後,說法又改成了以色列是第一次中東戰爭的發起者。如今這樣一個信口開河的國家已不復存在,俄國人大概有了新定義,要麼怎麼有大批俄國猶太人移民以色列呢(其中很多是假冒猶太人)?但是蘇聯這種朝三暮四的戰爭觀,至今仍在影響著很多中國人。不管怎麼說,蘇聯與阿拉伯國家之間有軍火凝成的友誼,與以色列人有文化聯繫(大部分以色列人是俄裔、波蘭裔),它本來應當在賣軍火之餘,順便也為中東和平做點貢獻,然而沒有,甚至在人們清算中東衝突根源時也溜掉了。

從以色列建國的歷史可以看出,與俄羅斯人打交道時要小心,這是個自私自利的民族。為了國家利益,可以出爾反爾,什麼原則都可放棄。和中國這個北方鄰居對話,只能學習他們的思考方式。
 
為何中以沒有在50年代建交

據說以色列建國時紅都延安徹夜慶祝,新華日報也發表了長篇社論,所以後來以色列對新中國特別感激,而對在建國時投棄權票的國民政府冷淡,一直拒絕和臺灣建交,是這樣嗎?

當時蘇聯支持以色列建國並提供幫助可是絕對歷史事實,中以之間的友誼還是很悠久的吧。以色列國於1948年5月成立時,包括新華社和《冀中導報》等中國共產黨的通訊社和報紙在內的中國輿論界普遍表示歡迎。同樣,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時,以色列也表示熱烈歡迎,並於1950年1月9日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中東地區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國家。對此,周恩來總理覆電表示感謝,鑒於以色列與中國前國民黨政權沒有關係,因此中以之間不存在任何影響兩國建立邦交的雙邊問題。於是,1950年6月,兩國在莫斯科開始舉行建交談判。同年9月,以色列代表在聯合國投票支持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聯合國所有機構中的合法席位。另一方面,在中國政府的安排下,數千名猶太人離開中國移居以色列。

本來,雙邊關係不斷升溫,兩國不久就會建交的前景十分看好。但朝鮮戰爭爆發後,兩國建交談判的形勢逐漸發生了逆轉。兩國在莫斯科開始建交談判後不久,以色列外交部就指示其駐蘇聯代表:在遠東局勢發展未明朗前,不再與中國就建交問題採取任何具體步驟。1951年2月,美國策動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指責中國“侵略”的決議。在美國的壓力下,追隨美國的以色列政府停止了與中國就建交問題進行的接觸和談判。這樣,中以兩國就失去了建立外交關係的一次良機。

——求知以色列,學智猶太人——


以軍屠巴人1天97死

蘋果日報 2014/07/21

【陳家齊╱綜合外電報導】以色列地面部隊昨凌晨對加薩發動這場戰事以來最猛烈的攻勢,造成巴人再增至少97死,長達13天的轟炸,累計造成435人死亡,包括小孩、記者與醫療人員。數萬居民連鞋都來不及穿,光腳逃命。而以軍也被打死13名精銳部隊。

以軍昨凌晨猛轟加薩市東南的西傑亞、夏阿夫與土法。許多居民接到電話警告以軍將進攻,但居民瓦里德說:「砲彈不斷落下,到處是砲擊,我們一家18人只能縮在一間房裡。」

穿睡衣揮白旗逃亡

以軍戰車與砲兵接連不斷發射砲彈,空軍持續投下炸彈,許多人受傷垂死街頭,醫護人員卻難以靠近。其他居民則冒險外出逃難,許多人在街上只穿睡衣、赤著腳,帶著幼童,邊走邊揮舞白旗。加薩當局估計昨約有3萬5000人逃往醫院、聯合國救難所等地避難。

以軍精銳部隊戈蘭旅一輛裝甲運兵車昨在加薩遭到反戰車飛彈攻擊,7名以軍當場喪命,隨後的戰鬥又死亡6人,成為2006年以來以軍在單一戰鬥中陣亡最多的一次事件。這使得以軍在這場衝突中已經殉職18人。

撤死傷停火3小時

40歲婦人瑪姆路克帶著老母與2名女兒赤腳逃到加薩市北部的希法(Shifa)醫院。瑪姆路克說:「砲擊一直不停,鋪天蓋地,非常恐怖。我們先是衝到街上再開始走,但家人分散了。我們找到救護車載我們來,但是我和丈夫失去聯絡!」瑪姆路克的孩子還在,不少媒體拍到另一名父親卻只能抱著被砲彈炸死的幼兒屍體在席法醫院外痛哭。

以軍宣稱西傑亞有大量通往以色列的地道,因此猛攻。醫療人員估計昨至少再增87死400傷,自以色列本月8日轟炸加薩走廊以來,巴人的死亡數累計達435人。其中攝影記者哈瑪德及救護員賈比爾更是在疏散傷患時被砲彈炸死。

哈瑪斯之前拒絕埃及的停火斡旋,但昨同意由紅十字會提出的3小時人道停火,以便撤走在加薩街頭的死傷者。以軍一度拒絕,還警告加薩是戰場,沒有責任保障外國記者的安全,但稍後同意停火。

昨天是以色列自8日轟炸加薩走廊以來,死傷最嚴重的一天,以軍強攻加薩市東南的西傑亞、夏阿夫與土法。

5分之1死者為童

以色列近兩周的空襲與砲擊,雖說是針對哈瑪斯武裝份子,卻殺了不少無辜孩子。聯合國指出,轟炸中平均5名死者中就有1人是手無寸鐵的孩童。上周五有4名兒童在加薩海岸的沙灘慘遭以軍艦艇砲擊打死,畫面激起全球公憤。

加薩居民伊斯梅爾絕望地倚著醫院牆壁抽泣,他16歲長子、14歲女兒及11歲兒子,都在睡夢中被以軍坦克砲火擊中葬身瓦礫堆。但他仍支援哈瑪斯奮戰到底:「3個孩子死了,我不惜再犧牲3個,以換取巴勒斯坦人的自由。」

以巴衝突大事記

★1949年:以埃停火,劃出加薩走廊範圍由巴人自治
★1959年:巴人政府瓦解,埃及佔領加薩走廊
★1965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由阿拉法特領導的法塔派系主導
★1967年:以色列在六日戰爭擊潰埃及,佔領加薩走廊與西奈半島,在加薩建屯墾區
★1987年:巴人發動「第一次大起義」,哈瑪斯成立
★1993年:以巴簽《奧斯陸協議》,約定加薩走廊與約旦河西岸交給巴人自治政府
★2006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大選,哈瑪斯大勝,國際不認此結果
★2007年:哈瑪斯擊潰法塔民兵,控制加薩走廊。法塔退居約旦河西岸
★2008年∼2009年:以軍入侵加薩,海陸包圍封鎖,引發人道危機至今
★2012年:以軍再攻擊加薩
★2014年6月5日:哈瑪斯與法塔共組政府,激怒以國
★2014年7月:以色列第3度攻擊加薩走廊,已造成逾300巴人喪生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黃柏翰 臉書發言 2014-7-22

台灣有世代對決的問題,以色列沒有;因為以色列的國土(占領區)在這幾十年裡不斷擴張,而且不斷吸納滯留在占領區的巴勒斯坦人當次等國民、好讓以色列人有更高的競爭力。

以色列的年青人,他們的前途是光明的、未來是彩色的,在這個聯合國成立後的地球上,還享有等同於大航海時代一般積極成長的未來。

不過當他們把加薩也加領下來、當他們把整個巴勒斯坦都占領下來之後,這樣向外擴張的日子,還能維持多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