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美CIA前局長:華為是中國間諜

自由時報 2013-7-20

〔編譯陳維真/綜合報導〕曾經擔任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與國家安全局(NSA)局長的海登(Michael Hayden)十九日指控全球第二大電訊設備製造商、中國電信業巨擘華為公司充當中國政府的間諜,把情資分享給中國情報機關,對澳洲與美國構成重大安全威脅。對此,華為駁斥海登的指控「沒有根據」。

海登:40年情報專業判斷

海登接受「澳洲金融評論報」訪問表示,華為提供敏感情資給中國官方,這是他的「專業判斷」,也是「不爭的事實」。他表示,西方情報機關掌握華為的「秘密行動」,華為起碼會和北京當局分享公司所參與的海外通訊系統計畫的訊息。他也認為華為的確對美國和澳洲構成安全威脅。

海登表示:「讓華為建立國內通訊網路的主幹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就是這樣。老實說,我認為這就是國家該發揮功能的時候,確保我們不會做出危害國家安全基礎的決定。」

除此之外,海登還指控華為的經營不透明,「誰任命董事會、誰控制公司的所有權都不透明。」他表示,中國政府沒有獨立監督委員會,無法讓美國相信華為不會為北京當局從事間諜活動。

海登說,兩、三年前,曾有華為的人邀請他擔任華為美國分公司的董事,但他看過所有資料後,還是認為不應該讓華為參與國家通訊基礎建設,他說這是他「基於四十多年擔任情報官員的職涯」所做出的判斷。

不過報導中,海登並沒有提供任何具體證據。

華為目前正於澳洲等國家展開遊說行動,標榜公司提供價格低廉又可靠的設備。華為被指控與中國政府有直接關聯,但公司屢次強烈否認。華為約七十%的營收來自海外,歐洲是該公司在中國之外的最大市場。

華為:無憑無據老套言論

華為國際媒體事務主管塞克斯駁斥海登的指控,要求海登為他的詆毀言論拿出證據。華為全球網路安全主管沙福克也說,海登這番言論老套、毫無根據且破壞名譽,他表示:「在這個時候,要嘛就做出行動,要嘛閉嘴。」

去年十月,美國國會報告表示,華為的設備可能被北京當局用來監視美國,建議美國電信業者避免使用華為的設備,讓華為被拒於美國電信市場大門外。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主任路易斯表示,海登的發言反映美國政府的態度,「好幾個機構的官員都私底下告訴我,華為會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


威脅國安 英要查華為網安中心

自由時報 2013-7-20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英國國會上月的一份報告,引發中國可能對英國進行監控行動的疑慮,英國政府十八日證實,將對由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創辦的中國電信巨擘華為公司出資,在英國成立的一家網路安全中心進行檢討。華為方面對此表示支持與歡迎,但強烈否認該公司與中國政府或軍方有密切關聯。

國會報告:放任中資進心臟

英媒報導,英國國家安全顧問達瑞克將檢討這家位於牛津郡班伯里、被稱為「細胞(The Cell)」的網路安全評估中心,並於今年稍後向首相卡麥隆直接報告結果。英國國會情報與安全委員會(ISC)上個月的一份報告指出,「細胞」員工為華為所僱用,運作安排也由華為掌控,此舉恐對英國國安構成潛在威脅;該報告認為,「細胞」應由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訊總部(GCHQ)」控制,而非出資的華為。

「細胞」是華為在英國成立的網路安全評估中心,工作內容包括檢測華為的電信網路設備產品,像是英國光纖電纜網路所使用的華為路由器,以及可能的弱點。根據了解,華為目前是在英國政府、安全部門及產品用戶的「指導」下負責「細胞」的運作,「細胞」員工必須具有英國國籍,以及獲得英國安全部門的安全認證。

ISC在報告中指責英國政府為鼓勵外資投資英國,長期忽略外資的投資項目恐危及英國國安,並特別點名二○○五年華為與英國電信簽署十年合約,認為中資參與通訊基礎建設,意味著任由中資「進入英國最重要的基礎設施的心臟地帶」。報告還說,儘管英國電信已採取避免此一風險的因應措施,但英國政府針對關鍵的基礎設施可能遭到攻擊的潛在威脅,似乎沒有任何「監控或應對的策略」。

儘管華為在美國被視為有中國政府與軍方背景,因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而被禁止競標美國的電信基礎建設,但卻順利在二○○五年進軍英國電信市場。華為英國分公司發言人說,華為在網路安全上的目標與英國政府以及英國安全情報部門一致,都希望提高英國的網路安全水準。


網安人員駭進蘋果開發平台 揭13安全漏洞

自由時報 2013-7-24【09:35】

〔記者王蘭英、實習記者王綺/綜合報導〕蘋果公司(Apple Inc.)提供開發者使用的交流平台iOS Dev Center,18日傳出遭到駭客入侵,事發後蘋果緊急將該網站下線並徹底檢修。一名土耳其籍網路安全研究員22日坦承入侵蘋果系統,表示無意造成傷害或竊取用戶個資,並指出該開發平台的13個安全漏洞,且已將結果呈報給蘋果。

蘋果公司證實其開發者網站自18日以來因遭駭客入侵而關閉;蘋果公告的資訊指出,「有入侵者嘗試從網站上竊取開發者的個人資料;我們有針對敏感的個人資料加密,但無法完全排除某些開發者的姓名、郵件地址等可能已經落入駭客手中。」

土耳其研究員巴利(Ibrahim Balic)在Twitter上承認入侵蘋果開發平台,並聲稱找出13個系統安全漏洞,且順利獲取部份使用者資料,證明該網站有顯著的安全缺陷;但他無意使用系統中的個人資料,且已向蘋果做出通報。

巴利在自白狀中寫到:「我作此研究並非為了傷害或損壞目的。我沒有意圖公開或和他人分享此一狀況,目的僅在於回報錯誤;且在能力所及範圍內,看自己能夠做到什麼地步。」

iOS Dev Center讓蘋果的開發者能取得尚未發表的軟體、工具和文件,其中包括專屬開發者的論壇,讓他們可以交換資訊以及各種小秘訣。事發後蘋果通知開發者,公司正徹底檢修平台,並更新伺服器軟體、重建開發者資料庫,避免同樣的資安威脅再度發生。


美監控陸大本營 史諾登:在重慶

2013-8-9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92| 評論數: 0

據英國《衛報》8日報導,近日在俄羅斯避難的史諾登又爆新料,美國監控大陸網際網路的伺服器就設在重慶。另有陸媒指出,史諾登事件讓世界各國構成「統一戰線」,所有被牽涉的國家都贏了,美國是唯一輸家。前CIA局長海登也稱,史諾登讓大陸抓到美國的把柄。

美國情報人員透過中文關鍵字對大陸網路輿論進行監控,網路論壇、網路媒體和電子郵件內容是他們的監控重點。史諾登近日指出,中國境內唯一一台伺服器就設在重慶,大陸相關部門正在調查,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是否涉及協助美國將伺服器設立在重慶。

《大公報》報導,美國前CIA局長海登7日在美國兩黨政策中心演講中提到,就在美國總統歐巴馬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加州舉行兩天莊園峰會前夕,史諾登突然在香港爆料,稱美國不但長期侵入大陸的網路,還對歐盟各國加以監控。

為防止各國也利用網際網路報復,美國政府現在除了有形的恐怖分子攻擊外,還必須注意潛伏在虛擬的網際網路駭客攻擊。

海登認為,史諾登的作法明顯讓大陸政府在網路攻擊問題上抓到了美國的把柄,可能對美國進行報復行動,最有可能從電信網路攻擊,使美國大規模停電、破壞經濟生活以及打亂社會節奏,造成全國性的影響。

曾擔任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主席的赫伯特表示,穩定的電力供應是保障社會正常有效運作的重要環節,一旦受到攻擊,經濟破壞程度將難以想像。

美國國土安全專家指出,下一場「911事件」很可能是一場網路的戰爭。

《環球時報》報導指出,大陸目前軍事、政治實力仍落後於美國,若當初收留史諾登,須承受極大的風險。

大陸政府在史諾登案上避免與美國起正面衝突,將史諾登交由俄羅斯處理,並與世界各國組成「統一戰線」,共同譴責美國,所有被牽涉的國家都獲得國際支持,美國成為唯一輸家,在中美關係上實現了國家利益最大化。


政院 每周被駭超過1,900次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2013.08.16 03:07 am

行政院長江宜樺昨(15)日表示,近年來國際網路攻擊事件頻傳,整體資安情勢嚴峻,以行政院為例,平均每周遭到1,900多起網路攻擊。他要求,財政部、金管會與衛生福利部要特別小心被「駭」,避免民眾、業者敏感資料外洩。

行政院近日連續六年通過全機關ISO27001資安驗證。江揆表示,在政府機關中,能以全機關通過資安認證的案例非常少,近年國際網路攻擊事件頻傳,甚至演變為國家層級的大區域攻擊,凸顯資安問題的重要。


學者︰服貿開放網路電信 國安資安都淪陷

自由時報 2013-8-16

e化版木馬屠城 中國直驅

〔記者林詩萍/台北報導〕兩岸服貿協議引爆資安與國安危機,多位學者昨痛批,服貿開放第二類電信業務及電腦相關服務業,形同「現代e化版的木馬屠城條款」,提供中國政府合法、安全且隱密的管道竊取所有資訊,對我國家安全及言論自由都將遭受威脅。

學者再次呼籲馬政府應對服貿「重啟談判」,包括資訊通訊、出版等觸及「國安及言論自由紅線」的產業,都應禁止列在服貿開放項目之內。

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後,引發社會反彈及爭議不斷,台大經濟系主任鄭秀玲及瞿海源等學者昨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記者會,除質疑服貿開放二類電信危及國安與資安外,也呼籲政府應「實踐民主審議、重啟服貿談判」。

根據定義,第一類電信指提供實體電路的服務執照,包括中華電信、遠傳、台灣大等都屬此類電信服務提供者;至於第二類電信則必須向第一類電信業者承租線路、提供網路服務,如CNET、SoNET等屬第二類電信業者。

交大資工系教授林盈達痛批,經濟部官員辯稱服貿「只開放較不重要的第二類電信」;但對現代人而言,上網時間遠多於打電話、上網的重要性也大於電話通訊,而我們竟然要開放網路服務這塊領域。

林盈達表示,美國和印度都透過國安審查機制,杜絕中國電信設備進入大型電信網路服務業者的機房,而我政府卻是「設備都有疑慮了,竟還允許他們來開店」;他說,美國和印度若聽到中國業者要投資美國的網路電信服務,人民一定嚇死了,但台灣卻準備要做這件蠢事!

美印圍堵中國業者 我竟不設防

林盈達解釋,中國業者若直接對用戶經營網路服務,恐會打草驚蛇、引起台灣用戶疑慮,最有可能的方式,是透過間接投資取得董事席次及影響力;更有可能的方式,則是透過執照,從現有台灣電信網路業者取得「外包」網路服務的機會,藉此直接掌控用戶通訊,陷台灣人民於「紅色恐怖」之中。

台大國發所教授劉靜怡憂心忡忡表示,台灣人民和政府對中國網通設備和服務的輸入,一直欠缺應有的理解和警覺,網路服務的開放將使我們和中國建立「無所遁逃」的網路生活架構,甚至嚴重影響網路中立性和資訊自由,為什麼政府敢說這些開放項目「不重要」?

台科大資工系助理教授鄧惟中也批服貿開放「電腦及相關服務業」,將使公司和公私立機構,可能因與中資代理商簽訂維修合約,而維修工程師則是中國受原廠訓練的「專家」,因維修所需可遠端連線到電腦主機,不僅擁有管理員等級權限,甚至能夠實體接觸主機,等於提供中國合法、安全且隱密的連線通道。

他呼籲,政府應該列出「國安及言論自由紅線」,禁止開放中資投資這些產業。


史諾登揭密:你的網路加密 早就被破解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美聯社華盛頓5日電】2013.09.06 03:04 pm

根據最新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與英國政府過去十年來一直在合作破解無數網路用戶用來保護其電子通訊與私密資料的加密科技。

《紐約時報》、英國《衛報》及非營利網站ProPublica報導,NSA迂迴繞過或根本破解了企業和一般網路用戶的電子加密。報導說,NSA從2000年以來斥資數十億美元,目的使幾乎每一個人的秘密都能為美國政府所用。

NSA打造了功能強大的超級電腦來破解密碼,並且和未具名的科技公司在網路公司的軟體上裝設「後門」,使政府能夠在用戶把他們的資訊加密、經由網路寄出之前,就窺見那些資訊。《衛報》說,美國國安局每年耗資2億5000萬美元與科技公司合作,「暗中影響」科技業產品設計。

美英聯手 網路公司被裝後門

NSA在2010年一份對英國「政府通信總部」(GCHQ)的簡報裡自誇本事,說「過去十年,NSA積極、多管齊下,致力破解使用廣泛的網路加密技術」。

網路保全專家指出,NSA這類破解密碼的行為,根本危害網路安全,使每一個網路用戶都會被駭客所趁。

上述報導,是根據NSA逃亡情報分析員史諾登走漏的美國政府內部資料而來。史諾登目前已獲俄國政府給予臨時庇護。

三個媒體的報導,描述NSA「最密集的努力」擺在破解「安全套接字層」 (Secure Sockets Layer)上,那是線上零售業者和企業廣泛用來保護其網路資訊的一種加密技術。有一份文件說,GCHQ幾年來一直想盡辦法窺探Google、雅虎、微軟、臉書等人氣公司的資訊。

報導說,GCHQ在2012年前開發了打入Google電腦的新窗口,但沒有說明該項窺探方案有多深入,或者接觸到哪類資料。

在《衛報》6月17日主辦的一場網路聊天裡,史諾登表示,「加密是有用的,「安裝得宜的強力加密系統」是可靠的,但他指出NSA還是有本事破解難纏的加密系統:「很不幸,保全系統就是弱點,因為NSA經常有辦法找到迂迴進入的路子。」

美國政府曾要求上述三家媒體不要刊出報導,說敵人將會改用新的通訊方法,使NSA不容易偵破他們。但三家媒體基於希望引起各界公開辯論人民自由與國家安全要如何平衡,拿掉一些敏感細節後,仍然刊出報導。


中國超級駭客「隱匿山貓」 駭遍美台港日

自由時報 2013-9-19

賽門鐵克︰能力更勝中國網軍61398部隊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資訊安全公司「賽門鐵克」(Symantec Corp)十七日發表報告,指出研究人員發現一個中國專業駭客團體受僱從事網路攻擊,涉及近年數起已知大規模網路間諜活動,攻擊目標涵蓋美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等地,類別包括資訊通訊科技、航太/國防、金融服務、能源產業及政府單位,但報告並未點名中國政府涉入。

09年起出現 成員約百人

報告指出,中國境內據信有數十個技術最尖端的網路間諜行動組織,這個暱稱為「隱匿山貓」(Hidden Lynx)的團體便是其中之一。「隱匿山貓」是一個成員五十到一百人的「專業組織」,自二○○九年起活躍至今,具備多項入侵網路系統、竊取高價值企業機密等資訊所需技術,使用的入侵工具包括Naid、Moudoor等木馬程式,能力更勝今年二月另一家資安公司Mandiant點名的中國駭客組織「APT1」,即解放軍神秘單位「六一三九八部隊」。

09年極光任務 入侵Google、Adobe

「隱匿山貓」可同時針對多個產業特定目標發動攻擊,意味著他們受僱於尋求極特定資料的單位。賽門鐵克研究人員相信,「隱匿山貓」可能參與○九年的「極光任務」攻擊行動。「極光任務」是迄今以美國企業為目標的最著名網路間諜行動,受害者包括Google、Adobe等數十家企業,例如Google一○年一月披露的人權運動人士Gmail帳戶遭入侵。

一○年二月率先發現「極光」關鍵細節的資安公司CrowdStrike技術長艾博洛維奇(Dmitri Alperovitch)認為,賽門鐵克這份報告的結論大致正確。賽門鐵克研究員歐莫楚(Liam O’Murchu)說,他們相信「隱匿山貓」位於中國,因為這些攻擊行動使用的基礎設施大部分都在中國境內,而且攻擊用的惡意軟體是以中國程式工具撰寫,還有中文編碼,但無法確認「隱匿山貓」的個別駭客身分,或該組織是否與中國政府有關。

「替中國政府做事」

艾博洛維奇說,該公司相信該團體以數位防禦包商名義,專為中國政府和國營企業效力,「毫無疑問他們替中國政府做事」,但不清楚是否為一正式軍事單位或國防承包商。報告指出,「隱匿山貓」的攻擊目標有五十二.七%位於美國、十五.五%在台灣、九%在中國、四%在香港、三%在日本。


Adobe遭駭 290萬客戶個資恐外洩

自由時報 2013-10-4【10:54】

〔本報訊〕美國知名電腦軟體公司「Adobe Systems」驚傳遭駭,Adobe承認,公司遭到網路攻擊,恐已導致290萬名客戶的個資外流,建議客戶趕緊重設密碼,以免網路安全持續受到威脅,後續防範問題,公司也會積極協助客戶處理。

Adobe首席安全官亞金(Brad Arkin)指出,隨著Adobe聲勢擴大,網路攻擊也隨之頻密,安全團隊最近發現一個複雜的攻擊,已從公司網站上,侵犯了客戶訊息以及Adobe產品的源代碼。

Adobe調查發現,曾使用信用卡在Adobe網站進行消費的客戶,其名稱、加密信貸、轉帳卡號碼等資訊恐已外流,對此公司深表遺憾,並已進行處理,希望客戶首先變更Adobe帳戶的密碼。

亞金表示,Adobe已通知客戶進行交易的各家銀行,要求他們協助保護客戶的帳戶,並聯繫執法單位進行調查。


LINE有自動加密 監聽沒轍

作者: 林喬慧╱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10月11日 上午5:30

日前特偵組驚爆監聽立院總機事件,引發社會大眾對個人通訊保密的強烈關注,警方透露,目前民眾最普遍使用的通訊軟體「LINE」,迄今都無法監聽,堪稱安全性最佳。

LINE的傳輸經過電腦自動加密,目前台灣的監聽設備,還無法破解,錄到的資料,頂多是一些亂碼。到目前為止,LINE公司仍不願提供台灣警方解碼程式,刑事局曾多次派員和LINE台灣分公司溝通,但LINE理都不理。至於熱門社群網站「臉書」,依美國法律,只有遇到特定犯罪案件時,才會提供資料給刑事局查詢,如果要常態性監控,警方根本無能為力,只能靠員警以網路巡邏方式,找尋犯罪線索進行偵辦。

全球銷售超過1億組的「好神拖」,公司成立6年至少獲利50億元,卻有股東爆料,經會計師查核,發現營收完全沒有進入公司,全由董事長林長儀獨資開設的公司代收,資金全數流入海外人頭帳戶,已有股東向檢調控告林長儀涉嫌掏空。


調查局語出驚人!爆料LINE、WhatsApp照樣能監聽

ETtoday 新聞雲 2013年10月10日 11:05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特偵組涉監聽國會風暴引發相關疑慮!國民黨立委賴士葆9日質詢調查局長王福林時,詢問近來流行的LINE、Wechat、WhatsApp、Face time等網路電話是否可監聽,監察處科長王偉鈞代為回應:「技術上沒問題!」讓他十分訝異,因為戳破許多電信業者保證「安全」的說法,所以嚴正要求新任法務部長羅瑩雪,絕不能濫權監聽。

目前全球Line的用戶人數高達2.3億人,台灣用戶數則約1700萬人,而WeChat在大陸以外的使用人數約達1億人,其它像WhatsApp8月時全球用戶破3億人。王偉鈞解釋,網路電話是二類電信,也在通保法規定範圍內。其實這些網路傳輸都是IP化,只要把封包還原回來就能夠監聽,調查人員若拿到監聽書時仍會採取這些行動,將內容燒錄成光碟,交付給司法警察單位了解通話內容,讓他們製作成所謂的「譯文」。

立委吳育昇9日下午針對同樣問題質詢,但刑事局通訊監察中心的警政署長王卓鈞卻回應:「目前無法監聽」。調查局處長王汝浩則表示,其實技術上是可以,但業者會不斷升級版本,升級後恐怕就無法監聽。

另外,有北部檢察官表示,LINE等網路封包須捉下來破解,但成功率不是100%,且不能即時監控是一大漏洞;刑事局則表示,今年已編800萬元預算,希望能取得破解通訊軟體封包技術,目前尚未完成。網友對此仍半信半疑。


小三監聽小四! APP、LINE對話全攔截

TVBSTVBS – 2012年12月19日 下午2:08

新型態的竊聽軟體,就連APP、LINE都不能倖免!高雄市警方逮到一名男子,專門在網路上販賣智慧型手機的監聽軟體,一套3萬3千元起跳,只要被植入手機內,聊天的內容和相片全會被備份監看,就有一名小三監看小四,把對方的通訊紀錄及相片全部看光光。

電影「婚前試婚」:「很棒的,妳在他電話裡下載一個,就能用衛星追蹤他的位置,這麼高科技,妳男朋友那麼滑頭,他肯讓妳裝嗎?他當然不肯,我趁著他睡著了偷偷下載。」

電影片段中,趁著男朋友睡著,偷偷在對方手機下載竊聽軟體,而新型態的竊聽軟體,不只是聲音、定位而已,現在就連APP、LINE和微信的文字、通話、相片,都能被第三方備份。

高雄市的警方發現,有一名27歲的男子公然在網路上販售手機監聽軟體,一套3萬3千元起跳,說是只要1分鐘就能夠把軟體植入手機內,警方發現,有一名向嫌犯購買軟體的人,是為了要監控外遇對象,把對方和所有朋友的通話紀錄、傳送的相片,備份到自己的電子信箱。

刑大偵六隊長陳順和:「一個小三為了要監控小四,所執行監控了手機。」

被監控的受害者,直到警方上門,才知道自己的手機遭人竊聽、竊看,因為平常在使用上,手機沒有出現任何異狀,所以根本沒有察覺。手機店業者:「解鎖的時候可以先設密碼。」

手機設密碼只是第一道防護,手機專家建議民眾,如果發現自己手機的記憶體容量突然減少,程式反應突然變慢或耗電量變大,就要注意是否被人灌入不知名的程式,隨時留意自己的手機情況,就能把被竊聽的機率降到最低。


手機監聽 他查小四 小三查他

中國時報 2012-12-20 01:23【李翰/高雄報導】

男子阿展(化名)懷疑小四劈腿,在小四手機內裝監聽軟體;小三也懷疑阿展腳踏多船,也在阿展手機裝監聽程式。阿展與小三找來協助偷裝程式者,竟是同一人。警方調查這項監聽程式,發覺功能強大,而許姓業者也因販售、安裝,涉及妨害祕密罪遭法辦。

高市刑大於網路巡邏發現,某網頁出現販售手機監控程式訊息,標榜提供「免費試用、到府安裝」服務直到滿意才收錢。由於事涉妨害祕密、通訊自由,成立專案小組展開追查。

警方調閱相關通聯紀錄鎖定許立成(卅六歲)涉嫌重大,持搜索票到桃園中壢其住處搜索,當場查扣電腦主機、帳號密碼本、手機監聽功能介紹手冊、軟體價格表等證物。

經過深入分析,警方有驚人發現,該監聽程式除提供手機即時通話監聽、現場環境監聽、簡訊複製、通聯紀錄、開關機通知、遠端遙控、GPS定位、下載通訊錄、視訊監控、擷取桌面圖像等服務。

另外,時下最熱門Line、微信、QQ、Skype、Gtalk等通訊軟體都能提供完整監聽功能,安裝也不要一分鐘即可完成並自動隱藏,幾乎市面上智慧手機皆可植入該程式,連工程師也難以察覺異常,遑論被害人。

警方指出,許嫌營業項目除手機監聽,還提供臉書、Gmail、Yahoo信箱帳密破解服務,視破解難度收費三千至五千元不等,不過生意仍以手機監聽為大宗,每安裝一支手機價格為三萬三千元到數萬元,購買安裝該程式多為相互懷疑劈腿的男女。

「有些事情,知道比不知道來得痛,或許會痛,但至少停止痛跟猜疑,終結外遇的魔咒,唯有實際的行動」許嫌在自製文宣中寫著。

許嫌供稱監聽程式購自大陸。警方清查,阿展有小三、小四,他懷疑小四劈腿找許嫌在小四手機裝監聽程式,而小三也懷疑阿展腳踏多船,也找上許嫌在阿展手機裝監聽程式,真應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全案依妨害祕密等罪嫌移送法辦。


台灣男子手機監聽“小四” 小三醋勁大發反監控

2013年09月12日 10: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12日電 一名台北市知名券商經理斥資5萬元(新台幣,下同)購買手機監控軟體,監控在酒店上班的“小四”,“小三”知情後也購買軟體實施反監控。

據台灣媒體報道,35歲的許俊吉是個整天窩在電腦前的宅男,在桃園市住處經營“多媒體”個人徵信社,去年初他從大陸取得一個手機監控軟體,返臺後自行改寫程式增進功能,將軟體安裝在特定智慧型手機,只要透過事先設定的電郵賬號,就可監聽該手機的通話、顯示通話紀錄、攔截簡訊與包括LINE、APP等線上訊息、GPS定位、下載電話簿,更可進行手機現場環境的錄音,還可借此取得社交網路賬號闖入查看私訊,一旦遭到監控,手機主人的私密活動將無所遁形。

許某靠著這個手機監控軟體,架設網站主打“終極的移動間諜方案”吸客,還號稱到府服務,果然生意絡繹不絕,一名台北市某知名證券公司經理大偉(化名),擁有元配、小三及小四,但他怕在酒店上班的小四與其他酒客勾勾纏,設法取得小四的手機讓許植入監控軟體,代價為5萬元。但大偉意料不到的是,與他同公司的小三獲悉後醋勁大發,也購買監控軟體植入到他的手機裏,監控他的活動。

結果網站被檢警破獲,幢幢諜影全都曝光。此案經高雄市刑大於去年7月破獲,檢方傳喚相關被害人,獲悉遭到親密愛人監控時全都不敢置信。


富豪護隱私捨智慧機  陸工信部要求廠商 預裝軟體須通過審核

2013-10-16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 評論數: 0

智慧型手機當道,但因價格昂貴,且衍生的隱私問題堪慮,不少中西富豪寧用幾乎作古的翻蓋手機;如大陸前首富宗慶後是一般手機的擁護者,身家30億美元的美國橄欖球達拉斯牛仔隊老闆傑瑞.瓊斯日前也被媒體拍到拿翻蓋手機打電話。大陸官方高度關注智慧機竊密爭議,工信部已要求手機廠商,下月起預裝軟體須先通過審核。


印尼超越中國成世界最大網攻源頭

朝鮮經濟i記者 薛盛仁 (2013.10.18 17:25)

印度尼西亞超越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網絡攻擊源頭。

彭博社當地時間17日援引內容分法網絡企業AKAMA發佈的資料報導稱,今年第二季度在印度尼西亞發生的網絡攻擊流量佔全球38%。這一數字和今年第一季度(21%)相比大幅提高。排在印尼之後列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別是中國和美國。

彭博社報導稱,很難判斷網絡攻擊為何發生在特定地區。這是因為黑客可能利用其他地區計算機,將那裡作為攻擊中轉地。

印尼政府今年初曾拘捕了黑客,對此提出抗議的黑客集團還攻擊了政府網站。


傳美監聽國民電話 法總理震驚

中央社 2013-10-21 21:31:46

(中央社哥本哈根21日綜合外電報導)媒體傳出美國秘密監聽法國公民撥打的電話,法國總理艾侯(Jean-Marc Ayrault)今天表示深感「震驚」,已要求華府清楚說明。

艾侯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對記者說:「我深感震驚…像美國這樣的盟國在監聽私人通訊上做得如此過分,令人無法置信,而且是在沒有戰略理由、沒有國防依據的理由下。」

法國外交部長法畢斯(Laurent Fabius)今天宣布,「立即」召喚美國駐法大使。

到盧森堡出席歐洲聯盟(EU)外交部長會議的法畢斯告訴記者:「我已立刻召喚美國大使。」他還說,「今天上午」會在巴黎外交部舉行會晤。

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預定今天抵達巴黎,與阿拉伯官員會談。媒體報導美國監聽法國電話,勢必令凱瑞尷尬。

法國外交部發言人說,法畢斯預定在明天上午的會談中,跟凱瑞提出這項議題。

法國「世界報」(Le Monde)網路版引用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承包商前雇員史諾登(Edward Snowden)提供的檔案報導,美國國安局自去年12月10日至今年1月8日的30天期間內,祕密錄下於法國撥打的7030萬通電話。

法國內政部長瓦爾(Manuel Valls)今天接受歐洲第一電台(Europe 1)訪問時,形容世界報揭露的內容令人「震驚」。

美國駐法國大使李夫金(Charles Rivkin)不願對遭法國外交部召喚的報導置評,僅強調美法關係緊密。

據世界報,國安局代號「US-985D」計畫自動擷取特定電話號碼的通訊內容,並記錄文字訊息。

世界報說,據這些檔案可合理認為,美國國安局不只鎖定疑似涉及恐怖主義的民眾,也鎖定商界或政界備受矚目人物。1021021


國安施壓NCC 潛規則封殺華為  傳發函全面禁止台4G得標廠商 採購華為設備

2013-10-25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84| 評論數: 0

隨著台灣4G釋照在即,與NCC官員來往密切的業者23日傳出,國安單位發函向NCC施壓,希望以「潛規則」,封殺華為,全面禁止台4G得標廠商採購華為設備。對此傳言,NCC官員私下不置可否。

據業者透露,國安單位早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17日通過提案,全面禁止4G電信業者採購陸製設備以前,就曾發函予NCC,希望「想辦法」剔除華為,全面禁止台廠商採購其設備,若找不到合適的法令,也暗示NCC透過在採購申請上挑毛病,對營運商進行「良心」規勸。

華為物美價廉具誘因

據悉,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在本月17日通過提案,全面禁止4G電信業者採購陸製設備,包括目前已禁止的核心設備,以及「物美價廉」的陸製基地台。相關業者不諱言,華為的4G設備,價格普遍比歐美便宜1/10至1/3,在台灣4G標金破千億,意味得標廠商利潤薄的情形下,華為「物美價廉」的4G基地台設備,的確相當具誘因。

不過,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該提案,只是委員會附決議通過的提案,並沒有法源依據,能否真正上路,形成公開約束,還未可知。

但國安局卻多次向NCC施壓力,包括去文要求不得採購陸製核心設備,最近更針對台灣4G得標廠商可能大幅採購華為基地台「下手」,要求NCC「想辦法」排除華為,讓業者知難而退。

日前華為主動發布英財長訪華為深圳總部新聞稿,意有所指提到華為在台已耘耕8年,且年度對台採購金額逐年成長,面對標金破千億台幣的4G電信基礎建設競賽中,究竟是有助台灣電信發展與民眾利益的幫手,亦或是台灣網路安全的破壞者,都有待政府與業者明智的判斷。華為動作之罕見,也透露業界傳聞非空穴來風。

華為已在台耘耕8年

熟悉電信產業的官員坦言,其實特別對華為設限並無必要,因為真正會涉及資安問題的核心設備,華為技術還不成熟,而這些設備攸關電信基本服務,數量也不大,業者為求穩、求好不會搶便宜砸自己的招牌,寧可花大錢選擇愛利信或思科等可靠品牌。

另一方面,基地台或天線這種「輕局端」產品鋪設層面廣、數量多,但沒有資安問題,只要掌握好核心設備,採購華為產品並不會危及國安。且台灣仍有不少輕局端廠商,例如中磊、合勤控、明泰等,華為不一定有壓倒性優勢,不須太過擔心。


史諾登再揭祕 美監聽外國領袖 至少35人

中國時報 尹德瀚/綜合報導 2013年10月26日 04:09

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竊聽門」風暴一波接一波,繼德國總理梅克爾23日怒控美國監聽其手機後,英國《衛報》24日根據美國揭密者史諾登提供的機密文件指稱,至少35位世界領袖的電話曾遭NSA監聽,且這些領袖的電話號碼全由一位官員提供。

《衛報》說,NSA的「信息情報部」2006年10月發出一分備忘錄,將白宮、國務院和國防部等政府部門官員稱為「顧客」,並要求局內官員與「顧客」接觸時,應鼓勵他們分享通訊名冊,包括傳統電話、傳真、住址和手機號碼等。

備忘錄說,這些官員常與世界領袖接觸,其中一位將35位世界領袖的200個電話號碼提供給NSA,雖然大部分可透過公開管道取得,但仍有之前NSA不知道的43個號碼,這些號碼隨即被納入監聽系統。備忘錄未說明該官員身分。

這個案例讓NSA信息情報部靈機一動,覺得應該有其他政府官員願意提供通訊錄,以擴大NSA的情報資源,因此在備忘錄中通告所有同仁,與其他政府官員接觸時,應設法探詢是否願意提供他們的通訊錄。不過備忘錄坦承,監聽並未取得太多值得呈報的情報。

備忘錄未透露35位世界領袖是哪些人,但根據先前的報導,遭美國監聽的主要國家領袖至少包括德國總理梅克爾、巴西總統羅賽夫和墨西哥總統培尼亞。

據報導,梅克爾係因發現其手機號碼出現在美國政府文件,才懷疑自己遭美國監聽。梅克爾為此打電話給美國總統歐巴馬,除要求華府給個交代外,也要求美國政府對監聽採取更嚴格的法律管制。德國綠黨黨魁艾克哈表示,監聽事件對美、德間的互信造成空前傷害。

德國媒體25日報導,美國涉嫌監聽德國總理梅克爾的手機,可能是利用駐柏林大使館進行,美國大使館距離總理官邸不到1公里。

《衛報》揭露的國安局備忘錄,也顯示監聽外國領袖並非個案,而是國安局的例行工作。《衛報》稍早連絡美國政府官員,但被連絡到的官員均拒絕回應,只表示以白宮發言人卡尼24日的發言為準。卡尼說,監聽事件顯然引發我方與某些國家的關係緊張,美國正透過外交管道處理。


美國監聽 法國應開香檳慶祝

【聯合報╱記者王麗娟╱即時報導】2013.10.28 12:15 am

美國眾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羅傑斯接受CNN「國情咨文」節目訪問時說,美國的情報做得比歐洲好,美國的監聽有助世界維持安全。他說美國監聽數十位國家領袖與平民百姓不足為奇,美國不如此做才是新聞。

羅傑斯還說,若是法國人知道美國攔截法國人通聯紀錄的這項作業,如何守護法國的安全,「他們會開香檳慶祝。這是好事。它讓法國安全、美國安全、讓我們的歐洲盟國安全。」(法新社)


美監聽梅克爾11年 歐巴馬聽過簡報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2013.10.28 04:26 am

美國監聽醜聞持續擴大,德國媒體廿七日爆料,美國總統歐巴馬二○一○年即曾親自聽取有關竊聽德國總理梅克爾手機的簡報,且未就此喊停,決定繼續監聽。此外,美國偵監梅克爾,可能已有十一年歷史。

德國「周日畫報」引述美國國安局高官的話報導,早在二○一○年,國安局長亞歷山大即曾就梅克爾的監聽作業,向歐巴馬做簡報。這名消息人士說:「歐巴馬並未停止而是繼續進行這項作業。」

畫報說,因為歐巴馬想要更多細節,結果不僅是手機,梅克爾加密的其他通訊裝置也成監控目標,國安局不僅監聽對話內容,也監看她每日傳給重要幕僚的文字訊息,她的辦公室只有一支經過特殊加密的室內電話未被滲透。

德國「明鏡周刊」則爆料,揭密者史諾登洩露的國安局文件,顯示梅克爾的電話號碼二○○二年即出現於國安局的監聽清單。歐巴馬六月訪柏林前不久,還在持續監聽。

之前,「明鏡周刊」首度踢爆梅克爾手機被監聽,梅克爾去電歐巴馬興師問罪時,白宮表示歐巴馬向她承諾,「現在與未來都不再監聽」。媒體解讀歐巴馬話中有話,默認監聽是事實。不過,據稱歐巴馬當時告訴梅克爾他並不知情,並說他若知情早會立刻喊停。德國媒體的最新報導若經證實,徹底推翻上述說法。

二○一○年歐債危機爆發,梅克爾扮演帶領歐洲的關鍵角色;如果梅克爾二○○二年即成為國安局偵監對象,顯示當時的布希總統,已相當重視這位在野黨領袖。梅克爾二○○五年才當上德國總理。

明鏡報導,美國二○○二年就對德國領袖進行電話監聽,因為當時的總理施洛德不支持布希對付伊拉克的軍事行動。

德國媒體這幾天口徑一致痛批歐巴馬,柏林日報說他「偽善」,世界報在頭版刊出評論,說他「光環褪色」。


監聽風暴/針對陸 美曾要日監聽亞太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3.10.28 03:31 am

日本共同社廿七日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局(NSA)二○一一年曾協請日本政府監聽亞太地區透過光纖電纜傳輸的電話與網路數據,目標顯然是針對中國大陸,日本則以法律問題及人員短缺為由拒絕。

報導中說,NSA欲藉助日本在亞太地區光纜樞紐的地位,收集來自中國大陸等地透過光纜傳輸的網路活動、電話通訊等訊息。

但日本法律規定政府不得以這種手法攔截通訊,即使以反恐為前提也不行。

此外,美國國安局估計有三萬人負責這項工作,日本相關單位沒有這麼多的人力,因此,日本後來拒絕美國的要求。熟悉情報作業的消息人士說,監聽光纜的大量資料,需要眾多工作人員並與私人企業合作。

美國洩密者史諾登提供的資料顯示,NSA二○一一年起與英國政府通訊總部共享資訊,監聽跨大西洋光纜的情資。美國希望日本能像英國一樣提供監聽資訊。


監聽風暴/誠信染汙點 美影響力打折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報導】2013.10.28 03:31 am

美聯社報導,美國國安局前雇員史諾登揭發的國安局監聽醜聞在許多方面威脅美國的外交利益。

外交關係以信任為基礎,如果美國的誠信出現瑕疵,美國將更難維繫與盟國的關係、影響全球輿論與談成貿易協定。

美國前國務卿歐布萊特指出,史諾登的爆料內容對美國決策者造成極大損害,「我想這些爆料已經讓現任國務卿柯瑞心力交瘁」。

爆料內容可能讓歐盟與美國談判自由貿易協定時,多了談判籌碼。歐洲議會議長舒茲說:「如果我們談判時感覺對方早已洞悉我們想談的議題,我們要怎麼彼此信任?」

在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任教的費洛與瑪沙‧芬尼摩爾在「外交事務」期刊撰文指出,美國政府先前原本準備對中國大陸的駭客行為進行點名羞辱,如今監聽醜聞已讓美國放棄這項行動。

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國際關係與政治中心主任凱倫‧史金納說,監聽醜聞可能會損害美國的反恐成果,美國政府宣稱國安局監聽大多是為了反恐,事實卻不然,「如果盟國領袖不相信美國,他們就沒有動機讓自己的軍隊置身險境」。


馬總統有無遭美監聽 國安局了解中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即時報導】2013.10.28 10:03 am

傳歐洲國家總統、總理有35人遭美方監聽,外界關切馬總統有無在被監聽之列,國安局長蔡得勝上午在立法院受訪表示,實際狀況他並不了解,而國安局現也正在了解當中,但國安局已提供馬總統安全無虞的通訊工具,如果總統通話時使用這項安全工具,他相信沒有被監聽的疑慮。而國安局也會定期督訪,確保各單位通訊安全。

蔡得勝強調,馬總統有沒有在這35人名單內,國安局還在了解,但只要使用保密器材,他保證馬遭監聽的機率很低。


21國聯手 網路保隱私聯大將表決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3.10.27 09:21 pm
 
美國國安局(NSA)監控風波愈鬧愈大,引起多國不滿,繼德、法兩國在歐盟峰會要求美國簽署不監控協議後,德國及巴西正與其他19國聯手草擬草案,要求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保障網路隱私權利的決議。如果成功獲得通過,這將是國際社會首次就美國大規模監控行動提出限制。

路透報導,參與起草決議案的除古巴和委內瑞拉等與美國關係較差的國家,美國的一些傳統盟友也有參與,例如法國、墨西哥、瑞典、挪威及奧地利等。草案內容顯示,決議將提出在聯合國1976年「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加入網路隱私權的內容,但不會直接提及美國的監控計畫。有歐洲外交官員指出,草案並未直接針對美國等任何國家,相信可輕易獲得通過。

草案提出,把公約內「無人能任意或非法侵害他人隱私、家人、住所或通訊,也不能不合法地攻擊他人的尊嚴及名譽」一段,延伸至網路範疇,並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於未來兩年內,分兩次就「無差別監控」向聯大提出「看法和建議」,意味專員將有權監察美國監控計畫狀況。

該決議將於近日呈交聯大附屬委員會,並在下月底送呈聯大表決。聯大決議有別於安理會決議,無法律約束力,但有關決議普遍獲國際社會支持,在道德及政治層面上皆舉足輕重,能反映各國對美國監控的不滿情緒。美國國務院回應說,美方不反對任何有關提案,在取得草案文本後會如常進行研究。

歐巴馬總統的反恐顧問莫娜科26日在「今日美國報」表示,歐巴馬已下令檢視監控政策,但尚不清楚白宮會如何改變,以及會否通知公眾。

此外巴西警方已向美國司法部提出申請,要求傳召Google、雅虎、臉書(Facebook)、微軟及蘋果等美國網路科技巨頭到當地作證,以調查美國情報機關對巴西政府及企業的監控情況。對於巴西要求建立以當地為根據地的數據中心儲存巴西網民資料,美國的網路企業聯署反對,認為這做法不但增加成本,更可能危害網路安全。


立委批調查局買陸資手機有害國安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即時報導】2013.10.28 11:45 am

立法院今天初審國安局明年預算,立委關心具解放軍背景的陸資企業華維公司在台情形。立委蔡煌瑯公布資料指出,過去1年各政府機關幾乎都有採購華維的通訊產品,其中以法務部調查局為最大宗,購買華維的行動網卡高達124組,恐對國家安全造成危害。


調查局被揭採購華為網卡 政府最大宗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即時報導】2013.10.28 11:33 am

綠委蔡煌瑯上午在立法院披露,政府一方面決議禁止中國華為通訊來台投標,但包括調查局、行政院與交通部都採購華為的行動網卡或手機,他批評華為最大投標案就是政府,政府都無法限制,如何管制私人企業購買,他知道國安局已行文NCC示警,希望國安局堅守立場。國安局則表示,現在政府已決定禁止華為來台投標,對於調查局大批採購華為手機,他則要外界去問調查局。

蔡得勝上午列席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民進黨立委蔡煌瑯質詢表示,政府機關採購華為行動網卡與手機不曾停止,經他統計近一年來最新資料,指調查局買了124戶型號為E-173的行動網卡,行政院也買了24戶同型網卡,交通部甚至採購了20部CHT8000的華為手機,負責情治工作的調查局竟是最大宗,他質疑華為最大投標案就是政府,政府都無法限制,如何管制私人企業購買?


國安局:禁止華為投標

2013-10-28 16:12| 發佈者: maganpower| 查看數: 278| 評論數: 0 |來自: 中央社

立委憂心陸廠華為通訊產品恐危害國安,要求限制投標;國安局長蔡得勝(圖前)說,「這個政策就是我們的政策」,現在已經決定要禁止。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天審查10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國家安全局收支部分,並邀國安局長蔡得勝報告備詢。

民主進步黨籍立委蔡煌瑯質詢時出具一份自行統計的數據,近一年各政府機關採購華為通訊產品的數量,採購E173型行動網卡的最大宗竟為調查局,有124組,資料恐完全曝露,危害國安。

蔡得勝答詢時表示,國內對華為產品使用相當保守,國安局一向高度關注,會提醒不能輕忽。

蔡煌瑯要求,國安局應限制華為公司到台灣投標,不能優先採購華為產品。蔡得勝說,「這個政策就是我們的政策」,現在已經決定要禁止。


台有監聽站?國安會:待查證

【聯合晚報╱記者張文馨/台北報導】2013.10.31 02:52 pm

陸小榮:個人不贊成

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國安局NSA與中情局CIA聯合成立「特別情蒐處」,在世界各國設90個通信竊聽站,其中包含台北在內。負責反監聽業務的國安會副祕書長陸小榮表示,報紙是根據NSA離職員工史諾登的地圖,監聽是否屬實,還須查證清楚。但就他個人立場,若在台北設立監聽點,他個人不贊成。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上午審查總統府預算,朝野立委擔憂我國遭到美國監聽?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與陸小榮都沒有公開否認美國在台設監聽站,立委要求是否向美方關切,楊、陸兩位國安高層官員也不願表達可否。

楊進添表示,是否遭到監聽,他不了解,無法答覆,目前正由國安局在妥適了解中。我國和美國是非常友好的國家,雙方雖無外交關係,但關係密切,合作愉快。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批評楊進添一廂情願,他說,如果雙方關係友好,為何美國不在日本、新加坡、紐西蘭等地設點。陸小榮表示,監聽是否為真,需要查證。他個人立場,不贊成在台灣設立監聽點。賴士葆說,這樣的態度,必須明確說出來。

對於立委要求透過外交部向美國提出抗議?楊進添閃躲不回答,只說還需要相關單位查證清楚,但沒有否認美國在台監聽。

楊進添說,他沒有手持保密手機,若碰上重要事情需要聯絡,會透過國安局研發的固網系統聯繫,重要政府官員、外館館長辦公室和官舍,都使用這款保密電話。


防監聽? 總統府換掉華為網卡

【聯合晚報╱記者張文馨/台北報導】2013.10.31 02:52 pm

美國「竊聽門」風暴吹向亞洲,大陸是否監聽我政要,也引發關注。日前總統府採購大陸華為行動網卡遭披露,立委質疑影響資安,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上午在立法院表示,總統府已下令全部換掉華為網卡,建議主管機關通令全國各機關不要採用大陸產品。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上午審查民國103年總統府預算,國安會秘書長袁健生因為眼疾開刀住院,請假未出席。

民進黨立委尤美女質詢指出,總統府已證實採購6組中國大陸華為公司所產生的行動網卡。楊進添表示,總統府當初採購網卡時,由於是中華電信所提供,不知道是大陸生產的華為行動網卡,在了解之後,已經下令全部換掉,建議主管機關,要特別通令全國各機關不要採用大陸產品。

他說,行動網卡是做發布新聞與資訊發布所用,與內部無關,且總統內部與外部的資訊網路沒有相通。


美駐京大使館 驚現監聽白盒子  疑外表經偽裝 協助中情局竊聽各國機密

2013-11-4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527| 評論數: 0

德國媒體踢爆,美國不僅監聽德國總理梅克爾的手機通訊,還利用駐柏林大使館樓頂裝設神祕裝置「白盒子」,廣泛監聽德國政界,大陸媒體3日赫然發現,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建築物屋頂上,也有類似裝置,中國政、商界也怕遭美國竊聽監視的感受意在言外。

德國《明鏡》周刊爆料,美國這種疑似監控裝置的「白盒子」其實遍布全球多國首都或重要城市,其中至少包括以色列特拉維夫、西班牙馬德里、俄羅斯莫斯科、中國北京、德國柏林和瑞典斯德哥爾摩。

美監聽網遍布全球

《明鏡》周刊指出,雖然「白盒子」看起來像堅實的建築物結構,但實際上容許通訊信號穿過;透過這種裝置,美國中情局和國家安全局就能監聽德國聯邦政府的「大量手機通訊」。

《明鏡》周刊把美國的這一裝置冠上「間諜窩」名稱。報導這則驚人消息前,《明鏡》不僅列出德國消息人士的看法,另向美國相關人士進行求證。報導中指出,「白盒子」被偽裝成建築的一部分,但實際上內部隱藏複雜的電子監視技術,外表覆蓋一種材料,「無線電信號微弱也能接收、穿透」。

另外,以色列希伯來文晚禱報網站也報導,以色列情報分析師羅恩‧所羅門也懷疑這些「白盒子」裡隱藏非常先進的竊聽裝置。如果《明鏡》周刊的發現屬實,立方體外觀的「白盒子」佯作建築物的附加建築,那麼美國情報機構的監聽網就遍布全世界。

以國禁電話討論機密

《晚禱報》另報導,以色列官員對此消息不以為意,原因是以色列一直都覺得「美國正在監聽中東、歐洲進行的所有對話,尤其是這些對話未曾加密的時候」。正因如此,以色列國防部向來禁止使用電話討論「機密」資訊,甚至加密電話也不行;真正機密情報只能透過封蠟的信封來傳遞。

《明鏡》周刊的報導傳開之後,大陸中評社及國際在線網站赫然注意到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的建築物屋頂上,「白盒子」也大咧咧地搭著;「國際在線」甚至用9張照片標明白盒子的所在之處。


中國政府網站遭駭,駭客組織 Anonymous 坦承犯案
( http://techorange.com/2012/04/09/anonymous-hacks-chinese-government-protest-freedom-and-civil-rights/ )

科技報橘 Jensen 於 2012-04-09 11:37:28 發布

駭客組織 Anonymous 針對這幾週來中國政府網站頻頻遭駭事件發表聲明,坦承一切都是他們所為。據悉有超過數百個中國地方政府網站遭駭,駭客組織 Anonymous 會這麼做,是為了表達對中國法律的不滿,他們認為這些年來,中國共產黨政府以不公義的法律傷害人民;並指出這些行為是無法被原諒的,中國政府現在怎麼對待人民,未來人民也會怎麼還回去。 Anonymous 在聲明中還不忘呼籲中國人民要保持樂觀,千萬別失去希望,要把革命種子放在心中。


FBI常潛外國公館竊聽 中國成首要目標

朝鮮日報駐華盛頓特派記者 任敏爀 (2013.11.21 14:22)

2006年至2009年,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西北部的中國大使館新館建築工地上空,幾乎每天都有直升機出沒。這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直升機。其任務是拍攝高清照片以掌握中國大使館通信中心的位置。有所察覺的中方隨後在建築工地上方設置了遮擋物。

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對華盛頓、紐約等地的外國外交公館進行監聽、竊聽的事實最近曝光後,引起風波。而聯邦調查局比國家安全局更早開始執行對外交公館和外交官進行監視的任務。曾就職於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情報專家馬修-艾德當地時間19日在《外交政策》上發文揭露了這一事實。

據艾德透露,聯邦調查局為竊取中國大使館相關情報付出了最多努力。當時他們收買了在大使館建築工地工作的部分工人,讓他們做情報員,還在堆積在附近空地上的建築材料上安裝竊聽設備。艾德說:“美國國內有600多個外國公館,但可以說都在聯邦調查局的監視範圍內。尤其是中國、俄羅斯、利比亞、以色列、埃及、巴基斯坦、委內瑞拉等國公館,成為核心監視目標。”

除外交公館外,聯邦調查局還24小時竊聽主要國家外交官的宅電,並跟蹤他們收集情報。聯邦調查局位於華盛頓和紐約的總部內設有專門負責竊聽外交官通話和掌握其動向的中心。聯邦調查局隨時會出動配備最新竊聽設備的房車和直升機。對於出入公館的電腦、通信設備修理工,都會進行調查。一位前任法務部相關人士透露,在過去10年裏,聯邦調查局通過這種方式至少揭發了3起外國外交官的間諜活動。

聯邦調查局的監視活動和國家安全局的明顯區別就是所謂“秘密侵入項目作戰(SEPO)”的直接潛入活動。國家安全局只收集電話、電郵等“通信情報”,而聯邦調查局會在必要時直接潛入外交公館竊取資料或安裝竊聽設備。艾德透露說:“直接潛入活動在冷戰時期最活躍,現在則是接受過特殊訓練的聯邦調查局特工定期潛入外國大使管或領事館。”

據一位前任特工透露,聯邦調查局在紐約長島和華盛頓特區附近的北佛吉尼亞地區設有偽裝成倉庫的大型設施。他們在這裏製作了和特定大使館、領事館實際建築大小一樣的模型,並對潛入人員進行訓練。如果潛入行動失敗,會引發嚴重的外交問題。據說,聯邦調查局在這裏假設一切突發狀況進行全面訓練。

《紐約時報》當天援引解密的政府檔報導說:“2004年之前國家安全局一直在沒有獲得法院批准的情況下非法收集情報。”《紐約時報》報導稱:“經證實,2004年獲得法院對監聽電郵等行動的批准後,沒有遵守法院提出的‘保護隱私’等附加條款。”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rgeYeo 的頭像
GeorgeYeo

George Yeo 網路自強號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