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克強親自督軍 向毒奶粉宣戰  祭5措施 強化奶源監管 嚴懲違法

2013-6-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66| 評論數: 0

2008年大陸爆發「三聚氰胺」毒奶粉風暴,重創消費者對本土奶粉的信心,陸客湧赴香港、紐澳等海外搶購奶粉,頓時蔚為奇聞,也重創大陸食安形象。為根絕再發生毒奶粉事件,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親自督陣,下令祭出嚴格責任追究,嚴懲重處違法違規行為等5項措施,部署加強嬰幼兒奶粉品質安全工作。

祭出這5項措施包括:鼓勵奶粉企業合併;加強監管奶粉品質;全面清理奶粉原料供應商;嚴懲重處違法違規行為;強化市場奶粉的監測。

美聯社報導指出,大陸正努力恢復公眾對大陸乳品業的信心,該行業因產品安全問題頻傳而形象受損。

修法加強奶粉安全

李克強上周五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直言嬰幼兒奶粉品質問題「關係到國家民族的未來」,既是重大民生問題,也是重大的經濟社會問題。突出解決重點產品的品質問題,這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

會議還要求,全社會都要本著對「下一代高度負責的態度」,為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會議坦言,近年雖然制定一系列措施,加強整頓和監管力道,但影響品質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有待增強。

因此,會議除祭出5項嚴厲措施外,更下令圍繞轉變政府職能通過一批法律修正案草案和廢止、修改部分行政法規,以進一步部署加強嬰幼兒奶粉品質安全工作。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大陸毒奶粉危機讓成千上萬的母親,不願給自己唯一的孩子喝國產奶粉。

民眾淘寶網買人奶

有人選擇在自家樓頂養羊,盼用羊奶取代奶粉;有人則在牛奶裡摻水;還有人在淘寶網上以一袋2美元價格買「人奶」。

為鼓勵母乳餵養,大陸衛生部5月30日開始在15個城市徵詢意見,敦促商業和公共設施設立母乳室。據統計,全球40%半歲以下的嬰兒被餵食母乳,在大陸該比率只有28%。


陸多數品牌泡麵碗 仍含螢光物

2013-6-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43| 評論數: 0

1日是大陸紙杯、紙碗、紙餐盒實施國家標準1周年日子,但據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對北京、上海等超市銷售的泡麵碗調查發現,除統一、農心等品牌碗麵合格外,多數品牌泡麵碗的外層包裝仍含有螢光物質。

據《新京報》報導,去年6月1日,紙杯、紙碗、紙餐盒3項標準正式實施。國際食品包裝協會今年選擇北京、廣東、上海16家大型超市銷售的紙杯、奶茶杯、泡麵和粉絲等紙碗展開調查。

調查顯示,泡麵碗的外層用紙仍需改進。在對20種品牌速食麵碗的紙質包裝調查中,將外層紙揭開,用紫外燈照射進行螢光實驗。結果發現,只有統一、公仔麵、合味道、農心這4個品牌的速食麵紙碗外包裝在紫外燈照射下呈自然白光,不含螢光性物質,其他品牌都皆含有。

同時,泡麵碗最外層使用的「光油」也含有隱患。光油是一種合成樹脂,有防潮及密封的功能。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祕書長董金獅表示,光油層主要是避免油墨與人體直接接觸,但那是一種成分複雜的混合物,相關政府部門應盡快制定食品級光油標準。


「中國製造」洗惡名

2013-6-3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2| 評論數: 0

長期以來,「中國製造」一直是偷工減料和廉價商品的代名詞,但隨著中國本土品牌專注於高品質的做工,集傳統元素與精緻的設計於一體,外界的這一觀念正在慢慢改變,《華爾街日報》最近以「『中國製造』的新標誌」為題,介紹了一系列逐漸為西方人欣賞的中國品牌。第一夫人彭麗媛兩次隨夫出訪,穿著國產品牌的亮麗出場,均帶動相關股票大漲。與台灣製造(MIT)從洗脫廉價、劣質品到品質保證的變遷,始終維持代工路線不同,中國製造(MIC)洗脫惡名的同時,建立品牌形象。


力拚升級 寧鄉打造安心食品園區

2013-6-2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0| 評論數: 0

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近年全力發展食品產業,已成食品工業示範園區,為了強調定位與特色,正積極升級打造安心食品示範園區,形成上下游產業生態,力拚有感升級,已有不少食品大廠如華潤飲料、青島啤酒、加加集團等企業進駐,並積極向康師傅等台資企業招手。

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紀工委書記劉輝表示,寧鄉經開區是國務院批准升格的首家中西部縣級政府創建的國家級經開區,2012年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為560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11年大幅成長26.1%;完成工業增加值13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了24.7%,顯示發展相當快速。

而現階段中部崛起的「機會」,已演變成崛起中部的「競爭」,隨各園區廝殺愈來愈激烈,為創造差異性,寧鄉經開區是湖南省唯一以食品產業為第一主導產業的經開區。

目前園區內已經有260多家企業,以華潤飲料、加加集團、青島啤酒、恰恰食品為代表,2012年食品產業產值已突破100億元,預計十二五期末食品產業產值達500億元。

劉輝表示,目前園區內僅有1家台資企業、也是全球飲料包材大廠宏全國際進駐,隨今年營收擴大,加上充填飲料訂單增加,今年下半年將擴大投資,增加生產線。

另外,園區也正積極向台資食品企業如康師傅等企業招商,已有初步成果。

同時,為了強調食品安全,園區正全力打造全中國首家「安全食品示範園區」,力抗其他園區的政策牛肉。

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局長魯勁松表示,安全食品示範園區將在今年底陸續投入營運,透過監測中心可以達到從原材料購進到物流、終端消費的安全食品監控體系。

明年6月信息中心完工後,將可用手機掃描出食品的生產履歷,實現安全食品區域性品牌,目標為2020年產值超過1000億元。


洋奶粉太貴 發改委反壟斷調查

2013-7-3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3| 評論數: 0

大陸「洋奶粉」價格太過「高貴」,售價全球第一,近日紛紛遭受大陸發改委反壟斷調查。合生元乳業公司首先披露遭調查,而2日發改委證實,雀巢、惠氏、雅培、美讚臣及多美滋等5大進口品牌也在調查行列中。

大陸嬰幼兒奶粉全球最貴,而本土乳業又經歷毒奶粉陰霾,因此大陸父母不是赴港「搶奶粉」,就是忍痛購買進口奶粉。發改委2日證實的確正在對進口奶粉商進行調查,被調查的企業,「存在對經銷商及零售商的價格控制行為,排除及限制了市場競爭,涉嫌違反《反壟斷法》」。

《京華時報》報導,包括雀巢、惠氏、多美滋、美讚臣、雅培等5大進口奶粉品牌,以及率先發布公告的合生元,都在調查之列。

但目前發改委並未公布關於壟斷的調查資料,這是在大陸首次有奶粉業遭反壟斷調查,此舉也被解讀為奶粉荒嚴重,不得不以政策逼迫奶粉業降價。

消息傳出後,其中雀巢、惠氏證實正在積極配合發改委調查,待有進一步信息時會對外公布;美讚臣方面表示,公司確實向發改委提供了一些資料;而雅培中國與多美滋則拒絕提供消息。


培育大型集團 大陸奶企將整併

2013-8-1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5| 評論數: 0 |原作者: 特派員郭玫君/上海報導

整頓食安大陸再出招!《中國證券報》報導,工信部已研擬《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併重組工作方案》,未來工信部將大力推動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的整併工作,力爭2018年底前砍掉一半家數,僅剩50家左右,並培育出3至5家嬰幼兒配方奶粉年銷售逾5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大型集團。

消息指出,政策著力點是培育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集團,提高產品品質及行業集中度。據方案規畫,到2018年底前,前10家大陸品牌企業行業集中度將超過80%。

據了解,工信部曾指名希望伊利、完達山、飛鶴等10家企業來併購其他奶粉品牌。

根據方案,奶粉行業重整將從2013年起分階段實施。工信部消費工業司副巡視員高伏便透露,首先爭取在2年內形成10家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大型集團,將行業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

業內人士指出,到2015年底,政府將不允許未通過《粉狀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範》(GMP)認證的企業從事配方乳粉生產;而對於達到GMP標準的廠商則給予財稅政策支援,並加大金融支援力度,包括適當放寬併購貸款條件及放寬併購貸款期限。


汪洋撂重話 把食安當大事整治  憂心可能會摧毀大陸現代農業

2013-8-1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9| 評論數: 0

大陸食安事件頻傳,引起中央高度關注,頻頻出拳整治。大陸國務院副總理汪洋16日撰文撂重話,指大陸若再發生嚴重食安問題,人們對國產食品喪失信心,食品安全問題可能會摧毀大陸現代農業。他強調這絕非危言聳聽,必須高度警惕,並宣示政府會把食安「當作頭等大事來抓」。

提出建黑名單制度

汪洋提出「建立企業首負責任制」及「黑名單」制度,認為抓食品藥品首先要從企業抓起,只要發現問題,便要「經濟上重罰、法律上嚴懲」,且公開違法訊息,讓業者不敢、不能也不想生產不合格商品。汪洋說,食品藥品安全是重大的經濟問題,尤其食品工業就占全大陸工業總產值10%左右,大陸人口13億多,有著龐大的食品藥品消費需求,只要安全不出問題,就能成為擴內需、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動力。但一旦人民喪失消費信心,就會嚴重打擊相關產業。

大陸中央已展現「堅決打好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這場硬仗」的決心。汪洋指出,目前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機構組建工作已基本到位,而下一步的「重頭戲」就是地方監管體制改革。

他表示,各地根據《指導意見》的要求,認真研究實施方案和措施,各項準備工作較扎實;但因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體制、基礎和條件不一,情況比較複雜,推動改革的難度不小。

但他強調,中央下定很大決心,要求各地也要從大局出發,認真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

奶粉食安為指標項目

在挽救民眾消費信心上,大陸中央將以「嬰幼兒奶粉」食安為指標性項目。汪洋提到,國人出國到處購買嬰幼兒乳粉,已導致多國採取限購措施,受到國內外關注。未來政府將迅速行動起來綜合治理,進一步規畫和強化乳製品的生產經營管理,力爭盡快收到成效。


毒奶粉過後 陸乳業大洗牌

2014-3-6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5| 評論數: 0

大陸毒奶粉事件後,乳企人人自危,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的128家業者,被限期在5月31日前,必須重新申請並取得奶粉生產許可證,否則就被判出局。就在乳業洗牌倒數計時下,飛鶴、蒙牛乳業率先拿到首波核發奶粉生產許可證,三元、合生元、完達山等乳企也正在加快審核腳步。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市場預計今年將有1/3的乳企面臨淘汰、被併購或者退出市場的風險。

把關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除了食安外,還有價格問題。荷蘭原裝奶粉多美滋(台灣稱荷蘭營養女神奶粉)率先宣布新品降價。這是嬰幼兒配方奶粉首次出現新品降價,最高降幅達到了18%。

至於其他洋奶粉美讚臣(台灣稱美強生)、雀巢等則沒有跟進降價,大陸乳企蒙牛、合生元、光明等也表示暫時沒有調價計畫。


牛奶摻假史:食品安全的過去與現在

2014-03-09 國家人文歷史

歷史是現實的鏡子,對現實的理解必須有歷史的眼光,這裡可以舉一個例子: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鬧得人心惶惶,尤其是國產奶粉摻入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事件成了輿論的熱點。於是有人說這都是改革後的結果,據說市場經濟使人唯利是圖,毛澤東時代就沒有這種問題。

國人飲食的“前牛奶時代”

毛澤東時代大概的確沒有毒奶粉問題,因為那時除牧區和具有遊牧傳統的少數民族外,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幾乎完全不消費牛奶。當時相當部分的中國人連飯都吃不飽,牛奶完全是不敢想像的奢侈品。記得我插隊前家鄉南寧這樣一個省會城市,全城只有一間被視為高端消費場所的“奶品店”,在那裡喝杯熱牛奶的價格是一杯豆漿的10倍,從小直到初中畢業下鄉前,我大概也就跟著父母去喝過兩三回。下鄉後我們村一位當地出身在外當了大官的衣錦榮歸,隨行公子比家鄉同齡兒童高出一截,村民紛紛傳言說這孩子是“喝過牛奶”的,所以長那麼高,那口氣牛奶簡直如仙丹一般。當時我國基層商店是見不著乳品的,大城市商店裡的速食乳品則主要是昂貴的罐頭煉乳,不要說一般人,就是當時中上層國人也難問津。一種麥粉、糖和少量奶粉配製的“麥乳精”(又名樂口福)就是高級營養品,送禮、看病人能用到它,就是很大的情分了,而產量很少的純奶粉主要用作高檔食品工業的添加劑,商店裡幾乎看不到。那時嬰兒的代乳品主要是米漿,一般育兒之家都備有磨米漿用的臼罐,市售的“代乳粉”也是米製品。

我國傳統漢族農村無論南方的水牛還是北方的黃牛都是役用的,乳牛肉牛只是外來的近代事物。但是在牛只歸農戶所有的時代,在以役用為主的前提下農家偶爾也有享用牛的肉、乳的機會。惟在公社時代不僅耕牛皆歸“集體”,而且國家對屬於集體的耕牛也控制極嚴,即使喪失役用價值的病、廢、老牛,沒有報經政府查驗批准,“集體”也無權宰殺。大饑荒時期村民餓殍盈野、而牛卻瘦骨嶙峋地活下來的情況並不少見,一些不忍村民餓死、犯禁殺牛救饑的隊幹部還因“私殺耕牛犯”而陷身囹圄。牛肉如此,牛奶亦然。所以公社化時代農民消費牛肉牛奶的機會實際上比傳統時代還少。可以說在改革前,除了“頂層”外,即便是中上層中國人通常也只能從“大白兔奶糖”、“麥乳精”和一些高級奶油奶味點心中體會作為添加物的牛奶美味,而大多數底層國民,尤其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接犢的飼養員除外)根本連牛奶的氣味都聞不著。

當年的食品安全問題

但這當然不意味著那時的“食品安全”標準高於現在。事實上,正如按今天的標準屬於“無證行醫”的“赤腳醫生”、按今天的規定幾乎近於犯罪的“馬廄裡給人動手術”當年確實挽救了許多窮人的生命一樣,那時饑不擇食的貧困國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靠今天所謂的“問題食品”活下來的。改革前我國農業儘管化肥農藥沒有今天用得那麼多,但那時的化肥農藥品種的“安全”性可比今天的品種差得多。當時用量最大的農藥還是西方早就禁用了的可導致廣譜累積性中毒的有機氯農藥(六六六、滴滴涕等),所謂累積性,通俗地講就是那東西進入生物體後只吸收不排出,無論用量多少,日積月累總會導致毒害。西方環保名著《寂靜的春天》就是講有機氯農藥的可怕,可是那時中國一般百姓的糧食幾乎沒有不殘留這種可怕成分的,能天天吃上這樣的東西而不挨餓,在那時已經是很幸福了。我在農村時親眼看到當時對六六六的濫用:不但用於田間,還被當地人用於熏殺馬蜂(馬蜂蛹和幼蟲是當地美味)、用於毒魚以取食。可悲的是農民並非不知這樣取食有害,只是饑不擇食。除了有機氯,當時的農業還廣泛使用劇毒、高殘留有機磷(一六零五、一零五九、三九一一等)、汞製劑(賽利撒、西力生)等。這些東西在同時期的發達國家大都是禁用的。

有趣的是,那個時代老百姓也有自己的“有害食品”說法。我插隊的廣西田林縣山區有各種竹筍,在物質匱乏的時代那是山民的美食,其中“八渡筍”還是著名土產。另有一種苦竹筍,鮮筍略帶苦味,水漂兩日除去苦味後還是好吃的,但老鄉告訴我們不能吃,為什麼?說是因為那東西“刮油”,人吃了會瘦!回想起來,今天有哪個企業家能開發那種具有“刮油”功效的苦筍,豈不是最時尚的減肥商機?但在那個時代油水極缺,人們普遍營養不足,長相瘦弱。而幸福的標誌是“心寬體胖”,富貴者的形象是“大腹便便”,乃至直接謂長胖為“發福”,胖子為“富態”。市面上肥肉比瘦肉價貴,豬板油又比肥肉更貴,養豬成功的標準是有“幾指膘”。這樣的背景下,今天所謂的減肥食品自然就是那時的“有害食品”了。

我們那裡還有的農村種蘿蔔只吃葉(蘿蔔纓),白蘿蔔本身不吃(由於人不吃,那裡的蘿蔔也被培養成了根小葉大的品種),為什麼?因為“吃了餓人”。白蘿蔔有“健胃消食”功能,中藥書裡倒是寫著的。而那個時候農民哪裡有食可消?1960年代甚至還有推廣“科研成果”“雙蒸飯”(把蒸好的米飯再蒸一次,使其蓬鬆體大而不稀,以便填充荒腹,而且還像是吃上“乾飯”——那時很多農民喝稀飯都喝怕了)的呢,無怪乎幫助消化的東西也是那時的“有害食品”。

牛奶摻假的四個回合

當然這些都與牛奶無關了。直到改革初期,中國平民才對牛奶有了需求。1980年代我國奶業開始起步,但時至1982年,10億人口的中國奶產量僅595萬噸,人均奶消費僅5.9公斤,而同樣人口眾多的窮國印度同年人均奶消費已達20公斤, 國人的奶消費水準甚至不到印度的30%,更不用說與發達國家比了。

當時市售奶粉多為廉價的羊奶粉,奶山羊飼養在許多省份盛極一時,而牛奶供應極為短缺。有嬰兒之家需憑配給卡訂奶,每天一大早到奶站排隊取奶。而奶場自產有限,奶源很大部分是向農戶收購來的。由於供給短缺,那時就盛行摻假使壞。我女兒1983年出生,由於為奶操心,當時就瞭解到不少情況,以後也保持了相關的興趣。對八九十年代牛奶摻假-測假的輪番“進步”也知道了許多。

據西安奶業人士說,與摻假鬥爭的第一回合自從奶業初興時就開始了,那時一些奶農為圖利就往奶裡摻水。因為摻水後奶的濃度降低,奶站收奶時就用波美濃度計測偽。不久又有了第二回合:一些奶農發明了摻米漿,這樣可以保持濃度,波美濃度計測不出來。收奶方於是引進了有機氮檢測儀,因為牛奶蛋白質含有機氮,而米漿成分主要是澱粉,不含有機氮,有機氮含量低於正常,就表明有摻假。結果,摻假者又發展出第三代技術,即在摻入的米漿中加尿素,尿素富含有機氮,檢測儀就被騙過了。知情者告訴我,收奶時沒有特殊儀器測不出尿素,但煮奶時,由於尿素遇熱分解會釋放出氨氣,人就可以聞出氨臭。我就遇上過這種情況,但你找誰投訴去?

當時由於消費者對牛奶品質缺乏信心,就出現了兩種景觀:一是不少市民自養奶山羊,二是一些郊區奶農與城市消費者直接交易,大清早牽著乳牛進城,當著消費者的面擠奶,以免摻假之嫌。這樣做當然也有一個條件:當時中國城市還是自行車時代,街上汽車不多,交通管制不嚴,除了市中心一些門面大街,邊緣和近郊城區的街巷還是可以牽牛進來的。

當然這些辦法“交易成本”大而成交量小,難為長久之計。進入新世紀後我國乳業迎來大發展,憑證供應、奶站取奶的景觀基本消失,超市所購滅菌包裝的鮮奶打開即食的消費方式也取代了原奶煮食的習慣。加之大型乳業公司紛紛崛起,“麥乳精”已成逝去的記憶,全脂奶粉、配方奶粉、優酪乳等商品品牌令人眼花繚亂,乳業已走出短缺經濟,進入了競爭激烈的買方市場。隨著女兒長大,自己也不再煮食原奶,我對牛奶品質的關心也逐漸淡化。可是就在這時,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驚人爆發。我不禁恍然大悟:這不是第四個回合了嗎?當年的尿素與如今的三聚氰胺,其實都是走的“以廉價有機氮冒充蛋白質”的思路。尿素的化學名稱就是碳酸二氰胺,與三聚氰胺都是同樣以氰胺態有機氮來魚目混珠的。不同的是:三聚氰胺的熱穩定性強於尿素,不會一加熱就分解,釋出氨氣露出馬腳,但惟其如此危害也更大,可以說是第四代摻假技術,高科技了耶!

買方市場時代的摻假現象

顯然,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不是近年才有的,從奶業摻假的歷史可見一斑。毛澤東時代“食品安全”問題不凸顯,不過是因為那時食品匱乏的問題太凸顯而已。在農民不怕農藥殘留,只怕苦筍“刮油”的年代,有“食品”(不管什麼樣的食品)就有了“安全”感,沒“食品”就沒有“安全”可言,所謂“手裡有糧,心中不慌,腳踏實地,喜氣洋洋”,據說毛澤東所作的這首打油詩倒確實是那時的普遍心態。但那時的食品品質問題其實就是很嚴重的。毛澤東時代中國還談不上有什麼奶業,但改革初年有了奶業之後,食品品質問題幾乎在一開始就出現於這個新興領域,這就是我當年所知的摻假之風。

其實就常理而言,短缺時代的市場經濟中假冒偽劣猖獗倒是不難解釋的,因為那時是賣方市場,對別無選擇的購買者什麼都能賣出去。到了過剩時代,買方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能夠挑三揀四,假冒偽劣一旦敗露你就別想在市場上立足了。就像當年俄羅斯在轉軌之初什麼都短缺的時代,假冒偽劣也很氾濫——令人難堪的是那時俄羅斯市場的假貨,如雞毛填充的“羽絨服”等等還多是我們的同胞弄去的,以致“中國倒爺”在俄羅斯至今聲名狼藉。但是後來俄羅斯市場走出了短缺陷阱,“中國倒爺”漸漸就吃不開了,今天俄羅斯市場已經很少假貨,仍在俄羅斯打拼的華商也基本都是規範經營的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在西安看到的三個回合“摻假”現象也許都屬於上面所說邏輯可解釋的範圍。可是2004年出現安徽阜陽毒奶粉事件,2008年又出現更嚴重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就不好再這麼解釋了。我國在乳業已經是買方市場的時代還頻繁出現“第四回合”的嚴重摻假,著實有點奇怪。今天的食品安全問題也確實不能單純說是一種市場現象。如果不是我們現在對食品安全的要求標準提高,消費者變得更挑剔(我想有這個因素,這顯然是好事,但這是全部的解釋嗎?),那麼我們恐怕就要在市場經濟之外尋找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了。

人們知道三鹿奶粉三聚氰胺問題引起社會反應後,當地政府一直掩飾真相、庇護企業,而持有三鹿43%股份的新西蘭恒天然公司卻不顧自己利益可能受損,要求政府處理此事,直至通過新西蘭政府正式向中國中央政府交涉。新西蘭總理宣佈:“幾個星期前恒天然公司就試圖發起正式召回,但中國的地方政府不願意這樣幹。”“你可以想像得到,當新西蘭政府向北京披露後,重拳落到了地方政府身上。”

當然後來三鹿負責人受審時說,恒天然在三鹿董事會的代表對三聚氰胺一事也知情,而且國外輿論也批評恒天然本來可以更早揭露此事。顯然,恒天然並非無瑕天使,作為商家它也有私心,而且曾屈從了我們的“潛規則”——據說這個喜歡跨國經營企業的公司在中國卻滿足於獲得股份分紅而很少過問經營,以至於持股43%卻只在7人董事會中派了一個代表,為的是避免“違背當地政府意願的風險”。但無論如何,排除阻力提出亡羊補牢的還是這個新西蘭股東,促使中央出面最終解決問題的還是新西蘭政府,這難道不令人深思嗎?

(作者:秦暉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拒絕挑花眼——二十五種進口品牌牛奶大起底(喝奶的你不能不看)

2014-03-08 新浪冰翼

每天一杯奶,一生不缺鈣~MAX堅守著這個原則走過了小半輩子。直到鹿鹿鹿橫空出世爆出三聚氰胺門的那一天。緊接著國產牛奶的各種醜聞就像每天三頓火鍋一個月之後臉上的青春痘一樣,密密麻麻層層浮現。這一條條消息對於MAX這樣年過三張兒還沒斷奶的人來說不啻於是晴天霹靂宇宙無敵大噩耗。可是日子該過還得過,牛奶該喝還需喝,咋個弄?有個叫拐叔的人出招兒了:“國產奶不放心就喝進口奶唄。”可是看著超市里形形色色林林總總比肩接踵包裝各異的進口牛奶,就算太上老君看了也犯嘀咕啊,到底哪個好呢?喝哪個才更味有營養?喝哪個才更味道好?(肯定不是哇哈哈~~那玩意就根本不是牛奶)經過頭懸樑錐刺股的刻苦研究,MAX終於總結出了一點點經驗。下面就分享給同樣沒斷奶的親們:

1.進口牛奶是有區別的。


(1)不同國家的奶業標準是不同,目前看來進口奶的品質標準基本分為美國,歐盟和澳新等3個標準,3個標準在主要指標方面基本相同,但是在一些關鍵點上也有差別,如體細胞數目,蛋白質含量,菌落數等。


(2)不同國家的不同牌子是有區別的。不同牌子的生產商在生產實力,建立時間和產品控制方面都不同。這很好理解,簡言之就是大牌子(一線品牌)和小牌子的區別。比如蘭特屬於大牌子,旗下的優質奶源地有上百個之多,在全世界奶業出口中名列前茅,其品質的保證程度顯而易見是較高的,而福德賽蘭屬於小牌子,本身的官方網站都語焉不詳,品牌下的產品種類也很少。


(3)進口牛奶的銷售範圍也不同。一些品牌,如美國的有機穀(organic valley)和澳大利亞的德運,其產品包裝和產品情況與其本國國內是完全一樣的,也就是說你在美國買到的也是這個(是不是頓感放心很多。。。),另外一些如歐德堡,這個牌子在德國國內是沒有銷售的,只用于亞洲出口。(注意沒說歐德堡不好,別誤解!!)


(4)除去標準方面,不同的進口奶在品質方面也有區別。比如有機谷和生機穀的牛奶基本都是有機奶(國外的有機食品是真正經過嚴格定義和檢驗的有機食品,與國內的掛羊頭賣狗肉不同)。


(5)有個別進口牛奶存在欺詐問題,比如不是原裝進口的卻寫成原裝進口,比較明顯的是多美鮮,本身這個牌子就是中國牌子,號稱原裝進口,但是實際上連產品條碼都是中國區的,而後又說自己是統一進口國內分裝,這比較坑爹。。。


2.進口奶與國產牛奶的區別


在做了大量研究情況下,發現國外進口奶也存在菌落數超標等系列問題,不過發生頻率明顯較小而且之後管控力度很大。在營養方面其實兩者差距不大。


另外,對於正常途徑的進口來說,在進海關時候商檢對食品的檢查力度是很大的,按筆者自己的體驗,很多關口,如北京關基本能達到70%-80%的檢驗覆蓋率,遇到國外有突發食源性疾病等情況的時候檢驗率能達到100%。很高的檢驗率在一定程度對於安全性和品質都提供了良好的保證。


這裡僅說下國產奶和進口奶的區別點:

(1)抗生素殘留問題。國產奶目前此方面問題確實存在,多的不說,你懂的!


(2)激素問題。同樣是國產奶方面存在的問題,還是多的不說,你懂的!


3.一些挑選的建議


(1)如果想選擇歐洲的知名品牌或者一線品牌,那麼挑選空間會比較大,其中德國的漢森「Hansano」,好沃德(德亞)「Hochwald」和牧牌「Mun」,法國的蘭特「Lactel」,瑞士的艾美「Emmi」都是歐洲優秀的一線品牌。


(2)如果比較青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知名品牌或者一線品牌,可選性也不錯,澳大利亞的德運「Devondale」,寶利氏「Pauls」,生機穀「Living Planet」, 新西蘭的安佳「Anchor」都是其國內較知名的一線品牌。


(3)如果感覺比較信任美國產品,美國的有機穀「Oignic Valley」也是美國國內知名的品牌。


(4)最後如果對於品牌沒有特別要求,但是想選擇有機牛奶,那麼可供選擇的牌子也有,如美國的美國的有機穀「Oignic Valley」,澳大利亞的生機穀「Living Planet」和澳格(真味)「True Organic」。


(5)最後,如果從口感方面來挑選的話,如果喜歡香滑濃稠感覺的MAX建議選擇新西蘭的牛奶,如果喜歡清淡順爽的呢,可以選擇德國的牛奶。


PS:很多朋友問為啥進口奶價格沒有想像中的價格高的問題,MAX補充一下。很多國家,拿德國舉例,本身國家對奶業是有補貼的,並且在德國國內對牛奶是有限價政策的,在德國國內普通牛奶1L的價格大概只有5元人民幣左右(沒錯,親,就是5元!!怪不得萬惡的資本家敢把這玩意倒河裡呢~),所以即使牛奶經過長途運輸再加上關稅,其價格在中國市場也相當有競爭力!

4.各種在國內銷售的進口牛奶牌子大起底。包括原裝進口,代工,分銷,咱們要查得一清二楚

一、Oldenburger歐德堡

這個隨著德國麥德龍超市進入到廣大人民群眾眼中的德國牛奶。德國Nordmilch諾德集團旗下品牌。這是一個專供出口的品牌,所以有的童鞋說木有在德國的超市看到有賣也就不出奇了。另外也木有說是專供亞洲的呀,描述是五大洲80個國家,但到底都出口到哪裡就真的不知道了。

二、德國MUH牧牌

德國MUH公司是歐洲第二大液態乳品生產商,德國第三大乳製品公司。MUH牧牌牛奶在德國超市的出現率不低於國內的X利和X牛。包裝基本和國內一致。

三、Suki多美鮮

Suki多美鮮這個商標是在中國註冊的,沒有啥進口奶源,國內分裝的事。

四、Hochwald德亞(好沃德)

Hochwald德亞(好沃德)公司隸屬於Erbeskopf Eifelperle集團,有70多年生產經驗,上面說的Suki多美鮮就是這家公司代工的,而且還不止代工一家。。。奶源來自法國、德國、盧森堡、荷蘭等多個國家,在德國本土有銷售。

五、優佳EuroCow

現在換了新包裝,舊包裝上生產商是FRISCHLI,新包裝上的生產商變成了Hochwald……然後兩個公司好像不是一家的……而且在兩家公司的官網都找不到該品牌該產品的相關資訊,估計應該是和Suki多美鮮一樣找的德國代工,不過比Suki多美鮮高明一點是商標在國外註冊的,所以不是69開頭的條碼~~~

六、MeadFarm綠茵草原

看名字就覺得山寨是不是~~~再看看生產商、經銷商、代碼標。和上面優佳EuroCow的深圳經銷商一樣的,代碼標也一樣……也是Hochwald代工的……是不是有點太沒節操了呀Hochwald!!!

是不是覺得為什麼這麼多找德國代工的牛奶呀,原因是德國本來牛奶產量就大,而且歐盟有對奶農的農業補貼,德國本土也有額外的農業補貼,政府也對牛奶限價。各方面措施使得德國的牛奶真的便宜。

七、福德塞蘭Fude + Serrahn

相對較小型的乳製品廠商。在德國的本土電商上好像沒有找到相關產品的銷售。因為是德國牛奶嘛,老辦法找產品代碼標識看看。

根據代碼資訊找到生產廠商資訊一家義大利公司,該生產廠商現在已經被法國Lactalis集團收購了。

八、Arla

是丹麥的MD Foods和瑞典的Arla在2000年合併成立的全球第四大乳製品公司。主要銷售市場是丹麥、瑞典、芬蘭、德國和荷蘭。應該在這些國家生活的童鞋會看到過這個品牌吧。但或許主要銷售市場大部分以巴氏奶為主。這個牌子的高溫奶是牧牌MUH的工廠給生產的。

九、Diamond鑽石

看名字挺山寨的,包裝也挺山寨的。德國的ansa-Milch產的,漢森也是德國一個知名的乳製品廠商,是上面說的Arla旗下的品牌。

十、Meadowland美多萊

同樣木有查到該品牌該產品的外文相關資訊,有資料介紹了是牧牌代工的,多美鮮優佳之流。不多說了。

十一、Good Burry穀德堡

GoodBurry谷德寶是荷蘭B&S的一個品牌。但其實B&S只是一個貿易商,不是專門的乳製品企業,是牧牌MUH給生產的。

十二、Neuburger紐因堡

是德國Omira旗下的一個品牌,Omira是一個德國南部的乳製品企業,北部的牧場與奶源無論數量和品質都優於南部,所以北部的奶企比較有名氣。但Omira算是個老牌乳製品企業,也不用說擔心品質的。

小結一下,基本上德國的進口牛奶分三類:

1、本地乳製品企業自家的產品,如歐德堡、牧牌、德亞(好沃德)和紐因堡。

2、外地乳製品企業或貿易商找的德國代工產品,如Arla、福德塞蘭和穀德堡。

3、貌似或確定國內找德國奶企代工的產品,如多美鮮、優佳、綠茵草原、鑽石和美多萊。

十三、MILKANA百吉福

百吉福作為乳製品品牌很早就進入中國市場了,是法國保然健旗下的品牌。百吉福在亞洲的銷售好像就說了中國和印度,在美洲的銷售就是阿根廷,歐洲是德國、波蘭和俄羅斯,在非洲是埃及和突尼西亞。而且,百吉福的主營產品好像也不是液態奶,而是乳酪其他乳製品為主,故在百吉福官網也沒有看到液態奶的相關產品介紹。再然後我又找了一些法國網上商城看看,的確沒有看到百吉福的液態奶在賣。

十四、Lactel蘭特

蘭特Lactel是來自法國的乳製品品牌,隸屬法國Lactails集團旗下,原名“président總統”,現在好像分開了Lactel主營產品是液態奶,président主營產品是乳酪類,也有液態奶,包裝和蘭特這個一樣,除了Logo。奶源來自法國西部布列塔尼(Bretagne)產奶核心區。法國的超市也能看到蘭特的牛奶在賣,法國家樂福網站上也能看到在售的蘭特產品。

十五、Bridel金章

Bridel金章和上面的Lactel蘭特一樣,同屬於Lactails集團旗下的品牌。

Bridel金章於1846年在法國布列坦尼地區創立,創立初期,Bridel以黃油、奶油和雞蛋為主營業務;20世紀60年代,Bridel已成為了法國西部最大的乳製品生產商;1990年,Bridel加入了世界最大的乳酪生產商—Lactails蘭特黎斯集團,也是全球第三大乳製品公司。

十六、Del leche得樂思

不知名品牌,號稱是世界最大的乳品公司法國蘭特黎斯公司與得樂思合作生產的。但包裝上還是非常非常耐人尋味的寫著:Produced in France Packed for Goodwell China Markering Service Co.,Ltd。可是到底是怎麼個Packed就不得而知了……

十七、Lait de France法樂

Lait de France翻譯過來就是法國的牛奶的意思,在網上沒有找到該品牌該產品的任何外文相關資訊。

根據某些商家的宣傳寫的是全球最大的乳製品集團,那麼應該是達能公司吧,在達能官網上沒有找到該產品。

同時也是法國第二大的食品集團,那該是蘭特黎斯了,同樣沒有找到。

牛逼吹大了,而且全球最大乳製品集團和法國第二大食品集團根本不是同一家。。。包裝上沒有任何生產廠家的資訊,在經銷商(南浦食品)的網址上也沒有找到該產品的介紹。

完完全全就是一個山寨貨呀!!!就算是代工的,也比其他幾家要黑,至少有的注明了生產廠商,至少別家也沒有吹這麼大的牛!在京東的頁面介紹說是蘭特黎斯旗下品牌,但在蘭特黎斯官網只看到總統、蘭特、金章等品牌,並沒有法樂。

十八、Lowicz波蘭羅茲

波蘭的一個乳製品公司,很小規模的樣子。而且這個波蘭奶的蛋白質含量好像都比法國德國要低一點。

十九、PureMilk奶悠

網上找不到PureMilk的相關資訊,從外包裝上看到以下資訊:

打開http://www.puremilk.co.uk是個待售功能變數名稱,沒有任何資訊。

自稱來自比利時,隸屬于德拉米爾公司。可是找到德拉米爾乳業公司的官網,但官網裡也沒有任何關於Puremilk的任何資訊。但從Wiki百科連結。,裡面介紹到"In more recent years Delamere Dairy has managed to diversify its business model to supply a sterilised Cows' milk range under the brand Puremilk."新品牌,也得不到母公司的支援,小打小鬧的產品吧。

二十、Delamere德拉米爾

這是家以羊乳製品為主營業務的英國公司,近些年才開始做牛奶。推斷和上面的PureMilk一樣應該是找的代工生產。

二十一、Granarolo格蘭那諾

Granarolo集團成立於1957年,通過收購YOMO和Lat Bri成為義大利最大的乳製品生產商。

二十二、Emmi艾美

大名鼎鼎的Emmi艾美足夠放心了。瑞士最大的乳製品公司,在美國也有艾美的產品在售。

二十三、ASDA艾思達

ASDA是英國一家大型連鎖超市,1999年被沃爾瑪收購了。這是它自家品牌的牛奶,代工不用說了,就像麥德龍也有自家品牌的牛奶一樣。沒有更多資訊了,英國的食品監管很嚴格,出問題可以是無上限罰款,所以很讓人放心。

二十四、Viva韋沃

產品產自Lakeland Dairies Group,Pritchitts是Lakeland Dairies Group的一個Food Service Division。在法國德國都有在售。包裝與官網產品介紹基本一致。

二十五、MLEKOVITA波蘭日昇牌

SPOLDZIELNIA MLECZARSKA MLEKOVITA是一家1928年在波蘭成立的乳製品公司,現為波蘭最大的乳製品公司(相比起德國法國的巨頭來說就是小公司了)。

最後還是加點總結吧:挑大品牌買總沒錯,乳製品標準歐洲高於澳新,澳新高於美國。別再扯什麼牛奶的口感味道了,從科學上來說牛奶就是應該沒有味道的。想要好喝請選蒙牛。

最後的最後,請大家一定記住,條碼是代表產品註冊地,並不是代表產地!所以例如多美鮮Suki不就代表一定不是進口的了,而優佳EuroCow就不一定是進口了。當然根據我搜到的資料,二者都是德國進口的,且是中國經銷商找的當地知名乳製品廠代工的。

關愛你的家人朋友的健康,請分享到朋友圈,火速轉發提醒他們吧,朋友會很感激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