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民調 7成基隆人願併入新北

自由時報 2012-10-31

〔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立委邱文彥、前立委張堅華、前海大校長李國添昨天公佈基隆合併議題民調,有八成二民眾認為與新北市或台北市合併,基隆才有更好的發展;有七成基隆市民則贊成先併入新北市。

不過,有基隆市民在網路上呼籲,不要再做這種樣本數僅一千多份的民調誤導大眾,如果合併是真議題,應多舉辦公聽會,充分討論再訴諸民意,才是真正民意。

最近基隆市合併升格議題引起關注,前立委張堅華昨天公佈一項民調,如果桃園縣升格為第六都,有七成二的市民贊成基隆應向中央爭取北北基合併;有八成二基隆市民認為,與新北市或台北市合併,基隆市的建設與發展會更好。

「如果基隆市升格只能先與緊鄰的新北市合併,才有機會爭取北北基合併,是否贊成先和新北市合併」,有百分之七十贊成、百分之十九.三不贊成;基隆市維持現狀時,有百分之七十一市民表示不太有信心或非常沒信心。

這份民調是採電話隨機抽樣訪問,有效樣本一○八五人,拒訪率百分之七.九五,百分之九十五信心水準,抽樣誤差正負百分之三。

張堅華認為,基隆市彈丸之地,必須突破阻礙線,與新北市合併利大於弊,包括都市計畫、交通及觀光都有利。

立委邱文彥、前海大校長李國添認為,基隆的位階太低、資源太少,沒有整體性規劃,如果雙港(基隆港、台北港)合併,北部海岸觀光串成一串珍珠,才能再創新機。

立委謝國樑說,他比較在意的是利弊得失的分析,未來基隆的定位及方向是什麼,對基隆的發展最好。

議長黃景泰表示,應該把基隆未來的規劃向民眾說清楚後,再交由民意決定,才是負責任的作法。

民進黨副秘書長林右昌則認為,北北基行政區域重整對基隆市很重要,基隆人最在乎的是,哪一個方案才能真正增加基隆市的建設與預算,要對基隆人說個清楚。


新北與基隆合併 7成基隆人表支持

自由時報 2012-11-1【12:01】

〔本報訊〕基隆市與新北市合併議題近來引發討論,內政部針對基隆市民初步的民調顯示,有7成的民眾支持,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民調高不見得就會合併。

李鴻源就初步內政部民調結果表示,這份調與立委先前委託民間公司所做的民調數字差不多,大約是7成左右的基隆市民贊成基隆併入新北市,但目前民調只在基隆地區且還不完全,不足以代表最終結果。

此外,李鴻源表示,明日內政部完整的民調結果會出爐,但只供內部參考,合併是雙方的,只有基隆民調還不夠完整,會以基隆市議會與新北市議會達成合併共識為主,內政部就才可能進一步規劃。


李鴻源:七成基隆市民贊成併他縣市

【聯合晚報╱記者舒子榕/即時報導】2012.11.01 11:55 am

對於基隆市是否與其他縣市合併,內政部長李鴻源今表示,內政部做的民調結果,與立委做的民調差不多,贊成民眾大約七成左右,但這只是基隆的民調,不包括其他地方的民眾,要合併是雙方的事,所以不能作為整體代表。內政部補充說,目前已有初步數據,但交叉分析的結果,在11月12日才會出爐。

【中央社╱台北1日電】

內政部長李鴻源今天表示,基隆是否與新北市合併,內政部民調顯示近7成基隆市民贊成,與立委先前進行的民調結果差不多。

李鴻源上午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對於基隆新北合併議題受訪時說,內政部初步民調結果應可在明天出爐,數據將不公開,僅供內部參考。

李鴻源說,內政部所做的民調數據與立委先前公布的民調結果差不多,贊成的民眾「目前看來大約7成左右」。

據了解,內政部民調是在10月下旬進行,針對設籍基隆的民眾,採電話隨機抽樣訪問,有效樣本約1068人,正式民調報告將在12日完成。

根據初步數據,認為「基隆需要跟其他縣市合併」的基隆市民,與「希望跟新北市合併」的民眾,各占有效樣本總數的7成。


北北基合併 郝龍斌:支持

【中央社╱台北1日電】2012.11.01 06:33 pm

台北市長郝龍斌說,台北市、新北市和基隆市本來就應該是大台北都會區,從長遠來看,北北基合併是必走趨勢,他表示支持。

郝龍斌下午出席台北市議會市政總質詢及答覆時,做以上回覆。

台北市議員闕枚莎質詢,郝龍斌對於核四運轉的立場為何?另外,關於北北基合併一案是否支持?若3市在2014年前完成任一種組合的合併,郝龍斌是否會參選大台北都會區的市長?

郝龍斌表示,核電廠興建有其必要性,他支持核四的興建和核能發電,但核電廠若要正常運作,核能安全和居民心理恐懼一定要克服。

他說,核四營運不僅需要台電承諾營運安全無顧慮,中央當然也要背書,但在安全評估和營運評估間,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和宜蘭縣等周圍縣市,應由代表或專家共同評估營運的安全性,透過專業評估以消除民眾心理恐懼。

關於北北基合併部分,郝龍斌說,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和基隆市本來就應該是大台北都會區,未來城市發展整體規劃,都需要北北基3市共同商量、推動,從長遠來看,北北基合併是必走趨勢。

他指出,以台北市來說,面積、人口和周圍幅員都不足以和先進國際大城市比較,所以支持北北基合併。

是否參選大台北都會區市長?郝龍斌說,這是假設性問題,且目前都未提出具體方案,現在談太早,現階段將好好做完自己的任期和承諾。


不認同官版民調 網友:乾脆公投

自由時報 2012-11-2

〔記者吳亮儀/基隆報導〕基隆市併入新北市議題延燒,前立委張堅華日前公布民調,指稱七成基隆市民贊成合併,內政部長李鴻源昨也表示,內政部民調,有七成市民贊同合併;但部分基隆市民不認同民調結果,有網友在臉書發起投票,也呼籲各界不要再玩「民調遊戲」,也有市民認為,若要參考這些民調,乾脆直接舉辦公民投票來得省事。

有網友在臉書發起投票,列舉各項建議包括「併入台北市」、「併入新北市」、「將東北角四鄉鎮和金山、萬里納入基隆」等選項供網友投票,兩天就有一千多人投票,到昨晚為止,投「併入台北市」的人數最多,超過五百多票。

民進黨市議員陳志成批評,張堅華及立委徐少萍等人根本在「敲邊鼓」,沒把基隆市民的心聲聽進去;國民黨議員韓良圻說,網友的意見他會拿來當做議會質詢的依據。


桃園升格後 台灣直轄市比陸多2個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2012.11.24 03:49 am

內政部初審通過桃園縣改制為直轄市,後年起,台灣將有六個直轄市,比中國大陸四個直轄市還多兩個。

這樣的政策與國土規劃,內政部官員昨天直言,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

內政部官員表示,將在十二月八日邀地方政府代表,就四直轄市改制升格兩周年舉行檢討會,屆時將檢討合併的效益、改制的問題,或是否恢復區長選舉等。

內政部官員表示,縣市升格後,原內部單位都升格為一級機關,每一級機關都增加人事、政風、會計,增加的是內部人事,並未增加服務民眾的人事。

過去一個地方科長九職等,升格成局處後,有機會升到十三職等。


桃園升格 編制人員可增兩千人

【中央社╱桃園23日電】2012.11.23 09:11 pm

桃園縣今天通過改制直轄市審查,升格直轄市的「桃園市」,將維持13個行政區域,公務人員編制有新增2100人的空間。

桃園縣人事處長郭修發表示,依規定直轄市一級機關最高可設置32個局處,目前桃園縣政府有27個局處,未來仍有新設5個一級單位的空間,但會依照實際需要,以最精簡的方式設置,盼能發揮最大的功能。

郭修發說,依目前桃園地區的人口數,升格後的公務人員員額,不包括警政、消防人員,可增加到7200人,依照目前桃園縣現有的5100名公務人員名額,未來仍有新增2100人的編制空間,但須報請行政院同意。

桃園縣民政局副局長徐喜廷表示,升格後的「桃園市」,市議員總席次仍為60席,但各區所選出的市議員將從現在的56席減為55席,原住民席次將從現在的4席增為5席,將待市議員選舉前半年的各區人口數來做調整。

民政局表示,截至今天,桃園縣人口為202萬8000多人,升格後的行政區暫時不會改變,目前13鄉鎮市未來改為13區,市議員選區也不會改變。

桃園縣政府觀光行銷局表示,升格後的城市名稱仍以「桃園市」為規劃。


北北基合併否 內政部:沒規劃

【中央社╱台北23日電】2012.11.23 08:35 pm

內政部次長簡太郎今天表示,從3年前4都改制以來,任何縣市合併都是「由下而上」,北北基問題複雜,中央目前沒有規劃。

內政部下午審查通過桃園縣改制直轄市計畫,將待行政院最後核定;至於外界關切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是否可能合併?簡太郎受訪時說,今天的審查會議沒談到北北基議題,內政部現在也沒有規劃。

簡太郎指出,從3年前的4都改制,到桃園縣升格,都是「由下而上」,未來北北基要不要合併、或怎麼合併,也會是「由下而上」。

桃園縣改制計畫在未來行政院核定後,正式生效日依法將是當屆直轄市長任期屆滿日,也就是民國103年12月25日。

內政部民政司長黃麗馨說,由於縣市改制後將面臨地方選舉,需要有一定時間完成前置準備作業,98年的4都改制升格,離生效日有1年半時間,桃園縣這次則有將近兩年時間可準備。


升格→失業 桃園縣民代憂「下屆選舉很拚」

【聯合報╱記者林麗如、曾增勳/桃園報導】2012.11.25 03:04 am

桃園縣升格,民代憂喜參半,有人為升格高興,也有人擔心「無頭路」,大家的共識是「下屆議員、里長選舉可能參選爆炸、會很拚」。

升格後,十三鄉鎮市長也將「失業」,首長們各有盤算,牽動未來政治生態的重新洗牌。

縣議員謝彰文說,升格後,民意代表壓力變大,劉邦鉉說,升格後政府層級變少,位階、效率要全面提升,才能符合需求。李月琴說,升格後人員擴編,對基層服務勿流於形式,有好有壞,效益還待觀察。

平鎮市代會主席黃農幀說,升格後,許多同事將面臨「沒頭路」,這種陣痛是必然的。當了6屆市代的劉邦銅說,身為「末代」代表,情感上依依不捨,也可想見,日後選舉會擠破頭,未來市府權、錢一把抓,如何彌平民怨還有賴主事者智慧。

30歲的市民代表王珮毓說,不少人關心「市代沒頭路了」,她相信只要肯努力、有能力,就有機會服務社會。

升格直轄市,13鄉鎮市改制為區,代表都將「失業」,已有多位代表會主席、代表私下表態轉戰議員和里長,光桃園市就有五分之一的市代將回鍋選里長,「兩年後的市議員、里長選舉」將提前開打,可以預見「下屆議員和里長選舉會很拚」。

在鄉鎮市長方面,連任兩屆的桃園市長蘇家明、八德市長何正森、平鎮市長陳萬德、楊梅市長彭盛富、龍潭鄉長葉發海、復興鄉長林信義6人,也面臨「沒工作」,是否參選市議員或其他規畫,變數不少。

符合擔任區長的有中壢市長魯明哲、觀音鄉長歐炳辰、新屋鄉長徐同治、大園鄉長呂水田、蘆竹鄉長褚春來、大溪鎮長黃睿松、龜山鄉長陳志謀7人,他們是否願意當區長或參選市議員,態度也未明朗。


小小台灣擠六都 財政更難解

【聯合報╱蔡增家/政大國關中心亞太所長(台北市)】2012.11.25 01:41 am

桃園升格為直轄市,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家鄉升格與有榮焉;憂的是,在財政困難下,升格後的錢要從哪裡來?

正當五都為公債法舉債上限,和中央吵得不可開交時,桃園縣升格,讓小小的台灣又多了一都。六都總人口近一千六百萬人,占台灣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換句話說,只有三成是非直轄市民。這樣的人口比例是否合理?

看看鄰國的例子,日本有四十七個都道府縣,但是卻只有一都二府(東京都及大阪府、京都府),占總人口的二成;南韓有八個道、一個特別市及六個廣域市(直轄市),但只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六。台灣小卻擠了六個直轄市,顯示台灣的行政區劃制度,出現極度失衡的現象。

台灣縣市政府追求升格,無外乎有促進地方經濟繁榮以及統籌分配款的擴大等兩項理由,但台灣地方之間的城鄉差距,並未因為升格為直轄市,出現巨大的改變;反倒是縣市政府升格為直轄市後,擁有龐大的財政統籌分配款,卻會擴大直轄市與縣市之間的貧富差距,讓台灣其他只占三成人口,卻占土地面積七成的居民,出現強烈的被剝奪感,同時形成兩者間的政治對立。

地方政府追求升格還有另一項理由,那就是行政編制將擴增,編制員額也會大幅增加,而人員的薪資銓敘也都會大幅提高,但在中央總預算不變的情況下,多一個直轄市所產生龐大人事及預算成本,將讓已債台高築的中央財政更加惡化。

龐大的財政赤字,成為各國政府必須面對的難題,過去大家習慣債留子孫,但在希臘破產後,突然驚覺原來政府也會倒閉。因此,各國政府都極力撙節,如去年三一一大震後,日本便以每年減少各部門總預算的百分之十來因應,短缺的財源由各部門在內部自行吸收調整。

台灣整體經濟不好,在政府財源無法增加的情況下,節流應成為朝野及行政立法部門的共識,但從五都首長仍慣於過去的舉債生財,地方首長仍習於預算編列只能增而不能減的情況下,撙節觀念,在台灣仍然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家鄉升格固然喜悅,但是高興一天就好。


升格增員 疊床架屋

【聯合報╱陳文卿/服務業(新竹市)】2012.11.25 01:41 am

桃園升格最高興的還是那些「當官的」,對一般民眾而言,從縣民變市民,可能還是無感。

目前桃園縣公務員數有五千多人。預估升格後人數將高達七千多人。憑空增加兩千人,又是一個嚴重不合理的地方。

之前合併升格的高雄、台南、台中也都是這樣。號稱升格後事權一條鞭,也不必編獨立預算給鄉鎮代表會審查,包括人事、財務、行政等都由直轄市政府統籌辦理,照理人事應可更精簡才對,怎麼公務員總數不減反增呢?

問題出在,以前是各鄉鎮各有其主辦業務,升格後各區業務一項都不少,如垃圾還是由原來的鄉鎮清潔隊清運,但直轄市政府卻必須另增人手,來統籌分派各區的業務。往好的方面想,可增進協調功能,但更多的卻是疊床架屋。

升格的好處是,錢更多,官更多、更大,難怪大家要熱中搞升格。可是我們看這些現在以及未來的直轄市長,很少去思考如何創造更多的財源,卻整天想著怎麼樣可以仗著直轄市的身分,理直氣壯去借更多的錢。借來的錢不是用來做可以生財的投資,卻是拿來蓋高樓、放煙火、辦活動等浮華不實的東西。

光想借錢,卻未考慮如何還錢。因此錢越借越多,債台越築越高。有一天垮了,橫豎被壓扁的是倒霉的繼任者。


桃園升格後…潛在名單彰化縣

【聯合報╱記者鄭宏斌、李順德/台北報導】2012.11.25 03:04 am

桃園縣獲通過升格,會不會是台灣最後一張直轄市的「執照」?內政部民政司長黃麗馨昨天表示,行政院在民國九十九核定的「國土空間發展策略計畫」,已確立「三大城市區域、七個區域生活圈」做為國土規劃的藍圖,只要符合這架構,地方「由下而上」申請,依審查機制就可以決定符不符合改制資格。

依地方制度法,人口在一百廿五萬以上,就有資格提出申請升格改制。相關官員說,目前潛在的名單如彰化縣已超過一百四十萬人,基隆市若有意併入新北市,都可以先通過地方議會,「由下而上」提出申請。

黃麗馨表示,內政部這次初審通過桃園縣升格改制,在整體政策與國土規劃考量,都符合「國土空間發展策略計畫」,也就是由桃園扮領頭羊,帶動桃竹苗發展;因此,這次審查同意桃園縣升格,並非「摸著石頭過河」。

內政部長李鴻源昨天也表示,六都成形後,人事成本與城鄉差距的問題,「這都是事實」,政府須全面檢討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內政部也會協助六都與其他十六縣市發展「夥伴關係」。


原民憂滅族 桃園復興鄉反對升格

自由時報 2012-11-27

〔記者李宇欣、陳璟民、謝文華、謝武雄/綜合報導〕「桃園縣原鄉反併吞自救會」昨赴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質疑馬政府沒有經過原住民基本法的程序,內政部就擅自通過桃園縣升格計畫,將由泰雅族人所組成的「桃園縣復興鄉」納入其中,這形同對泰雅族滅族。

自救會成員要求立法院修正地方制度法,維持原住民鄉的永續發展,並且依憲法和原基法來推動部落主體與民族自治事務,此外,行政院也必須儘速研議,恢復已被併吞的五個原鄉(原台北縣烏來鄉、台中縣和平鄉、高雄縣那瑪夏鄉、桃源鄉及茂林鄉)的鄉級特殊自治權利。

朝野立委支持拒審預算

另外,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原排定昨天審查原民會明年度預算,但無盟立委高金素梅不滿內政部上週五通過桃園縣升格為第六都,竟未邀原民會列席、原民會也未公開譴責,她憤而提案拒審預算以示抗議,朝野立委同聲支持而宣佈散會,預計延至週三與行政院預算合併審查。

列席備詢的原民會主委孫大川說,聽到內政部通過桃園縣升格案,曾打電話給內政部長李鴻源表達立場,認為升格後原鄉失去參政權、預算分配權、施政自主權,有前車之鑑,務必審慎;而桃園縣府官員告訴他,此升格案有制定原民權益專章。

桃園縣政府民政局長邱德順則聲稱,縣府從七月十日到卅一日在各地公所共辦了十三場說明會,最後一場、即卅一日上午九時便在復興鄉公所召開,縣長吳志揚還帶領各局處首長、包括鄉長林信義均出席,另有縣議員陳瑛、全體代表、村長及地方人士參與,當天會議還做成紀錄。

桃園縣原鄉反併吞自救會代表昨在立法院記者會上表示,桃園縣復興鄉大部分為泰雅族人,當地有自己的文化、領袖、財源和自治權,未來桃園升格後,復興鄉將淪為直轄市長官派管控的「市區」,馬政府沒有尊重原基法的規定,就擅自決定復興鄉的未來,他們不能接受這種懲罰性、幾乎滅族的權利剝奪!

內政部︰區長諮議員是原民

出席記者會的內政部民政司副司長林清淇回應,尊重原住民朋友的心聲,但桃園縣升格改制直轄市案,事前經縣政府、縣議會討論通過,應也有徵詢、溝通復興鄉意見,未來「復興區」雖非地方自治團體,仍是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指定的原住民地區,原鄉權益仍會有所保障,如區長是原住民,並有原住民區諮議員等。


「超級大都 未來趨勢」朱立倫主張雙北合併

自由時報 2012-12-24

稱與郝有共識:不會有葉爾辛效應

〔記者李信宏、曾德峰、何玉華、陳曉宜、盧賢秀/綜合報導〕新北市長朱立倫拋出「雙北合併」震撼彈!他表示,和台北市長郝龍斌都有「雙北合併」的共識,這是未來的趨勢;朱立倫並認為,「超級大都不會有所謂的葉爾辛效應」。對此,郝龍斌、基隆市長張通榮則都表態認為,「雙北合併」應擴大為「北北基合併」。

朱立倫就職二週年前夕,接受本報專訪。他表示,新北市上班族有三分之一到台北市工作,台北市約四分之一來新北市上班,雙北是緊密相連的共同生活圈,已建立合作、共存共榮的新關係。

可效法大東京 讓交通串聯產業互補

朱立倫認為,雙北在市政規劃都應以大台北的宏觀角度出發,包括交通建設的串聯、產業發展的互補、都市計畫整合等,大台北應取法大東京的發展模式,大東京已發展新宿、池袋、品川、澀谷等區,這些原本都是副都市中心,但現在統稱為大東京。

可能需要10年 急著做會呷緊弄破碗

「整合是不可逆的!」朱立倫強調,以城市競爭力來看,長期必然趨向合併,雖然短期不可能做到,但十年後有可能實現,只要新北市各項市政建設越來越好,拉近與台北市的距離,未來合併就能水到渠成,但現在如果急著合併,反而會「呷緊弄破碗」。

朱立倫說,合併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久,民意要由下而上形成共識,並經過雙方市議會的同意,縣市首長的態度也是關鍵,如果縣市首長都是從合作、互補的角度來思考這件事,更有助於合併,若不斷強調競爭、對抗,當然走不到一起,他和郝龍斌都認同雙北是合作的關係,不是競爭或對抗。

郝龍斌、張通榮:擴大北北基合併

對於朱立倫評估「合併可能需要十年」,郝龍斌表示,「北北基合併」一定要建立在民意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一步一步來,他認為「很難說有時間表」。

張通榮則說,「北北基合併」是多年前的規劃案,在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後,增添合併的難度,如果要合併,北北基合併是首選,否則就將新北市的金山、萬里、瑞芳、貢寮等區和基隆市合併為「大基隆市」,恢復過去金雞貂石的規模。

雙北如果合併,人口合計約六百六十萬人,再加上基隆市,「北北基超級大都」約有七百萬人口,「超級大市長」在政治上是否會衍生「葉爾辛效應」?對此,朱立倫表示,台灣越來越民主,「葉爾辛效應」是多慮了。

朱立倫說,「葉爾辛效應」是一種過分簡化的假設,單一席次的首長選舉,過半數就當選,任何一位市長都只是獲得當地過半數民眾支持,不能把當地所有的人口數都等同於支持者。

他表示,韓國首爾和日本東京都是超大型都會區,都市人口數佔全國總人口數的比率也相當驚人,但是除了李明博當首爾市長又當選韓國總統外,他想不出其他的例子。

朱立倫強調,他是從都市發展最佳效能的角度、大台北地區民眾的權益,來談雙北合併的問題,外界不宜泛政治化,更何況,「葉爾辛效應」是發生在當時仍不民主的舊蘇聯體系,台灣已越來越民主,不能相提並論。


《新聞辭典》葉爾辛效應 地方首長權勢直逼中央

自由時報 2012-12-24

二十世紀九○年代,舊蘇聯解體之前,當時莫斯科市長葉爾辛挾廣大的民意及權力,逼迫戈巴契夫總統下台。此後,「葉爾辛效應」即被引喻為地方首長與中央首長的民意基礎太過接近,導致兩者的地位、權力漸趨平等,甚至地方凌駕中央。

(記者李信宏)


和黨中央若即若離? 朱:我向來走自己的路

自由時報 2012-12-24

記者李信宏、曾德峰、何玉華/專訪

藍營政治明星、被視為挑戰二○一六大位熱門人選的新北市長朱立倫,最近的言行被外界解讀「似乎和黨中央若即若離」、「想走自己的路」。朱立倫接受本報專訪首度表露心境,他強調,「沒有一個人一定要走別人的路,我有自己的做法、想法,我向來都走自己的路!」

對於媒體評論「朱立倫未像郝龍斌、胡志強一樣,公開表態力挺馬英九連任黨主席」、「馬英九駁斥朱立倫的檢調濫訴說」,朱立倫也一一回應。

他表示,今年七月就曾經表態支持馬總統續任黨主席,媒體當時已報導過,七月已經表態過的事,不需要再表態了,難道每個月都要重複說一次?「我和馬總統的互動、聯繫都非常良好,身為新北市長,做好市政工作比政治議題更重要。」

他說,在市政會議提到的「檢調濫訴圖利罪」,這是說該說的話,因為這本來就是事實,都是公務員感同身受的問題,沒有針對中央或個人,更不是批評中央。

連任?競逐2016? 朱:只想把市政做好

記者追問,「二○一四會不會爭取市長連任?對二○一六有何想法?」朱立倫答覆說,他在桃園縣長的第一任任期,做到第三、第四年時,也有很多人問他連任問題,他都沒有表態,每天默默做事,現在仍是一貫的態度,只想把市政做好,等時間到了再思考下一步。

「人生都是因緣際會!」朱立倫說,他從來沒有規劃要從政,大學、碩士、博士都不是念政治科系,人生未來會如何,真的沒辦法規劃,有人說他很淡定,他覺得自己「看得很開」,依從政十多年的經驗,不論是在台灣或國外,「擔任更高的政治職位不一定是幸福快樂的」,把現在的工作做好就很棒了。


樂見雙北合併 李鴻源:須防葉爾辛效應

自由時報 2012-12-24

〔記者陳璟民/台北報導〕針對「雙北合併」議題,內政部長李鴻源受訪指出,雙北若要合併,可依地方制度法處理,內政部樂觀其成,但不能漏掉基隆市,使其更邊緣化,北北基合併對其他縣市「等於引導力量」,至於是否出現超級大都、「葉爾辛效應」等,則必須認真思考。

北部超級大都 高屏也應予合併

被問若北部出現超級大都,是否將擴大城鄉落差及國家資源配置失衡等問題時,李鴻源說,內政部審查合併案時,當然會考慮這些因素,屆時「高屏」可能也予合併。

李鴻源表示,他還是台北縣副縣長時,中央有個政策,下次選舉(二○一四年地方選舉),雙北就要併在一起,「當初有這樣講,現在會不會這麼做,我是不知道啦。」

稱無預設立場 但不能漏掉基隆

他強調,不可能雙北合併,基隆市晾在一旁,因基隆市沒有能耐自行規劃發展,將更邊緣化,而北北基若要合併,有足夠的法律可循,內政部沒有預設立場。

至於北北基一旦合併,政治運作及行政體系上,會不會擔心出現葉爾辛效應?李鴻源回應,這就是必須要評估的部分,「朱、郝怎麼談雙北合併,我們不知道」,朱、郝並未與他討論,國民黨與執政團隊之間也沒有相關討論,從國家的區域規劃來講,縣市合併是對的,政治影響有待考量。

他表示,依地制法第七條相關法條規定,不同直轄市、縣市若要合併或升格改制,要計算土地乘載力,也要政府職能提升,先由各地方政府共同擬定計畫,經各自議會同意,再提報計畫到內政部審查後,報請行政院核定。

李鴻源指出,地方的整併改制,依地制法有兩個機制,可由下而上,也可由上而下,以台灣現在的政治氛圍,由上而下的可能性不高,例如嘉義市國民黨執政,嘉義縣民進黨執政,複雜得一塌糊塗,「我們不會蹚這個渾水」。


新北議員:升格好處無感 奢談合併

自由時報 2012-12-24

基市議長盼北北基合併 一次到位

〔記者曾德峰、盧賢秀、劉榮/綜合報導〕對於「雙北合併」或「北北基合併」,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周勝考認為,這是談不完的話題,專心市政才重要;民進黨團總召何淑峯也說,新北升格兩年,市民並未感受升格的好處,有何顏面奢談合併。基隆市議長黃景泰贊成「北北基合併」一次到位。台北市議會藍綠黨團則認為,合併有利資源共享,但說易行難。

周勝考說,馬英九總統當初推動「三都十五縣」,擬將台北縣、市、基隆併成一都,但現在已經走樣,如今再談雙北合併已無意義,雙北若合併,再加上桃園縣也升格直轄市,台灣將變成「頭重腳輕」,資源分配只會更不均,更何況,雙北市議會不太可能通過這種減少議員席次的「自宮」合併案。

何淑峯說,許多新北市民並未感受升格的好處,朱立倫不思反省,難道他的政治生涯規劃大於市政建設利益?新北建設遠不如台北市,拿什麼籌碼想跟台北市合併?新北市府團隊應用心建設、為民謀福,不要奢談遙不可及的假議題。

何淑峯批評,新北市與台北市合作的「黃金雙子城」雷聲大、雨點小,雙方許多合作大多是虛應故事,例如淡水河流域管理局,基層分工充滿本位主義;淡水河打撈死魚,雙北撕破臉;淡北快速道路興建案,雙北各唱各調;自行車租借「甲地租、乙地修」,爭議不斷。

藍議員:首都格局應是北北基

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歐陽龍表示,「北北基合併」理當是首都的格局,包括捷運、公車到自行車系統,都有利於全面整合,台北市二百七十二平方公里的面積腹地太小,發展成國際都市的潛力受限,但短時間要合併的難度太高,光是北北基現有的市議員席次,至少要縮減一半。

綠議員:不利於南北平衡發展

民進黨團幹事長簡余晏表示,除了北北基合併,全台行政區也應一起整併,例如雲嘉南、桃竹苗、大高屏、花東等,整合成「台灣七塊論」,由於台灣人口過度集中在北台灣,屆時大台北區的人口逼近全台的三分之一,大台北的區長為了更上層樓,免不了會有更多的「炫耀性消費」,這不利於台灣南北的平衡發展。

基隆市議長黃景泰過去曾經拜會台北市長郝龍斌、議長吳碧珠,表達基隆人願意併入台北市,期待「北北基合併」一次到位。

黃景泰說,基隆市有九萬人在雙北上班上學,無論是生活圈、交通和就業等,基隆與台北市、新北市的關係密切,在桃園縣升格後,北台灣三個直轄市有八百多萬人口,基隆遲早要面對合併的問題,基隆應該先自立自強,未來談合併才能爭取更好的條件。


〈金恒煒專欄〉 大家都是葉爾辛

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 2012-12-25

新北市長朱立倫在就職二週年前夕,拋出「雙北合併」的震撼彈。接受專訪時表示,他與北市市長郝龍斌都有共識,而且認為合併後的超級大都,不會產生「葉爾辛效應」。老實說,葉爾辛效應早就出來了,朱立倫夸夸而談,完全不把馬英九放在眼中,誰說不是葉爾辛效應!

根據主管單位的內政部長李鴻源所透露,雙北合併案,國民黨與執政團隊並沒有相關討論,而且「以台灣現在的政治氛圍,由上而下的(決策),可能性不高。」「可能性不高」是客氣話,就是不可能!什麼事不可能?就是馬英九與他的政府已經不可能由上而下的「依法行政」(馬統們最愛放在口中的咒語)了。

所以黨也好,政也好,馬英九也好,陳冲也好,只能尸位素餐,不能由上而下的發號施令了。有人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現在馬英九與馬團隊,做一天和尚也撞一天鐘,只是鐘已不響;不過,薪水可一分也不肯砍。

民調只剩下十三趴的馬英九,還到處趴趴走的選黨主席。選得上選不上不是問題,固然有人推台中市長胡志強,或者新黨的郁慕明也推小辣椒參選,老實說,這個十三趴的位置誰要搶?問題是,馬繼續兼任黨主席又如何?能夠不笨蛋了?喔,對不起,還是用英文bumbler來形容較適當,至少讓包含在十幾趴對馬仍有「好感」之中的余光中,有替「笨蛋馬」化妝的機會。雖然,台灣智庫所做的最新民調顯示,有高達八成一的人反對馬英九續任黨魁,但馬英九要思考的,恐怕不是那個八成一,怕的是得票率低到難看。話說回來,連頭頂著「笨蛋」的冠冕,腳踏著「丟鞋俱樂部」的絲履,還能談笑說謊的馬英九,何怕之有?明明盯著臭鞋,並放大聲音對抗場內群雄,還敢睜眼說瞎話看晚報才知;喔,不對,《聯合晚報》確實也與馬一樣沒看到呀!

政績倒數第四的朱立倫都可以是有實力的葉爾辛,貴為主席的郁慕明難道不能當葉爾辛?眼看著英九樓塌了,新黨急著去收編不滿馬的深藍選票。郁慕明明著打「急統」牌給在台趴趴走的孫亞夫、唐樹備們看,暗中就是為二○一四的選舉深耕。可憐的是,《聯合報》給了那麼大篇幅報導郁主席的慷慨激昂,也掩蓋不了「現場擠進上百位民眾」的淒涼。這樣也能是葉爾辛!

郁慕明受藍媒青睞的原因,恐怕是他出任急統急先鋒的角色罷,不僅把大罵過的宋楚瑜包進來,也順勢把謝長廷囊括進去;謝長廷已然是統派「老謝」了。這個葉爾辛不能說小。

連馬英九提名的王建煊也趴趴走,把監院放一邊,到處嚼舌;一下批馬「無能」,一下又說選民活該。儼然另類葉爾辛。

面對十三趴,人人都是葉爾辛;葉爾辛只會愈來愈多。好戲才開始。(作者金恒煒為政治評論者;http://wenichin.blogspot.tw/)


六都改三都? 李鴻源:願助雙北合併

自由時報 2013-1-3

〔記者施曉光/台北報導〕內政部長李鴻源昨天在立法院答詢指出,內政部將於六個月內提出國土計畫藍圖報行政院核定,他支持朝「三都十五縣」的方向整併,如果台北市、新北市有意願合併,內政部會極力協助推動,而且未來合併後的各大都會區一定會碰到像美國洛杉磯轄下要設很多county(郡)「分區治理」的情況。

支持朝三都十五縣方向整併

立委賴士葆質詢時質疑,台灣面積這麼小,卻搞出「六都」,其實是笑話,建議應該回到最初馬總統提出的「三都十五縣」規劃國土。

李鴻源回應,內政部已在規劃幾個生活圈,包括北北基、中彰投、桃竹苗…等。但他以事情「非常敏感」為由,不願說明具體內容。

賴士葆詢問,目前的「六都十六縣」是否可以發展成為「三都十五縣」?李鴻源說,他同意這個方向。

立委李俊俋問說,北北基如合併,是否需要「分區治理」,就像美國洛杉磯轄下有很多county?李鴻源表示,一定會碰到「分區治理」這樣的問題,未來會有配套。

否認推動雲嘉嘉三縣市合併

李鴻源指出,內政部研議要把台灣變成幾個大區塊,全國同步推動,不只北北基而已,而且規劃時要注意「土地承載力」。

李俊俋也說,嘉義盛傳二○一四年選舉,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就要合併?李鴻源以「絕對沒有」回應。


行政院會通過 桃園明年升格第六都

自由時報 2013-1-4

〔記者王貝林/台北報導〕行政院院會昨通過桃園縣升格案,明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改制為直轄市,成為台灣的第六都。行政院長陳冲期許桃園縣扮演領頭羊角色,整合桃竹苗地區科技產業優勢及客家文化傳統,並推動桃園航空城計畫等重大建設,帶動區域整體發展,促進城鄉共榮。

由於原住民團體曾抱怨五都升格後,已有五個原住民鄉喪失自治權,憂心桃園縣升格後復興鄉也會消失。陳揆昨指示桃園縣升格後,應注意保障轄區內原住民族權益。對於桃園縣政府已規劃設立原住民族專責機關扶植經濟事業發展,原住民族地區區公所組織及權限,也規劃藉由事權下放或委託辦理方式,將與當地原住民族切身相關的業務,授權區公所辦理,陳揆也要求內政部及原民會等相關部會協助桃園縣政府落實執行。

陳揆並指示,有關中央與地方政府間組織的配合、擴大授權或財源分配等問題,要求內政部邀集相關部會討論桃園升格後遇到的瓶頸與法規修改等問題;桃園縣升格所涉及組織調整、法規整備、財政、預算、人員權益保障等事宜,也要求內政部等相關部會參照五都改制直轄市相關處理原則,協助桃園縣府做好改制準備工作。

自一百年一月起準用直轄市相關規定的桃園縣,是在去年七月底申請改制升格,內政部審查小組認定其已具備法定人口要件,且桃園位處國門之都,創稅能力僅次台北市,各項基礎條件優異,已達直轄市條件,並已規劃機場捷運路網、積極推動桃園航空城計畫,預期可大幅帶動周邊區域發展及經濟效益,因此同意其升格。


升格變邊緣化 中南高三都罵騙肖仔

【聯合報╱記者凌珮君、張明慧、謝梅芬、修瑞瑩/連線報導】2013.01.04 04:03 am

台中、台南、高雄三都,兩年前風光取得直轄市「執照」,但市民生活並未明顯好轉,民生問題還出現「一市兩制」,與市民期待有嚴重落差。

「我敢打賭,若辦公投,台南鄉親至少一半以上反對縣市合併升格!」台南市安定區里長聯誼會長王國如說,當初大家興沖沖要合併,現在有被騙的感覺。

升格後,許多原台南縣福利縮水,如六十五歲以上居民在端午、重陽、春節共可領到三千元「敬老金」,升格後只有春節才發放。

「什麼合併不會邊緣化,騙肖仔!」台中市便當店老闆娘徐秀娘說,縣市合併影響最大的是豐原,這裡原是台中縣府所在地,「現在人潮、商機轉往市中心,整條便當街的業績掉一半。」同樣情況,也出現在原台南縣府所在的新營,入夜後一片靜寂。

三都也都出現縣、市合併後,行政機關分立各地,不僅送公文、機關聯繫大不便,民眾洽公一旦跑錯單位,往返至少要一個多小時,怨聲載道。

住台中烏日的李正忠到市府洽公,原想可在市政大樓一次辦完建設、地政等業務,卻發現兩單位分處兩地,「這哪叫便民?」台中市府廿多個局處至少分布六處,最遠的是從市區到豐原,相差廿多公里。

台南市水利局在原南縣,唯獨汙水下水道工程科在原南市。教育局雖在原台南市,但社會教育科卻在原南縣,民眾要申設補習班,跑到安平才發現應該到新營辦理。


雙北合併 郝:由下而上凝共識

中央社 – 2013年1月23日 下午5:04

(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23日電)對於未來台北市、新北市「合併」議題,台北市長郝龍斌今天說,北北基應透過合作,凝聚共識,由下而上走向合併。

「大台北黃金雙子城委員會議」今天在新北市舉行第二次會議。郝龍斌下午出席「2013來台北過好年」記者會回答媒體詢問時表示,今天與新北市長朱立倫,主要是針對雙北市「合作」的84項議題分組進行討論,並追蹤執行情形。

對於雙北未來合併議題,郝龍斌說,雙北合作之後,未來長遠發展,北北基還是應該透過合作,凝聚共識,由下而上,走向合併。

郝龍斌說,雙北是互相合作、而且互相競爭,雙方有好的政策,會互相分享經驗,這是良性競爭,對於雙北的合作,外界不要有過多的政治聯想。

「2013來台北過好年」記者會中,郝龍斌揭曉「2013蛇年發財金」圖樣,並與百貨公司、量販店、商圈、市場等代表共同為年貨大街加持。

台北市商業處表示,即日起到2月17日(週日)推出「台北新春購物月」,以抗漲、好康、新鮮貨3大主題,號召7大百貨公司、3大量販業者推出全館3折起抗漲優惠;9大商圈與3大市場的年貨大街,也推出消費滿額抽百萬好禮等促銷好康。1020123


北北基合併 議員:北市基隆併更好

【聯合報╱記者陳雅芃/台北報導】2013.04.11 03:59 am

北北基合併近來成話題,有市議員贊成,也有市議員基於國土規劃、現實層面、政治角度認為北基合併更好。財經教授則表示,北市房價居高不下,未來若北基合併,台北人可以考慮移居基隆,同時也減輕台北的胃納量。

北市都市環境研究學會昨在市議會舉辦「台北與基隆合併」海空雙港黃金10年論壇,討論台北與基隆二市單獨合併是否可行。

富比士地產王月刊社長陳高超、淡大產經系教授莊孟翰、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長張淵翔及市議員楊實秋、阮昭雄、李慶元、莊瑞雄、陳建銘等人出席。

莊孟翰說,北市房價居高不下,10年間漲了1倍多,許多精華地段要上百萬,而基隆現在房價每坪僅10多萬元。

莊孟翰表示,未來若北基合併,台北人可考慮移居基隆,同時也減輕台北的胃納量。特別是基隆的海港若能蓋度假別墅,應會吸引台北很多有錢人購買。

此外,依台灣城市競爭力發展協會委託民調公司做的民調結果,有47.1%基隆民眾最希望與北市合併。不過市議員質疑,基隆市議員恐怕會投反對票,因屆時就會失業。

市議員楊實秋、莊瑞雄、阮昭雄均認為,「台北與基隆合併」的綜效強過北北基合併。不過楊實秋說,從現實層面看,未來若北基合併,基隆市議員恐減少30席,未來如何減低其阻力,將是合併的關鍵。

莊瑞雄說,基於基隆人的民意、國土規劃、政治角度三方面來看,他贊成基隆和北市合併,且若北北基三市合併,恐產生「葉爾欽效應」。

市議員李慶元、陳建銘則持不同意見,認北北基合併較可行,台北和基隆合併有困難,因中間隔了汐止,不太可能跳空合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