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WEF:台競爭力強全球第13
2012-9-5 14:12| 發佈者: gilbert| 查看數: 161| 評論數: 0 |來自: 中央社
(中央社布魯塞爾5日報導)世界經濟論壇(WEF)今天公布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排名連續3年居第13。WEF分析,台灣競爭力強勁,但需鞏固財政,尤其要注意預算赤字。
今年的競爭力排名,多項評比指標台灣拿下全球第1,包括肯定基礎建設優質的每百人固定電話線普及率、攸關物價穩定的通貨膨脹、檢視醫療衛生的瘧疾對商業衝擊與每10萬人瘧疾發生率,以及產業群聚發展。
根據這份報告,台灣跟去年一樣,發展程度被列為最先進的「創新驅動」階段,多項指標比去年進步,如「法規制度」、「基礎建設」、「高等教育與訓練」、「商品市場效率」、「勞動市場效率」、「金融市場發展」。
但有幾項指標排名不如去年,包括「宏觀經濟環境」、「衛生和基礎教育」、「市場規模」和「創新」。
政府法規限制指標,去年第30,今年躍升至第10;政府決策透明度,今年第6,去年第5;商業成熟性指標仍同去年,居第13。創新指標雖從去年的第9名降為14名,但以上各項指標在全球排名,多數居前段名次。
不過,WEF也提醒台灣得留意預算赤字的隱憂。據WEF公布的報告,去年台灣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約4.9%,全球排名第91;今年小幅改善,降至占4.3%,但相較於他國,仍有改善空間,而落至第100。
另據WEF報告,台灣總體政府債務占今年GDP40.8%,去年39.7%,以致總體政府債務占GDP百分比指標,台灣全球排名從去年的第71,退至第75。
反觀台灣主要競爭對手南韓,競爭力排名由去年第24進步至今年的第19,總體政府債務占GDP的34.1%,排名第55,政府無虧損且獲得占GDP2.3%的盈餘,全球排名第17。
中國大陸競爭力總排名第29,去年為第26;政府去年預算赤字占GDP的2.6%,今年縮減至占GDP的1.2%,以致政府預算收支占GDP百分比指標全球排名,從去年第50提升至今年的第41。
WEF競爭力評比/我財政排名 掉到末段班
自由時報 2012-9-6
〔記者陳梅英、范正祥、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綜合報導〕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競爭力評比」出爐,台灣今年排名仍居全球第十三名,連續三年排名不變,但去年排名退步最多的政府財政赤字與債務兩大指標,今年情況更加惡化,政府財政赤字首度掉到一百名,在一四四個受評比國家中居末段班。
總排名第13 連4年贏韓
經建會強調,台灣在WEF全球競爭力評比的總分數,連續三年都有進步,今年增加至五.二八分,是六年來最高;若與鄰近國家比較,台灣連續四年超過韓國,WEF並讚許台灣全球競爭力仍強勁,因此,若台灣能維持一定程度競爭力,景氣一回來,就能夠立即迎頭趕上。
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表示,台灣競爭力獲國際肯定,顯示政府施政方向正確,政府會持續努力。
WEF報告指出,台灣的優勢在高效率的商品市場(第八名)、堅實的高等教育表現(第九名)、企業部門成熟度(十三名)及創新力強勁(十四名)。至於需要加強的部分,則是持續改善體制架構(二十六名)、穩定的總體經濟環境(二十八名),尤其應減少政府赤字以強化財政狀況。
WEF全球競爭力排名由三大項指標(基本需要、效率增強、創新及成熟因素)、十二項中項指標及一一一項細項指標構成,三成採統計資料,七成以問卷方式進行。
我創新優勢 掉到第14名
台灣今年在三大項指標中,除了效率增強因勞動市場效率排名大幅進步而成長四名之外,基本需要與創新及成熟因素兩大指標,分別較去年衰退二名與四名;其中,來自民間企業的創新及成熟因素,過去向來是台灣的強項,也被WEF點名為台灣的優勢,卻是二○○六年WEF改變指標以來,首度掉到十名外,退步至第十四名。
經建會官員表示,主要是原本納入評比的細項指標「獲得的專利數」,今年改為「已應用專利數」,因為WEF沒有這項數字,因此將此細項指標排除,導致台灣在創新及成熟因素的指標排名退步。
至於WEF指出台灣應加強的政府財政赤字表現,去年九十一名已經很難看,今年竟還退步到一百名,政府債務也從七十一名掉到七十五名。
今年瑞士排名蟬連全球第一,新加坡保持第二,芬蘭第三,瑞典、荷蘭及德國分居四至六名。五年前還是榜首的美國則自去年的第五,滑到今年的第七。香港排第九,日本第十,台灣仍領先排名第十九的南韓,中國第二十九名。
勞工悲哀 降解僱成本撐競爭力
自由時報 2012-9-6
記者陳梅英/特稿
馬政府一向重視數字,尤其偏愛國際間的競爭力排名,今年台灣在WEF公布全球競爭力排名守住第十三名,只是,辛苦守住的競爭力排名,卻是犧牲台灣勞工工作條件換來的,相當諷刺。
WEF公布的評比結果,十二項中項指標中,台灣勞動市場效率進步十一名最高,金融市場發展、體制改善分別進步五名,抵銷政府財政赤字與政府債務二細項指標的惡化,以及創新指標的衰退。
但檢視勞動市場效率進步這項指標下的細項指標,卻發現貢獻最大的來自於解僱成本的降低。經建會解釋,過去勞基法舊制解僱一位勞工,需發給九十一週資遣費,新制後只需要二十三週資遣費,解僱成本降低,台灣在此細項指標排名從一一八名大幅提升至一○一名,也帶動勞動市場效率提升。
雖然,所謂競爭力排名或經商容易度排名,幾乎都是站在企業角度思考,且台灣在這項排名仍落後一百多國,也可以很阿Q地說,台灣勞動條件還不算太差,但就怕馬政府一味追求競爭力排名進步下,一個大帽子扣下來,要求進一步鬆綁台灣勞動法規。
去年經建會就曾因檢討台灣經商容易度排名,提議勞委會修改台灣定期契約年限,將現行規定的一年延長至三年,表面原因是改善台灣勞動條件僵固性,增加企業聘僱勞工的彈性,但為何不是先延長到二年?而是一下子放寬到三年?據了解,就是該項評比訂下的晉級條件,只要一放寬到三年,台灣這項指標排名馬上可大幅提升。
台灣勞動權的保障已很脆弱,尤其碰到強勢的資方,例如華隆案,勞工根本是以卵擊石。若台灣競爭力排名進步無法靠著政府效能及總體經濟環境的改善而提升,只能犧牲台灣勞動條件,那真的是台灣勞工的悲哀。
救經濟/坐孫運璿、李國鼎位子的人…
【聯合報╱吳建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前校長】2012.09.10 01:39 am
台灣經濟連續九個藍燈,景氣低迷已到谷底。加上油電雙漲帶來物價波動,人民大喊吃不消,不復當年「台灣錢淹腳目」的榮景,令人感慨。
究其原因,有人歸咎於人才斷層,有人認為是教育的落後,特別是技職教育與真實企業間的落差,使得人才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造成台灣經濟陷入難以創新突破的困境所致。
其實,台灣不是沒有人才,只是政府過去二十餘年的用人政策是「祿私其親,官隨其愛」,導致人才因缺乏相當的政治關係,沒有得到適當的歷練,難成大器,才是人才斷層最主要的原因。影響所及,各行業均呈現高度老化現象,老一輩把持權位,又吝於培育接班人,使得青年人才難以出頭。連向來是年輕人馳騁其中的高科技界亦復如此,我們所謂的「科技教父」竟然是一位望九高齡的白髮老翁,這樣的「台灣奇蹟」相信不是國人所樂見,應該亟思改進。
三十年來,台灣的產業還是依賴過去孫運璿、李國鼎時代所打下以半導體代工為生產模式的基礎上,苟延殘喘,沒有什麼創新轉型可言。試問:一個不知向前求進、沒有未來產業的經濟體,如何因應今日瞬息萬變、日新又新高競爭力經濟時代的考驗?台灣經濟的衰退,是必然的結果。
至於教育與企業間的落差是長久存在的問題,不是始自今日。我們不能「倒因為果」。台灣技職教育存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在過去二十年,當整個世界產業結構,在經濟全球化與科技資訊化趨勢帶動下,發生重大轉變時,這些過去以培育製造業人才為主的工業專科學校,並沒有迅速轉型為以培育創新軟件開發設計人才的新型科技大學,才是今日問題根本所在。
面對經濟慘境,令人格外懷念孫運璿、李國鼎帶領國家經濟發展的輝煌時代。只是今天坐在孫運璿、李國鼎位子上的這些人,可有見賢思齊的惕勵,還是抱持「笑罵由人,好官我自為之」在混日子,那就真是國恥了!
救經濟/製造業服務化 服務業科技化
【聯合報╱莊奕琦/政大社會科學院長(台北市)】2012.09.10 01:39 am
據最新的亞洲政經風險報告,今年台灣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為負百分之零點一八,在亞洲十二個主要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中敬陪末座。對長期來飽受高失業率、低薪資困境的台灣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解決之道顯然不在短期的刺激政策,需要的是調整結構以長期創造新興產業的有效勞動需求,乃能盡其功。
台灣已走過工業化與去工業化過程,進入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知識經濟體。過去靠不斷吸引國內外投資的實體資本累積與刺激製造業產品出口,做為成長引擎的高成長世代已經結束,未來是靠知識與人力資本累積來追求高附加價值產出和服務出口的時代。知識創新將是關鍵,而如何利用製造業優勢結合服務業特色,進行結構轉型實攸關成敗。主要的發展方向應依以下兩大主軸:
一、製造業服務化:增加服務創新對製造業產品的升值,具體表現在科技與生活的結合提供多功能的服務加值,如雲端服務、網路社群、網路消費、APP商店、智慧型手機與全方位的終端顧客服務,強調的是服務的內涵而非產品本身。
二、服務業科技化:應用資訊科技來提昇服務業的附加價值和生產力,如傳統服務業的科技化,多重服務業的跨業結合(如觀光、文創與醫療、教育與文化輸出),遠端或科技化的服務等。
這樣的發展方式除要有客觀環境配合,如台灣已有完備的製造業基礎,優雅的人文素質,優秀且靈活的高技能人才,但更需要新的思維、新的經營模式與廣闊的創造力,整合多元資源的能力,當然還要有政府前瞻性規劃與配套政策。台灣不是沒有機會,但機會只給準備好的人,我們的政府與民間部門準備好了嗎?
《各報要聞》企業家精神,台灣全球第一
2012/09/16 09:45 時報資訊
【時報-各報要聞】經建會昨表示,依據2012年IMD出版的「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的企業家精神被評分為7.67分,全球排名第1,為歷年最佳表現。
經建會指出,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今年5月出版的競爭力報告,在59個受評比的國家4,200份問卷調查中,我國企業家精神指標由去年的第4名躍升至第1名;在亞洲四小龍中居首,優於其他三小龍的香港(第3)、南韓(第16)、新加坡(第23)。
經建會分析,近5年我國企業家精神排名持續進步,由2007年排名第10上升至2008年第3,2009年排名小幅下滑,2010年起再度回到前3名,今年躍居全球第1,是台灣競爭力「細指標」中最具優勢的項目之一。
什麼是企業家精神?經建會引述OECD的看法指出,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價值在勇於承擔風險,藉由創新和重組經濟資源,開發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新產業、新產品與新服務。
經建會表示,跨國實證顯示,增強企業家精神不僅可以提高經濟的潛在供給能力,也能提高成長型產業的潛在需求,進而帶動民間投資與消費的增加。
2012年IMD企業家精神指標全球評比,其他國家的排名如以色列居第2、馬來西亞第5、中國大陸第15。(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在憤怒臨界點看競爭力排名
2012-10-15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7| 評論數: 0 |原作者: 彭思遠
外貿導向的台灣,經濟榮枯向來看外貿表現,當前低迷的國際景氣和風波未斷的歐債危機,造成主要消費市場需求低迷,國內各項經濟指標難以倖免,經濟成長面臨2﹪保衛戰、景氣對策信號連續10個藍燈,台灣經濟現況,令人憂心。
小老百姓的感覺更為深刻,就業惡化、物價飛升,痛苦指數高達7.82,是一年多來的新高,並逐步逼近2008年7月的9.98前波高點,實質薪資的衰退更令人無法接受,今年1到7月含年終、績效獎金等非經常性薪資後的平均薪資約為4.8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0.24﹪,若再扣除物價成長,則實質平均薪資減少1.83﹪,台灣人民的憤怒與不滿已逼近臨界點了。
台競爭力分數升
但國際看法卻有分歧,全球主要競爭力評比機構──世界經濟論壇(WEF)及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均樂觀看待台灣競爭力。在WEF的2012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台灣在144個國家中排名第13,名次雖是連續第3年名列全球第13名,但整體分數增到5.28分,是2007年以來最佳分數。
另外,IMD的2012年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名列第7,雖較去年下滑一名,但在受評比的59個國家高居前段班,其中台灣的企業家精神被評分為7.67分,全球排名第1,為歷年最佳表現,顯然台灣競爭力獲得國際肯定,但為何人民卻無法感受到呢?
首先,從定義來看,WEF與IMD有志一同認定,競爭力就是一個國家「未來」經濟成長(創造財富)的能力,並非指當前經濟環境的優劣;也就是說競爭力評比高分,不一定就是現在的經濟很好。
其次,競爭力指標是各國數據比較後的排名,例如:台灣失業率上升至4.4﹪的高峰,而美國9月分失業率降至7.8﹪,是近4年來首次降至8﹪以下,趨勢上,台灣惡化、美國改善。但若由競爭力比較之角度,4.8﹪的失業率卻實優於7.8﹪,台灣排名就會高於美國,但兩國人民真實的感受卻與競爭力排名截然不同。
不景氣中仍堅韌
再者,經濟表現只是競爭力評比其中一環,例如:IMD將競爭力分為「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及「基礎建設」四大部份;且台灣2012年排名的變化裡,「經濟表現」下跌5名至第13,「企業效能」下滑1名至第4,「政府效能」由第10名上升至第5,「基礎建設」由跳升至第12。這樣的變化在明顯不過了,「經濟表現」敬陪末座,但卻是人民感受最深刻的部分。
此外,目前人民感覺最痛的失業率及物價成長率,均算是景氣的落後指標之一,且失業率與物價的不斷攀升,意味著景氣愈走愈差,也是人民最痛苦的時刻;反之,國際競爭力排名更多是對於未來經濟發展的預期,兩者意涵天壤之別,不應相提並論。
最後,不論社會感受如何?世界競爭力的排名清楚地說明,台灣在全球不景氣中表現依然「堅韌」,當前政策改革大方向應屬正確,民眾對台灣經濟基本面應該保持信心,不必灰心喪志。但面對經濟長期與短期表現落差現象,政府必須認清民心所在,萬不能以競爭力排名成績自滿,更應在提升中、長期競爭力的同時,也要能即時調整施政方針,適時改善當前社會現實面的惡劣環境,提出讓人民有感的政策,營造民眾樂觀預期。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
全球最適合經商國家 台灣升至第16名
自由時報 2012-11-16
〔編譯許世函/綜合報導〕富比世雜誌(Forbes)十四日(週三)公布二○一二年「全球最適合經商國家」排行榜,台灣從去年的第二十六名上升到第十六名,去年排第二的紐西蘭升到榜首,丹麥居次、香港第三、新加坡排第四,至於南韓排第二十九,日本是第三十名。
富比世指出,台灣今年在一四一個國家中,排名進步到第十六,主因是貨幣自由度及研發與政府效能進步,台灣是個資本社會且充滿動能的經濟體,由政府主導的投資與外貿活動減少,;由電子、機械及石化產業率領的出口業,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動能。
福布斯評選2012年最適宜經商國家 中國列第96位
發表時間:2012-11-16-上午 9:04 | 評論:140條新浪微博 143條騰訊微博
來源:人民網 作者:李葉
人民網11月15日訊 世界知名商業雜誌《福布斯》日前公佈全球最適宜經商國家和地區名單,中國排在第96位,中國香港排在第3位。
《福布斯》針對世界141個國家在稅金、保護投資家、股市收益率、創新等11個項目上進行了評估。新西蘭從去年的第2位躍升到首位。而去年冠軍加拿大則降到第5位。
香港因稅率較低等影響,排在第3位;新加坡由於缺乏個人自由,排名第4位;美國於2009年位居第二,但去年排名第10位,今年還降到第12位。
New Zealand Tops Our List Of The Best Countries For Business
11/14/2012 @ 9:52AM |15,149 views
( http://www.forbes.com/sites/kurtbadenhausen/2012/11/14/new-zealand-tops-list-of-the-best-countries-for-business/ )
Americans went to the polls this month to vote in a presidential election that in many ways was a referendum on Barack Obama’s economic and fiscal policies. The United States has emerged from the worst recession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but economic growth remains weak and unemployment stubbornly high. Another challenge: how its business climate stacks up globally.
The U.S. continues to lose ground against other nations in Forbes’ annual look at the Best Countries for Business. The U.S. placed second in 2009, but it has been in a steady decline since. This year it ranks 12th, down from No. 10 last year. The U.S. trails fellow G-8 countries Canada (No. 5), United Kingdom (No. 10) and Australia (No. 11).
Corporate taxes continue to put a damper on American businesses. Following a tax cut in Japan this year, the U.S. now has the highest statutory corporate tax rate in the world. The effective rate is much lower thanks to numerous breaks, but owning the highest published rate makes for poor perceptions.
It is not just the rate that hinders the U.S., but also the complexity of the tax code. The typical small or medium-size business requires 175 hours a year to comply with U.S. tax laws, according to the World Bank. Overall the U.S. ranks 55th out of the 141 countries we examined in terms of its tax regime. The world’s biggest economy at $15.1 trillion, it also scores poorly when it comes to trade freedom and monetary freedom.
New Zealand ranks first on our list of the Best Countries for Business, up from No. 2 last year, thanks to a transparent and stable business climate that encourages entrepreneurship. New Zealand is the smallest economy in our top 10 at $162 billion, but it ranks first in four of the 11 metrics we examined, including personal freedom and investor protection, as well as a lack of red tape and corruption.
In Pictures: The Best Countries For Business
New Zealand’s economy is closely tied to Australia’s, and both held up better than most dur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downside to the resilience of its economy is that the New Zealand dollar has appreciated, making the country’s agricultural exports more expensive. The higher prices have helped to push up unemployment to 7.3%—the highest level since 1999.
New Zealand cut its corporate tax rate from 30% to 28% last year and eliminated certain deductions, making the cut fiscally neutral. Investors have prospered, with the country’s benchmark stock index, the NZX 50, up 24% over the past 12 months.
We determined the Best Countries for Business by grading 141 nations on 11 different factors: property rights, innovation, taxes, technology, corruption, freedom (personal, trade and monetary), red tape,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stock market performance.
Forbes leaned on research and published reports from the following organizations: 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Freedom House, Heritage Foundation, Property Rights Alliance,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World Bank and World Economic Forum.
Ranking second on our list is Denmark, on the strength of its technology, trade freedom and property rights. Its GDP per capita is one of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at $59,684 last year, according to the World Bank (America’s was $48,442). Like the U.S., Denmark is struggling to recover from the bursting of its real estate bubble. GDP rose 1.1% last year and contracted 0.4% 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12. Yet, with its business-friendly climate, the country is poised to rebound stronger than most of Europe.
Hong Kong ranks third. Its economy, highly dependent o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vibrant in the world. Credit one of the world’s lowest tax burdens and a high level of monetary freedom. Hong Kong’s economy grew 5% last year and the unemployment rate is a scant 3.2%.
Singapore comes in at No. 4, ranking in the top 20 in all but one of the 11 metrics we measured. The only thing keeping Singapore from the top spot is a low score on personal freedom, as measured by watchdog organization Freedom House. Singapore’s economy depends heavily on exports, particularly in consumer electronics and IT products. Its trade surplus was 24% of GDP in 2011. The $240 billion economy grew 4.9% last year.
Canada slid from the top of the rankings in 2011 to No. 5 this year, losing ground on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s annual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says Canada is being weighed down by “a less favorable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it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he government’s role in promoting innovation through procurement practices.” However Canada remains among the b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hen it comes to trade freedom,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the ease of starting a new business.
Browse The List http://www.forbes.com/best-countries-for-business/
2012-9-5 14:12| 發佈者: gilbert| 查看數: 161| 評論數: 0 |來自: 中央社
(中央社布魯塞爾5日報導)世界經濟論壇(WEF)今天公布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排名連續3年居第13。WEF分析,台灣競爭力強勁,但需鞏固財政,尤其要注意預算赤字。
今年的競爭力排名,多項評比指標台灣拿下全球第1,包括肯定基礎建設優質的每百人固定電話線普及率、攸關物價穩定的通貨膨脹、檢視醫療衛生的瘧疾對商業衝擊與每10萬人瘧疾發生率,以及產業群聚發展。
根據這份報告,台灣跟去年一樣,發展程度被列為最先進的「創新驅動」階段,多項指標比去年進步,如「法規制度」、「基礎建設」、「高等教育與訓練」、「商品市場效率」、「勞動市場效率」、「金融市場發展」。
但有幾項指標排名不如去年,包括「宏觀經濟環境」、「衛生和基礎教育」、「市場規模」和「創新」。
政府法規限制指標,去年第30,今年躍升至第10;政府決策透明度,今年第6,去年第5;商業成熟性指標仍同去年,居第13。創新指標雖從去年的第9名降為14名,但以上各項指標在全球排名,多數居前段名次。
不過,WEF也提醒台灣得留意預算赤字的隱憂。據WEF公布的報告,去年台灣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約4.9%,全球排名第91;今年小幅改善,降至占4.3%,但相較於他國,仍有改善空間,而落至第100。
另據WEF報告,台灣總體政府債務占今年GDP40.8%,去年39.7%,以致總體政府債務占GDP百分比指標,台灣全球排名從去年的第71,退至第75。
反觀台灣主要競爭對手南韓,競爭力排名由去年第24進步至今年的第19,總體政府債務占GDP的34.1%,排名第55,政府無虧損且獲得占GDP2.3%的盈餘,全球排名第17。
中國大陸競爭力總排名第29,去年為第26;政府去年預算赤字占GDP的2.6%,今年縮減至占GDP的1.2%,以致政府預算收支占GDP百分比指標全球排名,從去年第50提升至今年的第41。
WEF競爭力評比/我財政排名 掉到末段班
自由時報 2012-9-6
〔記者陳梅英、范正祥、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綜合報導〕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競爭力評比」出爐,台灣今年排名仍居全球第十三名,連續三年排名不變,但去年排名退步最多的政府財政赤字與債務兩大指標,今年情況更加惡化,政府財政赤字首度掉到一百名,在一四四個受評比國家中居末段班。
總排名第13 連4年贏韓
經建會強調,台灣在WEF全球競爭力評比的總分數,連續三年都有進步,今年增加至五.二八分,是六年來最高;若與鄰近國家比較,台灣連續四年超過韓國,WEF並讚許台灣全球競爭力仍強勁,因此,若台灣能維持一定程度競爭力,景氣一回來,就能夠立即迎頭趕上。
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表示,台灣競爭力獲國際肯定,顯示政府施政方向正確,政府會持續努力。
WEF報告指出,台灣的優勢在高效率的商品市場(第八名)、堅實的高等教育表現(第九名)、企業部門成熟度(十三名)及創新力強勁(十四名)。至於需要加強的部分,則是持續改善體制架構(二十六名)、穩定的總體經濟環境(二十八名),尤其應減少政府赤字以強化財政狀況。
WEF全球競爭力排名由三大項指標(基本需要、效率增強、創新及成熟因素)、十二項中項指標及一一一項細項指標構成,三成採統計資料,七成以問卷方式進行。
我創新優勢 掉到第14名
台灣今年在三大項指標中,除了效率增強因勞動市場效率排名大幅進步而成長四名之外,基本需要與創新及成熟因素兩大指標,分別較去年衰退二名與四名;其中,來自民間企業的創新及成熟因素,過去向來是台灣的強項,也被WEF點名為台灣的優勢,卻是二○○六年WEF改變指標以來,首度掉到十名外,退步至第十四名。
經建會官員表示,主要是原本納入評比的細項指標「獲得的專利數」,今年改為「已應用專利數」,因為WEF沒有這項數字,因此將此細項指標排除,導致台灣在創新及成熟因素的指標排名退步。
至於WEF指出台灣應加強的政府財政赤字表現,去年九十一名已經很難看,今年竟還退步到一百名,政府債務也從七十一名掉到七十五名。
今年瑞士排名蟬連全球第一,新加坡保持第二,芬蘭第三,瑞典、荷蘭及德國分居四至六名。五年前還是榜首的美國則自去年的第五,滑到今年的第七。香港排第九,日本第十,台灣仍領先排名第十九的南韓,中國第二十九名。
勞工悲哀 降解僱成本撐競爭力
自由時報 2012-9-6
記者陳梅英/特稿
馬政府一向重視數字,尤其偏愛國際間的競爭力排名,今年台灣在WEF公布全球競爭力排名守住第十三名,只是,辛苦守住的競爭力排名,卻是犧牲台灣勞工工作條件換來的,相當諷刺。
WEF公布的評比結果,十二項中項指標中,台灣勞動市場效率進步十一名最高,金融市場發展、體制改善分別進步五名,抵銷政府財政赤字與政府債務二細項指標的惡化,以及創新指標的衰退。
但檢視勞動市場效率進步這項指標下的細項指標,卻發現貢獻最大的來自於解僱成本的降低。經建會解釋,過去勞基法舊制解僱一位勞工,需發給九十一週資遣費,新制後只需要二十三週資遣費,解僱成本降低,台灣在此細項指標排名從一一八名大幅提升至一○一名,也帶動勞動市場效率提升。
雖然,所謂競爭力排名或經商容易度排名,幾乎都是站在企業角度思考,且台灣在這項排名仍落後一百多國,也可以很阿Q地說,台灣勞動條件還不算太差,但就怕馬政府一味追求競爭力排名進步下,一個大帽子扣下來,要求進一步鬆綁台灣勞動法規。
去年經建會就曾因檢討台灣經商容易度排名,提議勞委會修改台灣定期契約年限,將現行規定的一年延長至三年,表面原因是改善台灣勞動條件僵固性,增加企業聘僱勞工的彈性,但為何不是先延長到二年?而是一下子放寬到三年?據了解,就是該項評比訂下的晉級條件,只要一放寬到三年,台灣這項指標排名馬上可大幅提升。
台灣勞動權的保障已很脆弱,尤其碰到強勢的資方,例如華隆案,勞工根本是以卵擊石。若台灣競爭力排名進步無法靠著政府效能及總體經濟環境的改善而提升,只能犧牲台灣勞動條件,那真的是台灣勞工的悲哀。
救經濟/坐孫運璿、李國鼎位子的人…
【聯合報╱吳建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前校長】2012.09.10 01:39 am
台灣經濟連續九個藍燈,景氣低迷已到谷底。加上油電雙漲帶來物價波動,人民大喊吃不消,不復當年「台灣錢淹腳目」的榮景,令人感慨。
究其原因,有人歸咎於人才斷層,有人認為是教育的落後,特別是技職教育與真實企業間的落差,使得人才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造成台灣經濟陷入難以創新突破的困境所致。
其實,台灣不是沒有人才,只是政府過去二十餘年的用人政策是「祿私其親,官隨其愛」,導致人才因缺乏相當的政治關係,沒有得到適當的歷練,難成大器,才是人才斷層最主要的原因。影響所及,各行業均呈現高度老化現象,老一輩把持權位,又吝於培育接班人,使得青年人才難以出頭。連向來是年輕人馳騁其中的高科技界亦復如此,我們所謂的「科技教父」竟然是一位望九高齡的白髮老翁,這樣的「台灣奇蹟」相信不是國人所樂見,應該亟思改進。
三十年來,台灣的產業還是依賴過去孫運璿、李國鼎時代所打下以半導體代工為生產模式的基礎上,苟延殘喘,沒有什麼創新轉型可言。試問:一個不知向前求進、沒有未來產業的經濟體,如何因應今日瞬息萬變、日新又新高競爭力經濟時代的考驗?台灣經濟的衰退,是必然的結果。
至於教育與企業間的落差是長久存在的問題,不是始自今日。我們不能「倒因為果」。台灣技職教育存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在過去二十年,當整個世界產業結構,在經濟全球化與科技資訊化趨勢帶動下,發生重大轉變時,這些過去以培育製造業人才為主的工業專科學校,並沒有迅速轉型為以培育創新軟件開發設計人才的新型科技大學,才是今日問題根本所在。
面對經濟慘境,令人格外懷念孫運璿、李國鼎帶領國家經濟發展的輝煌時代。只是今天坐在孫運璿、李國鼎位子上的這些人,可有見賢思齊的惕勵,還是抱持「笑罵由人,好官我自為之」在混日子,那就真是國恥了!
救經濟/製造業服務化 服務業科技化
【聯合報╱莊奕琦/政大社會科學院長(台北市)】2012.09.10 01:39 am
據最新的亞洲政經風險報告,今年台灣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為負百分之零點一八,在亞洲十二個主要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中敬陪末座。對長期來飽受高失業率、低薪資困境的台灣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解決之道顯然不在短期的刺激政策,需要的是調整結構以長期創造新興產業的有效勞動需求,乃能盡其功。
台灣已走過工業化與去工業化過程,進入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知識經濟體。過去靠不斷吸引國內外投資的實體資本累積與刺激製造業產品出口,做為成長引擎的高成長世代已經結束,未來是靠知識與人力資本累積來追求高附加價值產出和服務出口的時代。知識創新將是關鍵,而如何利用製造業優勢結合服務業特色,進行結構轉型實攸關成敗。主要的發展方向應依以下兩大主軸:
一、製造業服務化:增加服務創新對製造業產品的升值,具體表現在科技與生活的結合提供多功能的服務加值,如雲端服務、網路社群、網路消費、APP商店、智慧型手機與全方位的終端顧客服務,強調的是服務的內涵而非產品本身。
二、服務業科技化:應用資訊科技來提昇服務業的附加價值和生產力,如傳統服務業的科技化,多重服務業的跨業結合(如觀光、文創與醫療、教育與文化輸出),遠端或科技化的服務等。
這樣的發展方式除要有客觀環境配合,如台灣已有完備的製造業基礎,優雅的人文素質,優秀且靈活的高技能人才,但更需要新的思維、新的經營模式與廣闊的創造力,整合多元資源的能力,當然還要有政府前瞻性規劃與配套政策。台灣不是沒有機會,但機會只給準備好的人,我們的政府與民間部門準備好了嗎?
《各報要聞》企業家精神,台灣全球第一
2012/09/16 09:45 時報資訊
【時報-各報要聞】經建會昨表示,依據2012年IMD出版的「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的企業家精神被評分為7.67分,全球排名第1,為歷年最佳表現。
經建會指出,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今年5月出版的競爭力報告,在59個受評比的國家4,200份問卷調查中,我國企業家精神指標由去年的第4名躍升至第1名;在亞洲四小龍中居首,優於其他三小龍的香港(第3)、南韓(第16)、新加坡(第23)。
經建會分析,近5年我國企業家精神排名持續進步,由2007年排名第10上升至2008年第3,2009年排名小幅下滑,2010年起再度回到前3名,今年躍居全球第1,是台灣競爭力「細指標」中最具優勢的項目之一。
什麼是企業家精神?經建會引述OECD的看法指出,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價值在勇於承擔風險,藉由創新和重組經濟資源,開發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新產業、新產品與新服務。
經建會表示,跨國實證顯示,增強企業家精神不僅可以提高經濟的潛在供給能力,也能提高成長型產業的潛在需求,進而帶動民間投資與消費的增加。
2012年IMD企業家精神指標全球評比,其他國家的排名如以色列居第2、馬來西亞第5、中國大陸第15。(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在憤怒臨界點看競爭力排名
2012-10-15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7| 評論數: 0 |原作者: 彭思遠
外貿導向的台灣,經濟榮枯向來看外貿表現,當前低迷的國際景氣和風波未斷的歐債危機,造成主要消費市場需求低迷,國內各項經濟指標難以倖免,經濟成長面臨2﹪保衛戰、景氣對策信號連續10個藍燈,台灣經濟現況,令人憂心。
小老百姓的感覺更為深刻,就業惡化、物價飛升,痛苦指數高達7.82,是一年多來的新高,並逐步逼近2008年7月的9.98前波高點,實質薪資的衰退更令人無法接受,今年1到7月含年終、績效獎金等非經常性薪資後的平均薪資約為4.8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0.24﹪,若再扣除物價成長,則實質平均薪資減少1.83﹪,台灣人民的憤怒與不滿已逼近臨界點了。
台競爭力分數升
但國際看法卻有分歧,全球主要競爭力評比機構──世界經濟論壇(WEF)及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均樂觀看待台灣競爭力。在WEF的2012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台灣在144個國家中排名第13,名次雖是連續第3年名列全球第13名,但整體分數增到5.28分,是2007年以來最佳分數。
另外,IMD的2012年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名列第7,雖較去年下滑一名,但在受評比的59個國家高居前段班,其中台灣的企業家精神被評分為7.67分,全球排名第1,為歷年最佳表現,顯然台灣競爭力獲得國際肯定,但為何人民卻無法感受到呢?
首先,從定義來看,WEF與IMD有志一同認定,競爭力就是一個國家「未來」經濟成長(創造財富)的能力,並非指當前經濟環境的優劣;也就是說競爭力評比高分,不一定就是現在的經濟很好。
其次,競爭力指標是各國數據比較後的排名,例如:台灣失業率上升至4.4﹪的高峰,而美國9月分失業率降至7.8﹪,是近4年來首次降至8﹪以下,趨勢上,台灣惡化、美國改善。但若由競爭力比較之角度,4.8﹪的失業率卻實優於7.8﹪,台灣排名就會高於美國,但兩國人民真實的感受卻與競爭力排名截然不同。
不景氣中仍堅韌
再者,經濟表現只是競爭力評比其中一環,例如:IMD將競爭力分為「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及「基礎建設」四大部份;且台灣2012年排名的變化裡,「經濟表現」下跌5名至第13,「企業效能」下滑1名至第4,「政府效能」由第10名上升至第5,「基礎建設」由跳升至第12。這樣的變化在明顯不過了,「經濟表現」敬陪末座,但卻是人民感受最深刻的部分。
此外,目前人民感覺最痛的失業率及物價成長率,均算是景氣的落後指標之一,且失業率與物價的不斷攀升,意味著景氣愈走愈差,也是人民最痛苦的時刻;反之,國際競爭力排名更多是對於未來經濟發展的預期,兩者意涵天壤之別,不應相提並論。
最後,不論社會感受如何?世界競爭力的排名清楚地說明,台灣在全球不景氣中表現依然「堅韌」,當前政策改革大方向應屬正確,民眾對台灣經濟基本面應該保持信心,不必灰心喪志。但面對經濟長期與短期表現落差現象,政府必須認清民心所在,萬不能以競爭力排名成績自滿,更應在提升中、長期競爭力的同時,也要能即時調整施政方針,適時改善當前社會現實面的惡劣環境,提出讓人民有感的政策,營造民眾樂觀預期。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
全球最適合經商國家 台灣升至第16名
自由時報 2012-11-16
〔編譯許世函/綜合報導〕富比世雜誌(Forbes)十四日(週三)公布二○一二年「全球最適合經商國家」排行榜,台灣從去年的第二十六名上升到第十六名,去年排第二的紐西蘭升到榜首,丹麥居次、香港第三、新加坡排第四,至於南韓排第二十九,日本是第三十名。
富比世指出,台灣今年在一四一個國家中,排名進步到第十六,主因是貨幣自由度及研發與政府效能進步,台灣是個資本社會且充滿動能的經濟體,由政府主導的投資與外貿活動減少,;由電子、機械及石化產業率領的出口業,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動能。
福布斯評選2012年最適宜經商國家 中國列第96位
發表時間:2012-11-16-上午 9:04 | 評論:140條新浪微博 143條騰訊微博
來源:人民網 作者:李葉
人民網11月15日訊 世界知名商業雜誌《福布斯》日前公佈全球最適宜經商國家和地區名單,中國排在第96位,中國香港排在第3位。
《福布斯》針對世界141個國家在稅金、保護投資家、股市收益率、創新等11個項目上進行了評估。新西蘭從去年的第2位躍升到首位。而去年冠軍加拿大則降到第5位。
香港因稅率較低等影響,排在第3位;新加坡由於缺乏個人自由,排名第4位;美國於2009年位居第二,但去年排名第10位,今年還降到第12位。
New Zealand Tops Our List Of The Best Countries For Business
11/14/2012 @ 9:52AM |15,149 views
( http://www.forbes.com/sites/kurtbadenhausen/2012/11/14/new-zealand-tops-list-of-the-best-countries-for-business/ )
Americans went to the polls this month to vote in a presidential election that in many ways was a referendum on Barack Obama’s economic and fiscal policies. The United States has emerged from the worst recession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but economic growth remains weak and unemployment stubbornly high. Another challenge: how its business climate stacks up globally.
The U.S. continues to lose ground against other nations in Forbes’ annual look at the Best Countries for Business. The U.S. placed second in 2009, but it has been in a steady decline since. This year it ranks 12th, down from No. 10 last year. The U.S. trails fellow G-8 countries Canada (No. 5), United Kingdom (No. 10) and Australia (No. 11).
Corporate taxes continue to put a damper on American businesses. Following a tax cut in Japan this year, the U.S. now has the highest statutory corporate tax rate in the world. The effective rate is much lower thanks to numerous breaks, but owning the highest published rate makes for poor perceptions.
It is not just the rate that hinders the U.S., but also the complexity of the tax code. The typical small or medium-size business requires 175 hours a year to comply with U.S. tax laws, according to the World Bank. Overall the U.S. ranks 55th out of the 141 countries we examined in terms of its tax regime. The world’s biggest economy at $15.1 trillion, it also scores poorly when it comes to trade freedom and monetary freedom.
New Zealand ranks first on our list of the Best Countries for Business, up from No. 2 last year, thanks to a transparent and stable business climate that encourages entrepreneurship. New Zealand is the smallest economy in our top 10 at $162 billion, but it ranks first in four of the 11 metrics we examined, including personal freedom and investor protection, as well as a lack of red tape and corruption.
In Pictures: The Best Countries For Business
New Zealand’s economy is closely tied to Australia’s, and both held up better than most dur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downside to the resilience of its economy is that the New Zealand dollar has appreciated, making the country’s agricultural exports more expensive. The higher prices have helped to push up unemployment to 7.3%—the highest level since 1999.
New Zealand cut its corporate tax rate from 30% to 28% last year and eliminated certain deductions, making the cut fiscally neutral. Investors have prospered, with the country’s benchmark stock index, the NZX 50, up 24% over the past 12 months.
We determined the Best Countries for Business by grading 141 nations on 11 different factors: property rights, innovation, taxes, technology, corruption, freedom (personal, trade and monetary), red tape,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stock market performance.
Forbes leaned on research and published reports from the following organizations: 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Freedom House, Heritage Foundation, Property Rights Alliance,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World Bank and World Economic Forum.
Ranking second on our list is Denmark, on the strength of its technology, trade freedom and property rights. Its GDP per capita is one of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at $59,684 last year, according to the World Bank (America’s was $48,442). Like the U.S., Denmark is struggling to recover from the bursting of its real estate bubble. GDP rose 1.1% last year and contracted 0.4% 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12. Yet, with its business-friendly climate, the country is poised to rebound stronger than most of Europe.
Hong Kong ranks third. Its economy, highly dependent o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vibrant in the world. Credit one of the world’s lowest tax burdens and a high level of monetary freedom. Hong Kong’s economy grew 5% last year and the unemployment rate is a scant 3.2%.
Singapore comes in at No. 4, ranking in the top 20 in all but one of the 11 metrics we measured. The only thing keeping Singapore from the top spot is a low score on personal freedom, as measured by watchdog organization Freedom House. Singapore’s economy depends heavily on exports, particularly in consumer electronics and IT products. Its trade surplus was 24% of GDP in 2011. The $240 billion economy grew 4.9% last year.
Canada slid from the top of the rankings in 2011 to No. 5 this year, losing ground on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s annual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says Canada is being weighed down by “a less favorable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it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he government’s role in promoting innovation through procurement practices.” However Canada remains among the b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hen it comes to trade freedom,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the ease of starting a new business.
Browse The List http://www.forbes.com/best-countries-for-business/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