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廣告油耗落差大 十款車共罰千萬

【聯合報╱記者羅介妤/台北報導】2012.09.06 04:45 am

油價漲,車商紛紛打出「低油耗」(每公升汽油可跑的公里數越多,代表越省油)的汽車廣告吸引消費者;不過,公平交易委員會昨天查出九家車商、總計十個汽車品牌的「油耗廣告不實」,共罰鍰一千零四十萬元。

其中,和泰汽車「LEXUS」與「TOYOTA」兩系列車款都「中獎」,共被罰了四百五十萬元,創下單家汽車業者油耗廣告不實的最高罰鍰紀錄。

公平會發言人孫立群說,這九家車商、十個汽車品牌汽車,在電視、平面媒體、型錄或網站廣告中所宣稱的油耗數據,其實是在實驗室、特定條件下測得的結果,與汽車實際油耗落差很大;這些汽車廣告虛報省油效果,已經誤導消費者。

孫立群表示,通常在實驗室控制溫度、濕度,排除外界天候與路況,且車燈、空調、音響等耗能附屬設備都未啟動的狀態下,實驗出來的「理想耗油數據」,與消費者日常開車「上路」後的油耗情況有相當大差距。

他強調,油耗廣告雖然標示油耗數據經過「實驗測試」,但未說明在什麼樣環境下所做的實驗,也沒有說明數據的資料來源,讓消費者誤以為實驗數據就是實際油耗量。

他舉例,和泰汽車「LEXUS」系列的汽車廣告,拿「最省油」的GS450h(油電混合車)的油耗數據、即每公升平均油耗十六點三公里,充當其他同系列車款的油耗量,明顯誇大省油效果,違規情節最嚴重,罰鍰兩百五十萬元;和泰汽車「TOYOTA」也涉及廣告不實,罰鍰兩百萬元,合計四百五十萬元。

公平會另開罰包括汎德汽車「BMW」一百五十萬元、標達汽車「VOLKSWAGEN」九十萬元、福特六和汽車「FORD」八十萬元、南陽實業「HYUNDAI」七十萬元、中華汽車「MITSUBI SHI」七十萬元、富豪汽車「VOLVO」五十萬元、台灣本田汽車「HONDA」四十萬元、以及台灣意美汽車「SUBARU」四十萬元。


汽車油耗廣告不實 廠商遭罰

2012/09/05 13:06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吳靜君台北5日電)公平會今天表示,針對9家汽車公司10種品牌車油耗廣告不實開罰,共處新台幣1040萬元。

公平交易委員會表示,和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汎德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商標達國際汽車有限公司、福特六和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南陽實業股份公司、中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國際富豪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本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意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平面媒體、電視廣告等油耗廣告有虛偽不實、引人錯誤的表示,共處1040萬元。

公平會表示,其中和泰汽車旗下LEXUS及TOYOTA涉及廣告不實,處新台幣450萬元,分別為250萬元及200萬元,是這9家汽車公司中罰鍰金額最高的。

公平會委員孫立群表示,9家汽車公司油耗廣告不實有2個情形,其中包含虛報油耗情況,或者是油耗是真實,但是沒有說明是在實驗控制溫度、濕度的情形下,所做出來的油耗量,與消費實際情形有很大的落差。1010905。


油耗廣告不實 9大車商遭公平會罰鍰合計1040萬

NOWnews – 2012年9月5日 下午12:24

記者曹逸雯/台北報導

國內油價創新高,汽車廣告也主打低油耗為訴求,公平交易委員會今(5)日一口氣針對9家車商、10款汽車的油耗廣告不實,做出處罰,罰鍰總金額達1040萬元,其中以和泰汽車罰鍰450萬元最高。

公平會在今年4月間,對台灣賓士被檢舉銷售smart汽車油耗廣告不實案,做出150萬元罰鍰的處分後,便針對民眾相當關心的油耗省錢等相關議題,針對各大車商進行通案性的調查,以保障消費者的權益與荷包。

經公平會調查後,發現和泰汽車在電視上播放的LEXUS GS系列車款廣告,宣稱「平均油耗16.3km/L」,但GS系列車款,僅GS450h車款的測試值為16.3km/L,其餘GS250、GS350車款分別為10.7km/L、10.1km/L,但廣告並未特別指出,遭公平會認定核屬虛偽不實及引人錯誤之表示。

另外,和泰汽車除了LEXUS CT200h、GS系列車款廣告外,在平面、電視媒體刊播TOYOTA CAMRY HYBRID、ALTIS汽車廣告,以及福特六和汽車等其他8家業者在網站、車款型錄登(記)載的汽車油耗數據等,也都是在實驗室、特定條件測得的數據。

公平會指出,依據能源局說明,這些測試為了排除外界天候及路況影響,都是在控制溫度及濕度的實驗室中,由專業人員在車體動力計上,依規定行車型態行駛測試;且測試過程中,車燈、車上空調系統及音響等可能影響耗能測試結果的附屬設備皆不啟動,與消費者一般行車情狀有別,且因受天候、路況、塞車、使用車上空調系統、駕駛者開車習慣等因素影響,實際每公升汽(柴)油在道路上行駛的公里數,應低於「車輛油耗指南」所登錄的油耗測試值。

公平會認為,和泰汽車等9家車商的油耗廣告表示,均未就實驗室環境具體說明,消費者無法認知所得測試結果通常是最佳油耗表現,顯與廣告給人的印象有重大差別,容易致消費者產生錯誤的認知或決定,核屬引人錯誤之表示,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1條第1項規定。

公平會委員會議決議的處分分別為:和泰汽車處450萬元、汎德公司處150萬元、香港商標達國際汽車公司處90萬元、福特六和汽車公司處80萬元、南陽實業公司處70萬元、中華汽車公司處70萬元、國際富豪汽車公司處50萬元、台灣本田汽車公司處40萬元、台灣意美汽車公司處40萬元罰鍰。


油耗廣告不實 9車商共罰1040萬

自由時報 2012-9-6

〔記者廖千瑩、楊雅民/台北報導〕油價高漲,汽車廣告多標榜低油耗,但公平會昨公布對車商油耗廣告首次調查結果,一口氣對九家車商、十款汽車的油耗廣告不實開鍘,罰鍰金額共達一○四○萬元,創下同類型廣告史上最高開罰金額,以和泰汽車遭罰四五○萬元最高。

公平會曾在四月間,對台灣賓士被檢舉銷售Smart汽車油耗廣告不實案,處分一五○萬元罰鍰,後因油電雙漲,汽車廣告多以低油耗為訴求,公平會於是針對各大車商進行首次全面性油耗廣告調查。

和泰汽車被罰450萬最高

根據調查結果,九家車商、十款汽車的油耗廣告涉及廣告不實,違反公平法規定。其中,和泰汽車「LEXUS」GS系列車款廣告,宣稱「平均油耗16.3km/L」,但GS系列車款,僅GS450h車款的測試值為16.3km/L,其餘GS250、GS350車款均不符,遭認定涉及虛偽不實及引人錯誤。

此外,和泰汽車在電視媒體播放LEXUS CT200h、GS系列車款廣告;且在平面、電視媒體刊播TOYOTA CAMRY HYBRID、ALTIS汽車廣告,以及福特六和汽車、汎德公司等其他八家業者,在網站、車款型錄宣稱的汽車油耗數據,都是在實驗室、且特定條件下測得數據,並非實際行車所得數據。

公平會發言人孫立群說,九家車商的油耗廣告,都沒有針對實驗室環境具體說明,容易造成消費者產生錯誤的認知和決定,涉及廣告不實,決議開罰。他表示,低油耗廣告不是不能刊播,但應加註低油耗的數據是如何測得,以免消費者產生誤解。

九家挨罰車商,包括和泰汽車罰四五○萬元、汎德公司一五○萬元、標達汽車九十萬元、福特六和汽車八十萬元、南陽實業公司和中華汽車各七十萬元、富豪汽車五十萬元、台灣本田汽車和台灣意美汽車各四十萬元。

車商:經合格機構檢測

車商表示,待收到公平會裁罰文後,會再研究是否提起行政訴願。車商並指出,國內各大品牌汽車,油耗都是經過經濟部能源局認可的車測中心和工研院檢測的結果,不是車商自己檢測出來的,如今,公平會卻認為車商油耗廣告不實,業者實在很無奈。


9車商油耗廣告不實 罰千萬

作者: 記者譚淑珍╱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9月6日 上午5:30

公平會昨(5)日就包括和泰汽車公司等9家汽車公司、10種品牌車種的油耗廣告不實,共罰新台幣1,040萬元。

公平會在今年4月間審理賓士公司被檢舉銷售Smart汽車油耗廣告不實案,並予處分後,發現民眾對油耗省錢等相關議題,特別敏感,因此針對各大車商進行通案性的調查,調查結果,只除了裕隆汽車公司外,幾乎所有汽車公司的油耗廣告皆有虛偽不實、引人錯誤的表示。

其中,和泰汽車旗下的LEXUS及TOYOTA,公平會指出,分別處分新台幣250萬元及200萬元,共罰450萬元,是被罰9家中罰鍰金額最高的汽車公司。

歸納9家汽車公司油耗廣告不實的調查結果,公平會發言人孫立群指出,主要為虛報油耗情況,或者是所宣稱的耗能數據是真實,但是,是在實驗室裡的測室的數據,非實際行車的耗能量。

而且,公平會指出,測試過程中,車燈、車上空調系統及音響等可能影響耗能測試結果的附屬設備也都沒有啟動,與消費者一般行車情狀有別,而一般行車情況,是會受天候、路況、塞車、使用車上空調系統、駕駛者開車習慣等因素的影響。

公平會因此依情結輕重分別處分和泰、汎德、標達、福特六和、南陽實業、富豪、本田、意美以及中華等9家公司。


加註「實驗室結果」裕隆免罰

【聯合報╱記者羅介妤/台北報導】2012.09.06 02:44 am

公平會昨天開罰汽車「油耗廣告不實」,九大車商中箭落馬,唯獨國產車龍頭裕隆汽車「全身而退」。

公平會發言人孫立群說,裕隆的廣告加註油耗數據來源,讓消費者清楚知道廣告的油耗量來自「實驗室結果」,所以免罰。

公平會今年四月曾對台灣賓士銷售智慧節能車「smart」廣告宣稱的平均油耗量與民眾實際上路有明顯落差,開罰一百五十萬元。

昨天是公平會再度開罰車商的油耗量廣告不實。

孫立群說,汽車油耗廣告應加註數據來源,例如在數據後附加經濟部能源局網站連結,消費者點入後可看到數據來自什麼樣的實驗單位;或是直接在數據下方說明實驗環境狀況,讓消費者知道廣告標識的油耗量都是來自「實驗室結果」。


「實驗室測試 全世界都在做」

【聯合報╱記者趙惠群/台北報導】2012.09.06 02:44 am

關於公平會針對廣告刊載油耗數據與事實不符開罰,昨天挨罰的九家車商都感到不可思議,更有人認為這是政府部門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目前國內新車的油耗測試,都是經濟部能源局委託工研院和車輛測試中心兩財團法人機構,針對車商送來將上市新車測試,並且會對外公布測試結果,測試標準有歐洲規格(俗稱歐規)及美國規格(美規),大多數車商在新車上市時,會援用這些有利的數字刊於廣告,以凸顯自家的新車省油性。

公平會裁罰理由之一是,這些數字是實驗室裡既定條件下測出的結果,和實際道路行駛結果有很大落差。

一位車輛測試單位人員表示,公平會是大外行,因為能源局做汽油油耗測試不可能全拿到道路實測,每天氣候、溫度、溫度都不同,甚至道路狀況也不同,測出結果有很大差異。即使同一輛車在不同天候下測試,數字也會不同,才會在實驗室內,以設定的平均值來測試。全世界絕大多數油耗測試都是這樣做出來的。

公平會處罰車商另一理由是,車商廣告未註明此數字是在實驗室測出的,即「就實驗室環境具體說明」,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車商表示,汽車商在新車廣告刊登經濟部能源局的新車油耗測試數據,作法行之有年,公平會突然開罰,有「為罰而罰」之嫌,政府該明文規定車商不能使用這些數字宣傳,或規定刊登時要註明是實驗室測試數字。

另一家車商表示,八月初環保署為鼓勵民眾買節能環保車,公布了「二○一二年度環保車」名單,車子油耗數字也是取材自經濟部能源局,名單上,環保署也沒有註明這些車油耗是實驗室測試結果。

目前這九家車商都表示尚未接到公平會公文,收到公文後會再做後續應對。某車商公關透露,即使心有不甘,車商也不可能對公平會提出申訴,因為公平會可以拒絕受理。


別被好看的油耗數字給騙了

記者:文/Miao Wu、整理/lulu 2010-08-03

最近有輛新車上市後引起了網路上的熱烈討論,話題大多集中在它的油耗測試值大幅提升,因此不少人認為新車真是「超省油」!睜大眼睛,所謂省油效率的提升幅度,真如數字上看來那樣神奇?這問題其實國中生就能回答您,只因為中間藏有一大盲點,讓車商有了機會可以取巧...

姑且不論歐規、美規測試方式會導致不一樣的數值結果,這裡探討的純粹是油耗「單位」的不同,會讓人腦在第一時間無法正確判定“油量差異”的混亂。

先看看您的車內儀錶板上關於油耗數據的單位是什麼?是L/100km還是km/L,少數可能是MPG吧;這些看似可輕易互相換算的不同單位,誰在分子,誰在分母,在數字變動下消耗油量的差異可不一定和直覺認為的一樣。

由於採公制或英制單位的不同,各國在計量汽車油耗量的表示方法也有不同,在台灣,大家慣用的單位是km/L,而在英美之外的大部分地區,則使用L/100km。這兩者當然可以互相換算,不過所表示的意義卻完全不同!前者說的是「燃油效率」,後者則是「燃油消耗量」,數字越高代表的意義也不同。英國比較特殊,L/100km與MPG(每加侖能行駛的英里數)並行,不過一般消費者還是愛用MPG就是了。在美國,雖然所稱的加侖和英國的加侖實際上是不一樣的,但車商慣使用的計量方式也是MPG,這和我們愛用的km/L是屬於同一類型的,也就是本文提出來必須檢討的油耗標示方式。

到底要檢討什麼?因為光看km/L的數據變動值,不經換算您是沒辦法立刻獲知究竟省的油錢是多還是少。

如果您還是看不出km/L這個將「燃油的數量」放在分母的作法到底有甚麼不妥,那麼請您回憶國中數學:以"km/L"的值為X軸,"L/100km"的值為Y軸,畫一張平面直角座標圖,或者在EXCEL軟體上作張圖表,兩者的換算公式是這樣子的:

100/x=y

看到了嗎?(沒錯,這張陽春的圖表也是用EXCEL畫的...) 當km/L的數值序列增加時,L/100km卻是呈現非線性地減少!這種每公升能跑幾公里的表達方式,很容易讓人過度高估車輛在「高油耗區」時數字變動的油耗差異,並且低估「低油耗區」變動差異帶來的影響。

還是看不懂?先回答您自己一個問題:

「何者可以省比較多的汽油?是5km/L→6km/L,還是14km/L→18km/L?」


這問題很妙,我猜多數人的答案應該都會選後者,但實際上前者才是正解;因為根據上面的公式,前者每開100公里可省下3.33公升汽油,而後者只能省1.58升!

看出問題點了沒有?您以為新車平均油耗變成18km/L,跟原來的14km/L比起來真是變得“超省油”,簡直借錢也要買一台回家;但實際上,家裡原本那部吃油怪獸保養一下,油耗隨便也能從5km/L進步到6km/L,光看數字,進步的幅度雖然只有那部新車的四分之一,不過省下來的油錢,卻是兩倍多!這4km/L真正能省下來的汽油根本沒想像中地多。

二元一次方程式的戲法


這原理很簡單,因為這兩種單位之間的變動比率是非線性的,能讓里程數增加20%,並不代表能節省20%的汽油,而是只有16.7%!因為耗油量變成100%/(1+0.2)=83.3%;癥結就在於,km/L單位的高低不同區間換算出來的汽油消耗變動率竟然不一樣!正常人的思考方式都是線性的,可沒辦法一眼看出這中間的奧秘何在,也就給了車商藉此玩弄油耗數字的空間。身為聰明的消費者,下次看到又有車商拿著能源局的測試數據大做文章,就應該知道先把它們全部換算成「油量在分子」的單位再作比較,才能知道到底是碎步還是大躍進,千萬別再直接照單全收了。

當然,如果政府真有心節能減碳,與其搞一些讓人懷疑是否圖利特定對象的電動車或油電車政策,還不如直接強制要求車商與能源局停止使用km/L,改用L/100km或其它能夠直接判讀「燃油消耗量」的單位,讓民眾能夠立即獲知:究竟是買輛數據很好看的新車能夠省油省錢,還是只需勤保養順順開舊車就能達到雙倍效果。


生命誠可貴!買車要買安全性
( http://tw.myblog.yahoo.com/ibizawang-20gti/article?mid=3725 )

一筆殺閒嗑牙之後花園 2007/10/11 15:32

自從去年一部Toyota在高速公路因為變換車道失控,而造成台中市長胡志強的座車發生嚴重意外;加上前幾個月一部Toyota Camry在新店失控撞上機車,造成機車騎士死亡後,我開始納悶,這是純粹的巧合?還是隱藏了某種要駕車人注意的訊息?……

Toyota Camry 3.5時速70km/h時就失控撞死人,或許這是駕駛者的失誤,但同時卻凸顯了這部車在遇上了危急狀況時,後懸吊很容易因為達到物理極限而造成失控。

先跳開Toyota來說,在車界打滾多年的人,都曾懷疑許多國產車在後懸吊結構上偷工減料,這會有什麼影響呢?

舉例來說,後懸吊拖曳臂必須使用強度100%的鋼材,但當車廠為了想節省成本,可能會使用強度較低的鐵料,而在剛性不足的情況下,就會使車輛遇到緊急狀況時,懸吊系統的抗壓程度會更早達到它的物理極限。這也就是說,原本時速120km/h才會失控的車,可能在100km/ h時就打滑了。

另外,許多國產車都是以乘坐舒適性為考量,因此避震器設定都偏向軟調,而為了降低成本,也選用尺寸較小、抓地力較差的輪胎。以上這些因素與強度不夠的懸吊結構相結合後,在遇到高速得閃避前方障礙物時,當然更容易打滑失控。

Toyota Altis的後懸吊系統採用非獨立式的拖曳臂懸吊,但其所使用的材質、剛性都極為單薄(類似單薄鐵片凹成ㄈ字型),實際駕馭時,車尾容易發生不預期的拉扯擺動,甚至是非預期的甩尾現象。

多年前,一場在ARTC舉辦的Toyota Altis發表試乘會,曾發生Altis在環型跑道上失控撞車的意外,當時還造成兩位媒體記者受傷。當然,可能是因為廠商會抽廣告的壓力之下,極少有媒體報導這則事件。發生這起意外時我並沒有在場,但很多同業都有告訴我這個消息,而為了讓更多人知道這起意外事件,我特別跟有出席這場試乘會、也報導過這則新聞的「汽車百科」雜誌調借資料。到底出事原因是什麼?我們不在現場且不是維修人員,是不得知的,但這還是讓我們可以進一步去審視,車體結構的重要性。

以下的文章,就是摘自「汽車百科」雜誌(2005年11月)對於這起Toyota Altis失控意外事件的報導:(為了能讓文章更精簡,我有刪除一些段落)

目前國內最具有車輛測試能力的單位,就屬財團法人車輛測試中心,各家車廠的新車認證、測試等工作,無不藉由這個單位完成。但在某年5月份,在所有負責採訪經濟部的媒體記者面前,Toyota Altis就硬生生的因為後懸吊系統的設計缺失,導致車輛失控撞上護欄,造成兩人受傷。能想像嗎?在全國最專業的汽車測試場地上,Toyota Altis載著國內的媒體記者發生嚴重的意外,而一切都是因為這款車型為了「節省製造成本」而設計的後懸吊系統。

據瞭解,參訪車測中心當天下著傾盆大雨,車測中心考量下仍決定依照原定計畫,在試車員的駕駛下,讓出席的媒體們試乘體驗環形跑道。而為展現不同車種的特性,車測中心安排包括了Toyota Altis、Ford Tierra、Nissan Sentra以及Hyundai Elantra等四款不同的國產車型提供試乘。

ARTC車輛測試中心是國內最專業的車輛測試場所,但Toyota Altis這款車型的「特殊設計」,卻讓專業的試車手馬前失蹄,載著媒體發生事故。

其中某一組共3人,原本應坐上一部Hyundai Elantra,但同組的女記者認為Elantra不安全,希望能夠改搭Toyota Altis,因此,包括一位男記者、該名女記者以及工業局技術處長黃重球所屬的蘇姓公務車駕駛,便搭乘由車測中心試車員駕駛的Toyota Altis進行環形跑道的試乘體驗。

當環形跑道體驗即將結束,準備自出口離開測試道時,他們所乘坐的Toyota Altis突然發生車輛打滑,車尾撞上環形跑道出口匝道旁的紐澤西護欄,緊接著車輛完全失控,原地旋轉。在車測中心試車員豐富的經驗下,當場放空油門和煞車,才好不容易讓車子完全靜止下來,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但當車子完全停下後,發覺坐在右後座的蘇先生,由於其乘坐的位置最接近碰撞紐澤西護欄處,受到最大的衝擊,不僅滿臉是血,同時右手臂也嚴重脫臼。當一行人下車查看車子受損情況時,發覺這部Toyota Altis的後行李廂已然幾近全毀。

據瞭解,當事人在回到休息區後,詢問試駕員到底怎麼會發生意外事故時,試車員表示,主要是因為跑道出口處有積水,車子在經過積水處時,出現「水漂」現象,導致車身失控。當被質問到,為什麼其他車輛沒有發生類似情況,而該名試車員所駕駛的Toyota Altis卻會失控撞上護欄時,試車員坦承,除了他個人的確應負上部份相關責任,但更重要的是,Altis這款車型的後懸吊設計不良,當遇上緊急狀況時,這款車型的後軸容易發生重心失衡,造成意外事故。

事後當事人向車界的朋友及媒體轉述這次的經歷,並打聽Toyota Altis的後懸吊系統到底是否真有著設計上的嚴重瑕疵。結果幾乎每一個車界的朋友及資深媒體同業均表示,只要對國內車壇瞭解稍深的人士都知道,Altis這款車型的後懸吊系統,原本就有著嚴重的瑕疵。

事實上,Toyota Altis所採用的是非獨立性拖曳臂懸吊系統,這套系統常用在歐系房車上,其最大的優點除了節省車輛後軸的空間外,更重要的就是這類的懸吊系統其生產成本相當節省,維修成本也相當便宜。但事實上,Toyota Altis所採用的非獨立性拖曳臂懸吊系統,由於其懸吊本身的剛性及強度不足,因此完全無法如歐系房車般,有著優異的操控性。反而容易出現後軸左右晃動的情況。因此,後座乘客很容易出現暈車的現象。

Toyota Altis在進行麋鹿測試時,在時速不到100km/h時就會發生後懸吊抬腿的現象,如果在高速公路以時速100km/h巡航遇上了前方意外狀況,或許你能即時閃躲而避開前方障礙物,但難保在閃躲的過程中你自己不會失控?而起因都是該車後懸吊結構的剛性不足。

據資深技師表示,Toyota Altis所採用的這套後懸吊系統,只要左右輪受力不一,比如壓到路上的小石頭或是路上的人孔蓋,其後軸便會產生左右搖擺的現象;當實際駕駛時,只要駕駛人時速稍快,很容易發生不預期的甩尾現象。而當這款車型上市時,Toyota原廠便在國內媒體的詢問下,坦誠這款車型後軸設計是因為節省製造成本所致,至於可能造成的意外事故,更大言不慚的表示:「Toyota車主不會把車開那麼快!」

據瞭解,當事人指稱,後續在與朋友的閒談中,更得知Toyota的業代與經銷商,早就知道其車型的缺點,常要求Altis車主額外加裝防傾桿。不過,實際上以其友人的經驗,花了新台幣8千餘元加裝的防傾桿,還是會讓一起上陽明山的後座家人頭暈目眩。

之所以要讓各位讀者知道這件事情,當然是希望能導正本地消費者的購車觀念。一般認為不錯的車,不見得就是一部好車,「口碑」、「品牌形象」其實是虛幻的。車輛本身的結構強度與車身剛性,才應該是消費者購車時最首要的考量點。記住一點,奢華配備在危急狀況時是不能保住你的小命的,車輛的主動安全才是你的護身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