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如果倒了,你怕不怕?亞洲金融風暴如果重來了,你怕不怕?

來源: 郝曉聞的日誌 2013-09-06 18:02 | (分類:默認分類)

市場總是那麼情緒化,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

次貸風暴時,新興市場風景獨好,看似擺脫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束縛

2007 – 2008 年間,當華爾街“次貸危機”逐步發展成一場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之時,以亞洲為代表的新興市場“風景這邊獨好”,以至於被投資者捧上了天。

記得當時西方財經界議論得最熱烈的話題,是所謂的“脫鉤輪”(Decoupling),它假定,“金磚四國”領頭的發展中國家由於國內市場需求,和相互間“南南貿易”的迅猛增長,已成功擺脫了發達國家經濟景氣的束縛。

這種算不上精緻的理論得到了時任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金磚四國”(Brics) 一詞的發明者吉姆•奧尼爾 (Jim O’Neill) 的大力倡導。它還進一步宣稱,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已經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即由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轉到了新興市場,而中國則是這一新勢力的領頭羊。

美國經濟復甦,熱錢全回流美國,新興市場攔也攔不住

今天,正值金融危機爆發 5 週年之際,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他們一度熄火了的經濟引擎,正在緩慢而艱難地重新點燃;此時市場分析師們卻在驚慌失措地猜測“亞洲金融危機”何時將會重演,預計它也將取代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同敘利亞化武危機一同成為即將在聖彼得堡舉行的 G20 峰會的中心議題。

上週,亞洲和新興市場中兩個舉足輕重的大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分別遭受了貨幣貶值和市場下跌的巨大衝擊。印度盧比兌美元再觸歷史新低,印尼主要股票指數則在兩天裡下跌超過 9%。

實際上,今年以來,伴隨著資金的流出,從巴西到土耳其的股市,從南非到尼日利亞的匯率,都出現了 10%、甚至 20% 以上的下跌,而泰國和馬來西亞的債務則顯著上升……。整體上,明晟新興市場指數 (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 年內累計已下跌了 13%;與此同時,新興市場經濟增速也降至 2009 年以來最低水平。巴西、土耳其和印尼等國近日大幅上調利率,仍未能遏制熱錢出逃。

這一切似乎都在表明,新興市場的光環正在迅速消退。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它還清晰無誤地證明了“脫鉤輪”的破產。

眼下這新輪看似一觸即發的危機,其直接動因恰恰來自遙遠的美國——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QE)的腳步越來越近,這種政策預期推高了美國國債收益率,引導美元匯率走強,提升了美元與美元計價資產的吸引力,從而導致大量外資從新興市場向美國回流。

事實證明,美國雖難以勝任世界經濟發動機的角色,但它仍然具有令全球經濟陷入混亂的能量。

新興市場留不住錢,其經濟增長主要靠資金投入,而非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當前的情況的確與 1997 年時驚人地相似,應該說,亞洲國家金融體系的缺陷和脆弱性,是那場危機的內在根源,但觸發危機的直接導火索,卻是當時美國和日本這兩個世界,第一和第二經濟體同時收緊貨幣政策引起的熱錢出逃。飽受詬病的“亞洲模式”——這是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發明的概念,意指亞洲經濟增長主要靠資金等要素投入的推動而非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這些年來也沒有什麼明顯的改觀。

如今再回頭來看,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的頭兩年,亞洲及新興市場之所以能夠免受歐美市場震蕩的衝擊,依然保持了幾倍於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率,主要是因為中國出台了史上最大的經濟刺激方案,這幫助那些仰賴中國大宗商品需求和中國資金投資的發展中經濟體逃過一劫。俄羅斯、巴西、印尼乃至近年來蒸蒸日上的非洲大陸,便是最大的得益者。

但這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如今中國自己正在努力消化刺激政策留下的“賬單”:堆積如山的地方債務、膨脹的過剩產能以及以房地產為代表的嚴重資產泡沫;用前任總理溫家寶自己的話來說,中國目前的經濟模式“不健康、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

更為嚴峻的是,16 年前亞洲金融危機時中國採取的是同樣的辦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是因為當時正值景氣高峰的美歐發達市場,有足夠的購買力吸納源源不斷的“中國製造”。今天,隨著這些國家幾乎全部陷入嚴重衰退,以前屢試不爽的投資和出口導向的經濟模式失去了依托,這迫使中國必須進行痛苦的結構性改革,逐漸形成一種依賴內需的新增長模式。但這一口號已經叫了至少三年,至今並未見到顯著成效。

於是,5 年前那些相信中國將帶領其他新興市場、並最終帶領世界經濟走出危機的人現在都開始擔心,中國經濟的放緩乃至硬著陸最終會將新興市場拖入深淵。

從某種意義上說,南非的礦工罷工、俄羅斯的反普京示威、巴西和土耳其的廣場抗議和騷亂……,便是這種經濟模式走到盡頭以後的政治後果。

有人預言,「亞洲金融危機」將再度出現

其實,2011 年以來的兩年裡,亞洲經濟體和新興市場一直像盪鞦韆一樣來回擺動——當發達國家推出寬鬆貨幣政策時,尋求高收益的短期資金便大量湧入,給這些國家帶來嚴重的資產泡沫和通脹壓力。記得整個 2011 年,中國一直在為對抗通脹而奮戰。巴西財政部長吉多• 曼特加第一個將發達國家的這種政策指責為“貨幣戰爭”(其實是匯率戰爭)。

然而,一旦這些來自美國、歐洲及日本的流動性退潮,隨之而來的就是市場的巨大震盪。事實上,印尼股市在兩年前的這個時候已經預演過類似上週這樣的暴跌,而印度則已受困於盧比貶值多年。

所以,包括 IMF 在內的許多國際機構早就警告過,未來亞洲及新興市場經濟增長出現明顯放緩是肯定的。而像中國經濟學家李稻葵這樣的悲觀派人士還預言,未來來 5 至 10 年裡,隨著世界經濟進入一個複雜的調整期,發展中國家發生金融危機幾乎不可避免。

然而,更多的理由卻傾向於證明,亞洲經濟模式的結構性問題雖然依然存在且嚴重,但這並不意味著 1997 年那樣的危機一定會再度爆發。

這四點原因能破除詛咒,但新興市場將更依賴中國的動能

首先,與當時不同,目前亞洲經濟體大多不再實行固定匯率制度,那是一種缺乏彈性的制度,如今,大多數亞洲貨幣實行的是浮動制,這讓市場和政府有了更多喘息的空間。

其次,目前亞洲國家央行的外匯儲備規模已遠非 1997 年時可比,據統計,當今所有新興市場國家擁有全球四分之三的外儲,這大大提高了它們抵禦金融市場風險的能力。

第三,目前亞洲國家的債務更少,結構也更合理,當時亞洲國家和公司的大多數債務都是以美元計的外債,近年來大多數都已是本幣債務;此外,雖然亞洲的銀行改革進展有限,但今天比之十多年以前畢竟有了一個更加強大的銀行體系。

最重要的一個變化在於,上一次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日本是整個區域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如今,中國已經取代日本充當這個角色。雖然中國經濟增長正在放緩,但恐怕很少人會將今天的中國看成上世紀 90 年代時的日本。

因此,雖不能排除少數債務總額較大、外匯儲備規模有限以及經常項目收支情況不佳的國家——最典型的是印度——出現更大的市場震盪,新興經濟體爆發整體性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並不大。

當然,壞消息是,正如我們已經說過,發達經濟體的復甦乏力意味著,這一次亞洲只能獨自面對困境。這同時也意味著,新興經濟體將更加依賴中國,它們應當像中國人一樣急切地祈禱中國的結構調整早日取得成效。

16 年走來,新興市場尚未脫鉤,期待未來能改弦易轍

如果作一個總結的話,16 年來,新興市場取得了令人眩目的成功。但這沒有能夠幫助它們與發達經濟體“脫鉤”,相反,這是它們更大和更深地融入全球化的結果。至少到現在為止,美國的衰落還不能令中國和印度慶幸,因為新興市場依然離不開發達世界。儘管新興經濟體對全球增長的貢獻將繼續提高,但它們尚無力充當拉動工業國的強力火車頭。

隨著中國借助全球​​化攀上巔峰,舊模式已經耗盡了它的動能。正如摩根斯坦利前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所說:轉型開始了,亞洲必須改弦易轍。

如果這種轉型不能成功的話,那麼新興國家即便躲過了這一次的金融危機,未來仍將面對難以逾越的“中等收入陷阱”。

(本文轉載自:虎嗅網;作者:陳季冰


謝金河 臉書發言 2013-9-8

一個上海可買整個美國?

又看到一個似曾相識的熟悉字眼!1990年日本資產泡沫即將吹破前夕,日本資產炒高,那時在日本媒體版面不時可以看到這些字眼:一個日本可以買下四個美國,賣掉東京可以買整個美國,或者是賣掉日本皇宮可以買下一個加州!

這些話把日本人弄得如癡如醉,大作日本笫一的美夢。沒多久,泡沫吹破了,日本也進入失落廿年。現在這樣的字眼出現在中國,恐怕不是很妙!

香港新鴻基地產在9月5日以217.7億人民幣拍得上海徐家𣿬地塊,成為上海新總價地王。若以這塊地10萬平方米200億人民幣打五折計算,上海地價總值可達200兆人民幣,而全美家庭資產總值換算成人民幣約180兆。從這個比較基礎上,可以看出中國資產泡沫正在醖釀中!千萬不要重蹈日本覆轍!


習近平看經濟 寧要青山不要金山

2013-9-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27| 評論數: 0

7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金中夏在一場北京的論壇上樂觀表示,中國經濟正在從低谷恢復,全年GDP成長可高於7.5%的下限。但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卻給經濟成長下了一個但書:寧可綠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銀山。

網易財經引述金中夏的話說,近兩個月,中國的進出口都在回升,這意味國內外的需求都在恢復;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也顯示,近兩個月經濟活動從低谷恢復中,企業處於經營擴張的階段。

金中夏樂觀認為,中國經濟正處在恢復上升的階段,2013年全年經濟成長「很有希望」高於7.5%的下限。

但這個「很有希望的7.5%」經濟成長率,卻得調整經濟結構,絕不能再用粗放式成長。

正在哈薩克訪問的習近平7日在哈薩克一所大學演講時指出,大陸環境問題具有明顯的集中性、結構性、複雜性,只能走一條新的道路。

習近平強調,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寧可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因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為子孫後代留下綠水青山的美好家園。


王石示警 憂北京房市崩盤  1997年香港房市泡沫殷鑑不遠 提醒民眾小心

2013-9-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657| 評論數: 0

面對大陸房價不斷飆新高,尤其是北京三、四環房價直逼香港,已讓大陸房地產龍頭廠商萬科董事長王石最近連番放炮示警,當年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香港房市崩盤歷歷在目,如今北京房市的瘋狂程度,顯然已到了令人擔憂的地步。

鳳凰財經網報導,最近王石可說是火力十足,才就華人首富李嘉誠近來逐步從大陸拋房撤資的動作來看,提醒大眾要小心了。隨後6日晚上更在微博上二度示警,對北京飆高的房價,感到憂心忡忡,有種當年亞洲金融風暴時,香港房市崩盤的味道。

一線城房價超過紐約

台北居,大不易,今年8月底台北市預售新屋平均房價,每坪達86.6萬元新台幣,再創新高。同樣大陸各一線城市房價持續延燒,尤其是首都北京市。目前在北京三、四環買房,房價竟不輸在香港買房。更有說法稱,大陸一線城市房價超過紐約、倫敦,收入遠不及發達國家。

據21世紀網報導,北京中原地產研究總監張大偉表示,就房產性價比而言,北京和香港處於同一級別。在北京,一個中產階層要想購買一套住宅,支付的成本目前和香港已相差不遠。在一連串的房市調控政策後,大陸房價的高溫不降反升,北京東三環附近新屋均價,每坪已高達6萬人民幣上下(約28.8萬新台幣)。

房價與收入比 差距大

在過去,北京房價無法與香港相比,甚至是非常便宜。但數據顯示,有業內人士預測,北京四環內的房價,5年內將達到每平方米10萬元人民幣,換算每坪將衝破100萬新台幣。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資料顯示,8月「百城房價」已經連漲15個月。其中,又以北京漲得最凶,漲幅達3.22%。

香港房市泡沫殷鑑不遠,美國、日本與台灣都曾發生房市泡沫化,如今北京也正步入泡沫危機,不過也有專家認為,北京房市的泡沫說則面臨諸多爭議。張大偉認為,和香港一樣,北京房市存在一定泡沫,「主要是房價與收入比差距實在太大」。從房價收入比、房價租售比這兩個判斷房地產價格是否合理的指標看,目前北京這兩個指標均明顯超過國際慣例。


李克強:亞洲金融危機不會重演

2013-9-1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6| 評論數: 0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周一在英國《金融時報》投書強調,中國將保持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繼續走改革開放之路,他並提出大陸將聚焦行政管理、財稅、金融、價格等四大改革,同時面對美國量化寬鬆(QE)政策退場對新興市場衝擊,他相信,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不會捲土重來。

李克強在投書中指出,世界經濟仍然存在不確定因素。對一些發達國家推出量化寬鬆政策的預期導致大量資金回流發達市場,觸發亞洲地區多國股市、匯市大幅波動,甚至有觀察人士擔心亞洲可能會遭遇一場與上世紀90年代末的那場金融危機類似的危機。

但李克強認為,亞洲各國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了教訓,大大提高了抵禦風險的能力,匯率形成機制更加靈活,外匯儲備的水準普遍提高,有關貨幣互換的清邁倡議多邊化和各種雙邊金融安排,為應對複雜局面提供了更好的條件,「中國對此有信心」。

身為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外媒投書,相當罕見。不過,李克強投書應與本周即將在大連登場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世界經濟論壇)有關,特別是美國宣布QE政策退場之際,全球正擔心新興市場爆發新的金融風暴。

李克強直言,有觀察人士問,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趨勢是否會最終導致大幅下滑,甚至「硬著陸」?中國的改革開放之路是否會因各種複雜的社會難題而脫軌?李克強在文中寫道,「我的回答是,我們的經濟將會保持持續而健康的增長,中國將堅持走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

他強調大陸將加快開放,在上海設立自貿區,就是一個重要的嘗試。此外,擴大內需是主攻方向,大陸將致力擴大國內消費需求,包括促進資訊產業發展,例如擴展寬頻和4G牌照等。除此,城鎮化將為長期擴大內需提供巨大潛力,而服務業是新支撐點,作為最大的就業容納器及經濟轉型緩解壓力,大陸將大力改進公共服務。他相信中國經濟的升級版,將為世界經濟提供新的動力。


經濟學人暗喻陸 下個雷曼兄弟  信貸擴張速度 已超越美國金融危機前規模

2013-9-1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514| 評論數: 0

《華爾街日報》警告,大陸信貸擴張速度已超美國金融危機前。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大陸企業和家庭債務占大陸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快速擴張,速度之猛,比美國金融危機前還快,且這些數據,還不包括大陸金融企業的債務,特別是影子銀行,也就是不在銀行財務報表內的表外債務。

債務占GDP超過200%

美國在2001年至2008年期間,企業和家庭債務占GDP的比例從143%上升至177%。信貸規模8年間膨脹34個百分點,但大陸企業和家庭債務占比,卻由2008年120%上升到170%以上,5年內信貸膨脹增加50個百分點,對多數經濟學家而言,債務的快速上升,是導致未來危機的決定性因素。

文章指出,任何債務出現如此大規模上升的國家中,沒有一個倖免於某種形式的危機。不過,對於大陸是不是會很快出現這種危機,各界見仁見智。

今年初,外資就一直唱空大陸的地方債務風險以及銀行表外貸款的風險,頃出刊的《經濟學人》一篇〈尋找下一個雷曼兄弟〉,就暗喻大陸正被視為下一個雷曼兄弟策源地。原因是大陸自從2008年以來債務爆炸增長。據估計,大陸債務占GDP比重已經超過200%。雖然中國金融系統與外部的聯繫較少,但跟2008年美國的情形相似。

不過,看好中國經濟的人士承認中國存在上述風險,但有不少人仍認為中國政府擁有化解這些問題的資金和經驗,與2008年前美國爆發金融海嘯不同,更不同於1989年房地產泡沫破滅前的日本。

Capital Economics首席亞洲經濟學家Mark Williams就認為,大陸不會很快出現這種危機,他認大陸危機的形式,可能是數年緩慢的經濟增長,而不是一場金融崩潰。

拖延改革巨鱷有利可圖

但不管如何,投資者透過做空債務規模上升及從房價飆升的經濟體賺到巨額利潤,他們從做空為房價上漲提供資金的銀行類股中獲得的利潤尤其豐厚。

現在這些投資者將目標瞄準了中國。一些投資者將中國目前的情況比作2007年的美國。如果大陸不正視地方債務及地融資平台與銀行關係背後的隱形風險,做空大陸的巨鱷,將永遠有利可圖。

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就認為,如果大陸不對銀行業和企業進行改革,中國可能會拖延整頓經濟所必須的債務重組。屆時,對中國的影響可能更嚴重,中國不像日本那樣富裕,因而對問題也不會有那麼大的承受力。


房貸暫停蔓延至二三線城市 銀行警惕樓市風險

騰訊新聞 中國經濟網 楊玨軒 2013-09-11 01:28

今年以來,有關各地銀行暫停房貸的消息層出不窮。8月26日,《每日經濟新聞》就曾以《部分額度已用完 廣州多家銀行暫停房貸》為題,對廣州的房貸情況進行調查和報導。進入9月,這一現象已經開始向二三線城市蔓延。

9月10日,《中國房地產報》報導稱深圳4家銀行公開宣佈暫停房貸。而據《重慶商報》9月9日消息,由於銀行信貸額度吃緊,重慶部分銀行暫停受理二手房貸款;同一天,《中安線上》報導,合肥最近有4家銀行暫停了二手房貸款,其中農行、交行、工行等國有大行也加入停貸大軍。

對於大面積收緊房貸的原因,銀行方面普遍的說法是額度緊張。但也有銀行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真實原因也許沒這麼簡單。

銀行收緊房貸愈演愈烈

據瞭解,今年以來,不少地方陸續傳出銀行暫停房貸的消息。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合肥等城市相續出現暫停房貸的情況,尤其是最近幾天,似乎有蔓延的趨勢。

而這種趨勢不僅表現在地域上,也表現在較小銀行開始向國有大行蔓延。此前,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暫停房貸的以股份行和城商行居多,國有五大行有審核從嚴、放款延長的現象,但並沒有停貸。但據9月9日《中安線上》的消息,合肥最近暫停二手房貸款的4家銀行中,3家是國有大行。由此可見,國有大行的此前的“淡定”態度似乎正被打破。

某知名地產仲介公司廣州地區經紀人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來,房貸一直在收緊,現在根本不會有折扣,而且有幾家銀行在最近兩個星期也加入了暫停房貸的大軍,至於是哪幾家銀行,該地產經紀人沒有透露。

種種跡象表明,銀行收緊房貸的趨勢愈演愈烈,而二手房貸款則首當其衝,是停貸重災區。據《中安線上》報導,沒有暫停二手房貸款業務的銀行,利率也出現較大幅度上浮。以合肥地區光大銀行為例,雖然沒有暫停二手房貸款,但首套房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浮10%,二套房上浮20%,而且還需要等待放款。

就連此前相對寬鬆的公積金貸款,如今也受到影響。據媒體報導稱,偉嘉安捷的統計資料顯示,8月北京市公積金貸款的交易量環比上月下降30%左右,國管公積金貸款受額度緊張影響,辦理人數下降明顯,而公積金貸款整體消費人群比例也由30%縮減為20%。

銀行警惕房貸風險

對於房貸收緊的原因,銀行方面普遍的說法是額度緊張,但某銀行人士王先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真實的原因也許要複雜得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銀行對房貸風險比以往更加警惕。

據王先生介紹,在六月“錢荒”之後,許多銀行心有餘悸,對風險的控制更加嚴格。

今年的上市銀行中報數據顯示,16家上市銀行不良貸款餘額達4400億元,相比2012年末增加了近400億元。

“但這種影響是廣泛的,不針對房屋貸款,但上半年部分銀行房屋貸款過度放貸的問題也確實存在,下半年只能相對收緊,這個原因不可否認。另一方面,銀行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恐怕是銀行收緊房貸更重要的原因。”前述王先生表示,上述說法只是他的個人猜測。他還認為,房屋貸款作為一種銀行爭相追捧的優質資產的時代也許在逐漸遠去。

王先生向記者指出,市場上有關房產稅的傳言,也提高了銀行對房貸風險的警惕。

盛富資本總裁黃立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房產稅的推出是大趨勢,只是時間問題。至於推出的具體時間,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可能會有定論。

黃立沖認為,目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泡沫比較嚴重,“歐美發達國家普遍徵收房產稅,所以房屋作為投資品的吸引力很低,持有兩套房以上的人是極少的。人們購房的目的就是為了住,因為空房子也要徵稅。但中國的情況很不一樣,許多人持有幾套或多套,因為持有成本太低。所以現在中國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許多房子是空置的,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而這些空置房就形成了房產泡沫,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方案就是徵收房產稅,這個大方向不會變。”

“房產稅一旦推出(當然這個過程是漸進的),那房屋作為投資品的持有成本就大幅增加,從而失去作為投資品的吸引力,房屋需求自然就下降。”黃立沖表示,這種預期正是銀行收緊房貸的一個重要原因。

黃立沖同時認為,另外一個原因,是房貸越來越顯現出一個特點:高風險低利潤,而且回收週期非常長。此外,房屋貸款一旦出現違約,對銀行而言,風險和收益也不匹配。

(每日經濟新聞)


〈分析〉大循環已見高點 新興經濟體將陷入失落的十年?

鉅亨網黃欣 綜合報導  2013-09-11 17:20:18

從金融市場的走勢可以看出,新興國家中較重要的幾個經濟體,可能都將面臨危機。巴西、印度、印尼、土耳其、南非等,被摩根士丹利點名為「脆弱5國」,它們有著共同特徵:都有過多短期國際資金流入,使它們甘於長時間接受經常帳過度赤字情形;高經濟成長使政府過於自滿,而忽略了貨幣升值會削弱它們的競爭力。現在,它們的經濟成長和匯率則雙雙跌落。

在聯準會主席伯南克於 5 月下旬表示,美國量化寬鬆政策考慮開始退場時,金融市場便開始有所反映,雖然聯準會甚至尚未正式實施減少購債,10 年期美債殖利率也已上揚超過 100 基點。

《彭博社》主筆 Anders Aslund 撰文評論,在各脆弱的新興經濟體,債券殖利率會飆升得更快。美國趨近於零的的利率有天終會恢復正常,以聯準會通膨目標定在 2% 來看,10 年期美債實質殖利率應處於 3%,新興國家公債殖利率則可能上揚至 5%。

新興國家面臨的問題,是由信用擴張和原物料價格上揚所帶來的經濟成長力道很難持續,且許多國家都有大量外資流入。若匯率大跌,將有大量資金流出,通膨也將暴增;若投入外匯儲備保護匯率,外匯儲備又會快速減少。結果,新興經濟體最後可能落入需向國際伸援的地步。

全球投資

當實質利率上揚時,國際投資率勢必會下降,近年來,中國相當依賴國際資金,2009 年的財政刺激刺策使國際投資攀高至 GDP 比重 48% 的極端情況,更甚於 2000 年的 35% 高點。這種動能是難以持續的,中國國內投資率應下降至 GDP 的 10%,連帶降低外資投資率。

Aslund 認為,現在新興國家所處情勢,與 1980 年代初期的拉丁美洲相仿。為期 15 至 20 年的金融大循環與原物料大循環均已走至最高點,未來 10 年所面臨的,則是長期的下行趨勢。不過現今的總體經濟情勢和當時並不相同。1980 年代初期,阿根廷、巴西、祕魯等國預算赤字沉重、匯率是盯住美元,導致超通膨和違約。現在的新興經濟體通膨很低、預算赤字有限、匯率自由浮動,且有豐厚的外匯儲備。

在投資減少情形下,原物料需求也會下滑。近年來,中國要消耗全球 40% 的主要原物料,原物料大循環在 1980 年代攀頂一次,又在 2008 年攀上新高峰。而原油價格則在 1973 年至 1980 年觸頂之後,在 1981 至 1986 年間因消費減少而穩定下降。2003 至 2008 年,全球原物料價格大幅揚升,又由於量化寬鬆的因素,至2012年,價格一直處於高原帶,鼓勵投資與投機的資金進入。

4高危險因子

能源價格長期走高之下,節能會更被提倡。而新的能源技術如頁岩油開發、深海探鑽、液化天然氣等,則帶來比 1980 年代更明顯的供應效應。今年原物料價格已見下滑,並可能至少再跌 5 年。

目前情形與 1980 年代早期類似,全球利率上揚、投資比率下降、原物料價格下滑。當時有許多體質不佳的新興國家受影響,它們這次也可能再度落入困境。

首當其衝的,會是經常帳赤字高、外債高、預算赤字高、公債高等「4高」國家。問題可能影響到商品輸出國如俄羅斯、巴西、南非等。中國則為因原物料價格下降而受惠,不過中國銀行業債務過高,是個危險因子。

全球趨勢雖不常變動,但若有所變化,就非常劇烈。2000 年至 2012 年,新興國家平均每年經濟成長達 5.9%,而美國則為 1.8%。很多人認為這是新興國家的崛起,但 Aslund 認為,這經濟成長是人為的,是葛林斯潘時代創造的債信榮景從西方轉移到新興國家的結果。

金融亂流

1980 至 1985 年間,大量資金流入美國,推升美元匯率高達 40% ,也提振股市與債市。這個情況可能會再度發生。全球經濟成長會因去槓桿和新興國家金融市場的混亂而顯得溫和,美國的名義經濟成長則可能來到 2.5% 至 3.5%。

Aslund 預期,歐洲方面經過近幾年的衰退,在財政重整與經濟結構改革之後,將把歐洲重新推回成長的道路,大約再 10 年時間,西方就能取回全球的經濟領導地位,正如 1980 年代那般。

而在經濟快速成長中忽略了結構改革重要性的新興國家,未來則將經歷好一段時間的成長低迷。但如智利、墨西哥、哥倫比亞、南韓等戮力改革的國家,表現則會相當良好。

在犯了足夠的錯誤之後,掙扎求存的新興國家將不得不實施改革。雖然改革需要多年時間才能真正打穩基礎、看到效果,但這是改變經濟體質唯一的路。


一二線城市房價瀕臨失控 住建部將急查限購限貸執行

騰訊新聞 宏觀經濟 21世紀經濟報導 2013-09-12 02:59

繼住建部約談7個房價上漲較高的城市後,本報記者獨家獲悉,住建部督察組下月將抵達地方急查限購、限貸執行情況。

“督察組由住建部和全國工商總局組成,將對地方房地產的仲介違規問題,進行調研和督導,”四川省住建廳的一位元人士向本報記者介紹,貫徹新“國五條”要求,核查地方限購、限貸政策的執行,是調研和督導的重要內容。

據悉,市場存在房地產仲介誘導、教唆、協助購房人通過偽造證明材料等方式,騙取購房資格、騙提或騙貸住房公積金、規避限貸等行為。

除此之外,住房交易市場存在的炒買炒賣、哄抬房價等不合規住房交易行為也將是督查的範圍之內。

房價現失控風險

根據北京中原地產市場部總監張大偉的測算,一二線城市已經出現房價失控風險。

“房企敢以如此高的價格拿地入市,證明了都在豪賭市場爆發式上漲,”張大偉認為。

按照9月第一周頻出的地王,以正常的利潤計算,目前的市場售價需要在一年內再漲50%,否則地王入市的風險將非常大。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房價資料來看,指數同比超過10%的城市已經達到8個,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鄭州、南京、瀋陽。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即使房價停漲,上述8個城市完成年內的房價調控目標的壓力也很大。”張大偉說。

這或許也是住建部月前約談部分房價漲幅較高的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市場有一個非常危險的情況,就是地價和房價呈現互助式上漲的情況,”張大偉認為,如果不進行抑制,下半年房價、尤其是一二線城市房價明顯上漲的可能性非常大。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稱,上半年,宏觀經濟形勢不好,在穩增長的背景下,給了地產的發展很大的放行空間。

“現在的問題是經濟企穩,資料開始好轉,與此同時,房價、地價上漲明顯,新的地王亦在出現,”連平認為,這種情況下難保下半年政策還會出現一些向緊的方向的一些調控。

住建部急查限購、限貸執行

實際上,本報記者獲悉,住建部和全國工商總局組成的督察組,下月將抵達地方,對地方住房交易可能存在的違規問題,進行調研和督導。

根據新國五條的要求,加大住房交易市場檢查力度,依法查處經紀機構炒買炒賣、哄抬房價、慫恿客戶簽訂“陰陽合同”等行為。

“調研和督導也是源于新國五條細則的要求,強化市場和政策執行力度,”上述四川省住建廳的人士透露。

據其表示,市場行為中,存在房地產仲介誘導、教唆、協助購房人通過偽造證明材料等方式,騙取購房資格、騙提或騙貸住房公積金、規避限貸的行為等。

另外,採取內部認購或雇人排隊製造銷售旺盛的虛假氛圍導致市場恐慌以及通過倒房號等非法牟利的行為也將是督查的範圍之內。

鑒於此,四川省住建廳在對住房交易市場的自查中,也特別強調,對誘導購房人違反限購等政策措施,協助購房人偽造證明材料騙取購房資格等違規問題將予以查處。

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介紹,房價上漲的背景下,樓市風險凸顯,住建部將更多是強化現有政策的執行,比如限購、限貸等穩定市場預期,與此同時,也將配合有關部門制定長效機制。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也認為,對於因供應不足而導致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政府要想在短時間內實現房價漲幅的下降,“限購”升級不失為一種應急緩解供求矛盾的辦法,也是必要的措施。

連平也表示,四季度房地產調控會趨緊,但不會過於強烈,更多的還是強調限購、限貸這些政策的執行。畢竟現在很多地方執行得不甚嚴格,會有嚴格強調如何強化執行的過程。

實際上,在此次督導中,住建部亦要求,各地房地產管理部門開展專項治理過程中,完善長效機制,建立健全房地產交易資金監管、房地產交易合同網上簽約等長效制度的完善。


「MIC」失寵 16國篡位世界工廠

【經濟日報╱記者李仲維/綜合報導】2013.09.15 02:37 am

中國大陸「世界工廠」的地位不保?美國智庫發表報告,列舉16個最具潛力國家,指這些新經濟秩序下的主要受益國,無疑將可能取代大陸,成為高增長、低工資的出口國。

中新社報導,總部位於美國德州奧斯丁的全球戰略預測智庫Stratfor公司在最新報告中指出,「憑藉低工資征服全球市場的中國發展時代正在終結,如今出現了其他工資更低,並具備有利條件的國家」。

Stratfor公司在《Post-China 16(PC16):中國的繼任者》報告中,列舉出16個最具潛力國家,包括衣索比亞、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孟加拉、斯里蘭卡、印度、緬甸、柬埔寨、老撾、菲律賓、越南、多明尼加、墨西哥、秘魯和尼加拉瓜。

報告認為,這些新經濟秩序下的主要受益國,無疑將繼承大陸的衣缽,成為高增長、低工資的出口國。

去年大陸出口額增長7.9%,達2.05兆美元。但Stratfor總裁弗里德曼表示,由於工資上漲、外國投資興趣減弱和無序發展,大陸經濟奇蹟即將達到極限。

弗里德曼指出,由於中國大陸的規模巨大,其他單一國家或地區無法取代,也就是說,繼任者不會是一個國家,而是一些國家。

報告指出,PC16國人口共計約10億人,儘管都屬於不發達國家,但全部呈現出製造業急劇增長的良好趨勢,特別是在服裝、鞋類和手機零組件等行業的擴張。

美洲理事會副主席法恩斯沃斯認為,不是大陸所有行業都會衰退,主要原因是大陸的絕對生產能力。


陸再推「以房養老」 明年Q1試點

【經濟日報╱記者蔡敏姿/綜合報導】2013.09.15 02:37 am

大陸人口老齡化,今年底60歲以上老人會突破2億人;大陸國務院決定推行「以房養老」政策,規劃「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吸引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這項具體計劃,可望明年第1季推出。

華爾街日報報導,大陸養老服務業計劃,將完善稅費優惠及投融資政策,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

養老服務業正受到大陸官方前所未有的重視,被認為是擴大就業、形成新的增長點的產業。大陸國務院強調,民間資本興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與政府舉辦的養老機構享有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嚴禁養老設施建設用地搞房地產開發。

「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又稱「以房養老」,是指老年人將自己名下的房屋產權抵押給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可定期獲取一定的養老金直到去世。前幾年,「以房養老」曾在南京、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個別金融機構自發興起嘗試,但都因效果不理想而停滯萎縮。

在國外很成熟的「以房養老」模式,將有規劃地在大陸發展,籌資管道有望拓寬,不再僅依靠存款和退休金。大陸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詹成付表示,「以房養老」的試點方案,有望明年第1季推出。

大陸國務院稱,民政部本級彩券公益金,和地方各級政府用於社會福利的彩券公益金,要將50%以上的資金用於支持發展養老服務業。


大陸金改路線圖  兩岸新視界 旺報、中新社共同策劃

2013-9-1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 評論數: 0 |原作者: 徐洪才

在今年達沃斯論壇上,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金融改革著墨甚多,其講話值得高度關注。在開幕式上,李克強首先肯定了之前貸款利率放開的動作。這個方向沒有問題,未來還需要創造條件進一步推進存款利率的市場化。

但此事在大陸需要漸進推行,因為存款保險制度還沒有實行。以李克強的表態來看,未來可能會強制推行,因為大銀行沒有積極性。這件事對防範金融風險、小金融機構破產有很大的好處。這也是為未來民間資本發起設立區域性小金融機構做鋪墊。

未來這些小微金融機構,必然會採取高息攬儲等方法與大金融機構競爭,這對存款人有好處,但是風險也增加了,稍微經營不善就可能破產,需要有存款保險制度來提供一個保障。

借鑒台灣信保基金經驗

李克強強調,要建立多層次監管體系。筆者認為,現在大陸中央集中監管體制有些「勉為其難」,隨著大量小微金融機構建立,還需要發揮地方政府監管積極性,同時也要嚴格限制小微金融機構跨區域開展金融業務,要讓它們專注於改善本地區經濟的金融服務。

此外,貸款擔保制度也非常重要。現有的貸款擔保制度局限性在於,擔保公司名義上承擔了一些風險,但實際增加了企業融資成本,最終風險還是由企業來承擔。未來需要銀行、地方政府和企業三方,各承擔一部分風險。這一點非常有必要借鑒台灣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的運作經驗,這也有助於化解宏觀經濟週期波動的風險。

在以上基礎上,可以如李克強總理所說,放低市場准入門坎,讓民間資本介入,改善金融競爭環境與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在這個時候,才能夠大幅放開存款利率市場化,讓居民資產收益率得以大幅提高。

推動人民幣離岸中心

此外,李克強也提到,要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這點很重要,尤其要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其中有一塊就是資產證券化,有利於盤活銀行存量資產。同時融資證券化也需要推進。當下金融機構和企業大多將短期資金長期使用,是存在風險的。銀行可以發行大額可轉讓存單(CDs),將短期來源的資金長期化。

但是,大陸銀行業有人提出,把小微企業的信用貸款和保證貸款優先證券化,這顯然是錯誤的。這些小微企業貸款風險太大,不良資產是不能證券化的,必須優先考慮把優良資產證券化。李克強強調要有「底線思維」,金融改革與創新的底線就是不出現區域性或者系統性的金融危機。建議首先把住房按揭貸款和汽車貸款證券化,這都是現金流有保障的優良資產,也符合國際慣例。

李克強還提到資本帳戶對外開放。現在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正在先行試點,試點成功後會再向全大陸推廣。但是,人民幣資本帳戶下的自由兌換,要符合人民幣國際化進度,並以金融穩定為前提。這是一枚硬幣的兩面,開放與改革交織在一塊。

所以,必須進一步發展人民幣離岸金融業務。香港已經初步成型。倫敦、新加坡已經起步,瑞士也將要開始建設。台灣也不應該錯失機遇。最新的消息是,德國總理對此很感興趣。建設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未來可以從倫敦、瑞士開始,然後向法蘭克福和巴黎兩個更重要的金融中心推廣。

總之,伴隨著人民幣業務的國際化,也能促進多邊貿易的自由化、投資的便利化,進一步讓大陸經濟融入全球化。總體上看,李克強與本屆政府推動金融改革的整體思路是非常清晰的,沿襲了7月金融「國十條」確立的基本方向與路線圖,但有些方面還有待具體化與深化。

最後,李克強還提到了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問題。當下中國牽頭打造的3個平台,需要盡快落實,即金磚國家銀行、金磚國家外匯儲備庫、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新三駕馬車對老的三駕馬車(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世界貿易組織)可以形成互補。2015年,應該推動SDRs(特別提款權)的重新評估,力爭將人民幣納入。如果成功,這將成為標誌事件,可以極大提升人民幣國際聲譽,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作者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


資金長期外流 經濟轉型急迫

2013-9-1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 評論數: 0

全球資金流向正在展開新一輪的布局,而資金流轉速度的迅速,令許多人始料不及,加劇市場風險提升的憂慮。

資金作為一個會流動的東西,無時無刻都會面臨著流向何方與流量大小的選擇,今年中以來,隨著美國聯準會(Fed)釋出將開始討論QE3縮減、退場時機與方式後,市場高度關注美聯儲貨幣政策動向,成為投資者決定近期投資方向的最重要風向標。

確實資金動向也在此後產生變化,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公布的基金資金流向數據顯示,資金正在從新興市場國家撤出,而這樣的轉變也直接反應在新興國家的股市上。MSCI新興市場指數、新興拉美及金磚四國指數今年以來都是下跌,而同期間成分股只包含已開發國家的MSCI世界指數上漲了近15%。而過去3個月,菲律賓、印尼、泰國等新興國家股市出現明顯跌幅,同時間MSCI指數仍上漲近7%,彰顯資金流向先進國家聚集的事實。

資金紛紛撤出新興市場國家現象的背後是市場預期的變化,美國經濟不斷釋放好轉信號,雖然美國聯準會仍未正式宣布退場機制,但越來越多的市場人士相信9月的會議將會說明QE退場的具體作法與時機,開始逐步縮減資產購買計畫規模,這也證實了一個事實,美國經濟穩步邁向復甦成長。

此外,歐元區第2季GDP成長率反轉為正,結束連18個月的衰退,顯示歐盟國家的經濟正逐漸擺脫困境;日本安倍的三支箭振興經濟的意圖昭然若揭,雖然第三支箭不如市場預期,但卻實實在在改善日本失落的信心,且近日「申奧」成功,各界普偏認為奧運將會帶動日本經濟。簡言之,先進國家已從谷底走出來了,最差的時機已過,是買進的好時機,也難怪市場資金都往先進市場去。

反過來說,資金外流並不是新興國家經濟不行了,過去全球央行集體實施量化寬鬆政策,造成國際市場流動性過剩加劇,新興市場面臨大規模的資本流入,許多國家都已浮現資產泡沫的危機。不僅我國政府推出「奢侈稅」、「實價登錄」等打房政策,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等亞洲國家更是針對於高房價研擬許多對策,先進國家量化寬鬆的同時,也推動了亞洲資產泡沫的成形,因此,量化寬鬆的結束,資金的回流對於亞洲國家並非全盤皆輸。

其實,無論是先進國家還是新興經濟體,降息及量化寬鬆政策的目的相同,都是要提供市場充足的流動性,讓企業能獲得更低的投資成本,進而刺激經濟成長。而量化寬鬆更是一種危機對策,是經濟成長的強心針,但卻不是維他命,長期施行必會扭曲經濟發展。因此,Fed要縮減或退出量化寬鬆,說明其對美國經濟發成長有了足夠把握;進一步來說,先進國家如果能全面退出,則也是對於世界經濟全面好轉的一種信心。

當然不能否認,資金撤離對於新興經濟體必然會有衝擊,對於正在轉型的大陸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然而北京高層也知道當前情勢,李克強總理也明白表示:「經濟下行時,用短期刺激政策把經濟增速推高不失為一種辦法,但是權衡利弊,我們認為這樣無助於深層次問題的解決。」展現政策的決心。中國大陸過去30年的飛速發展離不開外資的助推,若轉型政策真能落實,經濟就能穩中求勝,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中,中國大陸仍然會是全球資金重要的投資目標之一。

反觀我國,QE3退場的影響好像有限,是因資金外流在台灣已快成為常態。在聯合國的《2012世界投資報告》中,台灣吸引外國人投資的金額落居全球倒數第二,突顯金融帳連12季淨流出的憂心,雖然政府努力的走進國際市場,已分別與大陸及紐西蘭簽署經濟合作協議,但與亞洲四小龍其他三國相比,台灣的租稅、私募股權基金審查、僑外投資、大陸人士來台等等,還是有許多限制仍可鬆綁。

而且亞太金融中心、營運中心的口號已經喊了10幾年了,老百姓早就知道這是對經濟有利的政策,但始終都只聞樓梯響,最後都無疾而終。

具體來說,ECFA已讓台灣跨出了第一步,更多經濟合作協議的簽署有利於發展成為國際金融、營運中心,惟有自由的投資環境才能吸引更多資金、企業來台,期盼朝野能達成共識,盡快讓《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上路,順遂其他FTA的協商談判,不要再讓政治鬥爭經濟了。


太陽能舞台轉向 陸廠靠內需支撐

2013-9-1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 評論數: 0 |原作者: 記者葉文義/台北報導

太陽能廠商上半年紛紛重新啟動企業策略布局。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旗下綠能事業處EnergyTrend針對上半年各太陽能廠出貨及營收調查顯示,大陸大廠明顯降低歐洲出貨比重,將重心轉向大陸內需市場以及日本等其他亞洲市場。

調查顯示,大陸太陽能大廠天合光能(TSL.US)今年對歐洲出貨占比預計將由去年的48%降至27%,其中大多轉移至大陸及日本,大陸的出貨占比將由13%提升到3成左右。去年對歐洲出貨也在5成左右的晶科能源(JKS.US)亦大幅調降輸歐比重,預計下半年出貨大陸比例會占總出貨的4到5成,並另外增加對日本及美國的出貨量。

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使天合光能及晶科能源第2季模組出貨增幅達60%以上。從第2季各廠營收表現來看,持續提高對大陸出貨占比,帶動營收季增率均達到5成以上,晶科能源更是成為第一家轉虧為盈的中國一線廠商;出貨量蟬聯第一的英利(YGE.US)大減輸歐比重,將目標市場分別轉移至亞洲及美洲,營收穩居中國廠商第一。

EnergyTrend表示,先前中歐兩方貿易戰消息眾說紛紜之時,大陸政府為協助太陽能企業發展,在7、8月積極推出支援太陽能發展相關政策,力圖推動中國市場需求以消化廠商產能,整體來看,2013到2015年可能以6、10、12GW的安裝量,分階段衝刺2015年前總安裝量35GW的目標,並宣示加強抑制太陽能產能盲目擴張,顯示大陸政府加大力道調整太陽能產業結構。

EnergyTrend認為,第4季太陽能市場主要由中、日、美等市場主導,而大陸又是其中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大陸市場的變化將牽動大陸多數太陽能企業走向。


溫州1萬套房慘烈被抛給銀行 實體經濟崩盤

【大紀元2013年09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涵綜合報導)溫州從小商品製造、販賣起家,經歷同行間惡性競爭利潤被極度壓低,發現以錢生錢的炒樓、炒股、炒油、炒煤等「金融創新」模式,目前面臨房地產和實體經濟崩盤,活脫一個中國經濟30年來的縮影。

溫州房價暴跌 1萬套房拋給銀行

2013年8月中旬,中共統計局公佈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69個城市同比上漲,唯有溫州,連續23個月同比下降。

據中國媒體報導,一位不願具名的溫州房地產業內人士從多位銀行親友處核實的信息是,超過1萬套住宅、經營性房產的房主把房屋拋給了銀行。如按每套房100平米計算,100萬平方米的拋盤已超過2012年溫州全年新房供應量,可以用「慘烈」來形容。

2011年9月,「眼鏡大王」胡福林潛逃事件拉開了溫州這場經濟危機的序幕,民間借貸鏈條迅速斷裂,越來越多的溫州商人被追債,以致潛逃、自殺。如今,這場危機正在蔓延到金融系統。

「2011年到2012年上半年是企業感覺最難的時候,2012年下半年至今銀行系統也難過了。因為往往是在危機爆發一年後,才開始進入大規模的資產處置階段,而房產,永遠是資產處置的重點。」央行溫州中心支行一位負責人披露。

「鹿城廣場」是溫州近年來最具標誌意義的豪宅,由全國性房地產商綠城集團開發,拿地時是地王,開盤後是樓王。2009年底,「鹿城廣場」一套350平方米的房子,每平方米4萬,一年後漲到每平米7.5萬元,升值了1,000萬元。2011年,「鹿城廣場」的房價過山車一般回到了原點。

溫州本土最大開發商中梁地產的香堤半島每平米是從5萬元降到了如今的2.8萬元;中低端商品房也比最高峰時下跌了百分之三、四十。

溫州製造業轉型慘烈 靠炒房、油、煤維持10年

1990年代是溫州的黃金年代,做實業有豐厚的利潤。但沒有底線的價格戰,讓利潤逐漸變得像刀片一樣薄。至今價格戰仍是每天都在溫州上演的故事。溫州中小企業協會會長周德文認為,目前溫州企業的實際毛利普遍在1%~3%,大多數不賺錢。

在走過了粗放式發展的十年之後,2001年8月,第一個溫州「炒房團」亮相上海,3天砸下5,000多萬、買走100多套房子。除炒房團之外,每一種資產價格的上升,幾乎都有溫州人的影子—煤礦、棉花、貴金屬、油田等等。在資產價格的追逐中,溫州人又度過了10年,這被稱為「失落的十年」。1990年代,溫州的電氣、打火機、製鞋等行業都曾是溫州的名片,但是在失落的十年中,人們逐漸淡忘了它曾經實業上的領先,而是記住了它擅長投機。

據2013年上半年溫州海關的數據顯示,在統計的10個行業中,只有3個出口略有增長,其餘7個都是負增長,最嚴重的打火機下降了32.2%。

目前溫州很多實業企業開工是為了強撐著給銀行看。一旦企業停止生產,銀行會起訴,並會對互保企業抽貸。這些做做樣子的企業,被稱為「殭屍企業」。

隨著經濟的下滑,溫州商業凋零。最繁華的主幹道溫州車站大道,曾經搶手的商舖現在供過於求,租金下降了1/3;在永強最繁華的羅東大街上,每10家店舖大約有3家關門或者轉讓,附近的幾條小街上,關門的酒行、餐館也隨處可見。由於工廠開工不足,連溫州最大的公司正泰集團也裁員20%,大批外來人員返鄉。夏日曾經熙熙人流、大排檔滿街的景象已不再。

1979年以來,東莞、溫州所代表的「低端鎖定」模式注定將退出主流舞台,從這個意義上講,溫州只是中國的一個縮影,它所需要面對的問題,也是整個中國要面臨的問題。高利貸、房地產泡沫和實業不振,在中國其它地方正在發生,神木、鄂爾多斯的高利貸已經崩盤,三四線城市沒人住的「鬼城」頻現。

全民放高利貸 資金鏈斷裂 財富蒸發

溫州實體經濟淪為向銀行借貸的「融資平臺」後,自2009年起,溫州的民間借貸開始進入一個逐漸瘋狂的狀態。一開始的利息還只是月息2-3%,到2011年中溫州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前,根據央行溫州中心支行的調研數據,利率水平超過了歷史最高值,月息達6%甚至更高,這意味著100萬的民間借款每年要還的利息就高達72萬元。

報告披露,約20%的民間借貸資金最終流向房地產市場,「大約89%的家庭個人和59%的企業都參與了民間借貸」。

銀行自身也在不遺餘力地向外放貸。2011年,溫州GDP是3,351億,年末貸款餘額是6,194億,是前者的1.8倍。據保守估計,溫州直接或間接進入房地產市場的信貸資金至少占貸款總量的1/3,而且50%以上的貸款以房地產作為抵押保全品。

回憶起這兩年的經歷,曾經創辦了中國第一家私人錢莊的方培林心有餘悸。「溫州這些玩錢的人,10個裡面能有1個跑出來就不錯了。」在溫州有一種說法,「老高(放高利貸的)80%破產」。在溫州高利貸重災區龍灣永強,一些富裕的村莊把全村的錢都交給二、三個人去放高利貸,現在這些財富化為烏有,幾乎回到了20年前。

「現在的溫州,有許多當年日本泡沫時的影子。」溫州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副所長姚汝林說。1990年代,日本的房地產泡沫破滅,也伴隨著產業空心化,債務危機等問題。但那時的日本企業,已經基本完成了國際化的佈局,在產業上有很強的競爭力,而這些溫州並不具備。

(責任編輯:林銳)


天下沒有不破的泡沫

2013-9-2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 評論數: 0

上周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了8月主要宏觀經濟數據,進一步印證了7月開始的經濟回穩趨勢,原本看衰大陸經濟的外資機構紛紛改變看法。一時之間,大陸為全球經濟「救世主」的說法再度蔚為主流,上海股市再度恢復活力。

有統計數據背書,大陸官方近日密集信心喊話,強調經濟前景光明,無需擔憂「硬著陸」。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更表示,大陸經濟發展的奇跡已進入提質增效的「第二季」,後面故事會更精采。

從2012年第4季以來,大陸GDP成長率出現趨緩跡象;今年6月,大陸銀行間市場爆發史無前例的「錢荒」。不少人將這兩件事連結,認為經濟不振,將點燃金融危機的引線,為大陸經濟的「硬著陸」敲響喪鐘。

看衰聲浪此起彼落,但從今年8月後的經濟數據觀察,種種質疑似乎是多慮了,因為大陸經濟步上了復甦軌道。尤其是「克強指數」之一的全社會用電量,8月比去年同期增加13.7%,連4個月回升。電力需求變化是經濟發展的風向球,用電量回升印證了大陸經濟在官方推出一系列政策下,逐步回穩的趨勢。

金融海嘯令全球經濟龍頭美國哀鴻遍野,債務危機拖垮歐洲的經濟發展。不景氣環境下,經濟仍能一枝獨秀的大陸,固然備受期待,因為它承擔了拉動全球經濟成長「火車頭」的責任,更是對抗衰退的「救世主」。

但也因大陸的經濟成就「太過夢幻」,加上資訊披露的不透明,不少人堅信,大陸當前的榮景是虛假的,其中蘊藏難以估算的泡沫,這些泡沫多半藏在房市裡,房市的安危又和銀行體系唇亡齒寒,泡沫一旦破裂,銀行難以全身而退;若銀行信用崩毀將重創企業生產,一連串蝴蝶效應,將使得大陸經濟「硬著陸」。

這種擔憂有沒有可能實現?當然有。《荀子‧天論》云:「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意味著大自然運行有其自身規律,這個規律不會因堯的聖明或桀的暴虐而改變。同樣的,大陸改革開放後經濟高速飛漲30年,但市場規律浩浩蕩蕩,未來的30年,大陸經濟還會像火箭升空般直衝天際,只上不下嗎?

總體經濟活動周而復始的波動,經濟擴張與衰退交替出現的情況,GDP波動如同浪濤,雖不規律,但總是來來去去,經濟學家將這種不規則且循環性的經濟現象,稱為「景氣循環」。基本上,大陸景氣自2001年開始,跟隨著全球大牛市奔上了2007年的頂峰,金融風暴後全球景氣衰退,大陸靠著「人為」的救市政策,加上政策執行的高效率,硬是讓景氣保持擴張。

但如同前述所言,本該隨著景氣衰退而洩掉的泡沫不僅被保留了下來,還越吹越大,這反映在扶搖直上的房價,以及鋼鐵、水泥等產能過剩,以及一座又一座無人居住的「鬼城」。

2008年4兆人民幣刺激經濟方案的效用逐漸褪去,大陸經濟終該回歸正常的循環,但決策當局又推出大規模基礎建設方案,把泡沫破裂的時間硬是再往延後。如今,大陸經濟企穩回升,市場一片歡呼,到底是世人短視近利,還是正如凱因斯所言:「長期而言,我們都死了」?

大陸經濟一直高升不墜,絕非正常市場規律該有的表現,但外界對它充滿無限的期待,社會穩定的需要逼迫政府「促增長」,迫使大陸一次又一次逆天而行,不向景氣衰退屈服,再吹大泡沫。

天底下無不破裂的泡沫,大陸需要的是堅定不移的「調結構」決心,容忍GDP成長率逐步走緩,為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奠基;市場則勿再抱持電影情節般的幻想,強迫大陸要扮演救世主的角色。我們要學會尊重市場規律,而非篤信人定勝天。

大陸經濟仍有非常大的釋放空間,「釋放」將帶動成長,期待即將舉行的中共三中全會啟動改革盛宴,創造「無泡沫成長」。


任志強:土改不成 房價再飆

2013-9-24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 評論數: 0

大陸地產大亨任志強22日舉行回憶錄發表會,會中,他高調敦促大陸土改必須加緊腳步。他表示,如果不改革,依照目前的土地政策及公共資源配置,將很難改變房價繼續上漲的趨勢。

任志強強調,大陸大城市匯聚太多公共資源,所以房價高漲是很難改變的,應針對土地政策及公共資源配置進行改革。他表示,「房價讓很多人不到北京來,否則,(很多人)都到北京來。」

三中全會號角響起,不少大陸商界名人紛紛發表對三中全會議題的期待。除了任志強,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22日也在公開場合表示,他認為即將召開的18屆3中全會,經濟政策上會更加開放,這對企業發展是利好訊息,而無獨有偶,他本人最關心的也是土地確權(確定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隸屬關係)問題。

柳傳志也強調,土地確權對大陸地方政府土地財政的狀況,有立竿見影的改善效果。他表示,農民土地確權問題得到關注,日後房地產市場走向會正常化,地方政府能依靠稅收而不是賣地來得到收入,會為地方帶來持續的發展動力。


大陸在烏克蘭建海外農業中心  投資26億美元 簽約50年 300萬公頃農地作生產基地

2013-9-24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7| 評論數: 0

為解決不斷增加的糧食需求,大陸開始在全球的友好國家尋找糧食供應基地。近期,烏克蘭已同意提供300萬公頃(3萬平方公里)的農田給大陸,作為糧食和肉類生產基地,總投資金額達26億美元,相當於烏克蘭國土面積的1/20。

農產品回銷大陸國企

烏克蘭未來將成為大陸最大的海外農業中心,相關農產品將以優惠價格銷售給大陸兩大國有糧食企業。

香港《南華早報》引述烏克蘭Unian通訊社的報導指出,大陸在烏克蘭的首期農業投資是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KSO簽署為期50年的協議,KSO將提供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10萬公頃的農田,讓中方在當地種植作物和養豬。

今年5月,KSO組團考察新疆建設兵團下屬的共青團農場,奠定雙方合作基礎。新疆建設兵團表示,這將有助於擴大中方的農業投資規模,並且提供更多海外就業機會。

中烏農業合作的總投資金額將達到26億美元,其中光是灌溉系統的基礎建設就將耗費2000萬美元,分別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赫爾松地區和克里米亞等地,約2萬公頃的農田上建設灌溉系統。

助烏國農業技術更新

烏克蘭曾是前蘇聯的農業基地,號稱歐洲糧倉,但相較於大陸的農業發展狀況,烏克蘭仍需要大陸的技術和資金協助,尤其是大陸能用全球9%的耕地養活20%的人口,在農業技術發展上比烏克蘭還要先進。烏克蘭專家認為,引進陸資將有助於提高烏克蘭的農業技術,並且幫烏克蘭打開進軍大陸農產品市場的大門。

這次中烏雙方的大規模農業合作,大陸網友看法兩極。有網友認為,大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