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親子天下》避開3大飲食風險,放心吃

《親子天下》第26期 特刊

從毒牛奶到塑化劑,從農藥殘留到環境荷爾蒙,有關食品安全的新聞,經常是媒體版面的常客。

然而,家長不能一切坐等政府把關,「食品藥物管理局全部也不過五百多人,而台灣登記有案的食品工廠就有五千多家,如何管到完全無風險?」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孫寶年,點出主管機關的人力稽核困境。

因此,平時勤於吸收健康資訊,讓自己具備最基本的食物安全知識,是保障家人飲食安全的基本功。《親子天下》從製作寶寶副食品過程、選擇適合寶寶生理發展的食材,以及認識六大風險食物三方面著手,教你趨吉避凶,遠離可能的飲食風險,捍衛寶貝健康。

風險一:輕忽製作過程

家庭自製的寶寶副食品,每道料理都蘊藏照顧者的濃濃愛心。不過,「愛心」更需「細心」相伴,「魔鬼藏在細節裡」這句話,在安全的餐食料理製作過程,同樣適用。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提出五個簡單、有效的檢核點,提醒家中掌廚者留意可能影響食品安全的環節:

一、選擇安全食材。

二、隨時保持雙手與用具清潔。

三、將生食與熟食分開處理。

四、將食物徹底煮熟。

五、把食物貯存在安全溫度。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也曾製作《食物安全五要點居家手冊》,建議民眾從購買、貯存、配製、烹煮與處理剩餘食物五個層面,檢視家庭的食品安全程度。

健康有意識  小動作不馬虎

這本實用手冊提醒,確實做好這些小動作並養成習慣,便可避開不少居家飲食風險,當然也更能保障寶寶的健康,舉例來說:

一、使用購物手推車或購物袋分裝食物時,就習慣把生肉與其他食材分開擺放,避免相互污染。

二、在家裡,替孩子更換尿布、咳嗽打噴嚏、處理垃圾、如廁或與寵物玩耍、吸菸之後,應謹記洗淨雙手。

三、製作餐食所用到的菜刀與砧板,最後進行清潔工作時,應該用乾淨的熱水燙過。

四、廚房應準備兩塊砧板,生熟食各用不同砧板處理。

五、別為了節省而持續使用已有裂縫、布滿刀痕的舊砧板。

六、冰箱並不能「殺菌」,只能減緩細菌孳生的速度,因此剩餘飯菜放置冰箱內別超過三天,也可在內部放個小溫度計,留意冰箱的效能是否正常運作。

七、使用微波爐加熱時,不能只在意「加熱時間」,最好加熱過程中也將飯菜翻攪幾次,以達到均勻烹煮的目的,避免致病微生物在不夠熱的部分孳生。

風險二:提供不適合發展階段的調味料與食物

嬰幼兒的消化能力尚未發展成熟,因此在為寶寶準備副食品時,都應注意不能造成小小人兒的身體負擔。即使是對學齡孩子有幫助的食物,嬰幼兒也不見得能照單全收。出版過五十多本食譜的家庭料理高手,也是救國團、社區大學烹飪教師的林美慧,便曾在著作《寶寶的美味離乳食譜》中,提供了許多「老祖母的智慧經驗」,並根據寶寶不同的成長階段,規劃不同時期的適用食材。她提醒家長注意下列食材:

●食鹽與砂糖:離乳初期,副食品不要添加食鹽和砂糖,為了避免對腎臟造成負擔,離乳期的食物,以保有食材的原始風味為主。即使到了離乳後期,最好也儘量少用,免得養成寶寶重口味的習慣。

●蜂蜜:是週歲前寶寶的「飲食禁區」之一。營養師蔡湘晴在《生活中的營養學》中便提醒,許多國外研究指出,肉毒桿菌孢子廣泛見於土壤、灰塵與植物表面,蜜蜂採集的花蜜中也常混有。週歲內的寶寶由於腸道的好菌群尚未建立,抵抗力不強,吃入後若感染,往往會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

●果汁:如何給寶寶喝果汁也不能輕忽。蔡湘晴認為,果汁的特點是維生素、礦物質多,口感好,很容易為寶寶接受,但最大缺點則是缺乏兒童發育關鍵元素的蛋白質與脂肪;而且喝過多果汁,往往會排擠正餐食量。

林美慧也認為,幾乎所有的水果都是離乳初期料理可使用的食材,但果汁就不一定了。譬如市售的百分之百純果汁,在用於料理約七、八個月寶寶副食品時,可用冷開水稀釋,少量用在料理上。但也要留意選無鹽果汁,如蔬菜汁與番茄汁多含有鹽分。

市售的稀釋果汁,幾乎都添加香料與糖分;即使是老牌的乳酸菌飲料,也因含糖量極高,離乳初期並不建議給寶寶飲用。「最好的方法,是自己拿水果榨汁、稀釋,供寶寶飲用,」林美慧誠心建議。

風險三:忽視標示,吃下過多高風險食物

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受到廣告、同儕的「誘惑」會愈來愈多。如何選擇安全無虞的外食餐點或零嘴,建立孩子基本的飲食健康常識,是爸媽的必修課。

學會看懂坊間的食品標示,是為自己、家人把關健康的重要基本能力。馬偕醫院營養師徐于淑解釋,市面販售的食品,通常都會標明成分與營養,購買前應仔細閱讀,就能掌握食品的相關資訊。

●成分標示:選內含成分大多數是你都看得懂的食品。如低脂奶粉、糖、奶油等,大多是比較天然的食物。若成分標示為一大堆化學名稱,往往是食品添加物,少碰為妙。尤其像人工色素,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黃色四號、黃色五號、紅色六號、紅色四十號都可能引起小孩過動,藍色一號則會引起過敏,「如果不讓小孩吃這些東西,你會發現像是變了一個人,」林杰樑說。

●營養標示:家長都知道要避免「高油高糖高鹽」的三高食品,但如何判斷?

一、注意脂肪佔總熱量的比率,是否超過三○%:一公克脂肪約含有九大卡熱量,若某食物有一百大卡熱量,其中脂肪有四公克,則簡單的算法是4×9=36,也就是脂肪佔這個食物總熱量的三六%,已屬高熱量食品。

二、注意鈉含量:一公克鹽大概含有四百毫克的鈉,營養師通常建議一天的鹽分食用量為六公克,也就是兩千四百毫克的鈉。若孩子想買的零食鈉含量超過四百毫克,就得留意可能屬高鹽食物。

遠離六大類高風險食物?

如何避免買到專家眼中的「高風險食物」,是父母必修的健康學分。根據專家歸納,食品添加物、高油脂、高鹽分、含「速釋型」醣類,以及有農藥殘留、易致癌成分的食物等,都是家長應極力避免的。《親子天下》整理出對抗六大風險食物的健康對策檢核表供參考,多一分謹慎,家人與寶寶的健康就多一分保障。


兒童不宜食品 禁促銷送贈品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2013.05.30 03:04 pm

連鎖速食業者提供兒童餐還送贈品,未來可能受到限制。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審查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草案,初審通過易導致慢性病或不適合兒童長期食用的食品,將限制促銷、廣告。衛生署表示,一旦評估出哪一種食品不宜,將限制在兒童節目、餐前廣告,也不能送公仔等贈品。

炸雞、漢堡等是很多小朋友的最愛,卻也造成不少胖小孩,影響日後健康。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初審通過,凡是特殊營養食品、易導致慢性病或不適合兒童長期食用的食品,可限制促銷、廣告。

衛生署食藥局局長康照洲表示,未來必須邀集食品、營養等專家共同討論,界定哪一類食品、食用多少量,應限制促銷、廣告。只要被評估認為是不適合兒童長期食用的食品,會限制贈送禮物或買一送一等促銷手法,且不能在兒童節目或餐前刊播廣告。上午也通過未來食品包裝上,必須標示所含物質占每日建議量的百分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