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sonic 去年賠慘了

【經濟日報╱編譯林文彬/綜合外電】2012.05.12 03:35 am

日本最大家電製造商Panasonic 公司上季虧損暴增,拖累上年度虧損創新高紀錄,反映強勢日圓、天災和海外同業競爭激烈。本年度財測也不如預期,因Viera電漿電視需求下滑。

Panasonic公司11日公布,在1月至3月的一季虧損4,380億日圓(50億美元),是去年同期407億日圓虧損的10倍多;上年度總計虧損7,722億日圓(96億美元),不如一年前的獲利740億日圓,且創下日本製造業史上數一數二大的年度虧損紀錄。

上季營收下滑8%至1.88兆日圓,全年度營收減少10%至7.85 兆日圓。Panasonic歸咎於311大地震和泰國洪災拉低銷售,以及價格下跌和日圓升值。

與Sony的情況類似,Panasonic電視事業長期承受鉅額虧損,收購同業三洋使負債大增。Panasonic已宣布裁員1.7萬人以削減成本。

Panasonic預估本年度將轉虧為盈,淨利可達500億日圓(6.27億美元),但不如分析師預估的1,060億日圓;營收估計成長3%至8.1兆日圓。該公司預估,影音部門營業利益將達600億日圓,能源部門獲利30億日圓;但今年電視銷量將從1,700萬台縮水至1,550萬台。


日本松下電器總部削減一半員工

2012-5-29 12:07| 發佈者: oscarhsieh| 查看數: 74| 評論數: 0 |來自: 【中廣新聞】

面臨著歷史最高赤字的日本松下電器公司,決定將總部員工削減一半,以減少人事開支。

松下電器公司在日本有十萬名員工,在公司總部工作的員工為七千人,其中事務人員四千人,研究開發部門兩千人,生產技術部門一千人。

由於在今年三月底結束的財政年度中,公司出現了七千七百二十一億日元,也是創業以來最大的赤字,因此決定削減一半的總部員工。他們預定從今年秋季開始,透過鼓勵提早退職和將部分員工分流的方式,減少總部一半的員工。


擋不住「韓」流 日電子業巨擘嚴重虧損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報導】2012.05.12 04:45 am

繼索尼連續四年度虧損之後,日本另一家電子業巨擘Panasonic十一日公布上年度(三月底止)虧損九十六點八億美元,使股價跌到卅年來的低點。之前夏普及任天堂等電子業者均公布上年度業績嚴重虧損或由盈轉虧。

Panasonic將虧損歸咎於「震災」使國內需求下降,全球景氣下滑,使平板電視及數位相機等產品的銷售受創;不但受到外國業者的激烈價格競爭,也受到日圓升值的打擊。

索尼公布上年度(三月底止)共虧損五十七億美元,雖低於公司先前預估的六十四億美元,但仍是連續第四年度虧損,公司股價也逼近廿五年來的最低點。

兩家公司的業績都受到電視製造部門的嚴重拖累。一方面受到南韓三星及樂金的低成本壓力,也因日圓升值而影響營收。索尼的電視部門已連虧八年。

兩家公司都宣布重組計畫,並由新執行長領導公司。索尼執行長平井一夫已宣布新年度將裁員一萬人,並預估能夠轉虧為盈。Panasonic 於今年稍早時任命津賀一宏為新任執行長,計畫轉型為一家綠能公司,以銷售空調、冰箱及太陽能電池為主要業務。

日本夏普公司之前也公布,上年度虧損四十七億美元,主因銷售量下降,以及平板電視價格下跌。夏普與索尼及Panasonic類似,電視機業務受到南韓三星及樂金的競爭,獲利困難。

夏普於三月時斷然將大阪外圍電視機廠的百分之四十六的股權售予台灣的鴻海,以停止虧損。夏普預估今年的電視機銷售量將減少百分之廿。

遊戲機大廠任天堂上年度也首次出現虧損,主因Wii遊戲機銷售疲軟及日圓強勢打擊營收。上年度淨損卅二億日圓;原先預估新年度將再虧損六百五十億日圓,但由於日圓回貶,預估將轉虧為盈。

由於現在智慧型手機上也能玩遊戲,使任天堂遭遇競爭壓力。任天堂將推出Wii U最終型遊戲機,而由於微軟與索尼已表示不會推出新的遊戲機,使任天堂獲得喘息的機會,可望在下一代遊戲機的銷售上拔得頭籌。


Sharp前會長:日家電山窮水盡

2012-5-22 06:30| 發佈者: oscarhsieh| 查看數: 366| 評論數: 1 |原作者: 【黃菁菁/東京21日電】 |來自: 中國時報

日本電機大廠夏普(SHARP)的顧問,也是前會長(董事長)町田勝彥語重心長地向日媒透露,夏普日前決定與鴻海合作實在是不得已的決定,日本家電業已山窮水盡,再墨守成規、不求改變的話,恐怕只有坐以待斃。

日本經濟新聞電子版報導,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3月26日赴大阪市阿倍野區的夏普總公司洽談合作事宜,當時町田一邊握著郭台銘的手一邊想著:「日本的家電名門要被台灣企業奪走了」,「尖端技術要外流了」。鴻海投資夏普雖然勢必引起各種揣測,但町田懷抱著更大的危機感,使他做出此決斷。

索尼、Panasonic、夏普等三家日本代表性的家電大廠去年度都創下創立以來最大虧損,這正是「電子立國的日本」的危機,且町田不認為這只是一時性的。町田指出,「這是日本數位家電的極限。若考慮到5年後、10年後,(家電業)再以至今的做法,無論再怎麼努力,結果都是坐以待斃。」

夏普龜山廠產的液晶電視「AQUOS」成為日本第一的電視品牌,首度運用液晶技術在手機上安裝相機等,都是町田擔任社長時的功績。不過,儘管夏普在日本市場上所向無敵,在海外的市場占有率卻一直無法提升,數位家電的全球市場已進入戰國時代,但夏普卻無法在成本價格上與他國業者競爭。

町田說,郭台銘從幾年前起嘴上就掛著「町田先生,夏普和我們一起合作的話,絕對能戰勝三星,讓我們一起拚吧!」的口頭禪。町田也在想,若是能與擁有蘋果等大客戶的鴻海合作的話,夏普應該會更有規模。

再加上,夏普已經沒有時間了。夏普的出口入不敷出、工廠倉庫的庫存越堆越多,2009年在大阪新設工廠運轉率只有50%。夏普的經營層為了因應財務危機,從年初起就考慮增資,銀行也不太可能融資。町田於是在去年12月2日向郭台銘探詢出資的意願。


失落的日本 只敢和三星廝殺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報導】2012.05.12 03:35 am

一度創造出「日本第一」令譽的日本電子業,現在則是很難有一天看不到利空的消息。除了佳能等少數業者外,日本電子業各大巨擘本年度預估整體虧損將達一百七十億美元。當年的「旭日東昇」,難道如今已「日薄西山」?

日本電子業的主管立即將虧損歸咎於強勢日圓,但這只是一項自欺的藉口。匯率有升有貶,但何以索尼的電視機業務已連續虧損八年?為何索尼不能再提供給消費者諸如電晶體收音機、隨身聽、光碟及VCR?

從二○○○年到二○一○年間,日本電子業的產出劇減百分之四十一,出口重挫百分之二十七,貿易順差減少百分之六十八。日本電子產品及服務在工業化國家市場的占有率已由一九九六年時的百分之十九,下降到百分之十;在相同期間,德國的占有率從百分之八上升到十一,南韓則由百分之六上升到百分之九點二。

日本電子業衰落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產品策略不良。美國哈佛大學管理大師麥克.波特曾對日本電子業提出兩項建議。第一,由於日本已是經濟成熟國家,競爭力的源頭已經改變。以往日本擁有充足的技術勞工,及低廉的資金與售價,是競爭力的關鍵;未來產品及製程的創新則成為關鍵。第二,業者在擬定經營策略時,並不僅限於提供什麼產品,還要考慮到不再提供那些產品。

可惜,日本置若罔聞,只圖與三星等後進廠商在低廉資金及製造能力上一較長短,而非產品創新。

目前日本整個電子業產出之中,有百分之七十七是為其他廠商生產的零組件。觀察蘋果及三星智慧型手機的成本細目,便能發現零件生產商能拿到的錢只占很低的比例,而大錢則流向產品創新的廠商。日本電子業應該與蘋果、英特爾及微軟一爭長短,結果卻淪落到只跟三星捉對廝殺。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兼心理學家丹尼爾.卡里曼指出,日本業者對一些不良的計畫繼續砸錢,使新的計畫得不到足夠的資金,是因為企業往往像是賭局中的輸家,不把錢贏回來絕不離桌。

在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日本首要電子製造業者的排名中完全沒有新公司。


觀察站/日本電子王國 成了下沉的太陽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2012.05.12 03:35 am

日本的名門企業索尼、Panasonic、夏普、任天堂等,曾在世界叱吒風雲,寫下「日本第一」輝煌的一頁。但是,他們都已經從天上飛的老鷹,退化成地上跑的老母雞。

這兩天,日本各企業正在進行三月期的年度結算,曾經是日本最紅的電機產業,除去日立、三菱電機轉型得快,沒有掉入赤字的深淵之外,其他各大企業都繳出了一張張讓人臉紅的「滿江紅」成績單。

松下集團的Panasonic,賠了七千八百億日圓,索尼賠四千五百六十六億日圓,夏普賠三千七百六十億,任天堂則出現自一九六二年股票上市以來首度虧損,也賠了四百卅二億日圓。

內憂外患 企業慘上加慘

日本這些大廠出現前所未見的鉅額虧損,從近因看,很明顯有幾個理由:首先,東日本大地震造成日本全國的重創,東北地方是日本電機廠幾個重要零組件生產基地,零組件生產停止,連帶也讓全部生產線都因為沒有零件來源不得不停頓。

其次,泰國的洪水,也讓大量在泰國投資設廠的日本製造業受到重創。日本這些大企業幾乎都在泰國設有工廠,這次遇上大水淹沒廠房,讓日本企業損失不貲。

此外,歐洲外債問題突然升高,全世界的貨幣突然跑到日本避險,衝擊日幣大幅升值,創下一美元對七十八日圓的新高紀錄,讓以出口導向的日本製造業「屋漏偏逢連夜雨」。全部不利因素都集中在去年,就難怪日本電機業界都這麼慘兮兮了。

除了CD 索尼還有什麼?

除了近因,日本電機業的不振,其實已累積了近廿年的遠因。曾經觀察索尼近半個世紀的日本作家立石泰則,因為看不過索尼的凋落,寫了一本「再見了,我們的SONY」。他提及,從大賀典雄社長的CD之後,就沒有再看到索尼有什麼新鮮的產品出現。

索尼的沒落,是日本電機界的最大典型。索尼說,整個企業虧損最大的是電視部門。當然會是如此,因為索尼過去單槍特麗霓虹傳統電視時代,曾經席捲全世界電視市場,這個結果造成當進入數位化時代的液晶時,索尼轉型過慢,反而落後其他公司一大截,等到再回頭想要迎頭趕上時,卻早已時不我予。

美國蘋果崛起

日本失落的廿年間,美國蘋果公司崛起,開發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產品,取代了過去的日本電機產業。隨身聽(walkman)本來是日本獨門利器,但是索尼後來開發的MD(迷你光碟)隨身聽音響,卻因為軟體不足,消費者還要自己把CD轉錄成MD,造成iPod上市後,年輕人一窩蜂搶購此新商品,一下子就把索尼幾十年累積的基業都擊垮了。

「數位家電」最初被認為是很深奧的學問,沒想到南韓三星邊學邊賣,加上大量挖角了被裁員的日本技師,現在三星股價已經成長為索尼的三倍。連中國大陸都已經追上日本,甚至把Sanyo的家電部門買下,現在反過頭來製造洗衣機回銷日本市場。


蘋果「不連續創新」 打趴日本

【聯合報╱記者郭乃日/台北報導】2012.05.12 03:35 am

日本知名消費電子大廠紛傳巨幅虧損,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黃賀、數位時代雜誌總主筆詹偉雄都表示,創新能力與創新模式無法因應市場需求,且無法跳脫傳統企業文化的束縛,都是日本電子大廠嚴重虧損的病因。

詹偉雄指出,多家日本電子大廠的巨幅虧損原因,要從「不連續創新」談起。過去的「創新」是透過不斷投入研發的心力,從學習曲線、經驗一步步把產品越做越好,即「連續性創新」。但現在的科技社會多是「不連續創新」,即與過去的努力無關,反而與消費者的需求、產業的差異性息息相關。

詹偉雄說,蘋果就是這波「不連續創新」的始作俑者,索尼所受衝擊最大。近年來除了做相機的佳能外,其他的日本電子大廠業績都不好,蘋果造成的衝擊,不僅是硬體,還包括軟體,如:iTunes、App。蘋果幾乎已稱霸全球音樂播放器和手機市場,尤其是iPhone。手機不僅能聽音樂也能看影片,這些都是傳統家電的功能,因此也對日本家電廠商造成不小的衝擊。

黃賀也表示,日本產品缺乏創新是公認的事實,日本產品創新大多是把別人的東西做局部或功能性的創新,很少有從無到有的創新。過去日本產品的一大優點就是微小化,但現在消費者講求的是使用方便,因此並不太重視產品的輕薄短小,手機就是最佳例子。

日本電子大廠虧損,黃賀表示,還與傳統企業文化脫不了關係。雖然日本企業的終身雇用制已取消,但這種長期的文化影響力很難在一夕之間消除,日本企業中的資深員工仍占盡優勢,因為公司的相關規則都是由資深員工訂定,自然都傾向保護資深員工的福利,卻無法反映在生產力上。

詹偉雄指出,日本企業面對變局調整的腳步比美國慢很多,美國企業大多採CEO制,一旦虧損,不僅CEO走人,還會大幅裁員,反應很快。


財報─索尼連虧7季 營利不如預期 砍營收預估 股價挫4%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2012-11-01  16:25

日本最大消費電子產品廠牌索尼 (Sony)(6758-JP) 周四 (1 日) 發布上季財報,意外寫下連續第 7 季虧損,且雖由營業虧損轉為營業利益,但仍不如預期。股價聞訊重挫逾 4%。

索尼上季結果,反映在對手蘋果 (Apple)(AAPL-US) 及三星 (Samsung)(005930-KR) 夾殺下,其電視及其他電子產品需求疲軟。

索尼今年 7-9 月的一季,虧損由去年同期的 270 億日元減為 155 億日元 (1.94 億美元),但遠遜於《彭博社》統計分析師預期的獲利 156 億日元。

該季由一年前的營業虧損 164 億日元轉為營利 303 億日元 (3.79 億美元),同樣不如《路透社》調查分析師預估的 338 億日元。

索尼今日維持現行財年獲利及營利不變,分別為 200 億日元及 1300 億日元 (16.3 億美元)。其中營利優於分析師預期的 1070 億日元,以及上年度的營業虧損 670 億日元。

但索尼同時將全年度營收預估由 8 月時預期的 6.8 兆日元砍為 6.6 兆日元,並表示公司面臨的營運環境持續艱困,最主要歸咎於全球經濟成長減緩。

索尼包含電視業務的家庭娛樂部門,上季營業虧損由一年前的 418 億日元銳減為 158 億日元。索尼今日將公司現行年度電視銷量預估由原本的 1550 萬台減為 1450 萬台。財務長估計,現行財年將寫下連續第 9 年虧損的該部門,將在下年度重返獲利。

索尼手機及平板電腦業務上季營收雖較去年同期暴增一倍多至 39 億美元,但仍再度虧損,所幸金額由前季的 3.56 億美元減為 2.96 億美元。

索尼今日還將掌上型遊戲機 PSP 及 Vita 全年度銷量預估,由之前預期的 1200 萬台減為 1000 萬台;但家用遊戲機 PlayStation (PS) 銷量預估則維持於 1600 萬台。全年度數位相機銷量預估亦由 1800 萬台減為 1600 萬台。

索尼周四股價於日本股市收盤下滑 4.1% 至 915 日元,今年以來已累積下跌 34%。


日家電巨頭松下本財年預虧7650億日元

朝鮮日報駐東京特派記者 車學峰 (2012.11.02 08:53)

日本知名企業松下連續兩年虧損,股價跌回37年前的水平。據預計,今年和去年一樣,將虧損10多萬億韓元,這等於20年掙的錢兩年就蒸發一空,遭遇了公司成立以來最大的危機。

松下宣佈本會計年度(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預測虧損規模將達7650億日元(折合約10.4萬億韓元)後,1日股價便砸向跌停板,直降100日元(19.46%)至414日元,跌至37年零8個月以來的最低。松下總經理津賀一宏說,松下輸在了電視等主業上。

松下當初預測會盈利500億日元,但中期決算顯示虧損6851億日元以後,便大幅下調了預測值。松下上一年度虧損7721億日元。兩年的虧損額相當於之前20年的淨利潤。

松下是被尊稱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1918年創建的,是日本最大的家電企業。松下之所以沒落,是因為在電視和手機等主業上不敵三星和LG等競爭對手。另外,中國的抵制日貨運動也加重了虧損。


日元強勢 美國人不愛小型車 鈴木結束美國汽車事業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綜合外電  2012-11-06  10:55

日本鈴木汽車 (7269-JP) 面對日元強勢與美國對其小型車的需求下滑,宣布將關閉不獲利的美國汽車銷售事業,轉而將焦點放在摩托車、沙灘車(ATV)和海洋船的銷售事業。

美國鈴木汽車公司負債3.46億美元,將聲請第11章破產保護,其中負債1.73億美元係積欠鈴木集團企業。

排名日本第四大的鈴木汽車表示,無法再維持美國汽車事業單位獲利,因為匯率衝擊,且其汽車產品主要均是小型車。

美國鈴木汽車上個月在美銷售量達2023輛,鈴木漸漸淡出汽車事業轉向摩托車、海灘車和海洋船等事業之際,也會執行賠償汽車經銷商的計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