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的日志 2012-05-04 10:42
前两天环球时报刚刚发表了雄文,然后迅速删掉,谁知道今天,北京日报不甘落后,又发雄文,再度令人叹为观止,疑为时代倒流。作者叫“甄文”,所讲的话,从字面看貌似是为党国效劳,却连自己的真实姓名都不敢说,看来所讲的多半是“贾义”。
世界第一强国大使在某个第三世界第一大国乘飞机坐经济舱、自己背包、拿优惠券买咖啡,究竟让谁着急了?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5/04/14307765_0.shtml
从陈光诚事件看美国政客的拙劣表演
2012年05月04日 03:38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甄文
北京日报5月4日发表署名文章《从陈光诚事件看美国政客的拙劣表演》,指出“不能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做出有损国格、人格的苟且之事”,“13亿中国人没有那么好瞒哄,也没有那么好利用”。文中重点批评了美国政客制造事端是自曝其丑。
观点提要:
中美要共赢,“相处之道”必然是互相尊重与互利合作。自作聪明制造事端,搞鸡鸣狗盗之举,对中国不起作用,而美国政客则更是自曝其丑。无论是美国驻华使馆还是驻华大使,都应谨守外交礼仪,不能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做出有损国格、人格的苟且之事。毕竟,13亿中国人没有那么好瞒哄,也没有那么好利用,指望借挑起一些事端干涉中国、要挟中国,未免太过天真。
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始的前一天,以非正常方式被带入美国驻华使馆并停留6天的陈光诚自行离开。中国外交部对此表达了强烈不满,要求美方为这种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道歉,保证不再发生此类事件。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陈光诚的格外关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正是在美国和西方媒体的包装下,这个所谓“维权英雄”被贴上醒目的政治标签,树立为反社会、反体制的代表人物。但再怎么看,陈光诚也代表不了多少人,真正能代表的是他的后台老板即西方反华势力的利益。陈光诚已经成为美国政客抹黑中国的工具和棋子。不过,作为一个看似如此重要的工具和棋子,陈光诚本人的诉求实在够不上有多大分量和多大格局,倒充分显示出美国政客不惜挖地三尺也要给中国社会找麻烦的心情是何等的急切。想必陈光诚和他的扶持者们心里也很清楚,这样的拙劣表演除了让一小撮人逞一时口舌之快外,根本得不到他们所希望的中国社会的广泛应和,13亿中国人并没有那么好瞒哄,也没有那么好利用,指望借此来干涉中国、要挟中国,未免太过天真。
任何社会形态和体制中都会存在问题,但没有哪个国家容许他国干涉本国内政,容许他国使馆在自己的土地上为所欲为,自行其是,更不容许一个大使充当判官的角色。遗憾的是,在陈光诚事件中,美国驻华使馆偏偏扮演了不那么光彩甚至可以说是鸡鸣狗盗的角色,为此置有关国际法和中国法律于不顾,置中美关系大局于不顾,置最起码的外交礼仪于不顾,着实令人咋舌。试想,假如在声势浩大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中,他国驻美使馆也如此兴致勃勃、明目张胆地接待美国政客口中的“刁民”、“暴徒”,支持他们“现在就革命”、“重塑美国”,那么美方的反应又将是如何?只怕与今天陈光诚给中国带来的微不足道的困扰相比,美国的尴尬只会更多。
不得不说,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驻华使馆及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的种种行为与其自身职责颇为不符,“小动作”不断。这使人不禁要问,这个大使的职责究竟是积极致力于发展中美两国关系,消除彼此的误解和隔膜,还是处心积虑地跑到中国社会中找茬捣乱,为中美关系制造新的、更大的裂隙。从乘飞机坐经济舱、自己背包、拿优惠券买咖啡的“平民生活秀”;到监测并公布大使馆的空气质量数据,搀和北京的城市管理争论;再到胆大妄为地以非正常方式将陈光诚带入使馆——我们看到的,根本不是一个谨言慎行的驻华大使,而是一个主动搅起矛盾漩涡的标准美国政客,这种与一国大使身份极不相称的做派究竟是有心还是无意,假如是有心,又出于何种动机,意欲达成何种目的,大家不妨自去琢磨。这次美国使馆导演的闹剧,使中国人民受到深刻教育,再一次印证了中国的古语“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他们安的什么心,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如果美国确实想与中国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那么就不能再固执地迎合甚至鼓励中国极少数人的极端言行,破坏中国社会的稳定。同样,如果骆家辉真心想当好驻华大使,那就当得严肃一些,认真一些,不要搞些上不得台面的勾当,不要做自取其辱的丑事。自作聪明,只能聪明反被聪明误。
今天,中美两国关系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充满矛盾意味的是,美国政客动不动就会有不太成熟、不太体面的举动出现,似乎总想找茬敲打一番中国,似乎总想给前进中的中国社会找些麻烦,陈光诚事件就是一例,而这样的举动在明眼人看来,既无聊又拙劣。事实证明,中美关系要发展,主要障碍在美国。美国必须学会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必须学会适应与中国平等相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打着“人权”、“自由”、“民主”等旗号制造事端,只能是自曝其丑,对中国不起作用,对美国自己更没好处。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必须要平等互谅。对存在的分歧,应通过对话交流,增进理解,妥善处理,以免影响中美关系大局。应该说,中国对处理中美关系的态度是一以贯之、坦诚而务实的,中美要共赢,“相处之道”也必然是互相尊重与互利合作。美国政客只有放下乱七八糟的歪心思,把中美关系这本经念好,才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
看来还是印度对自己的国民比较贴心
谢谢的日志 2012-05-10 09:40
发信人: bizbiz (时间是唯一的敌人),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看人家印度人入籍后,马上可以拿印度绿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9 16:28:52 2012, 美东)
中国 太不象话
Today I got my passport card in the mail. That completes my process. Now I have passport book + secondary passport book + passport card.
Now I am wating for my OCI from indian consulate. India does not allow dual citizenship so I have to surrender my indian passport and apply for the OCI card. It is an indian version of Green Card in India. It is expected to take
another 60-90 days to get it and then I can travel freely to india.
In the mean time, since the weather is getting nice here, I am thinking of renting an RV and travel with family coast to coast and see the rest of the country.
It is a great experience and I can not beleive it I made it finally after waiting 32 years being in US. Good Luck too all of you who is waiting in the process to become USC.
在中国我最反感的是,总有人问我:“他为什么打你”
谢谢的日志 2012-05-12 02:04
前两天英国人在北京强奸未遂一名中国女子。警察说英国人是猥亵,一些人在叽里呱啦地说什么仙人跳说什么这女子为何半夜出门为何穿得如此轻浮。令我惊讶的是,在接受采访时,见义勇为的大哥也说,听到女的在喊救命,一时犹豫是否上前,因为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夫妻。。。
从上到下,貌似都没有法律的概念,强奸未遂可以说成是猥亵,仙人跳之类的,可以成为犯法有理的借口,而夫妻关系之类的,竟也能让大家接受暴力合理。。。
李阳的老婆说,在中国我最反感的是,总有人问我:“他为什么打你”。的确。。。为什么警察不就事论事,而其他人也不就事论事?当然,再不就事论事,见义勇为的大哥值得赞许鼓励,而那些东拉西扯的”网友们“,跟路边那些打酱油的围观者,在可耻程度上,没什么两样。这让我联想起USC两位中国学生被枪杀,而一些“网友们”在品头论足是否官二代富二代是否该死这样令人心寒的做法。他们可以对在国外的同胞如此,对在国内的同胞,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另外,警察们碰到老外或者个别民族个别宗教信徒那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主动为犯法者开脱的行为,实在是不可思议,也许除了中国,再也找不到这样奇怪的事情了。他们是在鼓励这些人的犯法并激化他们所在族群和大部分中国人的矛盾,而他们所在的族群,大部分人是无辜的,实际上他们也被这种以族群分高低而不是依法治国“两少一宽”性质的做法给害了。
http://news.163.com/special/domesticv/
网易新闻:在美国大家愿意把这事拿出来说吗?
Kim:在美国女性如果说出来所有人都会支持她。但共同的地方是,美国的女性也不愿意说我家庭有矛盾,
但在中国我最反感的是,总有人问我:他为什么打你”,警察也说“为什么他打你?”在美国没有人问你为什么。他有暴力的问题,其他的没必要说。打人就是不对的。
《这哥们把这个整出来了!全中国惊呆了,会被封吗...》
赵本山:请听题,中国当官要精通哪四种语言?
范伟:英语、法语、俄语和日语。
高秀敏:错!假话、空话、大话和套话。
赵本山:请听题,什么东西要藏起来暗地里用,用完之后再暗地里交给别人?
范伟:照相底片。
高秀敏:错,是潜规则。
赵本山:请听题,边做假药广告、边说假药效果、边痛斥假药危害的是什么?
范伟:江湖骗子。
高秀敏:错,是CCTV。
赵本山:请听题,你只有10平米的房屋,邻居从0平米换到100平米,你的居住面积有没有增加?
范伟:没有。
高秀敏:错,你在平均住房面积里被增加了45平米。
赵本山:请听题,一个永远要你对她负责而她却不对你负责的是谁?
范伟:二奶。
高秀敏:错!是银行。
赵本山:请听题,从小就听说有,但你现在一直没有见过的是什么?
范伟:鬼。
高秀敏:错!是共产主义社会。
赵本山:请听题,外面看着豪华、干净,实则是宽衣解带、藏污纳垢的地方,这是哪里?
范伟:公厕。
高秀敏:错!是演艺圈。
赵本山:请听题,刚被人打了一棒,马上潜入水中,过一会在不远处穿着马甲又探出头来的是什么?
范伟:乌龟。
高秀敏:错!是免职官员。
赵本山:请听题,“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自行车的污染比汽车更大”。这句话谁说的?
范伟:精神病人。
高秀敏:错!是中国专家。
赵本山:请听题,有一个人经常要代表你说话,但你从来没有见过面,为什么?
范伟:是私生子他亲爹。
高秀敏:错!是人大代表,不认识你也要代表你
我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口交
来源: 覃仙球的日志
第一次想到死似乎是小学三年级。那时想买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一百多块钱,在当时是一大笔钱。家里无论如何不同意。我感到伤心极了,在小屋子里哭了一下午。心想着家里连书都不舍得给我买,活着也没有人爱我,不如死了算了。“死”这个念头平生第一次闯入脑中,让我感到既震惊又恐慌,进退两难地坐在地上低声啜泣。后来慢慢平复下来,就洗干净手和脸出去找小朋友玩了。从此没有再跟家里提过要求买东西。上中学时,每个月问家里要钱都很窘迫。初中每个月的生活费是100元,高中每个月是200。死活不肯多要。如果要的越多,欠的也就越多,怕以后还不起。幸好那时物价还不高,一碗螺蛳粉只要一块五。衣服基本都是姐姐给买的。
小时候几乎没有什么玩具,表姐送的一个芭比娃娃,金色头发有甜蜜的香波气味,我十分珍视,更早的时候我有过一个五块钱的芭比,由于廉价的做工,她的头发大部分脱离了头皮,让人看了很哀伤,我因此更加怜爱她,从对门吴裁缝家捡回许多碎布,踩着缝纫机给她做了各种款式的裙子,包括一条用蚊帐纱做的蓬蓬裙。我由此一跃成为本街道的芭比掌门人,拥有两个芭比娃娃和几十套各色裙子,她们住在一个布置得金碧辉煌的鞋盒里。上初中之后,我将衣钵传给了比我小五岁的,吴裁缝家的小女孩吴燕丹,但显然她很不珍惜,很快就把她们弄丢了。
缺乏玩具的后果是只能拼命地找书看。那时家境好的同学家里都有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我的一个小伙伴磨冬冬就有一套,而且是昂贵的全彩版本——他爸爸是派出所所长,家里条件很好。一到周末我就会借故去找磨冬冬玩,趁机看《十万个为什么》。从上面我知道了恐龙的种类、宇宙的诞生、植物分为孢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等。但是磨冬冬并不是很爱看,他表示“很无聊,我都看腻了”,拉着我玩别的,比如把《小芳》的音乐录影带来来回回倒着放然后哈哈大笑,或者骑着小自行车到处追赶猫和狗。我对他这种强人所难的恶趣味感到很不理解,就渐渐不怎么去他家了,但也由此失去了看完《十万个为什么》的机会。要是自己有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就好了,不用管别人的脸色。——直到今天,我都没能看完《十万个为什么》。因为那个科普迷的时期很快过去了,我开始跟着姐姐们看琼瑶、岑凯伦、三毛、席绢、于晴的小说,为日后男默女泪的风格奠定了基础。
高中时处心积虑地勾引猪,也不过是因为他爸是教育局长,家里有钱,而他又是大手大脚的公子哥儿,花起钱来不会心疼,正是一头嗷嗷待宰的肥猪。但他父母很会藏富,家里住的是单位分的二室一厅,家具也都是敝旧的。猪身上穿的衣服虽然不便宜,却也全都是土包子的款式。他那时穿着一双阿迪达斯,乍一看顶多值十块钱。总之他完全是那个阶层的代表:财大气粗,粗俗不堪。简直就是我的反面。按理说我们应该是敌人才对,最后却睡到了一张床上。要是当时借酒行凶强行给他口交,没准现在我已经被他金屋藏娇了。他在韩国上学两年,每次回家都给前女友小琉带化妆品高跟鞋和衣服,却从来没给我带过任何东西,可见他其实心里是没有我的。这么多年也都只是我一厢情愿而已。
高二那年特别想买一个CD随身听。其实那时连MD都已经出来了,学校里的公子哥儿都人手一只。时隔多年,磨冬冬再次和我上了同一个高中,比我低一年级,但我们见面都装作互不认识——他已经改名叫磨赣文。小学四年级时他们全家搬到了县城,他父亲据说在公安局里坐到了很高的职位。有一天我在学校外面的邮局寄信,刚好他和另外一个公子哥儿在旁边,似乎是给女朋友寄东西,我只听见称重的胖女人问他寄的什么,他说,MD。胖女人不知道是什么,多问了一句,他便不耐烦地说,就是随身听。胖女人出奇地好脾气,问他要不要保值,价值多少。他满不在乎地说,两千多吧。我第一次在邮政系统看见这么温柔的柜员,几乎感动得落泪了,赶紧挤过去买信封和邮票。胖女人甩过来,垮着脸嘟囔,一块钱。整个县城就这么屁点大,局长公子们都是明星。
那一年唯一的愿望就是买一个CD随身听。没有随身听,却又忍不住买了一堆唱片。一个比较要好的女生有部随身听,晚上有时会借过来听听,可能借得太勤了,那个女生就把随身听长期借给了她男朋友。我虽然脸皮厚,也不好意思再借。只能自己买了。当时市场上有冒牌的索尼随身听,300多,对我来说也是天价。没日没夜地想,想得心脏都疼了,没有随身听眼看着就活不下去。但钱是肯定存不下来的,一个月两百块的生活费,光吃就花了一百五。跟家里要也是绝无可能,因为问了也不会给。后来突发奇想,写了一堆小说要投稿,写得太差,均石沉大海。这个愿望终究是落空了。不知为什么,突然间就不想买了。好像是把心里的一块什么东西彻底燃烧殆尽。也没有死。但那种被灼热的欲望烧得浑身苦痛的焦躁,一辈子再也忘不掉。
上大学,每个月的生活费是500块钱。其实不是小数目,除去吃饭洗澡300元,还能剩下200元零用。却怎么也不够用。有时跟同学聚餐,唱歌,或者生日送礼物,半个月的生活费就出去了。总是数着钱过日子。刚上大学就开始找家教兼职,加入了一个什么家教中心,交了几十块钱之后再也没有任何消息。我尴尬极了,只想尽快结束这种跟家里伸手要钱的日子。大一的第二个学期,经过同学的介绍,找到一份家教。每个星期两次,骑车20分钟到厂洼路,一个小时30块钱,每次两个小时。一个星期能赚120块钱,一个月是480。加上60块钱的饭补和100块钱的补助,顿觉富裕起来。那时骑的车也是自己的,春天时跟着宿舍的胖男生去到老远的东边花90块钱买来,当然不可能花比自行车还贵的钱打车,骑了一下午回到学校。有一份收入,有自己的自行车,心里有喜欢的人,那一年是快乐的,并不那么频繁地想到去死了。
教的是一个初二小男生,黑乎乎圆滚滚的,贪吃又贪玩,经常把他妈气得掉眼泪。每次补习完都要留饭,午饭或晚饭,吃完饭小男生就玩电脑去了,他妈妈照例要拉着我坐在沙发上聊天,诉说丈夫的冷落和儿子的顽劣,说她二十几年前为了帮丈夫把户口从天津转到北京来“一遍遍地跑公主坟,那时公主坟还真的是一片坟啊”,她“一个柔柔弱弱的小姑娘,管户口的大爷看了都心疼”,如今他在电视台里做大了,就开始嫌弃她,还好她“用私房钱为儿子买了一处房,现在住的房子也是自己的名字”,“也不教育儿子,有时还在一旁看热闹”。我毕直地坐在柔软的布艺沙发上,不时喝一口水,报以尴尬的微笑。
大一的暑假没回家,每隔两天给小男生补习一次。空闲的日子,便骑着自行车满北京乱逛。还假装成陈绮贞的资深粉丝,参加了她第一次在北京的签售会和记者会。到了才发现别人都是一摞摞的台湾原版唱片,甚至不乏珍贵的Demo123。我手里只有一张《吉他手》的磁带,简直是没脸贱人。赶紧屁滚尿流打电话给猪,让他给我汇200块钱,买了四张精选集和一张吉他手。相机也是跟一个学长借的。他长得高大英俊,可惜鸡巴有些过于短小了。我一度怀疑他是喜欢我的——我曾经怀疑过学校里半数男生喜欢我。在他的相机里我发现了一张远距离偷拍我的照片。
这样的好景一直持续到大二的寒假回家。开学回北京,家长跟我说不需要家教了。我怀疑肯定是因为我教的太差,而且翘舌音不够圆润。我在给小男生补习时,一直在努力压抑内心强烈的厌恶。我知道自己完全无法胜任这份工作,也全无好感,只是为了钱,一个安逸的环境,免费的午餐或晚餐。这对我一个来自偏远地区,一无所长的普通大学生来说,是何等来之不易和弥足珍贵。这些东西给了我一层保护的壳,让我得以面对这个居心叵测的世界。我知道,为了虚荣和温饱,付出一些代价是必须的。突然失去这层壳,就如同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大街中央,赤身裸体。
幸而很快又经同学介绍,得到了一份新的家教。还是一样的时间,一样的报酬,我需要坐一个小时的37路到劲松桥的百环家园。这家的父母都是湖北人,高级知识分子,十分有涵养,孩子是个高一小男生,文静有礼,在十一学校上学,主要是补习英语。小男生学得没什么热情,我也就得过且过——我向来是没有责任心的人,对于非我兴趣,更是惊人地敷衍。教了几个月,到了期末,家长跟我说,以后不用来了。
大二的夏天同时和一个16岁的小男生谈恋爱,仗着父亲是体育频道的编导,他小小年纪就不上学,跟着父亲拍体育纪录片。他似乎是个早慧的天才,小小年纪便写了一堆奇怪而深奥的文章。他父亲看着有前途,就打算出版,把他往文艺圈力推。他要找人画插画,到我所在的陈珊妮贴吧发帖,我正在愁着往后的生活,便和他联系。我那时还是阴蒂小清新,说的话都非常之令人炫目,聊了两个晚上他就说爱上我了。我平生第一次被人表白,还是出身这么好的小男生,不由得飘飘欲仙,信以为真。我见了他,以及他父亲,谈插画的事。我买了笔纸颜料,开始画画。每天发短信卿卿我我,有天他打电话来,说要我和他暑假一起去西藏。我说我暑假要做兼职。他说,你不要做了,和我去西藏吧。我说,可是我没钱去,他说,不用你花钱,你陪我一起去就好了。我说,那要得到你父母的允许。他说,我妈就在旁边,她已经同意了。
画了没几天两人就分手了。小男生可能觉得我太做作,也可能觉得我太肤浅,缺少才华。——现在回想起那时的自己,我也常常会起一身鸡皮疙瘩。至于分手对于我而言是失去了两份收入,他是毫无感觉的。出身中产阶级的孩子,没吃过太多生活的苦,有时候是单纯得可怕。他们有时候难以理解为什么要过得这么节省,斤斤计较,因为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天热,那就开空调啊”,或者“公交车太挤,为什么不打车”这么简单。
失魂落魄了好几天,一直在想,要不要去死。讽刺的是,我想死,并不是因为失恋,而仅仅是因为生活的贫瘠和困苦,缺少钱,缺乏物质。最后还是屁滚尿流地考完了试,上网四处找工作。找了一个电话推销保险的兼职,一天30块钱。每周五天。去试用了了三天,每天不停翻着黄页打电话。正式上班第一天,那个精明的女经理告诉我,工资要改成20元一天,可以的话就继续干。我没说什么。下班骑着自行车从鼓楼外大街一路骑回学校,经过荷花市场,满是欢乐的人群,我放慢了速度看了看,终于还是忍不住掉了些眼泪。
没有再去做那份兼职。只好厚着脸皮继续跟家里要钱。大三了,十月底一个同学介绍我到某国字头的公司做兼职,接送外国专家,一天70元,还给报销手机费、公交地铁费。我哪里见过这么高的报酬,做得非常勤快,不停往返于机场和酒店之间。第一个月下来,居然赚了一千块钱!我非常鼓舞,花钱也阔绰了起来,动辄就是去吃昂贵的吉祥馄饨,有时甚至会奢侈到去吃肯德基呢。
我是一直羡慕那些花钱无所顾虑的人。这辈子还没能痛痛快快花过一次钱呢。大二时常常和班上要好的女生一起逛西单,她们都只在中友和君太买衣服,那些动辄几百上千的衣服,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敢买的——难看倒是其次,主要是买完就只能等着饿死了。我始终记得大一那年的暑假,怀揣两百多块钱,从学校骑着自行车到西单,来来回回骑了好几次,终于下定决心买那双打了五折的PUMA鞋。店员狐疑、好奇而轻视的眼神,以及最后如释重负的嘘气,内心的羞耻、饥渴和满足,多年之后,仍然历历在目。
好了,终于可以言归正传,解释为什么我如此热衷于口交了。其实,给谁口交是不重要的,被口交的鸡巴大小也不重要,重要是的是通过口交,通过口交掌握了男人的命脉,通过口交给男人带来的快乐,通过口交使男人对我产生依赖。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口交的时候,我能感到自己暂时拥有了一样东西,这种占有感和成就感,是我几乎没有得到过的。它们是我在这个繁华世界上得到的少量安慰之一。不能再对爱情抱太大期望。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在这个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人仅仅依靠爱情活着,也不会再为爱情去死。
所以,如果下一次,如果我说:“请允许我给你口交。”
请你一定不要轻视我。
袁刚:计划生育再搞下去等于民族自杀
2012-05-23 13:43 | (分类:默认分类) 谢谢的日志
不是有人大代表说了么,引进一亿亚非穷劳力就行了。民族?对那些脑残食肉者而言无足轻重。
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fhzl/20110105/3155085.shtml
袁刚:计划生育再搞下去等于民族自杀
2011年01月05日 09:46凤凰网财经【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91条
袁刚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任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中国学者易富贤博士多次给我邮寄资料,呼唤北大教授站出来
,提请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断然停止计划生育政策,所论有理有据,怵目惊心。易
氏忧国忧民,子规啼血,饱含着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和悲怆。我看是有必要站出来
说上几句,为民族的生存兴旺、国家的持续发展,向执政当局讲几句逆耳诤言。
搞计划生育在世界上虽不乏其例,但用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并将其写入宪法者,则唯独中
国一家。中国自古至今都是人口第一大国,从秦汉帝国始直到清乾嘉年间多数时间GDP
也是世界第一,鸦片战争前人口和GDP均占世界三分之一,后来就每况愈下,人口占世
界之比降为四分之一,现在为五分之一。计划生育政策起始于国“富”民穷的上世纪七
十年代,1978年后列为基本国策,1980年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胎政策,表面上说是自愿
,实际上是粗暴强制。当局声称30年来因计划生肓使中国少生了四亿人,被当作伟大的
“政绩”,说成是对世界的大“贡献”。
计划生育该不该搞呢?显然有其必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面对连饭都吃不饱的局面,是
有必要控制人口过渡增长,强制性计划生育亦可谓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是不得已而
为之。“独生子女”政策唯独中国才有,但此并非德政,全球找不到第二份,当时就定
了30年的期限。因为违反人性的强制计生终不可持久,现在30年大限已过,是应按原案
断然停止实施了。
按常识讲,夫妇二人只准生一个,两个变一个,呈几何数递减,30年已减少四个亿,长
此以往,150年人就死光,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政策,政府应见好就收。以人口减半的办
法实现现代化,还不如不要现代化,现代化的终极目的就是人的普遍幸福,可以提倡人
民自愿节育,但让人断子绝孙的强制节育,搞30年已是忍辱负重,不能形成路径依赖,
将不得已的临时性恶政无限延长。
从现实情况看,沿海工业区招工用工已难以为继,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人口红利已亮红
灯。且大城市中小学已招生不满,老龄化社会已提前到来。未富先老,诸多社会问题接
踵而来,“两害相权”,人力资源的萎缩危害更大,是作出政策调整的时候了。
从人之常情考虑,生儿育女是最基本的人权,生存权、生命权最须尊重。我国强制性一
胎政策,侵犯了多少人权?农民不生儿子没有劳动力,生活就没出保障,所以非生男孩
不肯休,计生委对超生者罚款外还拆屋,其凶残超过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
苦”。在农村象赶牲畜、阉鸡一样把妇女集中到医院“结扎”,以致出现误将输尿管当
输卵管结扎的事故。对残暴的计生员,有的农民以命相拼。“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计划生育是农民最痛恨的暴政。虽说是“必要的恶”,却是世
界少有,遭到世界舆论的广泛遣责,实在不该以此为豪。
可怜的“超生游击队”在夹缝中求生存,过着难以言状的悲惨生活。城市居民因管制严
,难生二胎,超生的主要是农民。独生子女们没有兄弟姐妹,成为小公主小皇帝,养成
不能吃苦的新一代。又造成严重男女失调,今后有四千万人将找不到老婆成为光棍汉,
成为严重社会问题。
边疆少数民族不搞计划生育,有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在新疆汉族只准生一个,维吾
尔、哈萨克生四五个也不管,如此,则不出50年,疆独将不可抑止。要知道,当年清政
府能超越汉唐稳固地控制蒙藏,就是因为推崇喇嘛教成功地控制了其人口增长。从历史
上看,清朝前期满蒙情势差不多,但清末满洲地区开禁,汉人大规模“闯关东”,使东
北汉人占了多数,才使东三省几经曲折仍未丢失,外蒙则因没有汉人而守不住。现在新
疆、西藏的人口形势其实已很严峻,不要认为表面文章的“民族区域自治”能起什么好
作用,没有人,最终是守不住疆土的!
有人傻愣愣地宣称不出数年中国将把人口第一的帽子交给印度,殊不知印度加上巴基斯
坦、孟加拉人口早已大大超过中国,历史上他们本是一国,只是因宗教冲突而分裂。印
度也一直操弄宗教希望中国分裂。印度国土比中国小得多,但如今发展势头直逼中国,
是中国真正的劲敌。印度的资源比中国还少,其发展依持的就是人力资源。
世界经验表明,越是现代化越生育少。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迅猛扩张,
市民生存压力增加,不出十年中国也将出现欧洲日本韩国台湾等发达起来后的国家和地
区那样的低出生率,政府奖励生育也不起作用。对于中华民族来讲,人口形势其实已很
严峻,计划生育再搞下去等于民族自杀!易富贤博士说要站在民族救亡的高度看待中国
目前面临的人口危机,所论并非危言耸听。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尚未公开,政府将作何种考量?原定30年的时限还算
不算数?怕就怕不得已而为之的恶政形成路径依赖,计划生育作为“必要的恶”,即使
暂时搞了30年,本也应低调,不值得张扬。但这项恶政却被说成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
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再生产相适的“原理”而制定,少生四亿人被吹成是对世界的
“贡献”,恶政难道值得表彰?值得风光?世界上又有多少人承认其是个“贡献”呢?
计划生育虽经“人大”立法,但并非人民自愿,而是普遍的强制,侵犯人权是违宪的。
几十年来全国形成了一支如狼似虎的计生官僚队伍,上上下下各级政府计生委、办,直
到农村的计生员,其数在百万以上,特别是在基层农村,专靠抓超生罚款维持,国家为
此也耗费巨大。这笔钱其实可用于农转非城市化建设,越城市化会越生育少,又何需花
纳税人的钱养一批官僚搞强制性计划生育呢?庞大的计生官僚队伍唯独中国才有,是又
一个“中国特色”,却并非光荣脸面的事,“必要的恶”不能没完没了,计生官僚也该
寿终正寝了。
王立軍揭黑幕 駱家輝驚呼老天
2012-5-30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77| 評論數: 0
總部在紐約的美國《新聞周刊》28日刊登專訪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報導。關於王立軍案,駱家輝說王立軍揭發薄熙來及其妻谷開來的黑幕「非常吸引人,讓人跌破眼鏡,出乎意料」,談起這段驚悚間諜動作片,駱家輝接連說了兩次「我的天」(OH,MY GOD)!
報導還透露了兩項敏感且可能引起爭議之訊息,就是薄熙來在發覺王立軍逃跑後,曾派武裝安全部隊包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這和重慶當局駁斥曾派出70多輛警車到成都要人,並宣稱僅由市長黃奇帆帶領重慶市委組織部部長陳存根(已被免除該職務),及中紀委委員、中共重慶市紀委書記徐敬業等,輕車簡從前往美國成都總領事館交涉有出入。
另外,王立軍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後,表明自己希望能到美國,以保全自己生命不受威脅。這與美方有人宣稱王立軍「未向美方尋求政治庇護」不符。
黑莓機收到簡訊
據了解,52歲的王立軍是於2月6日上午,帶著兩名保鑣與一名司機,駕一輛沒掛車牌的越野車離開重慶往成都,在成渝高速路上,副部級的王力軍致電相熟的四川省公安廳某副廳長,稱有要事商討。
該副廳長驅車到高速路出口接王。兩人中午吃飯時,王立軍稱有要事想找美領館高層,但無預約。與美領館有交往的該副廳長自動請纓,致電總領事何孟德,傍晚時親自送王到美領館門口,自己和王的保鑣、司機在外等候。但王一進去就待了超過24個小時,四川方面方知大事不妙。
駱家輝向《新聞周刊》說,2月6日下午,他當時在北京大使館外開會,突然在自己的黑莓手機上收到一封加密的電郵。「請速回到大使館的安全通訊區域」。駱家輝急速趕回大使館,發現自己正處於一場美中外交風暴之中。駱被告知前重慶市公安局長王立軍進入美國總領事館尋求庇護,駱吃驚的得知,王立軍告訴美國官員說,由於擔心發生不測,希望能到美國。
報導說,王立軍這位重慶的打黑英雄向美國人訴說著極具吸引力的故事。王說,曾是他政治盟友的中共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已準備要幹掉他,因為他知道太多英國商人海伍德如何被毒死、謀殺的內幕。
猶如驚險間諜片
駱家輝向《新聞周刊》說:「一切真是非常吸引人,讓人跌破眼鏡,出乎意料。我的第一反應是我的天,真是我的天啊!」
報導說,隨後的120天,駱家輝還要處理盲人陳光誠逃入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的外交風波,對於這位新任駐華大使來說,這些都是歷史性事件。
報導指出,薄熙來在中共黨內地位敏感,王立軍進入美國總領事館,形成了微妙的形勢。薄熙來知道王立軍投向美國人後,他加大了賭注,派出武裝安全部隊(armed security forces)包圍了成都的美領館。
但王立軍不願向薄熙來投降,堅持要求他信任的人陪同他離開總領事館,並前往北京,好脫離薄熙來及其親信的魔掌。
報導說,後來王立軍遭調查被控叛國罪,薄熙來被清除出中共高層,薄熙來的妻子被控謀殺海伍德。駱家輝說,感覺像是一部驚險的間諜片。
江西一高校称农民工在食堂用餐影响卫生贴告示禁止民工在此用餐:不少学生感觉心酸,称自己就是农民老爸老妈养大的。他们进城辛辛苦苦帮学校建房子却受到餐厅的歧视,打击着他们的内心。
来源: 周学良的日志
江西某高校食堂门口的告示牌上写着“禁止民工在此用餐”
5月29日,有位自称是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爆料称,自己在去学校食堂吃午饭的时候,看见门口贴出一告示,上面写着:“禁止民工在此用餐,谢谢合作!”该学生顿时感觉一阵心酸,在换餐牌的时候问了一下缘由,对方解释称农民工在食堂用餐影响卫生。
帖子已经发出后,不少在校学生纷纷转帖并留言,认为这样的作法是对农民工朋友的歧视和不尊重,并表示许多学生也是农民工的后代,学校没有农民工们的辛勤劳动,就没有现在这些高雅的教学楼。而另外一方传来声音认为,贴出此类通知的事情是子虚乌有的。随后微博上又传出校领导给班主任压力令学生删除微博转发的现象。
5月30日,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记者来到了位于艾溪湖旁的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在这里,记者找到了跟网络图片描述一致的中快餐饮,门口摆放的正是那块白色的公告牌,不过网传印有“禁止民工在此用餐”的红色通知并未出现。
在与中快餐饮相隔百米距离的地方,有一片正在施工的工地,记者进去了解到,这片工地正在建设的是学校的教学楼,里面有七八十号工人正在加紧的作业。在大门口,一些管理人员对记者提到食堂是否挂出过“禁止民工在此用餐”的通知时显得十分谨慎,均表示不知情。直到一些工人出来休息的时间,记者的疑问得到了证实。
食堂承认张贴禁令 称民工有专属食堂
一位姓陈的工人向记者透露,29日中午不少工人与中快餐饮的员工发生了口角,原因就是那张红色的禁止令。“我们很多工人经常干活干的比较晚,到学生食堂去吃饭的时候,对方就说我们抢了学生的饭,不卖给我。”陈工对于学校食堂的做法很无奈。
原来,离中快餐饮不远的地方,有一所校方专门为施工方提供的专属食堂,但是这家食堂经常会出现没菜的现象,工人们只能是到这家中快餐饮的学生食堂就餐。这样一来,矛盾就出现了。一方面食堂不愿意出现农民工抢学生饭的现象,另一方面就算在食堂吃上了饭,也同样会引起食堂清洁员的不满:“他们嫌弃我们脏,我们成天辛苦的帮他们盖房子,衣着沾满灰尘是在所难免,没想到还会受到这种待遇。”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这家中快餐饮了解情况。这里的工作人员承认了29日确实有对农民工贴出禁止令的作法,但是他们也是迫不得已:“学校原来就提供了一个专属食堂给这些农民工就餐,但是对方认为那边食堂的菜相比这边食堂来说,要少许多,就经常跑到这边的食堂吃饭。”另一方面,食堂的清洁工也表示,有一段时间农民工的专属食堂停止经营,中午就会有大批的农民工涌入他们食堂吃饭,衣帽随意乱搁,严重影响了食堂的卫生环境,并且还遭到过学生的投诉。尽管现在这张通知已经被人给撕掉了,但是双方的矛盾依旧存在。
记者在学校做了一番调查,在校施工的农民工要是在学校食堂吃上一顿饱饭,一般花费只要在6元左右,行走的时间来回大概在5分钟以内。一旦所谓的专属食堂菜量过少,或者中快餐厅禁止他们进入食堂就餐,那么就只能到校外的馆子店炒菜。就算几人合伙吃一顿,平均每人至少要花到12元左右,而行走的时间则需要半个小时。
学生普遍认为这是歧视行为
采访最后,不少学生告诉记者,自己就出生在农村,自己是农民老爸老妈养大的。他们进城辛辛苦苦的帮学校建房子,帮着城市搞建设,最终却受到餐厅的歧视,这种禁止令在很大程度上打击着他们的内心。还有学生认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优良的传统美德就是在学校的这片净土上传承下来的,此事发生在校园,实属不应该。
(本文来源:大江网 作者:袁育堃)
==========================================================
国新办:美国是独裁国家。人民日报:中国是法治国家。北京日报:请骆家辉公布财产。军报:做好干部应领会首长意图是首要问题。环球时报:要允许中国适度腐败,民众应理解。东莞法院:被害人被奸时有激烈反抗行为,才导致被告杀人。
==========================================================
大陸中華文化正在粗鄙化
2012-6-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1| 評論數: 0
評論解讀 歷史的原因、現代商業文化,令中國大陸的文化環境日益粗俗不堪,大陸知名作家馮驥才認為,這種粗鄙的文化正在消解民族精神。
我們一向自詡於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但那是古代。而我們今天的文化卻正在走向粗鄙化!
讀一讀媒體和廣告上的話語,已經完全不遵循任何文字規範了。沒關係,只要能抓住看客或買主就行!看一看螢幕上的人物,從乾隆皇帝到唐伯虎全都挎刀背劍躥房越脊了。沒關係,只要有收視率就好!再聽一聽全國各處旅遊景點的小姐講述的故事,都是胡編亂造,沒關係,只要收到了門票費就「OK」!
傳統文化成革命對象
從這無所不在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當代中國文化面臨的問題。我們的公眾已然生活在這種日益粗俗不堪的環境中了。
當然,文化的粗鄙化不是從今天才開始的。如果追根溯源,至少有三百年的日益惡化的歷史。
它的起點應該是滿人入關。過去有一種說法,認為滿人入關的結果是被漢文化同化掉。為此洋洋得意於雄強深厚的漢文化所具有的神奇的同化能力。其實同化是相互的。在博大精深的漢文化同化滿人時,也被滿人粗淺的「馬背文化」所稀釋。比較一下華麗外露的清文化與雍容醇厚、平和內斂的明文化,便會看出其中的深層的損害性的變化。
清代的整個過程是國力日衰,精神萎縮,文化漸變粗糙。鴉片戰爭之後,受到外來強勢文化的衝擊,粗糙的文化自然變為鬆散。五四運動的進步本質毋庸置疑,但它的文化傾向是過激地破壞傳統。從此文化傳統在中國革命中總是處在反面的位置。到了20世紀5、60年代,傳統文化乾脆成了革命對象。不間斷的政治運動總是從傳統文化中尋找敵人,從而獲得「革命動力」。這樣一直到「文革」末期,傳統文化在人們的印象裡,只剩下「批紅樓」、「批水滸」、「批克己復禮」。我們的文化已經成了一個空架子。
當80年代改革開放迅猛而來,我們就是以這樣一種文化狀態與外來文化相撞。自然就成了一片「文明的碎片」。
一個民族不管有多麼博大精深的文化,關鍵是你現在手裡還剩下多少,你對自己的文化知道的多少,還有你心懷多少文化的自尊與自豪?否則,你輝煌的過去與你的關係並不大。
當然,除此之外,我們更需要看到國門洞開後,外部世界湧進的文化,是商業化、流行化、全球化的文化。這一點我們始料未及。
在「五四」時期,外來文化的湧入是整個的西方文明。知識分子可以站在前沿做出選擇,首先介紹進來的是西方的精英文化,也就是西方文明的精華。
但這一次,外來的全球性流行性的商業文化是隨同市場經濟一起進來的。它勢頭強勁,所向披靡,根本不管你的文化傳統、意識形態、審美習慣,全都推向一邊。它要來唱主角。因為你要商品經濟,就很難拒絕它一道而來的商品文化。
故而,從超級市場、麥當勞、好萊塢、NBA、肥皂劇、廣告,乃至歌星、影星、球星頃刻間一擁而入。而且它以報紙與電視這樣的具有霸權意味的媒體為載體,鋪天蓋地地充滿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對這種文化無法拒絕,只能模仿。
由於商業文化的目的是要源源不斷從人們的口袋裡賺出錢來。它必然是一過性的,快餐式的。這就給我們原本變得相當粗糙的文化以致命的衝擊。大大加速了文化粗鄙化的過程。
喪失文化自尊與自信
一個民族文化的粗鄙帶來的問題,不僅是對自身文化的損害,而是影響著民族素質的下降,同時致使人們喪失文化的自尊與自信。而失去這種文化的自尊和自信才是最危險的。
前兩天,在中央美術學院召開的「中國高等院校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教學研討會」上,聯合國科教文的代表木卡拉先生在談到中國城市在無度地模仿西方時,他說:「你們的文明問題只有你們自己來解決,別人是無法幫助的。」
我聽到這話,心中一驚。我想,在我們談論如何制止文化粗鄙化的辦法之前,有個先提──我們是否承認今天的中華文化已經陷入粗鄙化,而這種粗鄙的文化正在消解和損害我們民族的精神?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2012-6-6,作者馮驥才)
中華人民共喝國 台灣人 看大陸
2012-6-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51| 評論數: 2 |原作者: (林士清/高雄市)
我曾在北京工人體育館附近的餐館,看到一副有趣的對聯:中華人民共喝國,共產主義酒是好。
中國大陸的飲酒文化讓我又愛又恨,酒量是膽量,酒瘋是作風,在小店叫上一些烤串,老闆在一旁炒個兩盤下酒菜,手裡叼個煙,大夥天南地北湊合著,興致一來桌上又多了幾瓶啤酒,平時三五好友相聚如同小戰場,訓練酒品就是從小地方開始累積,這種庶民文化極有風味!
位於北大的西門雞翅就是這樣好玩的店,桌上若是沒有幾瓶燕京啤酒,北大學友很難分析出方文山歌詞的創作風格,和胡適對當代中國文學的改革倡議,竟然有精神上的關聯;場景換到清華的西門雞翅,若非幾杯二鍋頭下肚,這群團派學生不會告訴你清華校園內大興土木,其實牽扯到十八大會議前的暗潮洶湧。
稍為正式的餐宴,和你喝酒者不再是同儕或學生,而是年齡或資歷比較深的前輩,本質上存在一種目的性,喝上一頓酒,省去九千九,請吃一頓飯,省去幾十萬,你也不知道老闆或領導私下又帶了什麼酒,但他們都強調絕對不是假酒。
如果是圓桌包廂便顯得更危險,此時飲酒氣氛如同一個競技場,每個位置的桌上起碼放3個酒杯:開胃的啤酒杯、舉杯的紅酒杯及敬酒的白酒杯,從初次見面請多多指教的禮貌性敬酒,到兩岸統一或中華民族團結強盛,一飲而盡,所謂酒後吐真言,敬酒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畢竟在大陸的喝酒文化,就是要顯現你沒酒量就是沒膽量,酒瓶代表著你有多少水平,會喝就是代表有面子,這點兩岸的飲酒風格倒是十分雷同,能千杯不醉者,堪為領導才能。
醉翁之意不在酒,酒做為媒介可以產生很多用途,但什麼是好酒?基本上是投其所好的問題。某次,一位來自東北赴上海念書的朋友,看到我在商店挑青島啤酒時略為不滿,於是順手幫我換成哈爾濱啤酒,並表明:這瓶我請了!我對燒酒或白乾的種類也是好惡分明,茅台是遠近馳名的天下好酒,其蒸餾後的微焦味拿來細細品嘗堪為風雅,但拿來乾杯一飲而盡,後勁卻顯得太強,若喝到假酒第二天必然頭痛不已。
在大陸最怕就是喝到假酒,我在廣州的朋友每次出國都愛買酒,他說在加拿大買到的五糧液,一喝就是高純度的,在中國大陸喝得反而覺得雜質太多。
酒可詮釋中國文化發展史,中國人對酒的命名亦有地域文化及歷史典故的累積。在大陸有句諷刺官場喝酒文化的順口溜:茅台酒,衙門走,一切請託杯中有;五糧液,送書記,照單全收別客氣。暗指有禮走遍天下,無酒寸步難行,基層幹部要受到高層賞識靠得也是酒量,官場和商場一個樣,打油詩是這麼說:能喝八兩喝一斤,這種幹部黨放心;能喝一斤喝八兩,這種幹部要培養;能喝白酒喝啤酒,這種幹部要調走;能喝啤酒喝飲料,這種幹部不能要。我一位朋友在台資企業任職,最近因業務需要調派昆山,上司暗示他:酒量好不好?在大陸,酒場便是戰場,酒瓶就是水平。
為錢隨性 陸女學生淪援交妹 色情文化入侵 扭曲年輕學子價值觀 ...
2012-6-10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6| 評論數: 0
最近浙江省永康市爆出性醜聞,當地人大代表、企業老闆與多名在中學就讀的未成年少女援交,輿論掀起強烈的撻伐聲浪。根據大陸社科院在5月底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永康的個案只算是冰山一角,大陸未成年少女的「性亂」問題堪憂。
《中國新聞周刊》、《羊城晚報》、人民網、濰坊傳媒網等媒體,彙整近期發生的基層官員誘姦幼女、少女援交、人流手術(墮胎)低齡化、女大學生1年做4次人流等社會事件,探討大陸年輕女性陷入偏差的價值觀、性教育與兩性關係。
性教育沒有走入校園
大陸教育界近年不斷倡議「性教育與情感教育,要從小開始」的概念,在各級學校推廣性教育,只是校方執行效果不佳,以致這些觀念從來沒有真正走入校園,青少年反而容易受社會上不良價值觀的影響,出現偏差行為。
舉例來說,大陸經濟發展過快,貧富差距逐年拉大,奢華風尚不斷被報導,讓「笑貧不笑娼」的腐爛文化大行其道,黃色暴力充斥社會各角落,色情資訊入侵網路甚至電視台,處處是陷阱,讓不少未成年少女涉入其中而受害。
此外,大陸醫界缺乏自律、為了賺錢不擇手段,所謂「無痛人流」、「處女膜修復」等廣告曾堂而皇之地出現在街頭、媒體廣告,甚至還有醫院公然打出「持學生證人流優惠」的行銷宣傳口號,讓青少年對之習以為常,認為「即使任性出了事,也有辦法可以解決」,拋開道德約束,恣意放縱,等到發現後果嚴重時,後悔也沒用。
今年19歲、在南京一所大學二年級念書的小琴,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名皮膚白皙、有著一雙烏黑大眼的女孩,1年之中見了15名網友,每次都上床,因為不會用保險套,過去1年墮胎4次,對她的健康產生極大傷害,醫師擔心她未來可能會不孕,但她卻不怎麼在乎。
9歲女墮胎 孩子爹13歲
與小琴有著一樣遭遇的未成年少女相當多,大陸社科院教授陳一筠5月中旬發表的調查報告,即稱目前大陸未成年少女做人流的低齡化趨勢越演越烈,光是到醫院動人流手術的未成年手術患者,比例即高達到40%到50%,還不包括到私人診所祕密墮胎或自行服藥墮胎的少女。
調查報告中也提出幾個實際案例,最令人心驚的是發生在廣西南寧的9歲少女墮胎事件,小孩的「爸」居然是名13歲男孩。
教育專家表示,大陸各級學校的學生缺乏性教育,是不爭的事實,對未成年少女來說,即使懂得再多性知識,沒有性道德也無濟於事,在已發生的案例中,往往這些少女們在父母眼中是「乖乖女」,在校園裡是稚氣未脫的女中學生,但走進連鎖酒店,她們卻換了一副面孔,成為陌生男人摟在身邊、壓在身下的「援交妹」,這些未滿18歲的未成年少女的角色轉換,令人瞠目結舌。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所發表的《我國在校女學生援助交際問題研究》中,真實呈現援交少女的雙面人生。
重慶女孩小芭是這項研究計畫的第8個訪談案例。在該中心副主任童小軍眼中,小芭的個頭不高、皮膚白皙、紮著馬尾,一副青春無敵的青澀模樣,單看外表,怎麼也與「援交」扯不上關係,但她在高一時,把第一次給了男朋友,高二時即開始蹺課玩耍,正式入了行。
小芭的父親是員警,母親是醫生,家境小康,「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初二以前,她的成績中等,但上了初二後,成績開始落後,父母和校方還特別讓她降級、重讀初二,卻反而讓她對學業更沒興趣。
高一那年,小芭交了男朋友,高二那年,她與男朋友有了第一次性經驗。她說,和男朋友上床之前,從未想過把第一次給一個陌生人:「如果沒有和男朋友有了第一次,後來無論如何也不會去做那個(援交)。處女的話,據說一般都是8000塊錢(人民幣,下同),但是我不願意。」
零用錢不夠 下海賺錢
高二那年,17歲的小芭很討厭學校,開始蹺課出去玩,因此結交了一個做「那一行」的朋友,那個女孩雖然比她小幾個月,卻是介紹她入行的關係人。
就像一般少女,小芭愛吃薯片、巧克力等零食,也熱衷上網聊天、玩網路遊戲:「每天父母睡著後,我會把房間門反鎖,偷偷跑到網吧,等到第二天清晨父母起床前,再溜回家裡。」小芭的「夜生活」持續至少2年,也影響白天的學習,成績更糟,她也更不喜歡上學,但小芭的行為卻從未引起父母的注意。
小芭說:「男娃兒好吃要欠帳,女娃兒好吃要上當。」零食、網吧,每天至少要花100元,但她每星期零用錢只有20幾元,根本不夠,才成了援交妹。
至於找小芭交易的「客戶」,通常都是30多歲的中年男人,以外地人居多,來自各行各業,有官員,也有律師;不過,小芭一直避免和他們有情感上的交流,只保持純粹的金錢交易。有人後來還想和她聯繫,都被她一口回絕。
每個星期,她都會出去1、2次,每次交易,她實拿2百元,夠她花上2、3天,等到錢花光了,就再打電話「約客戶」。因為錢來得太容易了,「援交」像毒癮一樣讓她再也難以擺脫:「每次總是告誡自己:『這是最後一次了,下次一定不做了。』但是很快又會糾結:『嘖,錢啊,沒錢真是很痛苦的。』我一想到沒錢,整個人就崩潰了,想想還是做吧!」
性開放當時尚 相互介紹入行 心態滿不在乎 人工流產低齡化 有人1年做6次
2012-6-10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6| 評論數: 0
未成年少女跨入「援交」性產業,缺乏父母、學校關心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最大的誘因是「金錢」,不只是每周零用錢只有幾十元(人民幣,下同)的小芭會被引誘,即使每星期可支配的錢超過千元,甚至萬元的女孩,在物質慾望難以滿足的情況下,「援交」也極具吸引力。
上床收錢 自我厭惡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表示,「援交的發生,是因為少女價值觀的變化:第一是享樂主義,物質享受高於一切,滿足虛榮心。第二是覺得在性方面開放一點不是損失,甚至成為一種時尚。日本少女援交也是出於價值觀的變化:第一不丟人,第二沒什麼損失。」
乃婷剛滿18歲,父母忙著做生意,沒空管她,每個星期會給她近1000元零用錢,但iPhone手機、新款靴子、飄香的火鍋都是她想擁有的東西,所以她的錢永遠都不夠用,最後,她也成了一名援交少女。
至今乃婷還記得她的第一次。當時,她的父母要出差,出門前留給她的錢,兩、三天就被她揮霍一空,她只好向朋友求助,其中一人就介紹她去援交:「之後,每個月我從父母哪兒可以拿到4、5千塊錢,然後自己再掙個2、3千,有了錢就去買衣服、住酒店、換最新款的手機……有時候錢不夠,就打電話給喜歡我的客人要。」
做「援交妹」沒多久,一次聚會上,新認識的女孩也因缺錢找她,她以「大姐大」的口吻答應對方,介紹那個女孩進入援交的圈子。童小軍說:「援交像一張看不見的網,撒在學生的交際圈裡,不停地拉年輕的女孩們下水。而包括乃婷在內的14名女孩都表示,自己是經過朋友、網友的介紹『入了行』。」
對於女孩們來說,第一次援交是永遠無法抹去的記憶。經歷「第一次」之後,不論原來是不是處女,幾乎所有女孩都陷入深深懊悔與自責,一名女生說:「收錢那一刻,我覺得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援交妹大多是個體戶,遇到交易後不給錢或變態「客戶」的機會不小,如何保護自己,也是援交的風險。小芭表示,幾次經歷後,就開始學著保護自己,例如只去賓館,絕不到客戶家裡:「在客戶家裡出事,一點辦法也沒有,我一個小女生怎麼鬥得過一個男的?賓館要登記身分證,如果『出事』,可以找到對方。」
女學生不收錢 要享樂
大陸校園性教育成效不彰,許多未成年少女不懂得用保險套,或是客戶要求不戴套,懷孕機率相當大,也導致大陸人流手術患者逐年低齡化。
事實上,造成「人流低齡化」現象的,不只是逐年增多的援交妹,部分未成年少女的性觀念發生不正常劇變,也是主因。孫雲曉即舉了一個可怕的案例:北京有位女中學生在過16歲生日時,邀請6個男生和她發生性行為,不收錢,就只是為了放縱、體驗、享樂。
因此,近年大陸各正規醫院實施人流手術的數量快速爆增,未婚患者占半數以上,「人流低齡化」趨勢非常明顯,年齡最小的甚至只有14歲,每年暑期過後,做人流手術的人群中,女大學生和女中學生數量明顯增多。
有媒體報導,北京一位婦產科醫師1年至少為200個未成年少女做人工流產,還曾有位女中學生,1年內做了6次人流手術。濰坊市婦幼保健院的醫師也曾遇過一名才20歲即動過10多次人流手術的女孩。
但最讓醫生們痛心的是未成年少女滿不在乎的態度。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產二科主任李潔表示,「一些在校生對人流的隨意態度令人愕然,一邊和醫生說話,一邊玩著手機。我們感到痛惜的不光是她們的身體,更是她們無所謂的態度,根本不把人流當回事!」門診時還經常會遇到一些熟悉的面孔,有的女孩前2、3個月剛做完人流,再次懷孕後又來做手術。
還有一個現象也引起了醫院的注意,就是經常有年齡較大的男性陪同年齡小很多的女孩到醫院做人流手術。李潔舉例說:「有一個女孩跟一個年齡大點的男性經常到醫院做人流,到最後我們都很熟悉了,女孩一來我們就知道是做人流手術的。原來這個女孩被那男的包養了,光流產也流了不下5次了。」
學校生理課 點到即止
「未成年人,性意識提前,性行為過早」的議題,已引起大陸社會廣泛討論。濰坊市中小學生成長導航站高級心理諮詢師孫玉國表示,雖說大陸各級學校都開設「生理衛生」課程,但老師在課堂上教的,大多只是「點到即止」,對於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性道德觀念卻很少涉及,和孩子們的生理、心理需求完全不相符合;沒有了性道德,原本很美好、很自然的性就很容易變成兒戲,以至於過早品嘗了苦果。
據瞭解,大多數做過人流手術的少女,承認她們懷孕是因為未採取任何避孕措施,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她們沒有接受到來自家長或老師的資訊和忠告,對性行為的後果不瞭解,好奇心戰勝了理智,懷孕之後又很後悔。
雖然學生缺乏性教育是不爭的事實,加強性教育也是刻不容緩的事,但陳一筠與童小軍認為,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是「關愛」,因為在社科院的研究中,14名曾援交的未成年少女,都是在父母不知情或不注意的情況下過著「雙面人」的生活:在父母、師長面前是乖乖女,但進入賓館後,就成了靠性交易賺錢的援交妹。
小芭當了2年的援交妹,晚上出門援交、上網咖、清晨回家,父母全然狀況外;乃婷的父母關心生意,每周給她等於農民工半個月薪水的零用錢,卻不知她在外援交。
這些未成年少女因價值觀扭曲、性道德偏差,無論是援交或性放縱,她們的人生已經失控,無法像小芭所說:「把電話卡一扔,別人就找不到我了。」
============================================================
付心2.0 : 【曠古悲劇】前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共產主義在蘇聯國土上實驗了70多年,證明是人民的悲劇。現在雖然還有些國家支持,但我想這些國家也會慢慢發現這個事實。正如戈巴契夫的總理雷日科夫所說,我們監守自盜,行賄受賄,無論在報紙、新聞還是講臺上,都謊話連篇,我們一面沉溺於自己的謊言,一面為彼此佩戴獎章
============================================================
- May 12 Sat 2012 12:02
混亂的國度 (合輯之一)
close
北京日报雄文,奇文共赏析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