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會胡錦濤 吳伯雄首提一國兩區

2012-3-2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77| 評論數: 0

銜馬英九總統之命,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昨日在北京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進行第五次「吳胡會」。吳提出兩岸「一國兩區」定位,胡則提出,要為「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需要採取實際行動,作出更多努力」,並「深入思考和認真規畫今後兩岸關係發展」。

吳伯雄當面告訴胡錦濤,台灣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下,是以「一國兩區」概念作為法理基礎。會後,吳伯雄向媒體強調,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不會有錯,「除非憲法被廢掉」。

胡開場就提三符合

胡錦濤則在會見一開始就提出三個「符合」。他說,事實證明,在反對台獨、認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符合」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也「符合」時代進步的潮流。

會後新華社報導說,胡錦濤在會中指出,當前,兩岸關係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面臨著繼往開來的新形勢。「兩黨和兩岸雙方都應該本著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從民族整體和根本利益出發,深入思考和認真規畫今後兩岸關係發展」。

胡錦濤強調,兩黨和兩岸雙方繼續鞏固和增進政治互信,仍然是今後兩岸關係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的首要關鍵和前進動力。增進政治互信,重在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為此,需要採取實際行動,作出更多努力」。

他說,兩岸雖然還沒有統一,但中國領土和主權沒有分裂,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沒有改變。確認這一事實,符合兩岸現行規定,應該是雙方都可以做到的。「維護一個中國框架,對增進雙方政治互信有利,對兩岸關係穩定發展有利。同時,兩岸雙方可以通過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宣導認同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的理念,增進臺灣同胞身為中國人的認同」。

胡錦濤強調,要繼續穩步推進兩岸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雙方應該積極促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各項後續商談取得新成果,推動兩岸產業合作取得實質進展,積極擴大金融領域互利合作。同時,「雙方還應該積極考慮在文化教育領域商簽相關協議,以推動兩岸文教交流機制化和向更高水準邁進」。

吳伯雄也呼應,國民黨在大陸政策上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再加上人民追求繁榮、清廉的意願,在大選再度獲得人民的支持,讓國民黨更有信心,面對兩岸的良性互動,期待開創兩岸關係的新局。

吳再倡求同存異

他說,根據雙方現行的體制和法律相關規定,「我們彼此都堅持一個中國」。但對於一個中國的內容,雙方表述有所差異。吳伯雄說,彼此求同存異,同的是「兩岸同屬一中」,異的部分,正視現實,擱置爭議,把精力放在擴大經貿和文化領域的交流合作。接著,吳伯雄當面向胡錦濤強調,台灣現行推動兩岸關係的依據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這是以「一國兩區」概念作為法理的基礎。

他說,台灣處理兩岸事務的部門是陸委會而非外交部,這足以說明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而是特殊關係。

會後記者會上,有媒體詢問吳伯雄,他此行講的這些話是否是馬英九總統授權,吳伯雄笑著說:「這次代表他(馬英九)來,不會講他不同意、不授權,或他沒講過的話」。




▲3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右4)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左3)


胡錦濤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2日 19: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新聞聯播):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今天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胡錦濤強調,在反對"台獨"、認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符合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符合時代發展進步的潮流。我們應該沿著這條正確道路繼續向前邁進,不斷鞏固成果、深化合作,努力再創新局,為臺海地區謀和平,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會見中,胡錦濤對吳伯雄率中國國民黨訪問團來訪表示歡迎,積極評價吳伯雄為促進兩岸關係發展做出的貢獻。

  胡錦濤指出,過去4年,兩岸關係實現歷史性轉折,展現出和平發展新局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實踐證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經得到越來越多台灣同胞的認同,同時也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肯定和歡迎。當前,兩岸關係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面臨著繼往開來的新形勢。我們始終把兩岸關係放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加以考慮。兩黨和兩岸雙方都應該本著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從民族整體和根本利益出發,深入思考和認真規劃今後兩岸關係發展。

  胡錦濤強調,我們將繼續貫徹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各項方針政策,以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主題,以廣泛團結廣大台灣同胞為主線,不斷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我們強調要把握和平發展這個主題,就是要準確客觀看待臺海形勢,匯聚一切有利於兩岸關係發展的因素,穩步有序推動兩岸關係取得新的進展。我們強調要把握廣泛團結廣大台灣同胞這條主線,就是要最大限度鼓勵台灣同胞同我們一道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想方設法解決好于他們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使他們更多享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

  胡錦濤強調,兩黨和兩岸雙方繼續鞏固和增進政治互信,仍然是今後兩岸關係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的首要關鍵和前進動力。增進政治互信,重在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為此,需要採取實際行動,作出更多努力。兩岸雖然還沒有統一,但中國領土和主權沒有分裂,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沒有改變。確認這一事實,符合兩岸現行規定,應該是雙方都可以做到的。維護一個中國框架,對增進雙方政治互信有利,對兩岸關係穩定發展有利。同時,兩岸雙方可以通過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宣導認同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的理念,增進台灣同胞身為中國人的認同。

  胡錦濤指出,在建立政治互信基礎上擱置爭議、求同存異、良性互動,這是兩黨和兩岸雙方這些年彼此交往的一條基本經驗,也是兩岸關係改善發展的重要條件。希望雙方繼續保持良性互動,維護兩岸關係的積極和諧氣氛。

  胡錦濤強調,要繼續穩步推進兩岸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雙方應該積極促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各項後續商談取得新成果,推動兩岸産業合作取得實質進展,積極擴大金融領域互利合作。同時,雙方還應該積極考慮在文化教育領域商簽相關協議,以推動兩岸文教交流機制化和向更高水平邁進。希望通過雙方共同努力,使兩岸同胞在經濟合作中增加共同利益,在文化交流中增強精神紐帶,在直接往來中增進彼此感情,真正像一家人一樣,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吳伯雄表示,過去幾年兩岸雙方在和平發展的正確路線下促成兩岸關係良性發展的歷史性變化,成為60多年來最為和平穩定的時期,值得共同珍惜與鞏固。目前兩岸關係出現歷史的新機遇,應該好好把握,繼續向前,行穩致遠,把和平發展的根基扎得更牢固。希望兩岸增進互信,累積善意,深化合作,擴大交流,在"和平穩定、經貿共榮、文教交融"的理念下落實良性互動。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真正做到中華民族不再內戰,海峽兩岸不再內耗,讓兩岸同胞、所有中華兒女擁有充滿光明的願景,這是兩黨應該共同奮鬥的目標。

  吳伯雄強調,國民黨在大陸政策上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有信心促進兩岸良性互動,期待開拓兩岸關係的新局面。堅持"九二共識"是國共兩黨重要的政治互信。海峽兩岸並非國與國的關係。根據雙方現行體制和相關規定,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在此基礎上求同存異,同的是"兩岸同屬一中",對於異的部分我們正視現實,擱置爭議。

  吳伯雄表示,台灣與大陸血脈相連,他作為從大陸遷移到台灣的第4代客家人,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也是炎黃子孫、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也是中國人。他深愛台灣,同許多台灣人一樣有強烈的"台灣意識",但這決不同於主張永遠分離的"台獨意識"。台灣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脈絡不可割斷。兩岸應增進文化教育交流,共同傳承和發揚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讓子孫後代都以接受中華文化的洗禮為榮為傲。這是我們責無旁貸的歷史任務。

  會見中,吳伯雄轉達了馬英九主席對胡錦濤總書記的問候,胡錦濤也請吳伯雄轉達對馬英九的問候。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令計劃,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國務委員戴秉國,中共中央臺辦主任王毅,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以及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蔣孝嚴、洪秀柱等參加會見。

  (視頻編輯:王青濤 文字編輯:翟亞菲)


蔣孝嚴:兩岸是地區關係

2012-5-11 15:27| 發佈者: maganpower| 查看數: 125| 評論數: 0 |來自: 中央社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今天在北京表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沒有問題」,根據「我們的憲法」及「兩岸有關的法規」,就是「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之間的關係。

蔣孝嚴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應邀出席第2屆「台胞社團論壇」開幕式,出席者還包括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主席賈慶林,中共中央統戰部長杜青林及部份來自台灣的政黨、社團負責人。

不過,蔣孝嚴在致詞及會後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除作上述表示外,絕口不提「一國兩區」4個字。

蔣孝嚴指出,之前他與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前往北京,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談,有很好的結論,雙方將持續推動和平發展,讓他可以肯定地說,「我們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沒有問題」,根據「我們的憲法」及「兩岸有關的法規」,就是「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之間的關係,屬於現狀。

蔣孝嚴在會後表示,「一中憲法」就是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分為台灣地區及大陸地區,而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這2個地區同屬一個中國,台灣就是用這個憲法架構來解釋「九二共識」;而兩岸的各項交流,就是在這個架構下進行。

至於國民黨內是否將用上述的「一國兩區」概念,定位未來的兩岸關係,蔣孝嚴則說「還沒提到」,「還沒到這個階段」。


賴幸媛:中華民國存在現實 中國教科書應載明

自由時報 2012-6-15

〔記者陳慧萍/台北報導〕中國國台辦跨海對馬政府下指導棋,稱台灣歷史教科書應「撥亂反正」,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昨天回應指出,我國歷史教科書一定會呈現史實,「絕對不會受大陸政治企圖影響」;她也呼籲中國正視台灣主流民意,認知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將中華民國存在的客觀事實載明在中國的教科書中。

評教科書話題 籲中國正視台灣民意

民進黨立委鄭麗君踢爆,馬政府聘用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政治學者張亞中為教科書審定委員,意圖讓高中歷史教科書全面「去台灣化」,背後疑似有中國因素。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也表態支持馬政府修改歷史教科書,指以台獨角度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應撥亂反正。

賴幸媛對此表示,兩岸之間不可能對教科書有任何討論與默契,根據教育部說法,高中歷史教科書七月下旬才會定案,教育部一定會尊重專業、客觀呈現中華民國存在的歷史;陸委會立場與教育部一致,「我們教科書內容,不可能受到大陸政治企圖的影響」。

台灣教科書內容 不受中國政治影響

賴幸媛並呼籲,中國應清楚認知、正視台灣主流民意,也就是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期盼中國務實面對中華民國存在的現實及台海現狀,並載明在教科書中,特別是歷史教科書,應還原對日抗戰史實,不要持續抹煞中華民國國軍的貢獻。

對於中國湖南省長徐守盛來台期間,一度拒絕自由亞洲電台、新唐人電視台等媒體採訪,陸委會發言人劉德勳表示,台灣是多元的社會,如果沒有特別因素,就陸委會的立場,不希望中國省市團有挑選媒體的行為。陸委會將與邀訪單位工總進行瞭解,未來若有中國專業人士申請來台,陸委會也會將此列入事前溝通項目。


許歷農︰「國號各表前提下 簽逐步統一協議」

自由時報 2012-7-8

率37位退將赴中 提個人意見

〔記者羅添斌/綜合報導〕新同盟會會長、前退輔會主委許歷農,率領三十七位退役將領前往中國上海參與兩岸黃埔論壇。他在會中建議兩岸應該簽署協議,即在「世上只有一個中國,兩岸都是中國一部分,國號各自表述」前提下,兩岸各自維持現狀,軍事經濟相互支援,國際外交共同參與,未來逐步實現統一。

許歷農也說,此行只代表個人意見,沒有接受任何單位的授權。

國防部︰盼退將謹言慎行

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昨晚表示,目前尚不了解許歷農談話的全文,會再進一步了解內容。國防部及退輔會則重申,希望退役將領訪問中國大陸時,要堅守中華民國、維護憲法立場,也要謹言慎行,以免遭到中國媒體斷章取義。

許歷農此行是率赴上海,參加第三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活動,包括許歷農在內,這次共有四位上將、十二位中將及二十一位少將,合計三十七人。曾因發言引發爭議的前國防大學校長夏瀛洲上將也是成員,據指出,許歷農及其幕僚在出發前,曾多方叮囑與會退役將領要謹言慎行,以免再次引發爭議。夏瀛洲昨在會中相當低調,並未多作發言。


馬談一中 「當然指中華民國」

【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台北報導】2012.07.27 03:57 am

 一個中國涵義:

一、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雙方所賦予涵義有所不同。中共當局認為一個中國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來統一以後,台灣將成為其轄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我方認為一個中國應指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主權及於整個中國,但目前治權,僅及於臺澎金馬。台灣固為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一部分。

二、民國38年起,中國處於暫時分裂狀態,由兩個政治實體,分治海峽兩岸,乃為客觀事實,任何謀求統一主張,不能忽視此一事實的存在。

三、中華民國政府為求民族發展、國家富強與人民福祉,已訂定國家統一綱領,積極謀取共識,開展統一步伐。深盼大陸當局,能實事求是,以務實的態度捐棄成見,共同合作,為建立自由民主均富的一個中國,貢獻智慧與力量。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明天將率團赴大陸出席國共論壇,馬英九總統今天接見代表團時表示,他四年來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這個「一中」,當然就是中華民國。今年8月1日就是「有關一個中國的涵義」通過的20周年,其中已蘊涵一中各表的觀念,也是兩岸都堅持一中原則,但雙方認知一中的意義不同,這也是能有效推動兩岸關係的重要基礎。

馬總統肯定兩岸論壇的存在,他說,八年來透過兩岸兩黨維持平台,舉辦論壇活動。他說,兩岸交流管道愈多、交流次數愈頻繁,對雙方都有利,兩岸論壇是國民黨執政前建立的機制,是國共平台的產物,也是成功的交流計畫,當然應繼續維持提升。

吳伯雄3月在北京會見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時提及一國兩區,事後傳出吳伯雄對馬政府後續處理方式不滿,兩岸關係有所波動。馬總統今天有關一個中國談話、對兩岸論壇及吳伯雄的讚揚,引發關注。

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7月27日至31日在大陸哈爾濱市舉行,往年國共論壇後,吳伯雄都會與胡錦濤見面。國民黨稍早表示,今年由於兩人稍早已見過面,論壇後不會再有相關安排。吳伯雄27日抵達時,大陸方面由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接機。

馬總統表示,他四年來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一中當然是中華民國,8月1日是關於一中的涵義通過的20周年,一中涵義就是九二共識的基礎,當年能達到九二共識,是因同年8月前總統李登輝舉行國統會,通過關於一個中國涵義,其中已蘊涵一中各表的觀念,也就是兩岸都堅持一中原則,但雙方一中意義不同,這也是有效推動兩岸關係的重要基礎。


賈慶林:耐心化解一國兩區雜音  出席國共論壇 吳伯雄:盼以智慧擱置爭議

2012-7-2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42| 評論數: 0

大陸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昨天表示,今年三月吳胡「就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形成了更為清晰的共同認知,增進了政治互信」,國共兩黨應當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繼續落實好這些共識,推動兩岸關係不斷向前邁進,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根基扎得更牢固。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昨天率團抵哈爾濱參加第8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簡稱國共論壇),賈慶林在哈爾濱太陽島賓館會吳伯雄一行。新華社報導,賈慶林致詞時提及今年三月的吳胡會,他說,今年3月,在兩岸關係面臨繼往開來新形勢的時刻,胡錦濤總書記與吳伯雄榮譽主席在北京會見,圍繞進一步發展兩岸關係達成重要共識,明確了努力方向;就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形成了更為清晰的共同認知,增進了政治互信。「我們兩黨應當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繼續落實好這些共識,推動兩岸關係不斷向前邁進,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根基扎得更牢固,讓兩岸同胞、所有中華兒女都擁有充滿光明的願景。」

賈;當前兩岸爭議仍多

吳伯雄的幕僚則轉述表示,賈慶林表示,當前兩岸和平穩固發展,仍然存在許多爭議,例如今年3月吳胡會時,吳所提出的「一國兩區」觀念,引起台灣內部許多不同意見,他呼籲兩岸必須更有耐心、以更大力量來克服困難。

據新華社報導,賈慶林強調,兩岸目前尚未統一,雙方對一個中國的政治意涵存在某些分歧是難以避免的,在這些分歧沒有解決之前,只要雙方確認中國的領土和主權沒有分裂、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關係並非國與國關係這一客觀事實,都是有積極意義的,都是有利於維護一個中國框架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

賈慶林指出,過去幾年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表明,只要兩岸雙方在建立政治互信基礎上擱置爭議、求同存異,保持良性互動、相互釋放善意,兩岸關係就會呈現積極和諧氣氛,就比較容易取得實際成果。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入鞏固深化的新階段,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強溝通,善意互動,使兩岸關係保持良性健康的發展勢頭,不斷取得新的成果,更多地造福兩岸同胞。

保持對台政策穩定性

賈慶林再度重申,大陸將保持對台方針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堅持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做法,與時俱進,務實前行,切實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基礎,不斷開創兩岸關係發展的新局面。

吳伯雄則指出,兩岸的和平發展要繼續穩健向前,第一要鞏固建立在九二共識與反台獨立場的互信基礎,其次則要深化經濟合作、文教交流與文化認同。

吳伯雄說,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同的部分是兩岸體制、法律都認為雙方是特殊關係、非國與國關係;而雖然在一個中國內涵上有所差距,需要時間慢慢拉近、存異求同,但相信中華民族有足夠的智慧,透過長期不斷地累積善意,擱置爭議、存異求同。他強調,兩岸和平發展可讓兩岸人民檢驗;台灣需要和平生活環境、有尊嚴地在國際拓展。

吳伯雄指出,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曾說過「以民為主」的概念,「在我們台灣,人民是最大」,可以讓兩岸人民檢驗兩岸這段時間和平發展成效。


吳伯雄:一中認知 兩岸有差距  強調九二共識是協商基礎 精髓是求同存異

2012-7-29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72| 評論數: 0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昨天強調,兩岸互信基礎是堅持九二共識和反台獨。兩岸都主張一個中國原則沒有問題,但對內涵認知有差距。

吳伯雄說,反台獨是國民黨不變的立場,九二共識是兩岸協商的基礎;「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精髓就是「求同存異」,目前雙方根據自己的體制與相關規定,以現有兩岸所有規章法律及政府體制,都主張一個中國原則,這就是同的部分,但同中有異,雙方對一中內涵表述看法是不同的。

吳伯雄昨天在第8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開幕式致詞說,國民黨在今年1月的大選再度獲勝,代表國民黨近年所推動的兩岸政策,所締造的兩岸良性循環,已被台灣多數民眾認同與支持。

盼早日簽投保協議

吳伯雄表示,台灣人民敦厚善良,具有深厚中華文化底蘊,但有一段坎坷的歷史,因此對很多問題是敏感的;他強調,台灣人民基本的想法是希望生活在和平安全的環境,希望有尊嚴,有更多的國際空間。

有關兩會正緊鑼密鼓的進行江陳會談準備,吳伯雄期盼兩岸投保協議早日簽訂、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儘速建立,海基會、海協會能互設辦事處。

吳伯雄認為,讓兩岸投資保障協議能早日簽訂落實,不但可讓在大陸的台企放心,也可讓大陸企業在台灣投資覺得放心。

籲兩會互設辦事處

他建議兩岸進一步深化金融合作,協助台企和陸企在兩岸的企業融資,並儘速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減少風險,增加效率。吳伯雄指出,「當然也不一定是海基會、海協會的協議,這個可以單獨來」。

吳伯雄指出,兩岸交流、相互投資愈來愈密切,若海基會和海協會能在對岸互設辦事處,對兩岸人民都將多一層服務保障。

吳伯雄強調,兩岸任何的互動在台灣都會面對檢驗,尤其在選舉時期,但相信雙方都能夠面對並經得起檢驗;他肯定兩岸目前雙方不僅有高層接觸,基層、各行各業也廣泛接觸的發展。

針對民進黨近來提出將「改弦易張、化暗為明」與大陸對話,吳伯雄樂觀其成,他希望更廣泛台灣人民的意見能和中國大陸溝通,對台灣來說也能縮小分歧、凝聚共識。


賈慶林:一中框架下 和平發展  稱兩岸同屬一國 不是國與國關係 在此基礎上增強包容

2012-7-29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57| 評論數: 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昨天在第8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開幕式致詞表示,鞏固共同政治基礎,不斷增進互信,是保持兩岸關係正確方向和良好勢頭的首要關鍵。其要義,就是維護和鞏固一個中國的框架。

賈慶林強調,「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賈慶林是繼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致詞後,發表以上談話

擱置爭議良性互動

賈慶林指出,兩岸從各自現行規定出發,確認這一客觀事實,形成共同認知,就確立、維護和鞏固了一個中國框架。在此基礎上,雙方可以求同存異,增強彼此的包容性。

賈慶林呼籲兩岸雙方本著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充分發揮政治智慧,採取更多實際行動,鞏固和深化雙方的「同」,擱置並包容彼此的「異」,積極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為逐步解決兩岸關係中的深層次問題開闢道路。

賈慶林說,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在建立政治互信基礎上求同存異、良性互動,是兩岸關係改善發展的重要條件。在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基礎上建立政治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保持良性互動,是兩黨和兩岸雙方彼此交往的一條基本經驗,確保了兩岸關係大局穩定和持續發展。珍惜得來不易的發展機遇,深化共同構建的政治基礎,兩岸關係發展就有了堅實保障。

在「鞏固政治基礎,保持和平發展勢頭」之外,賈慶林主張兩岸應「深化經貿合作,擴大和平發展成效」、「加強文教交流,拓展和平發展內涵」、「造福兩岸同胞,匯聚和平發展力量」

深化合作優勢互補

賈慶林認為,兩岸應放眼世界、著眼長遠,不失時機地促進兩岸優勢互補和互利合作,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經濟競爭中攜手搶占新的制高點。未來繼續把深化兩岸經貿合作作為優先和重點,既使經貿關係發展成果惠及更多企業和民眾,同時加快構築有利於深化經濟合作的各種長效機制。

賈慶林說,將統籌規畫,審時度勢,把握好積極有為與有序推進的關係,從兩岸民眾關切的現實需要出發,從解決緊迫的問題著手,穩健扎實推進,逐步累積成果,不斷拓展兩岸關係前進的道路。


兩岸一國的疑慮

2012-8-2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6| 評論數: 0 |原作者: ■周志杰

對大陸而言,以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來置換「一個中國」的新說法,無論從何種角度看都是善意的釋放。但有些疑慮卻值得對岸深思,癥結仍在於調整兩岸關係「內外有別」的思惟。

確實,從處理兩岸內部政治關係看來,「兩岸一國」的說法承認兩岸分治的現實。更重要的是,尊重兩岸在治權分享上的「對等」而非「主從」關係。然而,從處理兩岸外部關係看來,亦即兩岸在國際社會的相處與共存上,「兩岸一國」的說法,在台灣可能引發負面聯想,甚至視為兩岸關係定位的一種限縮或倒退。因為,「兩岸一國」的「一國」顯然指涉的是「一個主權國家」,而大陸至今仍沿用國際法上的「內戰團體」論述,在國際社會宣稱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來代表「一個中國」,享有完整而唯一的「中國」國際人格,故不承認「台灣當局」具有外交能力,更漠視中華民國仍持續具有國際人格的事實。

相較之下,「九二共識」內所涵的「一中各表」,既可「共表」於兩岸內部關係(兩岸同屬一中),亦可「各表」於外部關係的處理與宣示上(兩岸各自稱代表中國),保留兩岸在外部關係處理上各說各話的空間,但「兩岸一國」卻可能限縮了前述空間。

從國際法的角度看來,即便「兩岸一國」說法下所共享的「一個國際人格」,仍是一種「主從」而非「對等」關係。長此以往,若台灣的國際參與逐漸降格為(近似於)港澳模式,將是台灣朝野不可承受之重,亦不符合台灣民眾普遍認知「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的對外關係,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前即由中華民國政府全權處理至今的事實。

循此,「兩岸一國」的說法,有間接壓縮今後兩岸持續協商讓台灣以實體身分,普遍且充分參與國際組織的空間之虞。與其進一步界定與操作「兩岸一國」的外部意義,不如思考如何將「九二共識」外部化,在兩岸的內外部互動中,將「中國」還原為兩岸共有的中國。

(作者為成功大學政治系暨政經所副教授)


賈慶林是否口誤?

【聯合報╱社論】2012.08.27 01:45 am

大陸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說,「一個中國框架的核心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國家」;這是前所未見的修辭,引人注意。

北京的兩岸論述正在變化之中。原本言必稱「一個中國原則」,但在這幾年兩岸關係鬆緩後,改口強調「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又在今年三月吳胡會後,提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命題。經由這個微妙變化的過程,北京現今的兩岸論述已經成為:「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鞏固一中框架」。這是指賈慶林談話以前的發展。

對於馬政府而言,雖然在吳胡會後感受到此種變化與壓力;但是認為,情勢仍然控制在「一中各表」的範圍內。因為,即使進入「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及「鞏固一中框架」的命題,仍然屬於「一中各表」的範圍,也未溢出「九二共識」的範圍,亦未脫離中華民國憲法的範圍。

北京雖不強調「一中各表」,但四年來的兩岸政策無疑是建立在「一中各表,求同存異」的默契上。正如胡錦濤於二○○八年三月二十六日在熱線電話對小布希所說:「(兩岸)雙方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但同意對其定義各自表述。」這就是「一中各表」,也正是兩岸四年來「求同存異/和平發展」的主要支柱。

然而,當北京端出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命題,就縮小了「各表」的空間,觸及了「一個中國」如何定義的問題;而若賈慶林又說成了「兩岸同屬一個國家」,更教人不得不問這「一個國家」是什麼意思?

賈慶林是不是要說「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說「一個國家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不認為是如此,也不相信是如此。倘係如此,何不直說;不能直說,是否有顧慮?因為,在當下及相當期間的未來中,北京若想對台灣人民說「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種說法,第一是說了不正確,第二是說了沒有用,第三是說了徒增反感。

倘若賈慶林「兩岸同屬一國」的說法,即是指「兩岸同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此一說法對胡錦濤政府四年來苦心經營的「求同存異/和平發展」無疑是倒退與傷害,也將為胡錦濤政府的兩岸政策留下一個殘缺的句點。因此,我們不認為賈慶林該如此說,不相信他會如此說,更不認同他如此說。恐怕賈慶林只是一時口誤?國台辦主任王毅日前的發言,已見轉圜之意。

我們認為,兩岸的和平發展,在相當期間內仍宜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緩衝,亦即以二○○八年的布胡熱線為支撐;這其實是胡錦濤政府對兩岸關係的最重大貢獻,允宜一以貫之,不要畫錯了自己的句點,也不要給後繼者一個錯誤的起點。

倘若欲躍過「一中各表」的階段,進入「一中框架」的探討,亦應思考以「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相互承認」的「大屋頂中國」為解決或過渡,亦即以「兩岸主權相互含蘊及共同合成的一個中國」為解決或過渡,而「兩岸」應可「同屬」此一「中國」。這也就是本報倡議的「新新三句」: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一部分的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不容分割。

從民進黨對賈慶林談話的反應,可以看出台灣內部政局的微妙肌理。民進黨從來否認有「九二共識」這四個字,也反對「一個中國」;卻一向未曾正面否定或反對「一中各表」,只說「連北京也不承認一中各表」。其潛台詞是,北京如果接受了「一中各表」,民進黨即幾無反對的空間。但是,賈慶林的「兩岸同屬一國」一出,民進黨立即加以回擊,並稱果然證實「一中各表」是假的。這是因為,民進黨深知:台灣多數民意可以接受「一中各表」,但不會接受「兩岸同屬中華人民共和國」。

賈慶林的談話,也給台灣的藍綠惡鬥帶來重要啟示。台灣必須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固守「一中各表」的底線;國民黨必須如此,民進黨尤須如此。如果台灣自己否定「一中各表」,或放棄「一中各表」的防線,則根本無以在兩岸及世界立足。而要持守「一中各表」,台灣的主政者及主流民意就須反台獨,維持九二共識,支持中華民國,維護中華民國的憲法。

尤其是民進黨,快回頭護守「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憲法防線吧!


連戰:兩岸一國 無關緊要 在野批賣台

自由時報 2012-8-28

〔記者邱燕玲、李宇欣/台北報導〕代表總統馬英九參加今年APEC領袖會議的連戰昨召開行前記者會,媒體詢問若中國領導人胡錦濤在「連胡會」提出「兩岸一國」議題,我方要如何因應?連戰表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兩岸發展的大前提,至於引發的其他議題「都是無關緊要的」。

綠委:違逆民意 倒行逆施

立法院民進黨團幹事長潘孟安昨痛批,「兩岸一國」就是被統、被併,竟說「無關緊要」,根本違逆台灣民意,是倒行逆施的賣台行為,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這個原則必須在國際各大場合中闡述,為什麼國民黨馬政府只敢對國內講台灣主權,卻不敢在中國面前發聲?他呼籲連戰不要愧對台灣兩千三百萬的民眾,在中國面前必須守住台灣的主權。

台聯:中國以經逼政後果

台聯立委許忠信也批評,自從兩岸簽署ECFA之後,台灣的經濟走勢已經被中國箝制住,如今中國正在逼馬英九總統接受「兩岸一國」的說法,這是以經逼政,過去兩岸還停留在「一中各表」的階段,還可以自我解釋成中華民國,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岸一國」已經沒有退路,這就是馬一步一步賣台的後果,台灣人將失去主權、失去民主、失去自由。

連戰:一中是明確出發點

不過,連戰表示,兩岸議題在APEC這個大環境來討論,「不是很恰當」,兩岸所推動的和解、雙贏、和平發展道路政策,大前提就是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進行,雖然雙方對此共識有極大相同的部分,也有對涵義與解釋大不相同的地方,但雙方存異存同、擱置爭議,兩岸關係才能在七年間有很大的進步。

連戰說,「一個中國」的大原則對雙方是非常明確且為基本的出發點,在此原則上所引發出的議題,包括「兩岸一國」等,都是無關緊要的。

此外,馬總統稍早在府內接見連戰等APEC代表團成員時指出,美國牛肉議題已獲解決,希望代表團能在會中與美方討論如何進一步加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協商時程;儘管今年適逢美國選舉年,協商可能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但政府仍期盼於今年底能重啟協商。由於昨天適逢連戰生日,總統府特別準備蛋糕為連戰慶生。


湯紹成:我們是台灣的中國人

2012-8-30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94| 評論數: 1 |原作者: 特派記者羅印冲/上海報導

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美歐所所長湯紹成昨天在上海表示,中共近年力倡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理念,同時開始尊孔,台灣軟實力的效果受到影響,兩岸正處道統爭議的轉折點;從文化視角看台灣認同問題,我們都是「政治的台灣人,文化的中國人」,我們亦可自認為是「台灣的中國人」。

湯紹成昨天應邀出席在上海舉行的「2012滬台婦女文化周開幕式暨第5屆滬台民間論壇」,並於論壇中發表「台灣的認同問題」專題。有別於多數兩岸學者以政治意識形態探討台灣民眾的認同問題,湯紹成特別從兩岸文化視角分析現狀,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

湯紹成引述《遠見雜誌》問卷調查指出,將近8成的台灣受訪者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而有6成的受訪者認同「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可見台灣人民接受中華民族的程度很高;也就是說,如果兩岸能將政治認同的重點,由國家的層次提升到民族的認同,雙方的交集就會比較大,有利於兩岸關係的發展。

他認為,台灣民眾對中華民族的認知集中在歷史與文化層面,從堯舜禹湯到文武周公,直至孫中山和蔣介石的所謂道統,仍是台灣可與大陸相抗衡的精神武器之一;目前兩岸正面臨道統爭議的轉折點,這對雙方都是重要的挑戰,卻是和平的競爭。因此,我們若自認為是「台灣的中國人」是比較恰當的。

湯紹成說,1999年李登輝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的論述,以及2002年陳水扁主張的「一邊一國論」,都受到北京的強烈抗議;直到2008年馬英九提出基於「九二共識」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之間「特殊關係」的模式,雙方才找到和解的基礎。

由此可見,兩岸對於國家的概念仍舊極為敏感,爭議性極大,但「中華民族」內的兩個地區則是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安排,這種「一族兩區」的模式,就好像介於中共「一國兩制」及西德布朗德所提「一族兩國」之間的一種設計,也可視為一般所稱的「一中屋頂」理論。


兩岸應釐清認同意涵

2012-12-1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 評論數: 0 |原作者: 王崑義

12月10日、11日兩天由「兩岸統合學會」所主辦的「台北會談ˍˍ強化認同互信,深化和平發展」研討會,雖然子題有「認同」與「互信」兩個概念,但與會者大多把討論的焦點放在「認同」這個概念上,而且大家還把「認同」的意涵指涉到文化的層次,這其實是對李登輝和陳水扁20年執政所做的「去中國化」的一種誤解。

李、扁20年執政的「認同」是對台灣人民「國家認同」的重建,並非是文化方面的改造,因為在1990年代蘇聯、東歐集團解體後,國際政治的走向是以「國家認同」作為新國家的建國方針,所以把「國家」找回來。

同樣的,受到這種國際氛圍的影響,台灣的民主化過程,主要是採取「激進民主」的模式,配合本土化的推動,把國民黨威權體制加以裂解,再從新的國家重建做起,把台灣轉化成完全不同於中共制度的「國家」。

這個民主化推動的過程,李登輝執政12年,他由上而下的進行國家改造,民進黨則從底層的街頭運動做起,由下而上的推動人民的改造,在國家與人民齊力的改造之下,最終把國民黨的威權體制完全瓦解。

陳水扁執政的8年期間,由於國家的改造基本上已經在李登輝的任期中完成,所以他持續推動「去中國化」的策略,並不是全面的要去除中國文化,而是去蔣家時代所留下來的「中國圖騰」。因此,他去除蔣介石的銅像,把中正紀念堂大門上的「大中至正」四個字改成「自由廣場」,就是在去除蔣家威權的象徵。

了解李、扁20年執政的作為,就應該清楚現在要談台灣的「國家認同」,就必須從台灣的國家重建過程了解起,如果誤認李、扁兩人都是在從事去除中國文化,那就不容易了解台灣走向「激進民主」的意義,也無法掌握台灣人民對台灣的「國家認同」為何會那麼深度,幾乎在各種民調中,承認自己是台灣人者都相對偏高。

但就是因為兩岸都誤解李、扁操作國家認同的作法,以為「去中國化」就是在去除中國文化,以致於兩岸三黨的學者在討論「認同」的問題時,常會出現雞同鴨講的情形,大陸方面的學者甚至認為兩岸只要簽訂「文化協議」,就可以把被陳水扁去掉的中華文化給找回來。

這次「台北會談」雖然只有研究兩岸關係的學者參與,但也因為會議的主題沒有把「認同」的意涵弄清楚,最後還是形成各說各話的情況,雖然參與者試圖在兩岸的共同點上找出一些共性,但結果還是紅藍綠學者各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放言高論,最後也沒有共識可言。

既然大家對「認同」無法取得共識,當然就不可能再談「互信」的問題。畢竟「互信」是建立在政治與軍事的層面上,如果連最根本的台灣或中國的認同問題都無法弄清楚,又怎麼能有「互信」可言呢?所以大陸希望推動兩岸簽署「文化協議」的意義不大,應該從基本的政治協議談起,這才是有效解決兩岸政治分歧的作法。(作者為台灣戰略學會理事長)


習近平的台灣夢

2013-3-1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 評論數: 0 |原作者: 陳以信

3月初英國牛津大學舉辦台灣研討會,會中美國哈佛大學學者戈迪溫談到兩岸關係時表示,中國大陸知道時間不站在他們那邊,因為日益高漲的台灣認同,將使兩岸政治整合愈發困難,而台灣也知道時間不站在自己這邊,因為兩岸經濟整合愈行愈快,將使台灣獨立建國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筆者現場發問,問他認為在兩個極端中間,有無取得妥協可能,所得答覆是:沒有。

兩岸深層障礙難跨越

大陸全國人大會議於14日選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與國家軍委主席,正式宣告胡錦濤時代結束,習近平時代開始。習心裡有兩個夢。其一是「中國夢」,美國 《華爾街日報》分析,他這個夢是軍事崛起的大夢,要在2049年中共建政100周年時,成為全球主導地位的軍事強權。習的第二個夢則是「台灣夢」,習2月下旬與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會面時,表示希望展開政治對話,促進兩岸從和平發展到和平統一。第一個夢可靠自立自強,但第二個夢可不能一廂情願。

兩岸關係自2005年連戰訪陸融冰,2008年馬英九上台改採和解政策,近5年來獲致許多實質性進展。兩岸在外交上衝突減少,人民交流更為密切,經濟活動得到制度性保障。北京自然期待能順勢走入下一階段,不過兩岸政治對話終究存有深層障礙,恐怕習近平十年任期都未必得以跨越。

這個深層障礙在於:北京還沒做好面對「中華民國」的心理準備。因此,在此之前的任何政治對話,除了一時炒熱氣氛外,都不會發生實質意義。背後道理很簡單,因為大陸的立場很清楚,不會接受「台灣共和國」,而台灣的立場也很清楚,不會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換言之,中間只剩下一個立場,就是「中華民國」,如果兩岸對此再不能達成共識,那就沒有共識可以達成了。

正接近大陸心理禁區

許多大陸學者指出,兩岸關係即將走入「深水區」,其實不然。兩岸關係正在接近的,是大陸對台政策的「心理禁區」。就以釣魚台事件為例,儘管大陸不斷呼籲兩岸主權合作,卻明白反對台灣與日本談及主權問題,也拒絕回應馬總統的東海和平倡議,這種對於「中華民國」主權狀態的否認立場,讓台北失去與北京聯手的任何理由。並且,近日新教宗方濟上任,北京在恭賀之餘,竟然走上回頭路,要求梵蒂岡與台灣斷交。這兩個案例清楚顯示,部分北京領導的對台思維,還卡在禁區裡頭走不出來。

北京必須了解,唯有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現實,兩岸才有政治對話的基礎。否則任何勉強而行的對話,都難以得到台灣民意的支持,更會傷害兩岸關係的長期互信基礎。這也是為何馬總統近日在傅爾布萊特學人年會上,坦率指出目前兩岸關係,深化交流遠比政治對話更重要,就是因為兩岸主權問題還難以處理。

香港《南華早報》近日報導,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主張,大陸必須調整「一個中國原則」,以創新且更有彈性的定義來包容「中華民國」,否則將無以說服絕大多數的台灣民眾。這項看法具有突破性,如果未來十年內,習近平真能突破深層障礙,選擇正視(至少不否認)「中華民國」,那麼回到本文一開始的問題,戈迪溫的答案就有改寫的可能了。

(作者為國民黨前發言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