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蔡英文:民進黨不反中 反「不民主」

【聯合報╱記者鄭宏斌/台北報導】2012.03.25 03:05 am

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指出,民主社會講求透明,而中國政治表面穩定,是來自於「不透明」;民進黨其實並不「反中」或「反華」,只是不喜歡「不民主」,也反霸權,以民主、自由、人權為價值取向,決定和誰可以做朋友。

蔡英文前天透過視訊與中國民運人士王丹對談,昨天在網路播出。王丹說,這次台灣總統大選樹立好榜樣,兩黨都能和平理性面對選舉,給大陸年輕人信心,「若年輕人願一起推動民主化,台灣這次選舉不能小看!」

蔡英文說,中國民主化是複雜議題、艱鉅工程,中國不只政治面臨變動,經濟與社會發展也遇挑戰,在此過程中,很多人害怕,想追求一時穩定,但民主雖是動態、改變的過程,實際上才能維持長期穩定。

她說,從這次「薄熙來事件」中,看到中國政治不透明的一面,雖然表面上穩定,但其實是隱憂,因為不知何時會發生何事,也不知會帶給社會多大影響。

昨晚蔡英文出席「華人群像紀錄片影展」,媒體問她與王丹對談,是否以具體行動實踐「在互動中了解中國」?蔡笑答:「這比較像是讓中國了解台灣吧。」


羅致政:北京讓利變換利 迫台政治談判

作者: 陳文信╱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3月26日 上午5:30

日前甫出席大陸兩岸關係研討會的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昨表示,兩岸問題不只是國共之間的問題,民進黨「一定要處理」。但他也提醒,「中國正在台灣內部處理兩岸問題」,北京現在想影響民進黨的選票,未來也有辦法影響國民黨的選票,將進一步迫使台灣不得不坐上政治談判桌,藍綠對此都不可不慎。

台北論壇昨天上午在台大社科院舉辦「政策建言書:兩岸篇」研討會,與會學者都強調兩岸政策應優先凝聚國內共識的重要性。擔任與談人的羅致政,日前雖以學者身分登陸,但由於是今年大選後第一批訪中的綠營人士,返台後的言行頗受矚目。

羅致政指出,中共已經知道兩岸關係不能只跟國民黨談,更要創造在台灣的「民意基礎」,例如北京國台辦副主任鄭立中在台走訪基層、採購農漁獲,對台基層誘之以「利」。他更透露,有學術圈友人告訴他,一位大陸官員曾在訪台時詢問台灣經營較困難的私立大學,「你們學校要不要賣?」顯示中國想透過各種管道掌握台灣的學術機構。

羅致政提醒,中國每項兩岸交流都有很清楚的政治目的,北京未來四年態度將從「讓利」變成「換利」,要換的是政治上的「利」,這也將是台灣朝野政黨及藍綠支持者之間磨擦的最大來源。

政大國發所教授趙建民也在會中表示,中國正在崛起,北京的政策必將隨之調整,在資源、主權、金融等層面,未來只會更加強勢。他警告,全世界沒有談判是單方面讓利的,過去四年中國一路配合台灣,但未來不見得是這樣,不可能像過去四年那樣溫和、尊重。

政大國發所特聘教授童振源則說,政治談判將引發國內分歧,因此現階段除經濟外,也應著重永續發展、公義社會、保障人權等議題。對台灣而言,兩岸局勢將愈來愈艱困,馬政府不能把問題都歸咎在野黨的抵制,應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優先處理國內共識。


傅士卓:未來三年 中國恐促台政治談判

自由時報 2012-11-14

〔記者陳慧萍/台北報導〕美國知名中國研究學者、波士頓大學教授傅士卓昨表示,馬英九總統任期只剩三年多,中國擔心台灣若政黨輪替,兩岸情勢會有所改變,他認為未來三年內,中國要求兩岸談政治問題的可能性很大。

國策研究院與陸委會舉辦「中共十八大之權力傳承與政策動向國際研討會」,傅士卓、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淡大中國大陸研究所長張五岳等學者受邀舉行圓桌會議。

傅士卓表示,對於十八大後中國政治情勢,他個人比較「謹慎悲觀」,中共雖然已能和平完成權力轉移,但是決策過程依然未制度化,不管是處理國內問題還是對外關係,仍充滿變數。他舉例,民族主義在中國地位有如「宗教」,幾乎每個人都信仰民族主義;近年台灣向美國購買武器時,也可發現中國「越來越生氣」,民族主義將成為中國一大不確定因素。

中國擔心台灣再次政黨輪替

針對兩岸關係,傅士卓說,中國很擔心台灣若政黨輪替,兩岸政策會和馬英九有很大差距,這對中國來說難以接受;目前馬英九任期還有三年多,中國期待三年內看到兩岸政治問題有進展,「今後三年,中國要求談政治問題的可能性相當大」。

趙春山也表示,習近平未來十年執政期間,不可避免會碰觸兩岸政治議題,但在此之前,兩岸關係定位問題必須先解決,例如中國大陸要怎麼看待「中華民國」的概念、如何對待中華民國憲法等,這些問題不解決,兩岸很難進入政治、軍事談判。

張五岳則認為,在二○一四年以前,習近平的兩岸政策應該都還是「胡規習隨」;等到二○一四年,台灣七合一選舉結果底定、習近平也穩定權力基礎後,將視台灣政治變遷有所因應。


蔡英文 Tsai Ing-wen compartilhou um link. 臉書發言 2013-5-6

基金會邀請全球知名的法國經濟學家索爾孟(Guy Sorman)以「金融海嘯後的世界-十個樂觀的理由」為題發表演講。他認為,民主制度的精髓不在於效率的保證,而在確保人民個人的尊嚴。國家的角色和現代化的社會正義,應提供公平的機會,讓人民得到教育、照顧、健康照護、自由選擇職業,尤其是讓少數民族可以得到公平的就業機會。

以下是索爾孟演講的完整內容摘要。

索爾孟演講:金融海嘯後,尋找台灣優勢
( http://www.thinkingtaiwan.org/2013/05/blog-post.html )

財團法人小英教育基金會網站 5/03/2013

財團法人小英教育基金會「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系列講座,今日(5/3)邀請全球知名的法國經濟學家索爾孟(Guy Sorman)演講,題目為「金融海嘯後的世界」。索爾孟在演講中表達他對政府處理陳水扁前總統問題的看法,以及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利基和歐洲經濟情勢的分析。

小英基金會林全執行長對索爾孟前來演講表達歡迎之意,認為基金會能夠邀請到全球知名學者,提供台灣發展一個全球性視野的建言,是莫大的榮幸。

索爾孟首先表達他的個人觀點,他認為台灣已擺脫軍事獨裁政權,雖然民主發展未臻成熟,但已朝向民主國家邁進。遺憾的是,台灣政府把陳前總統當作罪犯關在監獄,對台灣民主是種污點,從歐洲觀點來看,相當令人不解。他再三強調,他是外國人,無意干涉台灣政治,而是從外國和民主的角度來看,他希望台灣的民主可以成為未來中國發展的典範。

索爾孟認為,民主制度的精髓不在於效率的保證,而在於確保人民個人的尊嚴。而自由市場機制,讓人民生活方式變富有長壽,雖然可能因為自由主義市場建立在創新上,而可能有危機發生,但更大危機在於,國家採取錯誤方式因應危機的爆發。身為法國總統顧問和南韓總統李明博的顧問,他舉2008年經濟危機為例,當時G20主席為南韓總統,成功說服各大國繼續推行自由經濟體制,是個很好的處理方式,讓經濟沒有崩壞、安然度過危機。

而台灣當前面臨經濟危機,應該利用台灣的優勢,因應未來挑戰。他走過世界各國,發現台灣優點在於中小企業的精神,台灣很多年輕人想創業,和法國多數青年想成為公務員不同,台灣政府應該提供制度誘因,鼓勵台灣年輕人勇於創業。

在被問及台灣現在青年因為經濟危機,很多想成為公務員、以求安穩生活,台灣政府應該如何為年輕人創造機會,索爾孟答道,如果台灣年輕人的想法改變,表示政府的政策摧毀年輕人進入私人企業打拼的精神,是政府的問題。

而國家的角色和現代化的社會正義,應該是提供公平的機會,讓人民得到教育、照顧、健康照護、自由選擇職業,尤其是讓少數民族可以得到公平的就業機會。現代的政府應該提供人民公平機會、選擇未來的機會,他認為成功的政府,如北歐國家、波蘭、波羅地海三小國、德國。

而對於歐元和歐盟的未來,索爾孟非常有信心,他認為歐元是穩定貨幣,且市場對歐元非常有信心。歐盟各國正努力克服現在的危機,未來10年應會走向政治和經濟的聯邦制度。尤其現在的年輕人,對歐洲或歐盟的認同感很高,不論在政治經濟或心理認同各方面都是共同體,這是過去無法想像的。

最後,他也建議台灣教育應該為學生建立一個全球化的視野和國際化的就業條件,因為現在是全球化的就業市場,年輕人必須具備雙語或多語能力,才有競爭力。而台灣也應讓大學教育入學條件標準更嚴格,並像德國一樣注重專科教育、培養更多面向的人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