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郭正亮:追求台獨 就別言行不一

【聯合報╱記者林河名/台北報導】2014.07.03 03:00 am

「凍結台獨黨綱」提案在民進黨內引發討論。行政院前院長游錫堃昨天反對「凍獨」,還說如果把它拿掉,「那民進黨跟國民黨有什麼不同?」但「凍獨」提案起草人、前立委郭正亮回嗆:「如果追求『台獨』,請公開把政見講出來,不要言行不一!」

游錫堃認為,台獨是民進黨創黨的核心價值,現階段沒有必要凍結台獨黨綱。他還表示,如果民進黨拿掉台獨黨綱,那跟國民黨有什麼不同?

「民進黨與國民黨不同的地方很多!」郭正亮表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不是只有台獨黨綱,例如,民進黨認為兩岸交流時,應更照顧「三中一青」(中低收入、中下階層、中南部及青年),且應大聲要求「民主」,這些都跟國民黨很不一樣。

郭正亮說,從陳水扁參選二○○○年總統之後,「民進黨已經沒有半個人在追求『建立台灣共和國』了」,如果游錫堃真的追求「建立台灣共和國」,那就請他在參選新北市長時,公開列出此項政見,不要說一套、做一套。

至 於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說,像「凍獨」這種提案應該大家先溝通;郭正亮表贊同,但認為不容易。郭正亮說,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認為一九九九年通過的「台灣前途決 議文」就是對黨綱詮釋,也是民進黨目前的政策與共識;但二○○七年還通過一個接近「台獨黨綱」的「正常國家決議文」,不能視而不見,否則爭議仍在。

他認為,謝長廷主張另作一決議來處理「台獨黨綱」、「台灣前途決議文」、「正常國家決議文」的爭議,這是最負責任的做法。

郭正亮說,全代會除了處理「凍獨」提案,也可處理謝長廷的「三合一」決議文,或針對蔡英文所說「台灣前途決議文就是民進黨的政策與共識」通過決議,這三種方式他都不反對,因為都能達到實質「凍獨」效果。


北京角度/台灣無所不「獨」 老共心知肚明

【聯合報╱本報記者林克倫】2014.07.03 03:00 am

民進黨是否凍獨再成話題,從中共角度看,民進黨凍獨等同台灣內部無強大「台獨」聲浪,屬兩岸關係大戰功,且可擺脫藍營政商名流再藉「台獨」做支點,挾持北京;中共心知肚明,台灣內部無所不「獨」,豈是凍獨就能化解。

「反對台獨」是大陸對台工作基本原則,若從表面看,國民黨因「反台獨」以及「九二共識」政治立場,得與跟中共建立起國共兩黨互動管道;反之,民進黨因台獨黨綱與不承認「九二共識」,民共兩黨遂無黨際交流基礎。

再深一層看,自一九九○年代中期開始,「台獨」始終是國民黨抗衡中共的絕妙好牌;亦即,藍營以熟稔善用「正因台灣有獨,故大陸應多給惠台政策」等論述做為喊價「支點」,為台灣爭取些利益、抑或時間與空間。

對此,藍綠紅三方了然於心,但「台獨」牌能一打廿多年,且北京還願埋單,關鍵即在於,中共關切的是包括「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一國兩府、B型台獨(國民黨依體制內方式逐步走向獨立)」等各式各樣的「獨」,而民進黨訴求僅是其中一個而已。

嚴格區分,馬總統所言的「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或也相去不遠。亦即獨有深淺之分,但本質仍是「獨」;況台獨是民進黨的「神主牌」,區隔政治市場的「產品」,凍獨無異自我終結,豈能說凍就凍。

近幾年北京少講「反台獨」,原因絕非有妥協空間,而是講多了,徒增台灣民眾反感,不言也罷;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五月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會面時,曾針對太陽花學運再提「反對台獨」,意味著北京發覺「獨」在台灣的世代延續性與成長性。

對此困境,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首訪台灣,大方與高雄市長陳菊見面等舉措,均是為政黨再輪替鋪路,以避免重犯陳水扁執政時沒有施力支點的窘境;至於馬總統喊話「凍獨」,則反映出台灣話語權將被綠營分享的焦慮。


小英:打贏選戰 大陸會朝綠調整

中國時報【朱真楷/台北報導】2014-7-10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是否將調整兩岸政策,引發關注。但她在接受《天下》專訪時直言,只要能打贏年底九合一,中國會自動朝「民進黨方向調整」;而且,只要中國調整,美國就沒什麼好講的了。至於《台獨黨綱》是否有修正必要?她說「再看看吧」。

民進黨將在本月底召開全代會討論凍結《台獨黨綱》。對此議題,蔡英文表示,雙方關係的建構,是否一定要從《台獨黨綱》著手,可以再討論。不過,現在雙方仍需要多一些理解與互信,尤其是不能讓國民黨壟斷兩岸詮釋權,成兩岸關係唯一代理人。

蔡英文進一步表示,《台灣前途決議文》是民進黨普遍的共識,也是台灣社會的共識;所以,在此基礎上,要如何進一步處理《台獨黨綱》,「我們再看看吧!」

在不變動民進黨基本論述的方向上,蔡英文將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她表示,2008年至2012年,整個民進黨都在打選戰,極少時間處理外部問題;但現在,無論是主、客觀條件都比當時好,所以她有信心與中國維持穩定關係,讓兩岸不會因為政黨輪替而受到影響。

蔡英文更明白地說,「要是你是中國,你會怎麼看這一局?」上次北京怕賭錯,也害怕對台政策被證明是失敗的,所以才會在2012年力保馬英九總統,不讓台灣翻盤,否則許多大陸對台人士都要被換下台,中國大陸前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歷史定位也會被改寫,「他們當然很緊張。」

蔡英文說,但自從2012年後,台灣又出現另一種局面,讓中國很擔心會不會在2016年押錯寶,被迫面對無法掌握的情勢,以至於必須強力介入選舉。

她 強調,所以目前民進黨最大的挑戰,就是年底幾九合一大選一定要勝選,如果打得好,連中國都會朝民進黨方向調整。同時,她說,如果中國認為2016年最有可 能贏的是民進黨,他們就會自動創造條件,「簡單來講,誰有實力,各方就會朝有實力的這方來調整。」至於美國,「只要中國一調整,美國人就沒什麼好講的 了。」

原本在2012年時主張「從世界走向中國」的蔡英文,如今也調整說法表示,「或許我們可以調整到,我們跟中國一起走入世界」;就像過去台灣跟中國一塊加入WTO,未來,也可以一起加入RCEP、TPP。


「一邊一國連線」 捍衛台獨黨綱

【中央社╱台南14日電】2014.07.15 02:59 am

「一邊一國連線」今天在台南市議會召開記者會指出,台獨黨綱是民進黨的靈魂,盼提案在民進黨全代會廢除台獨黨綱的黨代表撤案。

一邊一國連線總召陳唐山、凱達格蘭基金會執行長陳致中及多名台南市、高雄市的民代在台南市議會召開記者會,要求民進黨堅定信念,不該「凍獨」、「廢獨」。

陳唐山表示,從台獨黨綱到台灣前途決議文、再到正常國家決議文等變革,都在台灣前途由2300萬台灣人民決定的原則下;但黨內卻有人違背民意、立場搖擺,準備在全代會中提議廢除台獨黨網。

他說,「沒有台獨黨綱,民進黨就沒有靈魂」,民進黨從來沒有凍獨或廢獨的問題,南部人應站出來表達主流民意。

陳致中表示,民進黨要堅定立場才能重返執政;前總統陳水扁執政時也沒有背離台獨主張,民進黨內不應有廢獨的迷思。


黃柏翰 臉書發言 2014-7-21

政策買票的老人年金和老農年金,加重政府財政負擔,政府沒有錢提撥社會福利、又不敢得罪老人;所謂年金只是逼年輕人出錢養老人、再由下一代來養我們。

民進黨自己執政的時候,沒有能力對富人加稅,但在野的時候卻從來不忘了要支援那些,嚷嚷著加富人稅的好處、把問題全丟給執政者的社運人士 -- 那如果再讓民進黨執政,他們會怎麼做?

蔡英文在這篇文章裡還敢提「十二年國教,讓孩子無所適從」;他自己競選的時候就是訴求要「免試升學」的人。 民進黨長年以來,根本就是這次教改倡議者的盟友

也不要說什麼「馬政府搞砸了」這種騙人騙己的話。 蔡英文自己也從來沒有提出過任何執行方針可以避免爭議 -- 他的專長就是迴議質疑而已嘛。
難道他上任後,會捨棄會考、改用抽籤? 難道他的免試升學,就不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然後經濟一樣是沒想法、失業率呢? 薪資呢? 稅制呢?

始終是政治的那一套,罵人、裝誠懇、不懂得自我檢討,當然也就不會進步。

幻想式討好選民的理念型政策,和「收集地方需求」而得出討好選民的撒錢式政策,一樣讓人不耐。

啊不過我說了,2016 我還是會投民進黨的;要說爛的話兩個黨是爛得難分難解,我只是覺得該換個黨試試罷了。

-----------------
至於理想,
國民黨老一代真的是沒什麼理想,要我說,我認為他們是「利益始終來自於政治」 在野八年,學到的是「手中沒權力的感覺真糟」。

民進黨也沒好到哪裡,除了「想要贏、想要把國民黨推倒」之外,其他所謂的「理想」都是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

那麼說人民呢,我不覺得人民有什麼好抱怨的。 人民又自私、又懶得去想、又想當英雄。

我舉一個我最近看到,某些社運青年在討論別人盜用他們文創設計的事。
自命左派的,不是老把專利權視為政府圖利財團、妨害社會進步和平等的邪惡制度嗎?

自己、自己朋友的一點點創意設計被人學去了,就嚷嚷著說人家是盜版,要檢舉提告什麼的,心裡都不覺得矛盾嗎? 難道圖樣設計,會比科技發明還值得被鼓勵、值得用公權力去保護嗎?

這就是人民,而且還是青年,而且還是以為自己很有想法的青年。就是又自私、又想當英雄、又懶得去想。

-----

「先天下之憂而憂」說起來並不難,只要你「杞人憂天」就可以了。

「和民眾站在一起」也不難,就跟他們一起抱怨就行了。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720/380417.htm


海外洗錢查無實證 綠串聯救扁

作者: 朱真楷╱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8月15日 上午5:50

特偵組日前以查無前總統陳水扁海外洗錢證據,全案簽結。對此,台灣北社、前副總統呂秀蓮、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等人,出面呼籲馬英九總統應盡速讓扁返家治療;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則委派黨發言人黃帝穎代表出席。

引發關注的是,許信良在會中疾呼馬英九應思考「特赦」陳水扁,結果此話一出,立刻引來場內人士不滿,不斷高喊「阿扁無罪」;但許信良立刻接著解釋說,他當然贊成保外就醫,但「特赦不一定有罪」,因為當年他就是被依政治犯的身分獲得特赦,這代表「特赦可以無罪釋放」。說完,現場響起一片讚聲。

台灣北社社長張葉森則指出,長年以來,扁不斷被抹黑成貪汙犯,但事實證明,扁案大都宣判無罪定讞,所以,大家應當勇敢說出「阿扁不是貪汙犯」。

呂秀蓮則說,當初扁在國務機要費案中,竟然因為總統府買了一包60元的濕紙巾被判2年,整起案件荒唐至極。如今,連海外洗錢案都證明扁是清白的,呼籲政府應盡速讓扁返家,重拾健康與尊嚴。

同樣到場聲援的民進黨立委姚文智則強調,馬英九說過「朝野同心、齊力斷金」,但截至目前都看不見總統釋出善意,如果能透過釋放扁來遞出橄欖枝,也算是展現朝野和解的誠意。

原本受邀出席的蔡英文及台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雖因故臨時缺席,但也分別派黨中央發言人黃帝穎、柯總部「政黨平台」祕書長李應元代表與會,表態力挺扁。只是,當黃帝穎代替蔡英文呼籲讓扁居家治療時,現場突有民眾不滿嗆聲「蔡英文要先道歉」,但隨即被制止,成為意外插曲。


呂紹煒專欄:小英的夢囈─出口導向改為開發內需市場

風傳媒 呂紹煒 2014年09月14日 05:12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參加〈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50周年紀念時,發表專題演講,其中有談到台灣未來經濟走向─這段話聽起來有如夢囈,既無專業又無可行性;如真要作到,肯定要為台灣帶來一場經濟災難。

蔡英文說,要鞏固台灣民主,她提出3點想法,第一,台灣的民主已經面臨必須改革之時,要從憲政體制做改變,必須讓立法院席次更能反映社會的多元面貌;第二,台灣要發展自主經濟產業,她認為當前的國民黨政府過度向中國倚靠,要適度調整以出口導向的產業結構為內需導向;第三,調整經濟戰略,有策略的加入TPP、RCEP,並簽署FTA,且讓公民對經濟政策都有發言權。

第一點沒啥問題,但第二點卻完全不了解經濟理論、實務,及台灣經濟運作的特性,第三點則是與第二點衝突矛盾。

這個地球上,幾乎所有國家都努力促進、增加出口,因為出口能擴展經濟、產業及企業的勢力及影響力,同時賺取外匯─白話文說就是大家要努力「賺別人的錢」,賺到錢之後,可能去進口機具設備(就是再投資),進一步再賺更多錢;也可能去買消費品,那是提升民眾的生活品質與滿足感。

再從理論上看,從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開始,就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富有與否,不是看擁有多少黃金、白銀(那是重商主義的看法),而是一個國家有能力生產與消費的商品與勞務,而這又是靠勞動生產力決定;但要提高勞動生產力,必須有更精細的分工與專業,至於能細緻分到什麼程度,就受到市場規模大小影響。

引伸出的結果就是國際貿易的意義;有了國際貿易(出口及進口),市場擴大了、也代表分工能更專業化、細緻化來提高生產力與生活水準;每個國家根據其資源(包括人力資源)選擇擅長者生產並出口,放棄其不擅長、生產力相對較低者,改為進口其它國家生產的商品與勞務,最後全部貿易國都因此受惠,這就是國際貿易的比較利益原則。因此,出口對經濟體而言絕對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性與意義。

至於出口比重應該占GDP(國內生產毛額)的多少,則是多項因素決定,最重要的有2項,一個是出口競爭力,一個是經濟體本身規模大小。台灣人口2300多萬,GDP規模5018億美元,海關統計出口3153億美元,占比約62.8%。這個比例高還是低?

我們可以拿鄰近國家相比,星、港都屬於小型經濟體,兩國的GDP規模都不到3000億美元,人口數500-700萬人,但享受的平均國民所得卻遠高於台灣,星國超過5萬美元,港接近4萬美元,靠的是什麼?出口!

就是出口,因為人口少、經濟規模不大,內需市場不足以支撐如此高的國民所得,惟有靠出口。星、港的出口與GDP的比重都在200%上下。另一個與我國競爭激烈的韓國,出口占GDP的比重在5成,比我國的6成低,似乎台灣的出口有降低,轉向內需的空間;但韓國有5000多萬人、經濟規模1.3兆美元,這代表的也是其內需市場是台灣的至少2倍大。

如果,你以為是因為亞洲人特愛出口才有此高數據,那看看歐洲小國比利時,他的人口只有1000萬,經濟規模與台灣差不多,但平均國民所得有4.5萬美元;他的出口占GDP比重超過8成;北歐幾個高所得的中小型經濟體國家也都在5成上下。

至於日、美先進國家的出口與GDP比重,大概只有15%左右,原因是這2國都擁有眾多人口(日本1.3億人,美國3.1億人),經濟規模也大,分居全球第1、第3大經濟體。甚至大部份人認為專以出口為要務的中國,其出口占GDP比重其實也不到3成,原因即在其超過13億的人口、8兆美元的經濟規模。他們的龐大的內需市場即足以養活大部份的產業,及給予驅策經濟成長的動能─即使如此,這些國家仍非常重視出口,持續努力拓展出口市場。

拿國際比較即知,以台灣的經濟規模、市場大小,是沒有本錢把出口導向改為開發內需市場。如果沒有出口,以台灣內需市場的規模,養不活任何一家科技業者,也養不活那些需要規模經濟的石化產業。如果沒有出口帶來的工作機會、收益,想開發內需市場,很可能是緣木求魚。有這些出口企業與員工賺錢後在國內消費,才能拓展內需市場。在台灣,出口其實扮演啟動經濟成長的引擎─即使只是蔡口中的「適度調整」,對經濟都可能會有相當大的負面影響。

當然,蔡英文說改出口導向為開發內需市場,很明顯是因「中國因素」,她認為國民黨政策過度向中國依靠。不過,以經濟自然發展的傾向來看,要扭轉這個趨勢,不是很容易─如果成功,可能是另外一種經濟災難。

50多年前,一名從念物理改念經濟的荷蘭學者丁伯根,曾寫了一篇引用牛頓萬有引力原理,去談各國間的貿易來往的文章。他認為在沒有其它干擾因素情況下,2國間彼此的貿易量會受到經濟規模及距離的影響(類似萬有引力)─規模越大、距離越近,則貿易額越多,反之反是;由實證資料看,此理論算是被證實了。

由此觀之,台灣與中國貿易不斷增加、出口依賴度上揚,是有受到「經濟萬有引力」的牽引,趨勢上不易板回;畢竟,要對抗萬有引力,需要耗費相當大的能量;蔡英文也該知道,台灣出口中國占總出口比重,2000年民進黨接手執政時約24%,接著幾年快速上升到2008年的40%,顯然,民進黨執政8年時,即使再努力「有效管理」,也無法對抗「萬有引力」。

當然,2國間貿易仍不脫人與政策因素,說實話,要分散出口風險,是該鼓勵廠商出口到其它地方,但絕對不是硬是去減少出口中國的量;如果為了降低對中國依賴,硬把出口中國之路設嚴、弄窄,也許減少出口中國金額、降低了比重,但其後果則是出口減少、經濟下滑、失業上升,算是一場經濟災難,一旦如此結局,也不可能要開發內需市場了。它或許算是一個「政治目的」,但卻似乎不是一個經濟政策該有的「政策目標」吧?

蔡英文說的第3點:加入TPP、RECP簽FTA等,雖然符合全球經濟潮流與台灣經濟的需要,但卻與第2點衝突矛盾。我們加入區域組織、簽FTA,所為何事?當然不是為了讓其它國家的商品可賣進台灣,主要是為了讓更多台灣產品可賣海外,換句話說:就是要拓展出口嘛!只是因為我們要人家開放市場,自己也一定要開放,才會形成最後幾乎都是對等開放。因此,蔡英文既說要改出口導向為開發內需,又說要加入TPP、RCEP、FTA,豈不謬哉?

拿這種經濟思維與政策要重新執政,嗯……..,要多多努力哦!


柯文哲:選首都市長 認同中華民國

風傳媒 顏振凱 2014年10月25日 19:27

在野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25日強調,「中華民國是他的底線」,他選的是中華民國首都的市長,他的國家認同就是中華民國,他的主張是台灣不可以是一個分裂的國家,繼續分裂下去不是辦法,特別是不要為了一時的選舉,又讓整個國家陷入分裂。

對「台獨」、「一個中國」等統獨爭論,柯則認為,大家必須要先把定義講清楚,到底「台獨」的定義是什麼?到底「一個中國」的定義是什麼?他是個自然科學家,做什麼事都必須要定義清楚。柯還說,「一個中國若是民主、自由、國民所得30000塊美金,他還可以考慮一下,每個人必須要把定義講清楚。」

柯文哲也說,他以前也沒有說支持台獨,不過他對政治上有很多意見,要花很多時間說明,不是堵麥可以解決的。「我們要為了一百年後的問題,讓現在的社會陷入分裂嗎?」柯表示,有時候他問統派,你真的支持現在統一嗎?對方說不是,他問多久以後,對方說不知道,再問獨派真的支持現在獨立嗎?對方說不是,他問多久以後,對方也說不知道,「你們為了都不知道多久以後的事情,現在兩個打成一團,到底在幹什麼?這是我現在的態度」

柯文哲下午受台聯市議員候選人謝建平邀請,前往「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紀念公園」 ,對媒體有關連勝文昨天刻意繞過228罹難者提問,柯則說,每個人做的事,不用凡事去批評別人,「他自己覺得適當就好,搞不好肚子痛,不用每次把他想這麼壞。」

對連營質疑其過去曾撕身分證,柯文哲利用受訪機會重申,「中華民國是我的底線」,柯強調,他選的是中華民國首都的市長,他的國家認同就是中華民國,有時候去參加活動,主持人沒有特別說明今天活動的流程,有時候會不清楚當下為何要做這個。他是一個很務實的人,那是道具而已,「真的身分證不可能撕」。對媒體詢問,是否在騙台獨選票?是否贊成台獨,柯文哲則說,那時候他是個政治素人,不會特別去算計什麼,他也認為不是什麼東西要算計,他常說「用簡單的心靈,面對複雜的世界」。

柯文哲重申,每個人有不同的過去,問題是,大家有共同的現在,下一步便是,「是否要走向共同的未來」。他認為,今年有兩部電影,大家可以去看「KANO」跟「軍中樂園」,因為大家有不同的過去,所以看電影的時候感受會不一樣,他自己兩部都去看過,發現跟坐在隔壁的反應都不太一樣,他那時才發現,大家有不一樣的過去,於是,問題應該是,「如何從共同的現在,走向共同的未來?」

柯還說,其實他對228 的激動,來自於他父親,因為做兒子的,看到父親的樣子,會不知道怎麼辦,那是「焦慮」,爸爸的反應會讓他很激動,於是,他也慢慢的可以了解,為何別人看「軍中樂園」跟他的感受不一樣,讓他了解到彼此有不同的過去,要能夠理解別人的感受。


【時事想想】國民黨完了、民進黨別笑

想想台灣 mlkj 發佈於 11 月 30, 2014

選舉前的某個政論節目,在片尾打出的字卡中,藏了標題的這幾個字。的確,在這次的選舉前,民調顯示馬英九所屬的國民黨應該會敗選;但結果比外界預期地還慘,是慘敗。在縣市長選舉中,所有原本民進黨執政的縣市都獲勝了,首都台北雖然沒有派出市長候選人,但支持的候選人也打敗國民黨大老之後,取得前所未有的大勝。

一些傳統被認為是國民黨佔優勢的地區,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市,民進黨驚喜取勝。縣市議員選舉方面,民進黨也取得前所未有的勝利,包含在台北市提名的27席全上、高雄市議會過半(正好呼應了高雄市議長許崑源選前所說「你們再多選幾席」)、新北市議會也過半。

對執政黨以及總統來講,這是莫大的羞辱,身兼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總統必須一肩扛起,但就馬英九總統在國民黨黨部的敗選聲明毫無新意來看,很難期待國民黨真的會做出什麼令社會有感的改革。這次馬英九總統風塵僕僕到處助選,但國民黨籍的候選人卻避之不及,讓堂堂總統成為票房毒藥,甚至連對手貼出「支持XXX就是支持馬英九」的布條也要提告,切割意味濃厚。

但即便民進黨吹起勝利的號角,他們也應該要謹慎,不能過度樂觀。因為馬英九執政的成績實在太差,即使在競選時不用提出太多正面的政策,只要不犯太大的錯誤,賭爛國民黨的票就會到來。在選舉時,多數的困境可以歸咎到國民黨、歸咎到馬英九身上,這樣足夠勝選,但並不是說,這樣選民就會滿足。

從這次的選舉結果,尤其是具有指標性的台北市來看,多數選民對於傳統的政治版圖感到厭倦,選民期許代表新民意的縣市長,能懂得妥協把事情做好。另一個對政治人物的提醒是,即便在艱困選區,如果一步一腳印經營,還是有機會獲勝;除了已在台中蹲點十年的林佳龍外,撼動國民黨傳統鐵票區的桃園鄭文燦、基隆林右昌都是很好的例子。

今天如果外國人看馬英九,可能會覺得他很衰;畢竟以已開發國家的的標準來講,台灣整體數字並不差;經濟成長率雖不高,但起碼往正向去、失業率算低、跟中國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和緩,讓兩岸不再是東亞不穩定的區域。那為何國民黨的候選人還這麼排斥馬英九來幫忙助選?

對多數的台灣人來講,答案很簡單。一般人對於經濟成長的果實,並沒有感受到。看著主計部公佈GDP成長率、家計所得,看看自己的荷包,再看看自中國返台的「鮭魚」,如頂新集團等,於是知道經濟成長的果實,很有可能是跑到這些紅頂商人的口袋裡。嘴巴講著「依法行政」,在洪仲丘案、大埔事件時,官僚跟專制的嘴臉,令人無法忍受。而馬政府最愛掛在嘴邊的兩岸關係,更是讓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感受到深深的危機感,第一次覺得自己的國家再這樣往中國傾斜下去,可能就真的沒有了。

無論馬英九總統的滿意度是9.2%,還是18%,其實都不重要,這樣的數字顯示的是台灣人對他已經失去信任。當人民認為國家往錯誤的方向去,最直覺的譴責對象,當然是執政黨、是總統,而不是馬英九總統嘴巴中所說的萬惡民進黨。今天如果角色對調,多數人民也會做出同樣選擇,在2006年到2008年那段時間,我們已經見識過了。

如果民進黨只是想狂打馬英九,讓他弊案纏身、下台後遭到調查、落得跟阿扁一樣的下場,那未來一年多內的時間,台灣可能還是會一樣一團亂,而民進黨也無法靠著這點就選贏2016年。慶幸的是,這樣的聲音在民進黨內部不是主流,也不是蔡英文主席的行事作風。

而選民對新當選者的期許,會是有效的治理,而非無理的杯葛。黨派成見一定會存在,但如何調和,便是政治家的才能。國民黨立委,看到這次選舉結果,對於2016年自身的命運,想必會有些擔憂(尤其是那些被鎖定割闌尾的),這也許是個好機會,讓國會朝野可以坐下來好好談。如果朝野有共識,認為這次選舉也是給親中派的警鐘,那麼讓台灣繼續傾中的計畫或法案(如交通部打算讓郵政儲金可對中國投資)就應該擋下。

這些期望也許不會很快發生,但最新的民意,代表民眾期望看到的是更良好的治理。如果執政黨將此次選舉結果解讀為單純的地方選舉,繼續在背離民意的各方面一意孤行(如兩岸間的開放速度,以及近乎不設限的開放程度),那更非台灣社會所樂見。

最後,某位商界大亨從今之後應該不會再吹捧、高估自己的影響力了;畢竟輔選站台的全倒,堪稱賭海冥燈。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作者 mlkj

mlkj,大學念經濟,研究所念勞資關係,但關心範圍過大,常被朋友揶揄住海邊管太寬。經營部落格http://mlkj24.pixnet.net/blog (link is external)


【開往台灣的慢船】民進黨什麼時候才能開心

想想台灣 史努比 發佈於 12 月 1, 2014

11月29日晚上,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率黨部主管迎接1949年以來該黨的最大挫敗。同一時間,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率黨內人士一字排開,奇怪的是他們臉色也很凝重,感覺比較像是敗選記者會而非勝選。接下來,湧出一卡車的評論警告民進黨「不要太開心」、「今夜不是民進黨的成功」。勝文不開心,國民黨不開心,藍營支持者傷心,懲罰國民黨的選民這一票投得不開心,連民進黨也不開心,真是奇妙的一場選舉!

民進黨在狂勝之後的嚴肅氣氛,一來是為了不再激化正為敗選神傷的藍營支持者,畢竟,六年前民進黨也身為遭受選民重懲的那一方;另一方面,如此巨大的勝差,使民進黨已形同地方執政黨,執政的開始,就是挨罵的開始,壓力隨之而來。但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這種「勝利卻無法開心,亦不受肯定」的景象,不但很貼切的描述了這個最大在野黨自2008年以來的處境,也暗示著它未來應該努力的方向。

自2008年失去執政權以來,民進黨在台灣政壇成為「尷尬的第三者」。清廉招牌竟遭國民黨接收,反被打為貪腐黨;儘管國民黨貪污紀錄歷歷在目。自黨外時期以來併肩合作的社運界,引民進黨執政時期的「背叛社運」紀錄,紛紛唾棄這個政黨;儘管國民黨永遠站在更反動落伍的一方。太陽花運動期間,民進黨立委被譏為只能替學生守門,民進黨被抓來作為策動太陽花的兇手;儘管運動的起源和鎮壓者都是國民黨。

最尷尬的是本次台北市長選舉,民進黨以不提名、貢獻策士幕僚的方式襄助柯文哲的在野大聯盟,依然要忍受柯P「讓民主進步黨更進步」的嘲諷。全國22縣市拿下13選區,仍要接受選民「不是民進黨好,是國民黨爛」的警告。以一個政黨而言,還能有比這更不尷尬的嗎?

某方面來說,民進黨的尷尬有值得同情的一面;它作了不少小小的好事,它還堅守著部份的創黨價值,然後背了幾個黑鍋。但是在宏觀面,它並沒有達到選民的要求。許多台灣選民自認對促成台灣民主化的民進黨早已不再有任何虧欠,既然這筆「民主人情債」已經還清,就沒有什麼非得含恨含淚支持、「非A即B」的道理。同時,這個政黨已經背離初衷,而且長期陷入派系利益大於政黨與國家利益的深淵。

有關黨內派系之爭,民進黨大概沒有什麼好爭辯的,因為那是鐵的事實。陳水扁宣布解散派系之後,派系從來未曾消失過。要求派系消失,恐怕是過於不切實際的幻想,但選民要求的是國家利益、集體利益至上,這是民進黨員,特別是大老們必須銘記在心的。

九合一大勝,民進黨之所以沒有開心的本錢,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來自上述的「地方準執政黨」壓力因素。

第二,從選後言論可以看出,選民在此次對國民黨的不滿並未完全轉化為對民進黨的支持。

第三,國民黨或許大敗,但它並未崩潰。簡單的形容,國民黨如同棒球場上的日本隊,打十場你贏他兩場或許是有的,但下一場球它的強大還是在那裡,你還是有可能輸。

第四,接下來的總統大選和立委選舉,就議題性來看和本次九合一大選截然不同。無論是如某些分析引「鐘擺效應」論述,預測國民黨有可能輸了九合一卻贏得總統大選,或是統獨和藍綠之爭將在全國性大選再現,現在要論斷民進黨2016必勝,都是過早的預言。

第五,柯文哲在台北的大勝與選民懲罰國民黨、警告民進黨的現象,似乎暗示著現代選民已愈來愈不相信政黨,也隱約透露出公民意識自太陽花與無數街頭運動以來,進一步滲透到選舉之中的味道(雖然這一點還有待下一次全國大選驗證),這對意圖挑戰重返執政的民進黨是個警訊。

夾在實力依舊強勁的國民黨與對政黨成績不滿的民眾和公民社會,民進黨未來的任務,已經不僅是訴求「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和大選勝負這麼簡單了。選民或許尚未到達對政黨政治死心的程度,但很明顯的提高對政黨的要求,同時抱持著「如果政黨不作,我們自己來作」的想法。他們不僅在這一次重懲國民黨,也隨時準備著下一個違背人民的政黨和政客。

這不代表國民黨不該倒,它確實該倒;至少就轉型正義的角度來看,它必須經過檢驗、清算與重組才能再生,而取回政權是促進轉型正義的條件之一。然而民進黨真正該努力的,並不只是打倒國民黨、持續勝選而已,而是將修憲、政黨法、修正公投法,以及檢討台灣中央地方體制、地方自治制度、選舉制度這些總被認為是苦差事的基本議題,紮紮實實的納入優先議程──因為這場選舉大地震已經告訴我們,選民的要求重新回到最基本的「作人處事101」,先檢驗你的價值,檢視你是否落實價值,符合公平正義,同時要求政黨和政治人物講實話、作實事、解決問題,不要浪費時間。

所以,民進黨什麼時候能真正開心?我不知道。我唯一知道的是,那將在它這一次交出幾近完美的地方執政佳績、將人民對該黨的信心倍增之後,更絕對在它把自己、將國民黨、將台灣政治文化,乃至這個國家體制拉回正常的軌道上之後。是的,這彷彿意味著民進黨還要歷經漫長的不開心、尷尬、掙扎和苦鬥,但這正是它在台灣歷史上的宿命,也是它的使命。

作者 史努比

本文作者為前媒體工作者,相信慢經常比快還好一點點,相信真理經常在兩端之中靠左一點點,相信台灣人只要努力多一點點。


國民黨還沒倒,別高興得太早

想想台灣 無期徒刑 發佈於 12 月 1, 2014

2014年地方選舉底定,國民黨落敗的幅度出乎眾人預料,不僅直轄市只勉強守住新北,全國縣市更一口氣探底至六席。一時間各種說法紛紛出爐,舉凡馬政績不佳、太陽花影響等等,不一而足。而廣泛流傳於網路世界的口號:「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似乎已然達成。但是,局勢真的如此樂觀嗎?

國民黨的大敗,不代表國民黨的末日

國民黨敗選後,黨內檢討聲浪不斷,各方勢力積極佈局,一場颶風即將來臨。只是國民黨的權力鬥爭,總讓人覺得似曾相識,這個場景,就是陳水扁執政後期的態勢。當時的民進黨,比起現在的國民黨,恐怕猶有過之而不及,因個人德行而引起爭議的陳水扁,在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台灣,其風波要遠勝於政績不佳的馬英九,最終呈現為2008年的民進黨大敗,甚至連黨主席都出現時任大老乏人問津的局面。

但是民進黨有因此而倒下去,甚至解組了嗎?歷史已經告訴我們,沒有。原因固然有很多,但並非本文要討論的焦點,在此僅簡單陳述結論,即支持群眾的基礎還在,並沒有受到這些事件的影響而放棄民進黨。後續在蔡英文、蘇貞昌的帶領之下,一步步從谷底走出,直到今日的高峰。

同樣的道理,國民黨本次的潰敗,並不是對於國民黨組織本身的全面否定,而是集中在於馬英九個人的不滿情緒,並輻射至其他藍營縣市首長。選舉過程中,佈滿大街小巷的「支持某某某,就是支持馬英九」,即為最好證明。國民黨的支持者相較於過去,最大的不同,或許是願意從不想投票,到願意用選票教訓國民黨。搭配318運動喚醒的青年選票,一同造就國民黨在各地的大敗與慘勝。倘若國民黨在權力鬥爭告一段落,產生一位形象與能力都還不差的黨主席,那麼支持群眾的回流應指日可待。畢竟投票行為可能會產生短暫轉變,但政黨認同是長期的,不可能因短時間的局勢而一夕翻轉。

國民黨不倒的真正意義

前面提及,「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是本次選舉的最佳標語,甚至連國民黨自己的廣告都幫忙宣傳這句話。然而什麼情況才能算是國民黨倒呢?這要從國民黨的定義予以討論。

簡言之,國民黨是一套結合權力結構與意識形態的產物,透過彼此的交互運用—例如軍公教人員的遴選與培訓—加之侍從主義與地方派系的結合,在1945年領有台灣後,六十餘年所造就的盤根錯節現狀。因此,國民黨倒,絕對不是區區一次地方選舉的失敗,甚至也不會是一兩次總統政權的喪失,就可以達成的目標。縱觀本次基層民代的選舉結果,國民黨在直轄市議員取得386席(民進黨291席);村里長取得1794席(民進黨390席),實在很難讓人樂觀的相信國民黨已倒或將倒。

所謂國民黨倒,絕對不是簡單的使其失去權力而已,更是要從根本的思想、行為、文化上卸除其沙文、反動、中華帝國的特質。簡言之,是要讓國民黨無論是權力結構或意識形態,都徹底從台灣消失,方能說是克盡其工。在這裏,不免套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老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本次選舉的可惜與可貴之處:鬆動結構

國民黨的敗戰,是民心思變、是教訓國民黨,已然是個共識。然而這是否代表公民社會與第三勢力空間的崛起?在現下的時間點,個人持較為保留的態度。

如前文所述,本次選舉並非是國民黨解體的象徵,對於既有的政治結構也非劇烈撼動。2014的地方選舉,不只是史上規模最大的選舉,也是參選政團最多的一次,舉凡人民民主陣線、樹黨、綠黨、基進側翼、台灣第一民族黨等,都有程度不一的斬獲,然而與現有四大政黨相比,只能說有如鳳毛麟角,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效益。

箇中原因,在於318運動能量的浪費。四月出關播種,形成民主鬥陣、臺左維新、福爾摩鯊會社等團體百花齊放的現象,其中又以島國前進取得最大的資源、名聲與能量。彼時正是台灣社會對於國民兩黨盡皆失望,渴求嶄新選擇的時刻,可惜最具備政黨實力的島國前進,並未宣布投入選舉,而是採取半社運、半政治的倡議路線,以補正公投法為主要訴求。

這樣的做法所造成的影響,在於無法讓318所累積的社會能量,得以轉化為直接改變現有政治結構的力量。並且隨著時間的經過,讓台灣社會的關注再次返回傳統的藍綠政治對決;此外,補政公投法此一與常民生活較為遠離的議題,也使得島國前進的全國巡迴能量,一點一滴的流失。而其他願意直接投入政治領域的團體,由於缺乏此等資源,只得近乎從零開始,加倍艱辛。

然而,綠黨取得兩席議員、樹黨拿下集集鎮長、基進側翼在新竹因婦女保障名額而痛失一席議員,以及在高雄市累積共三萬票的成果,亦令人刮目相看。加之民主小草一共有15人當選村里長的成績,可說是稍微鬆動了基層的政治版圖,這正是台灣歷經2014年這風起雲湧的一年後,最終在年底選舉所呈現的可惜與可貴之處。

總而言之,無論是以打倒國民黨為職志,還是希望為台灣帶來新氣象的社運人士與政治從業人員,今年的結果是個希望的開始,台灣能因此步上歷史的另一頁,還是會迅速地遭到既有結構反噬,就看大家的努力了。

作者 無期徒刑

一位以落實台灣的公平正義及獨立自主為職志的政治從業人員,因其目標難以在有生之年達成,宛若無期徒刑,故為名之。


民進黨應看清選民為何教訓國民黨

Conan Yang 臉書發言 2014-12-3

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從台灣頭輸到台灣尾,繼內閣總辭之後,馬英九昨天在中山會報表明請辭國民黨主席,可望在今天的中常會正式宣布。去年底,馬英九主導修改黨章,規定總統兼任黨主席,未料人算不如天算,一場震驚國內外的大挫敗,掀起「主席下台」的黨內問責,甚至連一併辭去總統職務的呼聲也所在多有。從二○○八年高票當選,人氣如日中天,到第二任愈益獨斷獨行而人氣渙散,乃至如今狼狽辭去黨主席,馬英九的暴起暴落在在說明,在台灣這樣的民主國家,尤其是公民意識高漲的今天,依舊抱持老舊的威權統治思維,以黨意霸凌民意、以己意主宰黨意,如此的黨國之子早晚會被公民之怒徹底淹沒。

隨著馬英九辭去黨主席,以及看守內閣的產生,政壇可能進入戰國時代,但至少台灣連結中國的鎖鏈可望鬆動。可以預測,馬英九繼續擔任跛腳總統,凡百施政、國計民生必將受到拖累,這也是九合一選舉結果帶來的新挑戰。作為台灣的主要政黨,國民黨的有識之士必須改弦更張,加強黨內民主,揚棄背離民意的政策,尤其是犧牲台灣的傾中路線,以及獨厚財團、軍公教的政策。當前,更有宣示意義的是,徹底解決黨產這個民主毒瘤,替馬英九跳票的「黨產歸零」贖罪;揚棄虛構的九二共識,尋求國人的共識;撤回黑箱服貿,在民意監督機制完成之前停止簽署兩岸協議。痛定思痛,大破大立,才能收拾人心,從挫折中站起來。

很多評論都注意到了,這次選舉的真正贏家是人民,是公民意識高漲的主人。而國民黨失敗的事實,大過於民進黨勝利的推論。所以,目睹國民黨開始調整步伐,民進黨不僅不應有驕縱心態,甚至應該心生警惕,畢竟,民進黨也曾遭逢從執政雲端掉到在野泥地的命運。猶記,二○○八年大選,執政的民進黨,同樣面對人民不滿聲浪,最後丟掉中央政權,直到二○一二年大選,都還無法敗部復活。過去兩次總統大選,民進黨連戰連敗,整個政黨形同崩盤,不可一世的執政黨,快速淪為軟弱無力的在野黨。民進黨一敗塗地,也促成馬英九一意孤行、恣意妄為,扭曲民主的濫權成了家常便飯,種下今天自食惡果的局面。

今天,馬英九沒有記取教訓,重蹈二○○八年民進黨的覆轍,國民黨又蒙上崩盤的陰影,一如一九九七年地方選舉挫敗,成為二○○○年政黨輪替的風向雞。不過,民進黨千萬不要得意忘形。民意如流水,假使民進黨因勝利而腐化,國民黨因失敗而改革,鐘擺隨時可能又會換個方向擺動。更何況,這次選舉結果揭示,台灣人民已經愈來愈成熟了,主人意識已經高過黨派意識了,表現不好、背離民意的政黨與政客,隨時都會被掃地出門。特別是,這次選民否定了連結中國路線,讓馬英九期中選舉死當,紅頂商人滿臉豆花。面對中國統戰,如果民進黨妄想取國民黨而代之,不顧民意反對撲向中國,承襲九二共識搞曖昧,經濟拚開放連結中國,那麼,今天國民黨的危機,便是明天民進黨的夢魘!

九合一選舉前夕,不論是藍綠對決的族群動員、皇民指控,還是投資出走、中韓FTA等經濟恐嚇,全部失效。凡此說明,飽受以黨領政、以經促統之害的台灣人民,最在意的並不是那些漂亮的統計或虛構的論述,而是我們的民主、自由與人權等核心價值的存廢,均富社會理想的存廢,世代正義、環境正義、居住正義的存廢,以及由我們二千三百萬人所組成的主權國家,未來前途是否要由十三億人來決定。近日,眼見統戰對象國民黨失去民心,傳言北京開始打民進黨的算盤了。二○一二年自稱敗在中國政策的民進黨,倘若錯誤解讀這次選舉的民心向背,走上背離民心的國民黨路線,那民進黨恐怕也是沒有好下場。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35920


蔡英文:民進黨將肩負穩定社會責任

作者: 陳沂庭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4年12月3日 下午4:33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今天(3日)表示,勝選帶來的氣氛不是歡欣自滿,而是戒慎恐懼,民進黨必須肩負穩定社會、安定人心的責任,結合社會最大的力量與共識,解決國家所面臨的各種挑戰,並穩健、踏實推動改革。

民進黨在「9合1」選舉大勝,民進黨主席蔡英文3日在黨中央舉行中常會後,率領當選的縣市首長舉行「安心的力量」記者會,並發表談話。

蔡英文表示,雖然民進黨贏得地方自治史上最佳的縣市長席次,但這場勝利的氣氛並不是歡欣自滿,而是戒慎恐懼。她強調民進黨會肩負穩定社會與安定人心的責任,逐步推動改革。她說:『(原音)對於國家所面臨的各種挑戰,我們要結合社會最大的力量與共識,共同找出解決方法的契機跟可能,我們要把改革穩健落實在地方施政與國會問政當中,要逐步來推動。』

蔡英文表示,對於人民的支持應該感謝、但不能鬆懈,選後必須檢視各縣市長當選人的政見,掌握輕重緩急、逐步執行落實。她並要求地方執政團隊重視財政永續、用人唯才、發揮區域聯合治理效能、嚴厲管控政風紀律。

蔡英文也指出,民進黨將更積極尋找下次與公民社會合作的機會,並期待青壯世代的接班,未來中央黨部政策會及智庫也將給予執政縣市全面支持。

蔡英文強調,台灣的政治環境正在變化,能感受潮流、起身改革的政黨將受民意的託付,而民進黨領導這股潮流、背負國政改革的任務剛起步,她要讓所有選民相信民進黨會穩健踏實推動改革,全力以赴讓國家穩定、人民安心。


蔡英文 Tsai Ing-wen 臉書發言 2014-12-5

對於人民的支持,我們應該感謝,但不能鬆懈。

我們對綠色執政團隊有四項要求:

第一、重視財政的永續,人民的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口上。
第二、用人唯才,不分黨派,理念相同、有能力者都能成為改革的夥伴。
第三、區域聯合治理,由直轄市帶頭,與鄰近縣市積極合作,發揮治理的效能。
第四、興利之外,也要除弊,要以國民黨今日的失敗為戒,嚴厲管控政風和紀律,約束部屬言行。

這是我們對人民的承諾,我們會全力以赴,讓台灣繼續往前走。


綠縣市長聯誼 柯文哲將缺席

【聯合報╱記者楊濡嘉/高雄報導】2014.12.16 04:14 am

民進黨中央黨部廿日邀縣市長齊聚高雄聯誼,據悉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並無南下高雄行程。

民進黨中央黨部廿日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舉辦民進黨籍縣市長聯誼。柯幕僚表示,目前柯文哲周六行程以台北市為主,沒有列外縣市活動。


陳為廷循柯文哲模式參選? 綠營基層反彈

【聯合報╱記者胡蓬生、張裕珍/苗栗報導】2014.12.16 04:14 am

太陽花學運領袖陳為廷宣布參加苗栗縣立委補選,民進黨中央有意循柯P模式,但連日來引起不少苗栗綠營基層的反彈聲浪,前國大代表蘇芳章等綠營支持者昨天開記者會強調,民進黨如果違反「在地民意」運作陳參選,將錯失勝選機會。

蘇芳章等人並認為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吳宜臻仍是最適合人選,在會中發表連署聲明力推吳參加立委補選;吳宜臻則回應說,近來地方上「勸進」不斷,但她仍在徵詢各方意見,也一直希望地方在野力量團結,今天上午將針對是否參加補選與陳為廷參選一事向鄉親說分明。

蘇芳章在苗栗縣長選舉擔任吳宜臻競選總部執行長,目前為無黨籍,昨天他與小英之友會理事張喜慶、小英之友會竹南分會長李震華、育達科大退休講師吳宏昌等綠營支持者在苗栗市開記者會表達心聲,並痛批台北一些名嘴建議民進黨比照「柯P模式」讓陳為廷參選,根本是以「台北觀點」來決定苗栗命運,讓在地人難以接受。

蘇芳章等人強調,陳為廷是學運明星、傑出優秀的年輕人無庸置疑,但以他的歷練、工作經驗,並不適合補選苗栗區域立委,民進黨中央立委人選產生有一定機制,不應改來改去,如黨內有人想透過運作推陳為廷參選,就是扭曲在地民意,「陳為廷不是柯文哲」,在苗栗也不是主流,只會錯失勝選機會,反觀吳宜臻任不分區立委不到3年,在苗栗就已設2個服務處,還買了房子,在地深耕做法廣獲認同。

陳為廷曾表示,參選希望能返鄉推動改革,並強調在野沒有分裂本錢,他尊重地方聲音並願意協商,不過陳為廷昨天未接記者電話,無法取得他的回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rgeYeo 的頭像
    GeorgeYeo

    George Yeo 網路自強號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