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證實︰中共運8偵察機昨闖我防空識別區
自由時報 2014-08-26 11:37
〔記者周思宇/台北報導〕中共昨天上、下午派出運8電子偵察機,從廣東飛往南海,途中闖入我國防空識別區。空軍作戰指揮部參謀長熊厚基今證實,國軍全程實施無線電廣播驅離,空軍派出幻象2000戰機與IDF戰機前往目視攔截,全程戰術監視,直至離開我國防空識別區。
中共運8電子偵察機昨來回、共四度飛經我國防空識別區。熊厚基指出,25日上午8時33分、10時56分、14時31分、16時57分,運8飛經我國防空識別區西南角端,進管約10分鐘後,即脫離我國防空識別區。
陸偵察機4度越界 我派戰機攔截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2014.08.27 03:24 am
中共軍機前天闖入我方防空識別區,引發各方關注。國防部昨天證實,共軍運八電偵機前天四度穿越識別區西南角,空軍除廣播警告外,也派戰機飛往攔截,接近到目視距離。
國防部長嚴明昨晚表示,我方已循陸委會等正式管道,向陸方提出抗議,要求停止類似行為。
至於類似狀況有多頻繁?官員透露「以往不算頻繁」,但除了前天,七月間也曾經發生一次。當時情況與這次幾乎相同,也是由運八型機穿過我方識別區西南角。
官員指出,解放軍飛往黃岩島水域巡邏,已經是例行公事,但這次卻故意將航路偏東,切過我方防空識別區,目的明顯是為測試國軍,包括我方能否第一時間發現其越界,以及了解我方對共機越界採取的反應模式。
空軍作戰指揮部參謀長熊厚基表示,前天上午粵東的澄海機場起飛一架運八偵察機,航向一百六十度(南南東),於八時卅三分穿越我方防空識別區,飛往南海,返程循原路飛回,十時五十六分再度穿入我方識別區。
下午十四時卅一分,又有一架運八在同樣位置進入防空識別區,返程於十六時五十七分穿入識別區,航路與上午相同。總計一天內四度闖入我方識別區,每次時間約為十分鐘。
熊厚基表示,對於共機越界的行為,我方除利用國際緊急頻率警告外,均派出在空戰機前往攔截,其中第一次是新竹四九九聯隊的幻象兩千,後三次是台南四四三聯隊的經國號。戰機飛官回報,根據目視確認對方機種。
美日等其他國家軍機,有無闖入我防空識別區狀況?熊厚基說,也曾發生過,空軍均依戰備規定,派機攔截確認。
國防部官員指出,美國軍機經常往來我國防空識別區,因雙方是「準盟邦」關係,因此美機大部分會打開敵我識別器(SIF),我方戰管接收到訊號,就可明瞭對方身分,讓其無害通過。
闖我防空識別區 中共:例行飛行無異常
【聯合報╱特派記者林克倫/北京報導】2014.08.27 03:24 am
中共國防部新聞事務局昨天就共機闖我防空識別區表示,「我軍飛機廿五日在有關空域開展例行的飛行活動,沒發生異常情況。」
國安監聽 發現張顯耀涉洩密中國
自由時報 2014-08-28
所謂檢舉信 其實是監聽譯文
〔記 者林慶川、錢利忠、楊國文、彭顯鈞/台北報導〕陸委會前特任副主委張顯耀涉國安洩密案,內情恐不單純!權威消息人士指出,國安系統早在三年前,即已國安監 聽相關案件,並得以掌握張顯耀涉嫌洩密給中國;且據了解,陸委會拿來對張開鍘的所謂「檢舉信」,其實就是國安系統近年來對張監聽的譯文節略本。
檢釐清疑點 近日傳喚王郁琦
台 北地檢署上週五依調查局提供卷證,分案查辦張顯耀涉洩密案,本週一已訊問過張,但近日仔細研析卷證後,發現卷內有關陸委會提供的張顯耀涉案事證,部份文件 關鍵內容疑被刻意隱去,造成判讀困難,承辦檢察官陳舒怡因此在前晚密訊陸委會經濟處長李麗珍、企劃處長胡愛玲等人,釐清兩岸事務談判權責及事證疑點,近日 將傳喚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說明。
三年前發動監聽 原非針對張
熟知內情的權威消息人士表示,早在三年前,國安系統即國安監聽相關案件,據悉,此案一開始並非針對張顯耀,但監聽到某個階段後,發現張顯耀有問題,因此直接改掛線張顯耀,進而發現他涉嫌洩密對岸。
監聽過程中 發現張有問題
據指出,國安系統是依據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七條規定,即為了避免國家安全遭受危害,蒐集「境外敵對勢力情報」之必要,對張進行監聽,依此法,必須向高等法院聲請監聽票,才得以實施通訊監察作業。
國安系統既然已長期監聽張顯耀,若已確定張涉及洩密,即屬刑事犯罪,依法,一旦確認涉及外患罪嫌,必須轉報高檢署偵辦,若是觸犯一般洩漏國防以外之秘密罪,或是違反國家機密保護法,則由地檢署查處。
未立即收網 疑為反情報運用
但 此案吊詭的是,國安系統監聽張顯耀這種「大咖級」人物,必定層層上報至國安會,甚至是總統府,但黨政高層卻未有所處置,反而讓他一路升任到陸委會特任副主 委、兼任海基會副董事長,甚至還是兩岸事務談判的我方首席代表。消息人士研判,國安系統未收網,可能是當時是否洩密,仍有待判斷及查證,另一方面,亦有可 能是欲擒故縱,藉此進行「反情報運用」。
熟知洩密罪偵辦流程的一名檢方人士指出,張顯耀案爆發至今,案情撲朔,至今仍讓人摸不著頭緒,可 能是張洩密內容敏感,曝光後會重創兩岸關係,為進行損害控管,因此國安系統拋出部分監聽內容,由陸委會先以行政調查為名讓張去職,之後再低調結案,但因張 不從,導致事端擴大,一發不可收拾。
據了解,張顯耀是國安系統出身,在全案爆發後,應已知悉先前可能被監聽情蒐很長一段時間,近期根本不敢回大直住處,改投宿飯店,也換掉了行動電話。
針對國安系統是否曾向高院聲請對張顯耀實施國安監聽,高院發言人蔡炯燉昨表示,高檢署或國安局等單位聲請國安通訊監察,是極機密案件,採密封處理,只有承辦法官知道,即使監察委員、立委以前來函問過(非針對張顯耀),也被拒絕,因此無法進一步說明。
對於國安系統早就監控張顯耀,陸委會昨表示,本案已進入司法程序,請各方勿妄加揣測,並靜待偵辦結果釐清真相。
逼退張顯耀 王郁琦要下台?吳育昇:沒理由
自由時報 2014-08-27 15:54
〔記者王文萱/台北報導〕陸委會前特任副主委張顯耀涉洩密去職風波持續延燒,外界要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下台聲浪四起,但國民黨立委吳育昇今下午受訪說,「沒有這個問題」,王既沒違背法律也沒洩露國家機密,處理張案只有溝通的問題,若因此要王下台,「實在太荒謬」。
吳育昇認為,王郁琦不必負起政治或法律責任,因為王是秉持總統之命與張溝通,「因此沒有下台問題」;王自己是主委,這整件事過程中只有溝通技巧的問題,「哪裡有理由要下台?」今天王若假造馬總統命令或隱瞞馬總統,才有討論下台的空間。
國台辦副主任龔清概訪台南 拒答張顯耀事件
自由時報 2014-08-27 11:38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中國國台辦副主任龔清概到台灣參訪5天,今天專程到和中國契作虱目魚的台南市學甲區養殖魚塭參觀,和漁民座談,對於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被指涉洩密給中國而去職一事,因時機敏感,遇本報記者提問閉口不談,十分謹慎。
中國和學甲漁民契作收購虱目魚今年合作第4年,收購價格下跌至1台斤41元,漁民希望中國合作的海魁公司投資學甲食品公司的虱目魚冷凍工廠,並提高收購量和價格。
龔清概說,養殖漁民的意見他都聽進去了。他並能指出一尾虱目魚有110根魚刺,每根魚刺還有4根小魚刺,他講台語嘛也通,拉近和漁民的距離。
張顯耀案 蔡英文:馬總統難辭其咎
自由時報 2014-08-27 15:25
〔記者陳慧萍/台北報導〕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張顯耀涉洩密案震驚社會,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今天下午在民進黨中常會發表聲明,點名馬英九總統在此案「是決策者也是關係人」,難辭其咎,呼籲馬總統向台灣人民鄭重道歉,國安體系也要有人為此負起政治責任。
呼籲馬總統向台灣人民鄭重道歉
蔡 英文表示,國家安全體系是構成國家安全戰略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確保我們國家安全的憑藉,這個體系是國家的公器,也是全民共同的資產,不屬於一個人或一個 黨,也不容許因為一人 一黨的利害,而紊亂了這個體系健全的運轉。近日爆發的張顯耀案,事態嚴重,也引發社會的震驚,影響非常深遠,對具體案情,民進黨尊重司法機關的依法查處, 但對於國家安全,她要鄭重發表聲明。
蔡英文說,總統是國家元首,也是憲法上國家安全體系最高的負責人,到現在為止卻對全民沒有任何交代,也無歉意表示,更任令下屬自行其是,甚至操弄視聽,混亂政局,導致政府威信蕩然無存,使兩岸與對外關係受到衝擊與傷害,總統個人難辭其咎。
蔡英文說,國家安全的大政規劃,對外關係的籌謀因應,以及兩岸關係的周旋策定,無一不是國家安全體系重大職責,也是台灣生存發展安全所繫,本案暴露國安體系決策混亂,指揮機制失靈,逾越憲政分際,台灣人民絕不該輕忽,更不應該縱容。
蔡英文表示,兩岸關係極其複雜敏感,涉及台灣人民生存發展及台海和平穩定,更牽涉到區域安全、和平,然而執政當局的兩岸決策及協商模式,對內既無法整合團隊意志,對外也無法取信人民,長期以往,將造成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根本威脅。
針對張顯耀案,蔡英文鄭重呼籲司法單位深入調查,讓案情水落石出,也要呼籲全民高度警惕,督促政府立即改善國安及兩岸決策機制,更要呼籲馬英九總統向台灣人民鄭重道歉,國安體系也要有人為此負起政治責任。
爭民主 今晚千人圍港府
北京硬給假普選「實在吞不下」
蘋果日報 2014年08月31日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攸關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的普選方案今下午正式出爐,料除早前傳的候選人須獲過半數提名委員支持外,還會限制提名委員會的組成,僅容許港人以「一人一票」選出經篩選的傀儡特首,港人今晚料將聚集上千人,在香港政府總部外怒吼,展開長期抗爭,「寧可原地踏步,也不接受假普選摸頭。」
中國人大常委會今天將對香港政改框架表決,正式封殺港人企盼的「真普選」。目前得知的香港行政長官(特首)普選規定,除提名委員會人數將維持1200人;候選人必須獲提委會過半數提名,及候選人數限制在2至3人外,提名委員會的組成更傳將依過去特首間接選舉時的「選舉委員會」原版重現。
此舉等同將特首普選所有能「反映民意」的管道全封鎖,此方案除讓港人以「一人一票」、而非過去的「間接選舉」選出特首外,毫無民意發聲空間,甚至倒退。香港「和平佔中」運動發起人陳健民痛斥此方案若成真,「相信連溫和人士都不能接受。」
「警告權力在中央」
長期支持真普選的「真普聯」召集人鄭宇碩感嘆:「的的確確,我看到中央所選擇的都是限制最嚴厲的方案,似乎中央想告訴香港,『我要給你多少權,你才有多少權。』」他擔憂這將使港人核心價值和基本精神都不保。
當局強硬的做法,激起港人怒火,也促使香港泛民主派團結。原屬溫和派的港人張毅勤直言,北京方案「比預期更差,實在吞不下。」表明將參與佔中,以喚醒更多港人關注民主政治發展,坦承「我自己都是被喚醒的那一個。」
為表達對北京方案的不滿,今晚預計將有上千港人包圍港府,發出怒吼,泛民主派同時推出「長期抗戰」陣線,計劃9月起展開一連串包括「和平佔中」在內的抗爭。
港府為港人的抗爭「備戰」,昨在特首辦與中環等地部署至少3000個拒馬。香港《蘋果日報》
5千名警力「備戰」
港府為避免差錯,昨下午起就在特首辦公室周邊以及中環等地部署至少3000個拒馬,並調派5000名警力「備戰」。
此外,北京也展開激烈「文攻武嚇」,中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斥「和平佔中」企圖推翻政權,警告參與佔中人數若多,北京不會坐視不管,暗示當局將以武力鎮壓。
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反駁,佔中只是追求公平的選舉制度,讓人民擁有一定的政治權利。
追求公平選舉制度
長期支持「真普選」的壹傳媒集團主席黎智英昨也透露會參加佔中,強調自己就是因愛國才爭取民主,有民主才有尊嚴,同時以「給你個假女人做老婆,你要不要」,嚴詞拒絕接受北京所提出的超高門檻「假普選」方案。
《台灣人看大陸》充滿台味的大陸劇
2014-8-27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76| 評論數: 0 |原作者: (曾冠傑/台北市)
《原鄉》是北京影視公司製作、兩岸合作拍攝的電視劇。今年三月在中國中央電視台首播,劇情描述因為1949年兩岸內戰導致的國共分治,隨著國民政府遷台的許多外省老兵被迫與家鄉親人分離數十年。然後隨著1987年台灣開放赴大陸探親,這些老兵逐一踏上漫漫回鄉路的感人故事。
據報載,《原鄉》的電視劇組在中國大陸多個省分、香港與台灣等兩岸三地取景。其中最令台灣觀眾驚豔的,是劇組為了重現早期台灣眷村的場景,特地至台中霧峰的光復新村拍攝,讓復古懷舊的場景重現。
張國立在戲裡飾演江西老兵,年輕時因為國共戰爭被迫拋家棄子,隨著國軍遷入台灣,重新娶妻生子共組家庭,數十年來隔海相望而鄉愁日深,想要返鄉探親,卻被陳寶國扮演的警備總部長官阻撓,這兩位大陸演員的硬底子演技為《原鄉》增色不少。
有趣的是,台灣觀眾看《原鄉》應該會感到十分親切,因為這部戲的場景、演員與劇情都充滿台味。潘麗麗飾演江西老兵的台灣妻子,一口台灣國語;而楊千霈扮演他們所生的女兒,雖然身為外省第二代,卻弄不清祖籍,甚至把江西記成江蘇。諸如此類的各種幽默橋段,都令人會心一笑。
《原鄉》反映了當時外省族群對故鄉的深切懷念,然而當時的白色恐怖尚未結束,台灣警備總部對兩岸交流仍然嚴密監視,此外兩岸來往必須透過第三地香港的轉運……時光飛逝,兩岸如今的和平光景,讓人在看《原鄉》時,不禁回憶起那個兩岸剛開始互動、依然充滿重重險阻的過往年代。
《台灣人看大陸》北京地鐵驚喜箱
2014-8-2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97| 評論數: 0 |原作者: (查查/北京)
「嘟嘟嘟!」笛聲響起,人潮還是不斷湧入,然後「砰!」──有人被門夾到了!最後塞了很多人的車廂像吃太飽的胖大叔,搖搖晃晃地載著乘客開往下一站。
「歡迎搭乘北京地鐵。」全台灣的人口數都擠在北京,每天上班時間搭地鐵就像在打仗,手腳要夠快、夠俐落才可以跳上車。我曾在北京最熱鬧的商業區國貿實習,每次平安到達上班地點都會有種歷劫歸來的疲憊感。
在尖峰時間,由於人擠人的關係,時不時就會擦出火藥味。我曾經一周五天都碰見地鐵爭執的畫面,所幸在北京碰到的人都是很可愛的,只動口不動手。不過,除了吵鬧推擠,北京地鐵像是個驚喜箱,時不時會跳出驚喜給你。
我最喜歡的,就是拿著吉他在地鐵各車廂唱歌的年輕大哥。碰到他好幾次,穿著打扮都不講究,全身上下最完好的地方就是手裡的吉他,感覺得出那是生活不富裕的他唯一的寶物。每次碰到,願意打賞他的人都不多,但他唱得永遠那麼高興。在擁擠的地鐵、麻木的人潮裡,對我而言這是最令人愉快的表演。
另一種讓我從驚訝、難過到麻木的就是地鐵上的乞討者。不同於台灣的乞討者不會進入捷運站,在北京,就算地鐵廣播一再呼籲「請抵制乞討、賣藝等行為」,抱著孩子的婦女、殘疾人士、老年乞討者都會像從驚喜箱裡跳出來的嚇人玩具一樣,猛然出現在你的視線面前。
最令我感到心酸難過的,就是當乞討者是小孩子,或是抱著嬰兒的婦女。我碰過兩次一個約十歲的孩子牽著一個更小的小孩,表情有不屬於這個年齡的麻木。投錢,簡單點個頭;不投錢,下一位。
我投了一塊零錢,然後目送他到下一節車廂。那時的我才剛到北京不到三個月,在西單、中關村的商場轉得頭昏眼花,看著人們大筆大筆地付鈔票,幾乎忘記這裡是個貧富差距比台灣大許多的城市。地鐵的乞討者們,常常在這紙醉金迷的城市打醒我。中國大陸的經濟奇蹟讓全世界驚歎,但還是有巨大的貧富差距及不公等著解決。
直到現在,大陸的新聞上還不時出現販賣人口、偷嬰兒或誘拐兒童的事情發生。朋友說,地鐵那些抱著嬰兒的婦女最好都別給錢,許多都是買來的或偷來的孩子,給錢就是助長犯罪。但是看到孩子望著你、抱著嬰兒的婦女瞪著你,口袋裡剛好有一點點零錢時,要冷酷地忍住不給,還是挺挑戰的。
到北京一年後,對於地鐵上的乞討者已經習慣了。已經可以表現得見怪不怪、神態自若的告訴自己「沒事,別助長犯罪。」
在北京地鐵,常常可以很輕意地分辨出哪些是外地的農民工,哪些是白領階層。常常看見拿著大包小包頭上又頂一包、身上有著異味的大叔,身旁坐著一位穿時尚洋裝、拎著名牌包包的上班族。在一個車廂裡,可以看出清楚的「階級差距」。
這就是北京地鐵,在這個兩千萬人的城市,搭載著形形色色的人。如果你細細觀察,這就是個隨時會給你驚喜的驚喜箱,讓你看見這個大城市的不同面貌。
《我身邊的大陸人》仡佬族與苗族的混血男孩
2014-8-30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777| 評論數: 0 |原作者: (張希慈/青年創業家)
W的五官很深邃,但笑起來卻有淺淺的酒窩,是名極好看的男孩子。我打聽之後才發現,原來他是混血兒。只是他混的血不是來自於兩個國家,而是兩種民族,中國貴州的仡佬族與苗族。
開始聊起天,是因為聽到他「苗族」的身分而感到非常好奇,從小對金庸小說如痴如醉的我,對於苗族可有著千百種奇想。
我問他:「你們苗族真的有蠱嗎?」他說:「有啊,但是沒有小說中那麼厲害,有很多蠱還是做藥用的。」
於是從苗族的「蠱」開始,我們一路聊著,翻開了這本友誼故事書的扉頁。
從苗疆蠱展開對話
他是來自高原上的民族,小時候住在山裡頭,離著「都市化」的生活有一段遙遠的物理距離。在那裡因為尚未完全通電,因此煤油燈是他們非常熟稔的生活工具。即便到現在,都還沒有完全通電。他所住的山區離縣城有很遠一段距離,每隔上幾個月時間,村裡頭的大人們就會在半夜兩三點從村口出發,去幾座山頭外趕集。而在這些山頭與山頭之間的往來路途,就成了W最喜歡的探險之處。
他說:「我小時候喜歡探險,你也是嗎?」我默默回應:「我小時候也是。」心想:只是,我住在永和,而你住在神祕的貴州。
W小時候會跟幾個朋友跑去山洞裡頭玩,有時找到的山洞還會依稀有些人類曾經居住過的痕跡,他興奮地跟我說,他曾在山洞裡頭撿到清朝時代的古錢幣。
我說,其實我也一樣喜歡探險,但因為從小住在都市當中,住屋周遭都是公寓與高樓大廈,實在難以找一片只屬於小孩子的冒險天地。於是,我會把家裡的辦公桌占據,把房間裡的涼被掛在辦公桌上,把手電筒綁在被腳,再把枕頭和玩具電話帶到辦公桌下,做好家中露營的準備。只是,我唯一會撿到的,也許只是不小心從我爸口袋掉出來的十元硬幣。
過年與村民齊狩獵
在W的村子中,整村子的人就那麼兩三百人,一村子的人既是親戚又是鄰居,關係非常親密,每逢喜事必然相聚歡慶。例如,在他考上大學的時候,整村子的人會一起吃一頓大餐共同慶祝,從此即可看見村民之間的緊密聯繫。
他說,現在的他因為到福建求學,所以回家的日子就真的只剩下一年一次的春節了。幸好,每年過農曆年節的時候,村子裡的人們還是一樣遵循傳統,會在小年夜時一起相約出門打獵,那種緊密的關係依舊不減。
聽他講述苗族過年的情景,我突然想起每逢過年時候,我們總是回到故鄉金門,拜年時一家又一家的遠房親戚上門,卻因為從未一起生活過,使得我每一年都記不清那些親戚的「稱謂」,總是要跟爸爸擠眉弄眼想辦法叫對稱謂,避免失禮。而關於年菜,我們家有位厲害的主廚,所以總是吃得到家人做的美味。但在城市中,許多家庭已經連年菜都省了麻煩,一概交給便利商店、飯店處理。
在我們一起逛一間石刻博物館的時候,他看著一個石雕展覽品說「因為日照不足的關係,顏色都變化了。」正當我很詫異的想說原來石頭色澤跟日照也有關係,他又補充了一句:「而且你看,這葉片顏色已經發黃,看起來就是缺碘。」
野外生活結合專業
我噗哧笑了出來,原來W觀察的是石刻品旁邊的裝飾用植物。後來,我們不論走到哪種博物館,我都發現,他眼中包容的總是那些自然花草的生存狀態。
他常常在野外生活,於是能夠輕鬆地辨識可食用的植物、捕獵到各種飛禽走獸作為美食來源,後來在大學主修生物,更是讓他將幼時累積的自然知識賦予正式的學名與完整的框架。
在貴州長大,在福建求學。當我問他,如果給你一年的時間,不考慮工作與家人,純粹就生活而言,你希望在哪樣的城市居住?他想了一想回答我,應該是二線城市吧,一個介在大都市與農村之間的新興選擇。
農村的生活對於都市人來說,短期生活個一兩周也許感覺很新鮮,但是當生活數十年,沒有電力、網路、交通系統,做什麼事情都不方便,能夠從事的工作少,願意留在村莊裡的青壯年也逐漸流失變少。
至於大城市呢?步調又太快,人與人之間往往物理距離近了,心理距離卻遠了。快速方便的生活下,人們依賴物質解決一切需求,卻不再那麼依賴人了。我們甚至連同房室友幾月幾日生日都不知道。
城市與農村的辯證
我想,在依賴人所產生的麻煩與緊密關係,與依賴科技所產生的便利與冷漠關係之中,也許不一定是二選一的關係。你認為是「豐富多彩的都市生活,枯燥無味的農村生活」,還是「枯燥無味的都市生活,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一個居住地之所以值得居住的原因,可以由我們自己來寫。無論是台灣、或者是大陸,無論各個城市各個地方。只要我們願意參與創造,每個地方都可以是最美的居住地,因為,這些美麗的人們。
之於我,是台北的永和;之於他,則是貴州遙遠的山村。就像是City Coffee的廣告詞:城市不是只有一個樣子,如果你開始做點燦爛的事。
(張希慈/青年創業家)
《台灣人看大陸》真實交流 讓心更貼近
2014-9-1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664| 評論數: 0
和陸生同學短短幾天的相處,留下的不只是足跡,更是在彼此心中的記憶。這是一趟追溯漢字根源的旅程,當然,我們沿途會交流漢字的學習和簡體與繁體字的比較。發現在同文、同語的基礎下,尋找差異的蛛絲馬跡,感受語言與文字的樂趣。我們說的土豆,其實不是同一種食物;我們吃的豆花,其實在大陸南北又不是一個味道。
又或者我們在網路用詞也是不一樣的,曬恩愛與放閃照都同樣讓人恨得牙癢癢。而我們更多的時候,也會交流自己生長這片土地的文化。來自彰化的我,和大家分享彰化的特色小吃;而來自四川綿竹的妹子介紹自己家鄉的年畫是四大年畫之一;西安的辣妹子介紹西安特色麵食和俏皮的順口溜;廣州的漢子則分享繁榮的市景和蓬勃的商業發展;而問起湖北漢子湖北特色時,他馬上想起武昌起義和赤壁之戰。
當我們把自己、自己的家庭和成長,都拿出來與同伴分享,會發現每個人真的就像一本等待被閱讀的好書,津津有味。
我談到自己家裡有三個姊妹,他們著實大吃一驚。山西姑娘告訴我,她的爸爸、媽媽因為超生了她,所以爸爸和媽媽都丟了工作,後來在家開了一間小店鋪子,才讓家裡經濟收支可以平衡。
湖北漢子分享他高考努力奮鬥的故事,由於考上重點大學競爭非常激烈,高三那年幾乎每天五點半起床,清晨的路上除了清潔工人就是學生,每天回到家再念到凌晨,分秒必爭,吃飯、洗澡和睡覺的時間都壓縮到很短,僅僅三分鐘就能解決一餐。我也和曾經到台灣交換過的妹子們交流台灣哪兒好吃、哪兒好玩,以及對照我們共同記憶的台灣。
而今年三月在台灣的太陽花學運果然成為了許多陸生好奇的焦點,透過我們的說明,他們試著了解台灣大學生關心公眾事務的精神與力量,不眠不夜的行動力,以及帶動了許多其他可能模糊焦點的議題,或影響了台灣社會的其他層面。
我想,對陸生來說,這會是在他們生活中少見的「亂象」,而我們卻能討論在亂象中的成長。
另外,在夜裡,我和我的陸生室友總是習慣在燈暗之後開啟深夜政治論壇,她和我分享,她從初中和高中的歷史課與政治課本中,學習到的兩岸歷史演進過程。也和我討論兩岸各種政治發展可能性,以及她眼中的新疆獨立運動。我覺得每到深夜,儘管身體已經癱在床上動彈不得,我們卻還是專注地交流這些我們所不知道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隔著台灣海峽的距離,彼此或多或少存在差異。對我來說,差異的存在才是激盪更多火花的基石。過去的社會安定,講求的是消弭差異、遺忘差異,當我們彼此沒有差異才是穩定;而現在我們漸漸會發現當我們重新認識差異,了解差異的存在,透過理解,我們才可能有所認同,激盪出差異的力量。
我相信,透過這次交流的機會,兩岸的學子在這幾天一同相處、學習和玩樂。雖然這樣共同的生活,是簡單而平凡的接觸,卻能更了解彼此的想法與價值觀,讓心的距離更加貼近。
陸配被撞死 司機:能拿我怎樣 氣煞跨海奔喪兩女兒 關懷協會伸援
2014-9-2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620| 評論數: 0
從山東嫁台灣的陸配宋文英,8月初上班途中慘死大貨車輪下,兩個女兒遠道千里奔喪,來台卻飽受冤屈,肇事者不僅冷言冷語,還拒不和解。兩姊妹傷心絕望之際,對台灣充滿怨念,幸好遇上台中市陸配關懷協會,義務幫她們出頭,連繫檢察官要盡快進入司法程序。
58歲的宋文英於21年前嫁到台中,當時是二婚,後來老公往生,宋文英獨居台中市,靠著在療養院擔任看護員養活自己。8月初,騎摩托車上班時被大貨車撞及,送醫不治。警方調查發現,宋文英無任何親戚朋友,後來輾轉連絡上她首度婚姻在山東的2個女兒王靜美、王靜香。
嗆2人只能停留1月
29歲的王靜美指出,突然接到母親死於非命的電話通知,晴天霹靂如墜深淵,好不容易辦妥各種手續,帶著25歲妹妹王靜香千里趕赴台灣處理母親後事,當她看到母親冰冷遺體時,心都碎了。
王靜美抽泣著說,父親早逝,母親是為了讓她們姊妹能過上好日子,21年前再嫁台灣人,在台灣不眠不休的打工,什麼苦活累活都做,賺了錢就盡可能寄回山東。母親的台灣丈夫過世後,仍留在台灣繼續工作,因為學歷低,又是陸籍配偶,找不到什麼好工作,當看護工非常辛苦,母女三人多年來沒見到幾次面,怎堪再見時已天人永隔。
讓她憤恨的是,肇事的貨車司機陳姓男子,事故發生後置之不理,在調解委員會協調時,一再用她聽不懂的台語做說明。她曾要求陳姓男子說普通話,陳姓男子愛理不理的說只會說台語,還說兩姊妹是大陸人,來台只能停留1個月,沒多久就要回大陸,別想在他身上卡油拿到半毛錢。
王靜美激動的說,即使到了亡母靈堂前,陳姓男子還跟隨行友人嘻皮笑臉冷言冷語,她請陳姓男子知所節制,陳姓男子竟表示,天生就是這付模樣,「妳能拿我怎麼樣!」讓她氣到發抖。
王靜美表示,母親生前在看護仲介公司服務4年多,身故後,這家仲介公司也不聞不問,僅在出殯時包了3000台幣。其母在台灣沒有親友,兩姊妹來台奔喪不僅舉目無親,且不諳台灣法令求助無門。心灰意冷之際,王靜美告訴妹妹:「台灣這算什麼法治之地?」
後來她在大陸網站看到有關台中市陸配關懷促進會的報導,抱著一試的心理與該會聯絡上,沒想到促進會理事長立刻聯絡該會的義務律師,幫王靜美說明應有的權益,也協助她們提出告訴,並多次與台中地檢署聯絡。
中檢允速開偵查庭
台中地檢署已同意趕在兩姊妹離台前開偵查庭,以維權益。日後則委由台中市陸配關懷促進會代理訴訟。
《台灣人看大陸》兩岸青年要更深層交流
2014-9-2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520| 評論數: 0 |原作者: (羅鼎鈞/台北市)
去年退伍後,經歷了從吉林長春一路到福建廈門的流浪之旅,發現到台灣許多領先大陸的細節,同時也看到大陸進步另一面,這一段旅行下來我一直在想,台灣是否可以成為大陸未來的一個指標呢?這樣的理念在旅行不斷的在我腦海裡浮現,但再回過頭想想大陸各地發展的差距,各種問題其實都比台灣複雜多了,而我們要怎麼讓兩岸更好?
近一年來,兩岸間發生了許多瞬息萬變不知所措的突發狀況,上半年從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訪問大陸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談,這也是兩岸首次正式以中央層級官員會面的開始。兩岸看似再走向更進一步的融冰,三月卻突然發生了反服貿占領立法院的學運。而六月時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來訪台灣,基本上也是支持反對兩者並駕齊驅,他在高雄遭到抗議群眾潑漆,讓大陸朋友看在眼裡,才知道原來政治的台灣跟一般台灣社會還是有極大差距。
上半年,兩岸可說是在不平靜又穩中求進的狀態下度過,我平常與許多台灣與大陸朋友聊天時,發現彼此仍不夠了解,尤其兩岸青年交流真的還不夠。台灣部分青年看大陸時仍舊是以「不民主」、「人民水準低落」、「敵國」方式來看待,與大陸青年朋友交流時往往有種高人一等的感覺,會稱大陸朋友為「426」,從校園陸生到觀光陸客,台灣部分人多帶有這樣的思維來看待。
就算對大陸沒有特別厭惡的人,雖然會很熱情的接待,讓大陸朋友覺得特別貼心,但由於沒有去過大陸或對大陸沒有興趣,聊天時也只會覺得大陸比較落後或土豪很多,這些偏見也讓大陸朋友覺得有點訝異。
反觀大陸人到台灣,短期交換生和自由行的陸客,都非常喜愛台灣的人文素養,感受到台灣人的熱情款待,都讓大陸同學們覺得台灣真的是寶島,離別時也都會依依不捨,想再來台灣旅行,跟老友敘舊話當年。但是在台灣讀書的陸生,這三年來則是朝野角力下的犧牲品,如陸生健保等議題,直到現在仍是無解,「三限六不」的問題也持續存在,讓陸生覺得在台灣讀書受到歧視。
許多問題並非幾年就能解決,唯有兩岸民眾間,尤其青年必須多交流,台灣好的細節部分大陸採納,大陸進步的方面台灣也應該看見。兩岸青年交流不能再停留在短暫的營隊交流,而是必須真正落實到彼此更深層面的部分。
國台辦副主任參訪 「順便」遞APEC邀請函
【聯合報╱記者李仲維/台北報導】2014.09.03 03:38 am
亞太經合會(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將於十一月十日在北京舉行,陸委會昨天不願證實日前來台參訪的大陸國台辦副主任龔清概,已將邀請函遞交給我方;陸委會高層也並未否認這項訊息。
陸委會表示,有關APEC相關事務,由外交部統一對外說明。
熟悉兩岸事務的人士表示,龔清概不具有海協會的身分,他這次訪台並未拜訪海基會,也沒有和海基會人員接觸,若有遞交APEC邀請函的情事,龔清概也是和陸委會接頭。
龔清概八月廿五日抵台,這也是他就任國台辦副主任後,首次訪台。龔清概此行鎖定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等中南部縣市,主要走訪農漁會及參加基層座談,廿九日北上台北,卅日清晨參訪台北漁產運銷公司、農產運銷公司及台北批發魚市後,當天下午返回北京。
據悉,為避免國際上產生「國與國」的聯想,大陸外交部委託國台辦派員來台遞交邀請函,國台辦則規畫由副主任層級官員擔任「特使」,我方也同意如此安排,但龔清概此行主要目的是參訪,遞交APEC邀請函只是「順便」。由於龔清概在台北停留僅約一天,估計應是在八月廿九日將邀請函交給我方官員。
陸委會高層官員雖不願證實,但也沒有否認,僅強調依過去慣例,政府不會具體說明APEC主辦會員體派遣特使相關事宜。
【特派記者汪莉絹/北京報導】外傳大陸國台辦副主任龔清概藉赴台參訪之機,將亞太經合會(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邀請函遞交給台灣。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昨晚表示,他不清楚上述情況。
陸已遞送APEC邀請函 外交部轉呈總統府
【聯合報╱記者楊湘鈞、許雅筑/台北報導】2014.09.03 03:38 am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年會暨領袖會議十一月十日在北京登場,據了解,日前來台的中共國台辦副主任龔清概趁參訪之便,已於上周五將邀請函透過外交部、陸委會轉遞給總統府,馬英九總統並未接見龔清概。
政府高層昨證實,外交部係由國組司長周台竹代表出面接受邀請函。他表示,APEC業務一向由外交部主政,但此次陸委會也牽涉在內,正是因為兩岸關係的特殊性,我方希望對岸派代表遞交邀請函,由龔清概出面是「可以接受的方式」。
至於是否有層級太低的問題?該人士指出,特使只是一種說法,事實上每個國家指派的代表身分都不一樣,例如退休大使、政界資深人士、次長甚至部長級代表都有,「沒有層級問題」。
依慣例,每年APEC峰會,主辦國多半都是選在八月底、九月初派出特使遞送邀請函,總統也會接見;接著,總統指定我方領袖代表後,主辦國特使還會再來一次,遞送給指定領袖代表的邀請函。
今年因APEC在北京舉行,這是自二○○一年上海APEC之後,中國大陸第二次擔任主辦國。二○○一年扁政府對外釋出希望總統陳水扁親自出席的消息,但對岸遲無回應,僅以三張未署名寄件人、收件人的APEC會議通知傳真我方。扁政府苦等不到邀請函,宣布缺席抗議,這也是我國首次缺席APEC。
著眼於兩岸關係為分治六十五年來最佳,我方原對今年峰會寄予「兩岸關係再突破」厚望,因此積極推動馬總統親自出席、並希望順勢在APEC場合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寫下「馬習會」歷史鏡頭。
不過,因馬總統出席身分等問題遲遲未解,對岸也認為APEC是國際經濟體會議、無意於此場合進行「馬習會」;加上最近又發生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涉洩密案、難免衝擊兩岸關係,也讓馬總統出席APEC及馬習會的可能性大減。
據指出,在馬總統親赴北京參加APEC峰會的可能性銳減後,目前仍以去年我方領袖代表、前副總統蕭萬長,最有可能代表馬總統出席北京APEC峰會;不過高層仍期盼於北京峰會的天時、地利、人和條件下,對岸能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為念。
觀察站/APEC「馬習會」 形同破局
【聯合報╱本報記者楊湘鈞】2014.09.03 03:38 am
馬總統能否出席北京APEC峰會、進而達成「馬習會」目標?知情人士指出,雖然我方提出「馬習會」,認為是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最適合時機,但是對岸認為馬習會面不需要在國際場合,雙方各自表述,仍無交集,實際上已形同破局,我方也未準備其他備案,短期之內,兩岸領導人可能沒有機會會面。
國台辦副主任龔清概能順利來台參訪並遞送邀請函,是兩岸協商後的結果;迴避掉「國與國關係」的聯想,則顯然是我方與對岸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也才能為各自留利己空間。
據指出,我方能接受對岸透過國台辦系統遞送邀請函,卻又選擇不讓馬總統接見龔清概,主要的考量有兩點:一是依憲法及法律,兩岸本就屬於特殊關係,二是回歸APEC峰會邀請主體非國家、是經濟體的大架構。
既然兩岸非國對國關係,縱使我方願意,對岸無論如何不可能指派更具分量的外交或經貿部會部長級官員來台遞送邀請函;在張顯耀涉洩密案恐衝擊兩岸關係的此時,若我方不接受龔清概,難道要讓遞送邀請函一事一拖再拖,成為在野黨坐實「兩岸關係已受張顯耀案影響」的事證?
況且兩岸關係終究極度敏感,以總統之尊接見屬次長層級的國台辦副主任,恐怕也將給在野黨好大作文章空間。
另外,以往常有總統見了遞送邀請函特使、隨即宣布我方領袖代表人選事例;馬總統一旦見了龔清概,「掀底牌」的壓力也隨之增大;雖然「馬習會」已形同破局,但不到最後關頭,我方對外仍宣稱「繼續爭取促成中」,自然不必在此時自我壓縮迴旋空間,種種考量之下,馬總統與龔清概,自是「相見不如不見」。
新聞眼/北京APEC 測量兩岸關係溫度計
【聯合報╱本報記者林庭瑤】2014.09.03 03:38 am
暌違十三年後,中國大陸再度扮演APEC峰會東道主。比起上次扁政府在上海峰會採取缺席策略,成了外交及兩岸重大挫敗;這次中國大陸再度作東,將在北京雁棲湖舉行峰會。馬總統一再公開表達期待「馬習APEC會」,但陸方以兩岸事務不必藉助國際場合回應。大陸國台辦副主任龔清概上周遞交邀請函給馬總統,而府方也接受了請柬,顯示馬政府不採取當年的缺席策略。
十三年前,中國大陸在上海主辦APEC峰會,陳水扁總統爭取與會,但北京方面未循例派遣特使向我方遞送邀請函,而以傳真替代,沒有署名,也沒有收件人,傳真中僅提及開會時間和內容,並詢問我方是否參加。
後來,扁政府指派卸任副總統李元簇出席,但仍為北京所拒,台灣遂在當年的上海年會缺席,成為我外交一大憾事。
北京當局向來由外交系統主導APEC事務,國台辦層級並不足以參與相關作業。而此次APEC峰會,北京方面由外交系統委付台辦系統遞交請柬,避免國際社會產生「國與國」的聯想,這與馬政府的兩岸政策方向一致。
可議的是,有別於過去主辦國派遣特使親自遞交APEC邀請函,此次北京由國台辦副主任順道來台,而非專誠送請柬,龔此行是接受國民黨智庫邀請;況且,我外交部循往例不對外說明APEC峰會,搞得神秘兮兮,難免落人口實。
最近台灣內部波濤洶湧,太陽花學運後,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台展開「傾聽之旅」,願讓兩岸紅利惠及基層。
張顯耀洩密案衝擊兩岸關係之際,張志軍說兩岸和平發展不會因為「個別事件」而停滯,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步伐不會停。陸方因應變局,對於兩岸關係的維繫仍是處處小心。
APEC的歷史反映兩岸關係的變遷。「馬習會」若成,將是震撼全球的一場盛會,更是開創兩岸新局的絕佳機遇。
但如果「馬習會」不成,也絕不能重蹈缺席老路,畢竟台灣的外交環境特殊,唯有參與國際場合才有外交突圍的機會。而兩岸面臨張顯耀案的衝擊,關係是否「質變」,北京APEC峰會也是一把溫度計。
北京APEC 第四度王張會上場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2014.09.03 03:38 am
政府高層證實,今年的亞太經合會議(APEC),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再度參加我方代表團,將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第四度「王張會」。
每年APEC期間兩岸領袖(我方為代表)會面,國台辦主任必然以主管機關首長的身分,陪同大陸國家主席出席會談。馬政府去年利用此一機會「破冰」,宣布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擔任中華台北代表團的「顧問」,陪同我方領袖代表蕭萬長與習近平會面。王郁琦、張志軍是否比照上次巴里島APEC峰會的「王張會」,再次在國際場域互稱官銜,備受矚目。
習近平 高調紀念抗戰勝利
【聯合報╱特派記者汪莉絹/北京報導】2014.09.04 03:05 am
昨天是抗戰勝利六十九周年紀念日,中共罕見地高規格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九周年」紀念活動,七名政治局常委全數出席,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紀念座談會上強調,絕不允許軍國主義捲土重來,日方應嚴肅妥善處理歷史問題。
今年二月,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將九月三日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以國家立法形式確定抗戰紀念日,將此紀念活動上升至國家層級,今年大陸抗戰紀念活動與規格都較往年更高;同時也更直接肯定國民黨在抗日戰爭的作用,中共官方公布的首批三百名抗日英烈名單,有三分之一是國民黨將士。
昨天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名常委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張高麗、王岐山,全體前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向抗日英烈獻花致敬。現場並響起十四門禮炮,代表十四年抗戰。
下午,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抗日勝利座談會,習近平在會上肯定「國共合作」對日抗戰。他說,「在中國共產黨宣導建立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
談及中日關係發展時,習近平表示,中國政府和人民將一如既往發展中日關係,但他同時強調,「正確對待和深刻反省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歷史,是建立和發展中日關係的重要政治基礎。近代以後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及廣大亞洲國家人民帶來了慘絕人寰的災難。這些都是鐵的事實,是不容否認的,也是否認不了的。」
習近平強調,日本方面應該本著對歷史、對人民、對未來負責的態度,從維護中日友好、維護亞洲地區穩定與發展的大局出發,以慎重態度嚴肅對待和妥善處理歷史問題,認真記取歷史教訓,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習近平指出,中國將堅決維護戰後國際秩序,絕不允許否認和歪曲侵略歷史,絕不允許軍國主義捲土重來,絕不允許歷史悲劇重演。
一場政治工程 上演愛國主義秀
【聯合報╱本報記者賴錦宏】2014.09.04 03:05 am
繼七月七日習近平出席「七七抗戰」爆發七十七周年後,中共七常委昨天更全數出席抗戰勝利六十九周年,這背後有中共高層的謀劃,是一場精細的政治工程。
表面上看,中共最高領導人兩個月內出席兩次抗日紀念活動,是因為釣魚台問題、日本集體自衛權解禁、中日關係趨於緊張,中共刻意展示外交強硬和堅定的態度。
事實上,習近平高調紀念抗日,是在重構民族意識形態,宣揚愛國主義理念,想褪去「革命黨」的外衣,強調執政黨把執政的合法性建立在民族獨立的愛國主義之上。
今年,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後確立三個新的法定紀念日:九月三日的抗戰勝利紀念日;九月卅日「烈士紀念日」;十二月十三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其中兩個與抗日有關。
在習近平要求下,從今年開始,抗日戰爭的紀念活動,已成為僅次於中共建政「十一」紀念外,最為重大的政治紀念活動。規格遠超過「七一」建黨、「八一」建軍等傳統紀念日。這表明,中共在意識形態上正在樹立一個新典範,把「民族獨立」放在和建政成功同等重要的地位。
而大陸在提升抗戰紀念規格活動的同時,也將相關問題國際化。今年初,中共與南韓擬將慰安婦申報「世界記憶遺產」;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亭今年決定,「中俄共同慶祝二戰勝利七十周年」。大陸與俄、韓合作,就是為了彰顯中國在二戰時期的史實。
過去,因為鄧小平的「韜光養晦」策略,大陸在「促進中日友好」外交需要下,抗日紀念活動都比較低調。只要不是逢五逢十,通常不會大張旗鼓。但在習近平上台後改變了,要高姿態紀念,不僅對日政策轉變的信號,還宣示不在二戰歷史上缺席。
在抗日戰爭紀念上,中共和俄國靠攏,當然是進一步抓國際發言權。這也是為何大陸這兩年積極想和台灣一同紀念抗戰,突顯「國共一起抗日」的歷史。
有確切消息稱,今後,每年的九月三日,中共領導人將持續昨天這種高規格的紀念活動。而明年的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大會,已經開始籌備,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其規模更將超過以往。
黑C-公民李长胜(1132927285) 2014/9/4 下午 02:24:50
【抗曰英烈应包括哪些人】抵御外敌入侵最强烈的,从来都是有产阶级,包括政府大员、地主、土豪和资本家,因为国家被攻掠,他们损失最大。所以,名单不能只有土匪、汉奸和叛徒,一定要包括真正有能力抗战的正规军死难将士、地主武装和民团中的抗战牺牲者。
- Aug 28 Thu 2014 09:23
兩岸競合 -- 陸偵察機「抄近路」 闖我國際領空; 張顯耀離職接受調查後續; 港人爭取真普選; APEC即將登場 (合輯之一百八十八)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