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多了兩個親人
2015-2-1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522| 評論數: 0 |原作者: (玉蘭兒/浙江)
曉峰先生:您好
在做《蕭白先生紀念特刊》時,看到資料中的您還是一個稚嫩的少年和一張和夫人合影時的翩翩青年,突然看到一個恍若蕭白先生中年時的您,感覺既親切又奇怪,好像您是突然長大的孩子似的。
見 面約在台灣很有名的欣葉餐廳,您約了《文訊》雜誌社的封德屏社長和吳穎萍女士,還有您的夫人。您介紹封社長說:「封社長畢業於淡江中文系。一直在《文訊》 雜誌工作,現任社長兼總編輯。曾獲中興文藝散文獎,並曾多次主持《台灣文學年鑒》。」想來封社長在台灣文學界是一個名望極高之女性。
封社長很有氣度,比照片上婉約和年輕。短髮,胸前別一精緻的胸花。您夫人穿了我喜歡的KENZO的花紋連衣裙,一看就是個知書達禮的人,談話中才得知她是余英時先生的弟子,在美國讀博士,學習藝術,目前在台灣藝術學院教書,研究宋畫,而您在大學教授英文寫作。
我 們聊的多是您父親蕭白先生的文字和事蹟。聽得出,封社長對您父親的文字是極為推崇的,她說這麼清澈乾淨的文字很少了,也表示了目前階段紙質媒體每況愈下的 擔憂。還講到了我們讀書會的幾個成員。因為藉著您父親的緣分,在和《文訊》雜誌社聯合做特刊時,阮老師和您的聯繫頗為頻繁,我一一介紹了我們讀書會成員的 情況。您們對我們讀書會成員那麼純粹地喜好閱讀表示敬佩之情。
也聊到了您父親筆下的諸暨風物。封社長說,很想去那些地方走一走,緬懷蕭白先生的感情溢於言表。
言談間,因我喜好宋文學,於是和夫人簡直是一見如故,談彼此間的看法,也談一些海外中國文人的情況,講到張充和女士的書法和古體詩,講余英時先生當年對她考試的題目,妙趣橫生,相見恨晚。
說來慚愧,您和封社長還以為我是從事文學工作的,其實我是個滾爬在商界中的一員,讀書,純粹是興之所至,心之所至。
我 提到張大千,張一生模仿無數名畫,很難分出真假,不料封社長說我面前就坐著張大千繪畫的權威鑒定者。原來就是您夫人。時隔兩月我再次去台灣之時,才知道您 夫人馮老師曾經是張大千先生的晚年祕書,真有一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覺。馮老師說最近已準備了配圖和文字,計畫出一本張大千繪畫解說本。
只恨時間太匆匆,無法繼續聆聽這些。原本約好去「聽雨草堂」走走,想感受蕭白先生曾經居住過的「桃園」,因大伯來接我,就此作別。
和封社長握手告別,再次邀請封社長到諸暨一走,領略您父親筆下諸暨的風土人情。此刻,您夫人突然張開雙手懷抱了我,擁了一會兒。
我很喜歡您和您夫人。您有我們諸暨人的基因,所謂的南人北相,謙和耿介、溫和直率。這樣的親切感是一衣帶水的山脈阻隔不了的。
回來後,馮老師給我來郵件,她說很高興能遇到我,還說自己在研究生時代就迷戀宋詞畫,至今未曾覺醒。這是多麼可愛的醒不過來的喜歡啊。
感覺在台灣,多了一個哥哥和姊姊。那麼遠,又那麼近。
寫給在台灣的大伯
2015-2-2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392| 評論數: 0 |原作者: (玉蘭兒/浙江)
大伯,回家已有好幾天了,忙於俗務,拖延了報平安的時間。
回來後,立馬向父母親報告了您在台灣的一切。大伯在台灣一切都好,子女孝順,身體健康。在台灣的幾天,大伯,我除了感動,還是感動,這一衣帶水的情啊,怎麼訴說的完呢?
話筒那端傳來興奮
去年十月到達台灣已是晚上,怕影響您們休息便不曾去電,第二天上課,也無暇向您報到,結果您就打給父親,詢問我是否平安到達了,父親再給我來電,那時我正在101的鼎泰豐等候吃晚飯,等候吃飯的隊伍拉得很長。後來給您回電,您在電話中的興奮,我從電話線的一端都能感受到。
隔 天清晨,七點不到,您和嬸子就在大堂等我了。遠遠地見到您戴著眼鏡,非常挺拔地側身坐在沙發上,眼睛不忘巡視我的腳步。雖然您已經80多歲,可看上去精神 氣卻很足,儼然小夥子一樣動作敏捷。嬸子給我帶來一大袋水果,柿子,芭樂,水梨,嬸子非常細心地給我準備了水果刀。三個人一起在喜來登酒店的餐廳吃飯,家 長里短,問寒問暖。每一句尋常的語言中都滾著一絲絲牽掛和血脈相連的親切。
至此,我的行程便多了一根線,每天都會被大伯拉一拉。比如我去早餐回來會有服務生塞在門內的紙條,:「顧女士,有一位姓顧的先生留電話給你,請回復。」然後是電話號碼。我回過去時大伯就告訴我:「侄女,今天天氣可能有變,出去要多穿一件衣服什麼的。路上注意安全。」
後 來到了宜蘭,我和同學一起泡完溫泉回到房間,居然又有紙條塞在門下,我半開玩笑說:「不會是我大伯追到宜蘭了吧?」果然是大伯電話過來。他說:「宜蘭泡溫 泉是最好的地方,一定要泡到出汗為止。」天,大伯,我已經奔五的年齡了,在您眼中,我簡直是個幼稚少年啊。不過同學倒是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我太幸福了。
是 堂姊開的車。那時我才第一次見到堂姊,在車上,聽您倆的對話我很詫異。堂姊完全是一副小孩子的口吻,而坐在副駕駛室的您不停地提醒堂姐開車注意這個注意那 個。等快到家門口,您突然說:「侄女,我家不大哦,您要有心裡準備。」而實際上,您的家雖然不大,但卻非常乾淨整潔,溫馨。
親人終於跨海探望
在家裡,嬸子拿出據說是台灣最無汙染的茶葉「東方美人」,準備了水果和糕點,這茶葉確實非常潤口。
堂姊還是一如既往地撒嬌似的語言方式。而您卻不停地用手絹擦眼睛。堂姊說:「老爸,你幹麼掉眼淚?」您說:「我激動啊,盼望了二十多年,終於有個親人來台灣看我了,我當然激動啊。」說著,一邊給我父親打電話,相邀父親也一定要去台灣走走看看。
出門時,煙雨迷蒙。嬸子說:「這是給你準備的帶回家的台灣特產。」我的天,我一看,居然是個行李箱,裡面裝了滿滿的鳳梨酥,牛肉乾,給兒子滋補身體的營養藥等。嬸子說:「我都裝好了,這樣你帶回去也方便。」
我 們一起去飯店吃飯。您把堂哥嫂子都叫來了。席間,發現哥哥嫂嫂們都很孝敬您。您說每周全家都會聚一次。您不停地給我夾菜,什麼都想讓我品嘗一番。寫到這 裡,我的肚子又開始飽起來,真的是不停地吃啊,情感都填滿了身體的各個角落,如果我在台灣住一月,回來估計又要發福了。用完飯,您一定要送我到賓館為止。 直至送到房間,才依依而別。
日子過得豐滿尊嚴
大伯,看到您在台灣的生活起居,由衷地 為您感到開心,子女那麼有出息,都那麼孝順。而您和嬸子的生活觀念更是讓我非常讚賞。您每周都會出去泡泡溫泉,和朋友們一起出去健身,採集一些環保綠色健 康食物,雖然已是八十多歲,您還經常來大陸旅遊。您說,看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爬了黃山,阿里山簡直就不是山嘛。您從沒把自己當作一個老人,把自己的日子過 得那麼豐滿,有尊嚴。
想著此時的您和嬸子正在日本北海道旅遊呢,記得那天,你幽幽地說,原來在台灣的同鄉二十多人,走著走著只有十多人了。您不免傷感。花開花落,人生總是如此。只是活著的日子,我們要過的健康而有意義,這樣也是一種圓滿。我想,我還會再去台灣打擾您們的。
台北騎車趣
2015-2-2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42| 評論數: 0
@ 請給我熱水:許多朋友到台北,都說台北有優質的捷運、便利的公車、或是親切的小黃計程車等等,但我最喜歡也最習慣的交通工具,卻是到處可見的U- bike。在台北的夜晚,獨自騎著自行車,一樣可以四通八達,反而更能感覺到周邊的空氣流動。最重要的是,台北的自行車道規畫完善,讓人有跡可循,不會迷 失方向。(來自浙江)
在河堤慢跑
2015-2-2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22| 評論數: 0
@ 請給我熱水:朋友住在中永和一帶,公寓的前面便是河堤。寄宿在他這,一清早起來,我們沿著河堤慢跑,他說這是養生健康的不二法門。我在跑步時看到人們三三 兩兩的運動著,朋友說,堤防外的步道,向來都是附近居民健身活動的好地方,相較於操場人擠人,大家在河邊散步慢跑,聽著河水潺潺,對岸燈火,簡直是一種享 受。(來自浙江)
月亮這麼近
2015-2-24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03| 評論數: 0
@ 北投圖書館高山流水:不知道為何,我總是能在台北街頭遇到非常大的月亮,總比我在大陸遇到的月亮大。有時候深夜走在台北街頭,巨大的月亮也給人一種恐懼之 感。在台北看月亮特別大,應該與台北的空氣品質相對大陸好、霧霾天氣較少、夜空能見度比較高有關。在台灣爬山看月亮看星星,也應該成為來台旅程中要做的 LIST之一。(來自廣東)
廢物變財產
2015-2-24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05| 評論數: 0
@北投圖書館高山流水:台北已經是亞洲人均收入算是高的城市之一,每晚的燈紅酒綠、東區繁華,都讓人感受到她國際都市的氣息。但是偶爾駐足於台北街頭,卻經常發現推著一箱廢棄紙盒的老人家,在半夜還整理著撿回來的回收資源,這是她辛苦掙得的「財產」。
台北就像一個舞台,太多人看得到舞台上的炫亮燈飾,又有多少人看得到舞台後台角落藏著的甘苦?(來自廣東)
與你相遇在車站
2015-2-25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983| 評論數: 0 |原作者: (鄧潔/大連藝術學院學生)
聽說台北是個愛下雨的城市,尤其冬季下的寒冷。天還是天,我現在在大連這座不愛下雨的城市,慣例甘寒冷冽的北方今天出乎意料下起了的雨。淅淅瀝瀝的雨水落在我頭頂黃色小傘歡愉的跳著舞,伸手接住可愛的雨滴,輕輕地落入手心。
《詩經.小雅》裡有言:「爾牧來思,何蓑何笠。」這簡單的八個字,雨境情趣恰到好處。我心甘情願為這個故事做個美麗的開頭。人生會有無數次與大雨的不期而遇,也會有無數次的小雨如約而來,所有的相逢也不必擦肩而去。
可是我該從何處說起?也許我該從頭說起。
那年,老家的爺爺過世了,走的時候很安詳。在我們南方小城有著自然衍變的傳統鄉俗,萬物輪迴自然老去的白事,做得像紅事兒一樣喜慶熱鬧,就好似沾染福氣潤澤後世子孫。來時如風,去又如風,天空如此自由無盡頭,像蒲公英一樣輕輕墜落。
來回的老家奔波,我完全忘記了當天要去參加藝考的事情,下著大雨,第一次去到陌生的地方,前途未知,踏上了北上的火車。
後來聽你說,從沒看見一個女生眼淚那麼大顆大顆一直往下掉,當時不知道為什麼心痛,只想快點幫助她。我睜開眼睛看見了吉他、衣箱、溫暖的外套,還有你。
我在人群中看見到了你,我快步走過去,生怕慢一點就會害怕淹沒在歲月的塵埃裡。我結結巴巴對他說:「你叫什麼名字?」從你叫什麼名字開始,後來就有了後面的故事。
火車廣播開始放音樂,車廂是鄧麗君甜美的歌聲。聽你說著帶有台灣口音普通話中,知道你畢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腳下是車輪與鐵軌,摩擦著我執著而膽小的青春,流動在綠意盈盈的夏天。
初到北京,唯有速食店帶來一絲安全感,永遠的一模一樣,相同的招牌和制服,乏味卻安全的速食。經過火車的飢餓與顛簸,開始狼吞虎嚥,我們不約而同傻傻地笑起來。清朗的陽光,灑在這座城市的肩頭。
參加完了緊張的北電考試。隨後我們在一起玩遍了故宮,拿著糖葫蘆,穿梭在大小胡同。你對每一處的古跡都能道上個來龍去脈,還告訴我很多台灣的故事,原住民文化,教我唱逗趣可愛民謠《丟丟銅仔》。和著西瓜與蟬鳴,吹揚起我們的嘴角,加快了時間的腳步。
下一個場景,是在充斥消毒水味道的醫院,我被你嚇壞了,問了醫生才得知嗎啡不是普通藥劑這麼簡單,你也不是生場普通的病。
生活是交織的線條,我們的故事也到了尾聲。我們相遇,隨後分別,感覺像看了場煙火表演。我收到了你的來信:「照片笑得很美,我留了幾張。在車站的時候我很想握你的手,感謝你在醫院的照顧。」
感覺像在十七歲在學校門口遇見的那個男孩,奮力地蹬著自行車,輕巧地衝出車流,迎風疾馳,白襯衫在身後飛舞。
在最近聯繫中,慶幸你已經在慢慢健康恢復中,約定將來,也許不久,螢火蟲會穿越台灣海峽,吹著太平洋的風,帶我們於一扇藍色大門相見。
從台灣到楓葉國的鄭女士
2015-2-26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32| 評論數: 0 |原作者: (林原/多倫多)
鄭 女士從台灣移居加拿大多倫多,已經有十多年了。她自述不喜歡炎熱的地方,卻能適應多倫多的寒冷氣候,儘管曾在此地冬季的大雪中摔倒過兩次,好在並無大礙。 她的話確實有些令人意外,一般來說從低緯度地方到高緯度地方生活的人,在嚴寒的冬季都不會很適應。作為台灣人,她在這個海島未看到過下雪,而多倫多冬季下 雪則較為頻繁。
她喜歡多倫多的理由,包括這裡空氣品質佳,並認為比台灣好很多,十多年前她從加拿大回到台灣,一下飛機就感覺空氣不良。另 外,她幾次提到加拿大是個平和的地方,還引用別人的話說加拿大是兒童的「樂園」、老人的「天堂」、青年的「地獄」,我提出異議,說這裡應該是青年的「競技 場」。
她喜歡外出,包括到美、加多地去旅遊。在這裡,她結識了不少朋友,有「洋人」,有台灣人,還有大陸人。而她的丈夫卻不很喜歡加拿大,認為這裡寒冷,且不認識多少友人。由於他的父母、親戚朋友們都在台灣,因此他也選擇留在那裡。
鄭女士吃齋,到加拿大後仍保留此習慣。她不進教堂,也不去寺廟(加拿大也有佛教寺院等),但卻常讀各種典籍,比如四書、《金剛經》還有《聖經》等。
她有時在言談中還會引用中國古代聖人的話語,並會抱怨現在「人心不古」、人情薄如紙。儘管並非任何宗教的教徒,但她有信仰,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並說人當信而不能迷信,也不能僅僅信科技。與其他一些老人不同的是,她從不忌諱談生死,講最終歸宿。
有時她也與我談及台灣的本省人與外省人、國民黨與民進黨,並說她過去交往不分本省人與外省人,現在對政治一般不看黨而看人。她對二二八事件有自己看法,並強調寬恕,反對「借題發揮」,而這也是基於她的信仰與人生信條。
以 前在台灣時,她未讀過大學,而是走上經商之路,開過食品店、當過建築商。當年她是找仲介,通過辦理自雇移民來加拿大的,不過與她的多數台灣朋友們不同,她 選擇定居多倫多,而不是相對溫暖的溫哥華。此後她不再繼續做以往的生意,主要帶孩子。後來她的幾個兒子在多倫多上大學,目前或留在加拿大工作,或因經商離 開此地。
她常閱讀報紙,包括在多倫多出版的一些免費中文報紙,並會關注上面刊登的一些超市促銷資訊。她至今還保留剪報的習慣,並把一些認為精彩的話抄到本上。她也看電視,但從不上網,並對他人沉溺於網路看不慣。
她可算是在加拿大台灣老年人的一個代表,她已入籍加拿大,不過同時保留中華民國國籍。儘管喜歡加拿大,但真正影響她的,並非當地文化,而是中華傳統文化。
台灣最政治 時刻幻想被統戰
2015-2-27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672| 評論數: 0 |原作者: (秦嶺/台灣大學陸生)
寒假時,有台灣朋友來我家廣州旅行,我很熱情地聯繫了在台辦工作的好朋友出來請我們吃了頓飯。台灣朋友在被我們請吃飯時當然也表現很高興,但是回頭馬上在臉書上說被統戰了,還把我台辦朋友名片的個人信息公諸大眾,看得我又無奈又難過。
我們身為當地人,台灣朋友千里迢迢來到廣州旅行,為了盡地主之誼,我們當然很單純、熱情請他們吃頓飯,不談任何政治。
可是,台灣人總是過於敏感,時刻幻想著被統戰,然後還要公諸於世自己被統戰,彷彿這樣才顯得自己被重視、有能力。這種事情,我在台灣讀書兩年,看得也不少了,總覺得可笑又無奈。
兩岸青年交流中,我們早就習慣把台灣人當同胞,然後台灣人把我們當無感情的外國人。舉個例子就是,我對我親弟弟說我們是一家人,然後弟弟跟我講「鬼跟你一家人!」感情的受傷自然可以想像。
在 台灣這兩年,讓我最看不慣的也是台灣青年這些「政治掛帥」。「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就是一把尚方寶劍,殺遍天下無敵,此劍一出,誰敢不從?此口號一 出,所有好政策都可以打倒,扣上傾中賣台帽子,所有政客都必然失敗。經濟可以不管,貪汙可以寬容,世界可以忽略,只要強調我是台灣人,那就萬事OK!
台灣同學如果在臉書上寫有關這個話題的狀態,得到的按讚數往往是平常的幾倍。有一個外省三代同學偷偷告訴我:「我覺得兩岸不是一邊一國,但是你不要告訴別人噢!」如果我告訴了別人,他就要被集體孤立。很多人都知道,台灣是一個最講政治的地方,這種政治,也真是蠻可怕的。
今年寒假回大陸,越來越佩服大陸一日千里的發展,總是在不經意的關頭,讓我驚詫。
我 在休假期間走了不少大陸的二線城市,一下飛機,巴士就經過很多直入雲霄的大樓,妳會發現,台北連大陸的二線城市都比不上了。一定要比的話,就只能跟大陸的 三流城市相比了。正如來廣州的兩個台灣朋友在珠江夜遊船上的驚歎:「沒來廣州前,知道廣州是個大城市,但從沒想到會如此發達!」
可是,台 灣同學總是跟我講,「我堅信我們文化實力還是最強的!」然後我總是在心裡笑,「舉個例子,剛剛結束的台灣人搞的金馬獎,獲獎的全是大陸香港新加坡電影,台 灣電影?呵呵。」台灣人還永遠迷信於自己的文化實力影響華人圈,迷信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最優越的,迷信於換一個領導人就能救青年薪水、救台灣房價、救貧富 差距……
我總在想,要是跟別人講碩士在某些經濟文化條件相較落後的國家念會多沒臉,可是台灣卻越來越往那個方向發展。連菲律賓人都在說「我們不要成為台灣」。
嗚呼,台灣同學慢慢用「台灣人」三個字來耗,然後讓別人發展去吧。今日既然這麼想做台灣人,明日就別說「快逃離鬼島」。
逛誠品 受寵若驚
2015-2-2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742| 評論數: 0 |原作者: (曲衛星/湖南)
2月初隨團去了趟台灣。到達桃園機場一見到台灣當地旅行社的接團黃導遊,就問什麼時候能去趟台北的誠品書店。黃導笑說,最近兩年來台灣的大陸遊客,想去誠品書店的越來越多了。
在離開台灣的前一個晚上住宿台北,為了早點入住酒店,大家放棄了去九份的行程。七點多鐘在房間放下行李後,幾十號人如衝出籠子的鳥,一頭闖進了台北的璀璨燈火之中。我打車去了誠品書店的信義店。迷宮一般的大廳,圖書種類之多,分類之細,讓我徹底顛覆了記憶中所有對書店的印象。
環境讓人輕鬆愉悅
在台灣,看到了報紙上一則消息,2014年世界各國中,每百萬人擁有圖書種類最多的是德國,有28216種,只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排第9位,大陸排第32位。在信義店裡布局如迷宮般的各個大廳裡,四周共分為5層的開放式書架設計成15度角傾斜,取書極為方便。
各個書架上面醒目的標註著書籍的分類。為了方便讀者找到想要的書,書籍的分類細緻到了繁瑣的程度。讓那些購買目標明確,時間緊迫的讀者,按照牆壁上布局圖找到相應的大廳,在醒目的標識下找到分類的書籍,最後在細分的小類中很快就能找到想要的書。
據說誠品書店裡上架好幾年未售出的書,一般不作下架處理,這樣不僅方便了不同的讀者找書,還會出現當年的冷門書幾年後卻成了暢銷書的現象。在寸土寸金書店裡居然還闢出了專門的讀書區,許多讀者或圍坐在長桌旁,或坐在書架中間的一排排椅子上,或就在書架下席地而坐專注讀書。溫情柔和的背景音樂彌漫在整個書店中,音量恰到好處,無論是選書還是讀書,都能讓人始終有著輕鬆愉悅的心境。雖已是子夜時分,但書店裡的人似乎絲毫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
禁書有如廉價時裝
台灣誠品書店中有一類為數不多屬於大陸的禁書,是不允許被帶入大陸的。但隨著大陸社會開放程度的加深和政治控制上的鬆動,加上讀者鑑賞能力的提高,大陸海關對從台灣回來旅客攜帶的書籍的查驗,似乎也不是那麼嚴格了。想想也是,台灣這種高度商業化的社會,出版商出書就是為了賺錢,要賺錢就得挖空心思揣摩讀者的心理,吸引讀者的眼球,所以有些政治類書籍的出版周期之短,著實令人驚訝。
你那邊政治人物剛剛登台,一個政治事件還沒有定論,這邊相關的圖書立馬就出現在書架上了。不可否認的是這類書的品質也是良莠不齊的。以大陸政治人物或政治事件為主題的書籍,一般來講作者分為兩種,一種是由政治人物身邊的人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撰寫而成,它往往有著作者很強的政治傾向和主觀目的性,但其史料的真偽無從考證,有一定的閱讀價值,卻很難說有什麼史料價值,不大容易被多數讀者認同,如「某某私人醫生回憶錄」、「某某談話實錄」等。
另一種由多人編撰的,則是為了迎合市場搶時間出版人物評述或事件綜述。這類書內容的來源一般有三種途徑,一是對相關的政治人物曾經的同學同事,上級部下,親朋好友的採訪,二是收集國內外媒體上有關的報導內容,三是難辨真偽的各種道聽塗說。看上去厚厚一本書,卻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內容,閱讀過程中還常常給人曾似相識的感受,過於直白的政治傾向有時也讓人反感。
這類書籍就像大陸淘寶網上廉價的時裝,素質高的不一定看不上,素質相對低一點的或買來就後悔。倒是有一類書籍對大陸一部分讀者很有吸引力,那就是大陸一些著名作家,由於種種原因只能在香港、台灣出版的書籍。
店員耐心幫查字典
在誠品書店裡,讀者偶爾的輕聲細語,柔美的音樂若有若無,實木地板在腳下發出細微吱吱聲,都讓人感到溫馨體貼,就像是在家裡一樣舒服。服務生貼心的服務,更是讓我這個第一次來台的讀者感慨不已。
由於對台灣版各種字典的不了解,我請來了店員幫我選一本字典。我告訴她一個困惑了我好幾個月的字,在大陸一直沒查到:「粄」。對她說,哪本字典有這個字,我就買那本。小姑娘耐心地查了好幾本字典後,最後在《學典》中查到了這個「粄」字。看著她臉上洋溢的喜悅,彷彿是她終於找到了自己鍾情已久的寶貝。
台北誠品書店信義店只營業到晚上12點,而另一家敦南店卻是24小時營業。晚上11點半左右,我拎著一袋子書戀戀不捨地離開了信義店,打車去了敦南店。按大陸的規矩,書店只能空手進去,絕無可通融的餘地。我怯生生地問收銀台的服務生哪裡可以寄存,他卻揮了揮手,說進去吧不用寄存的。我當時的心情,用受寵若驚來形容實在一點都不為過。
凌晨兩點座位難尋
對讀者的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在台灣的誠品書店真是做到了極致。轉遍了所有的大廳後,本想找個座位坐下來好好讀點書,但實在是找不到空位,想到一大早還要集合去故宮博物院參觀,只好三步一回頭地離開了誠品書店。
此時已是凌晨兩點了,天空星星閃爍,街上車來車往,沐浴在台北溫暖的夜色中,我在問自己,什麼時候大陸也會有這樣的書店?
點亮一生幸福
2015-2-2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707| 評論數: 0
@Annie彩妝_貓貓:美麗的墾丁,到處留下了新人的腳印。鵝鑾鼻公園的草地上有你們輕聲的呢喃,龍磐的天空記錄下你們呼喚著彼此的名字,白沙灣落日的餘暉裡有你們相互依偎的身影,南灣街頭的路燈為你們點亮一生的幸福之路。
台灣夫婦的大陸環保站
2015-3-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606| 評論數: 0 |原作者: (帥都/武漢市)
大陸的《中國青年報》日前發文,講述台灣老人嵇大昕夫婦在廣東省東莞市義務自費創建第一個住宅社區環保試點,建立垃圾分類回收站,歷經五年,艱難宣講,身體力行,始終如一,但沒想到在不久前,他們苦心經營的環保站被社區的人砸了。
我為知法懂法執法的人的行為感到憤怒,相信當地會追責,此人將會為此付出代價。同時,也要為這一對充滿愛心,來自台灣的嵇大昕和謝仁貞夫婦按讚。
台灣慈善業發達,已深入人心,老年人閒暇時,做義工,互幫互助,漸成風氣。與台灣相比,在這方面是大陸的短板(弱點)。大陸開放時間不長,近年又處於市場經濟轉型期,社會上有些人浮躁有餘,靈境不足,私欲利己,有錢任性。導致嵇大昕夫婦給予的先進的環保理念的正能量,被負能量詆毀和淹沒。
經濟發達了,大家逐步富裕了,一些人的修養素質未同步提高,歸根結底還是教育和傳導的問題。台灣幾十年前遇到的現象,已在大陸顯現。
在台灣,你會發現其禁菸嚴厲,不論是當地人還是旅遊的陸客以身試法者幾乎沒有,為何如此,還是宣教和嚴懲都到位,吸煙者權衡,違法成本太高,不敢冒犯。
大陸連續多年評選文明城市,提倡核心價值觀,加強宣教力度,與以前比,現在道路上開車按喇叭的極少,在交通工具上吸菸幾乎沒有了,旅遊人士行前需受文明友愛教育,如此種種,靠教育傳導,體會文明的力量。
希望嵇大昕夫婦不要氣餒,好的東西,終究是會被人接受的。一個地方,一個住宅社區的個別情況,不代表大陸的全貌。垃圾分類,在發達國家早已執行,大陸的大城市的垃圾桶都設有分類標識,只是垃圾運送存在分類的改進空間。當然理念要深入人心,仍需做不少工作。不僅靠台商,輿論、社區、街道及環保當局都要齊心協力,逐步推行。
嵇大昕夫婦的執著,體現了台灣人的無私公益風尚和秉性,凡事不幹而已,要幹就幹到底,要為大陸環保大廈打下扎實的根基。
但願你們的願望能夠落實,支持環保的媒體和大陸人始終與你們站在一起。
上香有秩序
2015-3-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46| 評論數: 0
@請給我熱水:過年期間看到艋舺龍山寺香火鼎盛,熱鬧非凡,最讓人舒心的就是雖然人潮眾多,但卻不會你推我擠。前來參拜的信眾們都有秩序的緩步前進,雖然整體速度較慢,但卻確保了安全無虞,因為許多人手中拿著香,如果爭先恐後,勢必造成危險。大過年的來沾沾喜氣,過平安燈,這種安詳感是在人山人海的大陸廟宇裡感覺不到的。
被投射了理想的台灣
2015-3-4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859| 評論數: 0
大陸和台灣都那麼大,妄然用任何語言概而論之都有巨大的風險。社會是一個複雜的動態系統,每一次踏上那片土地,我們所見到的都是概率所賦予我們的景觀,只有在那個時間點,在陽光斜斜地打過來恰好是那個角度的時候,在我在拐角買了一杯飲料之後,我才能正好遇到那些人,那些賦予我這個地方是好還是壞,友善還是惡意印象的人們。
他們和我心裡固有的認知模式,亦或稱之為偏見的東西在化合瓶裡加熱,沸騰,咕嚕咕嚕地冒出泡泡,最後形成我寫下來的這些文字。這些充滿我特別個人感受的文字,離真實的情況有多遠,我不知道,但卻是我心裡的真實。
或許無數個個體斑斕的真實想法彙集起來,大概可以像萬花筒一樣多元,讓人們有機會能夠窺見內部充滿質感,而又結實地存在於現實的台灣和大陸。
拿掉你的一廂情願
說到台灣,感覺上,那是一個被大陸人投射了無數理想的地方,我們在那裡尋找我們在文革期間喪失的傳統文化,我們在那裡尋找中國人的高素質,我們在那裡尋找慢節奏文藝的生活,可是那真的是只有台灣才有的嗎?台灣真的如此美好而小清新嗎?這樣的嚮往情緒當中,究竟有多少是出自我們一廂情願的塗抹化妝,而又有多少是這邊生活中未竟的理想在對岸的延續?
台灣和大陸自從分開之日起,中華文明似乎就分成了兩個模式,我們陷在當下的生活裡,甚至只在某一個城市方圓多少的一個街區裡,我們期盼在另一種可能性中,擁有在這個生活裡得不到的東西,而這些東西都被冠之以「大陸」和「台灣」的不同,名稱不同,概念就完全不一樣了。大部分時候,那個被拿來當作大陸標桿的城市都是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那遠非大陸的全部,但卻少有人特意去弄清楚其中的細致差異。
人們都說台灣服務態度好,人情味十足,對陌生人十分友善,我無意否定。之所以獲得這個評價,台灣所說的「國語」,那軟軟嫩嫩、彷彿吹彈可破的口音所造成的錯覺,著實也為這些正面評價發揮了作用,這不,原本普通的態度,配上了那好聽的口音,就升格為了禮貌的態度。
口音帶來正反評價
記得現代漢語老師曾經講過一個故事,他去濟南的時候,總覺得公車司機在吼他,好像他不知不覺中冒犯了誰一樣,可是當地人卻覺得無所謂,濟南方言習慣性在結尾句時語音向上揚,那本來就是他們正常說話的語調,可卻讓說普通話的我們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覺得那是看不起我們。
我在台灣也碰到過對我不理不睬的小販,只是重複他糖葫蘆的價格,可我當時並沒有覺得他很排斥我。碰到過騙了我的老阿媽,她以差不多兩塊人民幣一根的價格賣給我麥芽糖,小拇指尖大小的一坨糖漿包在一個小塑膠紙裡插了一根小棒,她告訴我裡面有梅子,但實際上粘得連那層塑膠都扯不開,露出來的糖又黏又膩根本無法入口,梅子也並不存在。
聽隨行的記者說,他去佛光山的時候還被高雄本地的計程車司機騙了,司機帶著他上了高速公路,被他看出來以後,只好辯解說,他覺得那樣走比較近,讓他以正常的價格看著給。這些經驗,有好有壞,只能說運氣使然,大部分,還是好意、善意居多。
家鄉一如台北乾淨
從台灣回來以後,我先在北京待了幾天,市區內充斥著強烈的惡意預設氛圍,不論是公共設施還是每個個體。春運開始,西站洶湧的人潮裡佇立著很多武警,疲累的人們一言不發,眼皮低垂。那樣的大城市裡,每個人都局限在自己的方圓裡,現代性將我們隔離成每個孤立的個體,我們和別人打交道時,嚴守在自己應有的固定的角色裡,人被壓成扁平的狀態。
但我踏上我的家鄉太原的時候,我就在太原發現了那種在台北老城區也存在的安然熟悉感。商店的招牌樸實而不喧譁,和陌生人對視時他也會向你微笑,街道上零零散散像台灣夜市那樣的推著小車的商販,只不過在這裡他們都攏著袖子取暖,寒風裡大聲招呼著生意。經常去小縣城的小舅,告訴我小縣城的天總是瓦藍瓦藍的,地上一點紙屑都沒有,大家都不好意思扔。
清空那些預設偏見
其實我們總是覺得有些東西只有台灣才有,但其實回到自己家,仔細觀察,有些不變的東西,大陸也有,那種美好藏在走得沒那麼快的地方裡,藏在舊日的夢裡。文化總是希望這個世界變動得慢些,讓人們的靈魂有地方棲息。科技卻希望世界可以一夜間翻天覆地。
台灣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大陸還在摸索。但無疑的是,我們都是平凡的由每個平凡的人組成的社會,側肩而過,你不知道命運會讓你看到什麼。清空預設的偏見,那是我們踏上那片土地前唯一能做的。
在台灣過春節
2015-3-5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928| 評論數: 0 |原作者: (嘉木/大連)
2012年,我在台灣做了半年的交換生,那是我第一次來到這個小島,也讓我有機會近距離地發現和認識台灣。如今兩年多過去,在台灣生活的那段日子卻好像從未在記憶裡走遠。
想到台灣,我似乎仍能看到乾淨的街道,安靜的車廂,扶梯上始終靠右側的人們,走在他們當中,我也會不自覺地開始小聲講話,自動靠右,把垃圾都收在包裡再分類丟掉。當初帶著一顆一定會再回來的決心離開,如今終於有了為自己圓夢的機會。今年春節假期,我再次收拾行囊,準備飛到溫暖的台灣,過個不一樣的春節。
在除夕前三天抵達台灣,實話說,並沒有明顯感覺到過年的氣氛。聽說在台灣,大家都更看重元旦的跨年,而傳統的除夕之夜沒有什麼豐富的慶祝活動也就不足為奇。不知道是自己年紀越來越大的緣故,還是所謂的年味真的越來越淡,我總覺得,如果沒有春運的人潮,沒有春晚的提醒,我們的「年」似乎也不再是過去那個熱鬧喜慶又隆重盛大的節日了。
除夕當晚,吃過年夜飯,我們想出門逛逛,感受一下台北的除夕之夜。可是來到街上,平日裡繁華的城市此刻安靜地像是已經入睡。往日熙熙攘攘的西門町依然有人來人往,來自國外的街頭藝人在路邊表演,吸引了並不算多的人群。在人群中,我還聽到了熟悉的口音,看來這為數不多的路人裡,還有不少是跟我一樣來自大陸的遊客。
時間是晚上九點多,除了極少數店面仍然在營業,大多數早就已經打烊關門。路邊的小吃攤鮮有人光顧,能夠吸引人氣的只有刮刮樂攤位。聽說,過年期間是彩票大賣的好季節,每到這時候,新聞裡總是應景地爆出有人中大獎的消息,可是中獎這件事畢竟像撞鬼一樣,聽到的人多,遇到的人少。
看著台灣的電視台裡繪聲繪色不厭其煩地講述神祕的平凡人中大獎的故事,我實在感慨在這一點上兩岸真有相似之處,因為我們的媒體似乎也常常熱衷於類似的新聞,而我們的頭獎得主則更加神祕,是各種戴著頭套的卡通人物。
說到台灣的電視節目,似乎許多到過台灣的大陸人都有相似的觀感。每次打開電視機,頻道轉來轉去,看到的都是幾張相似的臉在做內容雷同的綜藝節目,或是同樣的社會新聞一遍遍重播,不然就是不同的政治立場在電視節目裡或明或暗的對立。對比兩岸差異,大陸是娛樂政治化,台灣則是政治娛樂化。
在大陸,人們要在被剪胸的「大頭娘娘」背後製造娛樂,在台灣,人們則要在一派亂象的娛樂染缸中尋找觀點。也許台灣會嘲笑大陸的「牆」,大陸會不屑台灣的「亂」,但我想我們難以用簡單的二分法來分辨二者孰好孰壞。至少,我們仍有翻過牆尋找自由的念頭,而他們也有在混亂的自由中分辨幸福的智慧。
第一次在春節時離家千里,當聽到台灣的新聞主播說,年貨大街上人們開始大量準備年貨、高速公路預計將出現返鄉潮的時候,我覺得這裡的春節跟我熟悉的那個開始變得相似了。除夕之夜的台北,從幾乎無人的大街上走過,我似乎看到了萬家燈火中家家戶戶圍爐而坐的樣子。我突然覺得,無論兩岸有多少分歧,在這一天的這一刻,春節的意義對我們而言終究是一樣的,那就是團聚。
喜歡台灣的藝文味兒
2015-3-7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615| 評論數: 0 |原作者: (羅琦/江南大學學生)
小時候我很喜歡看書,有天晚上正在亂翻找書時,突然掉下來了一本書,那是三毛的《送你一匹馬》,可是封面上那張三毛的照片,卻是全黑色的背景,所以我被嚇了一跳,趕緊把書丟進櫃子,拿著幾本其他的書就跑回房間。正是因為這樣,卻讓我產生好奇,到底這是怎樣的一本書,三毛又是怎樣的一個人?
第二天,我就去找到那本書,讀了起來。被三毛那種平易近人、有如對話式的文風深深吸引住了,於是,從那以後三毛的文章陪伴著我的成長,而且也讓我開始了解台灣這個地方。
對於台灣的了解,是從三毛的文章開始,逐漸是台灣的電視劇、電影、歌曲以及我很喜歡的幾個台灣綜藝節目。2012年5月間,我們距離高考還有一個多月時間,那段時間有一部很熱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吸引了我們,於是,在有天放學後我們偷偷在教室放了這個電影,主人公的愛情未能圓滿多少讓我們有些遺憾,但裡面的彰化、陽明山和精誠中學卻再一次為我們展現了台灣。第二天的教室裡到處都是同學模仿的台灣腔,大家就這樣笑著、鬧著結束了美好的高三。
這樣看來,記憶裡倒有很多關於台灣的內容。台灣是流行音樂發展的重要陣地,我所喜歡的羅大佑、張雨生、阿妹、奶茶劉若英還有陳昇,他們的《鹿港小鎮》、《我的未來不是夢》、《聽海》、《後來》等,或如充滿意蘊的現代詩、美麗的故事。
台灣的綜藝主持人當中,我最喜歡的是吳宗憲、蔡康永、小S和侯佩岑,在我看來,這種更加自由、包容的環境下所做的綜藝節目才是真正的綜藝,看起來很輕鬆很快樂更加真實,節目裡面經常有的台灣美食一次又一次的讓我垂涎三尺,可惜現在還吃不到,只得耐心等待。
台灣的電影我也是很喜歡的,《艋舺》這個青春物語讓人最後有些落寞其中,懷念當初的美好。《一一》這部電影,看起來節奏很慢,但並未覺得無聊,看完之後就像一個娓娓道來的身邊的故事一樣,讓人感覺親切而又真實。
還有更多對於台灣的了解,是來自很多書上以及眾人所言,生活節奏比較慢的台灣,人們不會有太多的浮躁與不安,有的是更多的平和與友好。如今的經濟發展似乎並不如前些年的增速,但滿足了基本生活需求後則更多的是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正如誠品書店裡通宵讀書的人們,彬彬有禮的路人,儘管有很多人抱怨財團的控制和並不完善的民主制度,但畢竟腳步一直前進著,並未放棄對於進步的追求。
我喜歡台灣,喜歡台灣的電影、音樂以及綜藝,喜歡台灣的美食,喜歡台灣被形塑出的舒適感。我期望早日去真正的了解我所喜歡的這個地方,或許他日到了台灣,不是到達,而是回家。
欽佩台灣民主
2015-3-7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43| 評論數: 0
@北投圖書館高山流水:台灣的選舉總是吸引著一波波的我們這些自由行陸客的目光。民主就這樣開始真正A地在全華人世界面前展示著自己的魅力與瑕疵。去年遇上選舉季,柯文哲的動員遊行充滿了各種氣球、花車,這是我第一次遇到這麼快樂的遊行。古今中外,從五四運動到民運,遊行總是充滿了國家大義、以血明志。台灣人在跌跌撞撞的民主實踐中發展到今天,真的讓我欣賞和欽佩。
親歷台灣 從印象到熟悉 茶文化之旅 第二期 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 ...
2015-3-9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478| 評論數: 0
原本以為,我很熟悉台灣。從自小就在耳邊絮絮叨叨聽到的余光中的〈鄉愁〉,到中學課本裡試卷上屢屢出現的台灣地理風土氣候,再到上大學翻閱書籍字裡行間縷析到的台灣社會歷史脈絡。即使此前我從未踏上過台灣的土地,卻有一種從心底裡發出的自信:「我,熟悉台灣」。
初到台北的兩天,的確是這樣。脫掉還帶著北京凜冽寒風的厚實冬裝,自然而然地適應了這裡溫暖溼潤的氣候,對於來自四川的我,竟有種回家的熟悉與踏實之感。
帶著滿心的親切,開始丈量台灣,在印象中的台灣與真實感受到台灣之間尋求契合。101大樓、台北故宮、國父紀念館、誠品書店……也許是對台灣長久以來的標籤太過熟悉,我不斷地將之前聽到的看到的印象中的台灣與現實觸摸到的台灣印記做著對比,然後發現它們一項項理所當然地重合著,並無幾分出入。
於是在最初的新鮮感過去之後,就開始感到有些麻木與無趣。記得在台北故宮參觀時,看到翠玉白菜,也許是之前對它的了解頗深,期望頗大,想親眼看看這樣自然樸拙的物件,然而,當我在真正親眼見到後,反而是略略失望了。和曾經在圖片裡看到的無甚差別,甚至於,沒有了光影的投射,這鎮館之一的寶物看起來竟是落寞了幾分,就那麼呆呆地躺在玻璃櫃子裡,接受著眾人的目光。
而這種失落不僅僅是在這些事物本身,對於台北故宮的文物,甚至於對於整個台北故宮,我都開始有些微如此種種的牴觸。也許是因為對北京故宮更多的熟悉,在沒有了朱瓦高牆的千重闕所帶來的氣魄與時光蒼茫之感後,台北故宮看起來更像是一場精美的藝術展,而不是「故宮」。漸漸地,當真實可感的台灣與印象裡的台灣開始有了交錯,我真正有了初到異鄉該有的陌生與無所適從之感。
第一眼的台灣是熟悉,第二眼是陌生。同樣的自然環境,同樣的緯度,撇去人為貼上的標籤,眼裡看到的台灣開始嶄露出個性的一面。從同源的中華文化裡衍生出的截然不同於大陸的社會文化體系,台灣因此而陌生。
在熟悉的氣候下,我探尋起更加真實的台灣,比旁人說的,書本裡的,網路上的更加具象可感的台灣。在台北的第二晚,從國父紀念館一路走回了酒店。街道都是窄窄的,天微微的有些下雨,呼吸間是潮溼的水意,夜有些深,路上人跡漸少。路過7-11時,進去買了想寄回大陸的郵票,因為不清楚郵票面值,於是向店員打聽。
年輕的小哥一邊仔細清點著郵票,一邊與我閒話家常,用帶著軟濃腔調的國語問著我來自大陸哪裡,又想往哪裡去。「我從北京來的,打算在這待一周。」我有一搭沒一搭的回答著。「嗯,北京!最近有好多從北京來的客人,是來驅寒的嗎?北京應該很冷的,下雪了吧,我還沒怎麼看到過雪呢。最近台北雨有下很多,出門記得帶傘哦。」
小哥的反應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想,最近真的是有很多北京來的遊客吧,他應該也是無數次的這樣叮囑寒暄過吧,應答的是如此的自然流暢。有些不同於大陸的聊天方式,難得聽到的軟軟語調,親切卻又不過分熱情的招呼,有種讓人陌生的舒服。
來自大陸的風,裹挾著台灣海峽暖溼的水氣浸潤著這塊土地,不同於大陸的花園式街道,沒有很寬,卻很合適。龍山寺舊舊的老街區,聲聲入耳的軟軟台語,貼心卻有些趣味,清淡卻回鮮的擔仔麵,幾天下來,用甜甜的聲音將「麻煩你了,謝謝」一直掛在嘴邊。
台灣,用熟悉的氣候孕育出了藏在街臨轉角裡的陌生文化,親切,舒服,像一朵被小心安放的花,開在東南的方向。從熟悉到陌生,再到熟悉,我還是妥帖地走過了在台灣的一周。
- Mar 24 Tue 2015 14:53
《大陸人看台灣》合輯之七十九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