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偷吃蛋糕太陽餅還偷零錢 蕭家淇怒斥太扯了
ETtoday 新聞雲 2014年03月24日 13:03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反服貿群眾23日晚間攻佔行政院,不僅打破玻璃闖進辦公室,更是極盡破壞,不少骨董家具被搬走當成擋門的工具,學生看到食物也直接打開來吃,副秘書長蕭家淇就很生氣,說學生不只偷吃他從屏東訂的蛋糕,還有太陽餅,甚至還偷了同仁放在抽屜裡的零錢。
行政院副秘書長蕭家淇指出,「禮拜五才寄過來要送給同仁吃,是屏東的,屏東的蛋糕,現在呢?被他們吃掉啦!」被偷吃的蛋糕還剩一塊,就擺在2樓陽台桌子上。
蕭家淇越說越生氣,因為學生攻佔行政院,不僅破壞他辦公室的東西,鐵櫃被整個搬到桌子上橫躺著,連食物也沒放過,他說,「從台中帶太陽餅上來,要送給同仁,也被吃掉啦!太陽餅之外,還喝我們的礦泉水,還偷我們的零錢。」
不只副秘書長辦公室被破壞,一樓的政次辦公室更像被龍捲風狂掃過,前一晚學生從這邊爬進來之後,把玻璃打破,開始進來破壞;最誇張的,連天花板都整個被打破,甚至把電線都扯了下來。
陳希舜辦公的房間幾乎看不出原來的模樣,大木頭辦公桌不見了,電腦螢幕主機、電視通通被扔在地上,旁邊用來會客的沙發椅只剩幾塊墊子,椅座呢?根本找不到,原本這邊應該有桌子,一個辦公桌的全部被移走,不知道被搬到哪裡去了,所以把電腦、桌機全部都撒到地上。
另一邊開會的小房間滿地玻璃,白板上也被寫滿抗議標語,往外走到機電房,玻璃被打破,喇叭鎖整個被撬開;行政院主樓入口處的大門更是慘不忍睹,門板跟卡榫分離,看出學生衝撞時力道有多猛,前一晚闖進行政院的學生還說,「小心、小心!先把它打開。」
骨董屏風扛了就當擋門的工具,連桌子也被整個立起來擋住警察去路,學生闖入行政院像是劉姥姥逛大觀園,後續收拾讓行政院一個頭兩個大,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表示,「如果是古蹟的話,它的修復過程比較複雜,並不是說我們找好人就可以修,它有一定的程序要經過
到底被破壞的東西要跟誰討賠償,行政院還要等清查結束後才決定,只是看看被學生破壞後滿目瘡痍的行政院,難道要其他納稅人幫忙出錢修復嗎?(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讓你吃個夠」 157盒太陽餅直送行政院
蘋果日報 2014/03/24 19:42
行政院副秘書長蕭家淇上午對媒體表示學生進入行政院他的辦公室,「桌上的太陽餅被吃掉了!」引起網友圍剿,痛批:「我們的官員只在乎太陽餅!」
「jayin07」 下午在PTT上PO 文:「我與十餘名友人已經集資30k,訂購150盒阿明師太陽堂的太陽餅 (1500個),將寄送給蕭副秘書長,代替學生彌補他的損失」「有感於學生在醫院休養非常辛苦,一群在網路上集結的鄉民決定幫學生加倍奉還,送給蕭副秘書 長1500個好吃的太陽餅。因為我們都是和平理性,優質尊爵的好公民,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謝謝蕭副秘書長的餅!」
《蘋果》下午到自由路 「阿明師」太陽餅店查看,發現果然有大批準備宅配的太陽餅,宅配地址都是台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一段1號行政院,收件人是蕭家淇!一口氣訂購150盒太陽餅 的邱先生,是北部某醫院精神科醫師,他說,看到蕭家淇在電視上的談話,覺得他對個人財產相當堅持,「竟然為了4盒太陽餅感到如此焦慮,因此和朋友集資3萬 元買太陽餅給他,如果自己吃不完,還可分送行政院其他同事。」
邱醫師說,3萬元是他和另十名友人透過臉書集資,其中包括工程師、研究生、職業軍人,希望蕭家淇收下太陽餅,如果不收,將捐贈其他團體。
另名訂購者是在屏東念書的盧姓女大生,她接受《蘋果》訪問時說:「他(蕭家淇)不是很在乎太陽餅?很想吃嗎?就讓他吃個夠!(鮮明/台中報導)
相關新聞謝謝馬政府 太陽餅大賣
論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政策爭議
( http://stm.ym.edu.tw/article/327 )
陳瑞麟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 教授
2013年6月20日,馬政府的國策顧問、知名的出版業領導人物郝明義發表公開聲明,呼籲政府暫緩與中國簽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以下簡稱「服貿協議」)。消息一經媒體披露,舉國嘩然!原來馬政府已秘密與對岸談判許久,即將簽訂協議,互相開放服務業進入對方管轄領域。可是,除了馬政府官員外,這個「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內容是什麼?政府究竟開放了什麼給對岸業者?開放的方式是什麼?沒有人知道。就在郝明義聲明的第二天,馬政府仍然依原訂計畫與中國簽署此協議,並公佈內容。一下子,所有被開放的服務業人心惶惶,反對黨大聲譴責馬政府此協議使中國長驅直入,社運團體則擔心服務業勞工和弱勢者受到傷害,學術界也開始發出反對的聲音。
馬政府的最初反應出於經建會主委管中閔,他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台灣知名的計量經濟學專家,極力倡議與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他並沒有以任何經濟學理由來說服反對聲音,反而責備對方說:「如果談好的都可以推掉,未來TPP 也不用談了」,並要別人「認清大局,識大體」。直到7月4日,行政院長江宜樺才表示行政院考慮提出說帖來解除民眾疑慮。而且馬政府公開要求立法院召開臨時會議,主張立院臨時會必須整批審查、包裹表決,而且不能修改任一條文。對反對者來說,馬政府官員一開始的反應不僅顯露出濃濃的「知識菁英傲慢」,也暴露了「當權者的傲慢」。
台灣大學經濟系主任鄭秀玲打響了專業學術界的第一波反彈,她直陳服貿協議將重傷台灣經濟,應該立即中止、重新談判。由於馬政府在整個談判過程中的黑箱作業,以及過去對中國幾乎不設防的開放記錄,獨厚財團的施政作風,使得民間社運團體深感疑慮,他們特別擔心台灣的民主制度、文化自由、弱勢勞工受到傷害,包括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兩岸協議監督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勞工陣線等等團體召開聯合記者會,聲明〈反對濫開臨時會,反對草率通過服貿協議〉。面對學術和社運界隆隆砲聲,產業界的惶惶人心,反彈聲浪極大的民意,馬政府不思反省,反而變本加厲地指責學界、業界「扭曲、造謠、誤導」(矛頭更隱然地指向台大經濟系主任鄭秀玲),鄭主任因而向行政院長江宜樺下戰帖,要求公開辯論。
7月15日行政院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進行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經濟影響評估報告」公佈(附檔一),結果非但不能釋疑,反而引起更多批評,因為評估的影響效益極小(見下文),眾人譏笑「服貿協議」對GDP 的提升數字比起統一超商一週的營收還小,反對黨批判此評估粗糙荒謬、報喜不報憂,執政黨籍的立法院長王金平則直言看不出此協議對台灣好在哪,後來陸委會也不滿意這個評估,說它的模型未更新,因此低估了整體效益。由於公眾批評馬政府此政策缺乏與民眾的溝通,馬政府因此開始安排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陸委會主委等下鄉出席說明會,然而由於刻意管制反對聲音,濫用警力,引發更多批評聲浪。7月30日包括台灣大學文學院、社科院院長等十八位學術藝文界人士,發表「實踐民主程序,重啟服貿談判」的聲明。立法院也決議召開更多公聽會,直到8月初臨時會結束,服貿協議的條文總算尚未在立法院中審查。
本文將使用一套「認知評價框架」(the framework of cognitive evaluation)來分析和評論此一爭議。首先應用SSK 的「不偏倚原則」(principle of impartiality)來中立性地分析「服貿協議」的支持與反對雙方,對此協議生效後會產生的經濟效果,分別有什麼樣的「經濟學推理」?亦即,兩方各自根據什麼樣的經濟學原則、理論、假設或模型,卻推出截然對立的結果。然後再使用科學哲學(特別是模型和科學推理的規範觀點)來進行服貿協議的量化評估和質性推論的評價,最後反省STS 的一些方法學原則。
一、服貿協議的經濟學爭議
在服貿協議的爭議中,台大經濟系鄭秀玲主任於受訪時,提出幾個理由來反對這個服貿協議(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l/1/today-p1.htm),我整理如下:(A1) 台灣服務業的規模極小,幾乎不設防的開放使台灣業者無法與中國資本雄厚的業者競爭;台灣允許中國業者在台以獨資、合資、合夥及分公司等形式設據點;但中國對我國的開放多需以合資形式,並加諸地點(如所謂的海西區)等各項限制。(A2) 服貿協議只有利於金融、電信等大財團及會計師、建築師、醫師等專業人士;受害的是留在本地的弱勢產業,如美容美髮業、汽車維修業等,中資進入後以連鎖店經營,將重演超商消滅雜貨店的情況,弱勢產業將大量倒閉,造成大量失業。(A3) 中資來台並非單純商業考量,還夾雜政治目的。不設限的開放有利於中國掌控台灣的各種服務專業和文化活動。(A4) 此協議全面開放中國員工來台,沒有專長限制,形同變相移民。(A5) 此次中國是有策略地開放他們亟須的專業技術人員,並且配合他們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所謂「海西經濟區」的發展計畫,而台灣則不設防地幾乎全面開放所有服務業,政府則缺乏應有的「產業升級」輔導計畫。鄭主任結論是:服貿協議簽署後引發的資金、技術與人員移動,將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及近五百萬勞工的生計,對台灣經濟不但沒有正面影響,反而將有極大傷害。
為了評估此協議生效後對台灣產生的經濟效益,中華經濟研究院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經濟影響評估報告」使用國際間評估自由化效益常用的「多國貿易分析模型」(GTAP model)。然而,多國貿易分析模型的主要是由商品貿易而建立的,其原始資料庫並無各項服務業的貿易障礙量化數據,因此無法直接用來推估服務業的自由化程度。商品自由貿易的主要障礙是關稅,但是服務貿易係由人員提供服務的交易,無法直接課以關稅,主要貿易障礙係人員的往來和資本流動的限制。為了能使用GTAP 模型,中經院的報告透過計量分析常用的「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利用兩個方程式計算「約當關稅」(Tariff equivalent),再推估「服貿協議」生效後,中國與台灣各自「約當關稅」降低的情況,然後中國服務資本進入台灣的可能規模,推算出其對台灣可能產生的經濟效益。結果有三:
(1)總體實質GDP增加約9700萬美元到1.34億美元之間,增加率0.025~0.034%。
(2)增加我國服務業產值3.9億到4.28億美元,成長幅度約0.10~0.11%。
(3)總就業人數估計可增加11380-11923人,就業成長幅度約0.15~0.16%。
很顯然地,這個量化影響評估純粹就一些經濟變量作推算(下文將再討論),完全沒有(也不可能)納入其他政治、文化、國家安全、弱勢勞工、經濟規模、經濟自由度、潛規則等變因,也沒有談到任何負面影響,它將開放程度化約成「約當關稅」來作推算。當然,這個評估本身坦白地說明其限制:「模擬結果顯示的經濟衝擊或效益,並未納入政府、產業針對相關影響所採取的因應措施…同時量化評估亦無法呈現如經濟安全、人才流動、社會觀感等非經濟議題之影響」。
人們可能把鄭秀玲主任的論述看成是一種「質性評估」(我較偏愛稱為「經濟學推理」),把中經院的評估報告稱作「量化評估」。不過,在支持馬政府的服貿協議政策中,也有類似的質性評估,即前副總統蕭萬長於7月23日在《聯合報》A4版發表一篇〈台灣為什麼需要兩岸服貿協議〉(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8045534.shtml),他的理由是服務業對台灣GDP 成長貢獻度不高,代表台灣服務業必須進一步現代化,需要外部刺激。他舉了兩個例子:1983年開放麥當勞刺激本土連鎖餐廳的發展;1990年代間大賣場進入台灣也刺激本土賣場的改革,足以和外商分庭抗禮。至於大眾擔心的政治效應,蕭萬長認為「我們不能因為他們有一些政治考量,就對兩岸經濟協議退避三舍…我們反而要發揮自己的智慧,讓政治因素在台灣起不了作用…台灣最有力量的資產就是自由民主。…只要我們堅持站在自由民主的一方,真正該害怕的應是北京,而不是我們。」在國會審查上,他認為應該逐條審查、包裹表決,他結論是「開放原則不能變,不然台灣沒有出路」。
「守護民主平台」裏的經濟學家,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陳吉仲教授則作了「反對服貿協議」的質化與量化評估〈為何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見附檔二)。他首先指出,由於兩岸的語言和文化因素,服貿協議生效會對台灣經濟產生「取代」和「替代」的效果──所謂「取代」意謂台灣的一些服務業會失去舞台,從業勞工可能會失業,並不是像開放麥當勞一樣只有替代效果。接著他提出四大經濟理由:(B1) 經濟部(含其智庫)評估報告不可信:未評估所得差距、工資水準、就業人數、每一產業受衝擊程度、經濟安全、糧食安全(包括食品安全)、社會文化、勞動力等影響;(B2) 以開放中國獨資合資觀光業為例,中國觀光客來台的收益將完全落入中國手中,經濟成長果實將被中資擁有著拿走;(B3) 沒有考慮台灣糧食安全的問題,尤其是「自由經濟示範區」和「服貿協議」的結合,將使市面上食品無法分辦是否為台灣製或中國製;(B4) 根據可能的失業人口(10%高中職以下學歷勞工會被取代),量化的模擬的結果,就業人數會減少4.4%,GDP會減少2.42%。
純就經濟學專業著眼,在這個「服貿協議政策爭議」對立的兩邊,對於「經濟學、經濟影響評估的範圍」、「開放與自由貿易原則」和「量化評估的模型選擇」均有相當大的差異。第一,支持服貿的一方預設有某種獨立於其它社會面向的純經濟學,中經院的評估中把「經濟安全、人才流動、社會觀感」均視為「非經濟議題」,蕭萬長認為可以讓「政治因素不在台灣起作用」,因此,他們的評估或推論完全沒有涉及反對者一方要求的「國家安全」、「人才流動」、「弱勢勞工」、「社會文化」、甚至「糧食安全」等──反對者則認為這些無疑是經濟學、經濟評估的必要項目。第二,支持者隱然預設這是兩個服膺自由貿易與開放原則的國家之間的協議,換言之,把中國也當成一個自由開放的國家,尊重自由市場和自由貿易原則。例如中經院的評估報告中,許多產業中國對台灣的服務貿易「約當關稅」比台灣對中國還低。然而,反對者的一方則不認為中國是一個自由的市場經濟國家,相反地,它實行的其實是「國家資本主義」,守議民主平台的顏厥安教授因此質問江宜樺院長:「如何對一個『不自由』的經濟體來『自由開放』?」(立法院7月25日「兩岸金融、電信開放的民主人權衝擊」公聽會引言稿,詳見附檔三)第三,經濟影響的量化評估涉及模型的選擇,以及初始條件和參數的假設,不同的選擇、不同的設定,都會影響評估的結果。哪一方的模型和設定比較「接近真實」?這一點涉及對經濟學模型和模擬的本質之理解──一個科學哲學擅長的課題,也是下一節的主題。
二、模型推估與檢驗的問題
經濟學的理論模型和實際經濟狀況之間,有一個永恆的鴻溝。這個鴻溝甚至有兩層:第一層是理論模型本身表徵的是理想化條件下的結構;第二層是初始條件和參數的設定也是推估的。中經院使用的「引力模型」和「約當關稅」的換算就是一個鮮明的實例(參看評估報告附錄)。「引力模型」使用兩條方程式來換算服務貿易的約當關稅,第一條方程式要推估服務部門的「進口需求」,其變項是「i國自k國進口j部門的產品金額」、「i國GDP」、「人均GDP」、「部門別與國家別的虛擬變數」、「i國及k國首都間的距離」等等,可求得「進口預估值」;第二條方程式用來計算「約當關稅」,其變項有「進口實際值、預估值」、「進口替代彈性」等。使用這個引力模型來推算經濟效益有許多問題:(1) 方程式本身已包含GDP,算出約當關稅後又用來推估降低「約當關稅」可以增加多少百分比的GDP ,整個計算本身是循環的;(2) 在換算「約當關稅」本身時已不斷地使用預估值;(3) 「虛擬變數」、「進口替代彈性」等都是推估的數值。因此,問題並不在於評估或模型的粗陋,而是經濟學的量化模型模擬的本質──其得出的數據永遠都是猜測的、都會有相當大的誤差。但是,量化模型的模擬仍然是有用的,例如從中經院的這評估本身,我們可以推出:在如此簡化和理想化的模型模擬下(甚至排除其它一切干擾因素──例如中國本身的經濟性質),「服貿協議」得到的效益如此之小,那麼更恰當的經濟影響推論就是:把實際上的各種負面干擾因素再加以考慮之後,服貿協議所能產生的效益極有可能是相當負面的。
反對服貿協議一方堅持經濟影響評估應該輔以「質化評估」──對我來說,就是一種「經濟的因果推理」,亦即考慮各種可能的影響因素,以非量化的方式,針對種種因素互動可能產生的結果進行推理。但是,我們看到在支持一方的人士,例如蕭萬長,似乎就是使用「看不見的手」的推理模式,推論只要「開放」,市場經濟會自動回到均衡,台灣的服務業也可以更加強大。但是,在這種極為古典經濟學原則的推論中,經濟規模差異是否都不相干?國際貿易理論中「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是否都不會發生效用?中國的政治企圖都無法起作用?針對最後一點,蕭萬長訴諸於台灣的「自由民主」的力量(資產)──但這似乎是訴諸於信仰,和堅信「上帝會站在我們這一邊」沒有不同。更何況,台灣的自由民主是否穩固?馬政府是否「堅守自由民主的陣容」?學術界對馬政府完全沒有信心,觀乎馬政府整個談判簽約的黑箱作業過程、以及事後對待反對聲音的態度就可瞭然於心。
所謂「質化評估」或者「經濟的因果推理」,當然也是一種預測。因此重點就在於如何判斷哪一方的預測是比較好、比較有可能出現的預測?從科學方法學的角度,本文提出五點判準:(1) 推論的品質:從前提到結論的推論過程越嚴謹、越周密、越一致,則推論的品質越好。例如蕭萬長的「推論」其實是訴諸於非理性的信心(看不見的手、自由民主的力量等),很難說有什麼好品質。(2)預設的合理性:所有的推論都有其隱而未明言的預設,如果一個推論的預設不合理、不真實,那麼這個推論就很難推出真的結論。例如預設中國是一個政府少干預的市場經濟國家就是一個不真實的預設。(3) 對相關因素的考量:一個干預或改變(例如服貿協議的開放),會牽動許多相關因素,一起造成某種結果。因此如果在推論時對於相關因素的考量越完整、越全面、越相關,則預測的結論越可能趨近於真實狀況。反過來則否,例如服貿協議的反對者質疑馬政府完全沒有進行「國家安全、人才流動、勞工失業、社會文化」等等方面的衝擊評估。(4) 交叉對質:如果對立的雙方,其中A方能夠有效地回答B方的各種質疑;而B方對A 方的提問和質疑採取迥避、漠視、或不回應的態度,那麼可以判斷 B 方的推理比起 A 方更經不起考驗。例如,馬政府對於反對方的挑戰、質疑、提問幾乎完全採取漠視和迴避的態度,反而只能「惱羞成怒」式指控對手「造謠、扭曲」,企圖把論理導向口水戰。(5) 相似經驗的類比檢驗:當干預還沒發生時,實際結果是不得而知的,因此一個干預性的政策永遠無法以事實來檢驗其好壞。萬一實際的結果極糟,也無法挽回了。如果過去有相似的干預已產生某種結果,這可以說是一個相似的經驗,這個經驗就可以用來類比地檢驗對新干預的可能結果之預測。就「服貿協議」而言,2010年馬政府與中國簽訂的ECFA 之實行結果恰恰是一個好的「檢驗」。
ECFA實行三年的結果,《商業周刊》第1336期有一篇報導〈悶!預估效應全面落空:ECFA三週年,台灣越玩越輸?〉,整理當初ECFA簽訂時,馬政府的預期和三年後的實際結果:(i) 預期台灣在中國進口市場排擠日韓;結果台對陸進口市場有率下滑1.03%,排名輸日韓。(ii) 預期:可增加台灣GDP 1.65% ~ 1.72%;結果GDP成長下滑,2012年僅1.25%。(iii) 預期吸引外資投資台灣;結果:近三年吸引外資能力,連越南、泰國都不如。(iv) 預期早收清單關稅減免,幫助台灣農產品進口;結果整體出口雖成長,部分項目卻嚴重衰退。(v) 預期幫助台灣與其他經濟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結果僅與星(新加坡)、紐西蘭展開談判,不見其他重要經濟體。(vi) 預期每年與中國貿易關稅減免可達新台幣3000億元;結果到4月止,僅減免新台幣254億元。換言之,ECFA生效三年來的結果,否證了當初馬政府對於此協議生效的預測。尤有甚者,ECFA實施三年來有幾個常被媒體報導的「傷害性或具傷害風險的結果」:平均薪資退回14年甚至16年前、失業率居高不下(亞洲四小龍最高)、越來越多台灣年輕人不得不到對岸工作、中國的政治、文化影響力越來越因為經濟因素進入台灣、與中國的雙邊貿易占台灣與全球貿易總量的比例不斷攀高(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內)。那麼,這個結果能否用來類比地檢驗「服貿協議」的預測準確性?
從上述科學方法學的分析來看,馬政府與反對者對「服貿協議」的量性和質性評估熟優熟劣,似乎不言而喻。當面對如此多理性分析和反對時,馬政府仍執意推動這「服貿協議」,不願重新談判、堅持包裹表決,這會令人強烈懷疑:他們真地根據(經濟)理性在作決策嗎?還是他們的政策和決策背後其實有一個強烈的政治意圖在推動著?蕭萬長認為可以「讓政治因素在台灣起不了作用」,但是焉知馬政府其實是完全以「政治意圖引導經濟決策」?
三、STS的方法學反思
「認知評價」這一套分析框架,可以摘要如下:首先應用「不偏倚原則」中立性地分析爭議雙方的事件發生經過、並重建兩方論述的實際推理,然後在此認知基礎上使用方法學來進行規範分析或評價。這套分析模式結合了事件演變與發展(含實際推理與實作)的「實然面分析」與針對推理與實作品質的「規範面評價」,可以幫助我們在爭議中作出合理的評價和選擇。這套分析模式不僅使我們扮演事件發展的觀察分析者,也可以當一位介入事件發展的言論干預者。尤其是「規範面評價」未必一定是針對推理的方法學評價,也可以使用倫理、正義、民主、風險溝通等等社會價值。
本文並未使用STS常用的「對稱原則」(principle of symmetry),因為筆者並不相信也不贊同應該對爭議雙方作一個對稱性的分析,它先驗地假定爭論雙方的論述建構都是出於同樣類型的原因,但這這不實際也不合理,尤其不適用於社會科學。例如,在服貿協議中,我們為什麼不能假定一方的論述有可能是出於政治動機,而另一方則是出於對於社會正義等價值的追求和許諾?對稱原則也與本文的評價模式相衝突──如果我們要從事認知或非認知的評價以做出選擇,我們就無法在爭議雙方之間保持對稱。當然,這一點也可以被擴張到工程技術和自然科學。事實上,投入反國光石化、反核四、反醫療自由化、反國家浮濫徵收土地的STS學者們,大概也沒有在意過什麼對稱原則。
STS主流的「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vism)主張科學的理論(或論述或推理)的建構是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這個觀點其實是把社會科學的主流觀點(國家、制度、組織、社會科學理論等似乎當然是社會建構的)推廣到自然科學。針對自然科學的分析,我們可以籠統地使用「社會因素」(例如「政治經濟利益」)來說明自然科學的理論建構,然而當我們回到社會科學時,就會發現所謂「社會因素」都是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在自然科學裏,社會建構論似乎有一個簡單的架構:「社會因素」是因,自然科學理論、工程技術和科技政策是果。但是在社會科學裏(例如經濟學),我們面對了「社會因素」(經濟利益)、「社會科學理論」(經濟學理論)和「社會政策」(經濟政策)三者間錯縱複雜的關係──三者似乎彼此互為因果。做為社會科學家一分子的 STS 學者,如何反身地解開這樣的謎團?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
這十年,香港的變化
( http://ahongkonger.weebly.com/ )
我是一個香港普通的市民。
我不懂預測經濟學,不懂政治對錯,不懂台灣服貿,不懂CEPA好不好。
只想跟大家說一些發生在「中國香港」鐵一般的事實。
這些事實跟CEPA有什麼關係,有多大關係,沒了CEPA會更好嗎? 還是更差了?
留給專業人士分析。
圖解請看 http://ahongkonger.weebly.com/
去立法院前先下載:如果馬英九切斷我們的網路,請用 FireChat 保持聯絡
MyFirefox.com.tw 2014-3-24
抗議行動的成敗有很多因素,但「通訊」絕對是一個關鍵!
這幾天在立法院或是昨夜在行政院附近的朋友一定知道,身邊人越來越多的時候,3G 訊號就越來越弱,嚴重時甚至根本訊號全無,那萬一這時候臨時需要動員朋友去支援該怎麼辦?真心推薦大家這個不用網路也可以傳 Message 的神器 —— FireChat。
FireChat 是舊金山的一個新創公司 Open Garden 開發的獨闢蹊徑,同樣是可以發送照片和文字的通訊應用,FireChat 卻無需網路的支援。
沒網路,只要打開藍牙或 Wi-Fi 就好
沒錯!要使用這個通訊平台,你連註冊都不用,只要直接打一個 ID 就可以直接開始聊了,還可以匿名。
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你可以與附近 30 公尺的其他 FireChat 用戶聊天。利用 iOS7 的多點連接架構技術(Multipeer Connectivity Framework), 這個框架使得 FireChat 可以藉助藍牙或者 Wi-Fi(只需要打開就好,沒有網路也沒關係) 互相溝通,無需網路。事實上, iOS 7 設備共用資料的 AirDrop 就基於類似的方式,而 FireChat 的使用者可以用藍牙和 Wi-Fi 進行訊息傳輸,並跟一般通訊 App 一樣支援文字和圖片。
別以為這個 App 很不實用,當你在網路被切斷、隧道、森林野外、民怨沖天的抗議現場,這真的是實用的溝通利器啊。
Open Garden 的創辦人 Micha Benoliel 說:「只要有一台安裝了 FireChat 的設備作為網路鏈中的節點,就真的沒有什麼地理限制可言。」
真的有用,我實際拿我和同事的兩隻 iPhone 測試了一下,在「飛航模式」下只開藍牙,真的便可以接收對方的訊息,也可以跟在立法院靜坐的朋友溝通,你說神不神!
你今天晚上要回到抗爭現場嗎?兩件事必做:1. 安全第一。 2. 跟夥伴一起下載 FireChat,讓你無時無刻都和所有人保持聯繫。
「我們自願留下!」糾察向60學生下跪感謝
新頭殼newtalk2014.03.24 林雨佑/台北報導
千名反服貿群眾23日晚間占領行政院,被鎮暴警察粗暴驅離的學生中屬靜坐在行政院內廳的60名學生情況最為慘烈,因為記者全都被警察驅離,這群學生最後是如何被鎮暴警察對待,目前仍不得而知,而在鎮暴警察強勢驅離前,有這麼一個故事。
23日晚間,百餘名學生爬窗衝進入行政院大樓內,並推開大門,與警察發生多次衝突後,警察以優勢警力固守住三個大門,而留在內廳裡面的學生剩下約60名,眼見無法再突破警方人牆,學生們隨即靜坐樓梯前方,並開始進行被警察拖走時的動作演練,以及留下姓名和聯絡方式作為之後追查行蹤之用,還拿起筆把自己家人的緊急聯絡號碼寫在自己的手上。隨著被驅離的時間越來越近,不斷傳出外面鎮暴警察、水車越來越近的消息,氣氛非常越來越緊繃,許多學生難掩緊張的心情,有人低頭、有人望向門口。
而就在警方近4點正式驅離前沒多久,一位糾察隊成員跑進來,跟所有學生說:「我們沒有辦法保證你們等一下會發生甚麼事情,如果有人想要退出,沒有關係」,不過60名學生意志相當堅決,馬上回說「我們不怕,我們是自願來的,我們自己負責!」,糾察隊情緒相當激動,繼續強調,他真的不知道警察會用甚麼方式驅離,但學生臉上仍表現出堅定的眼神,開始大喊「退回服貿、捍衛民主」,最後,該名糾察隊在學生們面前跪了下來,然後他默默地走回場外,這時,學生們仍不停地大喊口號。
凌晨3點53分,警察推開現場10多名記者,並加派人手阻擋在學生面前,最後,數十名鎮暴警察出現並將學生們包圍,學生們仍繼續大喊「退回服貿、捍衛民主」,而媒體的視線因仍被阻擋,最後,學生們到底是如何被鎮暴警察驅離的情況不得而知。
鎮暴警告訴學生:明天輿論當然倒向我們
新頭殼newtalk2014.03.24 文/李又如
為了別人的邀稿,採訪完待在立法院議場內第一線的朋友,本來就要離開,卻沒想到又是一個待在街頭過夜的夜晚。陪著第一次到現場的朋友在濟南路看著看著,手機突然傳出了消息:「行政院被占領了。」
於是我跟友人開始狂奔,從濟南路跑到行政院中山南路的門口。只見一群人圍在牆上,大喊著不要跟警方起衝突。然後事情發生的很快:大家突然開始翻牆進入,「裡面人不夠!願意的人就來聲援!」我先是猶豫了一下,後來決定進去。
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想當媒體,把裡面的消息傳出來。
來到立法院現場的這幾天,我的初衷是:我已經不知道該相信誰。在家裡看電視新聞,跟Facebook、網路轉播的都不同,實在止不住焦急,才到了現場,更發現媒體捕風捉影,只聞血腥、話題的報導方式。
於是我翻了進去,衝到旁邊,聽著他們的訴求:佔領行政院,是因為下午馬英九的公開說明完全沒有誠意,希望能得到更積極的回應。我開始拍照、打字,希望能把這裡的消息傳出去。
這幾天,台灣的年輕人發現,他們的敵人不再只有政府、財團,還有媒體。坐在立法院的人最痛苦的就是迎接輿論的眼光,當媒體說這裡是「暴動」,家長擔心得要命;當媒體引導話題,將焦點放在學生對建物的破壞,而非訴求,我看見許多人在電視機前搖頭。在社群網站上,也是草木皆兵:哪裡開來了警備車、佔領行政院只是個圈套、行政院裡面打起來了……我努力告訴我Facebook的朋友們:「沒有,這些都是假消息,現場和平地在靜坐。」但還是抵不過一波又一波的批評和謠言。什麼時候,我們需要這麼努力的「澄清」眼見的事實,而你我明明就站在同一個地方?
現場人力不足,我跳出來幫忙當動線志工,守護醫療站。我旁邊正好是一對父女,不知道是父親想來、還是女兒想來?但他們都來到此,補上一堂我們遲來已久的公民課。父母這一代的公民課,是三民主義、是權威、是順從;而我們的公民課則被拿去複習「更重要的科目」,培養出一群會考試、會讀書,卻不會思考的學生。
然後現場開始有騷動,一群警察試圖從破口闖入,群眾圍了上去,動線志工也被解散,前去幫忙,接著我就一直坐在那裡,坐在警察的前方。
其實我們都知道結局是什麼。這不合法,必定會被驅離。但我想,佔領立法院、行政院、甚至監察院,這不是無聊,是決心。
最後,終於輪到我們。
前方的警察人數增加,換上有安全帽、盾牌的人員,我們手勾著手、往後躺下,繼續等待。先進來的是蒐證小組,拿著攝影機站在一旁。身邊有人在哭,朋友安慰他不要害怕,他只說:「我不是害怕!我只是覺得,為什麼警察可以這樣對待我們。」我感受到身旁的人在發抖,因為映入眼簾的是左方的人已經一一被抬走。怎麼可能不怕呢?Facebook上的照片受的傷那麼嚇人、強制驅離就在我們眼前發生,怎麼可能不怕?但當警察對著我們說,「好了!好了!起來了,這樣很難看」的時候,我們還是緊咬牙關,躺在現場。
我身邊有三個女生,或許是女警比較少,我們四個,是最後被拉走的。前、後、右都沒有人,警察大喊:「快起來吧!你旁邊的人都已經走了!」我還是不願起身,望著天空,想著為什麼我得躺在這裡,對抗這樣的事情。
事情最終還是這樣落幕。走出行政院的時候,好多人大喊辛苦了,這一大群人一直在外面沒有放棄守護夥伴。我們因為對政府的不信任而來到這裡,卻全心全意地相信在這裡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奮鬥的彼此。
在被盾牌用力往前撞時,警察說:「你們幹嘛呢?這樣有什麼意義、明天輿論會倒向誰?當然是我們,這對你們有好處嗎?」
是的,我真的不知道天亮以後,政府、社會、輿論、歷史會如何定義這次的行動。常常現場的親身說法仍贏不了眾說紛紜,我在回家的路上,耳邊還環繞著口號,我實在忘不了今夜發生的事。
那明知道結果,仍無所畏懼的一雙雙眼睛。
很多人說我們被操作了,不要再盲目行動:不只是佔領行政院、還有整個社會運動都是。但我看不出來剛剛在我身邊的人,那奮力對抗警察不願離開、那為著不確定的未來死守的堅定,哪裡盲目?無論今夜過後,誰會來收割、誰會來扭曲事實、外界會怎麼看,今晚,在這裡的每一顆心,都有自由的思想。
我們不願再被左右,被政府、被財團、被媒體,我們要自己決定我們的未來。佔領行政院只是個插曲,我相信立法院行動也會繼續;讓我們把火延續,直到它能帶來真切的改變。
江宜樺曾挺紅衫軍 被批換了位子換腦袋
新頭殼newtalk2014.03.24 翁嫆琄/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江宜樺23日下令強制驅離佔領行政院的民眾,引發流血事件,網友今(24)日再度貼出江宜樺於2006年投書中國時報講述紅衫軍倒扁的文章,諷刺江「換了位子也換了腦袋」。江宜樺的文章指出,「憲政民主的核心意義是『統治者不得濫權』,而不是『濫權者可以得到任期保障』。他還說,「手無寸鐵的抗議者如何能完成『流血的革命』?而靜坐前還拼命在訓練義工維持秩序的人民運動,為何要去為軍警的武力鎮壓及不特定支持者與反對者的衝突負責?」
反服貿黑箱民眾昨晚前往行政院抗議,意圖佔領行政院,但遭警方以優勢警力驅離,還造成多人受傷,遭外界批判警方執法過當。由於警方以警棍、盾牌攻擊的畫面在網路上流傳,因此網路上除了罵聲不斷,網友又再度翻出江宜樺於2006年8月29日刊登於《中國時報》A15版時論廣場、回應現任文化部長龍應台的文章「龍小姐,您誤解憲政民主了」。
文中主要講述紅衫軍的倒扁活動,造成正反意見衝突,但江宜樺強調,憲政主義的核心意義是「統治者不得濫權、政府的權力必須受到節制」。他還說,「不僅內閣制/總統制的討論屬於憲政問題,連同性戀者有無婚姻權、賦稅制度能否交付公民投票 、國家領袖能否下令監聽反對者的電話通訊等,也都是憲政民主必須應對的挑戰。如果一個民主國家能妥善回應現實憲政難題的挑戰,就能增益其民主深度;反之,則會變成負面教材,減損其既有的民主文化資產。」
文中還提到,龍應台認為程序合法、謹守規範的群眾運動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但是慷慨激昂、衝破體制的大規模群眾運動則不宜發起。江宜樺則認為,「憲政主義要求我們檢視集會遊行法有無違憲,而非要求我們順服於具有違憲嫌疑的惡法。如果只因為台灣已經將選票普及於每一個人,而國會議員已經全面且定期地改選,就要求人民不該再有上街頭抗議的念頭,那顯然是低估了維繫民主社會所需要的動能。」
江宜樺還說,「如果只因為憂慮群眾運動必然具有的非理性性格,以及群眾運動所可能造成的社會不安,就想徹底否定群眾運動在民主體制中的地位,恐怕會掉入霍布斯式專制主義的思惟。無論如何,筆者很難想像「靜坐」的群眾如何能「衝進總統府」?手無寸鐵的抗議者如何能完成「流血的革命」?而靜坐前還拼命在訓練義工維持秩序的人民運動,為何要去為軍警的武力鎮壓及不特定支持者與反對者的衝突負責? 」
最後,江宜樺更直言,若連符合憲政民主精神的群眾運動也要被曲解、恫嚇、或勸阻,「那就真不知道我們想要培養、想要建立的是怎樣的民主政治文化了」。
台大政治系及其他院校的學生也曾在2013年7月時,聯名發表公開信,抗議政府驅離因在街頭抗議大埔強拆事件的政大教授徐世榮及學生洪崇晏,並以此文章批評江宜樺背棄過去的理念。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臉書頁 2014-3-24
之前其實我就講過了
一位熱心的水電工,解決了許多立委不能解決的問題(低頭)
算啦,總之讓裡面的人舒服一點,路還很長哪
議場變涼了! 水電義工成功開啟送風系統
蘋果日報 2014年03月24日20:50
太陽花學運邁入第7天,議場內環境每況愈下,場內人多,立院又不願開啟空調,導致密閉空間充滿二氧化碳,環境悶熱。但晚間7時許室內環境突然變涼,原來是水電師傅義務幫忙,開啟院內的送風系統,將室內的二氧化碳排出,導入外面的空氣,現場爆出熱烈掌聲。
水電師傅朱先生表示,在電視上看到議場內環境悶熱,所以決定過來幫忙,一開始系統必須摸索一下,最後還是成功啟動空調。朱先生進一步指出,依照環保署法規,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最高標準為1千ppm,但剛剛測量二氧化碳濃度已到達2千~3千ppm,現在空調開啟後已將二氧化碳濃度降至6百ppm。(蔡孟修/台北報導)
網友號召 寄太陽餅塞爆政院
【聯合報╱記者洪敬浤╱即時報導】2014.03.24 07:45 pm
反服貿學生衝入行政院後,新任副秘書長蕭家淇說,辦公室的太陽餅被偷吃了;網友在臉書發起「甜點還給你,權力還給我」活動,號召寄太陽餅到行政院,另類聲援學運。
網友「徐閉」在臉書發起活動,鼓勵寄太陽餅塞爆行政院。網友強調,記得附上小卡片,註明「甜點還給你,權力還給我」,告訴行政院,「有人吃了太陽餅,但政府吃掉人民的權利」。
「公民王先生」今晚買了塊餅,直接寄到行政院,指名送給「蕭副祕與江院長」,還留言「物價上漲,兩人合吃一塊就好」。他強調,用太陽餅支持太陽花學運。
有網友透過網路下單,直接刷卡買太陽餅;也有網友呼籲,不要浪費錢,不如寄給孤兒院。台中嘉味軒餅店王老闆說,下午有學生買了太陽餅,付錢後直接宅配到行政院。
魏揚 凌晨零時裁定「無保請回」
【聯合報╱記者王冠仁、廖炳棋、藍凱誠、劉時均/台北報導】2014.03.25 03:05 am
「你是魏先生嗎?」台北市刑警大隊長黃明昭,昨天清晨兩度率員掩至魏揚周邊,準備逮捕「攻占政院首謀」;第一度被抗議群眾隔開,十分鐘後順利於政院辦公大樓前廣場逮捕人,依妨害公務等六項罪名送辦,讓政院抗爭事件落幕。
母楊翠探視抱他安慰
清大研究生魏揚(廿六歲),接受檢警偵訊後知道將被聲押,忍不住哭出來;魏揚母親楊翠探視時抱著他安慰,辯護律師也好言勸慰。警方昨天送辦卅五人,檢方偵訊後有十三人二到三萬元交保、十八人限制住居、三人請回;檢方聲押魏揚,法院認為無證據顯示他有親身參與妨害公務、侵入行政院之情形,也不能因為是「場控」就認定是主導或指揮者,今天凌晨零時裁定駁回,魏揚「無保請回」。
據了解,昨天清晨占據行政院群眾節節敗退後,魏揚仍不死心,繼續在院內廣場指揮學生與群眾抵抗;台北市刑大大隊長黃明昭,悄悄來到魏揚周邊,手搭著魏揚的手說「你是魏先生嗎」?確認身分後,黃明昭馬上喊說「就是他,抓起來!」
不過,魏揚身邊「親衛隊」人員,迅速把黃明昭等刑警推到一旁,將魏揚團團圍住保護。黃明昭先行離去,十分鐘後,發現魏揚拿著大聲公不斷喊著「警察後退」,同時持續發號施令,黃明昭帶兩名便衣刑警從後方突襲,將他拖到鎮暴警察盾牌後方。
否認是主導或總指揮
魏揚被捕後,只說他有話會向檢方講,不理警方訊問。他接受檢方偵訊時態度平和,承認「占領行政院,為立法院夥伴紓減壓力」等臉書留言是他寫的,目的是希望號召更多人參加,但他是被找去參加這場活動,不是主導者或總指揮。
檢方認為衝行政院的行為看起來有計畫性,且有其他人指稱是魏揚帶頭並負責掌控現場,以煽惑他人犯罪或違背法令、聚眾妨害公務、防害執行公務、侵入住居、毀損器物等罪名,向法院聲請羈押。
台教會替十名師生籌保金
魏揚的母親是東華大學文學系副教授楊翠,她從花蓮趕赴台北,並稱「魏揚沒有施暴,還被鎮暴警察敲頭,是暴力受害者。」台灣教授協會替學生籌交保金,一口氣替十名師生交保。
陳菊:面對學生運動 要有同理心
【聯合報╱記者楊濡嘉╱即時報導】2014.03.24 09:54 pm
經歷很多群眾運動的高雄市長陳菊今天說,面對學生運動,要有同理、要愛護,因為學生充滿理想,沒有什麼利益,對社會公平正義充滿期待,所以面對學生的抗爭,大家要更多溫柔的心、同理的心。
陳菊昨天說,很久沒有看到消防車對群眾噴強力水柱的情況,所以看到昨天晚上到今天清晨的情景,心情很沈重,她也曾年輕,也歷經幾個世代,現在還看到消防車那樣噴水,覺得很難受。
她表示,面對台灣的學生運動,當權者要有更深的同理心,了解學生抗爭的本質,學生為什麼要走上街頭?為什麼會到立法院?為什麼會不滿到行政院表達抗議?這些都要回歸本質去面對學生,執法要有比例原則。
她以長期對台灣社會的觀察指出,面對學生運動,要有同理心、要愛護,因為學生充滿理想,沒有什麼利益,對社會公平正義充滿期待,所以面對學生的抗爭,大家要更多溫柔的心、同理的心。
陳菊認為,學生運動的本質不一樣,學生期待的是更多溝通對話的機會;今天只是一個台灣社會對服貿協議程序不正義的表達,對於服貿協議程序的不正義誰要負責,執政當局應該讓學生能夠表達意見。
陳菊說,學生提出逐條審議、退回重新談判,本意也是一種希望,對台灣社會各個不同的產業有好的、有不好的部分,有沒有更公平的方法,讓這些產業損失、受害最少,這個都是意見的表達,很可惜執政當局沒有給學生溝通的機會。
關於服貿協議的審議,陳菊強調那是基本的程序程序的正義,如果沒有程序的正義,那有實質正義?
她強調這次面對的是學生,學生充滿熱血、理想、沒有什麼利益,尤其高度自治,政黨連插手都不太可能插手,學生有他們的主張,她都是尊重,如果換做她面對學生,願給學生機會。
成大廣場 周一晚再聚反服貿學生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即時報導】2014.03.24 11:03 pm
成大校園內廣場晚間再度有學生聚集,為在北部反黑箱服貿的學生加油打氣,「雖然我們不能北上,但心與你們在一起」。
晚間活動由成大外文系學生吳匯恬等人在網路上發起,由於時間倉促,聚集的人數並不太多,約為300人,但聚會的地點學生人潮相當多,許多路經者都停下來為現場群眾打氣,場面溫馨。
現場除了靜坐外,臉書上事先要求參加者可以穿著深色衣服到場,主辦人員準備噴漆在衣服噴上「捍」字,象徵著捍衛民主。
吳匯恬表示,參與的多數是學生,活動是在政院流血衝突前就發起,原本只是想聲援在北部抗爭的學生,打算靜坐兩小時,但前晚很多人看到電視畫面中的鎮暴景像,都相當難過,臨時變更活動,靜坐外還請同學以便利貼寫下對這次學運的看法,在會中一一念出。
有的學生表達對反黑箱服貿的支持,對在活動中受傷學生的不捨,也有的寫「現在全台最美的人是誰?答案是馬英九,因為暴『正』」,冷笑話掀起現場一陣笑聲。
成大廣場繼廿日舉辦晚會,聚集約三、四千人後,昨晚又有活動,今天接續還有學生的罷課活動,表達學生的熱情。
江揆:服貿非親中賣台
【聯合報╱記者楊湘鈞/台北報導】2014.03.25 03:05 am
服貿協議支持與反對的意見陷入僵局,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天說,即使要把服貿協議退回,也必須有合理的理由,或明確指出協議中的哪一項條文訂定得不好?會傷害台灣的經濟利益等;但到目前為止,反服貿團體並未告訴政府,廿四條服貿協議哪一條錯誤?或要如何修改?「只是以籠統的概念說,服貿協議等於親中賣台、等於破壞台灣的未來,就把它全盤否定」,但事實並非如此。
只要不預設前提 願討論利弊
江宜樺說,只要反服貿團體不預設前提,願開誠布公討論服貿利弊得失,他願意邀請他們到行政院坐下來交換意見。
江宜樺表示,為化解外界對服貿的疑慮,府院從不排除與在野黨交換意見的可能性,能以說明、座談會方式舉行最好,「如果是辯論也歡迎」,若有中立媒體舉辦,邀請在野黨領袖如蘇貞昌、蔡英文等辯論,「包括馬總統、吳副總統及我,都會願意接受檢驗」。
江宜樺說,即使發生激烈抗爭行動,他仍要代表政府對持續抗爭民眾表示「溝通的門永遠是敞開的」,只要任何人願意開誠布公就服貿的利弊得失提出討論,並派出代表來政院,他都願意交換意見。
尊重國民黨團排院會逐條審
外傳馬總統有意讓服貿退回委員會逐條審,江宜樺回應,「沒有聽說總統有意讓服貿退回委員會審」;他重申政院尊重國民黨團主張排入院會逐條審查、討論、表決,就算是細項也可以;不過對於是否可由朝野協商決定在那裡審,江揆說,對此政院「不否認」。對於反服貿人士要發動全國性罷工、罷課示威活動,江宜樺希望各界能夠冷靜、理性對待。他表示,全國性罷課會干擾各學校系所上課及受教計畫,全國性的罷工或罷市則會嚴重干擾經濟活動及社會安定,希望相關抗爭團體不要以這種升高衝突、製造動亂的方式,讓國家更無法治理。
抗爭自由不能無限上綱,民主法治不容無視賤踏
UDN blog 大中華哆啦王 2014/03/23 22:15
各位讀者朋友,原本打算想要感謝各位兩天來四萬餘次點閱、一萬餘次「按讚」的迴響。然而,事態急轉直下。現在已經不是能理性跟這群鷹派「抗議者」說理的時候了。當一群人情緒沸騰,是甚麼事情都做得出來的。
今天晚間,鷹派抗議者宣布攻佔行政院。請問:「佔領」行政院的「程序正義」在哪裡?如果今天,任何民眾針對國家政策有不滿,隨便宣稱自己行使「公民不服從」進而攻佔行政院,那麼國家政策還如何推行?我們正當的民主選舉又有何用?
我絕對支持反對者理性和平進行表達自己意見的集會遊行抗議活動。然而,今天鷹派這番「佔領」行政院的舉動,已經讓這場抗爭活動走調。如果連這種行為都不制止,因為他們有「學生」身分的特權,那以後「學生」便將無法無天,恣意妄為!認為自己的意見就是「正確」的,硬逼政府「非答應不可,否則我就攻佔你」!這已經不是「民主」、「自由」保障的範圍,鷹派抗爭者已經將自己變身為「暴民」。
各位讀者朋友,這是中華民國民主法治史上的重要一刻。人民固然有合法的言論自由,但是如若毫無限制,一般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亦會受到極大影響,一般民眾以投票方式正當選出的官員將完全失去意義。如果針對這種行為不執法,中華民國的民主法治將蕩然無存。
實際上,自佔領立法院迄今已第六天。作為抗議者,必定知道「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抗爭者自己清楚,不可能無限期「佔領」立法院。行政院與總統府這幾天的處理,實際上也是在「冷處理」,風頭過了,就沒事了。因此,根據我所獲知的消息,其實佔領立法院行動內部也已經討論,打算擴大為全臺大專院校串聯罷課的形式。而鷹派主事者知道抗爭不擴大不行,當戰線拉長,媒體目光漸漸轉移,只會如同前陣子的「野草莓」抗爭,草草落幕。他們因此想出「佔領行政院」的行動,維持媒體目光、擴大抗爭規模。對鷹派而言,其實這種決策十分理性,他們還是知道自己在做甚麼;但這卻誕生出了一個不理性的結果。後座力有多強?如果民眾看在「學生」的面子上,還會同情「學生」;然而,今日行政院再遭攻陷,蠻橫的態度,已經讓「學生」這道光環灰飛煙滅。就抗議活動內部而言,鴿派也會有「『學運』變調」的呼聲。反對這種「抗爭」的聲浪,將會越來越大。
更何況,在我前文(《討論五種反服貿論述與被抹綠的抗議者》)的論述當中,也很明確的提到了,「反對」這場抗爭、「力挺」或「不反對」服貿協議內容及程序的民眾,並不是不存在。拙作兩日來獲得一萬餘次的「按讚」,可為佐證之一。抗議者此番攻佔行政、立法兩院的舉措,已經完全偏離了他們所稱的「程序正義」,也完全偏離了他們所要求的「給我民主,其餘免談」。這種進一步佔領行政院的舉措,讓人不禁憂心,如果警方再不處理,是否將由這群學生為所欲為?一般普羅百姓、支持《服貿》民眾的權益,又何在?
中華民國人民以和平手段集會遊行、表達言論,是中華民國做為一個民主國家所應該保障的人民權利。不和平的攻佔公署行為,不可以無限制的縱容。或許仍會有民眾反對警方以暴力手段攻堅、驅離,但中華民國做為一個法治國家,必須強力執法。否則,聚集一定人群,即可視法律如糞土!雖然我也是學生、是一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二年級的學生,但我仍必須在此呼籲:
一、對於鴿派「抗議者」:你們應該已經看到了這場「抗爭」背後的非理性因素。請你們仔細思考,你們在這場抗爭中所要爭取的「程序正義」、「民主法治」,是否已經在抗爭中背道而馳。如果已經無法認同抗爭的路線,便應該考慮是否要繼續為這場抗爭背書。在《伊索寓言》裡,有這樣一篇故事:農夫在剛剛播種的田裡佈下許多網,許多來吃種子的鶴都被捉住了,並捉到一隻鸛。鸛的腿被網折斷了,牠哀求農夫說:「饒了我吧,可憐可憐我吧。我又不是鶴,而是一隻鸛,我是性情優美的鳥。你瞧,我多麼孝順父母,為他們辛勤勞作,再仔細看看我的羽毛,與鶴也完全不同。」農夫大笑說:「你說的話也許不錯;但我只知道,你和這些偷吃種子的鶴一起被捉到,那麼你就得和他們一起死。」
二、對於鷹派「抗議者」:事態已經擴大,抗爭行為雖然已經六天,但媒體的鎂光燈將會繼續對著你們,現階段你們不用擔心成為「媒體棄兒」。但是,這不見得會讓一般民眾更信服你們的主張,而你們的作為離原先所主張的「程序正義」跟「民主法治」,也已越來越遠。「這場抗爭的延續」本身,已經異化成為鷹派「抗議者」的目的。雖然我希望你們審慎思考自己的行為,但是我想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會對這件事情進一步審慎思考,那還是「鷹派」嗎?
三、對於政府:違法行為,不能一味容忍;表見自由,不能無限上綱;民主法治,不可遭受踐踏。為所當為。
政府無需製造烈士:從太陽花學運看溝通智慧
UDN blog Bluemoon 陳徵蔚 2014/03/24 02:58
先不論服貿,也先不談政府與學生誰對誰錯。讓我們純論「溝通」。民眾對佔領抗爭看法兩極。但請想想,最早當學生攻佔立院時,政府其實無需太強硬。政府與學運對立,學生在情緒上自然就找到了對抗的明顯目標,而此時政府等於不自覺地製造了某些人眼中的「烈士」與「英雄」,也給予更多媒體可以炒作的激情素材。到最後,抗爭訴求模糊了,情緒也失控了,很容易淪於意氣之爭。技術上,政府無須給予任何一位學生成為英雄的機會。因為我們都是為了台灣未來而關注,不需要因為衝突,而為某些人的知名度加持。更無需強化衝突,讓有心人士搭便車,這些人抗爭平和時爭取曝光率,抗爭失控就閃得不見人影。因此,倘若政府一開始採用柔性處理,或許這場學運會早幾天失去抗爭目標,也不容易引發民眾普遍同情學生的漣漪。
最早學生佔領立法院時,馬政府無需站在學生的對立面,更無需擺出毫無溝通空間的態勢。策略上,政府可以立刻提供飲水、便當、廁所、衛浴。學生表達疑慮、宣洩情緒,政府傾聽就好。伸手不打笑臉人,當政府對學生的態度柔軟時,學生很難一直強硬。如果政府理性柔軟而堅定,並且適度透過文宣導正觀念,學生過度強硬,反而會引起民眾反感。如果雙方都很理性,那更好,這是溝通的契機。倘若硬碰硬,拒絕傾聽,那就是今天的局面。
即使與學生誠懇溝通,政府還是可以胸有定見,持續推動應該進行的政策。但至少要表現出願意協商的態度,展現誠意。如果始終強硬,學生騎虎難下,很容易失控。這就像頑固的父母與孩子,最後往往導致情緒化溝通。一旦衝突失控,政府只會製造出「人民英雄」與「烈士」,學生悲憤,不會心服。如今很多民眾的反感,已經不是服貿本身,而是有人批評政府,有人謾罵學生。這種分裂,臺灣經受不起。
在過去這幾天,立院何不提供舒服一些的環境,放點輕音樂,緩和學生情緒?甚至在晚上,還可以放放順子的《回家》。「四面楚歌」這個典故,馬政府應該參考一下。在夜晚人心最脆弱的時候,潛意識灌輸「回家,馬上回家」的置入性符號,或許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想想,如果立院內瀰漫著雞腿便當的香氣,並且飄著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立院工作人員盡心款待抗議學生 (此時一定要穿上大大繡有「立法院」的帽子與衣服),你猜學生這股氣發不發得出來?如此,你猜媒體會怎麼報導?政府軟弱?還是寬大為懷?馬政府不能只懂法律,不知人心。善用人心,才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學生抗議可以是件好事。如果政府善加利用學生的憤怒,向中國施壓,反而是「民氣可用」。這就好像中美斷交時,民眾「夾道歡迎」蛋洗美國大使座車。目標是外國啊!如果是今日,可能民眾埋怨的是政府,而不是美國大使吧?學生其實未必要只罵馬政府,要知道槍口一致對外,抗爭更有意義。
王丹、吾爾開希,應該是教清大學生如何身在台灣,施壓中國,向世界發聲才對。畢竟,我們所恐懼的是中國,何必自亂陣腳?這就像在討價還價時,兩人套好招,一人扮白臉,一人扮黑臉,才能取得有利的價錢。一家人自己打起來,反而被外人利用,這不值得。服貿並非完美,因此透過抗爭來令政府警覺,是好事。但是搞到情緒失控、禍起蕭牆,政府、學生,都應該要重新理解「溝通」的意義。
- Mar 24 Mon 2014 22:33
兩岸競合 -- 審服貿 爆激烈衝突; 學生偷吃蛋糕太陽餅還偷零錢 蕭家淇怒斥太扯了 「讓你吃個夠」 157盒太陽餅直送行政院; 論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政策爭議; 這十年,香港的變化 (合輯之一百三十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