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2013-10-17
國台辦:馬習會不需國際場合
〔記者陳慧萍/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想出席明年北京亞太經濟合作會(APEC)領袖會議,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完成兩岸「歷史性會晤」,昨天被中國狠狠打臉!中國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明確表示,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中國人自己的事,不需要藉助國際會議場合」。
陳其邁:北京譏馬癡人說夢
民進黨立委陳其邁對此表示,國台辦的說法是對馬英九的「當頭棒喝」,馬癡心妄想希望能以「台灣地區領導人」身分,在明年APEC平起平坐與「大陸地區領導人」習近平會面,國台辦擺明了是告訴馬英九,不要癡人說夢!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在立院受訪時回應,兩岸領導人會面,必須顧及國內民意、注意對等尊嚴原則,以及不損害國家利益,這些條件都成熟了才有可能,「現在談這些還是太早了點」。
國台辦昨舉行例行記者會,針對馬英九多次藉由媒體表達參加明年APEC的期待,范麗青明確回應,「台灣方面人士」參加APEC經濟領袖會議問題,應根據APEC有關諒解備忘錄的規定處理,「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中國人自己的事,不需要藉助國際會議的場合。」
對於馬英九國慶文告稱「兩岸不是國際關係」,范麗青則肯定表示,「我們注意到了馬英九先生的有關表態,大陸和台灣雖然尚未統一,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關係當然不是國與國的關係。」
新華社記者另提問,台灣方面認為王郁琦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首次會面、互稱官銜,是「兩岸互不否認治權」的展現,范麗青則重申,張志軍與「台灣方面大陸事務主管部門的負責人」見面寒暄,是為了增進雙方了解,更有效處理兩岸事務;「寒暄的意義在此,不必做其他方面解讀」。
針對國台辦接二連三、毫不客氣對馬政府「打臉」,陳其邁表示,中國從未放棄「一中架構」,對待台灣向來都以國內事務看待,一切比照港澳辦理,絕無可能把台灣視為另一個國家。馬癡心妄想在國際場合與習近平見面,不惜在國慶演說宣告「兩岸不是國際關係」,如今證明對岸絲毫不買帳,馬政府的說法就是自吹自擂、一廂情願,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3-10-17
最蠢的談判方式,就是在談判之前就自曝底線,自斷手腳說「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中共當然得寸進尺,立刻將馬習會設定在「國內」。
中共就是抓準了馬英九「急着要」!
中共押寶朱立倫 岳父成為海峽新紅人
‧新新聞 2013/10/16【文/李若冰】
兩岸政治對話增溫 管道鋪天蓋地
從經濟到政治,從宗教到文化,從中央到地方,只要對統戰有利,中國一個機會都不放過;涉台部門讓高育仁的21世紀基金會成為兩岸和平論壇的主辦方,間接和朱立倫接上線。
國慶雙十節當晚,新北市長朱立倫的岳父高育仁,現身上海接待國家元首的東郊賓館。高育仁是前台灣省議會議長,但「朱立倫岳父」的身分比議長招牌來得響亮也有影響力。他以兩岸和平論壇主辦方身分,接受上海市委書記韓正的晚宴招待。這次論壇還是第一次辦。
晚宴前,高育仁率領台灣智庫學者魚貫進入東郊賓館的會議中心。韓正首先致詞,洋洋得意地介紹當紅的「上海自貿區」,還主動透露相關金融細則即將公布。讓人好奇的是,與郝龍斌熟識的韓正如何與朱立倫的岳父交手。
輪到高育仁時,談話焦點轉到「首屆兩岸和平論壇」,他說兩岸的政治問題終究不能不勇敢面對,公開坦誠談論才能尋求解決之道。隨後,高育仁逐一唱名介紹台灣與會者的背景,說有「各黨派、各顏色」的人士,介紹時間格外地長。
高育仁言行高調
高育仁還特別用「官銜」介紹,吳榮義曾任行政院副院長,高英茂當過外交部次長,孫震當過國防部長,張京育是前陸委會主委,鍾榮吉曾任立法院副院長,他說與會者不但來自「各黨派、各顏色」,還包括前任國防、兩岸、國會等領域的高層首長。
兩岸和平論壇挑在上海舉辦,有意降低政治與官方色彩。但高育仁把這些在台灣過氣的政治人物挖出來,還刻意用「官銜」逐一介紹,讓另一方對座的大陸官員冷汗直冒,有人倒吸了好幾口空氣,頓時氣氛尷尬至極。
這不是高育仁的頭一遭大陸行。今年以來他已多次往返兩岸,成了中共的座上賓。據黨政人士透露,當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二月下旬率團赴北京,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見面前,涉台高層就特別交代,指定要見到兩個人:一位是星雲法師,另一位是高育仁。
中共格外重視高育仁的原因,當然因為他是朱立倫的岳父。當今,國民黨進入群雄爭霸的「後馬時代」,馬英九早已跛腳,吳敦義虎視眈眈、積極布局,郝龍斌與綠營眉來眼去,被視為儲君的朱立倫則是鴨子划水,除了新北市政之外,極為低調,鮮少對黨政事務表態。
岳父高育仁已退出政壇多年,年近八旬卻不甘寂寞,高調向馬英九放砲。六月馬英九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之際,高育仁公開抨擊馬英九「無能」、暗指他有「私心」。之後,馬高在公開場合會面,兩人相敬如「冰」。隔沒幾天,高育仁出現在北京舉辦的「北京論壇」,台灣媒體追問高,馬對於「有私心」無法接受,高育仁則回應,「我一向支持馬英九,但希望要更好。」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389期;訂閱新新聞電子版】
想賺錢?兼差才是王道! 台灣人 看大陸
2013-10-1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1| 評論數: 0 |原作者: (師瑞德/台北市)
「賺錢」這檔事,幾乎沒有人不想,但也只能「八仙過海各憑本事」;台灣這幾年景氣不好,小老百姓想多賺點兒,除了炒股票、炒房地產這類的「專業活」之外,在正職的工作上幾乎不太可能;唯一的辦法,就是兼差再兼差,用有限的時間換取更有限的金錢。
在跟大陸同胞交流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與動作勤不勤快相比,腦袋轉念速度與鈔票滾動速度之間的正向關聯其實更大。
就拿廣州人來說,他們的腦袋特別靈活,對於該怎麼賺錢,他們在這方面可是箇中翹楚!
「怎麼多賺點兒?搞『項目』囉!」,廣州佬直接了當地說出重點,他們這群「貴客」是我在當導遊的時候認識的,其中一位脖子上掛著手指粗的金項鍊,炫富意味十足,側面瞭解,他在當地有點像「兄弟」,表面上搞營建的,私底下幫人喬事情。另外幾位比較「正常」一點,幾乎都在公家機關擔任公職,要不然就是醫生,正職雖有不同,但都有個共同點:平常除了每月會收到單位的固定薪俸之外,還會「搞項目」,有的私下接園藝工程,幫廣州當地好幾個大戶人家造景;還有個開了家護膚美容中心,幫小姐太太塑造容光煥發的神采;他們來台灣寶島遊,欣賞山光水色倒是其次,重點在於考察、考察,看看還有什麼生意點子能拿回大陸如法炮製一番。
可能「曬薪資」習慣了,也可能我看起來「無害」,因此談起收入,這群廣州佬完全不會扭扭捏捏。仔細幫他們「算了筆帳」,「每月薪資約莫五千元人民幣上下,但若加上『搞項目』的業外收入,頓時再往上加個一萬元,平均月收入輕輕鬆鬆達到十萬元新台幣絕對不是問題。」
當然,「搞項目」的手段有優有劣,不能一味地鼓勵支持,若能建立在正道的基礎上,倒也不失為賺錢的好方法之一。
領教過這群廣州人「搞項目」的方法後,我也開始思考如何在上班之餘,也能用更聰明、更有效的方式,替自己多賺取幾份收入了!
知道自己要什麼 台生不是來玩的 兩岸校園 超連結
2013-10-1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2| 評論數: 0
「當我剛到北京時,其實是抱著『來玩』的心態的。但現在我卻想看的更多、學得更多。」作為一位來自台灣的交換學生,廖苡嘉笑道,她很慶幸找到了自己來北京這一年的真正目的。
選修台灣沒有的課
一年前,就讀台灣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廖苡嘉,看到了學校派往大陸姐妹校的交換學生計畫,在家人的鼓勵下,她選擇了中國人民大學。她表示,自己之所以會選擇來大陸,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來自她畢業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的父親。她說:「我的爸爸認為大陸將在未來成為世界潮流的重鎮,因此鼓勵我能到對岸的學府多認識這裡的環境、多交些朋友,最重要的是:多玩玩。」
於是抱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廖苡嘉踏進了人民大學的校園,想不到在開學第一周迎新會上,一位老師的演講頓時讓她改變了自己的態度。
廖苡嘉說:「那位老師說,不論要在這裡待多久,都要知道自己『要什麼?』。當時我就想,我只有來一年,如果只把時間花在玩樂,那不是把這一年的時間都浪費了嗎?」於是她決定運用人大的教學資源,學習在台灣所學不到的專業能力,選修台灣沒有開設的課程。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所修的一堂電視節目主持課。」面對這個在輔仁大學並沒有開設的課程,廖苡嘉笑道:「那堂課要每個人上台口頭報告,而且報告時間居然是一個半小時!」這樣的訓練過程,讓原本在台灣課堂報告從沒超過三十分鐘的廖苡嘉手足無措,她花了近一個星期的時間,泡在圖書館整理資料與講稿,幸好曾任輔仁大學親善大使團長的她,受過儀態與口條的專業訓練,後終「淡定」地完成報告並得到老師的好評。
就算離開了課堂,廖苡嘉仍面臨著來自生活各方面的適應問題,有一回和同學去餐廳吃飯,她點了餐後和服務員說:「這樣就好了」,結果因為「這樣」兩字的台灣口音發音近似「醬」,服務員以為她還要點別的醬料類食物,因此一直站在原地看著她,最後經過同桌的大陸同學解釋後,才結束一場尷尬。
學伴就像是百寶箱
廖苡嘉笑道,「好在我有個學伴,他是我的『百寶箱』!學校幫我安排的一位專門幫交換生適應當地生活的同學,我不管遇到什麼問題,什麼辦公車票啦、去哪裡買衣服啦之類的,只要問他,永遠都可以得到最好的答案。」
廖苡嘉將在一年後結束交換生的身分,返回台灣繼續完成大學學業,即將升大四的她對未來還沒有固定的想法,但不排除先工作幾年後,再前往大陸發展。她說,「最重要的是要先『知道自己要什麼』,對吧!」
陸參股台保險門檻放寬 兩岸金保會達結論 我業者期盼調高參股上限落空
2013-10-1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 評論數: 0
首場兩岸金保會17日登場,兩岸保險監理平台的常態機制開始運作。陸方承諾會全力支持協助台資保險業者進行新股東的股權轉移,以及支持台資壽險業參與上海稅延型養老保險試點;我方則同意修法,取消大陸保險業須先到台灣設立辦事處及參股評等登台條件,目前已進入修法。台灣業者殷殷期盼的調高合資參股50%比例上限等利多議題,則未達成結論。
美海官教授:共軍演訓針對台灣
中央社 – 2013年10月19日 下午8:38
(中央社台北19日電)美國海軍官校教授余茂春撰文指出,中國大陸本月出動2萬多名陸海空兵力,進行代號為「使命行動2013B」的跨區機動戰役演習,明顯以台灣作為假想目標。
大陸中央電視台在報導這項演習時,展示了對台作戰圖,引起台灣方面反彈。
「華盛頓時報」刊登的這篇專欄文章表示,這是解放軍今年一連串軍演的第三部分,參演部隊包括廣州軍區精銳的第42集團軍,連同廣州和南京2大軍區的空軍部隊、水面與兩棲戰艦、及信息戰部隊。
上個月進行的「使命行動2013A」演習則有各軍兵種4萬名以上部隊參演,演習想定為,在東海或南海從事大規模登島作戰。至於「使命行動2013C」部分,則主要由空軍指揮並進行。
上述文中指出,在A、B、C 3項演習期間,南京軍區和廣州軍區扮演核心角色,以統合各司令部,作法是在華南和東南沿海各省,快速運送數萬名兵員和各種武器載台,包括坦克車、導彈、戰機、水面與兩棲戰艦、及雷達和其他後勤裝備。
演習的另1重點在徵用大規模的民生運輸資產,諸如地區鐵路、公路以及未來參與作戰的民航系統和產業;同時凸顯出,解放軍必須將各部隊的作戰信息與指揮系統整合,以便能在2個以上軍區的廣大範圍內,進行聯合作戰。
自習近平去年11月接任中共總書記以來,解放軍各部隊即演訓不斷,但在許多情況下,上報司令部的演訓結果不實造假。
因此廣州軍區作戰部長周尚平指出,此次演習要重視信息戰在實戰中的領導角色,同時要在各種可能的戰鬥想定下進行,做到「真、難、嚴、精、實」的要求,以提高聯合指揮、聯合作戰與聯合支援的能力。1021019
以媒報導馬總統兩岸政策成就
中央社 – 2013年10月19日 上午7:31
(中央社記者郭淑鳳耶路撒冷18日專電)今天出刊的「耶路撒冷郵報」(Jerusalem Post),在14版大篇幅報導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及成就,提供讀者思考以巴關係的可能性。
耶路撒冷郵報副總編輯布林(David Brinn)撰寫題為「台灣的『一國』方案」文章,引述馬總統的國慶演說文告指出,台灣曾選擇對抗與鎖國,台灣海峽和朝鮮半島如東亞的兩座火藥庫。
經過5年的努力,今天台灣海峽已經成為亞洲最和平的海峽、最繁榮的通道。兩岸在「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基礎上簽署了19項協議,實現了海空運直航、陸客來台、司法互助、經濟合作等交流。
布林撰文指出,國慶當天雖有示威抗議群眾,但他們針對的並非兩岸政策,目前台灣社會對兩岸關係似乎已有不統不獨的共識。
他同時引述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委林祖嘉的談話,2007年每年有30萬陸客來台,去年則增至250萬。2007年兩岸沒有直航,如今每周有670個航班往來兩岸幾十個城市。
文中指出,台灣與中國大陸關係改善,也使台灣脫離政治孤立的窘境,除了免簽由50國成長至超過130國,最近也以特邀貴賓的身分,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並積極爭取加入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
布林的文章中也引用了巴黎天主教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主席和國際事務副院長林克特(Emmanuel Lincot)博士的評論說,與中國大陸開始整合給了台灣一個好機會,躋身政治及國際舞台。
他指出,現在中國大陸最大的投資者是台灣,中國大陸境內有將近3000萬個工作機會依賴台灣。所以不單台灣需要中國大陸,中國大陸也需要台灣。
這篇文章的副標題是:縱使中國大陸勢力強大,又有飛彈威脅,這個國家(指台灣)已經成功地與大陸建立了友好關係,並且脫離政治孤立。1021019
馬:兩岸互設辦 屬政治性質 定調為政治協商 回應張志軍「只經不政」說法
2013-10-19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00| 評論數: 0
馬英九總統18日在接見外賓時,以兩岸商談互設辦事機構為例,強調這項議題的協商不是經濟性質,而是政治性質。馬總統定調互設辦為政治協商,被認為有回應大陸國台辦的意味,也顯示兩岸已進入政治談判的進程。
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日前在「兩岸和平論壇」指出,兩岸「只經不政」,無法持續,說明北京不願見到台灣一味推遲政治協商。
將是政治性最高協議
馬總統在接見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訪問團時表示,兩岸若簽訂互設辦事機構協議,比起過去19項協議,可說是政治性最高的。他定調互設辦為政治性質的協商,直接回應了張志軍有關兩岸「只經不政」等說法。
針對馬總統談話,陸委會當晚表示,我政府秉持「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原則,在兩岸協商談判中,對於涉及政治敏感性的議題,皆務實面對與處理,並無陸方所稱「只經不政」的問題。府方人士解讀馬總統說法指出,兩岸互設辦事機構,這個「機構」本身不具政治意涵,是中性的;但兩岸洽簽互設辦事機構的「協議」,卻是一項政治性質的協議。
兩岸關係改善助外交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日前在立院備詢時也說,兩岸沒有「只經不政」,包括互設辦事機構協商中的「人道探視」議題,以及《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中涉及雙方司法管轄權部分,都含有程度不一的政治性質。
另外,馬總統在接見《台俄空運服務協議》俄方代表團時表示,儘管過去與大陸處於緊張對立、甚至衝突,但是近年來,雙方致力推動和解與合作,在改善兩岸關係的同時,也使台灣有更多的機會改善與其他國家的關係,顯示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是良性循環,而不是惡性循環。
無法理解的考題 兩岸校園 超連結
2013-10-2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 評論數: 0 |原作者: (查查/北京台生)
現在是大陸求職旺季,畢業生們投遞簡歷、參加招聘會、筆試面試。在校園的最後一年,大陸學生面對的是比台灣學生更激烈的競爭環境。
我幸運得到機會,去了一場大陸知名的網路公司筆試,地點在大學的講堂。一進入講堂,烏泱烏泱一大群人已經坐在裡頭,約莫兩三百人。而這只是其中一個考場,幾個新聞編輯的職位就吸引了這樣數百個優秀考生,和台灣考公務員一樣。現場同學淡定自若,只有我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驚嘆不已。
考試快開始了,幾個監考員刷地抽出一疊考卷,一派輕鬆地宣布:「同學們一定在想我們考什麼?其實很簡單,考大家最熟悉的『行測』。」
當下講堂內的數百名同學都傳出明瞭的「喔」,我只能傻傻地詢問身旁的同學何謂行測?同學回答就是考國家公務員都會考的題型,他們都做過無數次測驗了。
應徵私營企業的新聞編輯需要考公務員考試?當下我只能懵懵懂懂點頭,等拿到考卷後更是驚嚇,直到走出考場都還驚魂未定。回宿舍後和室友聊起這件事,她大笑,讚嘆──台灣人考行測?真是個特別的經驗!
所謂行測,全名是「行政能力測驗」,主要考驗各位考生的「行政能力」。在大陸,公務員考行測、國營企業考行測、某些大型企業也考行測,行測是大陸畢業生的重要必會科目。
至於所謂行政能力測驗的考題有哪些呢?
首先,是數學題──土地買賣這個季度比上個季度多了多少百分點、老齡化人口六十到六十五歲占了總體多少百分比等等。接著第二部分是邏輯測驗,比方一個被拆開的長方形平面圖,從以下圖片中選出組合起來後的模樣;再比方好幾個不規則的長方形圖片,請找出裡頭的規則等等。最後第三部分為閱讀能力測驗,和台灣人當學生都經歷過的閱讀測驗考試一樣,在此不多做贅述。
滿滿的雙面考卷,考卷長度加起來是兩張台灣高中生的考試卷,考試時間只有短短一個小時。像是回到高中生活一樣,每個同學開始振筆疾書,有些經驗豐富的同學拿出計算機啪啪啪地計算著。我只能瞪著一串數字嘆氣,暗恨自己從前不好好學習數學。
出考場後,和剛剛一同考試的朋友聊天,我很不解,為何新聞編輯需要算數學?
朋友不以為然,做就對了,別問這麼多,企業需要的是服從的人才。
「服從」,這兩個字在我心底環繞不去。
在大陸後,我一直覺得大陸的學生很乖巧,家長希望他們考公務員,他們就去考。家長希望他們有北京戶口,他們就搶破頭擠進國營企業,因為國營企業才給戶口。
不像台灣學生,畢業後有些去服務業工作,有些到澳洲打工度假,有些去日本讀語言學校,有些甚至可以休息半年再打算。在大陸,沒有人會告訴你可以慢慢來,一切必須快狠準。
或許企業有自己的考量,而我仍無法理解為什麼文字工作者會需要考這些題目。
但對於大陸學生而言,不抱怨不去想,做就對了。
競爭環境殘酷,他們並不怨天尤人,這讓我敬佩。
後來朋友給了我答案。知道為什麼「行測」這麼重要嗎?在大陸當公務員,必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公務員主要工作是泡茶聊天看報紙攀關係,你不懂些東西,怎麼和人打交道啊?
笑話一則,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3-10-19
對中國違反人權企業提告。
我和楊憲宏與中國維權律師討論後,決定對於違反人權之中國企業提起告訴。楊憲宏提告北京網軍,入侵其電子郵箱。
而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上市之北京新浪公司,在收取本人會員年費後,在未經告知的情況下,刪除本人微博帳號高達五十次,且將本人姓名列為敏感詞導致不能註冊,嚴重侵害權益。我將透過協助在美中台對新浪公司提起訴訟,北京方面已委由劉衛國律師提告。
與共產黨鬥,其樂無窮;中國網民吃悶虧無可奈何,惹到我台灣人算新浪倒楣。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3-10-19
馬英九上台五年多,
兩岸議題只談經貿利益,不談主權人權,久而久之逐漸產生「主權人權無可操作性」的謬論,致使台灣失去戰略高度,落得裡外皆失,又沒得到幻想中的經貿利益。
台灣雖不如香港般的危急,卻不可不將香港為警惕。香港人,現在連自己的電視台都沒有。
港台經貿攜手 互補互惠拚商機
【聯合報╱本報訊】2013.10.21 02:35 am
前言:台灣和香港兩地經貿關係密切,面對全球市場的激烈競爭,港台兩地如何互補互惠,創造更多商機?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於十月十八日舉辦《港台攜手打造經貿合作新契機》論壇,邀請台港重量級學者專家一同探討兩地經貿的前景與展望!
主持人:謝金河(《今周刊》發行人)
與談貴賓(依發言次序排列):
梁志仁(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主任)
李大壯(香港.台灣商貿合作委員會主席)
張平沼(台灣商業總會理事長)
朱文暉(鳳凰衛視評論員兼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研究員)
馬 凱(經濟學家)
梁鳳儀(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
劉憶如(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
鄭貞茂(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
合作離岸人民幣 把餅做大
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主任梁志仁:
二○一○年香港成立「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與台灣成立的「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成為雙方重要的合作平台。雙方在經貿合作取得不少成果,例如港台金融監管機構在二○一一年簽署《銀行業監管合作瞭解備忘錄》;今年七月雙方出入口信用保險機構,亦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保險監理部門也正就《保險業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磋商。
展望未來,兩地可以考慮簽訂類似ECFA的經貿合作協議。亦可合作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香港已成為具規模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隨著今年初,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啟動,台灣正積極推動人民幣業務,大家可以合作,將離岸人民幣業務這個餅做大,香港經驗也可供台灣參考。
深耕三流 共拓大中華市場
香港台灣商貿合作委員會主席李大壯:
香港商界普遍期望,香港與台灣可盡早就訂立更緊密的經貿合作措施,展開具體磋商。若兩地能簽訂經貿合作協議,加上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關係的安排)和ECFA,兩岸三地將可建立更緊密和便利的投資營商環境,互惠互利。
此外,香港與台灣在人流、物流和資金流三方面,都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在人流方面,兩岸四地各具不同旅遊特色和定位,可以共同拓展大中華旅遊服務市場,並建立完整產業鏈,創造更多經濟效益。
在物流方面,香港物流業在CEPA下進入大陸市場享優惠待遇,而港珠澳大橋預計二○一六年完成,進一步鞏固香港在大珠三角的物流樞紐地位。港台物流業相互合作,將更有利台灣企業進入大陸市場。
資金流方面,過去香港在台灣的投資相對較少,若能建立更緊密的資金往來,可創造更多機會。
人民幣國際化 多「元」鼎立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
雖然美元仍是大多數國家的外匯儲備貨幣,但美元獨大的情形,會逐漸改變,將來會形成多元鼎立的局勢。人民幣逐漸國際化,香港已成離岸人民幣中心,處理全球約八成的人民幣支付,一級市場發行和二級市場買賣人民幣產品,是全球海外人民幣清算樞紐。
香港發展人民幣離岸業務,是由個人業務開始,再進行貿易結算和融資,最後才開放投資人民幣產品;台灣則是一次到位。
台港兩地可以合作,把離岸人民幣業務市場擴大,創造兩地互利雙贏。台港金融合作,可有下列方式:讓人民幣流通兩地市場之間、打通兩地人民幣產品市場、台港攜手打造大中華離岸人民幣市場,及加強港台兩地監管當局合作等。
經濟大轉骨 自經區遍地開花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2013.10.21 03:13 am
第二階段自由經濟示範區可望在全台遍地開花。據了解,跨部會正規劃將科學園區、加工出口區及工業園區,納入第二階段自經區,連同地方政府自行申設的自經區,全台將快速推進馬總統在國慶文告提及的「自由經濟島」,將掀起近年最大一波經濟轉骨工程。
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近日銜命審查自經區特別條例草案,行政院預估,年底前就能報送立法院審議,盼明年中就進入第二階段自經區。
知情官員表示,第一階段自經區實施範圍,包括六海一空自貿港區與屏東生技園區;在第二階段自經區上路時,中央將一併納入科學園區、加工出口區與工業區,「自經區可享更便捷的人流、物流、金流、資訊流,不僅有助催生新產業,還能激勵企業活力,有助產業轉型。」
第二階段自經區,也將開放各地方政府申設,據了解,目前桃園縣政府大力開發的桃園航空城,其位於「蛋白區」(桃園機場第三航站周邊開發區)的586公頃產業專區,未來將申設為自經區,若再加計各縣市政府自行開發的產業園區,一旦都轉型為自經區,將出現自經區遍地開花景象。
官員表示,台灣在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已多年未啟動大規模的自由化工程。如今國際間的區域經濟整合態勢正盛,若台灣能藉由自經區再度啟動經濟轉骨工程,將有助台灣經濟再上新台階。
官員說,待第二階段自經區上路,地方政府除可自行劃地申設自經區,也可與中央政府合作,「地方政府可享較過去更高的經濟事務主導權,但相對的,招商工作也必須比現在更到位。」
讓台灣的優雅與衝勁並存
2013-10-2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4| 評論數: 0 |原作者: (葉志輝/台北市)
不定期來往兩岸的台商台幹,最常被台灣的親朋好友問到兩岸之間差異的問題,當然不論是生活上的細節或是習俗、習慣,乃至於用語、禮節等等都有一些不同之處。
不過根據我七年多來回兩岸工作與生活的經驗,我認為感覺最明顯的差異是:速度。
很多人都知道亞洲一些大城市的節奏很快,像是香港、東京。走在香港佐敦道上,路人行色匆匆,面無表情,完全可以感覺到城市的脈動處在一個高速的進度上。同樣的,上海也讓人有類似的感受,高達二千三百萬人口的城市,以一種「急切」的速度在運作,這感覺讓人很有壓力。
為什麼我會用「急切」來形容這感覺?因為這裡的快與香港、東京等城市的快並不一樣,在上海,可以感受到真的是「急」。所以,在馬路上有人急著穿越、有車不顧燈號;在地鐵裡有人急著進出車廂、急著找座位;在公共場合有人急著插隊、急著購票、購物,整個城市在一個匆忙的感覺裡。
而最令我們不解的是:有必要這麼急嗎?
生意做到每秒幾十萬上下?需要拿生命開玩笑來搶馬路?或是真的急到非這班地鐵、公車不可,一定要搶進車廂?然後因為「急」,摩擦與糾紛就多,加上誰也不讓誰的個性,不時能見到兒時童話故事中「黑羊白羊」的橋段,僵持不下的爭執場面時有所見。
趁著十一長假,我也準備返台休息,前往機場的地鐵上,遇到了上海大嬸與大伯因為座位問題而大聲爭執,互不相讓,嗓門越來越大。
其實問題小得很,只是誰也不肯低個頭,即使我願意起身讓位,他們也不肯罷休,反正就是槓上了,這已然是意氣之爭。
等到真的回到了台北,我又不習慣了!這裡的空氣彷彿是凝固了一樣,流動的速度只有上海的一半,連帶著呼吸的頻率、步伐的速度都慢了下來,我甚至覺得心跳都緩慢了呢!台北像是只用二分之一的速度在運行,用著上海的節奏行走反而顯得格格不入,花了兩天適應才真心覺得舒服,大家都很有序,也一點都不急,這班捷運太擠就不上車,等個五分鐘,下一班就來了,大不了出去騎個U-bike,既健身又便捷。
過去,我在旅遊書上介紹了上海許多文創藝術園區,像是1933老場坊(前身是屠宰場)、莫干山路50號園區(前身是紡織廠)、城市雕塑中心(前身是軋鋼場)等等,這次回來走了一趟台北松山菸廠文創中心,才驚覺其實台北也做得到嘛!
我們也有同樣豐富的歷史資源與台灣的在地生命力,不同的仍然是這裡的空氣中透露的是慢步調,恰恰契合文創藝術的氣質。
只是,另一個不可諱言的面向是:台灣的競爭力與野心,似乎也只剩下二分之一。
習慣於目前的高度,少了那股拚勁,害怕陸生來台、害怕簽訂服貿協議、害怕與世界競爭,任何行業都希望政府保護……也許安逸久了,台灣人都忘記自己原有的韌性,我們台灣人也曾是赤腳打天下,從不懼戰,現在是怎麼了?
真希望台灣在生活態度上繼續保有這優雅的慢步調,而在地球村的年代裡也擁有衝勁與野心,不畏競爭且有信心實力與任何國家同場競技,畢竟,只有擁有經濟優勢,才能讓優雅的慢步調持續下去,不是嗎?
兩岸「由經入政」的民意支點
2013-10-2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6| 評論數: 0
10月6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蕭習會」中指出:「增進兩岸政治互信,夯實共同政治基礎,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著眼長遠,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習總書記的這段話,分量很重,正式將兩岸的協商對話由「只經不政」的舊階段,推進到「由經入政」的新階段。
大陸對台政策的部署安排是很細緻綿密的,在「蕭習會」傳出重要訊息前後,大陸也舉辦了多場具有兩岸民間對話性質的論壇與研討會,其中「兩岸民間政治對話」的氣氛相當濃烈,如同大陸學者所指出的,這是在「以民促官」。
另一方面,馬英九總統近來關於兩岸關係的談話確實也相當「政治」,不無逐步回應大陸方面的意味。馬英九的國慶談話,台灣媒體都聚焦在「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這句話,然而,馬英九此言並無特別新意,是他一貫守憲立場的展現,當然,也算是再度回應大陸方面對「一個中國框架」的堅持。馬的談話中,其實還提到了「當前兩岸應該不斷透過溝通協商來增加政治互信」,某種程度上是回應了大陸方面對政治對話的期待,而他提到兩岸互設辦事處是要「共同為兩岸合作、振興中華再創新的高峰」,也可以說是和習近平上台以來不斷強調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著某種程度的「共振」。
日前,馬英九還談到兩岸互設辦事處,稱這個機構是政治性質而非經濟性質,如果按照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高輝的闡釋:兩岸互設辦事機構,談判過程屬政治性談判;談完後,設立的機構屬中性,那麼似乎也表示馬英九同意兩岸間的政治對話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馬英九對於兩岸政治對話的態度,大陸方面有兩種立場,一種立場是偏向質疑,認為馬英九或出於個人立場、或出於民意壓力,對於兩岸政治對話是「遲疑和推托」的;另一種立場,則傾向認為馬英九的表態是善意的、值得肯定的。
無論是哪一種看法,大陸方面都很清楚,「民意」絕對是影響馬英九態度的最重要關鍵之一。
然而,在兩岸政治對話這個議題上,台灣的民意到底是如何呢?這其實需要仔細解析,不需要也不應該一概而論,混淆不同層次的問題。
如果「兩岸政治對話」是指兩岸間的談判對話主要是在經濟社會文化領域,但其中難免觸及政治敏感地帶,需要進行帶有政治性質的對話,那麼,台灣主流民意對此是了解的、至少是默許的。
如果「兩岸政治對話」的目的在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結束敵對狀態、簽訂兩岸和平協議的共識,只要地位對等、規畫細緻、過程透明、討論充分,而大陸方面也能「以大事小」,顧及台灣的尊嚴,台灣的主流民意是有很大機會傾向支持的。
近年來,不同政黨不同政治領袖在不同時間點,都曾拋出軍事互信、和平協議等議題作為爭取民意支持的武器,就說明了這一點。還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兩岸在處理此一層次的政治議題時,能夠合情合理的解決台灣方面最關心的國際空間、國際參與問題,這樣性質的「兩岸政治對話」當然有很大機會能獲得台灣主流民意的高度支持。
如果說台灣民眾對兩岸政治對話有高度疑慮,存在高度分歧,其實主要是指「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尤其是兩岸統一/統合的模式與時程。
如果針對台灣民意進行這樣細緻的解讀分析,就自然可以在「兩岸政治對話」這個重大課題上,同樣採取「先易後難」的辦法,避免「一概而論」的作法,細緻向民眾進行說理說服的工作,爭取「易」的課題優先進行官方對話,「難」的課題則是「先民後官」,甚至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以民為主」。如此一來,「兩岸政治對話」的推進,自然能夠更為順暢、更少阻力。
附帶一提的是,大陸的民意自然是高度支持兩岸政治對話、支持統一,但是隨著兩岸交流的密切,也越來越多大陸民眾體察到台灣在許多方面的獨特性,以及這種獨特性對於中國改革與進步的重大意義,這樣的民意,是一定會支持大陸方面對台灣採取更彈性更務實立場的。
從人的角度 看美中台關係變化
2013-10-2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 評論數: 0 |原作者: 陳一新
近月以來,美中台關係似乎出現了一些變化,其中人的因素顯然非常重要。原先的國務卿希拉蕊為凱瑞所替代,前亞太助卿坎貝爾為羅素所取代,前國防部長潘尼塔換上了海格爾,前國家安全顧問唐尼隆則為賴絲所取而代之。面對更為瞭解西方思維方式的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克強與外交部長王毅,歐巴馬總統第一任期的再平衡亞洲政策在第二任期或許不致完全改變,但打點折扣可能不可避免。
美國亞洲策略三大派
坎貝爾15日表示,美國從未忘記亞洲,不過應在東南亞區域投入更多。希拉蕊與坎貝爾是歐巴馬第一任期再平衡亞洲政策的重要推手,希拉蕊2011年11月在夏威夷演說時,強調「台灣是美國重要安全與經濟夥伴」,就是出諸於坎貝爾的建議。
他說,所謂「美國重返亞洲」,更妥切來說,應是「美國從沒有忘記亞洲」,美國在亞洲一向採取策略性參與。他坦言,他對歐巴馬因國債危機取消亞洲行表示失望,他認為,美國在中東及南亞投入過多,應在東南亞區域投注心力,特別是「東協」。
問題是,儘管凱瑞與海格爾到東京與日本外相與防衛省長舉行美日2+2會談,歐巴馬也指派凱瑞代表他出席APEC與東亞高峰會(EAS),但總統的缺席卻讓習近平與李克強在兩個峰會分別獨領風騷,凱瑞則好像矮了一截。
凱瑞出任國務卿以來從未提及歐巴馬再平衡亞洲的政策,第一次出訪就到歐洲,惟由於他也造訪亞洲兩次;因此,倒也不能據此認為他不重視亞洲。不過,從他處理敘利亞化武危機一事來看,他似乎對美國海外用兵較為自制。他的手下羅素曾在白宮國安會任職,行事風格比較低調,而不像坎貝爾那樣經常直言不諱。
海格爾倒是常來亞洲,這當然和美國海軍主要部署在亞太地區有關。未來他和美國軍方的關係將取決於他是否能為五角大廈成功爭取國防預算以及處理美中兩軍交流的能耐而定。
曾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的賴絲擔任國家安全顧問以來,或許受到利比亞事件而在爭取國務卿一職失利的影響,而很少對外發言,但卻顯然在處理敘利亞化武危機與歐巴馬取消亞洲行的決策過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依照坎貝爾的看法,美國對亞洲策略至少有以下三大派。第一派主張,若對中國大陸策略正確,亞洲其他國家將會跟進。從希拉蕊讓北京恨得牙癢癢與呼之為「老太婆」的情況來看,她顯然不屬此派。而從凱瑞4月訪問中國大陸後發表的演說觀之,特別是他對習近平所提美中「新型大國關係」毫不保留地正面回應,他似乎屬於此派。
習近平講話西方易懂
第二派認為,處理亞洲安全挑戰的最佳方式,是與韓國、日本、泰國、新加坡等策略盟友與夥伴維持良好關係。從希拉蕊與凱瑞的表現來看,他們之間在這方面似乎並無軒輊。
第三派認為中國是美國經貿與國家安全的挑戰。顯然,希拉蕊與凱瑞在這方面有著程度上的差別:前者較為強調北京的挑戰,後者則較為淡化大陸挑戰的嚴重性。
從美國的眼光來看,習近平、李克強與王毅都是比較能為西方接受的新一代中共領導階層。當習近平說:「太平洋夠大,足以容納中美兩國」,就比較能讓西方聽得進去。當然,美國人也不會忽略習、李二人在APEC與EAS峰會期間警告東南亞國家不要讓境外國家分化的談話。
同樣地,王毅說北京希望「台灣問題能成為中美兩國的正資產,而已不是負資產」,雖然各界仍有不少解讀,但至少他的談話較容易讓西方聽得懂。當然,如同他自己所言,「我們表達我們的想法,美方則表達他們的看法」,中美兩國仍是各說各話,所謂「正資產」云云,不過是北京的期望而已。
至若習近平對我方APEC領袖代表蕭萬長說,他希望兩岸問題不要一代一代遺留下去,也有多重解讀。其一是,他雄心勃勃地希望兩岸問題在他兩任任期內獲致解決;其二是他溫和地表達,只要兩岸問題在他這任內有所進展,他就會感到滿意;其三則可讓人聯想起江澤民時期的統一時間表。
由此觀之,美中台關係似乎因為人的因素而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未來發展值得繼續關注。
(作者為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兩岸互設辦 機構不具政治性
2013-10-21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33| 評論數: 0 |原作者: 記者洪肇君/台北報導
馬英九總統日前接見外賓時表示,未來兩岸互設辦事機構,只處理事務性、服務性事宜,不具政治意涵;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高輝則補充表示,兩岸就此談判過程屬政治性談判,之後設立的機構屬中性,不具政治性。
國民黨與共產黨一年一度的「國共論壇」訂26日在廣西南寧市召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將率產官學界二百多人與會;大陸方面,循例由全國政協主席擔綱,是俞正聲接任政協以來,第一次以主席身分參加「國共論壇」。
就在吳伯雄即將動身之際,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高輝接受採訪表示,兩岸互設辦事機構,設立目的是大陸的台商相當多,希望在台商較多聚集的地方設辦事機構。這是經濟上需要,有設立必要性。高輝認為,兩岸互設辦事機構議題的談判,「談判」就是政治性動作,勢將觸及兩岸特殊地位,落實「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理念。
高輝指出:「兩岸坐下來談的同時,其實就已是在進行政治性協商」。談及的議題有高度政治敏感性,包括機構名稱、掛牌、要不要掛旗幟及人道探視權等議題,「談判的過程,本身就是政治性談判」。
不過,談判完成後,設立的辦事機構,為海峽交流基金會派駐辦事機構,屬中性,不具政治性質。要處理兩岸之間的經濟、社會與文化等中性問題。
微博被封殺52次 綠中執委怒告
蘋果日報 2013年10月22日
【綜合報導】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今年二月申請新浪微博帳號後,一度有五萬多名粉絲,發帖轉發率也高,卻在未被告知情況下,多次遭刪除,每遭封殺一次,他就申請新帳號,迄今已第五十三次,他戲稱「轉世」五十三次。洪日前委託律師在美、中、台三地向新浪提告,求償一千萬美元,所得將全數作為中國維權律師進行人道救援活動基金。
名字變敏感詞
洪智坤表示,他花了台幣一千多元申請新浪微博帳號,新浪卻在收取他的年費後,不但刪除他微博帳號,且將「洪智坤」列為敏感詞,導致他不能註冊。他在北京已委由中國人權律師劉衛國提告,在美台則由律師黃國城提訴訟,希望此迫害人權與言論自由之事能公諸美國,也讓新浪說出中共中央宣傳部是由誰下令刪除。
洪智坤先前在微博發帖說,「本人屢次轉世造成精神受創、心理傷害難以回復」。洪說,新浪在台港澳負責人今年二月來台,邀他與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綠委趙天麟等人上微博,當時只說不要批評中國的國家領導人就沒問題,沒想到他的帳號不斷被封,甚至一個上午刪除他三個帳號。
洪智坤 compartilhou o status de 舒邫璽. 臉書發言 2013-10-22
就以邪惡的資本主義遊戲規則,對抗黑心侵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浪。
律师刘卫国 @lvshi798 :
【声明】 本人于2013年10月15日,接受台湾民进党中央执行委员洪智坤先生委托,代理洪先生控告新浪微博以”年费会员享有微博特权”等名义,诈欺洪先生缴纳年费。但随即封禁洪先生账号达50次之多的刑事及民事责任!
SINO啟鳴・映後隨筆
台大sino啟鳴社
{{SINO啟鳴・映後隨筆}} 譚作人因調查512死難學生和豆腐渣工程的關係,被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起訴,艾未未和一些人想以公民身分調查整起事件。艾未未即其團隊,掌握大量證據,欲證明譚作人並無違法。〈老媽蹄花〉這部紀錄片對於譚作人案的事情僅簡單交代,重點則是放在艾未未和他的團隊赴成都為譚作人案作證時,受到警察、公安機關拘留。 和艾未未同行的劉艷萍甚至被拘留超過24小時,透過紀錄片,記錄艾未未等人和警察、公安交涉的過程。警察和公安機關一而再的推托、河蟹,不負責的態度也非常明顯,甚至無法具體說出扣留劉艷萍的理由。 這邊有幾個問題,第一,警察、公安機關在中國是依據怎麼樣的法律執法,警察和公安的作法和台灣戒嚴時期的特務機關有幾分相似,在沒有充分證據下,濫捕人民,拘禁人民的人身、行動自由。然而,台灣戒嚴體制下,受到〈戒嚴法〉、〈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將憲法凍住,這是台灣的威權體制,所依據迫害人身自由的法律。那中國呢?我對中國的法律並不熟悉,警察和公安在體制中扮演什麼角色?是依據什麼法律?或者說,是誰授權給警察和公安機關限制人民自由。 第二,相比於台灣,當我們口口聲聲說台灣是個民主自由的國家,台灣的警察在執法時,是否有依據充分證據?台灣的法律體制,是否還存在威權體制下不平等、違反人權的規定?我想,台灣近年來和中國關係愈來愈密切,中國的政治氛圍,是否自由?是否民主?是否保障人權?都是我們關心或焦慮的。而台灣要如何在面臨中國因素下,又能保有民主的價值?這是相當有趣的。一方面,台灣曾經歷過威權時代,卻又少了轉型正義,台灣是否民主?是一個問題。再者,中國從各層面影響台灣,包括經濟、媒體。無論兩岸是何種關係,台灣和中國是否能擺脫威權,亦或威權復辟?是重要的。 最後,想結合一個時事議題,中國北京大學的教授夏業良遭解聘,若以台灣的觀點,必有許多人憤慨、不解。但仔細觀察中國社會,會發現,如同夏業良、艾未未、譚作人的例子,其實並不少。
習近平若不在APEC見馬英九
【聯合晚報╱社論】2013.10.21 02:55 pm
習近平若不是在APEC見馬英九,還有哪個地方可見?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說:「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自己的事情,不需要藉助國際會議場合。」似乎,習近平不想在APEC上見馬英九,但他能創造出更好的場合嗎?
習近平顯然有意改變兩岸在1990年代初期建立的、只靠白手套互動的規格。他准許陸委會與國台辦建立聯繫管道,讓張志軍叫王郁琦一聲「主委」,毋寧是在承認「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統治主體地位上,跨越了一道不小的障礙。
然而,「兩岸領導人會面不需要藉助國際會議場合」這句話,彷彿習近平擦去各方對APEC馬習會的政治想像。兩岸的情景至此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卻「猶抱琵琶半遮面」。當張志軍終於承認了中華民國的陸委會主委,習近平卻對中華民國的總統名號猶要遮蔽眼目,不願親見。
中共承認陸委會,無疑是為了走進政治談判的全新時代;既然如此,豈能不知:賦予「中華民國」合理而有尊嚴的政治地位,才是政治談判的前提要件。透過馬習會見,賦予馬英九符合身分的合理待遇,正是實現這個前提的最優方案。
習近平顯非不願見馬,而是不願在「國際」上見;但就算按著北京的盤算,兩人在所謂兩岸自己的場合上見了面,習近平可以依然只叫馬英九「先生」嗎?難道習近平就真以為,馬英九以「馬先生」會習之後,台灣民眾會認可「馬習會」是歷史的成就?
習近平對在APEC這樣的國際場合會馬有顧忌,顯然認為「一中各表」的默契只在兩岸間,而不願國際上有「二中」的想像餘地。但APEC是一經濟體的聚合,它的成員並不使用政治頭銜,而是以「領袖」代稱。
習近平若真的細想一遍,將會發現:驀然回首,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中華民國的政治地位,若不是藉「場合意涵」就是藉「身分名義」實現。馬習會若想在兩岸場合實現,除非馬英九得到「中華民國總統」的全稱頭銜,否則勢難踏出一步。但若北京能在APEC藉「場合」去直視馬英九的領袖地位,將是絕妙的選擇。習近平何不收回成命,再作思慮?
稽查法輪功廣告 立委批淪中國打手
自由時報 2013-10-22
觀光局致歉 將發文更正
〔記者李宇欣/台北報導〕交通部觀光局今年九月發函要求全國各重要景點加強稽查法輪功相關看板廣告,立法院台聯黨團總召許忠信昨天召開記者會批評,台灣是自由民主國家,竟出現打壓言論、限制宗教的離譜行徑,馬政府嚴重媚中、淪為「區長」,甘願當中國政府的打手,他要求觀光局向法輪功與全國民眾道歉。
觀光局副局長兼發言人張錫聰在記者會上指出,當初是新進承辦人員接到一封民眾投訴,隨即發函給全國各縣市政府、國家公園及重要風景區管理處,要求加強稽查法輪功相關看板廣告;此作法確實有所疏失,對於針對特定團體感到抱歉,將再次發文更正。
台灣法輪大法協會代表張錦華說,公務員不應隨意接受檢舉就發函打壓言論自由,「若這不是法西斯,那什麼才是法西斯?」她要求觀光局再次發函停止稽查;該公文已嚴重污衊法輪功,觀光局必須正式向法輪功道歉,對承辦人員進行再教育。
嚴明「打馬臉」︰兩岸是敵對關係
自由時報 2013-10-22
〔記者李宇欣/台北報導〕國防部長嚴明昨在立法院答詢時強調,中國與台灣的關係是「敵對關係」,並承認台灣國防安全的最大威脅就是中國!民進黨立委蕭美琴批評,馬英九總統今年國慶文告「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此話嚴重影響國軍士氣,造成戰略關係混淆,非常不得體。
網友則對於嚴明敢於「忤逆」馬對兩岸關係的定位,叫好聲浪不斷,並藉此批評馬英九總統老是向敵人示好,紛紛譏諷嚴明「打馬臉」、「大概做不久了!」網友yabia1357指出,這個國防部長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可惜他老闆不知道;網友DALUGI也說,國防部長說兩岸是敵對關係,可是總統卻老跟敵人示好;網友pppwalker則是憂心,這個部長會被馬英九拉下台嗎?還有許多網友直接在網路上向嚴明說再見,質疑馬英九還會讓嚴明做多久?
蕭美琴昨天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上質詢嚴明,是否認同台灣國防安全的最大威脅就是中國?嚴明肯定答︰是。蕭再問,馬總統說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甚至引用美國的國內航線來比喻兩岸航線,兩岸關係到底是什麼關係?嚴明回答「敵對關係」,站在軍方的立場,兩岸關係就是敵對關係。
蕭美琴隨後要求嚴明承認中國領土屬於中華民國領土,嚴明則避而不答。蕭質疑,依照我國的憲法規定,中國的領土就是中華民國的領土,國防部長為什麼不敢承認?
蕭美琴批評,馬在今年的國慶文告中,定位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隨後又在國民黨中常會以美國國內航線比喻兩岸航線,此番說法已嚴重侵犯我國主權,非常不得體;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答詢時竟還說,馬國慶文告提到的「不是國際關係」,與過去的「不是國與國關係」一致,都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要外界不要過度解讀。
我入國際海上救難協會 中國阻擋
自由時報 2013-10-22
〔記者蘇芳禾/台北報導〕馬政府宣稱兩岸關係改善,有助我實質參與國際組織,不過民進黨立委陳其邁昨卻發現,台灣申請加入國際海上救難協會(IMRF)失敗,就是因為中國修改大會章程刻意打壓!根據IMRF的信函顯示,台灣只能以「中國台北」名義加入。海巡署長王進旺昨天對此一問三不知,僅表示將會了解、處理。
陳其邁受訪時指出,台灣的遠洋漁船跑遍全世界,日前也發生多起漁船在海上遇劫的遺憾事件,政府不但救援緩慢,對外談判也十分軟弱,讓國際看破手腳;現在又被排除在全世界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海上救難組織IMRF之外,更無法與其他國家共享資訊、救難合作,影響甚鉅。
陳其邁指出,馬政府口口聲聲說,只要不激怒中國,就能夠以實質參與的方式進入各種國際組織,不過日前台灣在世界衛生大會(WHA),實質參與的小組討論、研究計畫反而減少,可見馬政府根本睜眼說瞎話,中國仍然不停打壓台灣國際生存空間。
陳其邁指出,二○一一年海巡署就以「行政院海巡署」名義,申請加入該組織,而IMRF本來也回信說申請沒問題,不料中國卻在二○一一年底修改章程,之後的會員需該區域權責國允許方能加入,之後IMRF即來信「明示」台灣必須要用「Taipei, China」名稱加入。
海巡署相關人員坦承,申請加入IMRF前曾經尋求外交部協助,不過外交部並未回應。王進旺昨於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備詢時則指出,申請受阻、受到中國打壓後,目前沒有向國安、外交相關單位報告。
陳其邁表示,除非海巡署有具體向IMRF表達抗議的行動,否則將提案凍結海巡署中國交流旅費。
《小檔案》國際海上救難協會
自由時報 2013-10-22
國際海上救難協會(International Maritime Rescue Federation, IMRF)為世界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海上救難組織之一,專門從事大規模海上救援和各種海洋相關研究。會員遍佈五大州,分為正式會員(full members)、準會員(associate members)、從屬會員。香港就是以中國從屬會員的身分加入。中國為IMRF七個理事國之一,於二○一一年提案修改章程,要求新會員必須為國際海事組織(IMO)成員,或其區域權責國允許之組織。
(記者蘇芳禾)
台紐協定下週三讀 夾帶菸稅捐漲25元
自由時報 2013-10-22
配套法案硬闖 朝野立委都說NO
〔記者王寓中、蘇芳禾/台北報導〕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召集朝野協商達成共識,立法院會廿九日(下週二)將三讀通過台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行政院並希望立法院一併完成台紐協定四大配套法案的修法;但包括「菸酒稅法」調高菸稅、「菸害防制法」擬漲菸捐,也列名其中,在野立委昨質疑,這根本是行政院要夾帶硬闖,國民黨立委也撂話說:「免談」。
根據行政部門的說帖,台紐協定的四大配套法案包括「貿易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二○一二年版海關進口稅則修正草案」,以及「菸酒稅法修正草案」和「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
但除了貿易法修正草案立院已完成初審,海關進口稅則到昨天朝野協商時,修正草案根本還沒進到立院,政院趕在昨下班前才送案,廿九日就要逕付二讀。
與台紐何關?外交部根本沒說明
至於廿九日要一起闖關的菸酒稅法修正草案擬調高菸稅五元,以及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擬調漲菸捐二十元,外交部在送立院的說帖中,連一句和台紐協定有關的話都沒有,只是希望立院順便協助處理。兩案由於爭議大,立院連委員會都還未開始初審。
立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民進黨支持通過ANZTEC,但菸酒稅法等相關修法涉及調高菸稅、菸捐,一定要討論,怎麼可能逕付二讀?這哪是拚經濟,根本就是拚政治。
台聯總召許忠信也批評,調高菸捐及菸稅和台紐協定根本沒有關聯,這是夾帶過關,菸捐爭議大,要從長計議。
不願具名的立院財委會的國民黨立委直斥,菸捐、菸稅和台紐協定有什麼關係?行政部門想硬闖「免談」,國民黨團幹部也表示,調漲菸捐或菸稅爭議很大,短期難有共識,不希望因此影響ANZTEC,可能只先過ANZTEC,但菸酒稅法和菸害防制法修法就不逕付二讀。
但據了解,行政部門目前仍希望國民黨團有共識,在廿九日一併處理菸捐、菸稅調漲的修法議案。
貿易老兵談服貿不能簽的理由
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 2013-10-22
◎ 劉國棟
台灣的經濟發展,已經走到「四面楚歌」的境地,如果再與中國簽署「服貿協議」,未來只剩掉落懸崖一途。因為:
一、台灣家庭所得逐年減少:主因是台灣企業大量西移,國內就業機會降低,不但削弱國民的消費能力,而且影響儲蓄和投資。
二、台灣製造業大量西移,成者少、敗者多,資金出大於進,甚少回流,且許多西移企業的負債偏高,又因他們借錢的對象不是中國銀行,而是台灣的銀行,負債當然留在台灣。可想而知,國內許多銀行一定還抱著一堆未爆彈。
三、台灣的製造業大量西移,外國來台的「直接投資」(FDI)也越來越少,國內還剩下什麼呢?除了農林漁牧業、營建業之外,就只有服務業了。服務業是為了初級產業與次級產業而存在的,如今,這兩個產業都在快速萎縮中,那服務業要服務什麼呢?不過在服務二千三百萬人最基本的「生存」(食)和「生活」(衣、住、行、育、樂)罷了。
四、國民黨主政的台灣政府,已讓全體國民不知該何去何從。ECFA魯莽簽署生效,三年多來卻是出口每況愈下,經濟倒退嚕。內需方面,因為政府債台高築,已難期待透過公共建設刺激經濟。產業政策不明,游資遂簇擁而拉高房地價格,年輕輩或者成為「屋奴」,或者放棄置產,令人浩歎。
又如國家領導人竟公然提倡台灣與中國「不是國際關係」,試問,他要全體公務員與老百姓為誰效力?現在,學校老師已經不知道要如何教導學生「國家」、「愛國」的概念了!
如此看來,國民黨政府在「台灣與中國不是國際關係」的思維下, 除了已經與中國簽署那個自我矮化與績效不彰的ECFA之外,若還要再簽「服貿協議」,不就是擺明要門戶洞開,讓中國的廉價服務品質進門,來搶奪二千三百萬人最基本的「生存」保護傘,並破壞我們賴以為生的社會安全網嗎?且台灣長期形成的優質生活文化,也不容「劣幣驅良幣」的現象發生,因此筆者呼籲國會立委藍綠諸公、諸婆,請拿出為所當為的道德勇氣,向馬政府說NO!這是你們對兩千三百萬人不可迴避的歷史責任!
(作者為電子業國際貿易資深從業人員,台北市民)
- Oct 17 Thu 2013 14:35
兩岸競合 -- 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後續; APEC馬習會 中國悍然拒絕; 美海官教授:共軍演訓針對台灣; 馬:兩岸互設辦 屬政治性質 (合輯之八十二)
close
APEC馬習會 中國悍然拒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