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還沒過 我們已經在「讓利」中國銀行與企業吃肉 台灣金融機構喝湯

撰文 / 黃儒彥 出處 / 今周刊   930期 2014/10/16

兩岸金融還沒進一步合作,「讓利」的活動已經如火如荼展開,不過不是中國對台灣讓利,而是台灣老百姓讓利給台灣的金融機構,台灣的金融機構再讓利給中銀台北分行,所讓的這一塊「利」,一年遠超過新台幣三百億元。

九月十六日,花旗銀行舉辦在台灣五十周年感恩茶會,現場冠蓋雲集,政治人物、企業家及金融家聯袂出席,熱鬧非常。

花旗銀行向來是台灣的外商銀行中最會賺錢的,幾年前購併華僑銀行後,正式成為流著外國血統的本地銀行。但就算在許多人心中花旗銀行還是外商銀行,最賺錢的外銀寶座也不再是他們的;因為今年最賺錢的外銀,是與花旗的慶生會場同在台北市松仁路,距離不過幾百公尺之遙、員工不到五十人的中國銀行台北分行。

六月中旬,金管會前主委、現任中研院研究員施俊吉投書報章指出:中國銀行台北分行光是收受來自台灣各家銀行的人民幣轉存款,每年獲利就遠超過新台幣三百億元,比有二九○家分行的合作金庫銀行還賺錢,不僅是最賺錢的外商銀行,也將是今年所有在台灣營業的銀行中最賺錢的。

人民幣定存中港台利差很大

施俊吉說的沒錯,兩岸金融還沒進一步合作,「讓利」的活動已經如火如荼展開,不過不是中國對台灣讓利,而是台灣老百姓讓利給台灣的金融機構,台灣的金融機構再讓利給中銀台北分行,這一塊「利」,一年超過新台幣三百億元。

網路上都可以輕易查到:台灣老百姓在台灣的銀行存一年期人民幣定存,利率只有區區一.八%;可是同樣的人民幣,定存在交銀香港分行是三.五%;隨便找一家中國國內的銀行,利率也都在三.三%以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真的是台灣金融機構用低廉的利率收人民幣,這不正是台灣老百姓「讓利」?

然而這也不能只怪台灣的銀行,因為在中央銀行沒有建立有效的人民幣回流機制下,就開辦存款業務,台灣的銀行最好的人民幣去處,居然就是轉存中銀台北。

全文未完(尚有1196字)...


陸批總統 陸委會:沒足夠智慧

中央社 – 2014年10月16日 下午6:13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台北16日電)大陸國台辦昨天重申,台灣不應對香港政改「說三道四」。陸委會今天表示,期盼陸方應有足夠智慧理性看待總統馬英九的國慶談話,「但目前看起來顯然沒有」。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美紅下午在記者會上說,馬總統在國慶談話中呼籲大陸走向民主憲政,並對香港民眾爭取特首真普選行動表達堅定支持,這是基於兩岸人民同為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善意關切。

吳美紅還說,民主法治可以拉近兩岸人民的心理距離,這對兩岸關係長遠發展深具意義。

她表示,政府的大陸政策始終以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以及相互提升為目標,「我們期望陸方應有足夠的智慧來理性看待馬總統的談話,但目前看起來顯然沒有。」

馬總統10日在國慶演說中,對香港民眾爭取特首真普選的行動表達「堅定的支持」。中國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15日在記者會重申,2017年實現香港特首普選是香港政制發展的一大步,台灣方面「不應對此說三道四」。1031016


黃柏翰 臉書發言 2014-10-17

//大陸國台辦昨天重申,台灣不應對香港政改「說三道四」。陸委會今天表示,期盼陸方應有足夠智慧理性看待總統馬英九的國慶談話,「但目前看起來顯然沒有」。//

陸委會超弱的,要嗆應該要嗆這句:「在中華民國的國慶,總統認為香港也是我們國家的一部份,所以理應給予關心」


梁振英接受〈紐約時報〉訪問全文
(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7532 )

獨立媒體 週二 2014-10-21 旺角社區團結

紐約時報:香港特首重申就選舉和經濟問題的強硬立場

原文

香港——由北京委任的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於星期一晚間表示,由公開選舉取得最多票數選出他的繼任人是不可接受的,因為這樣會導致較窮的市民成為主導政治的聲音。

梁振英在處理已歷時超過三星期的民主示威時,提出這個警告。他承認很多示威者因為香港缺乏社會階級流動和樓價過高而感到憤怒,但他強調民粹壓力是他抗拒示威者訴求的重要原因。

他堅定地維護北京的立場,表示他的繼任人必須由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篩選,從而可讓下一任行政長官抵禦公眾壓力,避免成為福利國家的模式,亦可讓政府實施對商家更有友善的政策,從而處理經濟不公的問題。

梁振英的直率評論,似乎反映香港精英的普遍看法,認為不能信任一般大眾管治這個城市的能力。他的論點,有可能會招致民主反對派新一波的批評,再次燃起尤其因對經濟不滿而由年輕一代帶動的街頭抗爭,要求改變香港的政治未來。

在電視直播政府與學生領袖對話的前夕,他作此番言論,顯示他在捍衛與一般市民對立的政治制度。

梁振英說,若「你去看『廣泛代表性』的意思,這不是以數字來衡他說:「你要盡量照顧香港各階層,若這完全是數字遊戲,由多數人決定,你一定會爭取月入低於1800美元那半數香港人的支持。」

他續道:「這樣,你最後的政治政策,亦會傾斜到這部份人。」

多數獲中國共產黨領導肯定的梁振英,表示補救社會不滿的方法,應從擴大房屋供應和刺激經濟增長著手,方可解決社會階層向上流動停滯不前的問題。他強調維持香港商界精英信心的重要,並指出四份一世紀前草擬的香港基本法,目標實為維持商界信心,抵抗公眾要求歐洲式福利國家體制的壓力。

禮賓府裡有大面積的花園,俯瞰可見香港市中心,過去超過一世紀一直為英國委任的港督官邸,直至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現成為香港行政長官的官邸。因房地產交易而有數百萬美元進帳的梁振英,就在禮賓府的水晶吊燈下,說了這一番話。

梁振英說,禮賓府最近進行過改建,好讓他和他的高級助手在示威者圍攻他的政府總部辦公室時,可以在此工作。就禮賓府改動工程的決定「我們沒有絲毫延遲」,這讓香港的高官們可以對示威者更顯忍耐。

梁振英在2012年獲1200人的選舉委員會選出,批評者指出這個選舉委員會大部份議席皆由北京支持者把持。但是,梁振英表示這也符合基本法的「廣泛代表性」定義,因為選舉委員會成員來自不同經濟界別、專業界別、宗教團體及社會其他階層。

梁振英舉例說,為了爭取當選行政長官,他極力爭取其中20名由體育教練和其他體壇界別選出的選舉委員支持。「如果這是完全普及的選舉」,即一人一票,「我就不會花這麼多時間與體育界的成員傾談,他們不會在我的雷達範圍內。」

他也再次提出他的政府和北京對街頭示威有「外國勢力」參與的懷疑,雖然他多次拒絕指出是哪些勢力或提供任何例子。「這不是我在茶室聽回來的,而這令我們很關注。」他說,「這是我們需要處理的。」

這場頑強的抗爭運動已從學生發起擴展到對現況不滿的中產和藍領市民,但他們面對不肯妥協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層。中共領導層已表明,示威者的訴求不可能實現。

現任或前任香港官員和不同專家在上星期的訪問指出,無論梁振英的民望多低,北京也不會讓他下台,因為這將造成政府高官仕途由街頭示威決定的先例。

星期一晚,梁振英表明支持北京就選舉制度只作些微改動的決定,令只有獲北京首肯的候選人可以參選。梁振英拒絕民間公民提名的建議,說這些建議違反基本法。

但是,談到示威者和警察對峙,他們偶爾擦槍走火爆發混戰,梁振英也嘗試避免對峙發混戰的演變成像北京天安門鎮壓的衝突,縱使規模比當年小很多。示威者指責香港警察使用過份武力,用胡椒噴霧和警棍襲擊示威者。

梁振英表示,他希望星期二舉行的五名高官與學生領袖對話可以緩和緊張局勢。但是,在上周末,街頭示威者與政府的僵局加深。上星期五晚,示威者重奪旺角一條街道,以抗衡當天警察清場並清走示威者的帳幕和路障。

有關梁振英不當收受款項的指控,由一澳洲報章首先報道,令示威者要求梁振英下台的聲音更強烈。澳洲公司UGL在2011年梁振英獲委任為行政長官前,同意向梁振英支付一筆六百四十萬美元的款項,以收購當時梁振英任職的一家公司。這筆款項在梁振英任職行政長官的兩年間支付。

梁振英的反對者指責他收取這筆款項乃行為不當,而且未有申報或就這筆收入繳付稅項,但他和UGL表示,這筆款項乃正當交易,而梁振英表示法律沒有規定他必須申報這筆款項。

梁振英就普選引致窮人受惠的擔憂,與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的評論一致。王振民過去一直就香港問題向中央政府提供意見,8月28日,王振民被派來港解釋北京政策,作出有關評論。

王振民警告,若所有成年人可以在公開的選舉投票,會損害商界的利益。

「他們分到的餅會因為普選被其他人蠶蝕,所以我們必須充份考慮各方的擔憂。」他說。

梁振英表示,他明白市民對高樓價和高物價不滿,急需解決,但他也強調,相對於財富再分配的福利政策,加速經濟增長才是提供向上流動機會的重點。

他說:「房屋短缺問題愈來愈嚴重,到了有年輕人結婚卻要分開居住的地步,這是不能接受的。」

梁振英也多次婉轉地警告,雖然北京嘗試不直接干預香港,但試探中國政府的耐性,風險很高。

「直至現時,北京讓香港政府處理事件,所以我們,包括我、香港政府和香港市民,應盡力維持這種方式。」他說。

他續道:「在這困難時刻,挑戰我、挑戰香港政府,對任何人沒有好處,對香港高度自治也沒有好處。」

原圖:蘋果日報


黃柏翰 臉書發言 2014-10-21

哇嗚… 我沒想到這輩子,竟然會聽到有政治人物說出這種言論……
//
梁振英說,若「你去看『廣泛代表性』的意思,這不是以數字來衡他說:「你要盡量照顧香港各階層,若這完全是數字遊戲,由多數人決定,你一定會爭取月入低於1800美元那半數香港人的支持。」

他續道:「這樣,你最後的政治政策,亦會傾斜到這部份人。」
//
照他這麼說,那些代表不是更小一部份人的利益嗎?

又,照他這麼說,明明他知道人數比較多的窮人,卻只能分享到政府資源的一小部份,這樣合理嗎?

他用了「傾斜」二字;如果天平一邊是重的、一邊是輕的,那傾斜才是平衡的、不傾斜就是失衡。

如果說「代表比較專業」、「民粹選擇的,可能不是對為數眾多的民眾而言最好的」 這類的說法我都還不意外。

竟然光明正大的說:「政府不應該聽人數比較多的那邊,因為這樣什麼都他們說了算」那不以人頭來說,又是誰來決定政府現在該分多少權利、資源到各領域去的呢?

即便是共產黨,他們不開放民選,也沒有像這樣根源上反對民主....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7532


中國沒民主,才是外國利益所在

獨立媒體 週二 2014-10-21 陳劍青

香港每日都在流傳佔領運動有外國勢力干預的廢話。心在想,如果真的有外國勢力介入運動,三個星期,已完全足夠將這個腐朽不堪的中共政權弄得支離破碎,香港人根本不需每日在佔領區苦等清場。

簡單的話總是容易令人相信,但令他們失望的,是外國勢力的真正考慮與這種流言恰恰相反。事實上,美國在華的最大利益,就是要繼續保持這個腐敗中國政體,直到利用價值殆盡的一天。國際交易層面上,中國政府透過人民的自我剝削,正協助大舉降低美資各種生產成本(factors of production)。同時,美國亦是吸收中國流失中資的最大得益者。一日保留這種體制的腐朽,一日美帝及外國勢力都可以借中國貪腐的體制在這篇土地瘋狂的尋租(rent seeking)。

同理,已有台灣與香港學者反覆指出過,香港的半民主體制已經足夠滿足英美金融利益。隨著境外勢力的利益圈從80-90年代集中於香港金融集聚逐漸轉移至中國大陸,今天香港的民主體制愈是「半生熟」,愈是符合外國勢力的利益——當每次香港出現民主化危機,英美都可以用政治關係兌換經濟利益,不斷勒索政治贖金,投資與合約,對他們而言,香港民主問題,就儼如一株錢搖不盡不枯之黃金樹。

美國應該很清楚這些政治利害——反過來,民主化的政治體制將會令中國國力急速騰飛。啟動這項進程並非會令中國主權崩壞及被滲透云云,而是重整後的中國地域將會真正有能力取代美國(二十世紀的新帝國),開展另一種帝國形式的世界新秩序。這才是外國勢力真正需要防備的可能性。

絕對認同香港要對境外勢力的介入與利益不可不察(包括中國大陸),因學理上權力分析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相信當權力關係愈被揭露,它就變得愈無效力,從而更有條件探索自由自主之路。然而今天的香港,揭發外國勢力介入的證據竟是美帝送50部i-phone 6給運動主力,面書上還可吸引數千個讚。對著這群這麼容易相信此等流言之輩,我發現「利用論」真的很具說服力,很有市場,亦令人更嘆息港人命運自主之歧路。


陳為廷 臉書發言 2014-10-21

這個對中共、港府動輒誣指「境外勢力」操控佔領運動,來影響「國內政治」的說法的評論,講到重點。

說到底,中國、香港的民主化,可能對英美的資本家來說,變動更大、更難有什麼好處。

套到台灣也說得通,從此更可以戳破馬英九「支持中國走向民主憲政」的宣言的虛妄。

你自己就靠著國共搭起的「跨海峽政商聯盟」,讓這些蔡衍明、頂新魏家、尹衍樑、富士康郭台銘之流的台商,在中國尋租獲利/鞏固中共的貪腐統治基礎,然後再拿這些特權台商的「鮭魚返鄉」堆疊經濟成長的謊言、靠著他們的賄選投票部隊來鞏固自己在台灣的政權。完全可以說,中共的暴政,國民黨也推了一把。

若我是中共,看你那篇「中國走向民主化」的宣言,也會覺得你得了便宜還賣乖吧。

引內文:

「簡單的話總是容易令人相信,但令他們失望的,是外國勢力的真正考慮與這種流言恰恰相反。事實上,美國在華的最大利益,就是要繼續保持這個腐敗中國政體,直到利用價值殆盡的一天。國際交易層面上,中國政府透過人民的自我剝削,正協助大舉降低美資各種生產成本(factors of production)。同時,美國亦是吸收中國流失中資的最大得益者。一日保留這種體制的腐朽,一日美帝及外國勢力都可以借中國貪腐的體制在這篇土地瘋狂的尋租(rent seeking)。」


旺中報導陸客在 101 尿尿的相關新聞

WeTalk sonyfan 2014-10-21 10:08

前兩天,中國來的高價團在 101 鼎泰豐當桌尿尿的事件在新聞上鬧得頗大,也讓強大的祖國顏面盡失

沒想到

昨天中國時報網站居然登了一篇新聞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020004585-260401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13811232.A.A73.html

根據八卦版的原始標題,這標題原本應該是 "太丟臉!101桌邊尿尿童 竟是台灣人"

而現在標題已經改成了 "又見陸童101尿尿? 是台灣囝仔"

但不管是哪個標題
這是不是很容易令人誤會
以為當初在 101 鼎泰豐尿尿的不是中國旅客,而是台灣人???

但這根本不是事實
鼎泰豐尿尿的小孩與家長,確定就是中國高價團無誤,這是鼎泰豐店員都有確認的

那這則新聞是哪來的呢???

原來他們是把另外一張照片,一張不是在鼎泰豐的男童脫褲照片,做了這則新聞

這根本與鼎泰豐的新聞是兩碼子事

但被這樣一下標,馬上就有人被混淆了

看看這個討論,理面居然有人說 101 鼎泰豐陸童當桌尿尿是台灣刻意製造來抹黑中國的新聞~~~
http://www.wetalk.tw/thread-18235-2-1.html
有沒有扯到???

這裡有中視當時報導的影片,大家可以看看畫面上這標題下的夠不夠讓人誤會?
雖然報導內文算是有說清楚,但很多人可能只看到標題就不點進去看而被誤導

結果現在一堆中國人拿著這則新聞斷章取義說鼎泰豐尿尿的是台灣人不是大陸人 =_=

實在太扯了


小童沒尿 媒體認錯澄清

中央社 發稿時間:2014/10/21 10:17 最新更新:2014/10/21 10:17

(中央社台北21日電)蘋果日報昨天報導,有網友在台北101美食街看到陸童在桌邊對著玻璃杯尿尿,新聞引起大陸網友熱議。蘋果日報今天認錯,表示被拍民眾是台北人,男童是打翻水非尿尿。

蘋果日報20日報導,鼎泰豐101才爆出陸童在餐桌邊尿尿,又有網友貼文指,在台北101美食街看到陸童在桌邊對著玻璃杯尿尿。

相關報導引發大陸網民的熱議。網民「扇影輕搖」在微博上說:「說實話不怪人家討厭咱……好多的家長覺得自家的孩子自己不嫌棄,別人也不會嫌棄」,這不只是個別例子現象,而是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的缺失。

網友「夏雨沫775」表示:「怎麼可以在公共場所這樣,懂得尊重別人嗎?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樣,那我們的城市還能和諧、美麗、文明嗎?」

不過,一些大陸網民也不認同個別台媒刻意渲染挑撥兩岸民眾情緒對立的做法。網友「青果團契」表示,「一個人素質不好,不代表大陸人素質都不好」,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蘋果日報今天在「昨日蘋果被發現的錯與批評」中表示,要聞版:「沒公德心 101又見陸童桌邊尿尿」一文,被網友拍攝的民眾紀小姐來電表示,她非陸客,是台北人,男童也非當眾尿尿,是因打翻玻璃杯的水,弄濕男童的褲子,紀小姐只是幫小孩更換褲子,不知遭人誤會且偷拍上網貼文。本報特此澄清,並向紀小姐致歉。1031021


昨日《蘋果》被發現的錯與批評
你的鞭策是《蘋果日報》成長的動力

蘋果日報 2014年10月21日



要聞版:《沒公德心 101又見陸童桌邊尿尿》一文,被網友拍攝的民眾紀小姐來電表示,她非陸客,是台北人,男童也非當眾尿尿,是因打翻玻璃杯的水,弄濕男童的褲子,紀小姐只是幫小孩更換褲子,不知遭人誤會且偷拍上網貼文。本報特此澄清,並向紀小姐致歉。

電話:0809-012-555
傳真:0809-013-666
信箱:news@appledaily.com.tw
地址:114 台北市內湖區行愛路141巷38號


Jay Fang via 李翊豪 臉書發言 2014-10-22

台灣黑心食品不比中國少,台灣人再不反醒,以為處處比中國強,就會成為中國的「平均值」。


台企染中共惡習 楊憲宏:勿做利益階下囚

大紀元時報 2014年10月18日

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創會理事長楊憲宏認為,從這次頂新事件上,不斷的在價格上壓榨,已失去作為人的價值。(記者陳柏州/攝影) 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創會理事長楊憲宏認為,從這次頂新事件上,不斷的在價格上壓榨,已失去作為人的價值。(記者陳柏州/攝影)

【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近日頂新集團的劣油風波,引發全民的憤慨以及抵制,讓大家開始探討頂新魏家兄弟的過去,其實頂新是政府過去不斷倡導鮭魚返鄉的一批台商,原本的鮭魚返鄉,卻淪為有毒的河豚害台。專家分析,綜觀這些從大陸回台卻出事的台商,沾染中共極權專制的惡習,無形中學了許多劣質、壓榨等經營方式,才是釀成一波波黑心產品的根源。

「我的父親最常告訴我們四兄弟,做生意必須要童叟無欺,這句話一直深刻烙印在我們兄弟心裡。」頂新企業三董魏應充,當時信誓旦旦的對外說道。對比如今的劣油風暴,格外諷刺。

繼旺中集團併購中嘉系統台失敗後,頂新集團日前突然對媒體感興趣,對於併購中嘉似乎勝券在握,沒想到卻爆發劣油事件,金管會表明,銀行將暫緩貸款,勢必影響中嘉併購案進程。

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創會理事長楊憲宏認為,從這次頂新事件上,不斷的在價格上壓榨,已失去作為人的價值。近10幾年來,許多成功企業家到中國經商,在無形中被中共影響,頂新現在觸角要伸到媒體,必須嚴格檢視是否有中共在背後操控。

複製壓榨、鬥爭文化

他舉例,不管是旺中、頂新集團,都看到中共最邪惡的本質在其企業裡滋長,只見整個企業文化不斷利用壓迫、鬥爭的過程,以及控制社會方法,卻自以為對社會有貢獻,自然複製共產黨的一套企業行為模式。

「只談價格,不談價值;只談利益、不談正直。」這是頂新在這次事件裡,赤裸裸地呈現在大眾面前的企業文化。楊憲宏說,正是因為這種鬥爭企業文化,「才會到最後認為連豬都不吃的東西,也可以拿給人吃,形成笑貧不笑娼的扭曲價值觀」。這就是中共邪惡本質。

許多在中國深耕的企業家,包含旺中集團蔡衍明,頂新魏家四兄弟,以及統一企業台南幫等,都是赫赫有名的成功企業家,楊憲宏認為,「這些所謂的成功,都是出賣自己的靈魂」所得到的。

雖然各界撻伐聲不斷,楊憲宏卻認為,現在頂新魏家回頭還來得及,並未到達萬劫不復的地步,他建議,魏家若有虧欠,不如下定決心回台投資,在這次危機中回歸、貢獻自己生長的台灣,沒有什麼是來不及的。

雖然台灣人目前憤慨、抵制魏家,楊憲宏說,「這是魏家應接受的懲罰。」但台灣依舊是魏家兄弟的故鄉,台灣富有「友直、友諒、友多聞」,台灣人才是真正魏家的朋友。

他提醒,要回歸正義,還是選擇做利益的階下囚。魏家必須在逃去中國,還是徹底的回到台灣中做出明確的取捨,才有機會重新獲得台灣人民的信賴。「如果一錯再錯,最後逃去中國,與中共政權為伍,最後一定死無葬身之地。」◇


史上最嚴 中共新「環保法」元旦實施

【聯合報╱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2014.10.22 04:31 am

被稱為「史上最嚴」的中共新「環保法」將在明年元旦實施。不僅將「按日計罰」、可「查封、扣押」、「限產停產」,而「行政追責」「行政拘留」等其他五十項配套文件將陸續公布,台商必須注意新法內容。

新京報報導,上周五,中共環保部將「環境保護按日連續處罰暫行辦法」、「實施環境保護查封、扣押暫行辦法」、「環境保護限制生產、停產整治暫行辦法」、「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暫行辦法」四個配套文件公開並徵求意見。目前該部正在抓緊制訂一系列實施細則,並將於年內印發。

報導稱,為了讓新「環保法」確立的新規能得以實施,環保部啟動了五十四項配套文件、規章制度的制定工作。

新「環保法」被評價為「史上最嚴」環保法,中共環保部環監局行政執法處罰處處長姬鋼解讀「按日連續處罰」,企業一天不糾正,處罰就不設上限;法律還賦予環保部門查封扣押權以及對企業停產、限產乃至報請政府進行關閉的權力;還有一條是正在制訂的,就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權力。這些基本體現新「環保法」的力度。

至於新法中「按日計罰」周期為什麼是卅天?姬鋼表示,從人力物力、監管範圍來說,三、五天回來複查不太可能。另外,不給企業「只要做好最近三、五天就能通過複查」的心理預期,而是卅天內都要達標。

在按日計罰罰無上限部分,人民大學副教授竺效表示,「水汙染防治法」在二○○八年修改前的處罰上限是一百萬元人民幣,二○○五年松花江水汙染事故造成嚴重損害,但根據原來處罰的辦法最多罰一百萬元,九牛一毛。

二○○八年「水汙染防治法」修改後,造成重大損害的根據直接經濟損失評估額的百分之廿至卅處罰。紫金礦業汙染後,國務院評估的經濟損失是三千三百萬元,福建省環保廳按照百分之卅的上限,最後開出了九百多萬元的罰單。新法實施後,啟動按日計罰,那可能就是每天罰九百多萬元,這恐怕是任何企業都承擔不起。

姬鋼強調,並非企業有錢就可以邊交罰款邊排汙。同時推出處罰、查封扣押、停產關閉三個文件,就是要打「組合拳」,不排除個別企業想交著罰款接著幹,那可以查封扣押,可以停產關閉,甚至限制人身自由。


說三道四見外了

【聯合報╱黑白集】2014.10.22 02:35 am

馬英九總統對香港政改有所評論,北京國台辦兩度回應:「台灣方面不應說三道四。」

每當外國對中國大陸的政治或人權有所評論時,北京方面的標準答案必是:「外國不應對中國的內政說三道四。」然而,這次卻是首次將專門用於外國的「說三道四」用於台灣;對北京來說,台灣是「外國」嗎?台灣對大陸說幾句勸善的話,就是「說三道四」嗎?

北京似乎立即發現了修詞不當。本月十七日,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評論英相卡麥隆對香港局勢的發言時稱:「外國無權對香港事務指手畫腳。」但如果回看前此洪磊對其他外國評論香港局勢的回應,則大多使用「說三道四」一詞。也許北京當局突然發現了將「說三道四」一體用於台灣與外國似非所宜,致洪磊擇用了另一常用詞「指手畫腳」。但難道今後北京就以「說三道四」用於台灣,「指手畫腳」用於「外國」?

這也許只是北京方面一個無意的疏忽,卻也反映了兩岸關係的特殊情勢。北京既然宣揚「兩岸一家親」,那麼中華民國政府或人民出自對大陸有所期待而說幾句勸善的話,大陸其實也宜從「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的心情加以理解,若指為「說三道四」,是否反而顯得是「見外」了。

何況,馬總統的國慶談話稱:「民主發展沒有公式,憲政制度也難移植,只要方向正確,以中華民族的智慧,一定能找出一條兼顧穩定發展與民主自由的道路。」可見已經照顧到中國大陸的特殊情勢,若這也算「說三道四」,兩岸豈能說「什麼都可以談」?

無論如何,北京若將「兩岸一家親」的勸善之言,指為「外國干涉內政」的「說三道四」,聽起來豈不怪怪的?


《台灣人看大陸》與陸生蔡博藝一起上民主課

2014-9-27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017| 評論數: 0 |原作者: (潘達/淡江大學學生)

我們學校這幾個月來為了學生會長的補選,多次上了媒體版面,這件事讓人意外,因為淡江大學的學生自治向來沉寂,幾乎從來不曾被外界所知。這次之所以弄得這麼熱鬧沸騰,是因為有了一位來自大陸的學生要參選學生會長。

陸生參選,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從2011年開始來台灣就讀的這群陸生同學,經過了三年的思想洗禮,到處認識台灣社會,在不同的學校、研討會、演講座談的場合裡,他們聽著不同思想的論戰,從中得到自己的見解,也挑戰著他們從小到大的那套世界觀、價值觀。

這次要參選的陸生,說她是來台陸生圈裡面最知名的人物也不為過。淡江大學的陸生蔡博藝,來台不到幾個月,就因為一篇<我在台灣、我正青春>的文章瞬間走紅於兩岸,這位同學的文字充滿犀利機鋒,但也流露出對於台灣人情的溫暖感受。她寫了這篇文章之後,陸續有出版社找她寫書、寫專欄,甚至後來也有紀錄片導演為她拍攝求學歷程及生活經過,得到了新北市紀錄片大賞首獎。

陸生民主意識萌芽

但是,真正讓蔡博藝認同台灣這塊土地的價值,應該要算是她在我們學校裡參加異議性社團:「淡江五虎崗社」。她以這個社團為起點,開啟了她的公民社會參與,從我們學校的學費調漲、女生宿舍費用調漲、社團強制學分化規定……無役不與,從中學習到了對於民主參與的重要性。身為一個學生,她在校園裡面看到了制度不公平,於是產生了爭取學生權利的「權利意識」。

除此之外,蔡博藝也將她的關懷從校園裡延伸到學校之外,她關心我們淡水在地的淡海二期議題,關心士林王家文林苑的都更案,她從學生權利到土地正義,逐漸建立起了一種公民參與的概念。她曾經寫道:「關懷始於了解,身為居民、身為土地上的一份子,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關心我們身邊的環境,這不是可供選擇的『權利』,不是可以『眼不見為淨』的事,而是一種義務,身為人類、身為一個現代公民,我們人人都需要這樣的參與。」

感動台灣公民社會

蔡博藝這種從了解、關懷到進而挺身而出的過程,感動了無數台灣原本在社會議題上努力奮戰的「台灣人」,當然,也包括我。而這些俗稱「社運圈」、來自各地的戰友,和蔡博藝形成了莫逆之交,以致於這次在蔡博藝參選學生會長的事件中,從三月太陽花學運的主要號召人物陳為廷、文化評論家張鐵志、台大社會系教授何明修等人,都力挺蔡博藝的參選。

他們之所以願意為蔡博藝出聲,是因為這次會長補選,我們學校的選委會作出太多小動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針對蔡博藝的國籍問題,刻意在選舉公報上增設過去所沒有的「國籍欄」,並在上面放上中國的五星旗。雖然選委會沒有明說,但明眼人一看即知,他們是要凸顯蔡博藝來自中國大陸,來自於台灣多數民眾沒有好感、恐懼仇視的對岸政府。這樣的行為不只顯示我們學校這票人的短視與淺薄,更意外掀起了台灣社會對於陸生、以及對於兩岸關係的深刻論戰。

在過去長達兩個月的時間裡,為了蔡博藝能否參選的問題,社運圈分成兩派,一派支持陸生參選,其理由很簡單,依照《大學法》的規定,具有學籍者即可參選學生自治組織,與國籍從來都不相關;更進一步講,讓陸生參與台灣的校園民主,不只對於台灣學生自己的漠不關心能夠有著很好的警醒和鼓勵,更能夠讓大陸看見台灣的開放與包容,對於青年世代的民主經驗建立是一件正面有益的事。

翻轉兩岸關係認知

然而,反對蔡博藝參與的「死忠台獨派」卻認為,即使蔡博藝本人可以信任,但是如果此例一開,怎麼保證日後中國大陸政府不會派職業學生潛入台灣校園,從學生組織開始全面滲透?基於這樣的擔心,他們認為即使蔡博藝依照《大學法》可以參選,即使這是她的基本權利,但因為兩岸政治對立因素,以及台灣人對大陸的潛在焦慮,蔡博藝仍然不可以參選。

兩相對照之下,哪一種論點值得參考,應該顯而易見。前者基於法律允許,以及自由開放的自信心態;後者是對法律保障的權利視若無睹,只用想像的恐懼來說服自己和他人,簡直不值一駁。不過,台灣的社運圈因為蔡博藝的參選,有了一次內部的深刻對話,將彼此對於兩岸關係與台灣前途的認識提出來公開交流,同時檢驗了相互對於人權、自由等觀念的理解程度。

於是,有許多人稱蔡博藝的參選是一場社運的照妖鏡,因為有她的參選,讓我們這些自詡進步思維的台灣人,被迫面對自己的不足、逼仄、以及狹隘。透過蔡博藝的參選,讓許多原本對大陸仇視的人,能夠釐清觀點,弄清楚他所反感的對象是政府而非個人,是官方而非民眾。

啟蒙台生權利意識

同時,蔡博藝的校園民主參與,讓許多台灣學生不得不面對一個尷尬問題:「連陸生都願意站出來爭取學生權利,那我們這些台生難道還要漠不關心嗎?」於是,校園裡,大家開始讀蔡博藝的政見,去了解校園民主與自己之間的關係,這,難道不是一堂最好的民主課嗎?


《兩岸校園超連結》台生求職 兩岸碰壁

2014-9-2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785| 評論數: 0 |原作者: (一蓑煙雨/北京大學台生)

對校園裡的新生們來說,每年的此時叫做「開學季」;然而對這些新生們的學長姐們來說,此時則是屬於他們的「就業季」,經過了將近二十多年教育系統的培養,如今的他們即將走出校園,將他們所學的一切奉獻在養育他們的社會之中。

除了大陸本地學生外,另一批來自海峽對岸,包括我在內的台灣學生,同樣面對就業問題,卻比大陸本地學生多了幾分「兩面不是人」的窘境。對大陸來說,我們是「台灣人」,一批來自海峽對岸,操持著和大陸本地人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慣甚至價值觀;對家鄉台灣來說,我們是「陸歸派」,一批在台灣出生長大,卻接受了大陸的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對某些台灣本土意識極端分子來說,我們更是「傾中」,不論在兩岸,我們都面對著身分與歸屬的矛盾。

不論是客觀環境的束縛或是台生的身分認同,目前在大陸就業的台生比率並不顯著。以大陸台生最喜愛的就業城市上海為例,在上海就讀的台灣學生約有三千人,約有兩百多人參加第一屆「上海台資企業聯合招聘會」,而其中成功找到工作的人只有二十多人,僅占求職者的一成左右。

台生就業率的低落,和大陸台資企業在面對招聘對象時的選擇有關,上海市台協青年工作部公關褚愛玲在接受媒體訪問時直言:「台資企業面臨的職缺更加廣泛,因此今年再進行新人招聘時,並不只限於『台生』,大陸的優秀青年也可以參加。」換言之,即使在部分台資企業中,台生在與大陸本地學生競爭求職時也並沒有「主場優勢」,反而比大陸青年面臨更加嚴峻的標準。

再以我自身經驗為例,作為新聞傳播相關科系研究生,不久前考慮在大陸求職,便向許多家大陸媒體投遞履歷,在這過程中我逐漸體會到,也許考量到政治正確或意識形態,許多大陸新聞媒體在招聘新人時非但不歡迎台灣人士,甚至在規章制度中就根本沒有為台灣人設計相關的制度,使得面對台灣求職者時,即使台灣人有著更高的學歷或能力,卻依然沒有和大陸本地畢業生相等的競爭條件。也使得我不得不打消在大陸工作的計畫。

有意思的是,在面對教育、文化、娛樂、歷史甚至政治等層面,面對台灣人,大陸不論官方或民間,無不張開雙手熱烈歡迎,強調「兩岸一家親」、「求同存異」。

然而一旦面臨職場的競爭,卻又高呼強調台灣人與大陸制度的差異,拒絕將兩岸放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就連在台灣本土,所謂的「陸歸派」似乎也難以為自己的大陸經驗找到相仿的發揮空間。

早在去年九月,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楊毅便指出,大陸在幾個省做了一些試點工作,未來將持續擴大,為台灣學生在大陸就業創造良好的條件。一年過去,台灣學生能否打破海峽的隔閡,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找到能夠發揮兩岸背景優勢的崗位,依然期待兩岸相關單位的智慧與雅量。


《台灣人看大陸》兩岸青年應有相互諒解的雅量

2014-9-30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41| 評論數: 0 |原作者: (袁曉玉/政治大學學生)

政治大學新一屆的陸生說明會日前才剛舉行,但是根據報紙上以及Facebook上所揭露的消息,那場會議上有些不愉快的討論和爭執。首先是因為負責接待的台灣同學在迎接大陸同學時,說了這麼一句:「歡迎各位中國同學到台灣來」,這句話乍聽之下沒什麼問題,但沒想到卻意外勾動了某些陸生的敏感神經,當場引發不滿和抱怨,其中甚至有一位陸生,明目張膽的直接向台灣同學比了中指,會後還高調的將照片PO在臉書上面,供人閱覽。

這件事除了在政大校園裡惹起風波,在我們台灣學生所熟悉的PTT網路論壇上面也造成了熱烈的討論。從大家所回覆的文章裡看,首先是對這位陸生的公然侮辱行為提出強烈譴責和批評,認為你現在既然來到台灣念書,就應該在台灣的遊戲規則以及社會多元共識底下逐漸適應。

反客為主易損和氣

即使那位台生稱陸生為「中國學生」,其內心所思所想是因為自己的國家認同,就算陸生無法認同、無法接受,也應該溝通、說明,把自己的想法呈現出來,讓大家作公評,若有理,自然能夠讓人服氣。然而,那位比中指的陸生捨此不為,而是「心直指快」的馬上給了最直白的答覆:「凸」,這下可好,任何理性溝通在這樣充滿敵意的氛圍下,怎還會有進行的可能?

我和許多同學在日常生活中的討論,經常會提到,雖然各自的國家認同有差異,但是我們對於制度的選擇與嚮往倒是沒什麼不同,即使是大陸學生,他們在和我們交往的過程中,也經常性會提到對於民主制度與法治文明的渴慕,更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利用自己所學所見,回到祖國為自己國家未來的民主化貢獻心力。

對台灣學生來說,大陸民主化自然是好事一件,除了樂觀其成,也有許多朋友表示希望能多多影響大陸學生,讓他們認識到民主真正的可貴之處,不是在於能夠選舉,而是能夠自由的思想,以及包容其他人的異見。

話語嗆人須更小心

正當這些討論方興未艾的時候,陸生比中指這件事情的後續又再度爆發出來,另一位政治大學的陸生在觀察到這起事件的風波過程之後,寫了一篇文章投書媒體,批評說,用「中國學生」這樣的說法太「見外」,認為「台灣對大陸有種『小女生心態』」,說台灣有時跟大陸玩曖昧、有時鬧小脾氣是為了得到更多好處。

此語一出再度震驚四座,網路上幾乎一面倒的反彈聲浪,讓理性討論空間全無。甚至有許多學生忍不住藉近日大學生砍殺女友的事件反嗆:「如果台灣是小女生,不想理中國,那中國也該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恐怖情人吧,一直死纏爛打,有誰想跟你交往?」

我近日和幾個陸生同學吃飯的時候,一談到這件事,他們個個臉有慚色,一個勁兒的跟我說抱歉,我說:「其實你們不需要道歉,嘴長在他自己身上,這是他的言論自由,雖然不中聽,但他還是有說的權利,只是,這種心態不管是不是普遍認識,如果效應蔓延開來,台灣青年只會被這種噁心的言論推得更遠,一旦接二連三的出現,到時候奢談兩岸能夠和諧合作,都不用再想了」

有位許姓陸生說:「這個自然,我們也明白政治的事強求不得,只是在台灣被稱為『中國學生』,其實心裡真的頗不是滋味,很不好受。當然,我們走遍世界都是『中國學生』的身分,只是我們也認為台灣學生是廣義的中國學生,但今天我們把台灣同學當一家人,卻被台灣同學冷冰冰、硬梆梆的用一句『中國學生』擋在門外,滿腔的熱情和興奮就這樣被澆了冷水,真的很不舒服。」

陸生感情難免受傷

我想了想,跟他說:「我懂你的意思,但是其實這種現象就是台灣的制度裡面最可貴的財富。你可以想想看,你今天要的是一個事事都跟你們主旋律一搭一唱的台灣呢,還是一個可以跟你持不同意見、理性討論的台灣?我們這一代台灣的年輕學生,在長大的過程接受到民主化的洗禮,即使社會紛紛擾擾,但我們的核心價值已經建立起來,那種對於民主自由、言論自由、思想自由的堅持,不是任何人、任何政黨可以剝奪得掉的。」

許同學回我說:「我們也知道啊,台灣能有這樣自由的環境讓我們真心羨慕,這也是我們一直期待但卻在國內等不到的,只是,唉,你要知道人心是肉作的,怎麼就一定要刻意點出那敏感的關鍵呢?」

在台灣應學習溝通

另一位陸生同學插了話:「我覺得你這樣說不對,被其他人的不同價值觀挑戰,不也是建立自己思想自由、開拓、學習容忍的最好機會嗎?如果我們一直拿自己從小到大那一套放在台灣身上,讓他們不要冒犯我們,或者說,我們如果那麼輕易被冒犯,那這趟還不是白來?趁早洗洗睡、回家愛黨愛國就好啦。」

此語一出,全場哄堂大笑,那次的討論也在愉快的氣氛下結束。我認為,陸生群體中也是有著能夠持開放心態溝通的朋友,台灣不必把每個大陸人都視為假想敵,反而應該用我們最珍貴的價值去包容彼此,假以時日,相信兩岸都能落實真正的民主,共享可貴的言論自由。


《台灣人看大陸》傳承文化 台灣責無旁貸

2014-10-1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09| 評論數: 0

這次漢字之旅體驗營,所走訪的景點如黃帝故里、殷墟遺址和許慎文化園等,多是先人曾在此活動所留下的遺跡,或是後人為了表達敬意重新修建的,從遠古時代所直接留下的古文物較少,和我所預期的古蹟不太一樣。因此在參觀黃帝故里時,雖然也參與了祭祖大典,但是看到周圍的建物都十分的新穎,總覺得有點違和,反而沒有很深刻的感覺。後面因為有搭配講座和老師的講解,不僅可以對要參觀的地方有一個大略的認識,還能在這些殘存的東西中,藉由解說,一窺古人的生活與思想文化。

我從黃德寬老師與朱小健老師的講座中,獲得了相當大的啟發。在黃老師的「甲骨文:中華文化的瑰寶」講座中,讓我初次認識到完整的甲骨文占卜過程,一開始先將龜甲做整理,貞人(卜問命龜之人)此時會在心中默念問題,把龜甲拿去烤了之後,龜甲上出現的裂痕稱為「卜兆」,最後再把問題刻到龜甲上。而且從現存的龜甲上還能看出,商人對於要占卜的問題喜歡正著問一遍,反著再問一遍。

老師這番教學,讓我開始去思考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老師認為漢字何以能延續下來的優勢,首先在於文字的構造適應了語言的發展,加上科舉制度的強化。接著就簡體字與繁體字的斷裂,老師舉出秦代篆隸並存的例子,從過去到現在,簡化與繁化是不斷在競爭且並存的,因此現在兩岸繁、簡體字也是能二元並存的,未來或許兩種寫法也會有合一的可能。

而在朱老師「許慎說文解字的智慧」講座中,老師認為許慎集結說文解字的精神在於對古代文化的重視、對當代學術的把握、對世事萬物的觀注、為了應用而作解釋,而其當下的價值,也就是我們可以學習的部分,則是文化擔當、探究精神及求實原則。

之前參加志工服務的時候,常常覺得很難跟外國志工介紹中國文化,只能介紹一些很淺薄的東西,如飲食、衣著,對其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則無法做更深入的說明。

這次參加了漢字之旅體驗營,讓我明確知道問題所在,因為我們不瞭解最根本、和自己切身相關漢字文化的起源與發展,更遑論包含各種面向的中華文化了。

而在這次的交流中,我也發現大陸同學在文史方面的積累較為深厚,對他們而言,漢字的演變及應用不只是為了應付高考,其實早已內化到他們的生活中。雖然台灣使用繁體字,看似對於過去文字是相連結的,但對於漢字的認識只停留在國高中課本教材的程度,對我們來說,它只是暫時記憶的背誦,從來不會想更了解它。

聽了黃老師的演講,我才知道當初台灣其實為了普及教育也要採用簡體字,然而因為大陸先採用而沒有使用,卻也因此把漢字文化傳承下來。漢字能夠被我們討論、檢討的地方還有很多,但是既然我們已有使用繁體字的優勢,對於漢字文化的傳承,絕對是責無旁貸的。


《台灣人看大陸》首次造訪大陸的各種驚奇

2014-10-2 06:3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03| 評論數: 0 |原作者: (洪華偉/高雄市)

2008年第一次踏上大陸的土地,內心是興奮加好奇的,相較於同行其他老台商,我算是最晚來見識的,這趟跟著老鳥們的參訪行程是廣東省,從拱北關入珠海後經過一個諾大的地下商城,面積之廣大、商品之多樣,小弟我完全震驚,後來才發現大陸稍有名氣的商城都是這樣以上的規模。

廣東美食名不虛傳,在肇慶這樣的旅遊城市,一家大餐廳的規模又讓我感到瞠目結舌,光點菜的區域面積說是一個小菜市場都不誇張。

餐廳內部規模也是得靠服務生指引才不致迷路,記得那時快接近北京奧運的時點,每個服務生臉頰都貼上五星旗貼紙,餐廳走道、桌上也都插上五星旗跟奧運五環旗,充滿辦喜事的驕傲與歡樂氛圍。

席間大夥舉杯同慶,情緒相當熱烈。這時小弟我癮君子的毛病犯了,習慣性離席要走至包廂外吞雲吐霧,卻被大陸朋友齊聲喊住,說:「我們這兒在裡面抽沒事的!」當時我那根菸抽得是畏畏縮縮的,還真不習慣。

那次參訪行程主要是到台商供貨商的廠裡參觀,記得當時剛好電視新聞播報美國同意出售一批武器給台灣,大陸官方表示抨擊,我覺得這事有點敏感,誰知一位廠區的保安大哥卻主動找我講這事,他說:「哎呀,你們台灣幹嘛老愛找美國人買武器啊?真有需要找咱們祖國大陸買就好啦!既便宜又好用,老闆您說是嗎?」讓我楞住還真搭不上話,過一會兒才回他說這個建議非常有創意。

這位來自四川的老兄後來跟我聊開了,我也才深刻體會外出打工者的辛苦,他說回一趟老家要搭一天一夜的車,春運時被擠站在火車走道,都沒法子上洗手間,除了上車前禁喝水以外,還有一招就是穿上成人紙尿布。

後來幾天去廣州看展會,除了見證廣州這個一級城市兼具繁榮與傳統外,最大的衝擊就是整個廣州市幾乎都講粵語,通常都是聽對方唏哩嘩啦講一堆後,我才打斷說請講普通話。還有就是我習慣性的提語詞例如「不好意思」、「麻煩你」、「請幫我」、「謝謝喔」等等,被大陸友人覺得不甚習慣,說是太見外,這麼客氣拉不近距離,且在公共場合也容易顯弱,譬如在餐館,我麻煩服務生幫我拿紙巾,等很久都沒拿來,只見他老兄拉高嗓門一喊:「服務員!拿個紙巾!快!」還真見服務生跑步遞上!

這些種種的習慣與價值觀不同還有很多等待我去體會,也不能說誰一定正確,畢竟兩岸相隔那麼久才恢復交流,不同的社會結構下會有很多不同的生活習慣,這也無可厚非。況且大陸各方面進步的速度是飛快的,只能希望頻繁交流後,兩邊的社會能更加互相了解、諒解,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讓情感互信越來越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rgeYeo 的頭像
    GeorgeYeo

    George Yeo 網路自強號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