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王茂臻/台北報導】2013.09.22 04:28 am
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石滋宜昨天指出,台灣這幾年經濟發展不如人意,關鍵是欠缺執行力,「你講你的,我講我的,如同一盤散沙」;石滋宜說,台灣需要王道精神,大家都為對方想一想,各退一步,找出解決困境的方法。
石滋宜昨天在「王道論壇」中發表「從心探索孔子哲理─邁向世界王道之領導」專題演講,他看了日本經團聯會長奧田碩在一篇文章,寫著「培養領導者的第一課是學好論語」,當時他六十九歲,決定投入研究論語與企業經營的關係。
石滋宜說,論語中利他的「仁本主義」,套用在企業經營就是顧客導向,對企業來說,這是顧客創造價值而達到「不戰而勝」的經營境界。
石滋宜表示,論語包含處事與成功的基本思想與態度,是日常生活中可實踐、不害人、不傷己的行為思想準則;實踐論語的企業經營,可成為仁道企業,實踐論語的國家,可成為被尊敬的仁道國家。
聯合報社長項國寧提問,台灣如何走出悶經濟?如何利用王道走出困境?
石滋宜說,論語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王道精神,領導者的「己所欲,要很慎重」,領導人必須從尊重他人、包容對方做起,不能夠「你講你的,我講我的」,形同一盤散沙。至於台灣如何在全球化中自處?石滋宜說,當前的全球化,有很大一部分是「美國化的全球化」這是推動霸道,不是推動王道。
石滋宜說,大陸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台灣則保有王道思想,兩者的結合可以扮演催化劑,讓已無路可走的資本主義逐漸萎縮,轉向王道的世界。石滋宜表示,華人世界不應總是學習美國,因為這條路已看不到未來。
王道論壇/企業轉型 要掌握產業鏈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2013.09.22 04:28 am
正威國際集團創始人暨董事局主席王文銀說,後金融海嘯時代將是華人世界,華人企業應學習掌握產業鏈,取得訂價權、主導市場。他認為,美國企業創新能力值得學習,日本企業沒有糾錯能力,也要引以為戒。
王道論壇昨天下午邀請王文銀,以「華人企業的轉型與全球化」為題,發表專題演講,經濟日報總編輯于趾琴擔任提問人。
王文銀說,正威集團最早只是區域的單一產業,後來發展到全國及世界級的全產業,是因先抓住「客戶鏈」再抓到「產業鏈、價值鏈」,並形成一個生態鏈。
他說,全新的商業思維須兼具創新與糾錯能力,美國企業創新能力很強,一九九七年日本索尼市值相當於卅個美國蘋果電腦,但現在「一個蘋果等於卅個索尼」。除了創新不如人,日本「糾錯能力」也不佳,日本人入侵他國「卻不願承認錯誤,讓這個國家失去了頭腦」,連帶影響產業發展。
王文銀說,「台灣在王永慶和施振榮之後,似乎後繼無人」,台灣培育人才的土壤不夠肥沃,值得注意。
王文銀也說,心靈死亡謂之忙,因此再忙都要讀書,光讀書還不行,要有讀後感想,這些都是正威集團「年終晉級加升標準」;讀書,要把書讀活,形成見識及膽識,才有智慧。
至於後金融海嘯時代,兩岸如何確定彼此的戰略地位?王文銀說,中國是上午八時的太陽,美國是傍晚的太陽,「你是跟著朝陽走還是夕陽走?」台灣的政治家及企業家有足夠的政治智慧做出選擇,也不要「不靠左岸及右岸,因為那樣,最後會淹死」。
王道論壇/企業 走正道才能永存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2013.09.22 04:28 am
企業經營的王道價值是什麼?大陸九陽公司董事長王旭寧說,技術創新和行業的良性發展,是兩項要件。金蝶國際軟件董事局主席暨首席執行官徐少春說,企業走正道、行王道,才能永續生存;中鋼總經理宋志育說,培育新人、積極傳承,對中鋼相當重要。
王道論壇昨天下午舉辦「企業經營的王道:永續、創值、均利」專題論壇,台大管理學院教授劉順仁擔任主持人,並請兩岸企業家討論企業核心價值。
徐少春以金蝶公司為例,在發展第一個階段,客戶、產品單純又聚焦;第二階段時,他覺得業務不聚焦,因而轉型,一萬兩千名員工縮減到六千七百人,但是離職的五千多名員工,多數轉為經銷商,仍然銷售金蝶的產品。
有人質疑金蝶轉型過程「不王道」,徐少春則說,企業必須永續生存,才有王道;如今是第三階段,他讓更多員工持有公司股票,與員工共創共贏。
王旭寧表示,九陽豆漿機已經成為大陸小家電市場重要品項,即便已取得市場優勢,仍然很注重技術創新和整體發展,因為「中小企業無依無靠,技術創新絕對必要。」
王旭寧說,九陽已拿到所有豆漿機領域的專利權,若有同業抄襲,即使訴諸法律,多數還是和解,畢竟行業良性發展,才是王道。
宋志育說,未來十年,中鋼將有近半、約四千八百員工退休,「傳承」對中鋼非常重要,今年起,中鋼大量招納人才,補充新血。
劉順仁說,台灣年輕人應該更有信心,美國矽谷就有許多想要改變世界的年輕人,他們想創造新的商業模型「把老頭子幹掉」。劉順仁說,當一個社會的年輕人想要改變並創新世界時,才是一個健康的社會環境。
王道論壇/社企 要守住核心價值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王茂臻/台北報導】2013.09.22 04:28 am
什麼是社會企業新思維?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說,以他的經驗看,無論是透過企業、或藉由企業經驗從事社會活動,都不能離開核心價值。
卅多年前中美斷交時,嚴長壽接下亞都飯店,他認定台灣應「與世界做朋友」,於是舉辦全球首場華人美食競賽,還請國外媒體報導,向全世界介紹台灣美食,其核心價值就是「觀光」。
王道論壇第一場論壇「社會企業新思維」昨天下午登場,引言人政大講座教授司徒達賢說,社企關鍵意義在於幫需要被幫助的人,創造社會價值,尊重消費者需求,追求效率及重視生產力。
司徒達賢提到,傳統企業被定義是吸收資金、投資獲利,在獲利的過程中,員工有就業機會、取得薪資;不過新思維趨勢下,社會企業定義更複雜。
嚴長壽說,社企應能整合「人才、物資及金錢」;南村落總監、作家韓良露說,社企可以是微型企業,會更有彈性。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朱宗慶說,台灣表演團體很難自力更生,他以朱宗慶樂團為例,一年經費一億,但票房收入只占百分之十四,政府補助雖已提升到百分之十五,還不夠,募款占五趴,其他就是貸款。
朱宗慶說,創立打擊樂團後,他一直在「企業組織和非營利組織間」求取平衡,非營利組織的經營也要引入企業手法,才能永續發展。
韓良露認為,企業應更有彈性,像南村落只是微型企業,像地下游擊隊,摸索各種可能性。南村落不是公司、不是非營利組織、更不是基金會,但有很大的主動性,若企業要南村落做的不是她要做的,「我們會說No」。她說,她不仰賴企業捐助,「利潤極小化,才會是個主動者,才有競爭力。」韓良露也說,社會企業的領導人不能太年輕,至少要四十歲,因為「四十而不惑」,之後人生才會產生不同的價值觀。
王道論壇/專業+人文 跳脫傳統全球化思維
【聯合報╱記者王茂臻/台北報導】2013.09.22 04:28 am
維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講座教授暨國際管理學會終身院士與主席陳明哲昨天說,兩岸都面臨低迷的困境,台灣是士氣低,大陸則是對尋找新的突破迷惘,要打破困境,兩岸可以從王道思維中找答案,王道是基於中國的中道,以世界大同、以德、仁服人。
陳明哲昨天出席「王道論壇」時說,隨著大陸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華人影響力與日俱增,現在全球已是一個文化雙融的社會,是「東風西漸」。
陳明哲說,兩岸經濟都面臨困局,當華人企業家能融會貫通中華文化的精華與智慧,並將古人的智慧與西方的管理體系與自己的企業實踐、人生發展結合在一起,就能發揮王道的精神與風範,影響周圍的人。
經濟日報社長黃素娟昨天與陳明哲對談,黃素娟提問,台灣如何在文化雙融中跳出台灣的思維,以全球視角思考台灣的定位與未來。
陳明哲說,近年他與兩岸學生接觸,發現兩岸氣氛都很「低迷」,台灣因悶經濟而士氣低落,大陸則是對未來的發展感到迷失與迷惘;不只台灣與大陸,美國與世界都在找尋關鍵的下一步。
陳明哲說,台灣要思考的是,全球化究竟是真的全球化,還是全球美國化?推動王道是將專業與人文融合,將東方與西方思維結合,這可幫助台灣跳出傳統的全球化思維。
黃素娟又問,台灣夾在大陸與美國兩強權中,如何藉由王道,找到自己的角色與戰略地位。
陳明哲說,「亞細亞的孤兒」描述的就是台灣,但這也是台灣最好的機會;台灣長期是西方國家精神上的俘虜,幫西方國家做研究、代工,台灣應回過頭來看自己的歷史,了解自身傳統文化,才會知道自己有多好。
陳郁秀:文化變產品 台灣要做的事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3.09.22 03:26 pm
前文建會主委、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郁秀,上午出席「王道論壇」,以「文化的力量」為題發表演講。她表示,文化無所不在,是具體的物件,也是抽象的意識型態,台灣擁有多樣性的文化,但如何將文化具體化,甚至化身為產品,才有力量重塑城市,這是未來台灣必須要做的事。
王道薪傳班與聯合報系昨天、今天共同舉辦「王道論壇」,邀請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石滋宜、維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講座教授暨國際管理學會終身院士與主席陳明哲及陳郁秀等人,暢談王道領導、企業經營之道、文化的力量等,下午由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和陳明哲,和全體與會者從企業經營、產業生態、全球經濟等暢談王道。
聯合晚報社長羅國俊提問,台灣到底有什麼樣的文化特質,可以讓大陸、港澳或其他地區華人,將台灣列入旅遊首選?陳郁秀回答表示,每次問來台的外國人,都異口同聲回答:「台灣最美的是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特別親切。」但要如何將這些文化特質具體化,「必須找到答案」。
她舉例,日本有茶道,台灣有茶藝,但現在仍止於各自發想階段,必須形塑成一個文化,將各自發展的特色整合,台灣形象才能透過這種具體形象表現給外界,否則仍僅止於抽象的形容「台灣人很親切」。
另外,台灣的誠品開創出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還有四處可見到的便利商店,陳郁秀說,這代表台灣是個安全的環境,可以讓人「半夜看書與購物」。但這些具體的象徵如何轉化成「文化」,必須找很多藝術家一起構思,一起將台灣形象更具體化。
羅國俊進一步提問,台灣的企業正面臨轉型,如何用文化來提升企業?陳郁秀則舉東和鋼鐵為例,表示東鋼的春之文化基金會找藝術家進駐鋼鐵廠,還免費提供鋼鐵材料讓藝術家進行創作,不但讓藝術家做出上百件藝術作品,東鋼員工也從藝術家認真創作的過程,激勵了工作士氣。
陳郁秀強調,藝術家與企業可以撞擊出很多不同的想法,她自己擔任文建會主委時就積極推動「產業文化化」,讓文化進入企業,一起激盪創造每個企業獨有的文化特色。
陳郁秀也舉自己為例表示,不管多忙碌,她擔任文建會主委、兩廳院董事長期間,仍然每天練琴一小時、看書一小時,並且好好靜下心來吃三餐。她強調,這是她豐富自己生活的重要關鍵,「給腦袋一個安靜的空間」。
面對全球競爭 王道取代霸道
【聯合報╱記者王茂臻、孫中英/台北報導】2013.09.22 05:45 am
王道薪傳班與聯合報系昨天共同舉辦「王道論壇」,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致詞時說,「王道」可補強資本主義的盲點,兩岸企業家可利用大陸崛起的市場養分,用王道建構完整的產業生態,培養面對全球競爭的核心能力。
施振榮與維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講座教授陳明哲近年積極推動「王道精神」,並創立「王道薪傳班」,施振榮說,大陸再崛起是華人的機緣,結合東西方優點的「王道」,是新時代領導人需要的世界觀,因為「霸道雖可做大,但王道才可做久」。
「王道論壇」為期兩天,昨天與會的兩岸菁英包括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石滋宜、正威國際集團創始人王文銀、金蝶國際軟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等人,將透過個案分享與分析,發掘王道精神對世界文明貢獻的契機。
陳明哲說,西方社會科學與文明長期主導企業管理思維與實務,但二○○八年金融風暴,證明西方管理體系有其局限。
石滋宜昨天發表「王道之領導」專題演講,直言資本主義已無路可走,前幾年的金融風暴,就是「騙人的金融商品」造成的,資本主義必須修正,這正是王道發展的機會。
陳明哲指出,以前是「西風東漸」,現在大陸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造成「西方與東方相遇」,形成「東風西漸」,王道企業是這一股文化雙融的最佳實踐,王道以「仁」服人,非以「力」服人。
金蝶國際軟件董事局主席暨首席執行官徐少春說,企業走正道、行王道,才能永續生存。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說,雖然社會企業的定義如盲人摸象、各自表述,但最終離不開推動者的核心價值。
作家韓良露說,社會企業不再巨大,可以像微型企業更有彈性、隨著時間與空間而改變。
設計創新 從生活找靈感
【經濟日報╱何秀玲】2013.09.20 03:07 am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每樣東西都要愈簡單愈好,但也不可過度簡單」,精準地闡述「簡約設計」的意思;專家認為,將複雜的內容轉化為簡單的形體,是設計師的工作。
2013光寶創新獎國際設計論壇日前邀請設計界大師分享他們對設計的觀點。除了讓設計者對極簡精神有更深了解之外,他們豐富的設計經驗和生活觀察力,也鼓勵設計師發揮創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北歐設計顧問執行董事暨首席設計顧問路威(Gideon Loewy)認為,設計的概念是「簡約」,也是科技產品最後的形體;拆開電腦機身,你會發現裡面其實很複雜,簡約是為了蓋住複雜的東西,設計師的任務是將複雜的東西轉化為簡單的形體。
最佳設計 要能化繁為簡
德國紅點(Red Dot)設計獎總裁查克(Peter Zec)提到他對設計的想法:「如果你創造的東西源自於複雜的概念,卻可簡單到任何人都會使用,才是最重要的。」
他舉蘋果iPod為例子,iPod介面看似簡單,背後卻有複雜的思維;iPhone的出現,簡單的介面,使他買了人生中第一台智慧型手機。他說,其他功能性手機他幾乎不會用,可是iPhone卻讓他簡易地使用複雜的功能。
在形體上做出小改變,將會造成大影響,就如碳分子修改分子結構,鑽石也會變成碳。
多年前,英國航空為迎接千禧年,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在飛機尾翼上作畫,但是因機體看起來過於花俏,除了沒有品牌辨識度之外,也失去乘客對航空公司的專業信任,因此乘客量大幅減少,直到機體回復簡約的樣子,乘客數量才開始回升。他表示,英航的例子,顯示簡約造型有時不會讓人更易理解,反而令人困惑。
查克提醒,關於設計產品,設計者應努力思考出更好的解決辦法,但也別忘記,「Thinking(思考)跟doing(實作)不同」。
查克與路威一致認為,進行設計前,設計師必須從日常生活觀察開始,就像許多消費電子產品家電品牌都有大型研究中心,為的是觀察消費者的日常行為。比如飛利浦研究中心就在內部打造飯店房間,在其中架設多台攝影機,觀察人們於飯店居住時在意何種細節。經過調查後發現,大家重視的是夜間照明,因為夜晚容易缺乏安全感;飛利浦進而發現,放置小夜燈的最佳位置是床底下,民眾起床上廁所不會絆倒任何東西。
這是靠觀察人的行為模式所得出的結果,觀察地愈仔細,愈能找到對的解決方案。
路威補充,身為設計師,不管設計任何作品一定要開放心胸觀察,避免未深究就直接跳到結論。他表示,設計不光是科技,還包含經濟、人文社會科學等等,擁抱人文,重整人類的生活才是設計,融入人文價值,才是設計的未來。
用心觀察 細微處有答案
Intentionallies建築設計事務所社長、建築師鄭秀和也認為,設計不單是找到概念,而是完成的最後階段;設計不只是形體,而是將東西真正存在的意義找出來。他說,重要的是,設計師必須客觀地檢視社會或空間是否真需要自己的作品,不是單看設計的形體好看與否。
路威發現,年輕設計師常只想表現自己的風格,卻忽略了「設計不等於藝術」的概念,解決各種人的需要才是設計的重點。
查克指出,設計與藝術的差異,在於藝術家創作藝術作品是為了展現自我,設計師設計作品則是為了凸顯功能,使用者可以最簡單方式使用物品。
他以鞋子當例子。一隻銀製的鞋子,精緻的外型,讓人忍不住想駐足觀看,可是這種鞋不能穿,屬於藝術品,只能放在博物館供人觀賞;鞋子品牌愛迪達(adidas)所推出的設計鞋子,既有外觀,亦有功能。藝術品和設計品形成強烈對比。
建築大師路易斯康(Louis Kahn)曾說,任何東西若無法成為形體,設計概念就沒價值;查克認為,設計品形體很重要,雖然大專院校都會告訴學生「內容比外型重要」,可是好內容沒適合的外型,作品是無法存在的。
好設計擁有回收再利用和公平平等的概念很重要,設計師擔負著對人類貢獻的責任。
路威拿出一張垃圾場的照片,滿坑滿谷的垃圾令人怵目驚心,究竟人們是為了製造商品而製造,或是為了讓大家有更好的生活而製造?
「設計師必須為生活設計出綠化設計。」他認為,商人為了賺錢,鼓勵大家不斷地消費,社會抱持消費主義的結果,導致人們必須消耗才能生活;台灣講求方便,許多人寧願騎車,也不願走路到附近的便利商店,但其實只是浪費更多資源罷了,如此的價值觀應該被重新思考。
如何設計出社會需要的設計品?在場專家都認為,不妨問自己為何要設計這件作品,如果自己都無法回答,就不該實踐這個設計概念,假如答案是解決人類的問題,不要猶豫;做,就對了。
- Sep 24 Tue 2013 09:34
王道論壇/一盤散沙 如何突破困境; 社企 要守住核心價值; 專業+人文 跳脫傳統全球化思維; 陳郁秀:文化變產品 台灣要做的事; 設計創新 從生活找靈感 (合輯)
close
王道論壇/一盤散沙 如何突破困境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