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長:台灣教育剝掉學生創意

作者: 林秀姿 | 天下雜誌 – 2012年11月27日 下午4:30

面對變化多端的未來,台灣的下一代需要什麼能力?以下是教育部長蔣偉寧,接受《天下》專訪摘要:

競爭力分成三個面向:

第一,人文科學素養。不管未來進入什麼職場,都要做決策,必須要具備基本的人文科學素養。

第二,專業能力,也就是張忠謀常講的謀生能力。學科要好,有厚實的專業能力。

第三,多元軟實力,也就是語言能力、溝通能力、創意、領袖能力、團隊合作,或是好的學習習慣與態度,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三個環節都具備的人,在全球絕對具有移動力、競爭力。但現在的狀況是,人才在不同位階,都有不同問題。我比較憂心的是,國中進高中要考基測,基測是一個基本門檻,不應該是最重要的事。可是多數學校以基測篩選學生,用這種比較簡單的考試,培養出不敢犯錯、只會解決簡單考題的學生。

之前,我碰到一位史丹佛大學教授,他告訴我,台灣某頂尖大學送學生到史丹佛,競爭力不夠。出難一點的題目,他們不願意做也不會做即使多給半分鐘,他們也不願意思考。但別的國家學生即使不會,也願意花心思和老師互動,想辦法解決。

體制內教育就像剝洋蔥,因為考試,把學生一層一層剝掉,最後的洋蔥心,卻沒比較好吃。剩下來的人只會比較簡單的考試,使得創意或其他能力萎縮。

200億全面改造技職教育

產業若是以有效率的代工為主,做得比人家快、比人家便宜,這種能力還可以;但若需發揮創意的產業,就會出現問題。

十二年國教為的就是讓教學現場正常化,不以考試為學習目的,以學生的興趣為主。我們也會透過資源重新分配讓大家知道,不管是高教或技職,都同樣重要。未來4年,將編列200億元全面改造技職,高教也會重新檢討5年500億元計劃,讓兩條軌道不偏歪。

我這一代,一年出生人口有40萬,現在一年出生人口不到20萬,人口結構就像頭壯腳細。腳要壯,才撐得住頭。不只我心急,很多企業界的人都跳出來幫忙,林百里、鄭崇華、曾志朗等,都願意出面想解決方案。明年5月《人才培育白皮書》出爐,會有實際解決的方案,而非現象分析報告而已。


蔣偉寧:國民素養好就有競爭力

中央社 – 2012年11月24日 下午12:36

(中央社記者林瑞益新竹24日電)教育部長蔣偉寧今天走訪新竹縣時表示,國民素養好,就有競爭力,國家就會好,提升國民素養是全球趨勢。

教育部今天在新竹縣竹東鎮東泰高中舉行第1場提升國民素養座談會,蔣偉寧、中央研究院士曾志朗等人出席。

蔣偉寧致詞時指出,國民素養是國家的基本能力,也是國家競爭力的最重要來源,國民素養好,就有競爭力,國家就會好;如何提升國民素養不僅是關鍵的事,更是全球趨勢。

蔣偉寧說,教育部正在推動十二年國教,理念之一就是提升國家競爭力。要提升國家競爭力,包括國民擁有好的人文科學素養、擁有專業或謀生能力,以及具有多元的軟實力,包括語言溝通、團隊合作與好的學習態度等。

曾志朗則以台南市大崎村為例,他說,這個村莊原本因欠缺規劃,相當髒亂,但鄰近的台南藝術大學師生花了3年時間,與村民分享美的概念,經過社區總體營造,讓社區變得美輪美奐。

曾志朗指出,不要怕困難,只要去做,就會發現美麗世界;現在做的事情就是台灣的將來。1011124


技職再造計畫 讓世界看到臺灣競爭力

電台作者: 劉文珍 |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2012年11月23日 下午9:21

關心技職教育的教育部長蔣偉寧23日在苗栗農工表示,透過十二年國教以及技職再造計畫,希望學生不論選擇高中或高職都是優先志願,進而在未來的十年或二十年後,實實在在的看見臺灣競爭力。

教育部長蔣偉寧23日的偏鄉教育關懷之旅到達技職學校苗栗農工,全校師生端著歷年來的傲人獎牌迎接部長。蔣偉寧部長在苗栗農工看到技職的成功,他表示,希望國家競爭力透過十二年國教的推展而成長。

蔣偉寧部長進一步說明,國家競爭力的來源從是十二年國教從小培養;他表示家長仍以孩子的學科為主, 學科成績不好,才念技職,他認為,這是完全不對的做法。

蔣偉寧部長說,期待未來不論高中或是技職,都要是學生的優先志願,未來臺灣才可以透過十二年國教的啟動,有機會在十年或二十年後,看見臺灣新的競爭力。

蔣偉寧部長以朋友帶著帶六個小孩到美國求學,卻發現孩子的競爭力不夠為例說明,國內基測系統讓小孩只要不犯錯的做相對簡單問題,因此,推動十二年國教,就是希望讓國中端活化教學與進行適性輔導,而高中職端則是透過優質計畫,在資源只增不減的情形下,讓資源完全到位。

他透露,教育部推動技職再造計畫,爭取四年二百億元,就是要為技職而努力,讓技職的選擇,成為學生優先選擇,而不是次要的選擇。


不補習,也能第一名的讀書方法

作者:許芳菊 2011-10 親子天下雜誌28期

從小就會念書的梁旅珠,北一女畢業,考上台大外文系,留學美國賓州大學,主持過台灣第一個旅遊節目《世界真奇妙》,得過金鐘獎。一路順遂的她,在孩子出生後,有十年的時間,全心投入做個全職媽媽,兩個孩子在她用心調教下,功課表現傑出。女兒從北一女畢業後,同時申請到美國哈佛、史丹佛等七大名校,兒子也在今年就讀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她的教養方式引起許多人好奇,究竟有什麼方法,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第一名的學習祕訣是什麼?《親子天下》特別專訪梁旅珠,分享她的教養經驗。

教養心法  1   先緊後鬆,陪讀有方法

孩子幼稚園時,我帶他們上各種好玩的活動,並沒有要他們去背誦或學習什麼,但讓他們玩很多。上小學以後,我認為小一很重要,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所以從小一開始,我盯得非常緊。

★小一、小二培養讀書習慣

他們讀的私立小學是全天班。小學一、二年級晚餐過後第一件事情,我就要孩子拿出聯絡簿,看看今天有哪些功課。我會引導他們在精神比較好的時候,先做難的功課,其他像是剪剪貼貼、查資料這類比較輕鬆的功課,就放到後面。

我就坐在他們身邊,陪他們念書、寫作業;完成後,盯他們檢查或複習,確定每天的計畫都要實行。當他們有困難時,我會立刻協助他們找出解決的方法,比方說查字典或找參考書。

休息的時候,就各自歇息,幾分鐘再回來一起做。小一、小二盯很緊,就是為了養成習慣,習慣了,他們就會這樣去做。

★練習做計畫表

等他們比較上軌道之後,我就會教他們做計畫表。現在孩子都很忙,除了學校,還有才藝課的功課,時間的利用就很重要。剛開始我帶著他們做計畫表,哪天他們功課比較少,就可以把才藝的功課放進來,以週為單位把這些才藝功課做完。如果每天功課都很多,就用週末把才藝功課完成,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有時間概念。

★考試前一週,規劃段考複習計畫

除了平常做計畫表,我也教他們設計段考複習表。段考前一個星期,是衝刺期,這星期所有的作息都要調整。我設計的段考複習表,表格橫軸是分課分段的考試範圍,縱軸是科目,每科下面分課本、評量、習作和考卷等。

這份表單可以給孩子一些整體的概念。期末考的時候,再拿出這張表就會知道,他們在第一次段考時,有哪些沒有讀好,就在這部分做個記號,期末考時就特別加強。

這個段考計畫表做到四年級以後,我就不再管了。他們會自己做,貼在衣櫃上,自己複習。

另外,我會幫他們準備很多講義夾跟透明文件夾,教他們收納歸檔。我用標籤標示,孩子把發回來的大小考卷和段考考卷依順序收入。考試前拿出該科的夾子,曾錯過的或不會做的題目一目了然,對考試前的複習很有幫助。

我希望孩子了解到只要平常按部就班的念書,不需要熬夜讀書。

我常笑說,我女兒磚塊砌得很好,就很穩,磚塊可以一直砌上去;相對的,我兒子砌的磚就有很多洞,常要回頭一直補洞。我女兒磚砌得好,讀起書來就很輕鬆。

教養心法  2    讀書經驗的「技術轉移」

小三之前的陪伴,主要是觀念跟讀書方法的灌輸。我重視的是過程,而且很有意識的「技術轉移」我的讀書經驗給他們。

★小三學習讀書訣竅:抓出大架構,對照、比較、思考、提問

到了小學三、四年級,我就跟我女兒說,從現在開始,她要懂得自己讀書。很多小孩參考書拿來就照著條列一直背,沒有去思考問題。但是閱讀能力很重要,要理解內容、還要理出內容的架構。我教女兒要抓重點,要從內容中去問問題,要順讀也要會反讀,而且要穿插比較。

我會示範一些讀書方法,例如,在社會某一章讀到一九○○年發生了一些事情;過了幾章,又提到一九○○年發生了另一些事情。這其中應該有些關聯,我就會引導我女兒去看,為什麼同一時間發生這麼多不同的事情,我會跟她解釋這整個時代一些重要的觀念、背景。我跟她講,現在你知道這兩件事情是相關的,但分散在課本不同的地方,例如一個寫在十二頁,一個寫在二八頁。我就要求她在第十二頁的地方,也寫上二八頁,在二八頁的時候,也把十二頁寫在旁邊,這樣每次讀書的時候,就知道去對照。

★學習記筆記

另外,我教孩子記筆記。我要他們把在課堂上聽到的重點記下來,或寫在課本上,主要是讓他們練習很專心的聽課,練習抓重點。邊聽邊寫,記多少算多少,但不能為了記筆記而錯過老師的授課內容。一開始她也只能記短短幾行,慢慢就摸出竅門了。

這些讀書方法的培養,我都在他們小學四年級前就訓練完畢。之後我就跟他們講,讀書是自己的事,接下來若有問題,他們要練習找老師或問同學,先練習自己解決問題。如果真的不能解決,可以向我求救,我一定會跟他們一起想辦法。

教養心法  3   先了解孩子,再決定要不要補習,怎麼補

孩子上國中的時候,當他們來告訴我班上○○○都去補習了,我也會怕。而且大家都是補在前面,都是先修班。但我的觀念很清楚,孩子的時間就這麼多,當你選擇做這樣,就沒時間做那樣。而且現在的補習班,一去就要三小時,很多時間都是浪費的。我覺得補習並不適合所有的小孩,當你覺得不足再去補,才知道需要什麼,如果補在前面會讓你模糊焦點。

因為我女兒在小學的表現是好的,所以我們講好上了國中就先自己試試看。如果覺得都聽不懂,再來想要怎麼補強,是要請家教;還是上補習班。

我兒子也沒補習,後來是請家教老師,三、五個小孩一起上,是小班制。為什麼我讓兒子去家教班?因為我發現男孩子的自制力、執行力比較差,需要有人給他提示跟環境,還要有人可以一起討論。家教班也比較有效率,上課就一個半鐘頭,不像在補習班,一坐就三個鐘頭。

我認為除非有特殊需求,例如要考資優班、要去競賽,需要特別      訓練;或是有些孩子能力很強,學校的東西不夠,可以去補習班學更深的。另外就是運氣很差,碰到很糟的老師,那也可能需要去補習。但不要看人家小孩補什麼,你就帶孩子也去補。

教養心法  4   目標是「追求自己的最佳表現」,而不是第一名

我過去讀書的動力都是因為我可以考一百分、我可以考第一名,這種成就感可以帶給我快樂,但這種成就感不夠扎實。若是只靠這種成就感帶來快樂,變成永遠都要去追求第一名。很多在國中第一名的孩子,來到建中、北一女,跟人家一比,不行了,就挫折得不得了,這就是對自我認知的錯誤期待。

我自己走過一輪了,所以很清楚,當你覺得自己很棒的時候,其實永遠都會看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競爭是一直一直往上走的。所以要有一種態度,就是要永遠樂觀面對,也要知道當我再怎麼努力也只能到此為止時,我要去面對它、承認它,快樂的接受它,然後就自己的條件去做出最好的結果。

我鼓勵孩子追求的是「自己的最佳表現」。我教導孩子的觀念是:不能把不喜歡念書當做藉口,但努力過後發現不善於讀書,是可以接受,也必須坦然面對的。

因為我自己有這些經驗,孩子每到下一個階段的時候,我都會跟他們談這些事情,預告這些事情。我跟他們說,我相信你們很有能力,可是有些時候即使你很有能力,你也不一定做的到。讀書還是屬於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事,到了職場,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能掌控的。每個人的天分、才能就是不公平的,你要面對這個現實,在上天給你的條件中,去做最大的努力;這就是我從小到大讓他們了解的。

大家以為我教孩子讀很多書,其實不是,我是跟他們溝通很多觀念。所以他們在每一個階段,都可以心平氣和的去面對很多變化,而不會意外的受到傷害。

我不是一個包容孩子可以隨便犯錯或縱容他們的軟墊,但我絕對是他們可以倚靠的柱子。我讓孩子學會堅強,但在他需要的時候,我不會讓他倒下,我會支持他。


西安大學生10萬元自製飛機成功試飛

來源:中新網 發表時間:2013-01-01-上午 10:09

12月26日,飛機試飛成功後陳墨與自己的飛機合影留念。

12月26日,大學生陳墨製造的飛機全部完工,在西安郊外試飛成功。陳墨是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機電工程系飛行器製造工程專業大三的學生。2011年,讀大一的陳墨在電視上看到一位叫楊偉民的飛行愛好者自己組裝飛機試飛成功,讓他心動不已,決心自己造一架飛機。他用自己平時修電器、打工積攢的錢及獎學金,連同借來的共約10萬元錢購買圖紙材料,在2011年8月正式啟動自製飛機工作,開始著手製造一款名為JDT Mini-Max的輕型飛機。 一年多來,陳墨除了正常上課,就是根據資料做飛機、打工賺錢買零件,一度被同學們稱作“腦袋被飛機夾了的人”。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