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6-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372| 評論數: 0
編者按台灣史曾是研究領域的禁忌,由於政治理念的歧異,大多數人對台灣的歷史存在著誤解。銘傳大學副教授駱芬美涉獵台灣史多年,她的著作《被誤解的台灣史》中,把17世紀西方人相繼東來以及台灣民俗的歷史說得非常精準、扼要。本書由時報出版,本版特予摘錄。
你以為,400年多前葡萄牙人發現台灣,並命名為「福爾摩沙」。事實是,葡萄牙人只是經過並未登陸,真正登陸且稱呼「福爾摩沙」的是西班牙人。
460幾年前,葡萄牙水手搭船從海面上看到台灣島,驚豔地喊出「福爾摩沙」(Formosa,美麗之島)!
長久以來,歷史書中都是用這一幕作為台灣被西方人認識的開端;也認為西方人從那時起就愛上台灣,並想占領這座美麗的島嶼。
葡萄牙人雖是第一個發現台灣的西方人,但他們只是經過並沒有登陸;反而是後來的荷蘭人、西班牙人,甚至是英國人都到過台灣。
滿足異域想像
葡萄牙人在16世紀中葉到達日本,10年後又獲准占領澳門,於是他們的船隻往返日本和澳門之間,以中國的絲和黃金交換日本的白銀。
葡萄牙人找中國水手來操控帆船,船在澳門裝載貨物後,駛出廣州灣,沿著廣東向東北航向福建漳州,再轉向琉球群島前往日本,走這條航線會沿著台灣西部海岸線航行3天,葡萄牙水手可能是第一次發現台灣,因此留下深刻的印象。
繼葡萄牙人之後看見台灣的老外是西班牙人,他們將台灣當成菲律賓群島的一部分,且是「福爾摩沙」的真正命名者。1571年,西班牙人占領菲律賓馬尼拉後,從南美洲墨西哥運白銀到馬尼拉,換回中國的絲綢、瓷器;之後又開發日本市場,從馬尼拉出發,經巴士海峽,沿台灣東岸北上日本,再橫渡太平洋回到墨西哥,在這條貿易路線中,他們認識了台灣東部、東北部。
隨著全球白銀市場形成,占有地利之便的台灣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西班牙道明會士馬丁略指出:台灣的戰略地位可與澳門匹敵,是前往日本或中國最好的中繼站,不但對中國貿易便利,貨品價格低廉,而且中國官員不會來此課稅,因此要盡速征服台灣,建立港口,以免被日本人捷足先登。
1599年即現身菲律賓海域的荷蘭人,為了比對手西班牙人在更靠近中國的地方搶到據點,1622年先進攻澳門。只是荷蘭人搶占澳門的計畫未成,反而後來居上占領台灣。西班牙人為此十分不安,趕緊在荷蘭人來台灣兩年後,也到台灣北部的雞籠(基隆)建立殖民據點,以防止前往日本的路線被切斷。
西班牙人抵達台灣後將近一年,帶著尋找黃金的大夢,從馬尼拉派出了一艘補給船,來到傳說中產黃金的「多羅滿」(今花蓮立霧溪口附近),補給船上的人幾乎都被原住民所殺,西班牙駐基隆的長官於是下令停止尋找黃金。
1632年,西班牙道明會神父為了向馬尼拉的西班牙總督多爭取一些士兵和物資,以方便在台灣傳教,在所寫關於台灣的報告中,也將台灣東部描述成富藏「黃金」與「白銀」的地方,並強調花蓮的金礦具有探勘價值。
不過西班牙總督對台灣的黃金顯然興趣不高,加上西班牙人經營基隆不得法,戰略上也偵察不到日本人與荷蘭人對菲律賓所採取的動向,又遇到本國境內經濟蕭條,只好拱手將占領地讓給荷蘭人,1642年退回到馬尼拉。
西方人來到台灣除了做生意外,還有傳教的目的。德國牧師康第紐斯在荷蘭人統治台灣3年後,受雇於荷蘭東印度公司,隨船來到台灣,住在原住民部落新港社(今台南新市),傳教16個月。
康第紐斯牧師堅信,台灣島一定會建立起全東南亞最先進的基督教社群,甚至還能和荷蘭本國爭勝。他的熱情,在往後的400年,不斷地召喚基督教傳教士,不辭千里來尋找這伊甸園中美好的人們。
為什麼歐洲人會對台灣好奇呢?從15世紀起,歐洲人對世界各地不同文明與風俗有著極大的興趣與好奇,不斷想要向外面的世界吸收新知。類似「福爾摩沙」這種能夠滿足歐洲人異域想像的故事,就有了市場的價值。
美麗的處女地
歐洲人真正得以方便來台灣親睹「福爾摩沙」真面貌,其實是清朝廷在1860年將滬尾(今淡水)、雞籠、安平、打狗(今高雄)開放為通商港口之後。當時有各行各業的西方人來到台灣,包括牧師、收稅員、探險家,也有軍人和商人。
到了19世紀,在西方人的眼中,台灣是度假勝地,也是經濟附屬基地,是外國公司進軍中國大陸的跳板,島上有樟木、硫磺井、煤礦和茶園,值得開發並殖民。
透過19世紀西方旅行家的遊記,福爾摩沙的美麗面貌更為具體了。法國旅行家奎斯耐說:「海島永遠是美麗的,因為它向環繞著的大海借用美麗和詩意。當它位於陽光普照的地區時,山林濃密,河旁竹林滿布,熱帶植物繁茂,更加迷人……福爾摩沙真是無以倫比。」
被揭去神祕面紗的台灣,直到19世紀仍保留最原始的森林美景,相對於當時已有數千年文明和人為開發的歐洲和中國大陸,如同美麗的處女地,因此成為歐洲人嚮往的海上「福爾摩沙」!
福爾摩沙真面貌 ──官商勾結促成荷蘭占台(之二)
2013-6-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298| 評論數: 0
你以為,1624年,荷蘭人積極且主動地占領台灣。事實是,荷蘭人來台灣,是明朝官商勾結的分配結果。
1624年是台灣歷史上很關鍵的一年,這一年,荷蘭人來到台灣,開始長達38年的統治。多數人以為荷蘭人是積極主動地占領台灣,其實他們原本計畫進占澳門、澎湖,沒能成功之後,才不得不選擇來到台灣。
17世紀時,歐洲市場大量需求中國的生絲和瓷器,貿易獲利很可觀,荷蘭人想盡辦法要和中國建立聯繫管道。
荷蘭人屬意澎湖
1612年,高等商務員科恩率領兩艘船抵達萬丹(印尼爪哇島最西端的貿易重鎮)後,繼續前往雅加達,後來科恩成為荷蘭在萬丹與雅加達的商館館長。對荷蘭人來到台灣,他任內的決策頗具關鍵性因素。
為了對付占領澳門的葡萄牙人與馬尼拉的西班牙人。科恩和英國合作,各派5艘船,以日本平戶為基地,在台灣海峽與菲律賓之間巡行,以阻止西、葡的船隻前往日本貿易,也阻擋中國船隻前往馬尼拉經商。
於是馬尼拉的西班牙人主張在台灣設立基地,以便突破荷蘭和英國的海上阻攔,和中國進行貿易。
科恩得到消息後,為了避免讓西班牙人在中國貿易上先馳得點,很快命令雷爾生組成艦隊,攻占澳門或澎湖,並先到台灣尋找良港。
當時荷蘭人比較台灣和澎湖,除了澎湖的港口更適合讓船貨轉運或停泊的因素之外,對於由巴達維亞、暹羅(今泰國)出航往來台灣與日本的荷蘭海船來說,澎湖更是重要的中繼站;再者,澎湖距離中國較近,可以阻截馬尼拉的西班牙人、澳門的葡萄牙人與中國、日本間往來的商船。就商業據點的選擇而言,荷蘭人認為台灣不如澎湖理想。
澎湖除了漁產之外,沒有生產製造日用品,荷蘭人只好在廈門附近海岸尋找補給和貿易機會,甚至搶劫中國船隻或登陸打劫村莊。
雷爾生到澎湖,畢竟不是來打家劫舍的,於是到福州見巡撫商周祚希望進行貿易,商周祚卻要求荷蘭人先離開澎湖,才能與中國進行貿易;雷爾生表示沒有權力決定撤離澎湖,更要求中國船隻不可以到馬尼拉與西班牙人貿易。最後雙方約定,由中國派人到巴達維亞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總督交涉,但是談判還沒開始,福建、澎湖已經開打了。新任福建巡撫南居益一上任就下令沿海實施戒嚴,要趕走荷蘭人。
接著南居益發動第二次進軍,雷爾生仍不願撤出澎湖;第三次進軍時,便以火砲包圍荷蘭人。雷爾生只好請示巴達維亞要求撤出澎湖,並多次請辭,荷蘭東印度公司於是派宋克前來接替,宋克到達澎湖時,明朝官兵很快從4000人增加到一萬人,船隻由150艘增為兩百艘;荷蘭官兵不到一千人,其中有100多人是少年。宋克要求進行和平談判,但是明軍已準備兵分三路進攻荷軍,眼看一場戰爭即將爆發,這時,關鍵性人物李旦神奇地出現了……
李旦是當時最大的貿易走私業者,抵達澎湖後,先和荷蘭人商定談判條件,再與福建總兵俞咨皋談判,他提出「荷蘭人從澎湖撤走,但福建當局應該允許荷蘭人到台灣貿易」的意見。當時澎湖屬於中國領土,台灣還是化外之地,不是福建官員的責任區,因此福建官員很快同意了這個方案,和荷蘭簽訂《明荷議和》,內容是荷蘭退出澎湖後,可以占領台灣,明朝官方沒有異議;荷蘭人可以到中國通商,中國商船也可以到台灣、爪哇與荷蘭人交易。
這個戲劇性轉折看似經過荷蘭人與明朝正式協議,其實沒有經過明朝廷的認可,而是福建地方官員為了盡快讓荷蘭人離開澎湖,找李旦說服荷蘭人到台灣,因此有人將李旦稱為「左右台灣命運的商業鉅子」。
福建地方官賣台
李旦與荷蘭人早在日本就建立了商務關係,在台灣、日本、福建的三角貿易中,也是一方之霸。之前福建總兵俞咨皋即曾透過李旦的影響力,不讓日本商人與中國海商到澎湖和荷蘭人做生意,使荷蘭人孤立無援;這次更透過李旦讓荷蘭人撤出澎湖到台灣去。現在回頭看,荷蘭人占領台灣,福建地方官應負起直接責任。
李旦介入談判時,向荷蘭人分析情勢,建議荷蘭人據守台南安平港,因為雞籠和淡水不是優良的船泊停靠地,且附近番人很凶惡,雖然有金礦,但中國人不會說出金礦的產地。他的話影響荷蘭人選擇到台灣南部,也是台灣歷史從南向北發展的原因。
李旦之所以積極協調,力促荷蘭人放棄澎湖,帶有私人利益的因素。他屬於漳泉海商,菲律賓是其主要貿易地區,荷蘭人占據澎湖之後,堅持「不准中國商船到馬尼拉」條款,使他在台灣、日本、福建的三角貿易受到影響,若能讓荷蘭人放棄這個條件,最大受益者正是李旦等海商。後來荷蘭人來到台灣,甚至完全要依賴李旦的仲介,才能取得中國的生絲。
民間海商竟然可以介入國家重大事務,可見明朝地方官商勾結情況之嚴重。但也正因如此巨大的商業利益,官商之間才積極合力地促成荷蘭人在台灣落腳!荷蘭人與台灣的關係竟在這種前提下連結,如今看來不免令人心生感觸。
福爾摩沙真面貌 ──鄭成功經濟封鎖荷蘭人(之三)
2013-6-9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212| 評論數: 0
你以為,鄭成功用武力直接打敗荷蘭人。事實是,武攻之前,鄭成功早已透過經濟封鎖癱瘓荷蘭人的貿易。
荷蘭人統治台灣38年後,被鄭成功趕走,這不只是台灣歷史上第一次政權輪替,更是荷蘭人終究不敵漢人的重大挫敗。鄭成功最終雖是以武力擊退荷蘭人,其實對荷蘭人最嚴重的致命傷,是施行經濟封鎖的戰略。
鄭芝龍投降清朝後,1652年,台灣發生「郭懷一事件」,約有4、5000名農民群起反抗荷蘭人,此事謠傳是鄭成功為了奪取台灣而主導。雖然荷蘭人快速平定事件,並未發現反抗農民與鄭成功聯繫的證據,卻反映出荷蘭人逐漸無力控制愈來愈多的漢人移民;而移民台灣的漢人和鄭芝龍關係極為密切,大部分人的家眷仍在中國,對鄭家認同度很高,荷蘭人開始擔心鄭成功會攻打台灣。
禁運戰略造成危機
事實上,當時鄭成功仍想在中國尋找立足點,沒考慮要攻打台灣,鄭、荷雙方的對峙主要是貿易競爭。鄭成功靠著鄭芝龍昔日的海外貿易管道,在廈門設海路五商,分別前往東南亞、日本等地貿易。鄭成功對日本或南洋的貿易中,搶了荷蘭人的商業利益;加上占有廈門,荷蘭人對中國的貿易都必須透過他,使雙方的關係愈來愈緊張。
1656年,鄭成功派信使帶著命令書抵達台灣,要求甲必沙們(漢商社群代表)向眾人宣告。他給台灣人民100天期限,100天內,中國商船只能載運台灣土產往來兩岸,不能載運胡椒、丁香、鉛、錫;期限一到,船就要返回中國,否則船員和意圖收購的人要被砍頭,船貨充公。
接著消息傳來,鄭成功逮到從台灣前往廈門的中國船隻私藏胡椒,處死船長,砍下船員們的右手。使得漢人貿易商更為惶恐不安,紛紛開始從台灣撤回中國大陸。
不久,鄭成功又派人帶一封信件到台灣,信中再度強調台灣的漢人是自己的屬民,呼籲他們趕快回到中國,以保安全。
荷蘭官員想封鎖消息,但使者早在澎湖發布了這份命令。漢人們開始卸下滿船的漁獲以及台灣土產,甚至拒絕收購荷蘭東印度公司進口的貨物,拋售所存的外國轉口貨物,造成貨物價格瞬間慘跌。中國商船趕著在規定的百日期限內返回,不久台灣已看不到中國商船了。
鄭成功的禁運戰略對荷蘭東印度公司造成極大危機,沒有中國船來台灣,就無法向中國出口貨物。台灣漢人與原住民的鹿皮、鹿肉交易,以及米農和蔗農都受到打擊,漢人商店的貨架空空蕩蕩,部分漢人因此離開台灣回到中國。
部分台灣的漢人貿易商為了突破困境,寫信給鄭成功,請求他開放對台灣的貿易,荷蘭人派遣通事何斌為特使,到廈門和鄭成功談判兩次,停航一年的禁運終於重新開放。
但一年半之後,解除危機的風雲人物何斌卻被爆出私通鄭成功,私下替他在台灣徵收關稅。何斌被囚禁、審判、撤銷通事職務和待遇,也失去漢人長老和市民的資格。後來何斌派人探測台南鹿耳門水道,繪製台灣地形圖,找機會逃出台灣,投奔在廈門的鄭成功,以台灣的富饒為誘因說服鄭成功攻打並占領台灣。
鄭成功擅長海戰,進行陸上攻城時,常採取「圍城」戰略,雖可減少傷亡,但戰事時間會拉長,導致缺糧。福建因連年戰火,糧食吃緊,鄭成功北伐南京失敗,退守金門、廈門時,急著尋找能專事生產、提供補給的根據地。他看到何斌所獻的台灣地圖,心中大喜,儘管部下不想撤離中國,也不認為台灣可當成反清復明的基地,但鄭成功還是決定要到台灣。
鄭成功在1661年4月21日從金門料羅灣出發前往台灣。鄭成功的艦隊在何斌領航下,從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以北7、8公里的禾寮港(今台南永康洲仔尾)登陸。鄭成功決定先攻下普羅民遮城,取得城中穀倉,城裡的荷蘭人缺乏火藥和飲水,第五天就投降了。住在台江周邊、與荷蘭人最親近、深受教化的原住民,也沒有發動抵抗,反而紛紛投降,鄭成功的部隊完全占了上風。
束手無策交出台灣
荷蘭總督揆一堅守熱蘭遮城,拒絕投降,鄭成功於是發動攻擊,卻失利了。他決定繼續圍城。但圍城需要更多軍糧,鄭成功就分派軍隊到各地開墾,但因開墾侵犯到原住民的生活領域,造成彼此的衝突。如此困窘和缺糧的情形,與何斌形容台灣「五穀豐饒」的落差極大,讓鄭成功對何斌極為不滿。
雙方僵持了近9個月,有位荷蘭士兵前來投靠,給了鄭成功關鍵性軍事機密:只要占領地勢高於熱蘭遮城的烏特勒支堡,就可攻破荷軍防線。於是鄭成功在烏特勒支堡山丘附近建砲台,架設大砲。荷蘭人發覺後,竟連驅趕的軍隊都湊不齊,只能任由鄭成功建砲台,束手無策地等著被攻城了!
鄭成功軍隊發動砲轟,幾乎將烏特勒支堡夷為平地,荷蘭守軍被迫棄守撤退。接著,鄭成功順勢將陣地往前移,準備從高點砲轟熱蘭遮城,熱蘭遮城內的荷蘭人士氣至此徹底瓦解,決定交出城堡,並派出代表與鄭成功談判。1662年2月1日,鄭、荷簽定和約,16天後,荷蘭人帶著家眷、財產,分乘8艘大船離開台灣,結束38年對台灣的統治。
福爾摩沙真面貌 ──明鄭時期兩岸諜對諜(之四)
2013-6-1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153| 評論數: 0
你以為,兩岸政治諜對諜是從1949年以後才開始。事實是,明鄭時期,兩岸間的政治諜對諜就已然存在。
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兩岸之間存在著諜對諜的政治鬥法。1949年起,陸續有軍人從台灣投誠大陸,拿到獎金。這種台灣和大陸諜對諜、人員投奔對方陣營的戲碼,早在300年前,鄭成功東渡台灣到鄭克塽投降滿清的22年間,就屢見不鮮了。
上下離心間諜易入
1662年趕走荷蘭人後,年僅39歲的鄭成功病逝台灣。鄭經同父異母的弟弟鄭襲繼位為延平王;在廈門的鄭經則拉攏掌握海軍的都督周全斌,以正統自居;位於金門的元老重臣鄭泰(鄭經堂叔)則持觀望態度,傾向與清方談判,甚至提出金門、廈門、台灣3島,比照朝鮮成為朝貢國的辦法。
這時清朝康熙皇帝剛繼位,清朝廷不想開啟戰端,不斷招撫廈門的鄭經;只要他願意剃髮,到北京請降,給予優厚的爵位。
鄭經不想被招降,又擔心自身實力不敵清朝廷武力,於是以準備投降的姿態迷惑清方,並和清朝廷進行談判;同時出兵台灣打敗叔叔鄭襲,之後留下部將黃安掌理台灣,自己回廈門。
回到廈門的鄭經卻面臨被孤立和親信背叛的危機,1664年3月,鄭經撤退到台灣,建國「東寧」,為保有政權的合法地位並維繫鄭成功舊部屬的向心力,仍繼續尊奉南明桂王的永曆年號,但不再有西征清朝的想法。
清朝廷的招降策略持續進行,以至於跟著鄭經來台的人,3年時間內,1/4的人陸續從澎湖、台灣渡海投降。掌控朝廷大政的鰲拜不放棄武力攻台,命施琅統領水師征剿鄭經;只是前後3次攻打台灣,都遇到颱風無功而返。
鄭經退到台灣3年後,康熙皇帝開始親政,再度招撫鄭經,面對施琅不斷提出攻台的計畫,康熙不僅未接受,甚至免去施琅福建水師提督的職務。
鄭經對康熙的善意雖沒有正面回應,也沒有重啟戰端。他仍堅持不剃髮,致力在台灣墾殖,也不騷擾清朝廷,雙方算是相安無事。鄭經來台9年,也是康熙親政6年後,兩岸關係有了戲劇性變化……
因鄭經參加了三藩之亂,提醒了清朝廷,當內部發生變亂時,來自海上的威脅將會伺機而動。為了避免腹背受敵,清朝積極招撫鄭經,後來更提出優惠條件:「不必到北京請降,不剃髮,不必稱臣入貢,可以像朝鮮、日本,在台灣發展。」但因鄭經堅持要保有貿易據點海澄,雙方談判破裂。
清朝廷遂命令福建總督姚啟聖加強招撫,在福建漳州開設修來館,只要是從台灣來投降的人,就送華服和金錢。這些招降策略果真奏效,3年間,投降者約有10萬人以上。但隨著投降的人增加,清朝廷財政負擔愈來愈沉重,遂決定以武力徹底解決鄭氏勢力。
鄭經逝世後幼子鄭克塽繼位。這時康熙親政已14年,清朝大臣對台有剿滅與招撫兩派意見,康熙過去主張招撫,這次卻支持剿滅,重新起用施琅出任福建水師提督。關鍵戰役發生在1683年,施琅率領水師,鄭克塽派大將劉國軒,雙方在澎湖展開激烈海戰,清軍大勝。奇怪的是劉國軒是能戰之人,卻在關鍵戰役中打了敗仗,而且由堅決主戰轉為主張投降。
鄭經仍在世時,劉國軒就已被姚啟聖、施琅等人收買,因而改變立場。此外,姚啟聖派遣間諜到鄭軍中從事破壞活動,更在台灣糾聯11個鎮,給予重賞,讓他們做為清軍攻打台灣的內應;姚啟聖相信台灣「上下離心,間諜易入」,會有好效果。
施琅則派遣了心腹到台灣、澎湖遊說親朋故友,要他們謀叛立功。澎湖失守,對台灣更是嚴重的危機。一心一意要投降的劉國軒向鄭克塽分析,既然大勢已去,應該順天意投降。當時,馮錫範主張要「分兵死守」台灣,有人主張攻打菲律賓作為新基業,都遭到劉國軒反對。
在劉國軒堅持下,鄭克塽寫信給施琅表示「知過」,希望留在台灣,但施琅要求必須將台灣人民和土地都收入清朝版圖,否則將誓師決戰。
鄭克塽只好再寫降表,獻出台灣,但希望住在閩南,也請清朝廷優待明室宗親。清朝批准了鄭克塽的請降要求,1683年10月,施琅的軍隊抵達台南鹿耳門舉行受降儀式;鄭克塽和臣下部屬剃髮。
台灣難攻收買奏效
鄭經十數年來不剃髮的堅持、鄭成功反清復明的願望跟著沉入歷史的河流,台灣從此進入清朝統治時代。施琅在台灣期間,發現「台灣地勢險惡,易守難攻」,因而向康熙皇帝報告,清朝廷能得到台灣,是因為劉國軒不顧個人生死所致。
之後鄭克塽住在北京,無法如願留在閩南,明朝遺民與兵丁大多被移往內地,不許留在原地,以免有朝一日再起動亂。為了不讓「反清復明」的民族意識在台灣繼續蔓延,清朝廷統治初期刻意減少人口,台灣因此出現居民稀少的蕭條景象。
300年前的明鄭時期,以及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兩岸對峙的情況下,每當有人「起義來歸」,便大手筆封賞。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年輕一輩,可能難以想像數十年前「保密防諜,人人有責」的風聲鶴唳,對百姓而言,希望已成回憶的「兩岸諜對諜」,不會重演!
福爾摩沙真面貌 ──明朝皇室來台定居(之五)
2013-6-1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109| 評論數: 0
你以為,清朝嘉慶皇帝曾來過台灣。事實是,明清皇室成員中,在台灣住了18年的是明朝寧靖王朱術桂。
明朝末年,絕大多數中國人還不認識台灣;到了清朝,康熙皇帝攻打台灣只是為了翦除鄭成功家族的勢力;鄭家投降初期,康熙甚至不想將台灣納入中國版圖。在這種狀況下,竟有皇室成員渡海來台長住18年,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九世孫朱術桂。
朱術桂25歲那年,因闖王李自成、張獻忠前後攻進湖北,於是和皇室宗親躲到湖南一帶避難,開始了離鄉背井的生涯。
兩年後,李自成攻陷北京城,明思宗自縊殉國,朱家天下等於滅亡了。明思宗的堂哥福王在南京被擁立為弘光帝(即「南明」開始)時,朱術桂特別前往擁戴,被升為鎮國將軍,派到浙江寧海參加抗清軍務。
弘光帝在皇位上只坐了一年,就被清軍俘虜,之後南明勢力分裂為兩支:一支在浙江紹興,原先奉弘光帝命令駐守浙江的魯王被擁立為監國;另一支在福建,由鄭芝龍擁立唐王在福州稱隆武帝。隆武帝和魯王是叔侄關係,原可以合力抗清,但各自被擁立之後,根本無法合作。這些政權都只有一年就倒台了。
接著,明思宗的堂弟桂王在廣東被擁立為永曆帝,永曆帝和皇室的血統最近,湖南、廣東、廣西、雲南各省紛紛擁戴,聲勢浩大,是明朝皇室第三次力圖復興。
朱術桂在台殉國
鄭芝龍投降滿清4年後,鄭成功收編部隊,成為福建地區最支持永曆帝的抗清武力。以鄭成功為中心的反清力量不斷增長,凡明朝王室前來依附,鄭成功無不禮遇接待。避難諸王中,寧靖王朱術桂是最受尊重的一位。
1662年,鄭成功將荷蘭人趕離台灣,但這一年同時發生了幾件大事:先是吳三桂殺了永曆帝;年中時,鄭成功39歲英年早逝;有人希望魯王再出來監國,但他卻因氣喘病發作,突然在金門過世。反清復明的大業,因而受到嚴重的影響。
鄭成功死後,退到台灣的鄭經,為了更具有統治的正當性,將朱術桂從金門迎接到台灣「監軍」,這是他第一次踏上台灣,也成為流亡的終點站。
隨著朱術桂來台的還有魯王的兒子、皇室成員共八百多人。這批王孫初抵台灣時,鄭經特聘工匠從燒瓦開始建築宮室,在承天府(今台南)建造一座宏偉的宅第「寧靖王府」,又稱「一元子園」(即今台南大天后宮),作為朱術桂的府邸。
當時鄭經的宰相陳永華認為,軍隊平時都得自行開墾耕種養活自己,到台灣避難的明代宗室和官員,也應該分配土地、參與耕作。於是朱術桂南下到萬年縣竹滬地區(今高雄市路竹區竹滬裡)開墾了數十甲農田。朱術桂來台灣第十年,鄭經參與三藩抗清行動,財政逐漸困難;反而朱術桂開墾有成,收入還不錯。
後來鄭經過世,繼位的鄭克塽只有12歲,鄭家勢力被馮錫範、劉國軒等大臣把持。後來施琅攻下澎湖,1683年7月31日,劉國軒、鄭克塽決議請降,朱術桂暗自痛哭說:「如果台灣局勢有變,我無處可去,只有以身殉國了!」
朱術桂在王府牆上寫下遺書並命人將準備好的棺木抬到王府,隨後戴好帽子、穿上龍袍、繫上玉腰帶、佩好官印,並派人將寧靖王印璽交給鄭克塽。他先在王府正廳朝北京方向,向列祖列宗叩頭;再向湖北方向辭謝父母;又請地方老少進入王府,互相對拜、飲訣別酒。他交待了產業,燒燬所有田契、地契,讓佃戶從此擁有自己的耕地。接著寫下絕命詞,隨即走到後堂,用白布懸樑自盡。
過了10天,朱術桂的遺體被運回高雄竹滬,和元配羅妃合葬於鳳山縣長治裡竹滬莊(今高雄市湖內區東方路),墓上沒有立任何標幟,並蓋了100多座假墓,以免被清朝人破壞,沒有人知道真正的墓址。
謎底在日本統治時期揭曉。
1937年,在台糖高雄大湖原料區當補助員的關廟人李清風,有天中午查驗蔗糖甜度後在樹下休息,恍惚間看見一個穿著官服、長鬍鬚的人,消失在墓群中。他隨後通報警方,日本人開挖後,依序挖出朱術桂、早夭的兒子朱儼鑑、元配羅妃等3人的墓。
據當年報紙報導:金器、玉器、夜明珠、古錢、香爐等寶物不勝枚舉。當時李清風口述:「棺蓋上鋪了一層厚金粉,棺木上用古碗裝石灰反蓋。」不管朱術桂是以何種方式自殺,他的墓中的確有很多陪葬品,應該都是從大陸帶來台灣的,據傳這些寶物全被台灣總督府運回日本了。
寧靖王廟祭老祖
現今高雄市路竹區竹滬有座寧靖王廟──華山殿,是朱術桂的部屬和幫他耕種的佃農們奉祀的香火。每年農曆9月25日朱術桂生日,附近居民都會來祭拜這位被他們稱為「老祖」的王爺。
朱術桂如同其他落難王孫,一生東逃西竄,是亂世兒女的悲哀。少時遠離家鄉,落腳台灣,度過壯年期,曾有復國夢,最後夢碎了,只能選擇自縊殉國了。
如果朱術桂不死,頂多和其他王孫一樣,投降後被送回大陸;相對於鄭家後代,他是明朝皇室子孫,選擇與明思宗一樣的死亡方式,保住了尊嚴,也算是對皇室身分的堅持吧!
福爾摩沙真面貌 ──政治操作媽祖信仰(之六)
2013-6-1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830| 評論數: 0
你以為,到處可見的媽祖廟是民間信仰自然發展的結果。事實是:媽祖信仰普及化是清朝統治者的手段。
現今台灣人普遍信仰媽祖,卻很少人知道鄭成功來台後,主要的民間信仰是玄天上帝,從玄天上帝轉變成媽祖信仰,是清朝刻意操作的結果。
玄天上帝和媽祖都屬於海神,早在漢代就是閩南人的北極星方位之神與守護航海的水神。台灣先民渡海時,以北極星做為航線指標,安然抵達台灣後,自然會崇拜玄天上帝。
到了明代,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因玄天上帝保佑而打敗元朝,因此在南京建廟奉祀。當時民間很多人拜玄天上帝,明太祖也想要藉此收攬民心、鼓舞士氣。
鄭成功是藉著海上武力崛起,加上故鄉泉州南安縣信仰玄天上帝,因此很自然地祭祀玄天上帝,台南延平郡王祠原藏有「鄭成功披髮仗劍圖」,「披髮仗劍」是玄天上帝塑像的基本形貌,鄭成功心理上可能以北極星自居,可見玄天上帝在他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鄭成功趕走在台灣的荷蘭人後,明鄭的諮議參軍陳永華為革除荷蘭人所留下的基督教信仰,積極興建漢人寺廟,其中以玄天上帝廟和關聖帝廟最多,還有保生大帝廟、觀音寺等各種廟宇,就是沒有媽祖廟。
明鄭信奉玄天上帝
為何從「玄天上帝」信仰轉換成「媽祖」信仰呢?
清朝靠騎射得天下,原本沒有注意航海神祇媽祖,首次注意到媽祖的威力,是在1680年元月,清朝將領萬正色率領的2艘大船被明鄭水師副總督朱天貴擊沉。隔月,萬正色和明鄭水師總督林陞在崇武(位於福建惠安縣)對決時,突然海風大起,林陞下令全軍退到金門料羅灣。
在廈門的鄭經以為林陞大敗,趕緊將陸軍主帥劉國軒和他的軍隊從觀音山(位於廈門東岸)調回防守,造成陸軍軍心動搖;清軍趁機發動攻勢,廈門人心惶惶,百姓攜家帶眷逃離,鄭經只好撤離廈門,退到澎湖。
萬正色將這次勝仗歸功於那場突發的海風,認為是媽祖顯靈庇佑,上奏後,康熙皇帝派官員到福建冊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上聖母」,是清朝廷第一次對媽祖表達尊崇。
萬正色發現當時台灣和澎湖軍民有不少人信奉媽祖,開始以「克復廈門,神靈協助」為號,對明鄭水師展開心理攻勢。與媽祖同鄉的朱天貴撤退台灣時,率眾投降清朝,使鄭軍損失了1/3水師軍力,算是清朝運用媽祖信仰的成功策略。
3年後,清朝廷起用施琅為水師提督,負責攻打台灣。施琅家族原信奉玄天上帝,但他奉命征討台灣,卻充分運用媽祖信仰的力量,與他的戰功畫上等號。
當時攻台主帥吳英是莆田人,莆田人在軍中勢力很大。施琅先以莆田平海做為海軍基地,取「討平海逆」之意,並運用媽祖家鄉的民力民氣;接著親自率領各陣營將領到福建湄州天妃宮向媽祖致謝,捐錢重建媽祖的梳妝樓朝天閣,以獲取信仰媽祖的福建、廣東沿海居民認同。
施琅在澎湖大敗明鄭的劉國軒,鄭克塽投降滿清後,施琅隔年班師回福建,上奏請求敕封媽祖,提到媽祖神蹟:在澎湖攻敵時,部將們都看到媽祖彷彿在上方,又像在左右。平海的人也說看到媽祖神像的衣袍溼透,深信是媽祖顯靈助戰,而且媽祖早有預言:「21日必得澎湖,7月可得台灣。」
康熙皇帝因而在湄州島建天妃廟,媽祖再被升級,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是清朝廷第二次對媽祖表達尊崇。施琅也順著旨意,率領征台將領捐出薪俸,將台南的寧靖王府改為大天妃宮,1720年,大天妃宮改名為大天后宮,成為台灣奉祀媽祖的首廟,此時媽祖逐漸取代玄天上帝,成為台灣人民信仰的主流。
媽祖信仰從此獲得清朝廷鼎力扶持,如日中天快速發展;加上福建和廣東移民大量湧入,各地紛紛建立媽祖廟,建了媽祖廟的地方,即代表著清朝政權掌控所在。
簡言之,清朝廷先是以媽祖替代明鄭奉祀的玄天上帝信仰來攏絡民心,後來又多次借媽祖顯靈幫助清軍的神蹟,應付在台灣發生的民變,強化清朝統治是順應天意,以鞏固政權。
共同信仰融為一家
除了政治因素,台灣的媽祖信仰更因商業活動而興盛,各地媽祖廟附近自然而然發展出市集。清代台灣商業主導者是經營台灣與大陸兩岸貿易的「郊行」,郊行為祈求往來台灣海峽的船隻在風濤險惡中人貨安全,奉海神媽祖為「行神」。隨著郊行遍及台灣南北重要港市,媽祖信仰也日趨鼎盛。
各郊行除了是總批發商、進出口貨商、同業聯合公會,更有神明會的功能,非常注重祭祀。每年農曆3月23日媽祖生日,各地郊行會舉行大祭,由郊行領袖擔任主祭者,祭祀後舉行會議,商定公共事宜,最後獻戲娛樂神明,並藉此聯絡感情,鼓勵同業團結,禁止惡性競爭。
經過清朝廷計畫性宣揚與祭祀、加封號、賜匾額、建廟宇,台灣人更虔誠篤信媽祖,福建與廣東移民在共同信仰下,逐漸融為一家人;加上商業活動的推波助瀾,媽祖信仰從此蓬勃發展。
福爾摩沙真面貌 ──康熙決定台灣棄留(之七)
2013-6-13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155| 評論數: 0
你以為,鄭克塽投降後,康熙因施琅建議而納入台灣。事實是,康熙經過十個月考慮才做出決定,對台灣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1683年7月16日,率領清軍攻台的施琅在澎湖打敗劉國軒之後,攻占了澎湖。4天後,向康熙皇帝上呈奏書中報告海戰過程,請示關於澎湖、台灣定位的腹案,同時建議派內大臣與福建督撫會商攻占台灣的善後事宜,開啟了「台灣棄留」議題。
施琅對台灣有私人利益的盤算,但只有征剿的軍事權力,對台灣的善後處理沒有說話餘地,只好透過一次次上奏,企圖說服康熙皇帝,爭取並維護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態。
李光地說服康熙留台
康熙皇帝將施琅一連串請示台灣善後處理的奏書提交國議,會議結論是等投降後的鄭克塽率領部眾回到大陸,先由地方層級的福建總督、巡撫與提督等進行討論,再向朝廷提出意見,做為「台灣棄留」決策的參考。
朝廷未派官員治理台灣期間,施琅成了名正言順的接收者。施琅知道明鄭歸降後,朝廷勢必開放海禁,如此一來他就無法獨攬台灣海上貿易的利益,要獨攬台灣的海上貿易,就需要掌控與台灣關係密切的英國與荷蘭。
早在鄭克塽決定投降時,台灣的英國商館人員因與鄭家的關係,恐怕被連累,就先去澎湖見過施琅。施琅到台灣後,向英國人威脅、索賄,並要他們寫信給康熙皇帝聲稱自己是難民,交換條件是將來可能有機會在中國重建商館。
至於荷蘭方面,施琅一到台灣,先找到當年被鄭成功留置、監禁、待在台灣長達24年的荷蘭俘虜,將他們遣送回國。
其中有位俘虜名為斯哈芬布魯克,閩南語非常流利,和施琅相談甚歡。施琅為了自身的商貿利益,打算藉由荷蘭人之力,讓康熙皇帝盡早決定將台灣納入版圖,於是提出準備將台灣交還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想法,請斯哈芬布魯克轉告並探詢意願,並特別交代轉達:希望東印度公司以祝賀康熙皇帝征服台灣、感謝送回俘虜為由,盡快向清朝廷朝貢,以便安排貿易事宜。施琅還要斯哈芬布魯克假冒官員,寫信向康熙皇帝致意。
施琅想讓英國和荷蘭認為自己權力很大,因而依賴他,就可以扮演類似當年李旦、鄭芝龍及鄭成功那樣掌控台灣經貿的角色;再者,他也想藉外國人覬覦台灣,特別是荷蘭想重新占領台灣來威脅清朝廷,讓康熙以為不留下台灣是非常危險的。施琅在台灣占有了土地,掌握了外商,因此康熙皇帝是否留下台灣,對他的利益非常具有關鍵性。
台灣的棄留問題為何需要多次考慮與討論?因康熙皇帝原本只想剷除鄭氏勢力,鄭克塽投降後,心頭大患除去,自覺安穩了;再者,除了台灣之外,還有俄羅斯問題要解決;加上三藩之亂後,社會動盪不安急需復原。如果將台灣收入版圖,就要設置官署、駐防兵員等,在在都需要經費,將造成國家財政窘困。根本的原因是清朝廷無力管理海島台灣,又對處心積慮要收服台灣的施琅極不放心。
那究竟是誰說服康熙皇帝留下台灣?
康熙皇帝曾多次向元老重臣李光地諮詢台灣問題。李光地是福建人,曾與鄭經交手數次,並舉薦施琅負責征台,對台灣一地頗有瞭解。
李光地知道康熙皇帝是要消滅鄭氏,不是要占領台灣,於是附和他的心意,先以「棄台」回應,接著才逐步引導康熙思考棄台的弊端,李光地的說服技巧終於使康熙決定在台灣設郡縣。
因此,真正影響康熙皇帝決定留台的關鍵人物應該是李光地,而不是施琅。康熙皇帝批准在台灣設治駐兵;分別指派了新任福建總督與台灣總兵。施琅的腹案終於實現,台灣被留下來,進入了大清帝國的統治轄區。
台灣的棄留討論,從1683年7月施琅攻下澎湖,到1684年5月底確定將納入版圖,前後長達10個月。這段拖延的時間是康熙皇帝與福建官員(特別是福建水師提督施琅)之間的心戰,康熙從來不信任施琅,卻不得不把台灣交給他處理。
歸清後貿易功能漸失
若說台灣是被清朝統治,不如說是被施琅及他的家族統治。首位派駐台灣的最高行政長官是施琅的心腹。此外,清朝廷長期任用福建水師提督來管理台灣,從1684年之後的37年間,福建水師提督一職歷經施琅、張旺、吳英、施世驃等4人,其中除了張旺不是攻台將領,其餘兩位都曾隨施琅攻台,吳英是副將,施世驃是施琅的兒子。
施琅、吳英及他們的部眾在台灣奪取大量土地,加上管理不善,治安惡化,反亂不斷,因而造成殘破的程度比經年累月的戰亂更嚴重。更使得漢人的渡台之路充滿危險,相對於荷蘭時期歡迎漢人移民,施琅為防止更多移民分享在台灣的利益,嚴格控管移民,特別是禁止他不喜歡的廣東籍客家人來台,以及限制攜帶家眷等種種限制,許多人只能偷渡來台。
值得思考的是,為何荷蘭時期、明鄭時期,台灣都是國際貿易的重要據點,但歸入清朝統治後,即使施琅很想讓台灣維持原有的功能,卻不可得,使台灣成了康熙皇帝口中「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的彈丸之地而已!是時也?還是命也?
福爾摩沙真面貌 ──台灣開發全靠民間(之八)
2013-6-14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696| 評論數: 0
你以為,台南、彰化鹿港、台北萬華(艋舺)是清朝廷開發的。事實是,這三大港口城市全是民間自力開發、自然形成的。
俗諺「一府、二鹿、三艋舺」是城市繁盛的排名,也反映了台灣從南到北的商業發展過程。全台在開發的經濟繁盛時期,最重要的商業據點分別是府城(今台南)、鹿港(位於彰化縣)、艋舺(今台北萬華)。
台灣土地是依「由南向北,先西後東」的順序開發,以府城為中心,逐漸向北延伸。這樣的發展過程完全不是清朝廷所規畫,而是由民間自力開發、自然形成的。
民間力量形成商城
自1683年清朝統治台灣之後,為了避免台灣再度淪為亡命之徒的聚集地,隔年頒布「渡台禁令」,限制人民前往台灣;即使如此,移民仍前仆後繼來到台灣。吸引福建移民來到台灣的物產,主要是「米」和「糖」。
移民開墾土地進行農業生產之外,也會匯聚成城市。早期移民都是乘船渡海來台,能停泊船隻的河港或海港總是先發展成為根據地,「一府、二鹿、三艋舺」都是因港口而形成的城市。
因為早期移民台灣以男性為主,手工業不發達,生活必需品和建築材料都必須從大陸輸入;同時要把台灣米、糖等產品運銷到大陸各地,兩岸形成「區域分工」的經濟模式。
隨著貿易興盛,各港埠商人為了保障利益,出現了「郊」的組織。成立「郊」要有一定數量的郊商為基礎;因此郊的多或少,常成為商業是否發達的指標。「一府、二鹿、三艋舺」就是在郊商出現至發達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商業城市。
台南一直是全島首府。清朝統治時期,台南鹿耳門是唯一官方許可的通商口岸,稱為「正口」,當時赴大陸貿易之船隻都必須經過鹿耳門,當地因此商業繁盛。
一般認為台灣工商社團的開端,是台南的「三郊」。1765年左右,大陸福州以北的貿易區域,約20餘商家以蘇萬利商號作為代表,成立「北郊」;福州以南的貿易區域,約30餘商家以廣東籍鍾姓人士創立的金永順商號為代表,成立「南郊」;南郊成立8年後,約有50餘商家以李勝興商號為首,成立「糖郊」,剛開始以出口台灣糖產為主,後來拓展至豆類與米等農產品。
到1796年,總共100多家來往大陸與台灣之間的商號組成「三郊」,並在「三益堂」設總辦事處,協調、處理進出口業務,更支援府城的各項建設,如建廟修寺、造橋築路、疏浚港道等,也賑災濟貧,調解民間糾紛。另一方面,這些財力雄厚的商人也喜讀詩書、熱心教育、獎勵讀書人參與科舉,使得台南府城中科舉的人數稱冠全台。郊商們因此成為另一股民間力量,讓台南府城維持相當久的首府地位。
「二鹿」指鹿港,原名鹿仔港,位於台灣中部。鹿港的興起可說是拜泉州之賜,鹿港是泉州商人聚集之區,占早期移民八成。1757年,乾隆皇帝下令撤銷所有海關,只留廣東海關可以對外通商;泉州海關因此被撤銷,泉州商人因而將目光轉移到交通便利的台灣。
但是,當時唯一可以和大陸直接貿易的港口是台南的鹿耳門,位於中部的鹿港是不能直接和大陸貿易的島內港口,往來船隻必須繞道南部的鹿耳門,再開往目的地,極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有不少商船不顧禁令,私自從鹿港出發,將台灣的米糧直接運到廈門銷售。
既然無法禁止,清朝廷乾脆准許泉州與台灣鹿港直接通商。鹿港成為正口,「泉郊」成立,以泉州為主要交易地區。鹿港取得可以直接和大陸貿易的正口地位後,成為台灣中部貨物的總吞吐口。當時是從泉州輸出藥材、布匹等到鹿港,鹿港則輸出稻米、糖等到泉州。
「三艋舺」是指如今的台北萬華。在艋舺崛起之前,八里坌(今八里)、新莊都扮演過重要的角色。
原本台灣北部不能直接和大陸貿易,貨物一樣要先運送到台南鹿耳門,再轉運到大陸。但台北產的稻米私自從北部販運到大陸的情形非常普遍,清朝廷只好開放八里坌與福建福州直接通商,成為另一個正口。
18世紀中葉前,八里坌因位於淡水河口,往來商船頗多。當時從外地來的貨物經八里坌,沿淡水河運送到新莊卸貨後,再送到各渡頭運往附近區域。後來八里地方行政機關移至新莊,新莊原本就已商業發達,有「新莊56坎」之稱(坎就是店),這時兼具商業和行政機能,成為盆地內最大的市鎮。
朝廷頒布渡台禁令
後來新莊因河道淤塞,大船無法停泊,而位於淡水河、新店溪與大漢溪匯流處的艋舺取代了新莊;隨後,地方行政機關再度遷移到艋舺。到了1840年,艋舺成為台灣北部最大的市鎮。台南、鹿港、艋舺並稱為台灣3大門戶。
從17世紀末清朝廷頒布「渡台禁令」,到19世紀中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時代,全是民間為了貿易而主動開墾土地、興建水利、發展商業組織、建設通商港口,清廷官方完全沒有出力。從這段開發過程看來,台灣應該被定位成具有「海洋文化中富勇敢與冒險的商業性格社會」。
- Mar 08 Thu 2012 12:15
《兩岸史話》福爾摩沙真面貌 (駱芬美, 被誤解的台灣史) (合輯)
close
福爾摩沙真面貌 ──被誤解的台灣(之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