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追溯】烏克蘭與俄羅斯,千年來誰出賣了誰?

2014-03-04 國家人文歷史

歲末年初,烏克蘭國內政局再起波瀾,反對派組織上萬人遊行集會要求總統亞努科維奇辭職,以致發生了街頭流血衝突。在反對派羅列的亞努科維奇罪狀中,就有一條其接受俄國經濟援助,將“烏克蘭出賣給了俄羅斯”。多年以來,與俄羅斯的關係幾乎已是烏克蘭國內鬥爭中的永恒主題,同爲東斯拉夫國家的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恩怨情仇,已歷時千年……

羅斯衆城之母

烏克蘭的首都基輔,被譽爲“羅斯衆城之母”。它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最古老城市,位於第聶伯河右岸一塊高度約90米的臺地,三面瀕臨陡峭懸崖,形勢險峻。東斯拉夫人最早的編年史《往年紀事》(作於西元12世紀)記載了關於“基輔城”的由來:波良人部落首領三兄弟——基伊、塞克和霍裏夫共同“建造城堡,以長兄的名字命名爲基輔。”其時在6-7世紀之交。這是後世基輔城的核心。

基輔處於三條重要商路的交叉處。一條通過第聶伯河的“瓦良格人到希臘人之路”,從水路上把波羅的海一帶與黑海連通。另一條陸路大商道由東向西:自黑海起,經基輔、克拉科夫、布拉格,把阿拉伯世界與西歐連接起來。第三條商道起自里海,通過基輔抵達波羅的海,把阿拉伯世界與北歐連接起來。可以說,誰掌握了基輔城,誰就有可能把自己的權力擴展到這一地區廣大的土地上。歷史注定將賦重任予基輔城。

西元885年,歷史上第一個東斯拉夫人的國家——基輔羅斯,便以基輔爲中心建立。在其鼎盛時期,基輔羅斯的版圖北到波羅的海、南到黑海,從西面的波蘭邊境往東延伸到遙遠的伏爾加河,是當時歐洲面積最大的國家。大公弗拉基米爾感到斯拉夫人原始的多神崇拜已不適合統治如此廣袤國土上的衆多臣民,爲此他向各鄰國派出使節,考察適合羅斯的宗教。最後,弗拉基米爾拒絕了天主教,因爲“西方教會(天主教)的教堂和儀式不夠富麗堂皇。我們在那裏看不到榮譽”;拒絕了猶太教,因爲猶太人的上帝太不強大,無法使他們繼續留在耶路撒冷;還拒絕了伊斯蘭教,因爲它戒肉禁酒,而他認爲,“喝酒是羅斯人的樂趣。沒有這種樂趣,我們就無法生存”。因此,弗拉基米爾決定贊成東正教。他的使者們爲在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聖索菲亞大教堂看到的儀式而傾倒:“我們不知道是在天空,還是在人間。因爲人間沒有如此壯觀、如此美麗的景象,簡直叫我們難以形容。”西元988年,弗拉基米爾命令搗毀所有異教神像,大公屬下的全體居民,都到第聶伯河去集體洗禮,就此奠定了東正教-斯拉夫文明的基礎。

好景不長,到了12世紀,盛極一時的基輔羅斯走向衰弱,分裂成許多獨立的公國,基輔大公只保有名義上的尊崇地位。就連這統一的最後殘餘,也在蒙古人可怕的登場時消逝得無影無蹤。1240年,橫掃東歐的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統率15萬蒙古大軍兵臨基輔,很快包圍了這座當時羅斯最大的城市,“韃靼(蒙古)人的無數兵車聲、牛和駱駝的鳴叫聲、馬嘶聲及野蠻人的兇惡的喊殺,衆聲沸騰,以至同在城內的人彼此說話都聽不見”。蒙古人很快就用從回鶻人那裏學來的投石器攻破了基輔的城牆,隨後徹底摧毀了這座城市,包括由弗拉基米爾大公建立的羅斯第一座石砌建築——雄偉的什一教堂。基輔以南的第聶伯河兩岸土地變成一片人煙絕迹的荒野,一直持續到16世紀晚期。基輔羅斯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早在1187年,“烏克蘭”的名稱已經在史籍上出現,意爲“邊區”,且又有“小羅斯”之稱。因此,逐漸形成的烏克蘭民族也被稱作小(俄)羅斯人。對於昔日基輔羅斯的歷史歸屬,今天的俄羅斯與烏克蘭各執一詞。在俄羅斯看來,基輔羅斯是俄羅斯的民族搖籃,是俄羅斯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1240年基輔羅斯被蒙古人摧毀後,倖免于難的居民北上遷徙到“俄羅斯母親的心臟地區”,莫斯科公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基輔羅斯。“在一系列的領土變更中,俄羅斯國家從基輔羅斯延續到19世紀的俄羅斯帝國。烏克蘭人沒有建立過自己的國家,不是基輔羅斯文化的正式繼承者。”對此,(尤其在獨立以後)烏克蘭學者則反唇相譏,聲稱那些北上的居民在故鄉局勢穩定後又返回了原居住地,因此“基輔的光榮”應該屬於基輔羅斯的直系後裔烏克蘭人民,在16世紀以前,烏克蘭民族和俄羅斯民族在文化上沒有任何聯繫,“俄羅斯民族的歷史開始于東北地區,而烏克蘭民族的歷史則始于基輔羅斯。此後兩個民族獨立發展,儘管他們的命運有時交織在一起”。

1881年,列賓的名作《紮波羅熱的哥薩克回復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四世的來信》 ,俄羅斯特列恰柯夫美術館藏

哥薩克與沙皇的“解放”

無論後世如何爭奪基輔羅斯的“所有權”,蒙古入侵滅亡基輔羅斯與隨後的“韃靼桎梏”確是烏克蘭與俄羅斯命運的分水嶺。與莫斯科從一個邊境城堡轉變爲羅斯東北部的地理和政治中心,並以此形成俄羅斯民族核心的莫斯科公國相比,烏克蘭顯得命運多舛,根本無力抵禦外部侵略,只能屈服於異族的統治。1340年,立陶宛人打敗了金帳汗國的韃靼人,奪取了烏克蘭的大部分土地。隨著1569年波蘭與立陶宛簽訂盧布林聯盟條約,立陶宛統治下的烏克蘭又並入了波蘭-立陶宛貴族共和國(往往統稱波蘭)的版圖。

波蘭歷史學家對“盧布林聯盟”大加頌揚:肥沃的烏克蘭土地爲擁擠在自己貧瘠的維斯瓦河流域土地上的貴族開展殖民拓墾提供了廣闊的幅員。當時波蘭是歐洲“穀物的最大出口商”,對烏克蘭肥沃土地垂涎三尺的波蘭貴族地主紛紛在這裏建立大莊園,而把烏克蘭人變成農奴。更令烏克蘭人無法忍受的是,波蘭把自己看成“保衛歐洲基督教(天主教)的前哨”,強迫烏克蘭人天主教化。許多烏克蘭人在威逼利誘下改信天主教,埋下了日後烏克蘭東西部對立的種子。

經濟和宗教的雙重壓迫迫使烏克蘭農民大量集體逃亡到波蘭統治薄弱的東部邊疆,他們被稱爲“哥薩克”,意即脫離本民族的自由民。烏克蘭哥薩克在面對波蘭封建主、猶太人管家和商人的盤剝以及韃靼人、土耳其人的侵襲時,主動承擔了保衛家園的職責,成爲了在草原馳騁的勇士。烏克蘭的哥薩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准國家組織“蓋特曼”,到1648年,終於爆發了反抗波蘭統治的大起義。

起義領袖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1596-1657)被認爲是烏克蘭最偉大的軍事政治領袖。俄羅斯、烏克蘭、波蘭歷史學家在歷史事件上的看法齟齬不斷,唯獨對此一致公認。赫梅利尼茨基本是蘇博蒂夫的一個小莊園主,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樂無邊。1647 年發生的一次變故改變了他的事業。當他離開自己莊園時,他的妻子被一名波蘭貴族綁架了,幼子也被那個貴族的隨從殘忍地打死了。他卻不能爲這個案件從波蘭法庭獲得滿意的答復(將他的妻子判給了罪犯!),他被波蘭的司法所激怒,“這次個人遭遇把他從一個完全忠心地臣服于波蘭的貴族變成了一名華沙的堅定敵人”,從而組織了反波蘭的哥薩克起義。

連年戰爭使得烏克蘭經濟最發達的第聶伯河兩岸廢墟成片,人口損失高達30%以上。波蘭只想用武力徹底解決“烏克蘭問題”,“叛亂首先必須由軍隊鎮壓。”儘管獲得了許多勝利,但力量有限的哥薩克“蓋特曼”已無力再戰,只能尋求外援。權衡利弊之後,烏克蘭投入了沙皇俄國(1533年由莫斯科公國改名而來)的懷抱。

1654年1月18日,烏克蘭在基輔近郊小城佩列亞斯拉夫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上層哥薩克大會——拉達大會。赫梅利尼茨基在會上發表了講話,“你們都知道,我們的敵人想滅絕我們,甚至連羅斯這個名詞都不讓在我們的國土上提及。因此,請你們從四位皇帝中選擇一位國君。第一個是土耳其蘇丹,他壓迫(信仰東正教的)希臘人。第二個是克裏木汗,他已多次使我們的弟兄們流血犧牲。第三個是波蘭國王,至於波蘭地主的壓迫就無需多言啦。第四位是俄羅斯沙皇,東方的皇帝,唯有在信奉東正教的沙皇那裏可以找到最令人放心的庇護和棲身之處”!按照哥薩克的傳統,在場的人們高聲呼喊表示同意。當天,哥薩克就與來自莫斯科的使節簽訂了宣告烏俄結盟的《佩列亞斯拉夫協定》。

1654 年,烏克蘭哥薩克起義軍通過《佩列亞斯拉夫協定》與俄國結盟,接受俄國沙皇的保護,然而這段歷史後世卻被俄國篡改爲“烏俄合併”的事件

匪夷所思的是,如此重大歷史意義的協定正本竟然已經丟失了,更有甚者,按照俄羅斯古文獻家彼得·沙夫林的考證,連副本也有可能是沙皇僞造的!因此,俄羅斯和烏克蘭對於協定的內涵分歧嚴重,在沙俄-蘇聯時代,“這是兩個斯拉夫民族的重新合併,烏克蘭人民許多世紀以來一直渴望與俄羅斯重新合併,如果沒有合併,烏克蘭民族不可能得到拯救”是不容辯駁的主流觀點,但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學者更傾向認爲這只是一個臨時性的軍事同盟條約。雙方各執一詞,反正是死無對證。

不管怎樣,結盟之後俄國如約出兵對波蘭開戰,挽救了岌岌可危的蓋特曼政權。1667年和1686年俄國兩次與波蘭簽訂條約,將基輔與第聶伯河以東的土地並入了俄國,烏克蘭人在莫斯科統治下的日子開始了。

烏克蘭人很快就發現,這是“烏克蘭國家的嚴重錯誤和戰略失策,導致烏克蘭人失去了國家和民族獨立”。莫斯科並不是解放者,只不過是以“俄羅斯化”代替了“波蘭化”。沙皇逐步取消了哥薩克人的自治權力,取而代之的是與俄羅斯本土完全一致的行省體系;“烏克蘭”的名稱遭到禁止,被更加政治正確的“小俄羅斯”代替;烏克蘭語被視爲俄語的一種方言(兩者互通),禁止烏克蘭語文藝演出,也禁止學校教授烏克蘭語。許多烏克蘭(尤其是東部)精英逐漸被同化。最典型的就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得力助手維克多·科楚別伊。他說: “儘管我生來就是個‘一簇毛’(當時對烏克蘭人的蔑稱),但我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加是個俄羅斯人”。就連烏克蘭最偉大的民族詩人塔拉斯·舍甫琴科的知名度也遠不如同時代的烏克蘭作家果戈理,後者用俄文撰寫的《欽差大臣》、《死魂靈》等作品被列入經典俄語文學名著的行列,本人甚至通常被(不正確地)視爲俄羅斯人。

曾有“歐洲糧倉”之稱的烏克蘭,上世紀頭50 年爆發過三次大饑荒,其中以1932 年至1933 年最爲嚴重,此次饑荒因史達林強制推行農業集體化導致。根據近年披露的克格勃檔案,學界估計餓死人數約在700 萬-1000 萬人。圖爲兩個烏克蘭小男孩在拾土豆

大革命與大饑荒

到1914年,烏克蘭的大部分土地屬於俄羅斯帝國,而以利沃夫爲中心的西部加利西亞地區則是奧匈帝國的領土。在悲慘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俄軍中作戰的烏克蘭人先後多達350萬,在奧匈軍隊裏也有25萬烏克蘭人。分屬兩大陣營的烏克蘭同胞被迫兵戎相見,充當了統治者的炮灰。

大戰的結果是古老帝國走到了末路,1917年二月革命宣告沙皇政體的崩潰。4月份,基輔召開了烏克蘭中央拉達大會,中央拉達主席,著名烏克蘭歷史學家格魯雪夫斯基在聖索菲亞教堂廣場上向遊行隊伍發表了演說“烏克蘭人!千年的枷鎖已被打破,你們解放的時刻到了!”十月革命之後,1917年11月20日,烏克蘭中央拉達宣佈成立“獨立、自由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幾乎與此同時,聽命於莫斯科的烏克蘭布爾什維克宣佈成立“蘇維埃共和國”,烏克蘭隨即陷入內戰,局勢一片混亂。

在歐洲國家的近代史上還不曾有哪一個國家經歷如此激烈的內戰、政府權力如此徹底的癱瘓。當時烏克蘭同時存在多達6種互相仇視的武裝力量。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古城基輔竟然在“佩特留拉匪幫”、白軍、紅軍、波蘭軍隊間五次易手。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生動地描述了這種情形下市民無所適從,見什麽人挂什麽旗的窘境:“……要是搶劫猶太人,那就准是佩特留拉的人,要是‘同志們’,那一聽說話,也就知道了……隔壁的格拉西姆·列昂季耶維奇就是因爲沒看准,糊裏糊塗地把列寧的像挂了出去。剛好有三個人沖他走過來,沒想到就是佩特留拉手下的人。他們一看見列寧像,就把格拉西姆抓住了。好傢夥,一口氣抽了他二十馬鞭……”

最後,保爾·柯察金爲之奮鬥的蘇維埃紅旗戰勝了“佩特留拉匪幫”的藍黃旗(今天烏克蘭共和國的國旗)和其他勢力。除了在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統治下的加利西亞,其餘大部分烏克蘭土地上成立了烏克蘭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並於1922年12月30日以加盟共和國的身份正式加入蘇聯。

爲了把蘇聯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變成現代化工業國,從1928年開始蘇聯進行了大規模工業化建設。然而,蘇聯工業化的實現是靠犧牲農業的巨大代價換來的,蘇聯一方面向國際市場大量出口糧食,一方面在國內採取武力手段推行農業集體化,農業集體化對農業生産造成嚴重破壞。在糧食産量不斷下滑的同時,中央的糧食徵購指標依舊很高,這最終導致1932年史無前例的饑荒。

作爲蘇聯的糧倉(當時糧食産量占全蘇42%),烏克蘭在這次大饑荒中遭到特別沈重的打擊。1931年,烏克蘭糧食産量1760萬噸,上繳國庫700萬噸。1932年,烏克蘭糧食産量降到1280萬噸,但蘇聯政府的征糧指標還有660萬噸!最後,這一年蘇聯政府竟從烏克蘭運走700萬噸糧食,付給農民的糧款只相當於市場價的5%。在這一年的冬天,烏克蘭一個5口之家的農戶只有80公斤存糧。也就是說,每人每月只有1.7公斤。農民只好宰殺牲畜,收集野菜和樹葉來補充糧食的不足。在長達22個月的饑荒中,農民沒有見到過麵包,食品嚴重短缺,大批人因饑餓死亡,農村變成一個個廢墟。爲了防止饑民外逃從而泄露饑荒的消息,擾亂工業建設,蘇聯政府甚至動用武裝力量切斷公路和鐵路交通。兩個月內,超過 22.5 萬名農民由於逃跑而被捕,有85%的人被送回了自己的村子,等待他們的仍然是饑餓和死亡。

根據俄羅斯國家杜馬2008年公佈的資料,在這場饑荒中全蘇聯共有700萬人死亡,其中烏克蘭人超過一半,達到400萬人(當時烏克蘭總人口約3400萬)。對此,烏克蘭歷史教科書指責 “1932年大饑荒是莫斯科故意製造的,目的是壓制烏克蘭人獨立願望”。俄羅斯則認爲,饑荒不僅造成烏克蘭農村人口大量減少,蘇聯其他地區農村人口也急劇減少。1926年和1937年全蘇人口調查資料表明: 30年代初的饑荒導致哈薩克斯坦農村人口減少30.9%,伏爾加河流域減少23%。因此,這場饑荒是“我們的共同災難”。

大饑荒前的1927年,俄羅斯人的數量是烏克蘭人的2.25倍。而到了大饑荒後的1937年,俄羅斯人已是烏克蘭人的3.5倍,占蘇聯斯拉夫人總數的比例上升到四分之三。俄羅斯人在蘇聯特別是斯拉夫民族中一家獨大的人口格局就此奠定。

從兄弟到鄰居

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烏克蘭大地再次淪爲殺戮場。對於這場戰爭,今天的烏克蘭歷史教科書從完全不同於俄羅斯的視角做出評價: “對我們國家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最不公正的一場戰爭,因爲無論蘇聯、還是德國都沒有考慮過烏克蘭獨立問題。英明的烏克蘭人明白,無法指望別人的幫助,只有自己能決定國家的命運。1942年烏克蘭反抗軍成立,反抗軍從法西斯分子手中解放了城市和村莊,保護了和平居民。蘇聯政府不希望烏克蘭擁有自己的軍隊,所以在 1943年納粹侵略者被趕出烏克蘭後,布爾什維克黨人開始同烏克蘭反抗軍作戰。旨在消滅烏克蘭人民的戰爭一直持續到1953年”。在西烏克蘭,人們把二戰期間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班傑拉分子視爲民族英雄,在一些地區豎立著班傑拉分子等人的雕像和紀念碑。相反,聚集著大量俄羅斯族的烏克蘭東部地區則爲曾經解放烏克蘭後被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和烏克蘭反抗軍殺害的蘇聯傑出統帥瓦圖京大將建立了紀念碑。

二戰結束之後,原先屬於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烏克蘭人聚集區被劃歸蘇聯,實現了“所有烏克蘭人都生活在一個國家”的夙願。1954年2月,作爲慶祝《佩列亞斯拉夫協定》簽訂300周年的活動,赫魯雪夫把沙皇1783年從韃靼人手裏奪來的克裏米亞半島作爲“友誼的象徵”贈予烏克蘭。現代烏克蘭的疆域就此最後形成。對於赫魯雪夫的慷慨,俄羅斯一直耿耿于懷,蘇聯解體後的克裏米亞的俄羅斯族居民也一度出現過聲勢浩大的從烏克蘭獨立的浪潮;可是烏克蘭卻也並不領情,“在紀念俄烏合併300周年之際,把克裏米亞半島並入烏克蘭是企圖把韃靼居民從半島遷移出去的部分道德責任轉嫁到烏克蘭頭上,迫使烏克蘭負責恢復半島的經濟和文化生活。莫斯科中央則毫髮無損,因爲同樣可以監督烏克蘭”。

赫魯雪夫把克裏米亞送給烏克蘭的時候,恐怕不會料到俄烏還有分家的一天。莫斯科越來越傾向相信,在“牢不可破的聯盟”之中,民族問題已經一勞永逸地最後解決,各民族將以俄羅斯人爲核心形成新的共同體——“蘇聯人民”。但平靜的表面下始終有反抗大俄羅斯主義的暗流湧動,1972年5月,烏共第一書記謝列斯特被解職,第二年被趕出蘇共政治局並強迫退休,他的罪名是在1970年的烏克蘭文著作《我們的蘇維埃烏克蘭》中謳歌了烏克蘭的歷史,肯定了哥薩克“蓋特曼”的進步作用,對本民族的愛溢於文字之間,因此“過多地渲染了過去的烏克蘭”、“有民族主義情緒”。與他相關的3.7萬人受到牽連。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出生於1908年的謝列斯特的壽命竟然比成立於1922年的蘇聯還要長,在1996年去世前,謝列斯特有幸見證了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變化:蘇聯解體。

1991年12月1日,就在“8·19”事件後的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爲維護一個哪怕只是徒有虛名的聯盟而苦苦支撐的時候,烏克蘭舉行了全民公決,83%的選民參加了投票,其中99.85%贊成獨立。這給了搖搖欲墜的聯盟大廈致命一擊。在人口和綜合國力上,烏克蘭是聯盟內的第二大國,它是蘇聯的糧倉和重工業基地,1950年代至80年代,烏克蘭上繳中央的資金占蘇聯預算的五分之一。聯盟的贊成者和反對者都承認,“無法想象一個沒有烏克蘭的聯盟”,烏克蘭的獨立敲響了蘇聯的最後喪鐘。

在美國著名國際關係學者布熱津斯基看來,一個獨立的烏克蘭國家的出現是俄國在地緣政治上遭受的重大挫折。“烏克蘭從300多年的俄羅斯帝國歷史脫離出去,意味著俄國失去了一大塊潛在富裕的工農業經濟和在種族與宗教上同俄國人極爲接近的5200萬人”;“任何沒有烏克蘭而僅建立在俄國力量之上的新歐亞帝國,隨著時間的推移看,其歐洲化色彩將不可避免地減弱,而日趨更加亞洲化”。

這當然是俄羅斯所不願接受的。許多俄羅斯人仍然認爲,烏克蘭(“小俄羅斯”)只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很難從心理上接受烏克蘭獨立的事實。2008年4月,普京甚至在北約峰會上對美國總統布希說:“喬治,你不瞭解,烏克蘭甚至算不上一個國家。烏克蘭是什麽? 它的一部分領土屬於東歐;而且相當一部分領土是我們贈予的”。這不啻坐實了烏克蘭人的擔憂:“他們的國家體制的外部危險來自於過去的宗主國,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裏它都在毫不留情地壓制烏克蘭人獲得自由的一切嘗試,即使是現在它也沒有對獨立的烏克蘭表現出應有的尊重”。於是乎,烏克蘭與俄羅斯這對昔日的好兄弟是否能成爲好鄰居,至今仍是未知之數。

(郭曄旻/文)


克里米亞與俄烏 關係糾結

中廣 葉柏毅 2014年03月05日 11:24

俄羅斯與克里米亞的關係,在這次烏克蘭危機當中,備受關注。克里米亞半島原本是帝俄時代的領土,後來在蘇聯時代,被赫魯雪夫當成了禮物,送給烏克蘭。克里米亞也是烏克蘭境內,唯一一個「自治共和國」(葉柏毅報導)

在這次烏克蘭危機當中,許多人感到奇怪,為什麼隸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還會有一個總理;原來,克里米亞是烏克蘭境內的唯一一個自治共和國。但克里米亞其實原來是俄羅斯的領土,十八世紀時,俄羅斯的「凱薩琳女皇」時期,俄羅斯從當時已經衰落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手中,奪取了現今的烏克蘭南部,以及克里米亞半島。而一九五四年,有一半烏克蘭血統的蘇聯領袖「赫魯雪夫」,把克里米亞作為禮物,送給烏克蘭。不過,克里米亞境內,仍然住有不少俄羅斯人,這就是為什麼這次俄羅斯總統普丁聲稱,出兵是要保護「克里米亞上的俄羅斯人」。

一九九一年,蘇聯瓦解,後來的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同意讓烏克蘭繼續保有克里米亞,而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則是租借克里米亞的「塞凡堡」做為基地。


國際瞭望-克里米亞獨立成定局

中國時報 本報訊 2014年03月05日 04:09

克里米亞獨立似乎已成定局。姑不論俄羅斯之強力運作,就以美國及歐盟的立場而言,當年既然能主張科索沃從南斯拉夫聯邦獨立,何以現在反對克里米亞從烏克蘭獨立?科索沃是阿爾巴尼亞裔占多數,克里米亞則是俄裔占多數。不同的是:美國及北約飛彈轟炸南聯48天後,方掙得科索沃獨立,現在俄國不費一顆子彈就能讓克里米亞獨立。克里米亞議會已宣布公投日期提前到本月30日,公投結果必然是獨立。

一個國家的領土歸屬大多是由戰爭決定,或是國家的政治外交利益而變更,幾乎沒有任何例子是決定於某一政治領導人的意志而慷慨奉送。而克里米亞就是由於當年蘇共第一書記赫魯雪夫個人的意志將其饋贈予烏克蘭。

當年幾乎所有俄國人都反對,著名的反共文學家索忍尼辛就有文批評此事:「有多少俄國人懷著憤怒與驚駭,經歷了我國當時那種意志薄弱、無從申辯、不可能有任何抗議、優柔寡斷的外交,那種在24小時內就把克里米亞交出去了,那種在以後每次克里米亞衝突中都會有的背叛。」

在蘇聯統治時代看不出危機。但蘇聯解體之後,情況就不同了。克里米亞成了大問題。

在蘇聯統治時期,克里米亞州是在俄羅斯轄下,在克里米亞的塞凡堡也以獨立市身分直屬於俄中央政府。而當年最高蘇維埃通過饋贈案時,文件中並未提及塞凡堡。換言之,塞凡堡之歸於烏克蘭有問題。但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葉爾辛政府並未追究這問題,反而與烏克蘭締協定租借塞凡堡的海軍軍港基地。用通俗語言來說,真是一筆爛帳。


烏克蘭一空軍基地約800人50架飛機 倒戈

旺報即時 吳貴奉 2014年03月04日 13:00

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報導,烏克蘭克里米亞地區部分軍隊出現倒戈現象。3日,克里米亞一烏克蘭空軍基地宣布效忠親俄羅斯的克里米亞政府,正式脫離烏克蘭的領導。

人民網4日據報導指出,位於克里米亞首府塞瓦斯托波爾附近的烏克蘭空軍第240戰術航空旅基地3日宣布效忠克里米亞當局。該基地有超過800人部隊以及大約50架飛機。

克里米亞當局一名發言人3日對國際文傳電訊社稱,貝爾貝克第240航空旅基地指揮官3日宣稱站在人民和克里米亞政府一邊。該名發言人還表示,加上這個基地的軍事人員,克里米亞的整個軍事力量已經超過6000人。


美國國務卿凱瑞抵達烏克蘭 支持新政府

中廣 劉剛 2014年03月04日 22:24

美國國務卿「凱瑞」今天抵達烏克蘭,宣示美國支持烏克蘭新政府。

就在「凱瑞」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的同時,美國白宮宣佈,美國決定提供烏克蘭十億美元,作為在能源方面的援助。

烏克蘭新政府傾向歐洲聯盟,而烏克蘭東部克里米亞地區,卻親近俄羅斯。俄羅斯最近出兵克里米亞,聲稱要保護住在那裡的俄羅斯人。美國總統「歐巴馬」警告俄羅斯,如果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將要付出代價


歐巴馬 勸不動普丁

中國時報 黃文正、黃菁菁/綜合報導 2014年03月08日 04:09

烏克蘭危機持續增溫,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6日請求併入俄羅斯聯邦後,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俄國總統普丁熱線1小時,歐巴馬力勸普丁以外交途徑解決僵局,普丁則稱,兩國關係不宜因對烏國立場歧異而受損。這是兩巨頭一周來二度電話磋商,但仍難達共識。

俄:行動符合國際法

克里米亞議會宣布16日舉行入俄公投,烏國臨時政府、歐盟和美國紛紛譴責「於法不容」。歐巴馬稱,有關克里米亞前途的決定,都需烏國新政府參與,否則違反國際法。白宮也宣布對俄國官員祭出拒發簽證和凍結資產等制裁。

歐巴馬稍後打電話給普丁,他強調,俄國侵犯烏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導致美國和歐洲夥伴協同採取措施回應。歐巴馬呼籲莫斯科立即與基輔當局對話、委由國際組織派遣觀察員進駐烏國,並將克里米亞俄軍撤回基地。

歐巴馬也和日本首相安倍就烏克蘭危機通了40分鐘電話,向安倍說明美國的應對方針,安倍則表示,「支持歐巴馬為改善烏國情勢的努力,並期待烏國局勢早日改善」。

不過普丁立場依舊強硬。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表示,普丁說,透過違憲政變取得權力的基輔新政府,在東部、東南部及克里米亞採取的決定「完全不合法」,「俄方不能忽視援助要求,俄國行動完全符合國際法。」

培斯科夫為普丁叫屈說,普丁努力替烏國危機降溫,卻無人能理解。他強調,烏國危機並非莫斯科在背後策畫,實際上「正好相反」。俄國上議院院長馬維彥科7日說,俄烏是兄弟之邦,絕不會開戰。

歐盟對俄 3階段制裁

歐盟領袖6日召開緊急會議後,宣布對俄祭出3階段制裁,首先暫停與俄國的免簽待遇和投資談判。歐盟主席范榮佩警告:「俄國必須在數日內與烏國展開談判,並在短時間內獲致結果。」外交官員稱,若俄國未及時回應,歐盟將加大制裁力道,考慮拒絕俄國官員入境、武器禁運和凍結資產,並退出在索契舉行的八大工業國集團(G8)峰會。

俄官員回嗆加倍奉還

俄國官員批評,歐盟的決定「非常不具建設性」,揚言歐盟若真祭出制裁,俄國必將「加倍奉還」。

儘管美國和其盟邦批評普丁窮兵黷武,但據俄國國營民調公司「VTsIOM」調查,普丁支持率創2012年5月以來新高,達67.8%。71%受訪者認為,俄國應積極捍衛在克里米亞的利益。


俄羅斯嗆美歐 制裁將反噬自身

中時即時 江靜玲 2014年03月08日 07:06

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警告美國不要對俄採取制裁措施,以免反噬自身。

拉伕羅夫於7日晚應與美國國務卿克里通電話。在通話中告訴美方若採取損害俄美關係的制裁措施,將不可避免反噬美國自身。

稍早,針對歐盟中斷與俄羅斯的簡化簽證合作,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強調俄羅斯不接受有關制裁和威脅,警告說,一旦制裁措施實施,俄羅斯將進行報復。


俄態度轉硬 烏克蘭恐失克里米亞

旺報 記者張雁雯/綜合報導 2014年03月03日 04:09

在烏克蘭日前革命之後,其境內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也隨之有所動作。占克里米亞人口總數高達六成的俄羅斯族,成為造成烏克蘭可能分裂的重要因素。不被烏克蘭臨時政府承認的克里米亞總理阿克瑟諾夫,於2日發表聲明呼籲俄羅斯總統普丁協助恢復克里米亞內部的和平穩定。

對於日漸膠著的烏克蘭局勢,俄羅斯方面以同意俄總統普丁在烏克蘭領土動用俄軍事力量作為回應。除了在與烏克蘭接壤的邊境舉行軍事演習之外,也同時已經凍結對烏克蘭的財政援助,未來還有可能使用其他貿易手段對烏克蘭施壓。

據環球網報導,先前俄羅斯族人於2月25日在克里米亞舉行遊行示威,也讓國際上開始正視伴隨烏克蘭革命而來的克里米亞獨立問題。占克里米亞人口總數高達六成的俄羅斯族,成為造成烏克蘭可能分裂的重要因素。

當前克里米亞內部的俄羅斯族人,對於烏克蘭新政權毫無信任可言。克里米亞議會新選出、但不被烏克蘭臨時政府承認的克里米亞總理阿克瑟諾夫,於2日發表聲明呼籲普丁協助恢復克里米亞內部的和平與穩定,此舉無非強化了俄羅斯出兵動機。

2月27日上午,數十名親俄羅斯武裝人員占領克里米亞政府和議會大樓,吶喊並揮舞俄羅斯國旗,此舉被解讀為當地俄羅斯族人對烏克蘭革命極度憤怒的爆發。在克里米亞衝突發生之後,俄羅斯也一改此前的克制態度,對烏克蘭局勢明顯轉為強硬。

小 檔 案

克里米亞

克里米亞位於黑海和亞速海(Sea of Azov)之間,面積26100平方公里,人口250萬,其中6成為俄羅斯裔,烏克蘭裔占25%,突厥語民族「克里米亞韃靼人」約占12.1%。克里米亞早期由克里米亞韃靼人建立「克里米亞汗國」,其後成為俄羅斯加盟共和國的一部分,並於二次大戰期間成為德俄交戰的重要戰場。1954年,克里米亞在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的決議下劃歸烏克蘭,1991年烏克蘭正式獨立後,遂成為烏克蘭境內唯一的自治共和國。也因為這個歷史緣由,才造成現今的烏克蘭問題。(張雁雯)


國際瞭望-美俄的烏克蘭政策

中國時報 本報訊 2014年03月08日 04:09

美國兩大政治策略家對烏克蘭的看法如何?他們都認為,對抗是最大失策。

曾任共和黨政府「軍師」的季辛吉撰文說,如果烏克蘭想要倖存並繁榮發展,就一定不能成為某一方針對另一方的前沿崗哨。西方必須明白,對俄羅斯來說,烏克蘭不僅是個國家,它數世紀以來都是俄羅斯的一部分,他們的歷史交織在一起。

曾是民主黨卡特政府軍師的布里辛斯基一直主張烏克蘭「芬蘭化」,採取多邊睦鄰政策,和歐盟及俄羅斯同時保有廣泛的經濟關係,不參加任何被俄羅斯看來針對自己的軍事同盟。

然而烏國情勢卻是全反其道而行之。歐盟拉它進入,美國表態要它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這對俄國來說是何意義?而當前烏克蘭確實已成為美歐與俄羅斯的前沿崗哨,試問問題還能善了嗎?

季辛吉的一句話很中肯,他說,妖魔化普丁不是政策,只是缺少政策的託詞。不僅西方媒體妖魔化普丁,美國國務院也發布了普丁的「十條虛偽主張」,這好像只能證明,美國政府根本沒有烏克蘭政策。前國務卿希拉蕊還把普丁比做納粹希特勒,這不是在妖魔化普丁嗎?

歐巴馬6日又與普丁通電話,仍要普丁與烏克蘭臨時政府會談,但普丁仍認為靠政變上台的不合法政府,不是俄國的會談對象。表面上,兩人都是這一套說詞,暗中則真的較上勁。普丁的牌是克里米亞脫烏歸俄,歐巴馬的對策呢?是第六艦隊開往克里米亞?還是真如季辛吉所說,沒有政策。


時論─俄國緊抓黑海珍珠

中國時報 張麟徵 2014年03月05日 04:09

如果說烏克蘭是俄國的核心利益,那克里米亞就是核心中的核心。從1783年納入俄羅斯版圖以來,已經超過230年。俄國為保有克里米亞這顆黑海上珍珠,打過無數次戰爭,犧牲過許多俄羅斯人。撇開歷史、文化、宗教與民族因素不談,俄國的黑海艦隊一向以賽凡堡為根據地,其戰略價值無可取代。要俄國坐視克里米亞陷入亂局,或隨基輔脫俄入歐,那是不可想像之事。

克里米亞是俄核心利益

克里米亞一向屬於俄羅斯,1954年赫魯雪夫當政時,以慶祝烏克蘭與俄羅斯締盟300年為由,將克里米亞免費贈與烏克蘭,其實另有私心,那就是烏克蘭是赫魯雪夫的家鄉。1991年蘇聯崩解時,克里米亞曾有意獨立,但俄國無所作為。1992年時俄烏達成為期25年租約,租用賽凡堡到2017年,年租金9800萬美元。使用1年後,烏克蘭在2009年元旦開出續約年租金25億美元的天價,俄國不滿可知。2010年親俄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當政,賽凡堡租約延至2042年,租金不詳,但較優惠在情理中。

對俄國來說,找個機會收回克里米亞,或是扶植克里米亞獨立,將其納入俄國勢力範圍,應該早有盤算。因為只要克里米亞留在烏克蘭版圖內,俄國南下黑海的咽喉就捏在烏克蘭政府手中,只要親歐政權上台,俄國就得提心吊膽。因此,這次烏克蘭亂局,俄國可能認為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對付想脫俄入歐的烏克蘭親西方政府,俄羅斯手中有許多籌碼。光經濟籌碼就可以癱瘓烏克蘭,如拒付已經承諾、尚未兌現的120億美元貸款,提高天然氣供應價格,拒絕來自烏克蘭的農產品,阻擋烏克蘭其他產品進入俄國領導的關稅聯盟等。事實上這些籌碼也陸續用了。烏克蘭急需350億美元以解燃眉之急,歐盟與美國大約只能提供10億美元而已,IMF如肯提供數額較大救援金,也會要求烏克蘭履行許多撙節措施,不僅緩不濟急,而且更惹民怨。

如此,俄國坐待烏克蘭新政府崩解就行了,何必出兵克里米亞?俄國應有其他考量。主要是如果聽任情勢惡化而無強勢作為,將讓克里米亞、烏克蘭第聶伯河以東地區俄裔居民對俄國失去信任與向心,損及普丁在國內的領導地位。其次,如果俄國對維護其核心地區利益都踟躕不前,俄國的國際威信將蕩然無存。

真能幫烏克蘭的是俄國

普丁請求俄國國會准許其出兵克里米亞,當然做過風險評估。俄國既可利用烏克蘭境內親俄派勢力牽制親歐派,牽制不成,也可發兵逼其就範。發兵的風險甚小。蓋烏克蘭,特別是克里米亞,對俄國而言,是要不惜代價維護核心利益,對歐盟或美國而言,只是邊際利益。在鞭長莫及,難以有效反制俄國,又不肯出錢收買之下,歐美自然不會輕易涉險。因此,除了外交喊話、恫嚇,請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北約、歐洲安全合作會議介入斡旋外,別無他法。美歐色厲內荏的窘境,讓俄國看破手腳。

該檢討的是烏克蘭親歐政府。第一,將亞努科維奇趕下台後,採取不必要的反俄政策,如廢除俄語為官方語言,令境內俄裔及俄國都不滿,加深內部分裂,提供俄國干預藉口。第二,烏克蘭與歐盟的自由貿易協議談判甚久,歐盟對烏克蘭前後只提供6億多美元貸款,對烏克蘭偌大的財政缺口是杯水車薪。烏克蘭還不切實際的寄望西方援助,要知道歐盟對會員國的幫助都條件嚴苛,又豈能獨厚尚未成為會員的烏克蘭?烏克蘭人民早該從浪漫的幻想中醒過來,接受現實。須知道,能夠幫助且願意不惜代價幫助的,正是他們千方百計想擺脫的俄羅斯。(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系名譽教授)


克里米亞危機 讓家人變敵人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報導】2014.03.09 04:03 am

英國泰晤士報報導,在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一家人分別效忠烏克蘭和俄羅斯是常見現象,原本相安無事,但俄軍入侵後,家人一夕間變成可能同室操戈的敵人。

廿六歲少婦克利斯汀娜在遭俄軍包圍的烏克蘭軍事基地外紮營守衛,自願充當人肉盾牌。她丈夫是基地裡的烏克蘭軍人,母親卻在塞凡堡的俄軍基地服役,穿軍服、戴頭盔,配著帶有刺刀的步槍。克利斯汀娜就像許多克里米亞人一樣夾在中間,她說:「我支持我媽,也支持老公。」

與克利斯汀娜共同守衛基地的另一女子華倫提娜說:「我們並不反對俄國人,我們喜歡他們,他們還沒入侵時,我們之間沒有敵意。在克里米亞,我們和俄國人是鄰居,我們一起喝伏特加酒,一起唱歌、慶祝節日,很多家庭丈夫是烏克蘭軍人,太太在俄軍基地服役。」

最近五天,全副武裝卻未配帶標識的俄軍包圍這個烏克蘭基地,使克利斯汀娜的丈夫和全家安全都受到威脅。

克利斯汀娜常跟住在隔一條街公寓的母親聊天,她說:「我們盡量不提俄國入侵的事,不想搞壞家人關係,只希望每個人平安健康。雖然我媽是烏克蘭人,不過,在俄軍基地當兵待遇很好,我們也從沒想過俄國會變成敵國。她不想放棄這個工作,我也不介意。」

她的好友塔蒂安娜是烏克蘭人,丈夫卻是塞凡堡俄國陸軍基地第卅砲兵連的中士。克利斯汀娜說:「我們兩家情況很像,她老公和我老公常一起辦烤肉趴。我們相信不會有可怕的事發生,但不知道克里米亞的未來會如何,我們正在十字路口,等待公投結果告訴我們屬於哪個國家。」


【LV1】MZ禮義廉恥(2713478630) 2014-3-9 17:23:34

horseblack 上午 02:06:32

2月底,烏克蘭人民剛剛贏得新一波民主勝利,俄羅斯卻悍然出兵,佔領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這一突如其來的軍事入侵,猶如當年納粹德國的“閃電戰”。

普京的企圖,輕微地說,是為了挽回面子,在烏克蘭的紛爭中,隨著親俄的前總統亞努科維奇被趕下臺,莫斯科顏面盡失。實際上,普京的目標,是趁機讓克里米亞獨立,脫離烏克蘭,削弱烏克蘭,就像2008年,普京對格魯吉亞 (Georgia) 所做的那樣,莫斯科出兵,讓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從格魯吉亞獨立出來,肢解格魯吉亞。

克里米亞固然有權獨立,但不應該是在俄羅斯的威逼下。正是在俄國大兵的刺刀下,克里米亞議會作出決議:將於5月25日(或更早)舉行全民公投,決定克里米亞留在或脫離烏克蘭,獨立,或併入俄羅斯。普京的最終圖謀,極可能是,讓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版圖,他可以找出一個理由:在前蘇聯的版圖上,1954年之前,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

對烏克蘭來說,這是一個最艱難的歷史時刻,俄烏軍力對比懸殊,陸軍人數五比一,戰車四比一,戰機十比一,軍艦十五比一。 早在1992年,烏克蘭就宣佈自己成為一個無核、中立和不結盟的國家,實行大裁軍,讓俄羅斯和美國幫助它銷毀了其境內的核武器,並把自己僅有的一艘航空母艦賣給了中國。幾乎自我解除了武裝的烏克蘭,如今,無法抵擋俄羅斯的鐵蹄入侵。

普京佔領克里米亞的藉口是:保護克里米亞的俄羅斯僑民,或者,遭推翻的烏克蘭前總統提出來這種保護的請求,俄羅斯裔占該地區人口58%,具有潛在的獨立傾向。普京的這個藉口,與當年希特勒的藉口如出一轍,針對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那裡的德意志人占50%以上,他們展開了脫離捷克的自主運動,與希特勒裡應外合。1938年,奉行綏靖政策的英法等國,以一紙“慕尼克條約”,同意德國吞併蘇台德地區,以為希特勒的胃口到此為止,歐洲將贏得和平。結果,次年,希特勒揮兵,佔領捷克全境。

當年的教訓,尤其值得今天的歐洲汲取。普京居然否認俄軍佔領了克里米亞,謊稱,那些軍人,是克里米亞的“地方自衛武裝”。 這種當眾撒謊的本領,也正是當年希特勒的擅長。

普京的胃口究竟有多大?事實上,不僅僅在克里米亞,數千俄羅斯人跨境到烏克蘭東部,在頓涅茨克、哈爾科夫、奧德薩等地到處尋釁肇事,挑起當地衝突後就拔腳溜走,製造當地俄羅斯裔人反對烏克蘭的假像。佔領當地議會和政府的俄羅斯人,個個咬牙切齒,表情兇惡。俄烏兄弟鄰邦,竟結下如此“深仇大恨”?

普京的帝國迷夢,是想重組前蘇聯,即便不能如願,也要在一定程度上,重振俄羅斯帝國,將阿布哈茲、南奧塞梯、克里米亞等地區納入俄國勢力範圍,就是這位自詡“新沙皇”的前克格勃上校的精心之作。

在過去三個月的烏克蘭危機中,歐盟本來是主角,如今卻顯得有些不知所措。美國原本讓歐盟主導解決烏克蘭危機,如今卻被迫與俄國直接對壘。一上任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歐巴馬總統,極不情願捲入戰爭,其任內的主題,就是撤軍、撤軍、再撤軍。如今卻面臨任內最大挑戰:如何遏制俄羅斯的侵略野心?仿如造物主作弄,一個歷史上最不想打仗的美國總統,卻註定要承擔最大的戰爭風險。

全面佔領克里米亞之後,俄羅斯又炫耀性地試射了一枚洲際彈道導彈,狂妄的舉動,暗示了深不可測的野心。文明世界絕不可掉以輕心。

筆者認為,美國和歐盟退無可退,經濟制裁和外交懲罰,固然是最先需要採取的手段,然而,面對普京的強權、野蠻和謊言,這遠遠不夠。北約必須出兵,以美國為首,應立即在烏克蘭部署快速反應部隊,與侵入克里米亞的俄軍形成對峙。即便談判,也要在軍事對峙中談判,才有可能迫使莫斯科退卻;如果俄國不撤軍,北約就不能撤軍,如此,就相當於將北約東擴到俄國前沿,前鋒直達俄國邊境;如果普京需要戰爭,北約必果斷與之決一雌雄,力挫其銳氣和野心。

世界擔心核大戰,由擔心而懼怕,但懼怕的,未必僅僅是文明世界,俄羅斯未必不懼怕。對立雙方,儘管都是核大國,但任何一方,都不敢輕啟核戰爭,玉石俱焚,讓人類毀滅。

論常規戰,今日俄羅斯,絕非美國和歐洲的對手,無論在兵員、武器品質、後勤保障和國際資源上。北約完全可以在烏克蘭部署兩倍於俄軍的陸、海、空軍力,以刀劍對刀劍,以槍炮對槍炮。

面積2.6萬平方公里、人口250萬的克里米亞半島,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160年前的那場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歐洲聯軍對陣俄羅斯軍隊,其結果,俄軍大敗,俄國勢力退出克里米亞。要讓莫斯科記住教訓,這一幕歷史,或須重演。

烏克蘭,準確地說,克里米亞,再次成為世界的焦點。今日克里米亞之變,可能完全逆轉世界格局:可能重回東西方冷戰;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改變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

如果美國重返歐洲,再次把目標鎖定莫斯科,則可能再次放過北京。這是北京求之不得的。中共方面,對烏克蘭危機,表面上態度曖昧,但通過其宣傳喉舌,卻已流露出它按捺不住的欣喜若狂。其代表作,是《環球時報》的社評和文章,或讚賞普京強悍,或嘲諷西方不敢出兵,或對烏克蘭危局幸災樂禍,並愈加癡迷所謂“硬實力”。

俄羅斯外長聲稱:北京與莫斯科的立場一致。果真如此?對莫斯科軍事入侵的支持,實際上是北京自打耳光,因為,北京的一貫立場是:“反對干涉內政”,俄羅斯明目張膽地干涉烏克蘭內政,而且是赤裸裸的武裝干涉。北京也曾無數次地宣稱:反對境內的民族獨立,視之為“民族分裂”,竭盡咒駡之能事。如果北京有意支持克里米亞獨立,這等雙重標準,將使它無法在臺灣、西藏、新疆和香港議題上自圓其說。

目光短淺的中南海領導人,或許也無法注意到一個地緣政治的變局:一旦俄國重新控制克里米亞,壟斷黑海,扼住地中海的咽喉,這個橫跨歐亞的巨大帝國,在戰略環境上,也將構成對中國的大弧形包圍。一旦俄中反目(如歷史上的無數次),中國將難以翻身……


烏總理嗆俄︰國土分毫不讓

自由時報 2014-3-10

紀念抗俄詩人 反俄親俄兩派再槓

〔編譯詹立群/綜合報導〕烏克蘭九日紀念抗俄詩人謝夫成柯(Taras Shevchenko)兩百歲冥誕,首都基輔與克里米亞半島上都有慶祝活動,引爆親俄與親烏兩派民眾衝突;烏國風暴讓俄國與西方因克島陷入對峙,克島雖未流血但緊張升溫:俄軍持續增兵、烏軍蠢蠢欲動。

烏國總理耶森尤克(Arseniy Yatsenyuk)九日出席基輔紀念活動,說烏國領土「分毫」都不會讓給俄羅斯,自己將於一週內訪美參加高層會議;遭罷免前總統亞努科維奇老家、東部城市頓內茨也有遊行,兩千親俄民眾聚集列寧廣場,二十五歲的里加諾夫說自己是俄國人、支持普廷。

普廷致電德英 願外交解決烏國危機

俄國總統普廷九日動作頻頻,他致電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克里米亞親俄當局的行動符合國際法。他也致電英國首相卡麥隆,表示希望找到烏克蘭危機的外交解決方案。德國政府聲明說,梅克爾告訴普廷該公投不僅違反烏克蘭的憲法,也與國際法牴觸。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布林肯(Tony Blinken)九日也斬釘截鐵表示,若公投造成俄國兼併克島,美與多數國家不會承認結果。

克里米亞首府辛費羅波九日有三百親烏人士拿著象徵烏國國旗的藍色與黃色氣球遊行、唱國歌,東正教教士帶領群眾祈禱;塞凡堡約兩百名親烏人士參加紀念遊行時,遭一百名親俄民眾持棍棒攻擊。

烏國防部長︰沒有進軍克島計畫

軍事緊張也升溫。烏國邊防發言人斯洛波狄安說,俄軍九日上午六時左右再佔領克島一處指揮所、拘留三十人,至今共有十一處所遭佔;烏國國防部長鄧宇赫說,烏國軍隊將在克島基地間移動,這只是例行性的演練,烏國沒有計畫進軍克島;但烏國海軍共二十五艘軍艦中的三分之一停在克島最大湖,該湖遭強風吹襲,由於俄軍鑿沉兩艘老船阻斷出口,烏國正面臨喪失海軍的羞辱。

歐洲觀察團八日試圖三闖克島未果,遭俄軍對空鳴槍。美國總統歐巴馬向波羅的海三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與立陶宛表示,若有需要會出兵保護他們;波蘭八日已撤回克島塞凡堡的領事館。

謝夫成柯一八一四年生於基輔,是烏國詩人、作家、藝術家及人道主義者,也是現代烏克蘭語的奠基者,透過詩作呼籲烏國脫離沙皇俄國統治、流露爭取自由的決心,一八四七年因參與秘密政治團體而遭逮捕、流放,一八六一年死於聖彼得堡。


克里米亞的惡水大橋

想想台灣 想想論壇 李中志    Mar 11, 2014

蘇俄索契舉行的冬季奧運,瑕不掩瑜。雖然耗資無數,但索契冬奧只是普丁展示俄羅斯再度崛起的花絮。三個月後,普丁還要連同八大工業國領袖再度回到索契,主持第四十屆的八大高峰會。這是普丁第二次做東道主舉辦八大高峰會,也是日本除外唯二的兩次在非西方國家舉辦的八大高峰會,普丁絕不會等閒視之。但隨著烏克蘭局勢的變化,這高峰會是否生變,成為未知數。
 
索契位在黑海東岸,出了索契沿海岸線往西北走,只400公里便到塔曼 (Taman)半島,越過克赤海峽(Kerch Strait),便是連日來戰雲密佈的克里米亞(Crimea)半島。克赤海峽不到五公里寬,看似狹窄,但海象險惡,俄圖曼帝國式微之後,兩百多年來就是軍事拓張者的死亡天險。不管是東進還是西進的入侵者,往往要等到冬天冰封後才能履冰渡海,在兩岸酷寒的高山上慘烈廝殺。
 
希特勒占領克里米亞後,他的頭號工程師首度建議建造一座跨海大橋,讓它如第三帝國的一把刺刀,刺入蘇聯高加索的心臟,但工事並沒有成功。反倒是紅軍反攻收復克里米亞後短暫搭起與鐵路共用的鐵橋,但入冬後旋即被海峽險惡的流冰擠壓摧毀。進入冷戰後,儘管工程技術日益進步,但兩岸同屬蘇維埃,缺乏軍事動機,當局並無興趣耗資興建此具戰略意義的大橋。
 
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連同烏克蘭獨立出去,但俄國巡弋地中海的黑海艦隊仍以此做為基地,以租約的形式繼續使用塞瓦斯托波爾軍港(Sevastopol),與基輔的紛爭二十年來從不間斷。原本租約2017年到期,普丁利用親俄的前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上台,延長到2042。俄國如此重要的戰略利益必須靠基輔的政治氣氛來維持,顯然不是辦法,一旦事出有變,俄國恐怕鞭長莫及,於是興建跨越克赤海峽大橋的構想進入本世紀後再度浮現。
 
表面上當然是以經濟為理由,但任誰也看得出這座惡水大橋的戰略意義,一旦築成,俄國通往克里米亞的補給再也不必繞境烏克蘭。基輔的疑慮讓此一構想一再延宕,直到亞努科維奇被罷黜的前幾天,才與莫斯科簽下同意合約,並在三月烏俄關係極速惡化的時候,由俄國總理指示著手發包工程,向基輔挑釁的意味甚濃。
 
克里米亞居民基本上歡迎此一通往俄羅斯的捷徑,對基輔以政治理由阻擋此一工程充滿怨忿。其實克里米亞自古不屬烏克蘭,十八世紀以來就是沙皇心頭的一塊肉。人種複雜,但經俄國長期的統治與清洗,認同上已屬俄羅斯,只是蘇聯解體時分崩離析,無暇處理。但民族主義的覺醒是條不歸路,90年代初克里米亞固然與基輔持續角力,但不論是議會決議或自決公投,均止於獨立與自治之間擺盪,並無重回俄國的選項。
 
其實基輔與俄羅斯在歷史與文化上的淵源遠勝於克里米亞,蘇聯解體時克里米亞比烏克蘭還早半年脫離蘇聯。若非基輔的政客治國無方,貪污腐敗惡名昭彰,俄國恐怕再也不敢想像克里米亞有重回俄羅斯的可能。被罷黜的前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對俄羅斯最大的貢獻不是他親俄,而是他成為壓垮烏克蘭的最後一根稻草,製造了革命,讓外部勢力介入,挑動了族群最敏感的神經。(無法不想到馬總統)
 
俄羅斯迅速抓住機會,喚起克里米亞對舊時代的選擇性記憶,懷念起老大哥統治的「好」日子。因此,當俄軍壓境,全世界屏氣凝神,克里米亞的氣氛卻外張內弛,並無感受俄軍壓境的緊張,歡迎俄軍到來的也大有人在。正如支持俄國的民眾所言,「22年來,基輔為我們做了什麼讓我們感覺是烏克蘭國民?沒有!一丁點也沒有。」對比於烏克蘭青年在基輔廣場上爭自由、爭民主的畫面,在奧運期間被傳遍世界,頗符合西方觀眾的脾胃,但把基輔的抗爭過份化簡為「脫俄入歐」,並以此質疑克里米亞人民對蘇俄的親善並不公平。
 
不少台派團體的評論以烏克蘭自我想像,開始對克里米亞人民做道德判斷,再把烏克蘭內俄裔人民比為台灣內部統派的賣台叛徒。其實這種比喻不倫不類,倒不是我們對「化獨促統」的馬總統有信心,也不是我們對台灣日漸渙散的敵我意識不擔心,而是忽略歷史,拿台灣這群吃裡扒外的統治者來形容克里米亞人民,不但有辱克里米亞人民,也讓台灣對自己的處境失焦,不知不覺成為大國的啦啦隊,恐怕他日成為強權刀俎上的魚肉還不自知。
 
當然,台灣的處境和烏克蘭的確有許多相似之處,莫步其後塵的警告不無道理。但台烏之間是有落差的,畢竟烏克蘭是西方力挺,被世界承認主權獨立的國家,而台灣卻如棄嬰,一中之下「芬蘭化」與「向台灣說再見」之論此起彼落。台灣在美中之間與克里米亞在俄烏之間,反而有更多的相似之處。
 
只就權力的相對位置來看,克里米亞之於烏克蘭,猶如台灣之於中國。克里米亞自古不屬烏克蘭,因百多年前的戰爭落入俄國手裡,但在共產國際的美夢中,為了酬庸偉大的領導赫魯雪夫,又被莫名其妙劃入烏克蘭。就像台灣自古不屬中國,因百多年前的戰爭落入日本手裡,戰後為了酬庸偉大的反共領袖蔣介石,又被莫名其妙劃入中國。
 
冷戰時蘇聯以克里米亞做為黑海艦隊的基地,成就了克里米亞的發展,正如台灣居美軍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也能在蔣介石的掠奪之餘逐漸發展起來。克里米亞政經觀念是以蘇聯的社會主義為理想,台灣的政經觀念則深植於美日本的現代化與戰後的美式民主。因此,克里米亞很自然地歡迎俄軍對抗基輔,如同台灣96年飛彈危機時,歡迎美國航空母艦進入台灣海域。
 
我們當然支持烏克蘭「脫俄入歐」,正如我們極力要走出中國的陰影。我們當然不認為烏克蘭的民族主義是法西斯遺毒,就如台灣民族主義不是帝國主義遺毒,但我們更應該以同理心,堅持民族自決的立場,支持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的意願。可惜目前局勢正在往最壞的方向發展。
 
莫斯科在俄軍展現控制克里米亞的絕對實力之後,迅速策劃在3月16日提前舉行公投,要民眾在情緒高漲的當頭,以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做出選擇,壓縮理性討論的空間。弔詭的是,這是民族自決少有的統一公投,選項是 (1) 加入俄羅斯聯邦,或者 (2) 回復1992年克里米亞憲法,為烏克蘭一部分的自治共和國 (該憲法已被烏克蘭於1995年廢除,失去自治,人民豈會對此選項有信心?)最為令西方憂慮的是,俄羅斯國會立刻通過決議,一旦克里米亞通過入俄公投,五日內國會將投票通過正式占領,居心叵測。
 
西方反應遲緩,美國國務卿凱利3月5日在巴黎搬出1994年簽訂的「布達佩斯備忘錄」,簽署國為英美蘇,允諾不以「脅迫或武力」破壞烏克蘭領土的完整,以交換烏克蘭放棄前蘇聯留下的大量核武。隔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宣稱克里米亞公投違法,重申烏克蘭主權與領土的完整。但KGB出身的普丁豈會遺漏這份文件?普丁的姿態早已做足,他的部隊被致敬歡迎,不是以「脅迫或武力」威逼克里米亞重返蘇俄,他還給予人民公投選擇。若公投是民族自決的最高原則與最後仲裁,西方似乎只能啞巴吃黃蓮。
 
其實西方的籌碼或許不多,但能做的不少。最不負責的便是硬把克里米亞綁給烏克蘭,鼓勵烏克蘭對克里米亞的野心。西方真正要做的是去保障公投的公平,給予人民充分的討論與理解,並保護公投的結果,防止克里米亞成為俄國的禁臠,更要防止激化種族仇恨,煽動暴亂,重演南斯拉夫分裂時的悲劇。這個許多被壓迫民族夢寐以求的自決公投,就像那提議中跨越克赤海峽的大橋,它將是克里米亞人民跨越惡水的大橋,還是洪水猛獸的出口?全世界都在看。

李中志

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電腦科學教授


克里米亞公投 選項全是入俄

作者: NewTalk 新頭殼 | 新頭殼 – 2014年3月12日 下午2:22

新頭殼newtalk2014.03.12 陳柔伊/綜合報導

烏克蘭克里米亞地區將於16日提前舉行公投,儘管官方表示此舉能讓克里米亞人有機會公平且自由地決定未來,但事實上,根據克里米亞議會官網最新公布的公投票式樣,選票的2個選項最後的結果都是加入俄羅斯,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根據克里米亞議會官網最新公布的公投票式樣,即將於克里米亞地區舉行的公投,選票上共有2個問題,第1個問題是:「你是否贊成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成為俄羅斯聯邦的一部分?」,第2個問題則是:「你是否贊成恢復1992年克里米亞憲法,以及克里米亞是烏克蘭一部分?」

其中第2個選項看似讓克里米亞得以不脫離烏克蘭,但其實上,1992年克里米亞憲法是在蘇聯解體後頒布,早已被烏克蘭廢除。因為這部憲法賦予克里米亞在烏克蘭境內形同獨立的地位,擁有得以決定國家道路的權力,能自由選擇和誰建立關係,其中包括俄羅斯。

根據英國媒體引述英國知名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俄羅斯事務專家吉爾斯(Keir Giles)指出,克里米亞議會已在11日正式表決,表明將入俄,這2個選項正顯示了克里米亞將舉行的公投只給選民2種選擇,一是立即加入俄羅斯,二是短暫延遲加入俄羅斯,「公投票上沒有第三種選項」。

吉爾斯說,那些很滿意過去20年來是烏克蘭一部分的克里米亞公民,將無法在16日的公投上表達意見,而放諸國際,這樣的公投設計實在很罕見。

對此,烏克蘭臨時總統圖奇諾夫(Oleksander Turchinov)今天接受法新社專訪時表示,克里米亞亞即將舉行的入俄公投是場「騙局」,投票結果將由莫斯科當局一手操控。圖奇諾夫警告,如果克里米亞不立即取消16日的公投,將解散克里米亞議會。

另外,克里米亞議會在公投舉行前10天才宣布,國際觀察員不得監督公投過程是否公開透明;而美國、歐洲聯盟皆已明確表示,克里米亞的入俄公投是非法公投,將不會承認投票結果。


克里米亞國會全力支持 用公投決定克里米亞前途

中廣 劉剛 2014年03月06日 20:14

烏克蘭「克里米亞」地區,決定將在16號舉行公投,決定「克里米亞」是否應該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促成這項公投的是「克里米亞」國會,絕大多數國會議員,都堅決支持舉行公投。

美聯社報導,「克里米亞」國會針對是否應該舉行公投進行表決,78席議員表示贊成,8席棄權,因此這項提議順利獲得通過。

一名「克里米亞」國會議員表示,烏克蘭亂成一團,這次公投是「克里米亞人」對烏克蘭動亂的回應,「克里米亞」前途應該由「克里米亞」人民決定。


克里米亞國會決定 一定要宣佈獨立

中廣 劉剛 2014年03月11日 20:25

烏克蘭「克里米亞」地區國會,今天宣佈,如果16號舉行的公投顯示,大多數「克里米亞」人民選擇脫離烏克蘭,「克里米亞」一定會宣佈獨立。

「克里米亞」國會這項聲明,顯然是為脫離俄羅斯鋪路。

「克里米亞」星期天舉行公投,要人民選擇是否留在烏克蘭,還是加入俄羅斯?公投結果目前無法預測,但「克里米亞」國會議員中,有78人贊成加入俄羅斯,只有8人反對。

烏克蘭總理「 耶森尤克」已經表示,「克里米亞」公投是非法的,烏克蘭不承認公投結果,也不允許「克里米亞」脫離烏黑克蘭。他還說,烏克蘭願意給予「克里米亞」更多自治,但不允許「克里米亞」獨立。


烏克蘭指責克里米亞議會通過「獨立宣言」

中廣新聞 2014年03月12日 06:25

烏克蘭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通過「獨立宣言」,如果本月16日的全民公決通過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克里米亞就會宣布成為主權獨立國家。在公投得出相應結果的情況下,克里米亞將會以主權獨立國家的身份,向俄羅斯聯邦建議,在相關國際條約的基礎上,接納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

烏克蘭國會議長、代總統圖爾奇諾夫說,克里米亞議會通過「獨立宣言」的決定是不合法。

烏克蘭國會表決通過一份呼籲書,促請美國和英國保障烏克蘭領土完整。


俄指克里米亞議會通過「獨立宣言」正當合理

中廣新聞 2014年03月12日 06:25

烏克蘭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通過「獨立宣言」,如果本月16號的全民公決通過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克里米亞就會宣布成為主權獨立國家,並會向俄羅斯聯邦建議,在相關國際條約的基礎上,接納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

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說,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通過「獨立宣言」的決定正當合理,俄方將會完全尊重克里米亞即將舉行公投的結果。

烏克蘭國會議長、代總統圖爾奇諾夫則說,克里米亞議會通過「獨立宣言」的決定是不合法的。


克里米亞獨立公投 挑戰西方國家敏感神經

中廣 夏明珠 2014年03月10日 07:56

克里米亞議會通過舉行公投,要脫離烏克蘭,併入俄羅斯,這使得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危機,瞬間進入了一個新的危險階段。

在克里米亞軍事對立看似趨緩之際,它升高了外交緊張,英國首相卡麥隆說,這讓情勢朝錯誤的方向,邁進了一大步,這個形容恐怕還算保守了。

西方國家現在還在試著搞清楚,這件事會在俄羅斯總統普丁對烏克蘭的戰略棋局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要是沒有莫斯科授意,克里米亞議會敢這麼做嗎?儘管烏克蘭新政府、美國、歐盟以及北約都認為整個過程不合法,萬一公投通過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普丁仗恃民意、順水推舟,兼併克里米亞,大家又能奈他何?

位在烏克蘭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亞半島,有兩百三十萬人口,多數居民都是俄羅斯族,2010年烏克蘭總統大選,克里米亞多數選民都票投(亞努科維奇),烏克蘭變天,克里米亞一面倒的認為他是政變的受害者,分離勢力趁勢崛起,推動公投,要脫離烏克蘭。

俄羅斯從1783年兼併克里米亞開始,過去兩百年來大部分時間,它都操控著克里米亞,直到1954年赫魯雪夫把它送給烏克蘭。克里米亞許多俄羅斯族痛批這是個歷史錯誤,不過克里米亞少數民族韃靼人宣稱,它們曾經是烏克蘭多數,二戰期間,史達林與納粹勾結,驅逐了大批韃靼人,他們才淪為少數,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韃靼人開始返回克里米亞,因為想要回被放逐前擁有的土地,使得它們與當地俄羅斯人之間關係持續緊張,現在,克里米亞人口中,韃靼人只佔了百分之12,俄羅斯族有百分之58,烏克蘭民族有百分之24。

在法律上,克里米亞是烏克蘭的一部分,俄羅斯在1994年簽署備忘錄承認這一點,美、英、法是共同見證國。雖然是烏克蘭的一部分,克里米亞享有自治地位,本來也有總統,不過在1995年親俄羅斯勢力贏得大位之後,烏克蘭廢除了克里米亞總統職位,從此以後,克里米亞最高行政首長變成總理,由烏克蘭中央徵詢克里米亞議會之後任命。不過,二月底,烏克蘭變天之後,克里米亞議會任命了一個親俄羅斯的領袖,取代總理,俄羅斯打著克里米亞民意的旗號出兵,有報導說,俄羅斯還發放護照給當地居民,

仗著俄羅斯撐腰,克里米亞議會決定16號、也就是下個星期天就公投,未來七天,勢必會是非常緊張的一個禮拜。西方國家當前第一要務就是搞清楚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底限,究竟他是真想吞掉克里米亞,或者只是在裝模作樣,警告一下烏克蘭新政府。

許多人懷疑俄羅斯大張旗鼓,目的只是想繼續操控烏克蘭的前途,普丁是斷然不會樂見烏克蘭更靠近北約。就算烏克蘭只是與歐盟加強關係,俄羅斯也會緊張,因為歐盟在地區安全事物上,著力愈來愈深,俄羅斯認為這是在為下一步的軍事合作鋪路。

在第一回合外交斡旋不見成效之後,西方國家繼續串連,加強對俄羅斯施壓,這裡面包括一連串試探性的軍事動作,北約戰機加強巡航波蘭以及波羅的海國家,美國的一艘導彈驅逐艦從希臘開往黑海,與羅馬尼亞以及保加利亞海軍,展開聯合軍演。

這些舉動都不至於對羅斯,構成立即威脅,它卻是一種力量的展現,除了向俄羅斯釋出訊號,美歐國家不會任由俄羅斯為所欲為之外,也有安撫北約歐洲盟邦的意思,告訴那些鄰近危機地區的國家不必擔心。不過,除了姿態之外,西方國家大概很難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因為代價可能很昂貴,而且要整合那麼多國家的意見,達成共識,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能做的頂多就是經濟制裁和外交孤立,不過就連美國祭出的有限度制裁,歐洲都無法跟進,原因很簡單,因為歐洲在經濟、特別是天然氣供應上,對俄羅斯仰賴很深,它承擔不起與俄羅斯關係回歸冰點的後果,當然普丁也並非沒有弱點,俄羅斯剛開始對克里米亞展開軍事行動,股市應聲暴跌,上禮拜四,克里米亞國會通過公投決議,股票再度重挫。

不過,2008年的喬治亞戰爭證明了普丁不是一個會輕易退讓的人,更何況對俄羅斯來說,烏克蘭比喬治亞重要太多。對普丁而言,這不只是一場在俄羅斯後院的地緣政治,而是為了捍衛他理念中俄羅斯歷史以及文化完整性的戰爭。也因此,他會不惜一切代價的緊抓住不放。

沒有人能預測這場衝突會如何結束,不過,大家至少認清了幾個事實,第一就是美國不再是那個一呼百應的超級強權,不過歐美的民主與自由價值,依然具有號召力,再來就是不要妄想惹了普丁,還可以全身而退,去年夏天,克里姆林宮幕僚曾警告烏克蘭,它要是膽敢違抗莫斯科,那就形同自殺,現在大家知道他不是在唬人。


全球市場大亂

工商時報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2014年03月15日 04:10

克里米亞周日將舉行加入俄羅斯公投,俄國與西方就烏克蘭問題的緊張情勢持續升高,加上中國經濟指標傳來成長走疲的利空,全球金融市場又陷入風雨飄搖,各國股市紛紛不支重挫,黃金、日圓與美債等避險資產則齊步上漲。

華爾街股市周四重摔一跤後,亞、歐股市周五全面籠罩低氣壓,日經指數收盤暴跌488.32點或3.3%,周線更狂洩6.2%,創去年6月以來單周最大跌幅。另外,港股也大跌1%,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亞太股市指數單日重挫1.7%。

歐股繼周四收黑,周五早盤續跌,英、德、法3大已開發市場跌幅均逾0.5%,俄羅斯RTS指數暴跌2.8%,Stoxx 600歐股指數跌0.5%,來到2月初以來新低。

紐約美銀美林證券美國利率策略部門主管米斯拉(Priya Misra)表示:「市場投資人已開始擔心烏克蘭衝突危機未來將會進一步升高。」

Valutrades公司分析師雷奇福(Patrick Latchford)也說:「過去幾個星期猶如風雨前的寧靜,市場現在又開始憂心俄烏衝突,克里米亞周末的公投可能是新一波危機的引爆點。」

緊張氛圍升高,市場資金自然忙避險,推升黃金、日圓與美債等避險資產同步走高。紐約4月期金周五早盤揚至1,384.60美元,創7個月新高,漲幅達1%;日圓兌美元強升0.5%,至101.25日圓,已連漲5天,瑞士法郎兌美元報0.8737瑞郎,上漲0.1%;美國10年期公債價格漲至1周最高,殖利率降至2.655%。

克里米亞公投在即,俄國周四又在烏克蘭邊界舉行演習,配合中國經濟指標開低,美股儘管有零售額與就業指標利多拉抬,周四早盤開高後沒多久即反轉走低,午盤跌勢擴大,3大指數收盤跌幅均逾1.2%,創1個月多月單日最大跌幅。

另一個引發市場緊張的利空為中國經濟成長走疲的跡象轉強,中國1、2月工業生產與零售額數據均低於市場預期,報告出爐後美銀、瑞銀、JP摩根大通與野村隨即調降中國2014年經濟成長預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