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軍:反服貿學運給我啟示
中國時報 藍孝威/博鰲報導 2014年04月11日 04:09
一直關注台灣反服貿學運的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昨在博鰲受訪表示,「學運給了我一個啟示,就是需要了解台灣所有情況,尤其基層民眾和中小企業的想法」。他希望上半年能訪台,並說如果條件允許,他希望能直接和台灣學生對話。
願和台灣學生對話
張志軍昨隨同大陸總理李克強出席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會場上,他就坐在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左邊。
會議開始前,張志軍接受媒體採訪坦承,這次學運給他一個啟示,「畢竟沒去過台灣,我需要了解台灣的所有情況,尤其基層民眾的想法,所想所思,以及中小企業的想法。」
由於台灣學生反服貿占領立院結束後,將在全台「遍地開花」,是否影響張志軍訪台時程?他說,希望上半年成行,但時間和行程未定,會與陸委會保持溝通,選擇好的時機到台灣看看。
增加中小企業受益
他說,訪台時想和台灣各領域的人接觸。至於是否願和台灣反服貿學生直接對話?他說,「要看有沒有這樣的條件。」
張志軍說,大陸方面是真心實意想推進兩岸經濟及各領域交流合作,為兩岸民眾特別是為台灣民眾增加福祉,「我們不希望台灣內部出現怎樣的情況。」
張志軍坦言,兩岸關係發展大背景下,受益面不均衡,更多是大企業受益,中小企業和基層民眾受益不明顯。陸方希望透過交流合作,讓兩岸享受更多的和平發展紅利。
兩岸關係不會倒退
各界關注反服貿衝擊兩岸關係,甚至倒退。張志軍說,「大家看得很清楚,是想回到2008年之前,還是2008年後兩岸開闢的正確道路前進,答案不言而喻。」
張志軍晚上宴請蕭萬長時話題轉輕鬆,在外交領域近20年的張志軍說,「從外轉內有三大不同,一是說話不用帶翻譯,二是吃飯不用刀叉,三是見面可攀老鄉了,體現兩岸一家親。」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及各局局長參與晚宴,氣氛融洽。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表示,張志軍訪台時間還沒確定,但依先前共識,「希望上半年能來」。不過有官員說,仍要看時機而定。
北京或能重談服貿 均衡紅利
中國時報 連雋偉/新聞分析 2014年04月11日 04:09
沉寂多日後,張志軍柔性回應太陽花學運,沒有太多具體宣示,但已透露兩大重要訊息,一是北京應可接受服貿部分重談;二是大陸對台經貿政策將全力扭轉目前偏重台商局面,「走入台灣民眾」。
多名大陸涉台學者說,當國台辦主任都可說出,學運給他啟示,讓他更想了解台灣基層民眾與中小企業想法,及兩岸關係更多是大企業受益的講法,「大陸底線已經很清楚,反正服貿都拖這麼久了,重談,或先談貨貿,都可以接受」。
「談判照舊,不直接評論學生」,是北京當局對台灣這波學運的基本原則。對於大陸而言,不會氣急敗壞,涉台政策會部分更張,但不會全面檢討。「監督條例立法也好,否則這次包裹,下次逐條,海協會都不知怎麼談,有了法律,一切就白紙黑字」,一名涉台學者說。
對兩岸而言,學運後確實是研商如何矯正經貿協議往特定政經結構傾斜的契機。回到台灣自身,還有著更嚴肅的挑戰,當不斷陷入反中或恐中糾結漩渦,卻又無法將國內壓力,轉化為對大陸談判的助力或籌碼,徒剩內耗。
反觀正厲行經改的大陸,對內經濟轉型不惜犧牲GDP,對外積極主導或加入TPP、RCEP,台灣想加入的國際自貿園地,大陸可能更早加入,屆時台灣有如逃不出如來佛手掌心的孫悟空,只要想加入,就必須對大陸開放。眼下擔心的,終究有一天成為假議題。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4-4-11
中國政府應該先釋放所有良心犯、政治犯,中共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才有資格說到台灣要和學運對話。否則,對「自由民主人權」一個大字都不認識的極權黨官,和台灣學生有什麼對話基礎呢?
丁家喜律師四月11日最後陳述:『我要做一隻蝴蝶』:
「因為要求全國人大對財產公示立法,我卻成了欽定的罪犯。要求財產公示是犯罪——殺一儆百,扼殺中國興起的公民運動。但是,財產公示不會因這場審判沉寂,只會更多人開展。
我們為了推動官員財產公示,發了十萬傳單,製作了一百多橫幅,兩次上街,七千多個簽名,向全國人大及法制辦要求立法財產公示,但是沒有得到回應。有官員財產公示概念的人不到一百萬人,13億人的千分之一都不到。
我的行動微不足道,我也不後悔,這是良心告知我應該做的事。我要做一個有態度、有聲音的中國公民。我要做一隻蝴蝶。蝴蝶不停搧動翅膀,一定會引發社會變革的颶風。
將來的社會,必然是一個公民享有言論、集會、結社自由的社會。正義屬於我們!自由萬歲!」
2013年4月17日,丁家喜律師因為「要求官員公示財產」被當局以「非法集會」罪名逮捕。2014年4月8日,丁家喜案二審開庭。
破解外國(行)學者對「太陽花運動」的迷思
想想台灣 想想論壇 寇謐將(J Michael Cole) Apr 11, 2014
原文:Debunking the Myths About Taiwan’s Sunflower Movement
刊登於China Policy Institute Blog,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2014/4/4)
搞不清楚狀況,就回頭祭出陰謀論。社運與學運人士佔領立法院,到執筆的今天已經第18日。台灣政府和許多外國評論家在分析,(更重要地是)處理這個事件時,只有這一招。
按照台灣政府的說法,從3月18日晚間攻占立法院行動(註1)揭開序幕的太陽花運動,突如其來,莫名所以。在2013年6月與中國簽訂充滿爭議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CSSTA)引起立法院接連數月的鬧劇,偶爾還短兵相接之後,(他們認為)擔任民進黨工具的學生翻過圍牆,躲過警察,闖入立法院議場。把整個立法院內外化作一片標語、旗幟與海報之海的學生領袖與學者們,都不過是在延續民進黨唯一的手段:阻礙服貿協定。因為民進黨在立法院打不過掌握絕對多數席次的國民黨,所以就違反民主手段,用「暴民」阻撓政府施政。
在許多人看來,太陽花運動實在太自發而又太有組織,不像是沒有一個組織在操弄,某個國民黨立委(江惠貞)就形容他們簡直就是「基地組織(al-Qaeda)」。持此看法者,從政府官員、媒體到外國觀察家,都一口咬定「民進黨幕後操縱整個運動」。畢竟只有最大在野黨,才有人有錢做得出佔領立法院和行政院這種事情。
所以,故事就這樣傳開了。
330凱道一晚,黃國昌(左)、蔡培慧(中)、林飛帆(右)像群眾喊話打氣。(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但這套說法有個大問題,就是: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事實上,就算明天就把整個民進黨人通通抓去關起來,對太陽花學運幾乎不會有什麼影響。搞不清楚這一點,就無法理解這場運動的韌度和深度。
台灣政府官員和本地媒體理應瞭解狀況,但出於自利或意識型態等理由,也有可能就是懶得判讀各種跡象,他們索性閉上眼睛假裝沒看見。至於外國媒體和學者之所以搞不清楚狀況,則要歸因於他們既不關注台灣的發展,也受到不明就裡的記者編輯所誤導。台灣過去兩年來公民社會蓬勃發展,但是這些人根本沒興趣,也不關心,這個壞現象眾所皆知。
我們曾報導過那段期間風起雲湧的連串社運行動,也意識到台灣免不了會發生318行動與接踵而來的危機。在太多議題上,政府簡直是棄民主程序於不顧,有時還無視法律規定;對政府的壓力及不滿因此與日俱增,下一步會出現占領行動,實屬必然。在我們這些學者與記者之間,就有人曾針對這一觸即發的危機對外示警,外籍編輯卻指稱台灣島上的國內事務不過是「芝麻綠豆小事」。整體而言,美國媒體與學界對台灣情況特別冷漠、僅有少數例外,我將藉另一短文探討箇中緣由。相較於美國,歐洲國家對此則多少較為好奇,這或許可歸因於後者在歐陸舊世界就比較強的傳統反抗精神,也可能反映了歐洲國家的認知-台灣九零年代末期民主化,但台灣史尚未隨之寫下最後篇章。
怪不得美國對台事務專家衡量太陽花危機時,竟對有關議題毫無頭緒,僅能仰賴官方資訊、以陰謀論為本。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事務學院(SAIS)教授、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卜道維(David Brown)的評論,就是最顯著的例子。卜道維回應民進黨立委蕭美琴的公開信時,對這場運動幾乎毫無正面評價。他在3月28日接受美國華府外交刊物《尼爾森報告》(Nelson Report)訪問時更表示:「在(3月18日)當晚,學生就如此迅速地佔領立法院回應服貿議題,這很值得注意。國民黨指控民進黨煽動這次行動,不少人也相信國民黨說法;媒體雖未指名,但有報導指出民進黨政治人物當晚稍後就抵達現場,民進黨也於次日對行動表達支持,並鼓勵全體黨員支持學生的違法占領行動。」
卜道維接著評論:「是說,杯葛服貿審議不再由民進黨立院黨團繼續主導,而是交由學生發揮,這不恰是對民進黨有利嗎?(⋯⋯)只要是牽涉自身關鍵利益、或有利選舉動員目標,民進黨都會無所不用其極扯國會大黨的後腿、藉政治議題自肥。」
卜道維的評論在正反激起兩方天壤地別的回應(註3),實屬意料中事。挺政府的媒體大肆報導他的說法,以此為美國在臺協會及美國政府反對學生運動的證據。反之,對學運支持者來說,上述說辭要不就證明卜道維是拿國民黨好處的掮客,再不然就意謂著國民黨包藏著反民進黨的密謀。事實上,雙方都錯了。卜道維僅是一介理事,說法不代表美國在臺協會,他也不是領馬英九政府薪水的職業打手。他只是還沒充分了解議題脈絡,就將自己捲進其中。卜道維賴以獲取資訊的媒體經常連立法院和行政院都分不清,既然如此,又怎能怪他做出這樣的評論?不過,我的消息來源指稱卜道維也有足足七年沒踏進台灣一步了。遺憾的是,衡諸被稱為台灣事務專家的學者群,這樣的「缺席」,可說是他們的常態。
這樣說來,美國政府並未懷抱抹黑太陽花運動的邪惡陰謀。不過,台灣於2012年舉辦總統大選,蔡英文於2011年挾民進黨總統候選人之姿訪美,美國國安會卻將相當露骨的評論洩漏給金融時報(註4);針對該次大選,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包道格(Douglas Paal)也對藍營媒體發表了很不得體的評論(註5)。由此觀之,沒抹黑太陽花也不代表美國不具成見或不偏頗。事實上,我們可以說,華盛頓當局對民進黨抱持潛在偏見,也經常依此強化他們對當前占領立院等複雜議題的既定觀感。遺憾的是,這種偏頗的認知多半將民進黨、太陽花運動與其支持者相提並論,也因此不利於後者。
繼卜道維之後,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的容安瀾(Alan Romberg)過沒幾天也帶著個人看法加入戰局。他的說法刊於4月1日的《尼爾森報告》。相形之下,容安瀾對太陽花運動接受度稍高,但他仍對相關行動不能苟同。
容安瀾寫道:「外界不該只是將學生們的疑慮拒於門外、應該嚴肅待之。學生們的強烈感受驅使他們採取清楚立場,這確實值得稱揚,也象徵了台灣的民主力量。」但他緊接著提出評論:「不過,儘管身為美國人的我相當尊重言論自由,我仍不贊成癱瘓政府的活動-無論是在立法院或行政院都一樣。有消息指出,學生是被慫恿才採取這樣的做法,我對此表示遺憾。」
很明顯的,容安瀾與卜道維一樣,也是針對自己一知半解的議題做出評論。他在評論時,對占領行動的背景欠缺著墨;但也只有了解行動前兩年局勢的人,才能明白導致行動的相關脈絡。那兩年間,為了因應問題叢生的服貿協議,以及其他諸如迫遷、義務役士兵在軍中受虐等議題,公民社會、學界、民間團體與律師用盡了各種和平與民主手段,換來的卻是政府的不屑一顧、荒腔走板的公聽會、警用盾牌相向、法院傳喚與罰款。
只有台灣的獨立中文媒體,才會始終如一地關注本地日益沸騰的社會力量。這些社會力量若不向政府舉白旗,接下來就唯有強化行動一途。老話一句:容安瀾若不關注前述媒體、或親赴台灣觀察這些衝突與失望的情緒,自然無從知悉相關局勢。這樣的發展趨勢早就有跡可循:一名41歲的卡車司機在元月25日,駕駛重達35噸的卡車衝撞總統府。相關拙作刊於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China Policy Institute)部落格(註6)-我以此總結:「(總統府)能築牆強化維安;但一般台灣民眾對政府治國能力已失去信心,若要弭平執政者與群眾間日益擴大的鴻溝,這些高牆顯然無益。」這起事件,早在立法院占領行動兩個月前就發生了。
行政與立法機關的運作失效;而社會大眾委託公務員經管民主治理機制,機制運作成效卻又令人大失所望。有負眾望的,正包括了遭指為學生占領行動主謀、實際上近年來卻對公民社會努力不聞不問的民進黨。服貿協議處理不當、具有政治意識的台灣青年憂慮服貿協議,燎原星火自此而起。在未曾留意台灣局勢的局外人眼裡,占領行動儼然是無中生有的瘋狂暴走,由無所事事、只想擾亂政府運作的學生主演。事實上,我在2013年11月對英文台北時報《Taipei Times》的「臨別贈言」就已指出:包括專研台灣的研究員、未能為相關專家拼湊議題全貌的媒體在內,各界屢屢全然漠視相關抗議與訴求(註7);因此,他們的行動可說是醞釀已久的一記警鐘。
現在,外界終於聽見他們的訴求了。但國際社會是否完全理解相關訴求與其緣由,更是茲事體大。膚淺的陰謀論、便宜行事地「反芻」政府宣傳內容,這些做法不但行不通,而且絕對無法解決問題。該是台灣專家與國際媒體好好用功的時候了。
參考資料
註1:J Michael Cole, “Taiwanese Occupy Legislature over China Pact”, The Diplomat (2014/3/20)
註2:J Michael Cole, “Riot Police Crack Down on Taiwanese Protesters”, The Diplomat (2014/3/24)
註3:”DPP Calls U.S. Scholar’s View of Student Movement Slander”, Focus Taiwan News Channel (2014/3/31)
註4:(原連結須Financial Times會員登入才能閱讀。)相關報導可參照曹郁芬,「台灣大選 美不選邊站」,《自由時報》,2011年9月17日。
註5:Andrew Jacobs, “Former U.S. Diplomat Rattles Taiwan Before Election”, The New York Times (2012/1/13)
註6:J. Michael Cole, “A Rude Awakening for Taiwan’s Presidential Office”, China Policy Institute Blog,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2014/1/26)
註7:J. Michael Cole, “Failing to Connect the Dots”
寇謐將(J Michael Cole)
常駐台北的分析家及記者,部落格為Far-Eastern Sweet Potato,推特是@jmichaelcole1。他是中國政策研究所(China Policy Institute)部落格的固定供稿人,也是該所的非常駐資深研究員。本文所附照片由作者拍攝。
小太陽:太陽花學運是美麗誤會
【聯合報╱記者胡宥心、李昭安/台北報導】2014.04.11 11:31 am
占領國會活動昨晚落幕,在濟南路舉辦「轉守為攻,出關播種」晚會,現場許多堅守崗位的「小太陽」發表在學運中的感想,物資組長皮皮一上台,幽默表示,「太陽花學運是個美麗的誤會,因為邱毅看到那堆香蕉,是我放的!」。
負責場內大小雜事,還曾一度在主席台上情緒失控,皮皮昨晚在舞台上感性表示,不是故意要這麼兇,只是壓力太大。她說:「這不是一場學運,是一場全民運動,已喚起全民的參與」。
外媒組成員陳萱說,她從十三歲就離開台灣,到美國念書,長年對台灣未來感到憂心,但占領立院這廿幾天內,「我完全改觀,我看見台灣的未來和希望」。連本來擔心她安危的父母,也在三三○當天一起走上街頭。她將帶著這分力量回到美國,讓全世界看到勇敢、民主的台灣。
在議場擔任「門神」的浩哲表示,當門神真的不小心很容易得罪人,但也學習很多。在議場內一待就是廿多天,「我們最後一天把大門障礙物拆掉時,大家都快哭了」;但他說,拆掉門是為了走出立法院散播種子。
本次運動,遭到許多人抱怨的醫療通道,負責維持通道的糾察金毛有話要說,「我知道大家一定不諒解,但一開始糾察自己沒有帳篷,淋著雨、曬著大太陽,也常常被罵,每天情緒都很多」,最後金毛向大家鞠躬道謝。
另一位充電站工作人員,則拿著一個造型可愛的紅色充電器上台。她表示,原本有個女生捐出這個充電器,因為是第一筆打工薪水買來的,希望拿回去,但工作人員苦尋不著。「可是今天,我們要說,我們找到了。」
學運退場 工商界盼服貿速過
中央社 – 2014年4月10日 下午8:36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0日電)學運退場,工商團體今天表達樂見,並呼籲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與兩岸服貿協議並行,期盼服貿協議儘速通過。
自3月18日起占據立法院議場的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學生團體今天傍晚步出議場,反服貿攻占議場行動落幕。
由於立法院議事已空轉多天,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林慧瑛呼籲,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能與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審查並行。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期盼服貿協議能在1個月內通過,若不儘速通過,恐影響後續貨貿談判、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對經濟發展將造成很大影響。
他表示,希望台灣未來經濟能蓬勃發展,讓薪資從22K(新台幣2.2萬元)提升至50K(5萬元)。1030410
總統:服貿通過 就業只增不減
中央社 – 2014年4月10日 下午1:17
(中央社記者黃名璽台北10日電)總統馬英九今天說,服貿協議通過後只會增加就業,不會減少就業,因為陸資來台一定要雇用當地人,政府也沒有開放大陸勞工。
馬總統上午在總統府接見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回國訪問團時表示,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從去年6月簽署後,各界有一些看法,其實有很多是誤解。
他說,台灣在服貿協議中開放64項、大陸開放80項,台灣的64項中有27項本來就已經開放;開放陸資來台只會增加就業,不會減少就業,就像台商去大陸投資,只會增加大陸就業,不會減少就業,因為一定要雇用當地人。
「服貿協議對台灣是很有利的」,總統表示,還是有人會擔心會不會讓陸資帶勞工來台?不會的,政府沒有准許;也有人擔心會不會影響國家安全?總統說,政府都設了很多防衛機制。
馬總統表示,台灣是一個小而開放的經濟,要繼續開放下去才有前途;台灣經濟成長70%靠對外貿易,比日、韓都要高,所以一定要貿易,台灣才能生存,如果自己把門關起來不跟人家往來,只會愈來愈萎縮,「不論是誰當政,都必須要走這條路」。
總統表示,上任後決定要儘速和主要貿易夥伴簽經濟合作協議,第一個就跟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對台灣中小企業及農業都有蠻大幫助;ECFA對台灣有利,但台灣不是只跟大陸簽,接著又跟日本簽投資協議、恢復與美國的經貿協商、與紐西蘭簽台紐經濟合作協定、跟新加坡簽台星經濟夥伴協定。
他說,台灣逐漸建立自己的雙邊貿易夥伴協定,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些協定真的能夠促進貿易。1030410
張家祝談服貿 交大教授狂電
蘋果日報 2014年04月10日16:46
經濟部長張家祝與NCC副主委虞孝成昨晚赴交大與學生面對面解釋服貿,超過300名師生參加。張家祝演講過程中,數度被交大與談老師資工系教授林盈達打斷,現場學生對教授電NCC及經濟部則是用熱烈掌聲回應,讓他相當尷尬。
資工系教授林盈達說(影片中18分處),他最近常收到一些資料,被NCC和經濟部要求去背書,他呼籲經濟部NCC「別再脅迫被你管的單位」,台下學生一陣熱烈歡呼。林盈達說,超過7成民眾對服貿的共識「先立法、後審查」,希望政府能聽進去。
網友yahootony把影片分享在批踢踢,許多網友留言:「聽不進去狂跳針又有什麼用」、「林教授真的是霸氣全開」、「戰神界人才濟濟!」、「好想包圍NCC」。(方翊倩/綜合報導)
張家祝遭交大教授嗆 宣明智緩頰
作者: 藍于洺 陳世明 | TVBS – 2014年4月10日 下午2:21
>經濟部長張家祝昨天晚間前往交通大學,針對服貿議題進行演講,現場學生提問熱烈,全場同學也幾乎全數反對「先服貿再貨貿」的說法,資工系教授林盈達甚至反嗆,問題不在開放,而是產業升級,直衝經濟部長張家祝而來,現場氣氛火藥味十足,當時在場的聯電榮譽副董宣明智跳出來幫張家祝緩頰。>>
清大資工系教授林盈達:「笨蛋,問題不在開放,而在產業升級!」
對著經濟部長張家祝開口就罵笨蛋。清大資工系教授林盈達:「抱歉部長,不是罵你笨蛋,我是罵這個政府笨蛋。」
服貿講座一路走到交大,只是這位資工系教授林盈達,似乎擺明來踢館,說台灣在大陸市場占有率已經下滑,政府明明在欺騙民眾。
清大資工系教授林盈達:「ECFA之後,台灣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下滑,量是成長,但是韓國成長更多,韓國並沒有、還沒有簽FTA,他就有這樣的效果。」
不過就在教授炮火隆隆聲中,交大學長宣明智跳出來護航。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就今天整個社會的現象、整個國家,包含我在內,超過45歲的都該負責,我覺得我們國家要靠年輕人,我剛剛講說45歲以上的人啊,都是要對現在的現況負責,所以我跟大家說對不起。」
強調且戰且走,是目前必須面對的課題,大企業家彎腰道歉,只是教授還不放過。清大資工系教授林盈達:「我不太...,我有一點不太同意耶。」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你超過45了嗎?」
面對教授的咄咄逼人,宣明智也顯得強硬,有挺、有反,雙方堅守自身立場,服貿爭議恐怕不會隨著學運落幕,就此平息。
林飛帆自嘲 「像豬一般的隊長」
【聯合報╱記者胡宥心/台北報導】2014.04.11 11:31 am
學生占領國會廿四天,昨撤出議場,上午最後一次早餐會,總指揮林飛帆、陳為廷席地而坐與學生談話,林自嘲是「像豬一般的隊長」,下午則走出議場,與持續在議場外靜坐的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擁抱,感謝支持。
八日宣布退場時間後,議場內原先緊繃氣氛,變得緩和。昨天上午林飛帆、陳為廷與同學早餐會,他先糗幹部王雲祥,「陳為廷腳臭干你們什麼事」。陳為廷一聽趕緊回說:「你這樣不是間接承認我腳臭」,林接說「你腳真的很臭,但你還是我兄弟」,現場笑成一團。
林飛帆也不忘自嘲,最近多了一個新綽號「像豬一樣的隊長」,最近因為決策爭議,被罵得很凶。他開玩笑說:「聽說你們都在大腸花論壇『幹譙』 我,但我比馬英九還要民主多了好不好」,引起眾人歡呼。隨後言歸正傳表示,「其實群眾情緒其實很矛盾,許多人不滿被領導,但又期待有人指出方向」,他要大家成為一個行動者,要有自己的想法。
談到當初衝立法院,林飛帆說,一開始僅十幾人討論,也沒有民主正當性的授權,當時的共識就只是「對政府不爽,而且是極度不爽」,促使行動萌芽。「但這幾天大家都覺得我過得很爽」,林飛帆強調每天都在緊張氣氛中,一面擔心警方,一面每天都要與各NGO組織開會,「每天都只睡兩小時」。
服貿衝突 社會矛盾價值錯亂
【聯合報╱劉容生/清大教授兼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副校長(新竹市)】2014.04.07 10:01 pm
我們一群熱血青年學生,為了反對服貿協議,三月十八日翻牆衝進立法院,占據了國會議場迄今。
整個事件的過程,舞台屬於示威的學生;麥克風掌握在少數的學生領袖;鎂光燈強調了流血衝突的畫面;媒體更不顧新聞道德,以頭版凸顯了激烈的抗爭以搶攻收視率,再加上名嘴、名流等在旁加油添醋、興風作浪、藍綠政客破口對罵。受保護的學生站在國會議長的台上,在螢幕上的畫面,慷慨激昂地號召全國民眾,怒嗆民意支持度不到十趴的馬總統。
真理和正義似乎都站在嗆聲大的一邊,整個社會似乎沒有人敢站出來對示威的學生說嚴厲譴責的話。我們的教育界,學生的師長們,少數發聲的都是站在學生一邊的,多數人不論同情或不同情學生都保持沉默,只有極少數願意冒犯高漲的民情,委婉地說學生行為不妥。
四月二日突然冒出一個黑道出身的白狼,說出了社會大眾不敢說的話,打了學生一個學校不敢打的耳光。這是怎麼回事?我們社會竟然淪落到要黑道來教導我們的孩子?訓責我們選出來的民代?這是一個多麼矛盾的社會?事實上服貿衝突正是我們社會存在許許多多矛盾,導致價值錯亂的產物。請看:
‧我們的學生反對服貿程序不合法,社會卻容忍學生以非法手段占據國會。
‧我們的學生非法地占領國會,我們的立委卻公然地支持學生這些非法行為。
‧我們不防地讓學生衝進立院,立院院長卻不許警員進去執法。
‧我們學校教導我們孩子待人要有禮貌,尊重他人,社會卻容忍學生在立法院對著我們的教育部長大聲說「說謊、偽善」,電視上公然對國家的官員和領袖口出惡言。
‧我們都說民主政治制度下不容暴力,我們卻容忍我們的立委們經常以暴力行為出現在議會。難怪今天學生也上行下效,學得唯妙唯肖。
‧我們早期限制台商投資大陸、擔心台灣資金外流、現在反對陸資來台,又擔心失去政治自主。
‧我們不少人希望追求政治上的自主獨立,獨立的口號在選舉時就搬出來爭取選票,但民進黨執政八年,獨立的理想到最後還是不得不與國際政治現實妥協,推動獨立未來只會更加艱難。追求獨立,台灣民眾特別是年輕人,需要知道的是一個清楚而可行的途逕和接受獨立必須付出的代價。
‧我們也有人希望終極與大陸統一,但在國民黨以多數黨執政,仍然打著「不獨、不統、不武」為護身符。但用負面辭彙只能表述現況,人民需要的是一個清晰的遠景和了解統一帶來的後果。
‧多數在台灣生活的人可能是希望維持現狀,但現狀是在快速的改變中,而且時間不是站在台灣這邊。要維持優勢的唯一可能,是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建構一個尊重法治,自由民主而且開放、尊重禮教之大同和諧的社會。讓台灣成為世界華人的首選,把他們的子女送到台灣來受教育,就如很多家長把子女送到哈佛、劍橋一樣,到那時我們的青年會成為大陸、亞洲甚至全世界羨慕的對象。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全國同心協力,排除藍綠政黨的惡鬥和政治的內耗,消除這些造成我們社會矛盾的因素,為未來台灣人民重新定義出一套共同的價值標準,尋回一個有共識的國家定位。若不這樣,類似這次學運還會不斷的出現,只是主角和情景不同罷了!
白狼說出了清大層峰的心聲?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2014年4月9日星期三
清大副校長劉容生在聯合報投書說:「黑道出身的白狼,說出了社會大眾不敢說的話,打了學生一個學校不敢打的耳光。」1944年出生的劉容生是蔣介石專制體制下培養出來的100% 順民,價值觀跟整個社會脫節,而絕不足以代表這社會發言。不過,清大既然在官網上轉貼這一篇文章(後來又迅速移除),大概校方是認同這一篇文章的。
劉容生、清大官方跟白狼到底想要捍衛什麼樣的價值?劉容生說:「尊重法治,自由民主而且開放、尊重禮教之大同和諧的社會。」其實,他們要的是一個順民社會,對政府的所作所為不思不省,一概認同,以便捍衛「待人要有禮貌」以及「惡法亦法,違法就是不對」的核心價值。但是,執行猶太大屠殺計畫的納粹將領艾希曼(Otto Adolf Eichmann)恰恰就是誕生於這種核心價值。劉容生、清大官方跟白狼都必須要認清楚:他們共有的核心價值,正是民主精神最大的敵人。
劉容生與清大官方都故意漠視學運的起因:立法院、立法權與民意被荒唐的30秒演出踐踏,國民黨團是惡意預謀而在野黨則不知所措;服貿危及弱勢生計與國家安全,卻未曾對國人徵求意見;馬英九同時挾制行政權與立法權而遂行實質的獨裁,踐踏憲法;尋求大法官解釋很難化解危機且緩不濟急,etc。他們也選擇忘記馬英九在2010年的公開承諾與食言:「兩岸經濟協議是一個綱要性的協議,…… 每一次正式協商的前後,都會向立法院報告,並且對外說明協商的進度。協議簽署以後一定會送立法院審議,要通過之後才會生效。」他們也選擇忘記行政權如何違反比例原則,以預謀的冷血對採取非暴力抗爭的學生,把他們打到頭破血流。
他們選擇忘記掌權者所犯的一切罪行,他們選擇忘記對掌權者不利的一切事實,他們要求我們放棄一切是非判斷,跟他們一樣地以 100%的奴性服從權力的規範──他們要我們跟他們一樣地,以艾希曼作為行為的表率!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在 1963年出版的《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邪惡的平庸性》(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一書這麼說:「艾希曼既不陰險奸詐,也不兇橫,也不像理查三世那樣一心想做個惡人;艾希曼格外勤奮努力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想晉升,而我們無法認為這種勤奮是犯罪……. 他並不愚蠢,只是缺乏思考能力——但這絕不等同於愚蠢,卻使他成為那個時代最大罪犯之一。」「他從來沒有憎恨過猶太人,也從來沒有殺人的意願,所有的罪行都是來自對上級的服從,而(他自以為)服從應該被譽為一種美德。他的美德被納粹領導人濫用,但他不屬於統治階層,只是個受害者,受罰的應該是領導階層。艾希曼說:『我不是那個被打造出來的禽獸,我是謬誤的犧牲品。』」「大規模犯下的罪行,其根源無法追溯到做惡者身上任何敗德、病理現象或意識型態信念的特殊性。做惡者唯一的人格特質可能是一種超乎尋常的淺薄……是一種奇怪的、又相當真實的『思考無能』」「艾希曼在臨終一刻,似乎總結出我們在人類漫長罪惡史中所學到的教訓──邪惡的平庸性才是最可怕、最無法言喻、又難以理解的惡。」(轉引自張鐵志〈漢娜˙鄂蘭與「平庸的邪惡」〉)
劉容生的文章與艾希曼的「思考無能」有著駭人的相似性,而清大官方的作為則始終如一,從不曾背離對權力的奴性與服從──既然學運一開始就找機會打壓學運,學運將結束時再找機會抹黑學運,不但不值得訝異,更清楚地讓世人看見清大「層峰」捍衛的是怎樣的「核心價值」。
劉容生和清大的「層峰」是一群向權力100%效忠,並因而不願意辨認是非的人。這樣的一群人如果生在希特勒的時代,就是那一群研究與製造毒氣室的人。這一群人,只要符合禮貌原則並且對自己的晉升有利,就可以冷血地幫助獨裁者進行大屠殺,研發殺人武器。
當大學教授和行政體制向黑道看齊,而要求整個社會放棄對是非的判斷時,這確實是台灣社會最大的危機與恥辱。這樣的一群人,有資格帶領或代表清大的師生嗎?清大最高權力機構的校務會議代表們,是該認真地思考這一個問題了。
白狼替學校打學生耳光? 教授投書惹議
【聯合新聞網╱綜合整理】2014.04.10 12:27 pm
清大教授劉容生7日投書聯合報的文章「服貿衝突 社會矛盾價值錯亂」,在8日晚間被刊載至清大官網首頁,由於內文的「一個黑道出身的白狼,說出了社會大眾不敢說的話,打了學生一個學校不敢打的耳光。」引發清大的學生和校友不滿,雖校方緊急撤下文章,並表示這是教授個人意見,不代表學校立場,但仍引發議論。
劉容生教授的文章內容,對學生參與學運表達反對立場,批評學生們的手段違法和不禮貌。一些清大校友、學生對於校方未平衡刊文,讓學運正反聲音並陳,僅轉貼劉教授文章提出質疑,更有畢業生發起打電話到清大抗議活動。
劉教授文章其中的一段「突然冒出一個黑道出身的白狼,說出了社會大眾不敢說的話,打了學生一個學校不敢打的耳光。這是怎麼回事?我們社會竟然淪落到要黑道來教導我們的孩子?」更是引發各界論戰。
劉教授文章支持者不少,網路按讚數破千,有網友說「以暴制暴,剛好而已」,但反對的清大校友指稱學校有不少教職員、學生,付出並支持學運,文章中肯定黑道是可恥之事。同為清大教授的彭明輝則為文「白狼說出了清大層峰的心聲?」,質疑劉容生、清大官方跟白狼到底想要捍衛什麼樣的價值?
對於各界對文章後續的各種討論,劉容生教授則是不予回應。
觀察站/太陽花24天啟示
【聯合報╱本報記者林河名】2014.04.11 11:32 am
「反服貿、占立院」學生昨天撤離議場,從三一八到四一○,有人看見脫序,有人看見希望。不論是否贊同學運訴求,這廿四天,已經成了這一輩台灣人共同的記憶。
歷史有偶然,也有必然。三月十八日,學生衝進立法院,進一步打破玻璃、全面占領議場,學生團體代表陳為廷到昨天還說「好像做了一個夢」。
若非立院駐衛警力有限,若非學生靠著網路訊息迅速聚集,若非第一晚的四波攻堅失效,若非立法院長王金平保證不驅離學生…,這場反服貿行動不會如此戲劇化,也不會掀起學運浪潮。
不過,學生攻占立院是偶然,馬政府強推服貿招致反彈卻是必然。除了在野黨難脫「逢中必反」,協議簽署過程欠缺事前溝通說明、事中資訊公開,以及事後監督機制,讓學生「反黑箱」喊得震天價響,就連未必反對服貿的人,也對政府的「程序不正義」皺起眉頭。
學生主張「退回服貿」,在馬政府眼中根本辦不到,但學生的訴求很簡單:黑箱簽訂的協議,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退回,等到有了監督機制,再來審查。也正因為學生的壓力,讓原本不願制定專法的馬政府,終也提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
催生兩岸協議監督機制立法,可說是此次學運的「具體」收穫;但「人民做主」的觀念深植人心,恐怕才是導致馬政府軟化的關鍵。
「沒有法治,民主也將不保。」這是許多人對脫序行為的憂慮。但「沒有民主,法治為誰存在?」則是執政者必須反省的課題。學生雖已撤離立法院,問題卻還沒結束,剩下來的,就讓民主與法治持續對話吧!
學生剛離議場 警方火速接管
【聯合報╱記者王冠仁、陳金松、王宏舜、廖炳棋/台北報導】2014.04.11 11:31 am
太陽花學運昨天落幕,警方昨天下午開始進場和學生「無縫接軌」接管;警方除固守進出議場各出入口,也派霹靂小組站在議場二樓屋頂,嚴防有心人士「重演」架梯攻占情形。昨天深夜立院正門仍有獨派人士不肯散去,警方已決定清晨前淨空。
昨天深夜十點,台北市警方在立院大門周邊圍起人牆,勸導民眾離去;十一時增派機動保安警力,開始勸離逗留現場民眾。
警方說,盡可能以勸離或抬人方式清空現場,若群眾激烈抵抗仍可能會驅離,如有暴力攻擊行為則當場逮捕。
台北市警局指出,立院駐衛警經立法院同意,已請台北市警局鑑識中心人員進入議場蒐證,作為後續刑責追究的依據。
占據議場學生宣布將於昨天退場後,因有部分團體表示不退,警方進行多次沙盤推演以因應狀況;同時為避免有人趁機到總統府、行政院、總統官邸滋事,昨天總共派出近兩千名警力維安,同時還有上千警力待命。
昨天下午,穿著鎮暴裝的警力在立法院大門、側門、議場、濟南路出口等地戒備,下午四時許,負責立法院警衛的保六總隊及支援警力約五百人,由鎮江街後門進入立院;在議場二樓的學生堅持「從哪裡來就從哪裡走」,從二樓窗戶爬到屋頂上,再經梯架爬到一樓地面離開,警方立刻「搶占」議場二樓,安排霹靂小組站上屋頂以避免「架梯事件」再發生。
當林飛帆、陳為廷等人下午六時許離開立法院後,警方立即關閉濟南路側門鐵門,不讓人員出入。員警在學生退場後,由外往內推進,逐步「取回」議場,隨即清查會議室、洗手間及各角落,嚴防有學生躲起來不願離開。
接近七時,議場內員警一字排開,以大聲公要求場內媒體離開,方便釐清公物毀損狀況,並讓立法院總務處人員進行修復評估;當媒體撤出議場,警方立即鎖上大門,再派員警持盾牌警戒,嚴防再有人去占據國會殿堂。警政署長王卓鈞昨天全程坐鎮署內,要求務必淨空立法院,不得再讓任何人進入院區。
佔領國會》地院下令 警5日內交出323周邊影像
自由時報 2014-04-11 12:06
〔本報訊〕太陽花學運昨退場,傳大批警力持蒐證袋,採集學生指紋,讓外界譁然。有消息指出,關於夜襲政院一案,台北地院今作出初步判決,要求警方交出蒐證錄影帶,另外行政院周邊影像、警力部署圖及出勤計畫等文書,也都要交至法院保存。外界直呼,這是學運司法戰的首勝。
3月24日,民眾夜襲政院,大批鎮暴部隊強制驅離,並拿出盾牌、棒棍與水車,導致多位民眾受傷。據了解,牙醫師王心愷與國中老師林明慧不滿挨打,聲請保全證據。台北地院今裁決,警方需交出相關紀錄。
台北地院裁決書指出,要求警方在今天起5日內,須釋出3月23日晚上7時至3月24日早上6時的行政院周邊影像(包含忠孝東路、天津街、北平東路、中山北路的監視畫面),以及警力部署圖、專案勤務編組表等,全須交至法院保存;法院也要求,警方須交出蒐證錄影帶。
外界認為,這是學運活動以來,學生的首場司法勝利。
議場修復 王︰金額不會太大
自由時報 2014-04-11
〔記者邱燕玲/台北報導〕立法院議場內的修復到底要花少錢?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在大直寓所前受訪表示,在行政人員還沒進入正式評估之前,任何數字都是推測,但就目前所知,「金額應該不會太大」。
有媒體稱議場內修繕費用高達上億,引發網友不滿。王金平昨說,需等學生退場後,相關評估才能進行。
外界揣測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想支付修繕費用,王金平說,他尚未跟郭台銘談過此事,外界不宜對此事有過多的猜測。
媒體詢問,面對太陽花學運的處理是否與馬英九不同調或有心結?王金平表示,大家的共同目標就是趕緊處理學運問題,或許「殊途同歸」。
國民黨操兵 搶兩岸監督條例審查主導權
風傳媒 張文馨 2014年04月11日 12:01
立院院會11日將兩岸監督條例付委,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王廷升馬上宣布將舉行公聽會,以奪回主導權。圖為王廷升(左)出席立院院會。(吳逸驊攝)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剛付委,國民黨團立即舉行記者會,宣告下周一就啟動兩岸協議監督機制法制化初審的公聽會,要搶初審法案的主導權。
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王廷升表示,透過舉行公聽會,希望能聽聽各方意見,這也是正面回應抗爭學生的需求,下周一內政委員會召委張慶忠,將依法排定公聽會議程。
國民黨立委吳育昇表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各版本在今天由立法院長王金平於院會宣讀後,立即交付內政委員會,國民黨團認為,如此一來,就有程序正當性,由下週輪值召委張慶忠,直接排案。
吳育昇表示,開始啟動總是好事,上周民進黨召委陳其邁也召開公聽會,不過當時全案尚未付委,那只是一般法制化公聽會,並沒有就7版本進行具體討論。
周一開完公聽會後呢?王廷升表示,先安排公聽會,何時要安排初審,尚待後續討論,周三將另外安排都更審查,希望趕在4月底前,先處理現行都更條例違憲的問題。
國民黨團認為,服貿協議和法制化的初審主導權都在國民黨手上,國民黨團就可以決定法案節奏,王廷升說,兩案並行的原則不變,在同步進行兩案審查的狀況下,監督條例法制化的是優先。
〈中部〉馬執政日益傾中 「台灣?」車牌表憂心
自由時報 2014-04-11
〔記者余雪蘭/嘉市報導〕嘉義市商人王明俊把自家五部汽、機車車牌上的「台灣省」改為「台灣?」,他說,馬英九總統執政後日益傾中,台灣未來何去何從令人憂心,希望藉此讓大家一起思考。
王明俊是汽車零件代理商,心繫台灣前途,日前「太陽花學運」上凱道遊行時,他參加靜坐表達支持,嘉市在地青年學子「遍地開花行動」就地呼應學運時,他也天天到場關心。
他表示,台灣的經濟規模極小,相對於中國,實在不堪一擊,馬政府與中國簽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台灣多數人不利,一定要先立法建立監督機制,再來實質審查,服貿須在兩岸平等互惠原則下簽訂,才能獲得大家的支持。
王明俊在三十多年前,台灣尚未解嚴前,就將護照上的「中華民國」改為「臺灣共和國」,第一次拿著「臺灣共和國」的護照要出國時,海關不放行,但他不放棄,隔天再來「闖關」,順利通關。
此後遇到類似爭執,他總堅持愛國沒錯的理念,最後都能說服別人,接受他的「台灣國」。就算做生意,與美國汽車零件公司簽約成為代理商,他提出「臺灣共和國」的身分證,原本美商有疑慮,經諮詢律師後,認定並不影響對其身分的證明而接受。
十多年前,台灣省廢省,但車輛牌照上仍寫有「台灣省」,王明俊把自用汽、機車車牌上的「台灣省」改成「台灣國」,凸顯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因為與眾不同,曾被警察攔查質問「為何改台灣國」?他反問「不然是那一國」?警察大聲回說「中華民國啊」,他再說「那你把車牌改中華民國啊」,讓警察無言以對,不再吭聲。馬政府明顯傾中,王明俊又將車牌改為「台灣?」,希望人們看到後,能深思台灣的未來。
出關播種》美眾議員要求台灣守護民主成就
自由時報 2014-04-11 11:52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十日報導〕美國眾院人權委員會主席,也是外委會成員的史密斯議員今天發表聲明表示,台灣人民應該為過去幾10年繁榮的民主自由感到驕傲,但也要保持警覺來守護這些成就。
向來強烈關注人權議題的史密斯說,民主、法治與人權都是台灣之所以能繁榮 、開放和生氣蓬勃的力量來源。他呼籲台灣的各方能以和平的方式合作,針對最近學生抗議的議題找出政治解決方案,繼續成為中國人陸人民的自由燈塔。
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今天也在眾院舉行紀念台灣關係法35週年的活動,並邀請參與太陽花學運的魏揚與黃郁芬出席。前來致辭的眾議員羅絲蕾婷娜表示,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不足,在中國經濟崛起之後,台灣已經太倚賴中國,影響了台灣在經濟方面的彈性,美國應該與台灣簽署雙邊投資協定並幫助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讓台灣增強抵抗中國脅迫的實力。她呼籲美國國會通過她所提出的台灣政策法案,在軍購上支持台灣。
眾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夏波則說,台灣人民的前途應該由台灣人民來決定,而非中國來決定。在中國飛彈數目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台灣應該要增強自己的軍事力量。
應FAPA邀請發表演說的美國學者包士可(Joseph Bosco)表示,台灣的國防預算至少應維持在GDP的3%。他表示,台灣關係法只說,美軍應保持能力處理台灣遭遇脅迫時的情況,國會應該修改台灣關係法讓美軍不但要保持能力,還要具體承諾去處理,以免對台灣的保障有模糊的空間。
魏揚和黃郁芬在國會山莊的活動中報告了太陽花學運的過程和訴求,他們今天下午並和國務院官員會面,讓美方了解學運領袖的理念。
演講被丟鞋 希拉蕊幽默展氣度
自由時報 2014-04-11 12:33
〔本報訊〕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Clinton)10日在拉斯維加斯(Las Vegas)演講,卻遭一名女子丟鞋抗議。與馬英九不同的是,希拉蕊不但成功閃過,更幽自己一默,「這是雜技表演的部分內容嗎?」成功化解尷尬,博得滿堂彩。
外電報導,66歲的希拉蕊至「賭城」拉斯維加,在美國廢棄物回收協會(ISRI)會議開講,突遭台下一名女子擲鞋。現場畫面顯示,希拉蕊機靈閃身,躲過飛鞋攻擊。該女隨後被警方逮捕,驅離出場。
事後,希拉蕊仍保持沉著,更詼諧的自我調侃,直呼「是有人朝著我丟東西嗎?這是雜技表演的部分內容嗎?」希拉蕊更幽默補充,幸好該名女子「沒跟我一樣打壘球」,引發哄堂大笑,成功化解抗議尷尬。
相較之下,總統馬英九去年10月在替全國運動會致詞時,也被抗議民眾丟鞋抗議,當時他僅大聲疾呼「加油!」,亟欲蓋過抗議群眾鼓噪的聲浪,未展現幽默氣度。
台民主倒退? 9國36學者致函馬總統
作者: 何佳璇 | TVBS – 2014年4月10日 下午3:00
太陽花學運引發國際關注,美國之音報導,來自9個國家36名學者和作者,聯名致函馬總統和參加學運的同學,表達對於台灣民主和人權倒退的關切,對此,總統府方面只說,沒有評論。
太陽花學運,國際媒體高度關注。美國之音VOA衛視主播:「來自9個國家36位國際學者還有作者,最近就聯名致函台灣總統馬英九,還有台灣太陽花運動的學生們。」
美國之音中文網9日報導,包括美國學者譚慎格、金德芳在內,國際間36名學者和作者,聯名致函馬總統以及參與太陽花學運的學生,表達對台灣自由民主和人權倒退的關切。
美國之音VOA衛視主播:「這封信裡面說,在目前的政府下,以台灣辛苦贏來的民主為代價,不斷地在向中國靠攏。」
這些學者也敦促馬總統,在符合台灣民主的精神下尋求和解。總統府發言人李佳霏:「是關於36位學者聯名的這件事是不是?」記者:「是的。」總統府發言人李佳霏:「這個部分我們沒有評論。」記者:「那信中關於提到馬政府有向中國大陸靠攏的方面?」總統府發言人李佳霏:「我剛剛也講了,沒有評論,所以整篇我們都沒有評論。」
總統府和學生如何尋求解套,太陽花學運的下一步會怎麼走,引起國際關注。
陸委會懶人包 回擊民間版
【經濟日報╱記者李仲維/台北報導】2014.04.11 12:14 pm
陸委會昨(10)晚推出官方版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懶人包,以12格漫畫強調尤美女版(民間版)根本就是兩岸協議「簽不成」條例。
在民間版懶人包在網路快速流傳後,陸委會昨天深夜也在官方臉書粉絲團上,公布最新出爐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懶人包,這也是陸委會首度透過社群網站,以漫畫方式的懶人包說明政策。
陸委會直指,民間版懶人包有bug(瑕疵),學美國快速授權國會,但只學一半,「限時包裹表決」不見了;學南韓也學一半,人家並沒有規定國會可以修改締結計畫。
懶人包還列舉民間版賦予立院又當教練、又當裁判,角色混淆,出問題誰負責?又規定談判前把策略和底線先向立院報告,對手就可輕易得知我們底牌。
七版本兩岸監督條例條例 今日全付委
【聯合晚報╱記者許依晨╱即時報導】2014.04.11 01:21 pm
停擺三星期的立法院院會今天將恢復開會,包括行政院版、民進黨團版和民間版等七個版本的兩岸監督條例草案今日完成一讀並交付委員會審查。
七個版本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及檢察總長人事同意權案交付委員會審查。今日院會不進行國是論壇,報告事項處理完畢後就散會。
今日院會從上午十時開始,十時零七分結束,僅歷時七分鐘,立法院長王金平就宣告散會。院會一結束民進黨立院黨團書記長吳秉叡立刻召集黨籍立委召開黨團大會。
【中央社╱台北11日電】
立法院院會今天將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人事同意權案與7版本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交付相關委員會審查。
院會上午通過將各版本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交付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併案審查,包括行政院提出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訂定協議處理及監督條例草案、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尤美女提出的兩岸協定締結條例草案等7案;檢察總長人事同意權案交付內政、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聯席審查。
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學生團體自3月18日起占據議場,昨晚6時7分陸續步出議場,反服貿協議攻占議場行動落幕。議場遭占期間,3月21、25、28日及4月1日、8日院會停開。
服貿下一步 王郁琦:放棄或重新談判兩選項
【中央社╱台北11日電】2014.04.11 01:22 pm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今天說,大陸慢慢了解台灣是多元社會,這次理性看待對服貿的抗爭,在服貿是否要重新談判的議題上,陸方也未置可否,相當低調。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上午接受「蔻蔻早餐」專訪,在被問到陸方有沒有對學運表達關切或施壓的問題時,王郁琦說「沒有施壓」;並且,雖然大陸有透過例行溝通詢問一些兩岸監督條例的相關情況,但這些「在報紙上看得到」,陸委會也只向大陸表達台灣社會有這樣的要求。
王郁琦表示,2月與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會面時,就跟張志軍說過,台灣是充滿活力的社會,「他們現在應該有感覺了」,這次對台灣內部的抗爭,大陸方面還算自制,也還蠻理性看待台灣未來發展。
他指出,若最後服貿審議結果有被修正,行政部門只有放棄、或跟大陸重新談判兩種選擇,陸方目前對重新談判問題沒有任何表示,「他們很低調,不希望引起不必要的波折」。
王郁琦也提到,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在最近一次業務溝通有正向發展,陸方釋出善意,目前雙方還在商談細節;而張志軍訪台時間依然希望在上半年,不過,陸方也會觀察合適時機。
馬政府巴結中國得到什麼?不多!
來源: 郝曉聞的日誌 2014-04-11 16:10
《彭博觀點》(Bloomberg View)今(10)日稍早刊登彭博社專欄作家皮賽克(William Pesek)的一篇評論:〈台灣巴結中國得到什麼?不多!〉
皮賽克在這篇評論中劈頭問住在民主社會的人,為了區區0.4%的經濟成長,願意放棄多少好不容易爭取來的自主性?這就是台灣當前遇到的問題。在佔領立法院行動迫使馬政府暫時無法快速通過服貿協議後,一些支持服貿協議的人士開始哭嚎說台灣的經濟會走下坡。馬也說台灣如果拒絕這項協議,會在全球喪失誠信。
皮賽克引用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預測,說台灣如果沒有通過服貿協議,經濟成長約為2.5%;通過的話,成長率也只會有2.9%。他認為,那些說台灣如果沒有服貿協議就會毀了的調調根本是胡說八道。
皮賽克質問,馬英九過去6年來巴結奉承中國到底得到什麼?遠不如其他國家!自從馬英九在2008年上任以來,台灣貨品銷往中國的比例成長55%,低於韓國的75%、歐盟的98%、俄羅斯的101%、美國的119%和澳大利亞的282%。只有日本的21%遜於台灣。
馬英九辯稱台灣需要服貿協議來提升其在中國的市佔率,但皮賽克懷疑,為何馬不利用過去6年的時間來促進經濟多樣化、推動創新,並跟其他國家談判自由貿易協定?
皮賽克說,外交圈有個觀點是,其他國家想和台灣簽署任何貿易協定都必須得到北京明確的同意。他認為,馬英九應該用他在位的這幾年來遊說中國官員,要對台灣有所體諒,並讓台灣可以自主地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他說,馬應該要讓對方的官員明白,如果要贏得台灣民心,中國必須先採取行動,將自己的市場自由化。如果幾年前就移除對台灣公司的障礙,或許就可以減輕人們對於與中國關係更密切會削弱其競爭力的疑懼。現在很多選民轉趨反對政府那種只知有中國的政策(China-only policy),馬英九自己要負責。
皮賽克說,佔領立法院的學生擔憂中國對自己的政府有過多的影響力,一點都沒錯。
他指出,在台灣,任何跟中國之間的經濟協議都不會只是單純的經濟協議。台灣的企業不只得跟中國的企業競爭,還得跟站在這些企業背後的共產黨,以及國家扶持的全國冠軍競爭。其他的國家當然也面對同樣的挑戰,但差別是中國把台灣當成自己的產業,明示要將之併吞,用了1千多枚飛彈對準台灣。在中國跟台灣之間,根本就沒有甚麼東西叫做「自由貿易」。他們在談判桌上永遠不是平等的對手。
皮賽克在結論時問道,0.4%的GDP成長真的值得民主的台灣歸順共產黨嗎?示威的大學生們的要求是很有道理的。台灣這幾年跟中國關係暖化,但跟中國之間的貿易卻沒有比別國更好。馬英九6年來跟中國領導人調情的結果只顯示,綏靖政策在經濟上的成效相當有限。
(回覆) 付小博ROC·K: 台企引领大陆经济三十年---台湾销往大陆的产品确实不多,但是台企通过大陆销往全球的产品却很多,三十年来除了国企,台企占了大陆经济体半壁江山。未来,大陆为什么不可以作为台湾撬动世界的支点?发展高科技和自由经济体就是台湾最大的优势,你想走向世界发展与世界的关系,还不是暂时都要大陆放松对外管制?服贸虽然綏靖,但是是你真正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也是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前奏。台湾从前错过的就是这样的机会。 (2014-04-11 16:24)
【時事想想】播種吧!太陽花!
想想台灣 想想論壇 李中志 Apr 10, 2014
太陽花學運佔領立院超過三個星期之後,儘管國民黨態度仍然詭譎,學生展現大器,排定退出立法院時間,宣布達成階段性任務,發表「轉守為攻,出關播種」聲明,決定在立法院外,以更持久的草根組織,為台灣的民主把關。
這不是造神,這是英雄出少年!在過去這三個多星期,我們見識到青年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能力與氣度,豈是已成國際笑柄的馬政府所能相比?
只舉一例,一方是學生以多國語言同步向世界放送最新消;一方是馬政府外館干涉他國新聞自由,竟要求報導學運的新聞撤稿,兩相比較,高下立判。太陽花的年輕人顛覆了草莓族之譏,無論組織能力、溝通協調、危機控管、文宣動員、議題設定、甚至科技的使用、物流後勤,都足以組成一個有效率的政府,讓馬政府裡那群官員汗顏。若這是一個激進的革命,恐怕多數的人民更願意擁護這群青年學生,來接管這個無能卻執意蠻幹的政府。
毫無疑問,太陽花學運絕對是台灣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公民參政。學運牽涉的議題高度,早已超越對國內代議政治的不滿,它要處理的甚至也不止於兩岸的恩怨情仇,這個學運的能量足以引發亞太地緣政治的重新檢討,喚起世界謹慎面對中國崛起軟實力背後的企圖。正如其聲明指出,他們宣示了台灣人的意志,「打亂近年來中國、美國甚至日本等對於台灣問題私相授受的強權布局。」
的確如此,冷戰結束後,華府一直缺乏宏觀的外交政策,只知花心力在處理眼前的小麻煩,加上帶著一絲對中國很奇怪的同情,放棄檢驗「中國門羅主義」所帶來的壓迫與區域緊張。近年來屢有歐美學界發出放棄台灣的主張,如年前的「台灣芬蘭化」與最近的「向台灣說再見」。目前雖不是主流,但實有緩慢發酵之虞,加上馬政府外交休兵的失敗主義,克里米亞今天公投返俄的情景,完全可能二十年後由中國在台灣複製,到時美國也只能乾瞪眼,美國重返亞洲的雄心,恐怕也只是說說罷了。
美國的外交官員與策士一向高高在上,似乎還沒警覺到中國「入島、入戶、入腦」的路數,不負責的鼓勵兩邊不對等交往。但太陽花學運的力度成功引來國際的關注,連日來已有不少歐美學者與重要媒體提出呼籲,正視中國崛起背後台灣這股被忽視的民怨。太陽花學運正微妙地對華府的中國政策產生影響,或可改變這幾年來對馬傾中的放任。上星期美國助理國務卿羅素,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提出《台灣關係法》35周年的報告後,頗不尋常地警告中國勿試圖以克里米亞模式在亞洲興風作浪。
這個已被大人玩殘的國家,恐怕要花好幾年才能消化太陽花學運在各個面向所揭櫫的理想,難怪香蕉共和國的文化部長只會發神經似的愛死學生,卻看不懂學生超越三個世代的思想。象牙塔裡的教授們,每天帶著知識的驕傲站上講台,但當太陽花學運用三個星期改變了台灣,也改變了世界,我只能說,親愛的老師,在您轉頭寫黑板的時候,您的學生已經寫下歷史了。
立院的佔領終會結束,太陽花學運不會,它已啟動一個革命的世代,從此台灣的每一個角落將討論著這個革命世代的願景,兩岸關係的改造、憲政的改造、政黨的改造、財富分配的改造,乃至於教育、文化、國家、民族的全面改造。
每朵厚實太陽花都將結出千粒的太陽花子,我們攜手播種吧!
李中志
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電腦科學教授。
- Apr 11 Fri 2014 09:54
兩岸競合 -- 張志軍:反服貿學運給我啟示; 破解外國(行)學者對「太陽花運動」的迷思; 播種吧!太陽花! (合輯之一百五十七)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