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開車指路的女台胞

2014-6-3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831| 評論數: 0 |原作者: (張立俊、苗青/上海)

雖然以前有過兩次參訪台灣的經歷,但從未去過台南市區。因為旅行社組織的環島遊一般不把台南列入旅程;只能與台南擦肩而過,「望塵莫及」。

其實,我們很想去台南。曾聽去過台南的朋友說過,也從書本上看過,台南有許多名勝古蹟都保存得十分完好,值得一看。於是在此次赴台之前,我倆就商量一定要來一次自由行,到自己喜歡去的地方走走、看看,這其中當然包括牽掛已久的台南。

六月中旬某一天,陽光燦爛,我們跟隨春秋航班,再次踏上寶島這塊美麗的土地。在遊覽了高雄的文化展館,享受了墾丁的海景暖風後,我們坐著台鐵來到了台南。

由於我們是初到台南,人生地不熟,每去一個景點,除了查地圖外,還得多問幾次路才能找到目的地。每一次打擾別人問路的時候,台南同胞總是很熱情地為我們指路。他們輕言細語,熱情洋溢,不但仔細地指明我們要去的方向,還告訴我們乘什麼車方便,走什麼路最近。

那天我們參觀完安平樹屋和德記洋行後,按著原定計畫朝夕游出張所走去。聽當地人介紹,這座出張所前身在鹽業興盛時期曾經是一個相當重要據點。如今這間日式小木屋成為一間介紹台灣鹽業發展、陳列生日彩鹽等文創產品的遊覽勝地。

誰想我們走著走著卻發現迷了路。心裡著急;因為我們事前都是做好「功課」,有備而來的,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離,都有個明確規定。萬一不能按我們計畫到達夕游出張所,就要影響我們去下個景點的時間。

正在這時,看到路旁停著一輛驕車,兩位女士站在車邊談話,於是我們就走了過去,請問去夕游出張所怎麼個走法,其中一個女士用手指著我們背後的一條馬路說;「你們走過頭了,順著這條路往前走,不一會就能找到了。」

我們按照她指的路,一直走去。不知不覺來到了一個十字路口,看到遠遠的有一間日式房子,就過了馬路徑直朝前走去。誰知剛走出幾步路,忽然聽到後面傳來聲音:「先生,你們走錯啦!」

一輛白色轎車追了過來,車窗搖下,女士探出頭來,匆匆地告訴我們:「從這條路走的話,要兜很大一個圈才能到出張所,走左邊的路會比較快!」

這時我們才明白,剛才向她問路後,她的視線一直沒有離開過我倆。看到我們走錯了路,就急忙開車追了上來,再次為我們指路。當我們連聲道謝時,她馬上從車窗裡伸出手來,向我們擺了擺,說:「不用,不用。」隨即往回離開。嗨,多好的台灣同胞啊!


莊嚴肅穆的松山慈惠堂

2014-7-1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386| 評論數: 0 |原作者: (張懷群/北京)

台 北松山慈惠堂主殿四層,屋脊上是兩條向著太陽爬行的龍,閩南建築物的鳳冠造型被放大,金色和紅色為主調,莊重形成鮮明對照,大殿和兩面的角樓有四層斗拱, 每一斗拱下垂木牙,密密麻麻的,石獅是福建青石雕成後運至,獅子有跳起之勢,比一層樓還高,特大的兩座漢白玉石碑,平頂上各盤著兩條龍,刊刻後用紅字裝 字,使《松山慈惠堂碑誌》、《瑤池金母聖跡碑誌》極為醒目。

涇川人的來訪,使堂主顯得有些突然,我們一行8人坐在寬暢的接待室裡,窗明几 淨,纖塵不染,服務生上了年紀,忙著上茶、照相,互相用不太流利的國語交流。我們送上涇川王母宮「母恩浩蕩」錦旗,我送上我的《涇川與世界遺產:西王母聖 地》著作、《西王母原地》雜誌。所有進出者,全是女性,都穿著中式天蘭色堂服,他們叫青色,紮著褲管,布鞋,無聲,身體輕飄飄的,說話細聲低語,有生怕得 罪了客人的神情和不敢大聲說話的拘謹狀。

瞻禮瑤池金母主像

瑤池金母殿正在維修,腳手架密密麻麻遮住了一樓牆壁,兩面山牆上,各有37層神龕,每龕供著3厘米高的金母金身,每一面牆上有8888尊,每一尊金身有一盞小燈照耀,整面牆紅光和金光閃閃。

乘 著短暫的機會,我忙著拍照片,瞻禮金母主像,她是鄉下中年母親的表情和氣質,端莊、美麗、年輕,像有兩米多高,不像大陸神像高達五六米。神龕周圍都是浮 雕,裝飾性斗拱密集,全是鍍了金的,兩排各三根柱子之後是金母神龕,柱子通天,大紅金字。側面有木門,畫著年畫一樣的神像,有文昌帝君殿、太歲星君殿。這 就是拜廟敬神,香燭永不熄滅。肅穆、莊嚴、神聖,沒有一絲吵雜聲。這一天是平常日子,沒有人頭攢動的喧囂,更顯出聖潔和高雅。

慈惠堂一樓 是素食餐廳,說話間,女士們端著大茶盤一般大的白底素花菜盤進來,全是穿堂服的女性執勺,雖是正常接待的菜餚,並無規格特殊之處,但精美程度超過五星酒 店。幾乎全是素菜,盤大如鍋,十幾個盤把特大的桌子擺滿了,她們吃飯,都是嘗幾口即可,菜以白色、淡綠色、淡黃色占了主調。

素食料理專業訓練

有竹筍等等叫不上名字的台灣鮮蔬,炒、溜、裹、涮、炸、燒,入口是綿膩之感,鹽和調料只是配合,整個是超脫世俗口味的清淡;菜的葉、莖、果實,吃起來有脆生生的聲響,用豆腐、豆腐皮做的魚、肉、雞,式樣逼真,不吃不知道這是仿的。

這需要多大的耐心,多高的技藝,是經專業訓練,又經七八年熏陶學習,經詩書洗禮過後,人的每一言行,待人做事細節才有規定的尺度。

每 一盤大菜上桌,菜盤裡有竹夾或小勺,主人專心地輕輕為你夾到面前的小碟裡,你真不好意思,禮節太隆重了,太到位了,生活氣息就不濃了,民間的家庭的隨意隨 之沒有了,倒覺得高級別會見場合,有些受不了這種約束,特別像我這最喜歡在小巷小村、民間炕頭、茅舍窯洞的隨意中尋找心靈飛揚、談吐隨便的釋然。這是寶島 台灣、台灣廟堂、台灣老百姓對我們的尊重。

這是到台灣訪問的第一站,是行程中最重要的安排,天是陰的,無風,無喧囂,整個松山被松樹等大樹遮掩,松山慈惠堂藏在綠海之中,眼前就是101大樓,現代都市咫尺,但有千里萬里之感,這種氛圍和感覺是如何創造出來的?

宗教感化人心平靜

松山慈惠堂,是瑤池金母從大陸分靈到花蓮勝安宮之後的第二座慈惠堂,也就是王母宮,肇創於1969年,主祀瑤池金母,開展教化民眾、慈善事業項目最多、濟困耗資最多的廟堂之一,位列台北十大廟宇,亞洲、美洲客人常來常往。

夏令營、書法培訓班、歌舞音樂團、醫院、圖書館、中藥製劑廠、篝火晚會、歌詠比賽、樂團的組建、表演是常規活動,在這裡服務的男女都有所屬的醫院、學校、公司、工廠,業餘來服務一段時間,井然有序,不拿報酬,公益之心令人景仰。


點一百個讚

2014-7-1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40| 評論數: 0

@fanchris: 宮原眼科曾經是眼科醫院,如今是美食聚集地,裝飾的極其復古,可以把鳳梨酥太陽餅做的如此富有文藝氣息,真是想點一百個讚。最關鍵的是他家極其大方給你試 吃,不是切好的小塊,而是一塊成品讓你品嘗。二次遊台灣只帶回來一盒鳳梨酥,因為包裝太好看了。一張卡片,一行小字,甚至都讓人忽略了食物的美好味道。


完全沒有ps哦!

2014-7-1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18| 評論數: 0

@fanchris: 第二次去墾丁,卻有著完全不同的體驗,海生館裡的小企鵝可愛死了,一天只能進入兩百人的龍坑原生態的地貌令人震撼,萬里桐的落日美哭了,我在出火玩仙女棒 找回童年的記憶。還有一位服務周到超級熱心的包車師傅,他特別會拍照,告訴我哪裡拍最美,這是他用手機拍的墾丁落日,完全沒有ps(修圖)哦!


那個印象中的寶島台灣

2014-7-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728| 評論數: 0 |原作者: (張麗媛/河北經貿大學學生)

從未去過台灣,卻沒少接觸過台灣,從小就看台灣的電視劇,那時對台灣還並沒有概念。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知識的積累,這座祖國的寶島便在我的腦裡、心裡埋下了根。雖隔萬水千山,卻也彷彿就在眼前。

作為一個只能通過書籍、媒體瞭解台灣的大陸學生,就像台灣居民不瞭解大陸一樣,我也並不能準確而完全的瞭解他們。也正因為這種知之甚少的朦朧,我相信每一個大陸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座印象中的寶島,我自然不例外。

也正因此般既熱愛傳統文學又追求民主自由的台灣人,才使得台灣社會中到處充斥著中華傳統文化與民主的氣息。

無論是從台灣的影視作品中,還是從現實社會中,我們都可感受到台灣社會中彌漫著的中華傳統文明。台灣民間社會對中國傳統文化倫理執著與堅守,以「溫良恭儉讓」為主導的中華傳統倫理道德;台北的城市道路命名也處處傳遞出強烈的中華色彩。

更有人稱攤開的台北地圖其實就是一張中國地圖:不同方位上的路名都是以中國大陸相對應方位上的城市命名;台灣小學教育國文、歷史等與中國文化相關的課程占了一半以上。

從 台灣的學生群體,到普通民眾,對於政治的參與熱情都是極高的。還記得的曾經看過得一部台灣電影《女朋友。男朋友》,雖然故事以愛情為主,但其中男女主人公 從1980年尚未解嚴的台灣到21世紀,長達三十多年的人生歷程中,都伴隨著對民主的追求。直到女主角的女兒長大成人,那種追求自由、民主的熱情依舊延 續。

而現實社會中,日前發生的台灣學生占領立法院,又何嘗不是台灣民眾追求民主的熱情使然?只是,此次的民主運動似乎並沒有以理性做支點,「台式民主」的某些問題也隨之顯露。但從此次活動以民主之名中,還是可以看除台灣濃厚的民主氣息。

如果,台灣民眾能更加理性的追求民主,不受一些利益集團的操控或利用,努力避免「台式民主」中存在民粹主義問題,或許就能真正促進台灣民主的進一步發展。

從 台灣的風景,到台灣人,再到台灣的社會,作為一個從未到過台灣的大陸學生,我的見識自然淺薄無知,就像台灣同胞對「大陸民眾吃不起茶葉蛋」這種讓人啼笑皆 非的盲目一樣,我印象中的台灣與一個真實的台灣自然也相差甚遠。大陸與台灣,同宗同族的兄弟,只因一段慘痛的歷史而無法相知、難以團圓,這是多大的遺憾!

然而,既然不能即刻相聚,就從加強交流、加深瞭解開始,讓一個大陸民眾見識一個真正的台灣,讓台灣同胞也認識一個真正的大陸。讓我們期待著兩岸團圓的那一天!


潛水露營 超讚!

2014-7-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12| 評論數: 0

@彭卉芝:中午臨時和小夥伴們一起去後壁湖吃午飯,生魚片超級便宜新鮮!一大盤只要200NT!下午去了白沙灣海灘,超多外國人穿比基尼曬太陽,還有情侶抱在一起睡著啦,因為是周末,所以也有很多台灣家庭全家一起來這裡遊玩露營。貓鼻頭那裡好多人在潛水,超讚!


《兩岸校園超連結》呼喚

2014-7-4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699| 評論數: 0 |原作者: (張曦/重慶師範大學)

呼喚,是個美麗的詞語。

呼,喚。

它們像很多字一樣,看似毫無生命,但拼湊在一起就充滿意義和生機。

它發出的聲音,沒有吶喊那樣熾熱,沒有召喚那樣的目的,也不是招呼那樣的生疏;也許是輕輕的,也許是放聲的,或者只是默默的。

它讓我想起那些愛著我的人。在遠方,或在近處,喚我的名字,叫我回頭。可它並非處處適用,因為太深切、太溫柔。

讓人牽掛的結尾

但這兩個字用在這篇文章的題目,我想是再合適不過。雖然那不是我一個人的聲音,但正是龐大而無形的呼喚讓我也從心底聽到這種聲音,這條綿延的線歷經千山萬水,依然綿延不絕。它讓山河樹木隨之共鳴,它讓方圓萬里的心變得牽扯、安定。

台灣。我像很多人一樣,對這名字很熟悉,但對於它本身卻不太瞭解。

它出現在我從小到大的歷史書上,它是一個沒有結尾的故事。它留下了空白的結尾讓人等待、讓人期待、讓人永遠地牽掛下去。

薄 薄的幾頁紙,彩色的印刷,灰白的舊照片。也正是這薄薄的幾頁,記錄的卻是整個中華民族的興亡歷史,那薄薄的幾頁中浸滿了愛、恨、恥辱、尊嚴,有血有淚。它 一次一次喚醒著歷史對現實的感觸,它是我們這代人背負的現實身上的深刻烙印。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同胞,13億中有良知的中國人我想都感同身受。我知道這樣 的意義,我知道很多前人動人的故事,我想很多人像我一樣知道這些。

我不懂政治,也不想妄圖去分析當下形勢。我像大陸很多女孩一樣看一部一 部的台灣偶像劇,叫著裡面主演的名字,學著「台灣腔」,喜歡周杰倫五月天,想看看台灣大街上是不是真的有狗仔和明星,很想知道蚵仔煎的味道是怎樣的,聽著 正流行的曲子邊走邊唱。我喜歡的名人有很多籍貫標為台灣的人,這不得不讓人對這片土地充滿好奇。

畢竟人長大了,就知道有很多瞭解不能只靠眼見和耳聽。瞭解一個人、一種東西,不能只靠他的現在,也要憑藉他的過去。因為我們已經知道每一種改變的發生都不是偶然,而是命運看似不經意的刻意,我們要看到的是什麼催生了他們的現在,有些值得被原諒被記住的何嘗不是這些?

命運看似不經意

台 灣在這些年的發展中,也許有些方面會比大陸有的地方好一些。比如制度、經濟、民主等等。大陸的小道新聞裡曾播過一些「台灣民眾」對大陸的看法,狀況不是很 好。一些娛樂節目中以玩笑的口吻說起「大陸」。有些可能是事實,但事實也要看怎麼說。放在一些不合適的地方就會與原意不符。比如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中國人不 吃肉就說所有中國人不吃肉,雖然他是中國人,也確實不吃肉。

兩岸人們的來回信息,有時只能靠著那一點添油加醋的新聞,飛鴿傳書一樣,你說一句,我回一句。只是聽見過的朋友說說,看著照片也曾想像過,迫切的想從彼此的隻言片語裡提煉點什麼。說白了,彼此還是很感興趣,希望互相瞭解。

大陸很大。人多到很有安全感。

最 擁堵地區的最擁堵時段的地鐵幾乎可把人壓縮成相片。我離開家鄉在外上學的火車要坐48小時2天2夜,打斜跨越了大半個大陸的土地,朋友戲謔我比出國還要 遠。我每次經過的那些地方,都不知道換了多少種方言。大陸有很多種方言,那也許意味著溝通上的不暢,但那也讓人懷念記憶裡最熟悉的屬於故鄉的那一種。

地大物博有魅力

就 像地大物博也正是大陸的魅力。南北方人民有各自不同的鮮明個性,各族人民有不同的習俗傳統。冬天海南還是零上溫度時,北方已經下起了鵝毛大雪,且不僅是氣 候,地形地貌,也複雜多樣。從平原到丘陵再到秀美的高山峻嶺讓人領略到無與倫比的風光。從生活習慣到糧食,植物,水果到經受的陽光、雨水、溫度都有很大差 異,這讓南北的文化交流和衝突變得有趣。

大陸的一些一線城市,在改革開放以後高速發展。它們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吸引那些渴望著它的人們的 視線,那裡是很多年輕人的夢想,在那樣的城市唯有年輕作為資本,面對那些昂貴的房價物價望而生畏,渴望在那裡寄居。有人得意著,也就有人失意著,那些顛沛 流離的夢想,也是中國的現象。

大陸一些不為人熟知的地區,非常貧困。那是大陸在高速發展中遺落的地方。每當看見奢侈生活我總能想到他們。那應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生活。有很多孩子因為上學、因為書本這些很多孩子輕而易舉獲得的東西發愁。

我們接受了好的部分,也就得接受不好的部分。

古代人講究「根本」。有了根源,才有接下來的一切。我想中國人的根還沒有死。那些美好的精神,團結一致的力量,總覺得它還在我們身上。為了幸福的生活活著,為了下一輩的幸福活著,為了能夠立足天地間不再重蹈過去的覆轍,努力辛苦的活著。

我 以前的一位文科老師曾經說,國家也像人一樣,有歷史,有性格,有修養,有鄰居,有朋友,也有敵人。我更喜歡這些趣味化的政治,它們和時事評論不同,把冰冷 的政治裹上一層幽默又不失風度的的外套,讓人鮮明直接的看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甚至是人與人之間利益交叉來往時不美好的一面。

中國人的根未死

台 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毋庸置疑。台灣如果像我那位老師說的那樣,也是一個人,應該是我們在最沒落時未能保護的家人,封建社會閉關鎖國,統治者還不知世界另 一邊的巨大變化,直到那些想要將國家洗劫一空強迫我們打開家門的人群到來,才讓所有人如夢初醒。然而搶奪已經蔓延到這片土地,我們無力反抗。甚至不知道該 向誰反抗,是手足無措討好敵人的統治者們,還是那些世界另一邊的惡魔。以至於過了這麼久的風風雨雨依然未能團聚。

我們大陸上的人,和對岸的人是一樣的人。有一樣的心跳和思想。

從未拋棄過,也從未離開過。我們都是中國人。擁有共同的歷史還有共同的未來。

只是我們的呼喚,何時才能穿過洶湧的人潮像風一樣吹到人們身邊,何時才能透過層層的烏雲像雷電一樣震徹心扉,何時才能結束這段沒有結尾的故事。畢竟我們的根長在一起,緊緊相連。不管上面的一切是什麼樣子,這一點也不會改變。


台灣人細緻入微待客之道

2014-7-5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50| 評論數: 0 |原作者: (胡豔萍/湖北武漢)

今天醒得很早,我和夫君便到離住地較近的一家永和豆漿店過早。

台灣的永和豆漿在大陸很有名氣,幾乎走不了多遠就有一家。我們喜歡永和豆漿的純正,喜歡永和油條的清爽,只要看見這四個字的招牌就會樂此不疲。說來也是,這種在台灣遍地開花的美食既簡便,又省錢,對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份量也夠,真可謂一舉三得。

用完早餐,我們乘車到台北故宮博物院時才8點鐘,離上班的時間還有一個小時,而此時的太陽早就急不可耐地升起來了,火辣辣的陽光直射故宮大門外的廣場上,讓人睜不開眼睛。

原民公園展風情

故 宮的對面是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開館的時間很晚,而且似乎也不是每天都可以參觀的。與博物館相鄰的是一所幼兒園,校門口有老師在迎候,家長們只開車將孩子送 到老師手裡就行了。這些孩子無論是活潑的,還是乖巧的,只要是牽住了老師的手,都會像回到另一個家時那樣高興和迫切,都會忘不了回頭有禮貌地向爸爸或媽媽 揮手再見。

故宮至善園的左邊是一大片天然無邊的原住民街頭公園。那裡有著各種不同顏色的大瑪瑙石堆砌而成的小山包、小水池、小城牆、小房 屋和許多隨意擺放的、圓圓的瑪瑙石桌,石凳,展現了台灣原住民遠古時代的風貌、風采、風格和風情。一塊塊長方形少數民族的石雕把一個不太大的廣場圍成了一 個半圓,雕塑的主體全都是台灣原住民各族人物形象。這其中就有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排灣族、泰雅族、阿美族等十幾個民族。每一塊石雕像刻畫得非常精細靈活, 身軀的紋理栩栩如生,表情的亮相神采奕奕,一雙雙睜大著的眼睛,燃燒著勇敢的火焰,充滿了對山海天地、部落圖騰的嚮往與渴求。他們的歷史起源、民族特徵、 服飾表現、生活習俗在雕像的底座上都有介紹,以此讓更多的旅遊者更好地認識台灣,瞭解台灣,走近台灣。

我們正在低頭觀看時,只見一位年輕的男士帶著他五六歲的兒子在此散步玩耍,見到我們,便不由走近前來熱情地向我們問好。他的真實和自然,猶如我生活中的朋友、同事、鄰居和熟人。然而,這就是台灣人之間的點頭之交,是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的親和、信任、文明和禮貌。

在圖書館看書,舒適、清靜。我的內心沒有一絲一毫的雜念和曾經的不快。

陌生人親和信任

一 種超凡遠俗的縹緲在我的腦子裡、身體裡、心靈裡蔓延。此時,夫君文瀾在四樓看《孔氏六帖》的微縮膠卷,我則在二樓看書、寫日記。疲乏時,可隨時坐在靠牆兩 邊的沙發上,閉目養神。圖書館的地面上全都是灰藍色的地毯,這裡少有腳步聲和說話聲,只有一位像藝術家模樣的先生拿著照相機在書桌上不斷地拍攝圖片。那發 出的輕微的、有節奏的「哢嚓」聲,在靜靜的館場內顯得清晰而清脆,像一首綿長動聽的輕音樂,裊繞著、點綴著圖書館內安寧的空間。

中午十二點一刻,故宮博物院器物研究所的曉筠小姐準時在圖書館的門外等著我們,她邀請我們到故宮三希堂共進午餐。初見曉筠,讓我眼前一亮。那苗條的身姿,那烏黑的長披髮,那大而傳神的眼睛,那才女般非凡的氣質,活脫脫一個瓊瑤筆下秀外慧中的美女。

秀外慧中大美女

曉 筠是台灣新北市人,1997年台灣東吳大學歷史系畢業後隻身來到北京,以中國古代史考試第一名的成績被北京大學考古系錄取為碩士研究生,2003年畢業於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因當時台灣官方不承認大陸的學歷,曉筠又去了英國,獲得了劍橋大學考古學博士學位。2010年台灣通過了「陸生 三法」,包括北京大學在內的大陸41所頂尖大學學歷得到承認。幸運的曉筠如今擁有了兩個世界名牌大學的博士學位,但她說,自己的研究領域是中國青銅時代考 古及早期中國馬車、車馬器研究,這方面的收穫還是得益於在北京大學的學習。目前她是台北故宮博物院業務骨幹,正在為兩岸文博考古學界的交流默默地作著奉 獻。

用餐之間,曉筠與文瀾交談甚投,談到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青銅器有不同的風格,以及不同時期的冶煉技術,正是這種明顯的區別,共同構 成了中國燦爛的青銅時代,達到了當時世界的高峰。她的著作《商周時期車馬埋葬研究》,總結了歷代國內外學者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礎上,對一系列新發現、新材 料進行系統、全面地分析研究,做出了新概括,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一位台灣青年,以自己的才智和勤奮,酷愛和執著,在先秦考古領域取得如此優異成績,不得不 令人由衷欽佩。

曉筠小姐請我們吃的是新鮮雪裡紅清蒸台灣越光大米飯。米飯是裝在一個很別緻的篾制小蒸籠裡,下面是翠綠的荷葉墊底,上面是 切得極細的雪裡紅時蔬,米飯呈淡綠色,看上去賞心悅目。用小勺輕輕一挑,一股雪裡紅和荷葉特有的清香噴鼻而來。甜中有鹹,鹹中有香,香而不膩,餘味悠長。

讚賞大陸東北米

而 在大陸生活學習了幾年的曉筠卻對東北大米讚賞有加。她誇東北大米顆粒飽滿,晶瑩潤透,有彈性,有嚼勁,不沾牙,其味道和口感超過日本和台灣的越光大米。親 耳聽到一位台灣學者誇獎大陸的東北大米,我心裡也泛起了一絲欣慰。我知道東北大米的品種很多,常食的一種是胖乎乎的梗稻米,這種米煮粥極好,顆粒如珍珠, 米湯似銀羹。但若做飯,年紀大了不容易消化。而另一種名叫「長粒香」的,則飯香粥稠,咸宜老幼。

曉筠又為我們各上了一盤烤豬排和幾樣小 碟。豬排外酥內嫩,吃後口齒留香。幾樣小菜,酸辣甜鹹,口味各異,製作講究,形色俱佳。餐後,一壺珍貴的台灣日月潭手採精焙的紅寶石香茗和三塊黑芝麻甜 品,讓我們在言如其人,行如其人之中,感受到了主人那特有的氣質:真心實意和細緻入微。


台灣女生愛烹飪

2014-7-7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717| 評論數: 0 |原作者: (江屏宣/上海)

提到烹飪,我們最先想到的是「二十萬學子遍天下」的湖南新東方烹飪學校。在大陸,這是一所業餘培訓性質的技校,只要交點點學費,就能隨到隨學。

人們通常對能輕易取得的東西較為不齒,「新東方學子」也成了我們自嘲的對象。烹飪,如此西化的說法,也會被我們輕視成「做菜」。

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烹飪,即膳食的藝術。我們看到的只是「吃」,另一些人看到的卻是「藝術」。

在台灣遇到了好幾個女生,大學學的都是「做菜」。

其中一名胖女孩是馬來西亞籍的僑生,在台中靜宜大學餐飲系念書,她說自己自小愛吃,吃著吃著,索性就學習自己動手做吃的了。能吃到世間的美味,就成了她的生活藝術。

還有一名餐飲系的女生,我的好朋友——米咕,她不愛吃,只愛做吃的。「我們專業課考試就是做菜,我們做好了,老師根據色香味打分。」

滿滿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不過,打完分後,我們自己一般不吃。」

「根據配方做出來的東西比較死板,味道不好。」

通常,她都會根據現實的口味調整配料,化腐朽為神奇,做出好看又好吃的東西犒勞……未來的饕客。

米咕這根「廚娘版的紅燭」,目前在台中一家美式餐館美味他人。那麼熱愛美食的一個人,傾注而成的東西,應該特別好吃吧。

還有一名餐飲系女生,學著學著,就學出了御夫之術,突然嫁給了大自己十多歲的大叔。果真是鍋鏟霹靂俏嬌娘,做什麼都風生水起。

她已經超越烹飪本身,學會了飲食調和之道,策馬揚鞭邁入人生巔峰,烹出了藝術,烹成了人生贏家。

欣聞大陸近些年,在文藝青年的帶動下,做菜翻身成為極有情趣的一件事。希望大家都能烹出個前程似錦哦。


兩岸姊弟戀 定居台灣擁幸福

2014-7-7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904| 評論數: 0

來自河南的男陸配任貴生,因一碗素麵認識台灣的黃馨儀,兩人當時都正好放空自我,各自流浪尋找生命意義,在東莞相遇,攜手浪跡大陸各地,之後結為連理,譜出令人稱羨的姊弟戀情。任貴生想起初相遇情景,打趣說,是大陸前總理溫家寶牽的紅線。

任貴生回憶起7年前,當時他在朋友經營的素麵店裡一邊吃麵一邊看著電視,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挽袖捐血畫面出現在螢幕上,不經意的說著「溫家寶為了國家、人民瘦了好多」,另一桌也在吃麵的黃馨儀轉頭對他說,沒想到你這麼愛國。於是,對黃馨儀一見鍾情的任貴生使詐,假裝自己電話有問題,希望黃馨儀打他的手機測試。這一打,任貴生就有了黃馨儀的電話號碼了。

任貴生又四處流浪一個月後回到廣東,打黃馨儀電話,得知她還在,於是相約吃飯,餐後,散步送她回住處,這5公里的路程成了他們的姻緣路。

之後,他們攜手走遍大半個大陸,從雲貴高原、西藏,最後到了河南任貴生老家,任媽媽喜歡黃馨儀,兩人論及婚嫁,沒想到黃馨儀的父母反對。她為捍衛愛情,不顧家人反對自主結婚。任貴生開始扮演著愛情與親情間的潤滑劑。

黃馨儀有孕後,考慮台灣的醫療、教育體系健全,於是決定搬回台灣,任貴生主動邀岳父母餐敘,每星期至少4天打電話噓寒問暖,有時甚至就像氣象播報員。黃馨儀說,老公跟岳父母講電話竟然能講半小時,比她講的還多。

幾年下來,逐漸改變彼此的看法,黃馨儀的父母親在報上看到有關河南新聞,就立刻剪報寄給任貴生。任貴生則視岳父如同己父,岳父從沙發起身,任貴生必上前攙扶,兩人散步也手拉著手。

在南部,男陸配很難找到工作,要應徵保全看管大樓都很難,保全公司怕麻煩,說是基於國安理由,保全人員個資要送警局,拒絕他求職;任貴生曾試探性問水果攤用不用大陸人,得到的答案竟是「大陸仔會偷東西」。後來他打聽到職訓課程,到高雄市社會局研習托育職能並已考取證照,準備自己創業。

黃馨儀說,任貴生在這樣的環境下,也不氣餒,有段時間當家庭煮夫,「買菜老公負責,燒飯洗衣服歸我,家才是幸福元素,再偉大的愛情,沒有滋潤,就會枯萎」。


「五四」與民國

2014-7-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67| 評論數: 0 |原作者: (磨非/長春)

2013年9月,我為了蒐集博士論文資料赴台灣政治大學交流學習,2014年春節前一天,我帶著七大箱台版書籍回到長春,望著地板上堆疊的縹囊緗帙,心裡卻不覺生出一團扭結的亂麻,莫名的拉扯著,我突然感覺自己不知道如何寫學術論文了。腦中不時浮現與台灣教授討論兩岸學術交流問題時得到的答案:「你們談五四,而我們是民國。」也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大陸與島嶼,而是中國與民國。

不是此時不是此地

政大的校園依山而建,我上課的百年樓建在山上,在教室眺望遠處,天天天藍的時候,101大樓也就在不遠處了。

我的思緒也隨著台灣教授的視域,從楊逵到陳映真,從眷村到原住民,從剝皮寮到明星咖啡館,一本本台灣文學作品的翻開,便多了一縷鄉愁、一串往事,一簾夢境。慢慢的,我感覺到了有一種台灣文學的顏色叫做憂鬱,憂鬱的是赴台文人的精神流亡,憂鬱在文壇真相的言與不言之間,憂鬱在歷史的斷與續之間,憂鬱在兩岸的交流與不交流之間。

台灣的教授和學生們在研究台灣文學時,很少引用大陸的文學史,即使引用也是作為反證加以批駁,少數的左派學者除外,他們會覺得大陸書籍中充斥著無以復加的「大中國情結」。但他們不會瞭解,當一個人知道真相卻不能寫更不敢寫的苦澀滋味。

同時,反觀大陸學人的研究著述,如果談及大陸文學對台灣的影響,不說「五四」,文章彷彿就是殘疾。那麼,我們不自覺地把台灣形塑成「他者」的形象,處處充滿著大陸對島嶼的文化想像和精神建構。

也許,有些東西在兩岸學者心中都已明瞭,卻無力改變,正如齊邦媛在《巨流河》所說:但是「他們」和「我們」內心都明白,路是不同的了。誠如佛斯特《印度之旅》結尾所說:全忘記創傷,「還不是此時。也不是此地。」

我從小在東北長大,考學讀書也未曾遠離,這次入台是我離開東北時間最久的一次,也許家鄉的概念只有在離家萬里時才逐漸明晰起來。從九月到十一月,我文藝青年不可救藥的「思鄉病」就如影隨形了,雖不痛,卻很癢,雖不濃烈,卻如小火慢灼般難熬。

到了十二月,連綿的陰雨就這樣賴在台北不願離去了,東北長大的我居然在零上十多度的天氣裡患了重感冒,自嘲之餘,便思鄉情深了。

中國離民國有多遠

我開始懷念東北的「冷」,那樣一種冷是豪放粗狂的,是純樸大器的,雪皚皚,風嘯嘯,不冷到全身僵硬,耳朵、鼻尖、手腳通紅就不算接地氣。我盛邀台灣的同學們參加東北高校的冰雪冬令營,他們對打雪仗既好奇又嚮往,同時會善意好奇的問:「聽說在東北冬天上廁所時會被凍住?」這就好比我認真地問他們台妹很「台」的「台」到底什麼意思一樣,沒有辦法回答。

也許,從大陸到台灣,不是時空的距離,而是一個是今生,一個是前世。大家對彼此的瞭解還停留在過去,還停留在官方的眾語喧嘩中。一邊在擎起「五四」新文化的大纛,一邊還在研究國民黨的得失輸贏。

這使我想起前幾日白先勇先生來長春演講,他在台上談論他父親與民國,談到他這幾年一直百思不得的問題:國民黨為什麼輸掉。當然,這依然不會減損白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但我卻幡然明瞭,原來許多台灣作家心中都深深住著一個詞:民國。從外省籍作家的放逐美學,到新時代作家的張腔胡調,到七年級作家的煉字技巧,台灣作家和台灣文學一直按照自己的腳步順利行進,有多眺望大陸,卻沒有過真正相連。

也許,看了此文的讀者會奇怪,我為什麼不寫台灣人的高素質和友善,那些暖心的人和事已像一顆種子一樣種在我心裡,以期某日開出更美的花朵。但我一定要說出心底最深的憂鬱:陸客、陸生、陸配日後會不會像香港人眼中的大陸蝗蟲一樣讓台灣人反感?中國離民國有多遠?


你也害怕失去什麼?(上)

2014-7-9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372| 評論數: 0 |原作者: (宋雨果/現居紐西蘭)

前幾個禮拜有天凌晨,Ann打電話來。我們有5小時的時差,要湊個都得閒的時間,不容易。上一次我們徹夜聊天還是新年的那晚在高雄,烤肉我吃了一半就不得不提前落跑趕去看跨年演唱會,剛剛放聖誕假期回來的她也是一向好脾氣地,總是等候。

現在網絡電話很便利,在大半年前的大洋彼岸有一天,我教她往手機裡安裝了資費極便宜的國內網絡電話軟件,她試用了一下開心得不得了。她和我一樣,也常嫌棄外文的電話軟件難用、難懂。自此那軟件變成她最常使用的溝通工具,她說現在打電話回台灣,都用它,甚至老愛學著我的口氣說,用它「省兒事兒」。不過不管我糾正幾次,Ann的兒話音還是永遠放不準重點。

玩笑話點著怒氣

Ann深夜打電話來,情緒似乎有些沮喪。我拐著彎向她問候最近過得怎樣,她長嘆一聲道:就只能跟你講啦。在電話裡絮絮叨叨了一陣,原來是跟別班幾位大陸同學大吵一架,學校裡華人不多,抬頭不見低頭見,面子上很是抹不開。而她越想越氣,不是因為吵架,是因為她想不明白,平時每天坐在一起吃午餐說說笑笑的同學,怎麼就面目那麼可憎地吵上架了。這下我都不用再細問,還能是因為什麼呢。

學校旁邊的韓國超市裡每周二都有免費的華文報紙可供取閱,而學校裡的華人學生們也愛捧場總拿來午餐時邊看邊討論。有時候這份免費的報紙可能是有其立場的台灣報社所出版的,所以上面的言論也不盡然客觀,從前我是常取來研究上面的華人超市打折信息,但也可能有人取來真是為了認真地閱讀吧。

總之Ann說,那一天餐桌對面的幾位大陸同學看完報紙後默默交換了耳語,其中一位對Ann和她旁邊另兩個台灣同學說了幾句半開玩笑但聽來頗為刺耳的話。火就被點著了。台灣同學們也似乎早已一堆不滿,什麼國仇家恨一下都被牽扯了出來,一來一往,兩邊便漲紅脖子吵了起來。但學生畢竟是淳樸的,這點兩岸都一樣。即使氣極紅眼,也僅止於此了。

吵完架共用午餐

問及如何收場。

「啊就不跟他們一起吃午餐了啊。」Ann的語氣是台灣國語特有的輕快,分明此刻在說的是沮喪的心情吧,卻有種自然的明媚。

「你們無聊呀真是。吵什麼?因為服貿嗎?」

我先下了定論再提問。但其實在我問的時候,心裡已經有了答案。最近就這麼一件大事兒,不是因為這,還能是因為什麼呢。

Ann也有不少委屈。她在海外早已兩耳不聞窗內事落得一身清靜,當時真也不大清楚台灣最近發生的這件大事究竟為何,服貿條例具體有哪些,怎麼就對台灣社會運轉產生了危害,以及說是黑箱操作如何黑箱操作了。關於服貿,她當時的認知比我這個上網刷新聞的大陸人還要落後不少。而我也並不瞭解太多。後來她上網查詢了很多相關資料,大致懂了一些,她說她明白那些學生為什麼徹夜在立法院門口靜坐,但不知道為什麼,又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對。

她委屈,是因為大陸同學說他們台灣人都排斥貶低大陸,她只是很想跟他們辯駁說反正至少她沒有。可她只能在電話裡很小聲地對我嘟囔道,「真的,你知道的啊!我哪有!」

一時之間我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她的難過,因為當下我的心裡,也不完全覺得這事情誰對或誰錯。

我沉默思索片刻,只得說,「算了吧,算了。」

偏見如洪水猛獸

也只能算了吧。

偏見這個東西,猶如洪水猛獸,一旦襲來,除了淹沒理智,便是根深蒂固。好在我和Ann從一開始便就瞭解,自己對於對方生長的那一片土地,還都有太多的不瞭解。

Ann來過兩次大陸,一次去上海北京,一次去了靠海的廈門。她津津樂道令她回想無限的醉膏蟹和她不懂得為何明明跟肉類沒有任何關係卻要被叫作「炸灌腸」的一道北京菜。Ann說自己很喜歡去過的那些大陸城市。甚至能列舉出來,北京人幽默,連說話都很有趣,但語速快起來她也聽不太懂;在上海則沒遇上幾個上海人,不過外灘的餐廳服務比台灣更高級,令她長見識;廈門飲食氣候皆與台灣相似,在靠海飯店的陽台上觀望甚至能看到不算遠處的金門島。

「好近喔,真的超近」,她以這句感歎作為結尾定論。我沒接話,還沉浸在她剛才對灌腸機智的形容當中。

然後也不知哪裡來的一閃靈光,我接著灌腸問她,「親你吃過燃面嗎?四川麵條的一種,辣辣的,我找照片給你,誒真的粉好吃。下次放假來成都吧,帶你嘗嘗唄。」這個話題顯然比較清新,Ann的語氣終於又重新活泛了起來。我們接下來的話題,便都圍繞著火鍋與麻辣鍋、滷味和辣鴨脖。(待續)


你也害怕失去什麼?(下)

2014-7-1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84| 評論數: 0 |原作者: (宋雨果/現居紐西蘭)

我想起她始終念念不忘四川火鍋。以前有次偶然我在華人超市見到皇城老媽的火鍋底料,人在異國難免睹物思鄉,趕緊買了回去呼了一票四川同學都來家裡吃火鍋。

Ann是火鍋轟趴唯一受邀的非四川人,她帶著兩打啤酒敲開我家門,解釋手裡的酒,說愛吃辣,極愛吃麻辣鍋,大家吃辣怎麼可以沒有啤酒,這裡沒有台啤,鬼佬的啤酒將就將就啦。我懂這是她的禮貌,也拍著她肩膀道謝接過來。

顛覆麻辣鍋印象

那一晚皇城老媽暫時代替了其他好像更高深的文化直接往Ann的三觀衝擊而去。我將調好的香油蒜蓉蘸料遞過去,她驚訝地瞪大眼睛,「吼!真正的四川麻辣鍋是醬吃的齁!」以及「嗯?真正的四川麻辣鍋沒有很愛吃鴨血豆腐的齁?!」我說我更喜歡台灣的麻辣鍋,油沒那麼重,有幾家連鍋底都很好喝,Ann聞言又瞪大眼睛作暈倒狀,「你敢喝鍋底噢!果然是辣辣的四川人!」

與對方聊天,有說不完的話,除了吃,更多還是分享各自生活的瑣事,各自狗血荒誕的一小段人生。但有個話題我們從不提起,我懶得,我想,她一定也是懶得提。

跟Ann混在一起時間長了,我口音總被她帶跑偏,這讓我在台灣已然可以橫著走,沒人識出我非本地人,Ann也老愛把兒話音加得到處都是,雖然在外面不會,但聽她跟家人講話,總是不自覺如此。

Ann說她在台灣的很多同學朋友現在天天都在facebook刷版,個個都把自己的頭像換成黑色的孤島。

「是有看到罵大陸人的,很難聽耶,不過他們只能代表他們自己啦,不管怎麼講,罵人攏是很歹看的代誌,我是覺得,醬真的很丟台灣人的臉啦。」

簽不簽服貿很糾結

「其實我也理解那些反對簽署的人啦……服貿簽過了之後,大陸人都可以來台灣投資工作了,會分掉一些台灣人的就業跟發展機會。可能吧。他們還講說,會有很多大陸人藉此移民台灣。雖然移民台灣這有點扯,我想你們根本不會想花那麼多錢移民來一個連身分都不能給的地方吧。可是台灣真的很小,大陸人真的很多……」

「也有人其實是害怕大陸經濟控管台灣,台灣變回白色恐怖的年代。」

「可是你知道嗎?那如果不簽啊,台灣也真的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簽了台灣就業率就一定會變高,經濟也一定有所好轉,現在年輕人的薪資很低,房價卻越來越高,如果不簽,繼續閉關拒絕,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未來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我還可以回去嗎……」

「簽署了的話,台灣一定會有很大的改變。應該會有好的,也會有不好的。其實是很公平沒錯啦。但是沒有人知道會是什麼樣子的改變。沒有人知道。講真的,一想到會有未知的改變,連我也感覺害怕了起來。」

「不過不簽的話,結果就至少比較簡單不用想像啦,台灣經濟一定會變得更糟,看不出誰有能力改變這一點。準確說是我們,我們這一代人,會變得更糟糕。這樣想一想,真的很絕望。」

「台灣的未來到底會走向哪裡!我真的不知道了。沒有人知道吧。」

Ann一連道出好多個「沒有人知道」。我不知緣何突然想起了綠島寧靜的夜,眼神純真的梅花鹿,漫天的星星與海浪聲。害怕改變嗎?連我竟都感覺害怕。於是我卑微的心,也跟著這顆來自太平洋上一個小島的卑微的心,迷茫了。

「你一定也有在FB看到很多講很難聽的話齁。不要生氣喔。」「這些話我能講的人不多啦,如果在FB上面寫,一定會被罵賣國罵翻的。」

一顆迷茫卑微的心

「可是我也會很好奇啊,難道只有我是這樣想的嗎。不過想一想也想通啦,我都怕被當成異類而不敢PO文,一定還有很多人像我一樣吧,這樣想著,卻裝作沒有想法。太多人在罵了啦。」

「我害怕簽署了之後台灣會發生的改變。我也害怕看到不簽署的台灣,越來越渺小。呵呵,很貪心吧。嗯。」美食也聊光了,接下來話題該怎麼繼續下去呢?好像,我懂Ann的感受,我懂她的訴求,她的迷惘。但我不想說太多,似乎說得太多了,氣氛就會變成遷就的安慰。我不想那樣。Ann絕對不會想要被可憐。我也並沒有想要傳遞出可憐她的意思。於是我大概沉默了整整十秒吧!

而那也並不代表什麼。

「是啊,我也不能再說什麼了。否則也要變成賣國賊了。」我這樣說。

依舊相約去剪髮

有的時候有的人說的話十分篤定,乍聽之下也十分有道理。但我還是比較喜歡會用溫柔的方式去對抗一些東西的人。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都會有很多的間層地帶,看上去非黑非白,十分模糊,可看上去一團灰色,也並不代表什麼。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無數種顏色調配在一起,終究會變成灰色。所以灰色,也未必就是有多不爭氣的顏色。

有些問題始終是很難得到解答的。

但朋友就是朋友。

尤其我們還約好,下次放假在台北一定要一起約到那位需要提前半年預約的髮型師弄頭髮。唉,這是很嚴肅的事情,畢竟不管怎麼說,頭可只有一顆啊!

(全文完)


探索台灣美食

2014-7-9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32| 評論數: 0

@Meghan拜師學藝:回到台北,唯獨對美食的探索讓我心安,前往國父紀念館可在忠孝敦化站下,遊轉小巷的日台美食,去佳德買鳳梨酥,冰箱裡的水果布丁超級贊;去中正紀念堂大忠門出來右轉向前到永康街吃到思慕昔芒果冰;在士林不能錯過的是豪大大雞排,胡椒餅阿宗麵線!還有隨手可及的天仁茗茶!。


花蓮遇雨

2014-7-1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93| 評論數: 0

@阿卓:一家賞鯨公司臨時取消開船,沒收錢還送了一張賞鯨券,另一家出海了,但是點背(壞運氣、不順利)沒看見,又給了一張賞鯨券!這筆帳我決定算在蕭敬騰頭上,晚上去花蓮嘉年華黑他。


冷清的花蓮鋼筆鋪

2014-7-11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388| 評論數: 0 |原作者: (張麗紅/浙江寧波)

台灣花蓮的市中心有3條相交的馬路,本地人的吃喝玩樂用都在這裡解決,說是市中心,其實沒有半點繁華的意思,幾乎都是小鋪子一間間挨在一起罷了。

有意思的是,可能「好吃」這件事是所有人都很在意的,旅遊部門印刷的地圖也好,谷歌地圖的電子定位也好,都清楚地標明了一間間有名的小吃店,按圖索驥而去,發現間間都像「黑暗料理」卻門庭若市。

在花蓮中山路的一個街口,有一家非常有名的公正包子店,據民宿老闆娘說,自從來台灣的遊客越來越多,花蓮人就不怎麼去吃這間店了,因為排不上,「其實隔壁的周家也是一樣好吃啦。」其實,包子店賣的是蒸餃和厚皮兒小籠,很多美食的探尋都有這樣一個過程:因當地飲食習慣和語言習慣不同,一些本很熟悉的東西引來一種「非嘗不可」的好奇,等塞進嘴裡又覺得「噢,原來是你!」可是就算注定有這樣一個過程,食客們揭祕的好奇心和肚子裡的饞蟲好像覓食的永動機,支撐大家千里迢迢排上個把小時也要吃一口。

包子店的對面,有一間很舊的鋼筆鋪。店主賴爺爺已經83歲,從事鋼筆維修60餘年,他發明的兩面寫鋼筆拿到了很多國家的專利。挑了一支,請賴爺爺幫忙刻了名字,爺爺反覆叮嚀:「鋼筆要時不時拿出來寫一寫,如果幾個月沒動,就用水沖沖,如果幾年沒寫,就要拿到店裡去保養,唉,實在不行,寄回來給我也可以。」聽了有點心酸,大概爺爺已經習慣現在的人不會常用鋼筆,更不會愛惜保養,可是自己手造的產品就像要離開家的小孩,總免不了擔心。

賴爺爺還說,自己的鋼筆可以用三代。怕我不信,拿出一支坑坑疤疤的鋼筆給我看,說已經用了幾十年,照樣還好寫。但對我來說,別說三代了,明年能不能好好在用都沒信心。

冷清的鋼筆鋪就這樣和通宵達旦都在排隊的包子鋪面對面。大概這個時代就是這樣,更多人對吃喝玩樂趨之若鶩,卻很少再有人願意為寫好看的字、省一點墨水而買一支能用很多年的鋼筆了吧。


體會台北人的幸福

2014-7-11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532| 評論數: 0

@WW的向日葵:住在忠孝東路才知道「忠孝東路走九遍」是不那麼容易的事。但是搭乘捷運真的很方便。去國父紀念館遇見台北101,遇見燦爛的桃花,遇見廣場上整齊操練的學生儀仗隊,遇見滿是鮮花適合散步的光復南路。閒庭信步間,體會做個台北人的幸福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