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人看大陸》兩岸分隔留下的失落拼圖

2014-8-1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782| 評論數: 0 |原作者: (蔡雨辰/高雄市)

71 年前,外公正值14歲,毅然地離開了故鄉,離開了母親,離開了一切熟悉、珍愛的事物,就像大部分的老榮民,從軍並非自願,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人們就順 著那時的潮流默默深埋入了歷史的大河中。互相思念的親人們,只間隔了一道海峽,然而這道海峽就好似一道深深的傷口,不斷折磨他兩端那些擺盪不停的心。

去年的7月,我一腳踏入了外公的故鄉江蘇,遺憾的是我已經無法體會當外公還在故鄉時所見到的景象了。那裡的風吹起來就像台灣一樣的燥熱,街道上的景象也同台灣差不多。現在的我,只能從細微之處來幻想外公曾經走過的步步足跡。

南京古城尋找親人

江蘇的省會南京,是中國有名的古城之一,這是個文化悠久的城市,同時也是個現代化的繁榮城市,街道被櫛比鱗次的商家所包圍,穿梭於城市中,隨時就可以望見南京的秦淮河,和數百年歷史的城牆。然而在這個新舊交錯,且陌生的環境中,竟然有著和我有血緣關係的人。

以南京當地的稱呼,他是我的「小舅爹爹」,也就是外公的弟弟。時光在小舅爹爹的臉上刻上了道道紋路,腫脹的指頭,泛紫的嘴唇,發黃的頭髮,和外公一樣,小舅爹爹不只老了,同時也病了。

家 中有2張新穎原木的太師椅,是小舅爹爹兒子送來的,在窄小的家中顯得格外突出,1間房子只有4個隔間,開了前門就可以看到後門。廚房的1張餐桌是我外曾祖 母留下來的,桌上有著凹凹凸凸的刻痕,4隻腳都有各自的高度,每當雙手扶上時,總是搖搖晃晃的桌子,它已流傳了將近1世紀。外公的家人從江蘇泗陽逃難南京 後,這張毫不起眼的桌子就存在了,各種的心酸、苦難都隨著外曾祖母的眼淚,滲入了這張粗糙、矮小的木頭桌中,對我們家來說,這張桌子是最珍貴的傳家寶。

1張糧票傳承紀念

和 小舅爹爹談話,就像和外公說話一般,他們的聲音中有著我學不來的腔調,一直以來,我以為這個腔調只屬於我外公,沒想到我可以在離故鄉千里之外的地方,遇到 另1位和我外公一樣的人。分隔半個世紀的親人們,雖然語調相同,想法卻十分迥異,但小舅爹爹的個性就和外公一樣,總是十分慈愛的對待子孫,一開始我只因他 是外公的兄弟而敬重,但經過談話後,我甚至多了幾分欽佩。

他告訴我很多我從來沒想到的想法,也提醒我不要拘泥於島國思想,提醒我要孝順父 母,提醒我很多很多事。最後他把一張泛黃的糧票從桌墊下慎重的拿出來,告訴我這張糧票的歷史故事,以及它所代表的意義,把它交給了我。他說,這是他給我的 紀念。最終我們離開時,雙眼都不自覺的溼潤了,我知道我恐怕沒有再見到他的機會了,看著在家門口不斷揮手的老人家身影,我知道歲月不只在他的臉上留下了刻 痕,同時也刻在了他的心上。

離開了小舅爹爹的家,轉了三四個彎就是外曾祖母曾經住過的房子,比小舅爹爹的房子還小,又舊、又髒,在裡面居 住的人,早已換過了一批又一批。再向前走幾步路轉一個彎,可以看到一棵高大的梧桐樹,正值7月,樹上的葉子翠綠繁茂,在樹蔭下自生了一道溫熱的微風,徐徐 吹來很是舒服。媽媽告訴我,以前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從這裡看到台灣海峽,外曾祖母總是會在這棵樹下,抱著一絲的希望遠遠眺望,看看有沒有開回來的船隻。

外省老兵思鄉情切

這是一個輾轉好幾人之口的故事了,姑且不論故事的真實性,我相信作為一位母親,期盼兒子的歸來是等待得多心焦,最終當她的兒子終能回去時,無奈早已天人永隔。戰爭究竟造福了誰?只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留下無限的遺憾和悲傷。

帶 著滿滿的期待到了這個陌生的地方,但不知為甚麼當我離開時心頭卻壓滿莫名的哀傷和沉重。有個故事說,每個人都是片拼圖,有屬於自己獨特的色彩,終其一生尋 找屬於自己的位置,我們雖然只是一幅畫裡的一小角,但也因為我們這片小拼圖才可以成就出一幅畫。回到台灣後,每當我看著我外公,忍不住就會想到那趟南京之 旅。離鄉背井超過一甲子,脫離了戰爭生活,在台灣落地生根,現在雖然已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可以好好休息了,但外公一定有許多的失落深埋在心中。

同樣類似的失落感必定也深植在其他外省老榮民的心中,多數的外省人來到這裡,不只面臨到生計問題,還多年飽受思鄉之苦,及戰爭時所留下的恐怖回憶。最後可能就這麼落寞的死去,他們就像找不到自己位置的拼圖,一生都為了別人在忙。

大海無罪罪在戰爭

間隔親人們的大海,似乎成了罪人,但真正的罪人其實是戰爭。

生 命是趟旅程,每個人看到的風景不同,我們會和別人交會,也會走上前人曾經走的路,常常我們無法預知下一段路要怎麼走。感謝我的家庭,讓現在的我得以看到這 些別人看不到的風景。戰亂的生活,已經離我們很遠了,雖然現在的我們享有便利的科技以及不匱乏的生活,但我們不能忽視當戰亂時,有一群人默默的悲哀和勇 氣。


《台灣人在大陸》我是台北人 也是南京人

2014-8-14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091| 評論數: 0 |原作者: (曾冠傑/台北市)

我在台北出生,在台北成長,從小學一路讀到研究所,是一個道道地地的台北人。直到碩二,發覺自己從小到大都在台北,缺乏外地的生活經驗,因此決心向外探索。

到 了碩三,看到學校甄選交換生到中國大陸的公告,知道自己即將畢業,如再不出去,畢業後短期可能沒有去外地生活的機會。當時校方簽約的大陸姊妹校不多,只有 五間大學,我的第一志願也是唯一志願,便是南京大學;原因很簡單,我專攻民國史,南京曾經是民國首都,南大的民國史研究享譽學界,而且民國檔案的寶庫ˍˍ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也在南京。

開始交換學生生涯

後來,我如願申請到南大的交換生資 格,到了南京祿口機場,搭車至南大報到,台辦老師帶我去宿舍擺放行李,告訴我在晚飯之前還有時間,可以到附近的大賣場去買些日用品,於是我一個人走到校外 的街上,因為進大學就開始讀簡體字論文,所以街頭的簡體字招牌我都看得懂,然而一切是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沒想到真的身在南京了。

此行南 京,主要目的是蒐集碩士論文所需的民國史料。第一次到第二歷史檔案館查檔時,心中澎湃不已,因為這是許多民國史研究者心中的「聖地」,此地原是民國時期的 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陳列館,飛簷大屋頂的宮殿式傳統建築保留至今,外觀古樸典雅,我後來在此地遇到不少來自各地的學人,大為拓展我的研究視野。

我 在此地的查檔工作持續數個月。通常上午在南大上課,下午搭公車到此地查檔,盯著燈光昏黃的微捲閱讀機,用筆電打字抄錄所需史料。這是一段漫長而孤獨的查檔 過程,不過在長時間的抄錄工作,突然發現一條重要史料,那種喜悅難以用言語形容,透過這些珍貴史料,讓我對民國歷史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南京校園民國氛圍

另一方面,因為我的碩士論文研究民國歷史,在南京的生活,讓我親身感受到濃厚的民國氛圍;譬如南大鼓樓校區,原為民國時期的金陵大學,我那時閱讀不少南大歷史的資料,走在校園裡的民國建築群,彷彿走入民國歷史的場景之中。

還 有一次,在歷史系圖書室查閱資料,身旁的同學們都在埋頭讀書,而書中的文字帶我回到1949年以前的民國時期,我抬頭看著窗外景色,內心感到十分平靜,發 現這裡真是適合做學問的地方,而這些經驗都是我在台北時無法體會的。但是說實話,生活在南京的日子,我一直不習慣南京的天氣與食物。

南京的冬天比台北冷,坐在寢室用電腦,會感覺一股寒意從背後而起,全身直發抖;另一方面,南京是中國著名的「火爐城市」,夏天比台北酷熱許多,春天與秋天特別短暫。

南大食堂重鹹、重辣的口味,不似台灣口味清淡,我才發覺自己的口味接近福建同學,因為我們都喜歡吃偏甜的食物。福建同學笑說,因為吃不慣重口味的菜色,只好一直扒飯。

兩個城市互為參照

儘管如此,我努力融入當地生活,跟大家交朋友,一起讀書、工作、玩樂,把自己當成南京人的心態生活在這個城市。

時 間過得很快,學期已過一半。某個周日午後,我與友人從江蘇省美術館散步回到南大,走在南京的人行道,陽光灑落身上,呼吸的空氣很自在。突然之間,覺得自己 不再是漂泊的旅人,這裡便是我的家鄉,終於有「我是南京人」的認同感,我想自己可以一直生活在這個城市,直到老去。可惜,我仍要回到台北。

雖然只在南京待了短短的半年時間,居然讓我產生「異鄉人」的心情,看待原本熟悉的台北。回來台北後,我始終想念南京,而南京的城市經驗,尤其是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更成為我生命經驗的重要養分。

去年我在大安社區大學上課,修習一門名為「在地文化導覽與培力」的課程,授課老師帶我們認識台北的在地文化資產,並實地探查華光社區、博愛特區、樂生療養院、公館蟾蜍山等地。

在這門課上,我逐漸發展出「一手台北,一手南京,互為參照點」的比較研究方法;對我而言,台北與南京是同等重要的研究對象,我更深入地認識台北,是為了以台北作為參照點,透過比較的方法更深入地認識南京,反之亦然。於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對這兩個城市展開嶄新的探索。

當年南京的生活經驗,成為我探索台北的精神動力。透過授課老師的課堂講解與實地導覽,讓我重新認識台北城與周邊地區的歷史發展。身為萬華人,我同時進一步查找萬華的相關資料,進行實地踏查,並嘗試與周圍朋友介紹我自小成長的生活區域。

心靈上的第二故鄉

另一方面,在這門以台北為主題的導覽課,我的期中報告是以南京為主題的簡報,介紹這座城市的歷史與觀光景點,並透過南京與台北的不斷比較(譬如我形容「先鋒書店」像是南京版的誠品書店),希望激發同學們從另一個視角觀看與反思台北。

沒想到這個探索過程欲罷不能,開啟我以南京為主題的系列寫作,經過這幾年時間的沉澱,一直把南京當成我心靈的第二故鄉,這股認同感始終沒變:我是台北人,也是南京人。


《台灣人看大陸》一場交流與瞭解的兩岸盛宴

2014-8-15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533| 評論數: 0

編者按:「漢字之旅──第一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活動圓滿結束,兩岸青年學子將此趟旅途中的互動交流化作文字,提筆寫下豐富充實的收穫心得,本版今起陸續刊出,將台陸學生對彼此的真實觀察與親身接觸經驗供各界分享。

「讀 萬卷書,行萬里路」,文字或許承載了一個文明的心血結晶,但那被囿於成冊文字中的山水人情,是否就能代表當地實況,並滿足生活在島國人們的好奇?至少對我 而言是不夠的。當你踏遍千山、走遍萬水,利用皮膚紀錄異地的料峭寒風、利用舌頭嘗出負載在食材中的水與陽光、利用眼睛收藏城市的萬千儀態,那麼旅行就不再 是一張飛機票,而是人與人、人與文化間最深層而直接的感動。

旅行不只是一張機票

一趟 尋覓漢字起源、發展、演變的「漢字之旅」,串起了我和陸生們的綿長緣分。此行我們一起踏過蒼茫遠闊的嵩山、路過流淌千年的黃河水、登上悠遠亙古的長城、探 訪掩在歷史洪荒中的殷墟……「漢字」連結起海峽兩岸的青年學子,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楷書至今日的繁簡體之流變,如同現今的兩岸局勢。

乍看之下皆是所謂的「方塊字」,但細看後兩者卻不盡相同,甚至在用法、詞彙上漸漸趨向二元並立發展,此次的旅程不只是了解漢字所承載的中華文明,更是親身追尋、探索與比較長期被「媒體」這塊黑色薄紗覆住的陸生面貌。

我 們在台灣,總能在各大旅遊景區看到熙熙攘攘的大陸遊客,被擠到水泄不通的景區、大聲嚷嚷吼叫拍照的陸客等,構成了我們對「大陸人民」的總體印象,進而等同 認定「大陸大學生」也是如此;但在此次旅程中,我發現同為90後的網路世代,我們所認知的世界其實沒有那麼多的不同,反而在旅途中發現自己平時所認知的事 物,在他們眼中有著大相逕庭的差異,這或許就是旅行最根本的意義。

記得第一天和大陸小夥伴同房的當晚,我津津有味地看著央視科教頻道所播 的《地理中國》節目,看完後又欲罷不能的看其他頻道在講述《資治通鑑》中的歷史故事,大陸小夥伴一臉疑惑,問我:「台灣沒有這些節目嗎?怎麼你看得這麼開 心?」當下我真不知道要如何回答她。台灣當然有類似的節目,但通常都在冷門時段或付費頻道才播出,熱門時段多是各家媒體口水戰或同一新聞重複報導,所以有 時即使轉遍了幾百台頻道,我還是默默的關掉電視。

電視節目差異互見

像是科教、戲曲、 兒少、國際、紀錄片等「收視不佳」的節目, 在台灣立足空間有限,能留下來的無非就是抄襲自PTT八卦版、網路影片或政壇影劇圈的腥羶色報導,這或許是另 類的「真實」,不過對社會的幫助近乎於零。小夥伴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讓我意識到在台灣稀鬆平常的一切吵鬧、沒營養新聞,在大陸幾乎看不到,電視頻道被依 循「教育」色彩規畫,或許失去了部分的自主與自由,但對看膩打架、口水戰的我而言,這又何嘗不是另一樂土?

「旅行是認識世界、認識一個人的最好方法」,長達八天的日夜相處,和大陸大學生談盡天南地北:愛吃辣的陝西姑娘、以廣東戶口為傲的男孩、熱情的廣西小夥子、情感奔放的浙江姑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時間調快20分鐘

「佛 說前世500次回眸,才換來今生擦肩而過」那麼能跨越台灣海峽的隔閡,在古都新鄭相遇的我們,是累積多少深厚的緣分?耗費多少人的精神與努力?或許這牽引 我們遇見的紐帶,是數百數千年前的血脈……縱然今日兩岸隔海而治,但撥開政治因素,兩岸學子各個都只是還想闖盪天下、胸懷對璀璨未來渴望的大孩子。透過旅 行,我看見的是彼此赤誠以待的真心。

旅行,是從小時候被爸媽牽著手、邁著小小的步伐開始的一種「成長儀式」;是我拉著裝滿光陰歲月的行李 箱自行探索世界的媒介;是跨過千里山川和大陸學子交流的契機;我們從兩岸學校食堂、宿舍設備、流行歌曲聊到自己認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兩岸關係,也發現了 「成見」與「主見」的不同。

過去總有許多人認為大陸學子較功利取向,在人與人的互動中,尤其是課業方面較不願對他人付出與幫忙,而我的大 陸小夥伴也同我說了類似事件。在競爭壓力極大的高考中,同學間筆記、課本甚至考試時間幾乎都不願告知與分享,各個努力在寒窗下苦讀,人與人間最純粹的交往 似乎都染上了色彩。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大陸小夥伴的手錶、手機時間都刻意調快20分鐘,早上當我還在賴床時,她早已梳洗完畢等著叫我, 問她原因為何?她說:「每天早別人20分鐘起床,就多出20分鐘讀書或做別的事,那麼我成功的機會才能比別人多」那一刻,我說不出話來。懷著陸生對考試較 功利的「成見」,卻忽略這可能是他們對未來負責任的「主見」。我在她淡然輕鬆的笑容中,分不出何謂的對與錯,抑或只是個人選擇的不同?

旅行能量伴我成長

這次與陸生的旅行,我所記憶的是從每人臉上甜甜的微笑開始,一路上當然有爭執與辯論,有時候真的分不出誰才是懷著「成見」、誰才是該「不預設立場」的那人?此次漢字之旅,是一場交流與瞭解的兩岸盛宴,這些放入我腦袋的「食材」,相信會在未來轉化成能量伴我繼續成長。


== 以下這篇讓我迷惘了.... 陳水扁執政那幾年, 國民黨不是老說他鎖國嗎? 怎麼現在.... ==

國民黨:台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是民進黨執政時所造成的

NOWnews – 2014年8月15日 下午3:41

記者胡健森/台北報導

媒體今(15)日報導,指美國傳統基金會資深研究員威爾遜認為,台灣的經濟過度依賴中國大陸,國民黨發言人陳以信表示,以實際數據來看,當年民進黨政府與時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應該要對此結果負最大責任。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陳以信表示,誠如威爾遜所言,2013年時台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為39.7%,但這項數字在2007年民進黨執政時期為40.7%;馬政府執政6年來,不僅未讓兩岸不對稱貿易關係惡化,還拉下了1個百分點。

此外,在同一期間,台灣對東協六國的出口依賴,從2007年的14.5%上升到2013年的19.0%,顯示馬政府的多元化經貿策略奏效,逐漸將台灣出口從大陸移轉到其他地區及國家。

陳以信指出,當年執政的民進黨政府與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對於形成「兩岸不對稱」的貿易關係,必須負起最大責任。而馬政府上任後,陸續簽下的《台日投資協議》、《台紐經濟合作協定》、《台星經濟夥伴協定》,《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的恢復諮商,以及與印尼、印度、智利等國正在進行的簽署FTA可行性研究,都是要改善、平衡此一狀況的具體作為。

== 以上這篇讓我迷惘了.... 陳水扁執政那幾年, 國民黨不是老說他鎖國嗎? 怎麼現在.... ==


美學者:中國對台經濟優勢 前所未見

自由時報 2014-08-15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十三日報導〕美國傳統基金會資深研究員威爾遜今天表示,台灣百分之四十的出口是到中國,兩岸處於一個不對稱的貿易關係,沒有一個亞洲國家像台灣這樣依賴中國,從兩千年至今,「中國對台灣的經濟優勢快速成長,前所未見」,台灣必須要尋求和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並進行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擴大內需。

威爾遜說,過去美牛問題讓美台經貿談判中止,台灣如果希望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就不能再杯葛美國豬肉進口,這樣有利於美台雙邊投資協定和自貿協定的談判。

政府邀訪為兩岸政策背書

威爾遜返美反打馬政府臉

傳統基金會今天邀請七月才訪問過台灣的威爾遜以及另一位資深研究員萊利,與部分亞洲媒體討論台灣的經貿問題。

據了解,威爾遜訪台為台北駐美代表處安排,原本希望傳統基金會肯定馬政府的兩岸經貿政策,並為台灣加入TPP敲邊鼓,結果威爾遜仔細研究兩岸經貿數據,八月初返美後發表的文章,卻對馬政府「打臉」,嚴厲警告台灣對中國經貿過度依賴,台灣的經濟基礎不斷惡化,產能下降,現狀難以維繫。

威爾遜在回答記者問題時表示,台灣與中國簽署的服貿協議引起內部爭議,他觀察新興市場的發展,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沒有服務業文化,所以台灣有相對優勢;但台灣的服務業是中、小型為主,且集中在國內市場。「中國擁有的大型和國有企業,有可能吞併掉台灣的企業」。

威爾遜強調,上述問題是台灣在考慮服貿協議時要衡量的利弊。他說,台灣製造業已大量移往中國,未來支援製造業的服務業也可能陸續外移到中國。

中國若杯葛台灣進口

台灣是否有其他選擇

威爾遜說,兩岸關係現在很好,但如果民進黨二○一六年執政時,中國若決定杯葛台灣的進口,台灣可有其他選擇? 兩岸軍事衝突的可能性雖不高,但中國對台灣經濟的控制卻有極大優勢。台灣現在面臨很多結構性問題,但國內分裂,藍綠對抗,難題都動不了。

威爾遜表示,民主黨怕得罪工會,美國在期中選舉之前,不可能通過TPP,美國應該支持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自貿協定。萊利則表示,台灣除爭取加入TPP談判,也應和歐盟、亞太國家先談判自貿協定,國內可先就貿易和投資政策進一步自由化,先改善自己的投資環境。


《憂台淪中國附庸》 友台人士諍言 馬充耳不聞

自由時報 2014-08-15

記者蘇永耀/特稿

經濟影響政治,由量變達到質變,國際關係也是如此,對他國經濟依賴愈深,政治上往往也愈難抽身,或淪附屬,或遭併吞,例子很多,所以是基本常識。

偏偏馬英九就缺了這門基本常識,表面說要捍衛主權,但執政六年多卻只有一招:不斷擴大對中國的經貿依賴,因而在政治上以北京為馬首是瞻,不敢吭聲,傾中久了就變懼中。

過去國內對此質疑很多,但馬都當作是因藍綠對峙,在野為反對而反對的屁話。然而,隨著中國逐步實踐「大國夢」,經濟崛起反成區域的不穩定源頭,東海、南海都有爆發衝突的危險,國際間也開始注意到,在這條具有戰略關鍵的太平洋島鏈,正快速被中國吸納的台灣,很有可能成為北京的突破口。

美國、日本等官方在公開場合對此傾中現象或許不會挑明了說,但多位友台的國際人士都在這一年多發出極為明確的訊息,表達深切的憂慮。

住在台灣的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司徒文提到台灣對中國經貿依賴愈深,外交反而會趨於孤立。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話說得更直白,「太依賴中國,台灣會變脆弱」;她也提出服貿協議僅有利於少數的精密觀察,長期與北京打交道的希拉蕊更不點名評論馬的作為說,與中國相處時,要「小心一點!精明一點!」

從國內到國際的各個警語,陳述的都是最基本的ABC,但馬仍充耳不聞,甚至想製造輿論,像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資深研究員威爾遜就是由我駐美代表處所邀,原本希望能發表挺馬言論,但他來台實際觀察並分析數據後,仍提出台灣經濟傾中,將任中國擺佈的結論,著實打了馬臉。


〈社論〉經貿孤立台灣的元凶與幫凶

自由時報 自由評論 2014-08-15

華爾街日報上週以「台灣自甘落後」(Taiwan Leaves Itself Behind)為題,在社論主張台灣要與中國簽訂服貿協議,否則會被孤立。馬英九總統本週一在為高雄氣爆的記者會,卻借題發揮,拿它來批評反對黨杯葛服貿協議在國會審議。連日來,不論馬英九的講話或華爾街日報社論,都有不少回響,我們對相關爭論的看法是︰馬英九自失總統高度,中國是孤立台灣的元凶。

剛過一百二十五年社慶的華爾街日報,是具國際影響力的報紙,以強調「自由市場、自由人」自任,鼓吹自由經貿與全球化是它一貫目標。社論認為,台灣應修改過時管制、放寬投資限制,以增強競爭力,並展現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決心。但在中肯的論點之外,它認定台灣避免孤立、降低對中國依賴之道,必須透過北京;這不但一廂情願,也與台灣人民普遍認知相反。

馬英九單挑華爾街日報這一社論高談闊論,在以處置災變為主題的場合,「氣爆扯服貿」,離題且目無災民,顯已不當;又趁機責難在野黨,也許自認拉高藍綠對抗有助拉抬個人和執政黨低迷的人氣,但製造對立絕非正常總統所當為。以總統高度,理應觀照全局,而不是以執政黨主席角度,不分場合指責在野黨的不是,並與民意站在對立面,罔顧事實,大放厥詞。

眾所周知,不論太陽花學運或至今在國會的立法延宕,服貿協議及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爭議,都因馬主席而起。有馬主席一意孤行,強推服貿,才激起太陽花,也才有監督條例的送審。正因馬英九與民意站在對立面,包括太陽花或在野黨強力監督,都有廣大民意基礎。馬英九的談話,只是再度印證其不知自我反省的個性,這不是總統之尊的好氣質。

必須強調,民調明白顯示,台灣人民多數反服貿,但不反國際化;擔心與中國過度緊密,卻樂於與國際接軌。有如台灣公報(Taiwan Communique)總編輯韋傑理(Gerrit van der Wees)十一日在台北時報(Taipei Times)的文章所指出,服貿懷有輕易可拆穿的政治意圖,只會讓台灣進一步鎖入中國,限縮國際空間。這位長期關心台灣的專家所說的,正是中國對付台灣的「口袋戰術」︰既打壓台灣與國際經貿互動,杯葛與重要經貿夥伴簽署FTA,也透過ECFA、服貿誘使台灣落入預設的陷阱,最終任其掌控。

中國這一謀取台灣策略,華爾街日報未加體察,但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Clinton)的「經濟依賴中國、台灣容易受傷」,傳統基金會資深研究員威爾遜(William T. Wilson)的「經濟傾斜、台灣命運操諸中國政治決定」,都是一針見血的警告。台灣人民也已清楚看出,且明顯反映於民調,只有追求「終極統一」的馬英九執迷不悟。

南韓與中國要簽訂FTA,剛好被馬英九引為大作文章的題材。然而,南韓出口超越台灣,始自二十年前,和它晚近所簽署與美國、歐盟等FTA並不相干,產業競爭力提升及結構調整才是關鍵,況且韓中是國與國關係,中國卻以併吞台灣為目標,「南韓威脅論」顯然比擬不倫。

台灣經濟要有出路,應走國際化而不是中國化。對內有如華爾街日報所指的,進行鬆綁與自由化改革,強化產業競爭力與結構,改革中油、台電等公營事業;對外積極與美歐日東協等貿易夥伴強化經貿關係。特別是以亞太為主的TPP,既由美國主導,有平衡中國的用意,與民主國家往來也符合台灣利益,但其要求自由化與開放標準較高,必須確實改革,積極談判,才能加入。馬英九獨沽中國一味,對TPP並不積極,也無具體談判策略計畫。威爾遜建議美國政府以實際行動促進台灣加入TPP,但無心也無能的馬政府能否積極行動,從馬英九的言行看,中國化仍是他優先不變的目標,實令人難以樂觀。


談東、南海爭議 凱瑞肯定台日合作

自由時報 2014-08-15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十三日報導〕美國國務卿凱瑞今天在夏威夷的演說中表示,美國無法將解決方案強加於南海與東海的主權宣示國,也無意這麼做。但最近印尼與菲律賓達成協議,是個好的示範。日本與台灣去年也展示了在衝突的主權宣示中,仍有可能增進區域穩定。

在歷時十七年的談判後,台灣與日本在去年四月正式簽署漁業協議,雙方同意擱置釣魚台主權爭議,以經緯度劃定漁船作業海域。美國方面過去也曾表態支持台日漁權談判。

凱瑞今天在「東西中心」以「美國與亞太交往的願景」為題,發表外交政策演講。由於在緬甸剛結束的東協區域論壇,並未討論美國針對南海問題提出的「三不」政策,有外交人士認為是美國的挫敗。

凱瑞演講時指出,南海和其他地區的主權宣示不只是礁島與經濟利益之爭,還涉及國際規範及法律能否被遵行。美國對東海和南海的主權不採取立場,但美國在乎這些爭議如何解決。

凱瑞表示,美國堅決反對任何人以武力脅迫或威嚇方式,在區域內伸張主權。美國也堅決反對航行與飛行自由等合法使用這些海域的權利,是大國賜給小國的特惠。所有的宣示國都必須以和平方式合作解決這些問題,並堅守這些義務。

凱瑞也說,美、中大國的「新型關係」,不是光靠說的,而必須經由更多、更好的合作以及挑戰來界定。由雙方共同接受有利於兩國和區域的規則、規範和機構來界定。他也認為,即使區域內有些政府對人權和民主有不同看法,但美國與這些國家的人民看法是一致的,都希望有更多機會接觸資訊,讓人民去投票選舉。


南京即將成為中國唯一特別市,兩岸共同管理,為了台灣回歸走出第一步

Taiwancon 週六 2014年08月16日, 5:11 下午

最近南京特別市的各種消息甚囂塵上,所謂的南京特別市既不是直轄市也不是港澳式的特別行政區,而是基於兩岸共管的特別市,南京的特別在於政治地位,南京將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政治中心和全球華人的精神中心。

據網傳消息,南京升格為特別市將於「十二五」內的2014年時間節點實現,目前升格的具體計劃早已擺在了最高層桌面上,一切正在按步就班地推進。

南京近幾年的建設規劃和檔次、給人的感覺確實不一樣:地鐵的建設速度,6條地鐵線同時開工建設,創造世界記錄、預計完工時共17條地鐵線路;亞洲最大的地鐵車站-南京新街口地鐵站;世界最大的火車站-南京南站;亞洲最大的飛機場——南京第二國際機場(南京馬鞍機場),南京青奧會等等…..

【南京特別市行政區劃】:

南京特別市的雛形就與南京都市圈的範圍大體相當;南京特別市將設16區7縣,分別為:

原主城區:鼓樓區、玄武區、白下區、下關區、棲霞區、秦淮區、建鄴區、雨花台區、江寧區、浦口區、六合區。

新增城區:馬鞍山區、雨山區、儀征區、句容區、滁州區。

原轄縣:溧水縣、高淳縣。

新增轄縣:當涂縣、和縣、含山縣、來安縣、全椒縣

南京特別市轄域總面積將達到1.8萬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規模將達到1250萬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很可能突破千萬,成為我國第4個市區人口超千萬的特大型中心城市。

【南京升格特別市的意義】:

一、南京特別市將作為「兩岸共管」的試驗,成為兩岸經濟、政治等各方面的聯繫紐帶,在兩岸事務上將扮演重要角色,為今後兩岸統一積累經驗。

二、南京特別市將作為試點實踐中國式的民主。黨組織仍然歸黨決定,而政府則將由民選產生。市委書記把握城市發展的大方向,民選市長將為實現這個大方向而努力,且受到黨、人大和人民的三方監督,為今後中國走民主化道路進行先期試驗,積累經驗。

三、南京特別市的成立將為南京的國際之路鋪平,南京將更多地在國際事務上發揮重要影響力,國家將把南京打造成獨具魅力的國際大都市,打造成兩岸政治中心、大中華文化中心、全球在東方的組織中心,南京將發展成日內瓦、紐約這樣的全球事務中心。

四、南京特別市的成立將有利於解決我國中東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將充當長江流域的第二發動機,帶動皖江經濟帶以及整個長江流域的發展,另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我國部分區域行政區劃不合理的現狀。


許勝雄籲陸 給台商國民待遇  呼應蔡衍明建言 爭取讓台參與「十三五規畫」

2014-8-1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23| 評論數: 0

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18日率團訪問大陸,臨行前呼應中國旺旺公司董事局主席蔡衍明日前提出呼籲,認為大陸應予台商「國民待遇」,並應讓台灣參與大陸的「十三五規畫」。許勝雄此行將積極向北京爭取這兩項對台灣極為有利的作法。

許勝雄預定18日率團訪問北京,在臨行前,他特別對台灣產業提出警訊,表示由於大陸產業急起直追,加上台商面臨成本壓力,不得不轉向陸商採購,也會助長陸商實力,台灣零組件工業恐要開始面臨嚴苛考驗。

互榮共利創造雙贏

至於如何化解這項危機,許勝雄表示,除台商必須力求轉型,也希望對岸能夠推出更多支持台商的作法,例如給予台商比照內資企業的「國民待遇」,大陸「十三五規畫」也應予台灣積極參與的機會。

許勝雄上述看法,呼應蔡衍明8月7日在《旺報》舉辦的創富論壇中所提出對兩岸經濟政策的建議。蔡衍明認為基於兩岸一家親的基礎,對大陸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台商,應享有比照內資企業的國民待遇。他特別強調,大陸也不樂見台灣經濟發展愈來愈落後於南韓,兩岸應一起互榮共利,創造雙贏。

蔡衍明同時也提出大陸應邀請台灣參與「十三五規畫」,指兩岸同樣面臨產業升級的挑戰,也都在推動自由貿易區,兩岸應攜手合作,讓台灣夢融合到真正的大中國夢。

打開悶經濟開藥方

據了解,蔡衍明在提出上述建議後,第一時間包括工總、電電公會、兩岸企業家峰會等工商團體,都予以高度肯定,同時獲兩岸產官學界重大迴響,盛讚這些建議切中時弊,為打開台灣悶經濟的有效藥方。

如今,許勝雄在訪問北京前夕,再次強調大陸應予台商「國民待遇」,並應讓台灣參與大陸的「十三五規畫」,顯見這兩項提議已形成台灣產業界共識,將藉由這次訪問北京機會,向對岸高層積極爭取。

許勝雄這次率團出訪,將在北京會見大陸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工總監事會召集人潘俊榮、兩位副理事長王文淵、辜成允等多位重量級理監事都將隨行。


兩岸泳渡台海 陸媒跨海搬來轉播車

2014-8-1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7| 評論數: 0

「新竹─平潭兩岸接力泳渡台灣海峽活動」18日起跑。負責活動轉播的湖南衛視出動移動衛星轉播車24小時轉播,這也是大陸電視台轉播車首次跨海來台,邁出歷史性一步。

湖南衛視主任高級工程師周松林表示,3天活動轉播共需花費1500萬(人民幣,下同),可說砸下重金。

新竹和福建平潭直線距離約130公里,為兩岸直線距離最近,台灣與大陸將各派7位代表,從新竹出發,接力泳渡有「後母臉」之稱的台灣海峽。不過,受海流影響,實際游泳里程約250公里,預計72小時後抵達平潭。

活動由中華台北成人游泳協會與中國游泳協會共同主辦,湖南衛視全程轉播。周松林指出,台灣衛星轉播車都是定點式的,而海上轉播需要移動式衛星轉播車,只好把車子從湖南大陣仗「搬」到台灣。

湖南衛視此次共出動130多位人員、6艘船舶、1架遙控飛機全程轉播,並在旗下都市頻道24小時播出。周松林指出,一旦跨越海峽中線,更會出動直升機攝影。據了解,湖南衛視原先有意將直升機開赴台灣轉播開幕畫面,但台灣方面有國安疑慮,因而禁止。


《台灣人看大陸》別讓憤怒傷及無辜

2014-8-1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93| 評論數: 0 |原作者: (何清芸/台北市)

我有兩個中國同事,一個來自上海一個北京,其中一個總是對我們說:「中國總有一天要收復台灣的、中國不像香港跟台灣想的一樣專制可惡,你們都搞錯了。」當然,大家很熟了也不在意,通常就只是大笑回應說:「你別做夢了,中國才是台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們都很喜歡台灣,雖然待過幾天而已,卻直說很有生活氣息,比日本要好(因為語言文化較相近),適合長住。當他們這樣講的時候,通常會補上幾點對當前中國人民素質問題的一些看法,而我認識的其他中國朋友差不多也都是這樣。

因此,當之前一個中國女生跟我說她遊遍亞洲,覺得最好的地方就是台灣跟澳洲,她抱怨:「中國跟不上硬體發展的低落軟體素質、有錢人把兒女跟錢都送出國、絲毫不回饋社會,還壓榨本地底層同胞、時間也改變不了的文化劣根性」等等,這一切的一切都讓她覺得非常不好,我忍不住問她:「為什麼你們都可以頭頭是道地指出自己的問題,如果大家都這麼認為,狀況卻沒有太多改變?」

她個人的看法是,中國存在太多民族,大家很難有統一感與整體感,因此不易為了整體的利益而努力,只能顧著自己。

好比她看日本人穿和服,想著中國如果要有這種共同的傳統服飾會是什麼呢?漢服嗎?可是新疆的傳統服飾也很漂亮呀,憑什麼要他們接受漢服?又好比西藏在她看來才是更有團結氛圍的群體,因為相對少數,共同感強,不團結不行。

我對中國議題沒有太深入的瞭解,無法評斷她的看法,不過這番話讓我想到,我們不論作為一個不認同兩岸統一的一代,或者作為反抗國民黨的網路鄉民,都處在一個有利於團結的狀態下,可以很容易地形成同仇敵愾的氛圍:有明確的共同體意識、屬於相對弱勢與少數的一群。

然而有時候,這樣的氛圍讓人很容易草木皆兵,因為群體形成的憤怒與盲目太強烈,有時候常忘了真正的敵人是誰,無差別地針對其實挺無辜的個人。

許多人在攻擊那些無辜少數的時候,其實只是為自己的憤怒找一個發洩的出口,對實際問題通常沒有幫助,因為無的放矢是怎樣也不會射中的。想到這裡,又有個一直不解的地方。既然台灣社會有許多人會這麼無差別地敵視中國,為什麼多數人都不仇視日本呢?根據台灣版歷史課本所言,日本雖然有些基礎建設,卻也曾經高壓殖民、歧視台灣人、對於二次大戰的暴行如慰安婦事件總是不承認。

我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討論中國治理香港的劣勢,談到香港寧願傾向曾經殖民他們的英國,也不願向各方面都較相近的中國靠攏,不知道是否出自於類似的原因呢?

最近,我還認識了一群來自北京的實習生,雖然只有短暫的相處,但覺得他們都非常可愛又好親近。有可能我認識的中國人恰好都是友善理性的一群,因此在看法上可能會有所偏頗。我知道還有很多人不是這樣的,如果遇到了或許又會有不同看法吧。


陸委會再改口 「張顯耀涉國安 舉國震撼」

【聯合晚報╱記者黃國樑/台北報導】2014.08.19 03:10 pm

陸委會發言人吳美紅上午舉行記者會,對於前副主委張顯耀涉及工作疑點請辭問題,她表示,早上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法務部調查局長汪忠一電話聯繫,了解調查局掌握了相當情資,經雙方協調後,認為張顯耀的工作疑點,部分涉及國家安全,決定將全案移送調查局,陸委會也將配合調查局調查。

張顯耀今晚上電視回擊

截至中午截稿為止,張顯耀沒有回應政府對他的指控,但下午將首度接受電視政論節目訪問,說明事件經過,節目於晚上播出。

張案是否造成國安蒙受損失?吳美紅表示,疑點仍有待釐清,後續會由調查局進行相關調查程序,經後續調查後,會由調查局進行說明。

至於陸委會的部分,她表示,陸委會配合調查局調查,另有關行政部分,由於陸委會是張顯耀服務的機關,也有必要進行了解,行政調查也會啟動。

她說,由於總統府今早已發布人事任免令,陸委會稍後就會組成行政調查專案小組。

吳美紅對相關細節不願說明,她表示,所謂的檢舉案,是王郁琦所接獲,接獲時間她無法說明,但檢舉是來自外部。

對於何不一開始言明張顯耀因涉國安問題而辭職,反而用家庭因素,是否有私了的意思?吳美紅說,私了的說法太嚴重,陸委會主要是因為工作疑點還有待釐清,之前相關人事派免,仍未正式公布生效,才以家庭因素對外說明,張的母親健康狀況不佳也是事實。

被問到王郁琦是否也應擔負政治責任,吳美紅迴避評論王郁琦的政治責任,她表示,全案已送調查局,會配合調查。

對於張案涉及哪種國安問題,或是洩露談判底線、或涉及立委請託,還是國台辦主任訪台時的維安問題?她都沒有說明,她表示,全案已移送調查局,只要有調查結果,將由調查局說明。

張顯耀身負重任,是談判要角,此案是否將影響兩岸協商,張的人事任免,有無知會對岸,吳美紅表示,這是陸委會內部的人事處理 ,兩岸的制度化協商十分重要,陸委會與行政團隊,將努力把協商工作做好。


為何去職? 陸委會高層:張顯耀心裡有數

【聯合報╱記者李仲維/台北報導】2014.08.19 03:39 am

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張顯耀去職引發政壇軒然大波,幕後原因據悉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並未當面向張顯耀說明去職原因,張可能也不清楚到底是哪件事出了紕漏;但如今張顯耀自己心裡應已有數。

接近陸委會主委王郁琦的人士透露,馬政府是在日前接獲檢舉函,指張顯耀在處理會內工作時有重大疑點,馬英九總統及行政院長江宜樺都認為事態嚴重,授權王郁琦處理。

王郁琦上周四(十四日)約見張顯耀,告知要將他調離現職並接受調查,據悉,張顯耀當時一頭霧水,反問王郁琦是因為哪個案子出了紕漏?王郁琦不願說明具體案情,張顯耀當場提了幾項公務試圖問個明白,但王郁琦並沒有給他答案。

無奈之餘,張顯耀只得接受去職安排,王郁琦並和他約定以張母生病需照料,做為對外說詞,待解職後,再行內部行政調查。

在王張談妥後,江宜樺上周五(十五日)約見陸委會副主委林祖嘉及海基會副秘書長施惠芬告知新職,接著十六日公布新人事案。

不過,張顯耀前天(十七日)晚間突然發出聲明,表明他是被長官告知辭去陸委會副主委一職。對此,王郁琦大感詫異,認為原本約定以張母生病為藉口,就是為了保護張顯耀,因為如果調查後證明清白,張顯耀仍有機會轉任其他要職。

陸委會發言人吳美紅昨表示,陸委會將組成專案小組調查張案。據悉,王郁琦主張應釐清行政責任或司法責任,若涉及司法責任,移送相關單位調查處理。

據了解,張顯耀上周四被告知解除職務後,雖然總統府尚未發布免職令,但他已連夜清空辦公室,昨也沒上班,應該不會再踏進辦公室。而王郁琦這兩天也多次希望和張顯耀通電話,但張始終未接手機。

外界猜測張顯耀去職原因,可能包括為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台遭潑白漆事件負責、與王郁琦不和及近來發言不夠嚴謹等有關,但王郁琦一概否認,強調就是工作上的事,至於內情他堅持不願說明。

至於張顯耀是否涉及國安或私德問題,吳美紅也不願進一步說明。


陸委會已鎖定張顯耀一段時間

【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台北報導】2014.08.19 03:10 pm

陸委會今天將前副主委張顯耀請調查局調查,但仍未舉證說明工作疑點。據指出,張顯耀所涉案件涉及國安與兩岸,太過敏感,陸委有難言之隱。知情人士透露,陸委會鎖定張顯耀已有一段時間,只是因需要掌握證據,所以才會在此時出手。

總統府今天先公布總統令,行政院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准辭,特任林祖嘉為行政院陸委會副主委。陸委會隨後舉行記者會,指張顯耀的工作疑點部分涉及國家安全,決定將全案移送調查局,陸委會也將配合調查局進行調查。

知情人士指出,張顯耀身為陸委會特任副主委,負責兩岸談判,涉及業務太敏感,讓陸委會有口難言,並形容此案非常嚴重「會舉國震撼」。陸委會鎖定張顯耀已有一段時間,今年上半年就已察覺有問題開始調查,但因需要確切證據,才會遲遲沒有出手。

國民黨人士認為,陸委會此刻以事涉機密為理由不肯透露,但陸委會出手應該要掌握證據,現在張顯耀已經不在其位,就應盡快進入調查程序,透過具體查察行動,讓公權力介入儘快查明真相,最後也必須對外說明。

調查局:證據不夠具體 尚未立案調查

【記者董介白/台北報導】

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被疑洩密遭到解職,法務部調查局上午指派國家安全維護處處長陳榮富,與陸委會協商後續偵辦事宜。調查局長汪忠一上午表示,目前主要在釐清張顯耀事件,是否涉及國家安全問題,暫時尚未立案調查。

陸委會指張顯耀是因工作上有疑點,必須去職接受調查,據了解,這個所謂疑點,指的是張顯耀被疑洩漏公務上所知悉的機密,陸委會上午將張顯耀事件移送調查局。

調查局長汪忠一上午證實,調查局曾接獲檢舉,指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疑似洩密,但因檢舉內容不夠具體,目前暫未立案調查。汪同時透露,陸委會可能也接到相同的檢舉內容。

汪忠一上午指派調查局國家安全維護處處長陳榮富,與陸委會聯繫,釐清張顯耀事件是否涉及國家安全問題,也會視陸委會的意願及說明狀況,決定後續處理狀況;對於調查局是否已經立案調查,他表示目前暫未立案,先行了解。

法界人士表示,依刑法洩密罪規定,洩漏或交付國防秘密的文書、圖畫、消息或物品者,可處1年以上、7年以下徒刑。如果案情與對岸有關,屬於外患罪章,須由高檢署檢察官指揮偵辦,司法管轄上並非地檢署層級。

張去職影響兩岸談判?
經長:新人需時間培養

【記者盧沛樺/台北報導】

經濟部長杜紫軍今天表示,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離職,新任副主委林祖嘉接任後,不論是與國會溝通或是和陸方磨合,需要一點時間培養。

由於兩岸服貿協議持續在立法院卡關,杜紫軍今天首度透露,金管會正評估將服貿中的金融業相關條款脫鉤處理,若大陸點頭,可望在服貿生效前實施,為金融業者爭取登陸先機。

杜紫軍上周接任經濟部長,前部長張家祝在交接儀式時,特別點出兩岸政策進入深水區,我方要特別小心。負責兩岸談判的陸委會陣前換將,外界擔心可能影響兩岸談判。

杜紫軍指出,目前兩岸溝通有分政治與技術平台,前者由陸委會與國台辦對談,後者才是由經濟部與中國大陸商務部對口,由雙方次長主談。

杜紫軍表示,技術談判的平台不受影響,但政治談判的人選改變,雙方從認識到共事,他相信是要一點時間去培養。

兩岸服貿協議在立法院擱置一年,兩岸監督條例也送進立法院卻無進展,杜紫軍說,陸方已對雙方協議效力起疑。他說,兩岸政治背景有別,我國是民主國家,由執政黨提出政策,本來就需要經過溝通和協調。


查張顯耀案 調局今赴陸委會

【聯合報╱記者張宏業/台北報導】2014.08.19 03:39 am

陸委會:工作上有疑點

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去職,在政壇投下震撼彈,陸委會指稱張去職原因是「工作上有重大疑點」待釐清,調查局長汪忠一表示,調查局目前並無立案偵辦張顯耀涉及洩密案,陸委會也沒有將相關案件移送調查局偵辦,調查局今天會派人至陸委會了解相關案情,如有必要會協助調查。

據了解,檢調單位曾掌握情資,指張疑洩漏國安機密,但因檢舉內容不具體,因此尚未立案調查。

張顯耀,極為錯愕不滿

張顯耀上周被「高層」告知,將調整他陸委會特任副主委一職,連兼任的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也一併被拔除;張對此極為錯愕不滿,沉默一天後提出聲明,強調「國家需要我時全力以赴,長官不需要我時,也坦然接受!」

據了解,陸委會指稱張顯耀因「工作上有疑點」,所以須去職接受調查,這個疑點指的是張疑洩漏公務所悉之機密,檢調曾掌握這方面情資,但礙於張身分敏感特殊,加上內容不具體,暫未立案調查。

依刑法洩密罪規定,洩漏或交付國防秘密的文書、圖畫、消息或物品者,可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徒刑,若是過失犯可處二年以下徒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rgeYeo 的頭像
    GeorgeYeo

    George Yeo 網路自強號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