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選舉挫敗 兩岸關係進寒冷期 陸學者稱 推動兩岸經濟融合議程沒停擺也將放緩
2014-12-2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04| 評論數: 0
台灣執政黨國民黨此次地方選舉落敗,美媒表示,將使兩岸關係複雜化,「兩岸關係目前處於『經濟強勁、但政治令人擔憂』的狀態!」報導更引述大陸學者指兩岸關係將進入「寒冷期」。
《華爾街日報》駐台政治記者表示,上周六台灣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中美雙方對此都十分關注:美國視台灣為制衡亞洲的槓桿;中國則更傾向國民黨掌權。
短期內難簽經濟協議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教授李振廣說,此次選舉結果可能是兩岸關係進入「寒冷期」的徵兆,短期內兩岸可能難以簽署任何經濟協議,即便繼續執行相關談判。
報導說,國民黨此次九合一選舉大幅落敗,料將使未來幾年兩岸關係複雜化;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目前處於一種「經濟上強勁,但政治上令人擔憂」的狀態。
由於台灣總統馬英九領導的國民黨在多個選區落敗,使得馬英九及國民黨支持率進一步下滑。馬英九第二任支持率幾乎都在低檔徘徊,此前統計是掉到歷史新低的9%。
北京權衡各統一選項
報導說,在野黨民進黨獲得最新民意支持,這一結果促使北京權衡各種選項以推進終極目標:兩岸統一。過去民進黨對北京的立場一向較為強硬。
政治觀察人士說,雖然選民關注的焦點似乎集中在薪資不漲和收入不均問題,但馬政府推進兩岸經濟更深度融合的議程,選後即便沒有停頓,也很可能放緩。
民進黨在22個縣市長席位中拿下13席,而國民黨只拿下6席,遠少於4年前地方選舉的15席。分析人士稱,這為民進黨迎戰2016年總統大選贏得更多籌碼。
1日上午內閣總辭,包括政務次長級、各部會部長以及行政院祕書長、副院長等共81人請辭。馬英九面臨黨內外要求他辭國民黨主席聲浪,預料周三會有「重大說明」。
美促綠謹慎處理兩岸關係
2014-12-2 09:06| 發佈者: gilbert| 查看數: 163| 評論數: 0 |原作者: 劉屏、王嘉源、洪正吉 |來自: 中國時報
根據中央社1日發自美國華府的報導,針對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前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處長包道格認為,目前難以判定北京是否會改變對台政策,這得視民進黨方面的作為,相信北京的一中立場不會鬆動。
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束,民進黨聲勢大漲。華府人士表示,美國最關心的是選舉結果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等高層訪美時,無可避免的會面臨美方質疑。
肯定馬政府大陸政策
美國國務院1日的例行簡報會,預料將對選舉結果有所評論。熟悉雙邊關係的人士指出,國務院的說法應與美國在台協會(AIT)稍早發布的新聞稿類似,即祝賀台灣順利、成功的完成這次地方選舉。
不過,國務院可能也就台海兩岸關係走向有所評論,至少會藉由再次肯定馬英九政府在兩岸關係上的成就,提醒或敦促民進黨審慎處理兩岸關係。
消息人士指出,民進黨祕書長、民進黨駐美代表吳釗燮訂1日晚抵達華府,將與美方政、學各界人士晤談,「幾乎可以確定,美方必然向吳提及兩岸關係」。
據中央社報導,包道格強調,華府、北京與台北各方必須各自評估彼此利益所在,台灣2014選舉結果才剛出爐,2016的總統大選情況可能會非常不同。
選民對蔡有更高期待
中國大陸不斷強調「九二共識」與一中,包道格評估,北京將繼續堅持並強化一中原則,民進黨方面也有可能主動處理,相信北京的立場不會鬆動。
此外,在台外資也表達看法。美林證券對其客戶出具的報告直言,國民黨的慘敗,是選民不滿國民黨缺乏執行力,且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贏得2016年總統大選,有更高期待。
美林證券指出,這次選舉國民黨之所以崩潰,主要是民心思變,包括低經濟成長率、低薪和一連串的食安風暴,都讓選民不滿國民黨的執行力。相對的,選舉結果也代表選民對蔡英文,在2016年總統大選勝選,有更高的期待。
美林證券表示,國民黨要走出陰霾,避免2016總統大選連中央政權都輸掉,就必須展開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並由吳敦義副總統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預計周三馬英九辭黨主席後,將由吳敦義或新北市長朱立倫接任。而台北和桃園的敗選,也將弱化連戰家族及吳伯雄家族在國民黨的地位。
兩岸政策短期恐擱淺
巴克萊證券則指出,兩岸關係不會因為九合一選舉而中斷,但國民黨應會放慢高層的對話與接觸。不過,因為中韓締結自由貿易協定後,台商希望政府深化兩岸經貿關係,預計將激發台灣加快服貿與貨貿的談判腳步。
瑞銀證券認為,民進黨大勝後,兩岸政策短期難有進一步的發展,尤其明年下半年將進入總統大選的選前敏感時刻,兩岸紅利的實質進展恐怕很有限。
陸間諜被策反 大公報高層逃台 助理總編輯王善勇 賣房拋家棄子潛逃 台稱待驗證
2014-12-2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26| 評論數: 0
兩岸交流雖日益密切,但諜對諜的情況仍不時發生。《博訊》雜誌11月30日就揭露,香港親中媒體《大公報》的助理總編輯王善勇對台灣收集情報,卻被台灣女間諜策反,將賣掉的房產捲走,拋家棄子叛逃到台灣。
由於王善勇是家中唯一經濟支柱,突然出走,令妻小生活頓時沒著落。有消息人士指出,在王妻的要求下,香港入境處從出境紀錄查獲,王善勇疑似登上前往台灣的飛機。但台灣移民署1日表示,此新聞報導真實性有待驗證,真實性為何不得而知,移民署不能依據此報導就違反個資法進行旅客資訊查詢。
陸國安掌握正擬收網
王善勇叛逃台灣的過程極具戲劇性,根據博訊新聞網引述《博訊》雜誌的報導稱,王善勇本身有大陸情報背景,1980年代中開始在港以媒體人身分從事情報工作,回歸後轉向對台灣情報收集,經常以採訪名義到台灣工作,不料反被台灣情報機關策反。
報導指出,策反王善勇的人,為70年代末從廣州偷渡到港、後奔台灣加入諜報組織的台女諜林中堅。此波兩岸諜戰,大陸國安部門也有所掌握,就在計畫收網之時,王善勇察覺風聲不對,遂拋家棄子、逃奔台灣。
而王善勇的叛逃似乎是有所準備。根據報導,今年10月下旬王善勇的妻子向香港警方報案,聲稱丈夫失蹤。更離奇的是,王妻對朋友證實,王善勇在出事前,說服家人將自住的房子賣出,改成租屋,而王善勇失蹤後,賣屋所得的錢有一半被轉走,這顯示王善勇是有備而來。
以媒體人身分搞情報
現年50出頭的王善勇,1982年從位於福建泉州的華僑大學畢業後即到香港,曾先後在香港多家平面媒體工作,包括在《文匯報》任記者、編輯、港聞採訪主任;《大公報》採訪主任、助理總編輯等;專注港聞、兩岸新聞、時事評論等的前線採訪、編輯、撰述、策畫和主管工作;同時在《鳳凰衛視》、《亞洲電視》等任時事評論員;《鏡報月刊》顧問;兼左派背景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副總幹事等。
根據報導,王善勇80年代到香港以後,即為大陸安全部門從事情報工作。關於其真實身分有兩種說有法:一是他本人就是大陸安全部門派出的人員;二是他到港後被大陸安全部門發展為情報員;總之,回歸前他在港專門收集港英情報工作,香港回歸後轉而「關注」台灣、海外民運等,並一直以媒體人身分,從事相關工作。
民進黨勝選 習近平考慮邀蔡英文訪中
蘋果日報 2014年12月02日11:29
馬英九總統念茲在茲的「馬習會」,恐怕將因為九合一敗選,被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搶佔先機。
最新一期《新新聞》報導,11月29日台灣投票日當晚,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等領導高層齊聚,關心台灣選情,沒想到選舉結果大出意料之外。
《新新聞》指出,由於台辦估票與實際情況落差太大,習近平要求全面檢討對台工作,並點名海協會前會長陳雲林方向、策略錯誤,「只是讓台灣人民更遠離共產黨」。為了解台灣民意,習近平下令研究民進黨領導人訪中的可能性。(王嘉慶/綜合報導)
《新新聞》︰習近平考慮邀蔡英文訪中
自由時報 2014-12-02 16:04
〔本報訊〕國民黨九合一大選慘敗,有港媒分析如果馬英九總統辭去國民黨主席,「馬習會」可能就不會實現。最新一期《新新聞》報導指出,為了更了解台灣民意,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下令研究民進黨領導人訪中的可能。
周刊報導,11月29日開票日時,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等人領導高層聚在一起,關心台灣選舉,沒想到結果出來,跟國台辦先前送上的估票報告落差太大,讓習近平下令,全面檢討這次選舉結果產生的原因,還有因應辦法。
周刊也指出,當時習近平就直接點名陳雲林,認為他過去的方向與策略完全錯誤,「讓台灣人民更遠離共產黨」,因而指示對台工作小組研究「邀請民進黨領導人訪問中國」的可能性,希望能了解台灣最新民意。
林飛帆 臉書發言 2014-12-2
習近平應該很清楚台灣的民意了,現在是你要不要放棄對台的各種統戰和干預。
Albert Lee 臉書發言 2014-12-2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命經驗,不能因為別人的立場不同就直接罵別人白癡而拒絕對話,畢竟可能只是生長的環境不同,如果他換個成長環境,就可能擁有完全不同的想法。況且,最需要對話的就是那些堅持死都要相信黨國思想的人才是,這些成長經驗也都是可貴的,可以拿來反省、研究,否則難道我們要去批鬥每個脫北者的思想?
當我們批評納粹國民黨時,似乎不要忘記了納粹的本質就是如何乾淨、文明、高雅、禮貌的討論如何屠殺猶太人。打壓異己這套,國民黨玩過,而我們應該努力的避免重蹈覆轍,不能因此而搞台獨沙文主義。
每個人可以有支持自己政黨的喜好,這並不是白癡或是沒人性。差別只在於,當你閱讀的越多,知道的越多,就能察覺納粹、法西斯這些思想,幾乎都能夠套用在國民黨身上,而國民黨這種政黨在民主國家根本沒有參選資格,如此而已。當然,我並非幫民進黨說話,民進黨也只是一個相較不那麼爛的政黨,暫時用來消滅納粹黨的工具的霸了。
Albert Lee 臉書發言 2014-12-2
幾個點問題整理:
一、台灣到底要不要與中國人對話呢?
有兩個說法,一個說法是與中國自由派的人對話,如此可以消彌仇恨減少誤解,畢竟中國網站幾乎有關於台灣的政治評論不是醜化台灣民主,就是國粉而醜化台灣一半的人,幾乎90%的中國政治新聞都十分扭曲恐怖偏激,若我們友善的對話,如此經過對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仇恨,告訴他們我們自己的苦衷,我們不過只是想要追求自己的民主自由社會,並且統一只可能帶來更大的災難,為華人世界之不幸文明的倒退。
第二個說法是,和中國有過多的交流會讓中共了解台灣,容易統戰台灣,不利於台灣。而台灣把自己內政搞好就好,中國的事情不關我們的事情,而且以策略來說,台灣更民主了,中國人自然會更嚮往民主,這也是一種幫助中國民主化的方式。
而根據我的觀察,臺灣人大多沒什麼心機,別人中國人思考著第101手,臺灣人大概只能思考到第50手,而只要在大一中的脈絡下,臺灣人無論怎麼思考,只可能會死路一條,這似乎是為什麼我認為與中國交流過的台灣政治人物就像中邪一樣。
二、學運領袖、社運人到底該不該參政?
數年前看到張道奇說,學運領袖不該參政,理由似乎是所受的體制外與體制內的訓練完全不同,而我完全沒有被她說服。而現在的又出現參政社團譬如基進側翼、台左維新等等,我似乎想不到什麼缺點,故我目前是支持學運領袖參政的,雖然我之前聽到林飛帆對於西藏、新疆、香港的認知有點愚蠢,但這可以善意解讀成他在搞社運時太忙了沒空詳細閱讀。
三、臺灣人應對於中國有什麼看法?
基本上我抱持著台灣人只要知道中國人很有富裕(不要管三線城市有不有錢),不會隨便亂大小便,學生很認真很優秀,這樣就可以化解中國人對於台灣極大多數的仇恨,不然對於中國的不了解臺灣人一開口就被別人當白癡。(尤其看大紀元那種報紙要知道大概只有三成的可信度,當然我是相信中共活摘器官的立場,但不否認台灣媒體常常抹黑中國一些奇怪的地方)
臺灣人看到香港佔中,可以增加台灣人對中共暴政的了解,這種反中反中共才是比較有水準且具有說服力的反中,才能更珍惜我們對於現在台灣僅存的自由以及希望台灣更民主。而對於一開口就說民主會亂呀、六四學生也有責任呀,這些擁有著濃度50%以上中共洗腦的中國人,直接當作沒看到就好,實在沒必要浪費生命與中國人爭吵製造過多的仇恨,先管好台灣自己在說。
網民給中共上了一課
【聯合報╱劉仕傑/公(美國洛杉磯)】2014.12.03 02:06 am
台灣九合一選舉落幕,有人說國民黨遭遇一九四九年以來最嚴重挫敗,此言不虛。中南海當權者看在眼裡應該膽顫心驚,不單是因為國民黨的挫敗,而是錯估了台灣內部的公民力量,以及鍵盤到終端機的最後一哩路。
與其說此次選舉是台灣民意對國民黨親中路線的公投,吾人認為,另一個更有趣的意義為,中南海應該震懾於對台灣民意的理解與掌握,竟然存在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兩岸紅頂政商聯盟買辦的杯觥交錯,證明只是台灣民意的一部分而非主流。
長期以來將台灣網路民意打成台獨分子的刻意操作,竟然只是中共的一廂情願。在沒有絕對網路自由的國度,中南海從未深刻體驗網路力量的強大與無情。虛擬的網路世界一旦與真實世界交手,就是網民真實的一人一票。國民黨在這場選舉中與網民的疏離與距離,中南海看在眼裡應該更為心寒。PTT鄉民自評正義,哪容老共說三道四。
國民黨輸得灰頭土臉,可是更害怕的應是中南海。十三億人口假如有天開放絕對網路自由,那股無法掌握的民意竄流,是中共治理維穩的頭痛難題。這鍵盤到終端機最後一哩路是否開放,中南海當局得好好想想。
九二共識,不是台灣人民共識
【台灣社、北社、中社、南社、東社、客社】聯合聲明稿 2014-12-3
針對馬英九辭去中國國民黨黨主席一職,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昨(2)日晚上發表談話稱,希望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繼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選前,中國政經利益代理集團連勝文家族,打出經濟恫嚇牌,企圖以此翻轉台北市選情失效之後,中國遂丟出「九二共識」大帽子欲框架住柯文哲。不論是選前、選後,中國一再強調所謂「九二共識」的重要性。然而我們必須嚴正聲明:「九二共識」,是國共兩黨私事,不是真正台灣人民共識。
1. 「九二共識」是國共密謀,不是台灣社會跟人民的共識。
「九二共識」自始自終都國共密謀,連杜撰「九二共識」的當事人蘇起,都承認 這是他所創,甚至包括當時主政的總統李登輝與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都不知有「九二共識」存在。因此,「九二共識」根本是國共合謀,企圖把台灣框架入全台人民勢必反對到底的「一國兩制」中。這次九合一選舉清楚證明中國國民黨的「九二共識」路線被台灣人唾棄!
2. 台灣是台灣人民的國家。
台灣是台灣人民的國家,這點無庸置疑。台灣早就有普選制度,而且也自1996年以來由台灣人民一票一票直接選舉台灣自己的總統;台灣人民不只擁有選舉權,也擁有被選舉權, 有自己的國會、軍隊、貨幣、司法體系等等,台灣作為一個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國家,才是真實的現狀。
3. 台灣從來不是中國一部份:如果按照中國「九二共識」的版本,台灣將成為中國的一部份,此乃子虛烏有之事。儘管,台灣國際上的外交承認偏低,但外交承認並非台灣是否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必要條件。因此,台灣人民繼續努力以台灣名義申請聯合國,不僅可向國際發出台灣作為一個跟中國無關的國家之聲音,亦可進一步在國際上扮演台灣應盡的國際義務。
余澤霖 臉書發言 2014-12-2
昨天深夜看到臉友轉帖的一篇有些腦洞大開的大陸學者分析此次台灣九合一選舉的文章,看到很多人在下面留言,各種嘲笑。
說實話我自己點開文章,也被作者的文筆和神一般的邏輯嚇到了,這種感覺就好像突然間看到一隻鴨子怒斥雞爲什麽不學著它去游泳一樣。
後來想想,現狀的兩岸又何嘗不是這樣?
我們常說兩岸的人們生活一個平行世界之中,而今天造就這樣平行世界的原因是什麽呢?我覺得就是一種各說各話,雞同鴨講
我們今天瞭解情況,知道台灣的選舉與社會的動向,所以看到一篇有點亂說的文章或是觀點自然會不認同,從嗤之以鼻到訕笑嘲諷。但很多時候我們就停留在了這個【呵呵】的情緒上,卻無視了背後是這一種現狀,一種大陸對於台灣普遍認知上的錯誤,或是一種台灣對於大陸普遍認知上的不理解,一種先入為主理所當然的思考。
而當我們把這個認定成一個傻逼從此不再過問的時候,某種程度上,你也錯失了一個和13億人溝通的機會,或是一個理解兩千三百萬多元社會的機會。確實腦殘文章太多我們沒辦法一一計較,只是有些時候我覺得真的不能只是當笑話,更多的時候需要據理力爭,網絡時代的好處就是有些自己的觀點能夠表達出來,且有管道能讓更多的人看到。
有人回我,那若是文章被和諧了發不出來怎麼辦?
媽呀難道刪掉就不能再發嗎?這就好像一場球賽,難道有守門員我們就不進攻不射門不進球了么XDDDD
如果今天你連對的事情都不願意去據理力爭,那有什麽是你要去爭的嗎?!
在北斗一段時間,起碼我學會一件事情,對一個問題的內容是堅持的,表達手段則是多樣的,筆是你的,腦子也是你的,想怎麼寫,怎麼玩而能存活下來讓更多人去讀到你的文章,理解你的脈絡,這才是最重要的。
從來不會有一場滔天大火,能在一瞬間燒盡人們心中的偏見和誤會,但起碼,如果可以的話,我們能否在彼此的心中,點起一支理解和對話的小蠟燭呢?
這是對話的精髓所在,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不然,永遠也只是雞和鴨講話罷了,沒有對話,何來理解,沒有理解,何來和解?
當然,也可以繼續看笑話,繼續呵呵
只是我覺得某種意義上,未來也會更猛烈的呵呵你罷了~~
中國對台政策大變動? 國台辦:純屬造謠
蘋果日報 2014年12月03日16:15
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大敗,是否影響北京政府的對台政策。中國國台辦今天再度發表聲明強調,北京對台政策不變,並稱有媒體報導中國對台政策大變動「純屬造謠」。
根據《中央社》報導,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今天下午發布新聞報指出,「針對有台灣新聞周刊刊登署名文章稱,台灣『九合一』選舉揭曉後,大陸對台政策大變動,中央下令研究邀請民進黨主席訪大陸的可能性一事」、「這純屬造謠。個別台灣媒體不負責任刊登無中生有的造謠文章,居心叵測。」
范麗青昨天下午就透過聲明強調,希望兩岸繼續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深化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及推進兩岸和平發展。今天她再度重申,大陸對台方針政策並無改變,「希望兩岸同胞珍惜兩岸關係來之不易的成果,共同維護並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日韓提升交流…要共用808漢字
【數位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14.12.04 04:06 pm
漢字影響範圍廣大,在日本或南韓靠著簡單漢字,遊客都能暢通無阻,中日韓三國文化部長日前在日本橫濱一致同意,要共用808個漢字提升文化交流。
漢字大概從西元前1300年使用至今,應用範圍廣大,很多語言都以漢字為基礎,再演變成他們自己的語言。舉例來說,右、上、星、力,這四個字的字形和字義,在中日韓都是一樣的。但有些字形相同、字義不同,如「走」這個字,中港台三地意為「行走」,在日本卻是「跑」的意思。
中國大陸、日本以及南韓的文化部長11月底在日本橫濱召開會議,表示將一起積極利用字形和含義一樣的808個漢字,有效促進文化交流。
漢字到後來,不是只有從中華文化影響到日韓,日韓文化的影響力,也會逆向反推回中港台。
台灣人現在常用的一些流行語,像是殘念、元氣、歌姬、失格等用語,其實都是日文的詞彙,但久而久之,大家也都混在一起使用,從這也可看出漢字的使用範圍,以及它帶給其他文化的影響力可說無遠弗屆。
中日韓三國文化部長提議:使用通用的808個漢字
發佈時間: 2014-12-03 11:20:23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王鶴 | 責任編輯: 李智
中國網12月3日訊 據南韓《中央日報》報道,上月30日,在日本橫濱舉行的第6屆中日韓文化部長官會議上,日本文部科學大臣下村博文通過演説提議“中日韓漢字文化交流”,並提議“讓我們積極的使用中日韓三國通用的808個漢字吧。”
“中日韓通用808漢字”是今年4月在中國揚州舉行的第9屆“韓中日30人會議”(由中央日報、新華社和日本經濟新聞報社主辦)上被正式提出並採納的概念。在三國間的歷史爭端,領土、政治矛盾不斷加深的情況下,這一概念意在加強亞洲三國文化共同認知,並促進三國的文化交流。
下村博文文部科學大臣表示:“在影響深遠的民間交流與努力下,三國通用的808漢字概念得以推廣,三國的文化交流結出了豐碩的果實。”並稱:“這不僅可以促進三國國民間的們互相理解和文化的交流,還有助於培養本國國民尊重他國文化的良好習慣。”他在當天會談結束後的共同記者會上也表示:“(三國政府)將共同討論三國通用的808漢字的具體推廣計劃。由三國的各界知名人士組成的中日韓30人會議,將作為以後三國文化交流合作的新平臺,經政府出面,公開討論以後的會議計劃。
出席本次會議的還有南韓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金鐘德、中國文化部副部長楊志今等。此前,在當天上午舉行的三國文化部局長級協商會議上,也選擇了“三國通用的808漢字”作為基礎演説主題。這是由於南韓代表團在“中日韓30人會議”上首先提出了三國通用漢字的想法,民間人士在此基礎上不斷努力,終於開花結果,形成了系統的方案。
《日本經濟新聞》1日積極宣傳這一概念,稱,“已經在中日韓30人會議上討論通過的“通用808漢字”將在三國國內的標識牌上使用,並被應用到學校書法等課程的教學中。另外,報紙網路版也對“通用808漢字”做了介紹和整理。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政府各部門應儘快協調,以期推動“通用808漢字”更靈活的應用於各國政府之間。(實習編譯:王鶴)
韓中日文化部長:一起使用808個常見漢字
韓國中央日報中文網 http://cn.joins.com/big5 金玄基 駐東京記者 | 2014.12.02 10:04
左起依次為金鍾德、下村博文和楊誌今。
“讓我們更加積極地使用808個韓中日常見漢字。”11月30日,在日本橫濱舉行的第六屆韓中日文化部長會談上,日本文部科學大臣下村博文在基調演講中提議“通過漢字進行文化交流”。
“808個常見漢字”是今年4月在中國揚州舉行的第九屆“東北亞名人會”(由中央日報社、新華社、日本經濟新聞社主辦)正式選定的三國常見漢字,在三國之間面對曆史、領土、政治問題矛盾不斷加重的大背景,此舉旨在擴大亞洲強大的內在文化聯係,使三國未來一代人能夠更加活躍地交流。
下村博文文部科學大臣強調“通過民間做出意義深遠的努力,最終結出808個三國常見漢字這一卓越的果實”,“這不僅有助於三國國民互相理解、方便三國文化交流,還可以成為三國國民互相尊重的催化劑”。他在當日會談結束後舉行的共同記者發布會上表示“(三國政府)決定共同討論廣泛使用漢字的問題”。這意味著,由三國各界知名人士組成的“東北亞名人會”提出的三國合作新事項擴大到了政府層面,成為官方討論的內容。
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長金鍾德、中國文化部副部長(副部長級別)楊誌今參加了這次會談。此前在當日上午舉行的三國文化部局長級協議中,三國認為“東北亞名人會韓方代表團率先提出‘常見漢字’的想法,在民間的長期努力下,終於成功結出果實”,決定將其作為部長會談的基調演講主題。
「日本經濟新聞」12月1日大篇幅報道了這一情況,並補充稱“東北亞名人會曾經提出過在三國標識牌或學校書法課堂上使用808個常見漢字等建議”,並在網絡版新聞上通過列表對808個漢字進行了一一介紹。韓國政府相關人士表示“為在更加泛政府的層面推進使用‘常見漢字’,需要早日實現部門間的協調”。
漢字流傳中日韓2000年 為加強交流決議「共用808字」
ETtoday 新聞雲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14年12月4日 21:52
中日韓3國文化部長日前齊聚日本橫濱市,就文化相關政策展開討論。日本文部科學相下村博文提議,將3國共同使用的808個漢字有效利用,此舉有益文化交流。如果順利,未來3國可能將常用漢字,用於路牌標示、商店招牌和學校授課上。
據《長江日報》報導,中日韓3國文化部長11月30日開會,會議間提及,彼此可以利用這808個通用漢字,加強文化交流。這808個漢字最初由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提出,他認為,中日韓3國共同使用漢字已有近2000年歷史,漢字更是3國文化交流、相互溝通的重要工具。
2013年時,中日韓三國專家在蘇州召開會議,經過不斷的討論、協商,最終選取808個漢字,編成《中日韓共同常用800漢字表》。韓國《中央日報中文網》報導,3國共同常用漢字的擴大使用,不僅讓漢字文化圈的價值提升,更強化人文方面的交流。
中國人民大學古代漢語教研室主任趙彤說,漢字表的研製主要有3個環節,首先是確定收字的數量,最初定500字,主要考慮日、韓使用者的接受能力,接著選擇各國權威性的材料,後來經過比較,發現3國常用漢字集中在其中900字,所以將數量調整到808字,並與日、韓方面溝通,完成一致性的決議。
趙彤表示,收字時有個問題是「漢字的實用性」。像「車站」的「站」,在現代漢語中非常實用,但是日、韓不用「站」字,而是保留古漢語中的「驛」字。對於這樣的字,從3國共同常用的角度,最終還是不予收入。他強調,「這個方案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將來在推廣的過程中還要吸收各方面的意見進行調整。」
808個漢字中,常見的一些列舉如下:
犬、他、以、可、生、出、主、用、去、民、本、外、加、四、正、由、左、句、右、玉、東、兄、瓦、幼、申、冊、仙、丙、好、行、各、次、先、名、令、功、皮、史、年、老、回、失、且、多、母、世、必、北、成、合、加、未、半、示、打。
中日韓共通800漢字 使用歷史近2千年
中時電子報 徐秀娥/綜合報導 2014年12月04日 16:39
中日韓三國容或外交有扞挌之處,但在文化上卻有極深淵源,而漢字的使用即是撐起三個國家的文化血統與傳承。現在,三個國家的文化部長已進行思考,要積極利用漢字,將共同常用漢字約808字,用於三國道路標誌牌、商店招牌和學校授課。
根據長江日報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相下村博文曾在去年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提議將3國共同使用的808個「漢字」有效用於文化交流。下村表示:「希望一起思考積極利用漢字。」他還說,將共同常用漢字用於三國道路標誌牌、商店招牌和學校授課。
據了解,此808個漢字最初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紀寶成提出。2010年4月,紀寶成在日本奈良舉行的第5屆東亞名人會上表示,「中日韓三國共同使用漢字的歷史已近2000年,漢字在三國文化的持續交流中保持了基本的一致性,是增進文化溝通、相互理解的重要工具。」
中、日、韓漢字專家歷經4年整理,經過反覆的討論和考證,今年4月漢字表正式向社會公佈。目前韓國已有專門介紹808個漢字的出版物。韓國中央日報中文網發文稱,三國共同常用漢字的擴大使用,將提供後代對共用漢字文化圈價值的認同,並強化人文交流的機會。如果在三國間將共同常用漢字用於道路標誌牌上,未來大家就可切身感受到其中的益處。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教研室主任趙彤表示,漢字表的研製主要有3個環節。主要考慮日、韓使用者的接受能力,其次是選擇各國具體權威性的材料,最後是比較中、日、韓三種資料,確定入選的漢字。
趙彤指出,漢字的實用性也是考慮因素之一。像「車站」的「站」,在現代漢語中非常實用,但是在日、韓不用「站」字,而是保留古漢語中的「驛」字。對於這樣的字,從三國共同常用的角度,最終還是不予收入。「這個方案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將來在推廣的過程中還要吸收各方面的意見進行調整。」
此外,漢字的簡繁體也增加編製的難度。精通韓語的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講師金海鷹指出,韓語中也有簡體漢字「谷」字,但它只表示「山谷」這個含義,表示「穀子」時使用的是繁體字,處理起來就需要想辦法。
中日韓共同常用808漢字表(節選)
犬、他、以、可、生、出、主、用、去、民、本、外、加、四、正、由、左、句、右、玉、東、兄、瓦、幼、申、冊、仙、丙、好、行、各、次、先、名、令、功、皮、史、年、老、回、失、且、多、母、世、必、北、成、合、加、未、半、示、打
黃柏翰 臉書發言 2014-12-4
這篇文章,真是妙趣橫生。
首先:「此次六都民進黨總得票近48%,而民進黨選得最好的一次是2004年總統大選50.11%」 一段,作者顯然不知道民進黨禮讓了無黨藉的柯文哲?
然後是:「台灣必須重穩陣腳,包括國民黨必須重新站起來,一黨獨大的政黨政治既不正常也不健康,絕非台灣之福」 你確定北京喜歡聽到這句?
選舉結果,不論是中國「環球時報」定調的「不是台獨的勝利」,還是「大定元」定調的「親中沒有未來」,都是自欺欺人。
這次的選舉,很顯然就是台獨的勝利;那麼民進黨堅持反中會不會影響 2016 呢?
我認為關鍵就是國民黨。 如果國民黨怕了,不再把親中當成主路線。那民進黨再挑起反中情結,就反而會讓人懷疑他執政的風險。 所以反而得展示出「也能處理中國問題」的形象。
但如果國民黨仍然高唱兩岸互動、經濟發展;那民眾就容易被聚焦到「反親中、反財團」的論點裡。 那民進黨就可以大大方方地繼續靠「疑中」、「防中」攻下總統大位。
簡單來說,台灣的未來是艱困的,所以誰登高指向前方,誰就會被加強檢視、而對手只要「懷疑」就能取得利基。
兩頭兼顧、模模糊糊、搖搖擺擺、似有若無的,反而容易順水舟而上。
只是,選了這樣子的政治人物,也未必會是全民之福就是了。
http://www.want-daily.com/portal.php?mod=view&aid=134974
北京不急 台別自亂陣腳
2014-12-2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49| 評論數: 0 |原作者: 簡立欣
台灣九合一選舉投票當天,中共黨媒《環球時報》就口氣強硬地說,不管台灣選成怎麼樣,也不會打亂大陸的節奏。撇開語氣和措詞不看,《環時》的說法反映了一定程度上的兩岸情勢:北京不急,只有台灣急,因為台灣沒有時間了。
許多人注意到這一點:此次六都民進黨總得票近48%,而民進黨選得最好的一次是2004年總統大選50.11%;國民黨此次40%,而國民黨選得最好的一次是2008年總統大選58.44%。換句話說,不是民進黨選得多好,而是國民黨掉多少票,國民黨必須從自身找原因。
台灣必須重穩陣腳,包括國民黨必須重新站起來,一黨獨大的政黨政治既不正常也不健康,絕非台灣之福;國會不能再繼續空轉,行政機構必須主動出擊;最重要的是,民進黨必須磨合出一套台灣滿意、美國接受、中國忍受的兩岸政策。這樣,或許台灣還能掙得一點喘息空間。
黃柏翰 臉書發言 2014-12-5
所以我覺得,即便是所謂知識份子,理性都還是真的很有限。
之前我說,不論是環時的「大選的結果,不是台獨的勝利」,還是大紀元的「親中在台灣沒有未來」都是自欺欺人;林飛帆的這篇感嘆,也一樣,自欺欺人。
人貴自知,「對自己誠實」是理性最關鍵的一步;台灣的學運,到後來是靠什麼吸引人群支持的,他們自己不清楚嗎? 還是不願意面對?
他說:「兩岸服貿協議、貨貿協議、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財政健全方案、桃園航空城……這些不就正是過去一段時間台灣公民社會極力阻擋的政策嗎? 」
不是。 不要忘了,學運「沒有反服貿,是反對黑箱服貿」、
「不是反都更,是反對和大財團勾結的都更」、
「不是反自經區,是反對圖利大財團的自經區」。
整個學運,說起來並不是反服貿、反貨貿、反自由經濟示範區,因為這些太難了;你要反自經區,首先,你要搞懂台灣產業發展、未來展望、現有危機、自經區細則、國外範例……
但你要「反黑心自經區」就簡單多了,你只要找到一點「看起來有黑心」就可以反對;甚至只要「不相信政府」你就可以反對。
所以學運根本沒有在反對這些真實的、複雜的政策議題;學運是「反黑心」、「反黑箱」、「反圖利財團」
而學運的壯大,靠的是把這政策跟「陰謀」、「圖利有錢人」、「大財團」、「欺負窮人」、「只是想討好中國」結合。
根本就沒有直擊進「服貿的必要、貨貿的必要、自經區的設定、財政健全方案的細節、航空城的利與弊」和這些政策的修改方式、配套、替代方案……
然後林飛帆現在說「兩岸服貿協議、貨貿協議、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財政健全方案、桃園航空城……這些不就正是過去一段時間台灣公民社會極力阻擋的政策嗎?」
我看了真的為人類這種生物感到可卑,也為「政治」這件事的價值存疑。
就連知識份子,對自己的想法、對自己做過的事,都無法理性看待;更何況別人行為的本心、更何況去判斷「對全社會有益的事」?
北京將失去台港一整代人
蘋果日報 2014年12月02日00:03
作者:張可(台灣大學陸生博士生)
選舉終於塵埃落定,台北又要從喧囂歸於沉寂,這使我想起最近發生在身邊的兩則故事。
第一則故事,是台北的選前之夜。我的陸生小夥伴從候選人的現場回來,她們告訴我說,在執政黨的造勢晚會上,她們幾乎看不到同齡的年輕人,充斥在現場的,基本上都是中年或者中年以上,而她們則被當作是年輕的支持者,備受身邊叔叔阿姨們的優待。
另一個故事,發生在我去看的長安國小開投票所,那時有很多中老年人,也有一些穿著印有柯文哲LOGO的青年學生站在那裡監票。這時候,有一張蓋在6號選票上的印章帶有重影,這引起了同學們的異議,而在場的選務人員並不這樣認為。就在這時,一位監票的女同學拿出中選會印發的指導手冊,認為根據認定標準這張應該算廢票。最後,經過討論,選務人員認定其為廢票,整個過程平和,沒有爭吵。
「作為楔子的青年世代」
這樣的結果,與其說是國民黨敗在民進黨的手上,不如說是國民黨在面對來自於青年所發動的公民力量的全面性崩盤,而其中最致命的論述,就是一直在年輕人中口耳相傳的兩岸政治統戰和經濟買辦的故事。
我的一位藍營同學投完柯文哲之後,笑瞇瞇的對我說:「很不幸哦,你們(北京)從2004到2012,剛剛弄明白台灣選舉的基本規律,現在青年人變了,整個都變了,你們全部又要重新來過了。」
假如從台北的結果看,這一代的台灣年輕人,他們已經開始出現跳出政黨二元結構限制的行動可能,伴隨著PTT、Facebook為主的網路社群動員的出現,以及素人政治的登場,也使得他們看到基層青年參與政治的可能性,而這近三十年來破繭而出的「台灣主體性」論述,也有了實現其可能的新載體。
我的台灣同學在臉書上說:「你我該支持的,不是國民黨,也不是民進黨,而是更好的台灣。」台北的一場選舉,就是他們向這個藍綠二元結構,釘下去的第一個楔子。
「失去青年一代人」
反觀香港,佔領中環運動從九月底一直延燒到今天,恐怕已經超出所有人的預料。「佔中」從純粹的定點佔領,逐漸有變成全面性公民不合作運動的趨勢,他們站在旺角的人行道上,通過不斷臨時性的佔領運動,用打游擊的方式來消耗國家機器的力量,不斷增加香港政府的管制成本。而造成這一切的,還是香港的青年一代人。
對於這些香港和台灣的青年來說,他們很多接受了「祖國」吃香喝辣的招待,在領略偉大祖國的「大好河山」回去之後,仍舊票投在野黨,我要真普選。對他們而言,面對那些核心的價值,打任何經濟牌已然是不起作用了。而北京從頭至尾,除了經濟與統戰的乾癟論述之外,從來就沒有能夠建構一種能夠在青年人心中形成主流的話語。
晚間,我在大陸的微信上發了一則狀態,內容說我們即將失去台灣和香港的青年,不一會兒我的大陸同學,在下面回復了一則狀態:「反正大陸的年輕人也差不多快輸掉了,今天是不是可以唱綠島小夜曲了……」
余澤霖 臉書回應 2014-12-5
你說的是一個結構的問題,時到今日經濟問題普遍困擾著兩岸三地。但本文談到的是一個價值觀之下的問題,因為台港的年輕一代與我們不一樣,他們生活在一個依然富足的年代,哪怕經濟糟糕,但基本的經濟盤還是在的,這就是所謂的經濟基礎,他並非是不存在的。
而我覺得今天台港的青年思考的更多是一個價值面向的東西,是一種堅持和捍衛的過程,而對於他們而言,價值的意義是遠勝於麵包的
蕭明福 臉書回應 2014-12-5
台灣人以生命為代價,前仆後繼才有今天的民主;香港正走上同樣的道路(開始絕食);中國的年輕人在六四之後民主之火就熄了,只好繼續失落。民主不會自動降臨,要有人敢以生命為代價
來爭取;中國的命運操之在中國的青年,你又會怎麼做呢
【沃草】陸客自由行管控徒具虛文
【沃草╱綜合報導】2014.12.04 08:33 pm
內政部表示,會書面審查自由行陸客的職業、財力證明、行程表,國民黨籍立法委員江啟臣質疑,形式上的審查完全不能保密防諜,國民黨籍立法委員詹凱臣也詰問,「情報人員會寫自己是情報人員嗎?」要求行政機構提出完整的解決辦法。
今(4)日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上,針對「中國前官員以商人身分來台自由行,進入中華電信機房攝影」一事進行檢討。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副署長何榮村表示,會書面審查來台陸客的職業、財力證明、行程表,國民黨籍立法委員江啟臣對此質疑,參訪中華電信完全不在這名中國前官員的行程上,形式上的審查完全不能保密防諜,「職業可以亂掰,你叫他寫清楚有什麼用?」國民黨籍立法委員詹凱臣也詰問,「情報人員會寫自己是情報人員嗎?」要求行政機構提出完整的解決辦法。
民進黨籍立法委員蔡煌瑯爆料,今年十月下旬,在中華電信機房囂張拍照、上傳微博炫耀的陸客吳昕,是福建莆田市荔城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以《中華驕子》雜誌社莆田辦事處主任名義申請自由行來台,該雜誌則有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題字簽名。何榮村也證實,吳昕以雜誌社主管身分,申請來台自由行已達三次之多。
自由行陸客行程表、身分證明徒具虛文
今年陸客自由行上看108萬人次,有84人沒有定時返回,目前還有52人下落不明。何榮村表示,一天有4,000名陸客自由行的配額,政府方面有18個站點、一個檢查員一天平均審查100件。「你審查的這些是書面文件,要怎麼發現對方是共諜?行程表會照著行程走嗎?」江啟臣質疑,書面文件由旅行社準備好,第一次通過審核後,之後同一個人的申請都會照案通過,何榮村也承認,「通常不會照行程走,大陸只是把申請文件掃瞄過來…會有疏漏啦!」
至於確認某一名陸客是共諜後,要怎麼應對?何榮村說,「他入境我們(治安單位)會再來抓他。」並且通知各個服務站遵照新的SOP,去訪視、查察陸客是否真有抵達台灣的各個行程地點。「他不再入境,要怎樣抓他?你們前端沒做好,就是情治單位被累死。」江啟臣反問移民署,書面審查的「職業」欄讓申請者自由心證填寫,目前兩岸政府並沒有實質簽約與互信,無從查證對方提供的資料是否正確,他建議內政部、國安局要擬定更確切的方案,例如由台灣在地機構、公司提出保證。
書面作業難以斷定身分
國民黨籍立法委員詹凱臣針對「中華電信機房被中國前官員闖入、攝影」一案,表示最小的問題從一名中華電信的工程師在旅館認識一個中國人,然後對方來台灣自由行,就順道去工程師工作的機房拍照,「這不會太巧合嗎?我覺得這很荒唐。」
詹凱臣直指在申請資料上,完全看不出來吳昕以前究竟是做哪些工作,「情報人員會寫自己是情報人員嗎?你們(內政部)都是看旅行社提供的身分嗎?」聽到吳榮村直承「對」,詹凱臣傻眼反問,「對?!你們不覺得這樣有問題嗎?」
-
沃草(Watchout)希望做一個農夫,提供公民更好的參與時政的平台和工具,在這公民社會的土壤施肥灌溉,讓這個理想的種子在每個人心中萌芽滋長,建立真正的公民社會。
批踢踢-大陸網民對國民黨敗選 武力犯台的看法
作者 Kimdaichi (金田一)
標題 [爆卦] 大陸網民對國民黨敗選 武力犯台的看法
時間 Mon Dec 1 22:08:14 2014
這兩天台灣大選結束,民進黨重返執政舞台,上微博看了一下大陸鄉民的看法
雖然還是不乏有智障,鼓吹中共可以趁勢武力犯台,清掃台獨勢力
不過大陸人民思維這幾年的進化也有夠快,已經不像以前一樣那麼好呼攏了
說到底,兩岸平民都是政治權貴操弄下的犧牲者
雙方可以和平理性的看待,其實是最好的結局
也期許台灣人的思維也可以持續提升
未來的大陸人,也許漸漸的不是台灣人傳統想像中的大陸人了
司馬平邦 著名時政、影視評論人、天農網CEO、中國名博沙龍常務副主席
國民黨在臺灣選舉中又敗了,直接的危害是有可能一個支持台獨的政黨要上臺,大陸必須做好兩手準備,一個是打,用武力收回,另一個是積極培養造就一個“統一黨”,直接參與臺灣選舉,不要再寄希望於臺灣的任何一家舊黨派,還是鄧小平的那句話說得好,兩手都要硬。
劉衛抗淩:打打打,必須打,不打不是中國人,到時候請這逼癢的樓主和他全家一定要上前線 讚41
常八九1976:你家主子在黨員遍地的地方都不敢選舉,還敢組黨去臺灣選?別吹牛逼了。打?讓徐才厚帶兵打? 讚41
Dyyxw:我很少罵人,但看你的確是個傻逼 讚31
真心牛牛2012:敢打嗎?不打還能苟延殘喘,一打估計搶來的江山就不保嘍。sB! 讚29
大灰熊小窩:你以為這麼容易麼?培養個統一黨,你以為香港麼?臺灣人民百分之95不支持統一的,你當人家傻的?打仗你貴黨也沒這個把握收復臺灣,收復臺灣幹嘛呢?中華文化已經被貴黨毀了,讓中華文化在對岸留顆種子吧! 讚28
澆花的胖狐狸: SB,我沒有北京戶口,家裡也沒有幾個億!憑啥我先上? 要去打仗,你司馬家先上!等你掛了,我睡你老婆打你孩子! 讚9
荷蘭豬187: 將軍們跳樓的跳樓,被抓的被抓,還打個球啊? 讚9
二氯甲烷:對司馬的論點深不以為然。臺灣是目前中華文明的民主僅存的碩果,它的存在恰恰證明了我們的傳統不會不適合民主的。當權政黨選舉失利而沒有出現政治和社會動盪,正說明民主社會走向成熟了。設身處地的想,如果我是臺灣人,統也好獨也罷,我都希望自己居住土地的未來走向我說了算,而不是外人指手畫腳。 讚10
錯落有致1122:臺灣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在選舉後的一句話:〝如果不站在人民這邊,人民會隨時把權力收回去。 讚10
fisherym:如果是大陸支持的政黨想在臺灣大贏選戰,幾乎沒有可能。因為,如果大陸也搞選舉,連共產黨自己都要失敗。那共產黨支持的政黨又有何把握在臺灣贏得選舉呢。讚5
DF21F:全球化的經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現今中美的貿易量來說對華全面禁運對美經濟無異是慢性自殺,現在的中國可是美半數盟國的最大交易夥伴,為了一個臺灣問題值不值得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韓國等國對華實行全面貿易制裁?畢竟上述國家沒有一個否認臺灣是屬於中國的。 讚5
平頭佛洛伊德:說不定打不過臺灣。。。 讚4
小胖雙月鳥:有種開放13億人投票! 讚4
_頂針兒_:有一類人說話就跟鄧小平南巡講話一樣的口氣。。。。。。不知道藥停了,還是藥一直沒停的緣故。
浚舟啊:回復@黃小口:對,我也是這麼理解的,在我看來,只要人民有自由,有平等,有安居樂業,誰執政根本不重要,本國人,外國人,甚至是條狗,又有什麼關係?
破網就用無界一點通:博主很幼稚,武力攻台不可能,因為這樣至少會死幾十萬人,現在當兵的沒有以前好忽悠了,培植統一黨更不可能,因為民主制度已深入民心。
聖西羅的嚮往:選了國民黨,臺灣變香港。現在的香港和大陸一個樣,這是臺灣最不想看到的
昂山書計:打吧打吧。打了,有可能就是匪黨的末日來了
三餘的微博:以民主自由統一中國!
CharlieZo:跟流氓土匪一樣的,動不動就耍拳頭。。
司馬平邦: 大陸搞不好臺灣的事就因為你們這些蠢貨充斥在政府裡,你們一邊把大陸比成朝鮮,一邊寄生在體制裡,還他媽好意思搞“政府版”微博!
中國民生權益網: 臺灣人為什麼不願意統一?原因很簡單,讓你去朝鮮,你願意嗎?已所不欲,就別施於他
森林-先生:看到評論我就放心了,什麼雞巴玩意兒。
http://www.weibo.com/1400887105/ByIIS7Qz4?type=comment#_rnd1417442330342
Sina Visitor System
- Dec 02 Tue 2014 11:31
兩岸競合 -- 藍選舉挫敗 民進黨勝選 習近平考慮邀蔡英文訪中; 陸間諜被策反 王善勇逃台; 網民給中共上了一課; 中日韓提升交流 要共用808漢字; 金門落選縣長竟是共諜 (合輯之二百一十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