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王郁琦:樂觀看待明年兩岸互設辦事處

【聯合晚報╱記者甘芝萁/台北報導】2013.04.10 02:58 pm

兩岸互設辦事處籌備多時,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今天說,兩岸互設辦事處是今年與明年兩岸最重要的事件,兩邊已有高度共識,正在進行初步接觸。對於互設辦事處的時程,他表示,明年底以前是樂觀的。

對於王郁琦和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會面,雙方目前仍卡在職稱、官銜的部分,王郁琦說,現在大陸對台方這邊的官員職稱,尤其是部會首長,像陸委會主委在政治敏感的位置,大陸到現在不願意稱呼職銜,如果在公開場合見面,目前還不願意稱他為王主委,可能用「王先生」或其他什麼的。

王郁琦說,目前實際的情況,副首長以下,都已經直接稱官銜了,就是大陸那邊要想通。王郁琦說,跟張志軍的會面沒有時間表,但其實是在大陸的一念之間,轉念的話,就可以水到渠成,沒轉念就有困難。

對於兩岸互設辦事處,他說,兩方還是利用海基會和海協會的名義進駐,但不同的是,雖然掛海基會的招牌在大陸,陸委會的官員也會到裡面上班。


兩會明年互設辦 王郁琦:樂觀

中央社 – 2013年4月10日 上午11:04

(中央社記者翟思嘉台北10日電)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今天表示,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在明年前完成,「應該是樂觀的」。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上午接受電台訪問時說,海峽交流基金會與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互設辦事機構的議題,目前雙方正在初步接觸,因為雙方都有共識,希望盡快促成。

王郁琦指出,兩岸互設辦事機構是今、明兩年兩岸關係最重要的事項之一,但沒有設定時間表;在電台節目主持人追問下,他說,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在明年底之前完成,「應該是樂觀的」。

他又補充說,海基會在大陸設的辦事機構仍是掛海基會招牌,但因大陸官員往往具有民間官方雙重身分,「一套人馬、兩塊招牌」,為求對等尊嚴,陸委會官員也會進駐海基會在大陸的辦事機構辦公,這方面大陸也不持異議。1020410


周美青會彭麗媛? 王郁琦:一步一步來

【聯合晚報╱記者甘芝萁/台北報導】2013.04.10 02:58 pm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今天表示,馬英九總統夫人周美青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會面是個有趣的話題,但因具高度政治敏感性,應一步一步來,一步步往前推進。

王郁琦說,她的確跟過去大陸領導人的妻子,在形象上有很大的不同,是一個滿讓人關注的新角色。

唐湘龍問是否可能安排彭麗媛訪台?王郁琦說,這是個有趣的問題。雖然彭麗媛訪台不涉及國旗、國歌、職稱等問題,但不能否認她訪台的政治敏感性,不亞於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台。既然政治敏感性高於張志軍訪台,有些事情還是要一步一步來,一步一步往前推進。

唐湘龍問周美青與彭麗媛會面的可能,也可在第三地見面。王郁琦說,周美青從2008年開始,這段時間在公益所付出的努力,已是台灣社會共同資產,對偏鄉地區原住民的關心、對棒球支持等,都是台灣社會的共同資產,過去沒有特別期待她扮演官式夫人的角色。若期待她去扮演「官夫人」角色,反而沖淡她長期在公益、弱勢、體育上的形象,是否讓她反而回到過去傳統的角色跟形象。


王郁琦:陸不會接受憲法各表

中央社 – 2013年4月10日 下午8:14

(中央社記者翟思嘉台北10日電)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今天表示,謝長廷提出憲法各表,勇氣值得肯定,但在現實面上,大陸不會接受憲法各表,可能還是要做調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今天接受廣播電台專訪,在回答關於謝長廷提出的兩岸新論述時,做上述看法。

王郁琦說,謝長廷在去年提出「憲法共識」希望藉此取代國民黨在2008年之後提出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在當時的民進黨內氛圍中提出新想法,「要肯定他的努力與勇氣」。

但王郁琦表示,憲法共識從現實面來看,「基本上是兩部憲法,還是談國與國關係,據我們的了解,大陸方面不可能接受」。

他說,「憲法共識」目前在民進黨內也還沒辦法形成多數,且理論在大陸也行不通,可能還要做些調整。不過,政府仍然樂見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有新的思維。1020410


嬰兒奶粉搶手 英國加入限售行列

【經濟日報╱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2013.04.10 05:41 am

繼香港、荷蘭、澳洲等地後,英國也被迫加入奶粉限售行列。據BBC中文網報導,由於大陸近期對外國奶粉的需求激增,英國的零售商開始限量出售嬰兒奶粉。

報導稱,生產Aptamil和Cow and Gate等品牌奶粉的達能公司表示,絕大多數英國零售商目前限定,每消費者只能購買兩罐奶粉。

達能在一份聲明說:「我們了解到,此次激增的需求量來自於私自出口到中國的行為,以滿足中國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食用西方品牌奶粉的需要。」

英國主要超市ASDA、Sainsbury's、特易購(Tesco)和Morrisons都已經開始實施每位顧客限購兩罐奶粉的規定。

大陸生產的嬰幼兒奶粉在2008年遭揭發含三聚氰胺,事件導致六名嬰兒喪生、並引起另外30萬名嬰兒因此造成終生的健康傷害,自此之後外國生產的奶粉就在大陸日益受到歡迎。

BBC指出,從達能方面獲得的訊息,針對英國目前出現的奶粉短缺現象,達能正積極增加產量,以確保旗下品牌的奶粉能充分供應英國市場。


誰在動搖國本?


自由時報 自由評論 2013-4-10

被台美視為高度機密的空軍長程預警雷達,空軍在成軍典禮時竟也邀請前國防大學校長夏瀛洲出席,並進行機密簡報。夏瀛洲何許人也?他就是頻繁穿梭兩岸,向中國解放軍軍官交心說「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的退役將領。奇怪的是,在軍中不時傳出洩密案,共諜案的層級往上升高,馬英九總統屢屢表示「震怒」之際,這位主張「和平統一」的退役將領不但平安無事,還以貴賓身分獲邀參加空軍長程預警雷達成軍典禮,簡直是國共之間的另類「軍事互信機制」!

此舉非常不當,甚為明顯,故朝野立委都有所批評,指稱不僅危及機密安全,還會讓官兵敵我不分,嚴重打擊士氣。不過,夏瀛洲卻得了便宜還賣乖,聲稱自己根本「懶得看」,日後軍中場合他絕不會再去。國防部則反批媒體報導,且稱要「避免傷害當事人的名譽」,這種論調難道是認同「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嗎?身為三軍統帥的馬英九,既然也似乎極不苟同「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那麼,對於軍方這種敵我不分、打擊士氣之舉,難道可以毫無表示嗎?這次難道完全沒有「震怒」嗎?

諷刺的是,馬英九上任之後,國防部高喊「為中華民國生存發展而戰,為台澎金馬百姓安全福祉而戰」;如今,國防部卻為高喊「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的退役將領的「名譽」而戰。這就不禁令人擔心,將來一旦中國武力攻台,他們的槍口會朝向哪一邊?這也難怪,本月初馬英九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對方竟提問:「您是否會擔心美國因考量北京可能竊取情資而不出售F-16予台灣?」此一提問側面證明了,我國從軍隊到三軍統帥的國家認同都遭國際質疑,真有動搖國本之虞

五年多來,馬英九路線已將台灣帶向險境,習近平接班後也磨刀霍霍要收割統戰成果了。正當此時,民進黨卻有高層揚言:該黨過去的兩岸政策失敗應該檢討,若完全照過去,憑什麼以後可重返執政?若不能重返執政,台灣的未來與人民的利益要如何保障?此話講得冠冕堂皇,實質上又是一種向中國傾斜的華麗包裝。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中國硬以「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強加於人,亦即要求民進黨放棄捍衛台灣主權的立場,但民進黨畢竟堅持一邊一國,不如五年來主權不斷流失。這是失敗嗎?這是誰的失敗?

去年初大選結束以來,民進黨內一直有敗在中國政策,因此必須調整兩岸政策之說。危險的是,有些人竟主張鬆動國家認同,向一中原則挪移,而其用意是幻想跟國民黨競討中國的歡心,彷彿二女共侍一夫。我們真的無法理解,這種莫測高深的調整,如何保障台灣的未來與人民的利益?這種宛如加碼博取中國關愛的舉動,如何說服人民讓民進黨重返執政?甚而,民進黨也搞憲法一中、一國兩市等等,那麼,將來要如何批評國民黨的終統路線?有何資格批評「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

台灣是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它是由二千三百萬人組成的民主國家,絕大多數民意反併吞,並拒絕以一國兩區自我矮化。這也是為什麼,馬英九即使懷有「中國夢」,仍須拋出「不統」的煙霧彈,讓人誤以為他的所作所為「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馬英九想盡辦法要掩飾他的終統路線,乃是因為他深知台灣的主流民意與之相反。在這種情況下,民進黨若反而或明或暗向中國傾斜,不要說馬英九們、夏瀛洲們會反唇相譏,一旦出現「國民黨、民進黨都是中國黨」的情況,幾乎可以確定「中國民進黨」永遠別想實現「執政夢」!


賣國大罪!

自由時報 自由評論 2013-4-10

常穿梭兩岸的國軍退役老將說,「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既然是「同國」軍隊,那麼,國共兩軍分享台灣國防機密,也就無所謂、甚至理所當然了?這種混淆敵我的投降主義言論,根本就是賣國求榮、罪惡通天!

台美兩國皆視為高度機密的空軍長程預警雷達,今年二月正式啟用,在成軍典禮上,訪問中國時曾因「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等言論,引發重大爭議的前國防大學校長夏瀛洲,竟也受邀出席並聽取機密簡報,引發各方強烈批判,認為將混淆敵我意識,讓士兵不知為何而戰,更嚴重損害台美軍事互信!

消息曝光後,夏瀛洲輕描淡寫的說,簡報毫無機密可言,自己根本「懶得看」;國防部也辯稱,所邀對象都是「空軍前輩」,活動內容未涉機密,無洩密之虞云云。「保防預警雷達」已大響,國防機密恐不保,而軍方的輕忽心態,令人更擔心!

試想,穿梭兩岸的國軍退將,去中國,與共軍將領酒酣耳熱,唱和「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恬不知恥的退將,回台灣,又以「前輩」身分,備受軍方禮遇,與「後輩」國軍現役將領分享機密,國防機密不設防,源源輸送「中國軍」,簡直令人不寒而慄。

共軍併吞台灣、消滅中華民國的目標從未改變,是台灣生存發展的最大威脅,一些退將當年把「反攻大陸、消滅共匪」掛嘴邊,更教育基層小兵們要殺共匪,於今,搖身一變,竟與共軍同唱中國軍,真是無恥的東西!


內神通外鬼

自由時報 自由評論 2013-4-10

中國對台統戰班子近年大走狗屎運,他們僥倖碰到了「一個中國振興中華」的連戰,又碰到了「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馬英九。不管是以通促統、以商圍政、以民逼官,還是入島、入戶、入腦,所有的統戰招數,幾乎「馬上立功」、「連戰皆捷」。

連戰和胡錦濤見面後,台灣味變淡了。馬英九則自認他是「炎黃世冑」、「中華民族」,在政策上大幅開放中國旅客、中國學生、中國資金、中國配偶;後果,台灣人自負。

開放中客來台,美其名創造觀光產值;但其中潛藏多少特務?搜羅多少情資?過去遮遮掩掩,假借名目來台者,而今如入無人之境,國安局長蔡得勝三月間在立法院報告,暗指匪諜橫行,「到處都有很多不該來的人」,就是對這項政策最強有力的諫言!

馬英九有個綺夢,幻想改變中國。他開放中生來台,目標萬人,希冀他們學成後改造中國的政治環境,為此特別自欺欺人的設了一個「三限六不」的要件,騙完立委後就不算數。

開放中資來台,等於為北京對台的經濟統戰打通任督二脈,慢慢地,紅色資本將會席捲許多台灣產業;接下來滲入,進而扎根;而後買下公職、買下政黨、買下台灣,不戰而屈人之兵。

明天,立法院要審查兩岸條例修正草案,馬政府提案主張不必放棄「中華人民共和國」身分的中配,四年就可以拿到台灣的身分證,毫不考慮國安與公平,圖謀的是想得到這些擁有跨國身分「超級大國民」的鐵票。

面對中國,馬英九政府,滿朝文武,盡是卑躬屈膝之輩;黨國後裔,無非江河日下之流。推出的這些政策,難道不是「內神通外鬼」?有權監督政府的立委諸公,難道甘當馬的應聲蟲?配合北京統戰的法案,難道不該否決?(作者陳杉榮,資深新聞工作者)


自由時報的困境

2013-4-1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1| 評論數: 0

90年代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後,在經濟全球化及網路科技兩大趨勢導引下,人類的生活方式與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都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變」已成為現代社會唯一的「不變」,無論個人或企業都必須不斷自我調整,否則很快會被「變」淘汰。在變動的社會,我們必須把眼光往前方移動,換句話說,我們不能只看歷史不看未來,尤其報紙,是所有媒體中最具有社會教育與意見整合功能的類項,更不該沉溺在歷史中不能自拔,但台灣卻有一份活在歷史中的報紙。

《自由時報》就是沉浸在冷戰思維卻不自覺的報紙,總是以「歷史重演」方式看待當下事務的發展,這不只會誤導讀者,讓讀者看不清世界的發展、看不清國家的方向、看不清環境的變化,讀久了這種報紙,最後會誤己誤國。

就以4月9日一篇〈變色龍到處爬行〉短評為例,用簡單的「馬英九總統以蔣經國傳人自居,但坐上大位後的政策,卻完全背離蔣氏父子的路線」一句話定位馬總統是「變色龍」。這不只是汙辱馬總統,更是對讀者常識的汙辱。

試想,如果馬總統不「背離蔣氏父子的路線」,繼續走「蔣氏父子的路線」,台灣重回國民黨威權體制統治,不要說《自由時報》不可能批評馬總統,以《自由時報》大老闆林榮三靠炒地皮獲利的經營手法,恐怕仍然得像過去一樣,必須擁抱國民黨「忍辱偷生」,爭取監察院副院長職位以保護企業利益。在國民黨威權體制下,林榮三敢站在馬英九對立面嗎?一個從擁抱國民黨轉向台獨的炒地皮老闆,難道不是「變色龍」嗎?馬英九順著民主道路走一條跟「蔣氏父子」不一樣的道路,怎麼可以被《自由時報》戴上「變色龍」的沉重大帽呢?

再說,該篇評論還說,蔣氏父子為了反共,「將赤色勢力拒於門外」,但這只是部分事實。蔣中正堅決「將赤色勢力拒於門外」,既是國共內戰的延續,更是全球冷戰格局的一環,蔣經國晚年在美中聯手抗蘇造成的戰略格局變動壓力下,不得不開放老兵赴大陸探親,《自由時報》為什麼不罵蔣經國背離蔣中正路線呢?

不合邏輯的評論顯見《自由時報》是沒有邏輯的報紙,其實《自由時報》的困境也是民進黨的困境,人不能活在歷史陰影中,更不能為了自我說服並說服別人,就只採信部分事實。

( 歷史不會重演嗎? 能不能給我科學證據證明歷史不會重演? )


欠錢不用坐牢 澳門也深受其害

來源: 郝曉聞的日誌 2013-4-11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為爭取中國賭客,新加坡政府在3年前開放博弈產業,當地兩家賭場光是去年的獲利便超過59億美元(約1766億元台幣)。然而除了豐厚的獲利,新加坡賭場卻也面臨部分VIP級的中國賭客,在欠下大批賭債後悄悄離境,形成「債留新加坡」,業者求償無門的風險。

路透昨報導,在新加坡聖淘沙(位於聖淘沙名勝世界)與金沙兩間賭場裡,有超過一半的的VIP級賭博金額都來自中國賭客,且在中國豪客加持下,兩家賭場短短3年內,每年獲利已直追美國拉斯維加斯所有賭場的獲利總額。然而,中國賭客帶來的不僅是豪賭資金,還連帶製造大量的賭債。

例如聖淘沙賭場去年便將一名中國VIP賭客郭小昆(Kuok Sio Kun,音譯)告上法院,欲索討高達180萬美元(約5391萬元台幣)的賭債。

無法押回星受審

然而,由於新加坡政府將賭博視為特許產業,對賭場與賭客間的債務糾紛僅屬民事案件而非刑事案件,賭客欠債不但毋須坐牢,且只要離開新加坡,賭場幾乎沒有辦法追回賭債。

中國當局視賭博為非法行為,因此被欠債的新加坡賭場無法透過司法互助等方式,請求中國當局協助將欠債的中國賭客押回星國受審。負責郭案的律師說:「我已經做了一切努力,但還是一籌莫展」。

上海女富商挨告

實際上,慘遭中國賭客欠下大筆爛帳的,不只有新加坡賭場,澳門賭場也深受其害。澳門美高梅日前便將兩名中國富豪告上法院追賭債,其一是中國金融投資公司「融眾集團」董事長謝小青,另一人則是曾登上胡潤富豪榜的上海女富商鄒蘊玉,她是中國高遠置業公司實際控制人。


兩岸防疫合作都是空話

自由時報 自由評論 2013-4-11

中國爆發了H7N9禽流感,截至目前為止,中國官方公布已有三十三例確診病例,其中九人死亡,這個數據是否真實,背後是否存在龐大的黑數?連中國人民都半信半疑,網路上開始出現各種未經證實的傳言,並且已遭中國政府封鎖與逮捕。SARS、H7N9等重大疫情的陸續發生,暴露了這個崛起的大國,在環境治理與文明條件上,遠超過外界想像的封閉與落後,確實堪稱「脆弱的強權」。

這個強權之所以脆弱,有一點非常值得一書。這次H7N9病例的出現,早在二月中旬即已為中國官方所掌握,兩例並分別在三月四日與十日陸續死亡,但是中國卻遲至三月三十一日才對世界衛生組織(WHO)通報。回顧推算,人類因感染此一禽類病毒致死的首例出現,與三月三日召開、三月十二日閉幕的人大政協兩會舉行時間完全重疊,而這正是中國「胡下習上」改朝換代的重大日子,是否因此使得北京當局無暇輕忽或刻意延誤疫情的通報?應屬合理的懷疑。中國隱匿疫情的舉措,讓香港特區居民大為不滿,公開斥責這等同於殺人行為,說明以政治凌駕專業、甚至因而凌駕生命的錯誤非同小可,為現代社會所不取。

中國是目前新型禽流感病毒株最複雜的國家,境內包括H5、H7、H9都有,其中H7、H9在全球尚無疫苗可用,加以人為政策的失當,構成惡性循環。台灣在這鄰國之旁,人員流動頻繁,無疑構成防疫網絡上的巨大挑戰,此時持續保持專業判准與技術優勢,非常關鍵,絕對不能也出現政治凌駕專業的愚蠢。最近,馬總統在接見一群美國戰略專家時說:「兩岸已經簽了十八項協議,未來希望能夠進一步合作發展H7N9疫苗。」這番話讓不少人倒抽一口冷氣,必須再次提醒:外行千萬不要胡亂指揮內行。

身為國家元首,與其多言,應該先自省:這次台灣有沒有比各國提早取得任何有關H7N9的資訊?既然馬政府與中國簽有十八項協議,何以台灣仍然要繞遠路,必須等到中國願意告訴WHO之後,才能了解狀況?時序已屆四月中旬,除了衛生署收到對岸一紙公文,中國分享的病毒株到手了沒有?兩年前兩岸更簽有「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台灣兩位專家到了中國怎麼無法及時把病毒株帶回?十八項協議豈不如同壁紙妝點好看?台灣與中國若要共同發展疫苗,以國內的技術水準,馬所謂的「合作」,說穿了是「協助」,在此情況下,何以中國還拖拖拉拉、擺譜作勢,台灣卻只能委言相應,低聲安撫?這又是什麼樣的關係?

撇開馬英九的政治,回到衛生署的專業,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徑。專家們主張經由WHO或美國疾病管制局直接取得已經減毒、純化、動物實驗的疫苗株,來提供國內廠商生產疫苗,比較具備時效性,台美的合作關係早有默契,時程可確實掌控,因此衛生部門並不屬意採取以中國的病毒株、花八星期自製疫苗株、再研發疫苗的程序,即使中國日後願意提供台灣野生的病毒株,也傾向用來做快篩試劑,做為協助診斷之用。這個決策,必有防疫部門長年的經驗與自有的學養為依據,研究「釣魚台列嶼東海劃界問題」的人怎麼可以亂點鴛鴦譜,甚至還對著外國訪賓大放厥詞?

馬英九若秉於職責,該做的事很多,若要談「兩岸合作」,是不是該先自我要求何時可以令中國同意把疫情通報系統建立起來,讓台灣在第一時間掌握疫情,立即啟動防疫體系的運作,以保障國人健康?誠實、透明,不只是國與國之間累積互信的第一步,也是中國自身邁向文明、告別脆弱最基本的前提,這些ABC沒有,再多的伶牙俐齒,能言善道,也只是口腔的機械動作,沒人想懂,也沒人要聽!


兩岸金融合作下一步

2013-4-1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6| 評論數: 0

兩岸第三次「金銀會」為雙方銀行業者爭取到不少優惠的市場准入條件,首波登陸台資銀行已陸續開辦「全面性人民幣業務」;登陸的台資銀行希望在大陸成立更多分行,也有希望實現。

台資銀行布局大陸,從分行、子行、租賃到村鎮銀行,經營業態將愈加豐富;中國工商銀行日前宣布,參股永豐銀行20﹪股權,創大陸銀行來台參股的首例,兩岸銀行交流春暖花開。

下個階段兩岸金融合作應朝「鞏固互信」方向邁進。然而,台灣內部仍有許多人對深化金融交流充滿疑慮,擔心大陸銀行來台參股是「奪取經營權」;設立分行是「竊取客戶資料」,這股壓力成為兩岸進一步開放市場的阻礙。

金銀三會雖提高陸銀參股國內銀行、金控的持股比率,由5﹪升至10﹪,但在「恐中」的政治壓力下,未來能否能提高到20﹪,即一般外資銀行的標準,充滿變數。而且,我方還限制陸銀來台只能設立據點、參股「二選一」,這又是一個歧視。

兩岸往來大門既已開啟,就要真心對待,視對方為合作夥伴,而非洪水猛獸,把陸銀的舉手投足都看作包藏禍心、企圖吞併台灣的陰謀。這種冷戰時期的敵我舊思維不除,要如何鞏固互信?相互猜疑,豈是交流之道?

要了解到,經過三次金銀會後,台灣金融市場對大陸開放程度雖已提高不少,但和其他外資銀行相較仍有落差。在台灣金融業規模處於劣勢情形下,如果寄望大陸繼續給予我方更多「讓利」,就要展現「兄弟情」,要拋棄成見,至少和其他外資銀行一視同仁。

最重要的是,台灣應想清楚,要用什麼心態和大陸打交道?大陸對我方處處歧視的態度,還有多少耐性?我們還有多少籌碼,和大陸討價還價?可打的牌已非常有限,不如展現鞏固深化彼此合作的誠意,讓陸銀在台灣享受應有的待遇,兩岸銀行行業合作之路,才能走的更深遠。

( 上面這篇是幫對岸敲鑼打鼓的嗎? )


許信良:陸委會主委的名字 我就是記不起來…

NOWnews – 2013年4月12日 下午1:24

記者林修卉/台北報導

「我覺得馬英九很奇怪,為什麼在第二任期破壞兩岸關係?」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今(12)日發表萬言書,提到兩岸人事,直呼,「陸委會主委的名字,我就是記不起來,他叫什麼名字?」

許信良憂心台灣的未來,閉關10天寫下「台灣現在怎麼辦?」萬言書。他氣憤說,馬英九總統第一任期唯一可被稱道的政績,就是改善兩岸關係,但才剛連任就一再宣示不進行政治對話,還任用不適當的人處理兩岸關係,破壞兩岸關係。

許信良突然卡住,問現場記者,「陸委會主委叫什麼名字?」記者回答:「王郁琦!」他接著說,「像王郁琦和林中森這種人,你覺得適當嗎?」

第二次又提到兩岸人事,許信良又問,「林中森和那個王什麼的?」現場記者提醒說,「王郁琦!」

在記者會結束以後,有記者笑問,「你記得陸委會主委叫什麼名字?」許信良坦言,「陸委會主委的名字,我就是記不起來,他叫什麼名字?」


中國來台設處 黃昆輝:為共諜開路

自由時報 2013-4-12

政院通過草案 享有豁免保障

〔記者邱燕玲、蘇永耀/台北報導〕行政院院會昨通過「大陸地區處理兩岸人民往來事務機構在台灣地區設立分支機構條例草案」,賦予中國海協會來台設辦事處的法源;基於對等原則,草案明定未來中國海協會來台設立的分支機構與人員享有「館舍不可侵犯」、「免於民事、刑事及行政管轄」等保障。草案將送立法院審議。

曾任陸委會主委的台聯黨主席黃昆輝昨批判,馬政府完全忽略中國意圖併吞台灣的敵意,讓其來台設辦事處,還提供豁免及禮遇,這等於給「共諜」開了一條大路走,這不就是配合中國併吞台灣嗎?

民進黨立委也質疑,若辦事處不具對等的領事、簽證功能,那只是空殼。立委陳其邁說,台灣用法律去規範中國在台的辦事處,但中國是人治國家,如何確保台灣辦事處的地位與待遇?陸委會黑箱作業,恐怕最後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黑箱作業 「賠了夫人又折兵」

陸委會希望據此條例草案,要求中方對我海基會到中國設立辦事處時,也給予「對等待遇」,但中方尚未同意,須待兩岸兩會協商時才能確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在行政院院會後記者會上表示,兩岸之間當然是簽協議最好,尤其是重大事項,「但是我現在不能做保證」。

張顯耀表示,兩岸兩會在今年一月底與三月中旬召開過兩次非正式協商,至於正式協商「即日起啟動」;媒體再追問「先簽協議還是先立法?」張顯耀說,沒有先什麼後什麼的問題,同時併進。

陸委會對「大陸地區處理兩岸人民往來事務機構在台灣地區設立分支機構條例草案」內容保密到家,全案前天傍晚五點才解密,行政院昨也未將此案列入院會公開議程,通過後才正式對外公布。

根據草案,中方來台設立分支機構須經主管機關陸委會許可,許可時應注意是否符合國家利益及對等原則,以及是否具有處理兩岸人民往來事務的需要。分支機構派駐或僱用人員,或之後更換人員,都須經陸委會同意。

陸委會盼中國 給我對等待遇

未來海協會若在台設立分支機構,得享有「館舍不可侵犯,非經負責人同意,不得入內」、「財產免於搜索、扣押、執行及徵收」、「檔案文件不可侵犯」、「免於民事、刑事及行政管轄」等保障。

分支機構人員則享有「免於因執行職務而發生的民事及刑事管轄」、「職務上之所得、購取物品、第一次到達台灣地區所攜帶之自用物品暨行李,得享有稅捐徵免」等保障及便利措施。

至於海基會到中國設立辦事處是否有法源?張顯耀說,依據海基會和陸委會的組織章程都已有法條規定可設立駐外機構,目前正在進一步審視法源是否足夠。

張顯耀表示,設立分支機構沒有時間表,會儘早設立;至於中方是否會比照給予我方相同待遇?張顯耀說,草案中出現三次「得依對等原則」文字,我方也會秉持對等、互利、尊嚴、安全四原則,若對方享有此保障與便利,我方也一定同等享有。

張顯耀說,未來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的業務項目不只是旅遊,還包括經貿、文化、教育、交流聯繫、急難救助等,是一「綜合性、服務性、實質性」的辦事機構。


中國來台設處 黃昆輝:馬政府偷跑 蔑視國會

自由時報 2013-4-12

海基會去設 無異是逃避監督

〔記者蘇永耀、曾韋禎/台北報導〕馬政府推動修法,為兩岸互設辦事機構鋪路,台聯黨主席黃昆輝昨強調,應堅持互設辦事處就是官方的,不能讓民間機構海基會去設,以逃避監督。但現在國會還沒立法,馬政府就已和對岸商談辦事處,這種偷跑行為不僅違法,更是蔑視國會。

對行政院會通過的草案內容,黃昆輝說,只看到對中國極盡禮遇,還可享有司法管轄的豁免權,並免於民事、刑事及行政管轄,還給予財產檔案文件不可侵犯,免於搜索、扣押及徵收等。由於中國駐外人員具有「多重任務」,今後有了辦事處作為屏障,共諜竊取的台灣機密文件,只要進到中國辦事處,「一切就安了」,也不用想辦法運出境外,馬政府真是幫了一個大忙。

他說,台灣和中國的關係並不是正常國家的關係,連國安局長蔡得勝都說我們的個資可能都被竊了,近來軍中的共諜案不斷,以後台灣也「不需要辦共諜案了」,就統統跑到中國辦事處就好了。

互設辦事處 應堅持官方性質

對於辦事處的定位,黃昆輝表示,我們應堅持互設辦事處就是官方的,不能讓民間機構海基會去設辦事處,以逃避國會的監督,成為兩岸秘密協商的管道。而且,依兩岸條例,要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必須以法律訂之,現在國會還沒立法,馬政府就已和對岸商談辦事處,這種偷跑行為不僅違法,更是蔑視國會。

他也說,辦事處既然有官方性質,就必須能夠核發簽證,補發台灣公民護照,甚至台灣公民在中國遭遇司法案件時提供法律服務等,例如,如果發生像過去台灣民眾鍾鼎邦因參與法輪功被非法拘捕時,我國官員能否要求立即探視等,都是基本要件。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昨在立法院受訪時指出,目前雙方對於互設辦事機構的經貿、文教、聯繫、交流、急難救助協處等功能有很高的共識,其他像辦理旅行證件的實質功能,還在爭取中。

至於海基會赴中設立辦事機構的相關配套措施,王郁琦表示還在整理中,會很快處理。

國民黨立委吳育昇認為這概念上是正確的,若兩岸能在此方向下互設辦事處,能夠有效保障台灣人在中國的種種權益。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表示,兩會互設辦事處,還是著重其功能性,政治性目前尚不成熟。

不過,民進黨立委李俊俋質疑說,若辦事處不具對等的領事、簽證功能,那只是空殼;且中國至今不承認台灣的主權,未來是否能公平對待台灣在中國的辦事處?至於辦事處之功能,竟完全取決於中國的善意,但就以往的經驗看來,最後可能都只是空談而已。


駐台辦像中聯辦? 陸委會:台灣非香港

自由時報 2013-4-12

各界憂心 恐成為中國監控機構

〔記者邱燕玲/台北報導〕海協會來台設立分支機構,外界憂心恐成為像中國駐港「中聯辦」、「新華分社」等監控機構。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昨表示,香港是大陸的特別行政區,台灣與香港和大陸不同,不可能與中聯辦與新華分社相提並論,「這是不同的情況」。

行政院版「大陸地區處理兩岸人民往來事務機構在台灣地區設立分支機構條例草案」昨出爐,草案內容受到諸多質疑。

安全疑慮 張顯耀:全面性評估

外界關切未來海協會來台設立分支機構後,會不會成為像中國駐港「中聯辦」、「新華分社」等具監控、情蒐機構性質的單位?張顯耀說明,當年新華分社是在英國殖民地之下,與現在兩岸的情況截然不同;香港現是大陸的特別行政特區,兩岸的情況也與香港和大陸截然不同,所以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不可能與中聯辦與新華分社相提並論。

張顯耀強調,已成立一跨部會的專案小組,下設安全分組,有關安全疑慮問題,都會進行全面性的評估。

此外,兩岸互設辦事處後,能否簽發簽證或旅行文書?張顯耀表示,立法院、社會大眾、主管機構都認為,若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了,辦證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議題,所以在規劃過程中,關於辦證的過程、內容、種類、屬性等,都做過全面性的檢視與評估。

張顯耀表示,未來若兩岸兩會正式啟動協商,我方一定會全力爭取「一定要有辦證功能」,因為包括急難救助、旅行文書等,國人都有急迫性的需要。他強調,目前兩岸人民往來與經貿互動非常密切,陸委會針對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議題做過多次民調,高達七成國人認為須設立,以便對國人提供即時性的援助與服務工作。


吳釗燮:不具外交功能 互設機構沒意義

自由時報 2013-4-12

記者李宇欣/專訪

前陸委會主委吳釗燮昨評論政院版有關海協會來台設立辦事處的修法內容指出,兩岸互設辦事處必須在外交、對等和互惠的前提下進行,但馬政府說有「九二共識」,互設辦事處就沒有意義可言,我國不需要沒有外交功能的駐台辦事處。

吳釗燮表示,兩岸互設辦事處必須符合三個前提,第一、不能變成香港的中聯辦。第二、應釐清辦事處的位階。第三、兩岸辦事處應遵照國際外交規範。但馬政府已經接受九二共識,中國對於九二共識的解釋又緊扣一個中國原則,因此,兩岸無法在對等互利的情況下平起平坐,而是充滿著政治和統戰意味的辦事處,台灣根本不需要!

他說,北京政府在香港設立中聯辦,若同樣的模式搬到台灣,讓海協會在台設辦事處,性質等於承認統一,如同香港一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和台灣政府透過辦事處,變成上對下的關係,這是「門打開、讓中國統戰」,陸委會也沒有向國人承諾,「將在不損害台灣利益下,兩岸互設辦事處」,況且馬政府的政治誠信度太低,實在令人憂心。

吳釗燮認為,兩岸互設辦事處需具有領事功能,依照國際外交規範,讓雙方代表享受外交禮遇和權利,而不是讓海協會駐台辦事處處理台胞證業務,這是貶低自己、沒有必要。


林保華:未來台灣總統 要看駐台辦臉色

自由時報 2013-4-12

記者李宇欣/專訪

行政院昨通過海協會來台設立辦事機構相關草案,曾在香港從事民主運動的政治評論家林保華昨警告,台灣正在香港化,這是「替北京政府第一時間、直接控制台灣內政開路」,未來台灣的總統,都要看海協會駐台辦事處的臉色來做事。

林保華說,香港有一句諷刺的話,「本來是港人治港,現在卻是『中聯辦』治港」,中聯辦全名為中國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底下還有個「工作委員會」,發展黨組織,將來海協會在台辦機構,勢必會有個工作委員會,專門發展黨組織。

他說,若馬政府讓海協會設立駐台辦事處,台灣就是在複製「港府與中聯辦」的模式,讓北京政府得以在第一時間、直接控制台灣內政,未來台灣的歷任總統,都會籠罩在中國的陰霾之下,這是非常不智的決定、自我矮化。

林保華舉例,未來台灣選舉若發生藍營內部分裂,出現綠營或其他在野黨可能得利的情況,出面協調的人不是藍營大老,而是海協會駐台辦事處,台灣人能忍受這種情況發生嗎?他認為,若兩岸互設辦事處,台灣駐中國的代表只會像「小媳婦」一般,對北京政府連吭一聲都不敢,但中國駐台灣的代表,則會在台灣興風作浪、全面統戰。

林保華揶揄說,唯一的好處,大概就是未來台灣的抗議只要去海協會駐台辦事處就好,因為辦事處的講話比台灣總統還更大聲、辦事處的決策比台灣總統還更重要。


兩岸互設辦事處 包裝政治談判

自由時報 2013-4-12

記者蘇永耀/特稿

馬政府表面說兩岸對等,昨天卻先通過兩岸互設辦事處的法律草案,給予中國海協會人員將來在台的多項豁免特權,我方急於公布,中方未同步說明,既不符對外談判原則,明顯矮人一截;加上辦事處事涉公權力行使,不啻是對兩岸政治談判的正式表態。

我方急於公布內容

不符對外談判原則


兩岸互設辦事處之所以令台灣民眾憂心,主要在於馬政府先設定這是在一中框架的派駐機構,自我設限下,任何隱含政治、主權等駐外機構該有內涵,都盡量排除,在這種為設而設的談判前提下,台灣已居於不利地位,難怪連一個最基本的簽證功能,到現在都談不到。

甚者,以「台灣面積小,中國土地大」、「台灣民主、中國封閉」明顯差異情況,兩岸互設辦事處將讓我方處於極度的國家安全威脅。

屆時中方可利用台灣的民主、多元,積極在台從事佈建及組織等統戰工作,或更容易監控、情蒐台灣各階層,反觀我方人員在中國,可謂「滄海之一粟」,勢必是反過來被中方所層層監控。

二○○八年馬英九當選總統後,兩岸在北京第一次進行兩會高層會商,曾傳出已就互設辦事處達共識,陸委會還立即出面否認,強調應先就經濟議題處理。等於視其為政治議題之一,同時避免設處引發的風險。

目前兩岸尚有ECFA後續經濟議題如服務貿易等還待談判,但北京方面顯然已經不耐煩。先是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一上任就拋兩岸應就政治談判進行對話;剛結束的博鰲論壇我方出席代表蕭萬長也被穿小鞋,包括接機待遇縮水,位次遭到挪後,都看出中國的施壓動作。

敏感時機通過草案

馬政府向北京交心


尤其,美國、日本接連出手,因應台灣過度傾中的失衡態勢,先是台美恢復在TIFA架構下進行貿易談判,日本也與台灣簽署重大的漁業協議,馬政府在此敏感時機「單方面」通過兩岸互設辦事處的條例草案,說穿了,就是向北京交心,對政治談判議題表態,以免觸怒中國。


以假為真 禍害台灣

自由時報 自由評論 2013-4-12

中國又傳經濟數字造假,這次是外貿統計。本週發表的三月出口數據被指不實,官方宣稱的成長數字經與貿易夥伴比對兜不攏,以致專業機構紛紛質疑有灌水或刻意操控現象,包括出口商捏造訂單,以遂「假出口、真退稅」,也有可能是廠商引進境外資金炒作人民幣虛報出口,加上地方政府為美化政績而偽造出口申報。總之,官民一體造假,共同欺騙上級與外人。

中國經濟數字造假,早已不是新聞,也不只出現在外貿部門。包括「人民日報」與中國學者都曾揭露,從基層的農村雞鴨牲畜生產統計,到整體經濟的進出口、金融體系呆帳、國內生產毛額(GDP),無一不能免於造假。根據「維基解密」,有經濟學博士學位的現任總理李克強二○○七年就告訴美國外交官,中國的GDP數字是「人造」的,要了解經濟狀況,他側重發電、鐵路貨運及銀行貸款金額。

中國經濟數字造假,其來有自。一九五八到一九六○年的「大躍進」,經濟冒進造成大飢荒,導致人吃人的慘劇,原因之一就是各地虛報糧食、生產等經濟數據。它在統計數字動手腳,不但遍及國內,近年隨其商業勢力向外擴張,也向各國輸出。在國際間掛牌的中資企業,頻傳以虛假財務報表欺瞞投資人的情事,以致因財報不實或借殼上市,被警告或裁定下市的案例在美國等金融市場頻傳,還殃及為其查核的知名會計師事務所。

經濟統計造假既成家常便飯,社會也就虛假成風。多年來,中國在侵犯智慧財產權方面惡名昭彰,它縱容商品仿冒及盜版,令各國厭惡,受害者不僅世界知名品牌,連中小企業創新發明也遭剽竊製造,導致從出版、電影、精品到諸多製造商品等原創業者損失慘重。更離譜的是,在近年科技產品風潮中,中國的仿冒山寨貨手機竟公然販售,當局也在「第二代創新」的口實中,把它視同扶植中國產業的一種途徑而姑息,以致「山寨」竟然成為一種文化。

這種作偽弄虛的文化成風,騙人成為常態,信守承諾絕無僅有。五年前法國學者索爾曼(Guy Sorman)因而出版「謊言帝國」一書,揭穿中國從六四鎮壓、愛滋病、迫害法輪功、鎮壓農民抗爭、強迫墮胎到經濟數字造假等諸多假象與謊言,向世人敘述「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現實」。

與這樣的國家為鄰,而且是它處心積慮要併吞的首要目標,台灣必須戒慎恐懼。一方面,與它頻密往來,近墨者黑,必受其感染而導致造假成風。近年與中國往來最密、施政一味向中國傾斜的馬英九政府,諸多作為總是說一套、做一套,以致公信力蕩然,民調欲振乏力,足見病態已現。

另一方面,中國為了達成目標,對台灣玩兩手策略,在繼續為武力進逼而擴充軍備之際,也對台灣使出「軟的更軟」手法,以虛情假意軟化台灣應有的戒心,以收買遂行統戰。這種手法本來不難揭穿,但在馬政府以終極統一意識形態治國配合之下,卻正危害台灣。具體地說,它把中國的虛情假意不但當真,融入政策,還編織美麗幻想自欺欺人。

其中,「和平」是最大的謊言,中國對準台灣的飛彈有增無減,諜報工作明顯升高,國際打壓從未鬆手,顯見其惡意未改,野心依舊,馬政府卻以「兩岸關係六十年來最和平穩定」的狀況自我陶醉,且把ECFA、「讓利」等實質傷害台灣經濟的舉措稱為「和平紅利」。正因為有這種以假為真的主政者,中國三月間就爆發H7N9疫情,卻未依「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通報我國。從而,馬政府與中國簽署十八項協議,顯然形同具文。

中國作假是本質,台灣主政者卻把假當真,且自欺欺人,化為政策與施政,才是真正的禍害,台灣人民不能繼續受騙受害。


《台灣人看大陸》大陸節目面向全球華人 

2013-4-13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72| 評論數: 0 |原作者: (李冠皇/新北市)

春假尾聲,中國大陸兩大明星跳水節目陸續播出第一集。浙江衛視《中國星跳躍》PK江蘇衛視《星跳水立方》。從節目流暢度、節目氣氛、攝影機運動、配樂後製等來看,江蘇衛視的《星跳水立方》可說是大獲全勝!

水立方的節目策畫完整,賽前練習的跟拍訪問,對比明星選手一躍而下的成果。從懼高到克服勇於一跳,就是最好的收視特效藥。用心剪輯出感人的練習畫面,絕對是引人入勝的關鍵。但我很喜歡星跳躍節目尾聲的訪問與回顧,這些屬於幕後花絮、選手心聲,才是吸引觀眾的賣點。

兩節目的跳水選手都有幾位搞笑咖,能為節目緊張的競賽感中,點綴些微搞笑功夫,用以緩和氣氛,是很巧妙的安排。水立方節目中,刻意強化藝人勇於挑戰自我,直接而明白!反觀星跳躍,為公益而跳的目的,似乎有點牽強?不過也是另一種節目安排的形式。

星跳躍的女主持人伊一,在相聲老師牛群跳水上岸後,激動地坐地訪問、擔心,似乎有些作假。當觀眾認為矯情不真的時候,就是轉動遙控器的時刻。而水立方的主持人則中規中矩,但也許因為節目形式太突出,以團體競賽拉高比賽強度,讓觀眾期待與緊張,主持人的角色就略顯不重要。

從《中國好聲音》到《我是歌手》,以及現在兩個跳水節目,大陸近年來陸續購買國外節目版權,利用贊助廠商的冠名贊助,從節目核心到製作經費,萬夫莫敵的氣勢,相對為電視台帶來很高的收益,值得台灣節目仿效。當然廣告相關法規有待鬆綁,才有機會讓廣告主願意花大錢投資。又或者從另一個角度看,台灣的綜藝節目到底還在暗地裡抄襲,或是比其他製作節目的人才更有創意?值得我們繼續期待。

我在台灣,可是因網路傳播科技的改變,透過網路平台,我能夠觀看江蘇衛視、浙江衛視的節目,節目製作的目標群眾儼然已是全球華人,我們正和全球華人同步收看。

現在大陸各個當紅節目的要角幾乎都可以看見台灣藝人的身影,他們的一舉一動台灣媒體都會大肆報導,也能牽動台灣觀眾。可以預見,接下來的日子裡,台灣藝人在大陸節目中的表現,絕對還能繼續成為新聞每天追逐的焦點、專題。

試著關心大陸火紅的電視節目,豐富自己的觀看經驗,從台灣到大陸,甚至是全球華人。


台日協議傷兩岸和氣

2013-4-14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 評論數: 0 |原作者: 胡 勇

就在國人把目光全部投向朝鮮半島之際,釣魚島局勢又出現了新的變化。久拖不決的台日漁業談判近日取得重大突破。由於涉及到敏感的兩岸關係和中日關係,大陸官方迅速作出回應。就在《台日漁業協議》簽署當天,國台辦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表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在捍衛領土主權的基礎上,維護兩岸漁民在這一傳統漁場的漁業權益,是兩岸雙方的責任所在。」外交部發言人則要求「日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在台灣問題上作出的承諾,審慎處理涉台問題。」

環球時報火力猛

相較於謹慎低調的官式表態,大陸媒體和網民就沒那麼客氣了。《環球時報》4月11日發表社評〈日本離間大陸台灣實為狂妄之想〉,把矛頭對準日本。但是對於台灣在涉釣問題上與日本單獨「媾和」,該報也頗有意見。「我們看到台灣方面在釣魚島問題上有意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我們當然為此感覺不舒服。但大陸社會不會因此把在釣魚島問題上的憤怒轉向台灣,大陸如今對自己的保釣能力充分自信,民眾因此對台灣方面的不作為終將會有寬容。」

至於海外華人社會期盼已久的「兩岸聯合保釣」,該報指出「中國大陸已經承擔起保釣的歷史重任,我們爭取台灣的配合,至少要爭取台灣不對大陸保釣拆台,但我們並沒有把台灣的直接支持計算進壓倒日本所必須的力量。」

如果說上述言論還只是微詞,那麼4月12日的社評就是鞭撻了。針對台灣海巡署署長王進旺將在釣魚島水域「依法取締、驅離」大陸漁民的說詞,《環球時報》痛斥其「傷害了兩岸民間感情,應當予以譴責。」

儘管該報承認王的講話有島內政治的考量,執行過程中也有可操作的空間,但「海巡署的這次亂放炮不應被縱容,大陸應通過相關管道向台當局做嚴正交涉。」文章最後直接向台北喊話:「希望馬英九當局別太傷大陸民眾的心,大陸人投不了台灣的票,但大陸民眾有什麼樣的集體情緒,對台灣政治將越來越不是無足輕重的。」中國社科院台灣所研究員王建民11日在接受採訪時也認為「台灣表面上取得一些利益,但損害了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破壞了兩岸互信,最終不利於台灣的發展,台當局應該感到羞恥,而不是沾沾自喜。」事實上,檢索新浪微博,大陸網友痛罵台灣當局「出賣主權」、「漢奸」、「賣國賊」的言論比比皆是。

當然,對於這個在敏感時期出現的《台日漁業協議》,大陸也不是完全一邊倒的聲音。旅日學者庚欣就在環球網撰文指出,這個協議有「正面的意義」,因為這畢竟是日本把釣魚島周邊海域的漁權第一次正式地、以一個制度性的方式「讓步」讓給了中國的一部分──台灣的漁民。

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郭正亮,也在新浪微博上解釋了台灣當局不得不簽署協議的四大苦衷,包括日本拒絕和台灣談判釣魚島主權、馬英九必須在捕魚季節來臨前為台灣漁民爭取漁權等。相較另一位前立法委員邱毅動輒抨擊馬英九「短視」,郭正亮的辯解也得到了部分大陸網友的體諒。還有一些媒體人士認為,這個協議本身對台灣是「利好」,對大陸也無礙,只是簽署時間太過於敏感,容易引發政治上的爭議。

恐有傷兩岸互信

總體來說,《台日漁業協議》雖然對大陸輿論構成了一定的刺激,但並沒有成為近期大陸社會的焦點話題。儘管台灣官員排斥大陸漁民的言論與大陸「維護兩岸漁民權益」的立場相悖,但對此大陸官方至今仍在低調處理。相信大陸的對台政策不會因為一時一事發生重大改變。但是台灣當局顧此失彼的做法卻可能傷及本就脆弱的兩岸互信,這是雙方接下來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作者為自由作家:大學教授)


台灣歌手淪配角/中國模式「壯大聲勢就排除你」

自由時報 2013-4-14

〔記者易慧慈、曾德蓉、吳志偉、王郁惠/台北報導〕東森新聞、中天新聞等新聞台聯手炒作中國綜藝節目「我是歌手」,結果奪冠的不是原本呼聲極高的林志炫或楊宗緯,而是中國歌手羽泉,網友認為台灣歌手和媒體都被徹底操弄,淪為陪襯中國歌手和節目的大配角。

「我是歌手」本來在台灣根本沒人關注,後來卻逐漸佔據主要新聞頻道。業界人士指出,電視節目要紅靠的是話題,台灣歌手影響力高,節目找台灣歌手上容易受矚目,而決賽節目中唱的歌又幾乎都是台灣歌曲,這種找台灣人來背書、壯大自己聲勢之後,就不需要你,甚至一腳把你踢開,是典型的「中國模式」。

之前「中國好聲音」也曾有庾澄慶組呼聲很高的炒作;早期台灣綜藝節目人才很多到中國做節目,包括中國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等。不少中國網友在網路認證此一模式,「在中國就是先把你找進來合作,差不多,就排除你。」

台灣網友則說:「這是支那媒體戰在操兵演習,丟個議題,令統媒狂炒,然後觀察效果。」「哈哈,快笑死我,特地把新聞台挪出來用,結果幫人抬轎。」

林志炫昨天下午接受網路訪談,指心情不受名次影響,許多網友線上鼓勵並為他抱不平,他表示:「我在這節目中已經得到非常多、非常幸福了,在我心目中每一位都是歌王。」

另一位台灣參賽歌手彭佳慧稱,此次參賽讓她在四十歲再度打敗中年危機,她表示:「我真的感動大家對我的讚美,但我不會因此滿足喔!繼續努力、繼續唱好歌,繼續往前走喔!」

楊宗緯在賽後記者會上不提名次,把焦點放在參賽後新專輯賣得更好。他與辛曉琪都在微博感謝大家的肯定與支持。

目前該節目參賽機制仍不明,無法得知同歌手是否可再參加第二季比賽,但林志炫拒絕再參賽,他說:「好的舞台要留給其他好的歌手。」參賽後,傳林志炫唱酬從二十五萬人民幣(約一百二十一萬台幣)飆至三十五萬人民幣(約一百六十九萬台幣),經紀人表示:「是隨市場機制和供需來定。」但因林志炫特別寶貝嗓子,不讓過多工作量去影響演出品質,暴增的商演也無福消受。


面對我是歌手震撼彈吧

2013-4-15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5| 評論數: 0

大陸湖南台選秀節目《我是歌手》總決賽,東森、中視製播新聞專題,創下高收視率。大陸大手筆、大場面的綜藝節目製作手法,讓台灣各界飽受衝擊。

過去台灣綜藝節目領先大陸無庸置疑,但如今大陸不惜重金買進歐美版權、高價聘請一流明星與製作團隊,製作出效果驚人的好節目,進而吸引觀眾的目光,再以冠名費等名目獲得巨額的廣告收益,良性循環下創造出更多品質精進的作品,已有帶領華流崛起的氣勢。

反觀台灣市場狹小,吸引不到企業主、廣告商投資,節目格局越做越小,觀眾流失,人才流失,惡性循環下,相對大陸崛起的氣勢,更多台灣藝人與製作人才前往大陸發展,成為難以抵擋的趨勢。

《我是歌手》帶給台灣觀眾很大的震撼。製作人湯宗霖指出台灣要逆轉局勢的關鍵是「探討怎樣才能讓市場變大」。《自由時報》卻指責即時轉播《我是歌手》的東森、中天電視台,認為爆紅現象是台灣媒體為大陸節目抬轎所造成的,完全是鴕鳥心態,沒有面對真相的勇氣。

台灣曾經創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節目,早年透過短波廣播,近年透過網路傳送到大陸、香港,甚至全球華人,打造台灣成為華人世界的「綜藝王國」。以創作過最多經典節目的中視、中天為例,《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全民大悶鍋》、《非常男女》等還曾一度被大陸模仿;台灣也並非沒有創造過選秀節目的高潮,例如《超級星光大道》。透過網路,台灣綜藝節目依舊有引領大陸流行的實力,像《康熙來了》在大陸年輕人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台灣在創意方面有多年經驗累積,但台灣要如何維持領先地位?製作人李芳儒、詹仁雄都曾指出,台灣綜藝節目最大的瓶頸是「沒錢」,缺乏資本吸引不了人才,硬體實力無法與大陸比擬,這是文化部也清楚的問題,但當前政策卻無法因應時勢。

其實,目前大陸觀眾透過網路觀看台灣節目的人數之眾就是一個契機,透過網路,台灣也可以創造出寬廣的舞台,若台灣能注意到這項趨勢,開放兩岸廣告商投資台灣電視與網路節目,台灣電視台製作出超越湖南衛視規格的節目並非不可能。只要用開放的態度,就能鞏固綜藝王國的領先地位,何須羨慕大陸?


中華民國是最大台灣共識

2013-4-15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4| 評論數: 0 |原作者: 陳以信

4位前後任民進黨主席近日都談及民進黨的兩岸論述,不過每位講的都不一樣。他們都肯定找出「台灣共識」的重要性,不過他們卻連彼此之間,都無法達成共識。

4位黨主席一人一把號

許信良是最前衛的批判者,他公開呼籲「民共政治對話」,指出由於民進黨長期戰略錯誤,才導致兩岸議題成為國民黨專利。謝長廷扮演反省者,他承認民進黨兩岸政策失敗,並直言如果依照過去,憑甚麼重回執政?蔡英文像是分析師,她說兩岸政策需要高度共識,唯有達成「台灣共識」,才能避免國民兩黨陷入競標結構,反受對岸操弄。蘇貞昌則是bumbler,他只說兩岸關係非常重要急不得,在他同意下民進黨智庫將與大陸智庫合辦研討會慢慢討論。

何以民進黨的兩岸論述變成「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關鍵在於他們對所謂的「台灣共識」缺乏共識。更進一步說,就是面對「中華民國」的態度存有歧異。

謝長廷主張積極承認中華民國,他認為民進黨對憲法中有共識部分可以承認,對沒有共識的領土部分才予以保留。藉由「憲法各表」取代「一中各表」,民進黨可找到與對岸政治對話的新基礎。許信良支持謝的看法,認為這是開出一張無限期支票,相信最終會被大陸當局所接受。他們在語彙上願意使用「大陸」,並認為民進黨新設對口單位,應定名為「兩岸事務委員會」。

相較之下,蔡英文與蘇貞昌的立場消極許多。兩人雖不否認「中華民國」,但實際上傾向不談或少談,刻意與「中華民國」保持距離,盡量將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放置在東亞地緣政治,與區域和平發展的多邊脈絡中。而在政治語彙上,他們寧願使用對抗意味高的「中國」,新設單位也應定名為「中國事務委員會」,即使因此壞事也在所不惜。

謝許兩人的兩岸主張的確帶來一些新意,但問題是對內難以說服獨派人士承認「中華民國」,對外也未能說服北京相信,這不會是台獨立場的「中華民國包裝版」。而蔡蘇兩人嘗試將兩岸論述「去中華民國化」,更是沒有成功可能,在「中華民國」已成台灣社會最大公約數下,不以「中華民國」為基礎,絕無不可能建立所謂「台灣共識」。

事實上,兩岸關係開展20年的經驗證明,對台灣而言,唯有鞏固「中華民國」立場,才是兩岸得以持續經濟與政治交流的關鍵所在。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長期進行的「台灣民眾統獨立場民調分析」中,支持「永遠維持現狀」與「維持現狀再決定」的人,近4年來都高居6成以上,而支持激進的「統一」或「獨立」路線的人,4年來從沒超過8%。換言之,現狀下的「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社會最大共識,無論未來民進黨要想執政,或是開展民共正常交流,迴避「中華民國」就不會有正當性基礎,排斥「中華民國」就不可能得到「台灣共識」。

中華民國是最大公約數

民進黨新生代學者童振源近日倡議,民進黨必須找到「一個中國」的連結,透過詮釋《中華民國憲法》會是最好方式,否則難有整合台灣內部共識,與奠定兩岸互動基礎的可能。童此言不虛,只不過把這句話說白了,不就是「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其實這立場早在1991年修憲時,國民黨政府就說得很清楚了,只是大多數民進黨人直到今天都還參悟不透。

(作者為國民黨前發言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