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SN退場 誰是3C新霸主

‧聯合新聞網 2013/03/17【聯合報╱記者江碩涵/台北報導】

稱霸網路十四年的MSN即將走入歷史。

台灣MSN四月八日起告別用戶,MSN的退場,終結了「傳統電腦」時代,也宣告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新戰國時代來臨。Google、LINE 、Facebook、WeChat等新興軟體百花齊放,都想分食MSN留下的商機,也趁勢搶下新霸主地位。

一九九九年MSN問世,「小綠人」席捲全球,幾乎所有使用電腦的人都用了MSN軟體,聯絡人上線「登登登」的提示音,成為千禧年最流行的問候語。

科技達人Matt說,二○○○年至二○一○年是MSN最高峰,當時的上班族、大學生幾乎都用MSN傳訊息、傳資料、群組討論,連告白、求婚、分手、吵架也少不了小綠人的身影。

二○一○年智慧型手機崛起、平板電腦流行,PC、NB等舊有裝置逐漸過氣,以電腦為主的通訊軟體也隨之淘汰。

三C達人楊士範表示,透過鍵盤打字傳遞訊息的人愈來愈少,是造成MSN退場的主要原因,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愈來愈普及,跨平台、跨裝置成了通訊軟體成敗的關鍵。

楊士範說,新世代年輕人首次接觸到的科技產品從PC、NB變成智慧型手機、平板,而手機、平板上的通訊軟體更多元,「只要能夠傳訊,任何溝通模式皆可接受」,不一定要用MSN。

Matt說,微軟併購Skype,可見它看到新趨勢,可惜無法靈活轉變工具形態,相較之下,電腦、手機、平板通吃的Google、Facebook、LINE軟體,抓住了即時通訊的利基,不僅可以手機、平板傳達訊息,還能傳照片、影音檔,打開了即時通訊的商機。

Matt表示,微軟決定關閉MSN,代表微軟拋棄了「純電腦」思維,將集中火力在新軟體Skype上,與新世代的手機、平板等其他通訊軟體對戰。

如此也宣示,通訊軟體大戰開打,Skype、Google、Facebook、LINE、WeChat、WhatsApp,誰能掌握消費者的胃口,誰就能成為三C世代的新霸主。


MSN轉Skype卡卡?專家教撇步

‧賴文智 2013/03/17【聯合晚報╱記者盧沛樺╱台北報導】

再過不到一個月,微軟Windows Live Messenger(MSN)就要正式關閉,針對使用者可能面臨軟體轉換上的問題,PChome & Skype已整理出教學步驟上網(http://events.skype.pchome.com.tw/msn/),更推出贈禮活動,盼能加快台灣用戶轉移陣地的腳步。

微軟買下Skype後,正式宣布MSN走入歷史。消息自去年底傳出以來,有不少使用者嘗試轉移,但遭遇不少問題,其中以找不到聯絡人為大宗。

負責Skype通訊軟體服務的連科通訊營運長蔡文雄表示,問題早已向美國總公司反映,這是全球都面臨的情況,但能否在4月8日前提供解決辦法,總公司還沒給予明確答覆。

他建議,使用者轉移前事先備份聯絡清單與群組,以MSN帳號登入Skype後,再以手動分類的方式重建群組;不然網路上也已經出現第三方所設計可直接移動群組的應用程式,「但要小心中毒的風險。」

也有人反映轉換到Skype後沒有動態的表情符號,社交的趣味性因而大減,「公司未來是否有研發規畫」,對此,蔡文雄未正面回應,只強調軟體起初的定位就是提供穩定的通訊品質,未來會持續朝此方向努力。

蔡文雄坦承,軟體移轉勢必經歷陣痛期,包括使用者使用習慣的調整,以及軟體本身待解的問題(如聯絡人分組);但他特別強調Skype強大的通訊功能:跨行動載具的即時訊息/語音通話/視訊通話功能、方便直接匯入Facebook好友群、同時進行最多10人多方視訊等,都是過去MSN所不能及的免費通訊體驗。


有人難捨難離 有人改用Line

‧聯合新聞網 2013/03/17【聯合晚報╱記者盧沛樺╱台北報導】

下個月初Windows Live Messenger(MSN)走入歷史,由Skype接收使用族群,網站上不乏使用者抱怨轉移後「卡卡」,找不到聯絡人、傳檔案不順。達人分析,MSN與Skype定位不同造成使用經驗各異,如今強制轉換讓兩個通訊軟體的使用者,都覺不便利;但上班族期盼微軟等大公司快點找到解決方案,因為已習慣用MSN聯絡公事;專家建議,現在即時聯絡軟體很多,使用者可考慮轉換同時能在電腦、手機共享聯絡人的即時通訊軟體。

iCooL3C編輯黃慧雯表示,MSN在台灣較早出現,大家習慣透過它進行文字通訊,檔案傳輸與表情符號也讓人滿意;稍晚Skype以免費國際通話吸引使用者目光,自此形成不同的使用情境與經驗,「這是造成如今強制轉換讓人較難接受的主因。」

其他通訊軟體來勢洶洶,也為Skype能不能順利接收MSN用戶,留下不確定性。黃慧雯就以親身經驗為例,Line可直接匯入手機通訊錄,避免匯入或新增好友的麻煩;加上跨平台、跨裝置的整合功能,傳訊紀錄隨時帶著走。對她來說,Line已經成為取代MSN的最佳工具。

但也有使用者「離不開」MSN。上班族陳小姐說,Line直接連接手機通訊錄,適用於個人私領域的社交行為;轉移到Skype有其必要,為的是延續MSN處理公事的需求。另有上班族曾小姐轉換到Skype後,匯入Facebook聯絡人,反倒讓自己的即時通聯絡人管理變得複雜,無法列出群組;曾小姐說,她有些同事知道他們的轉換經驗後,決定觀望到4月以後再說。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分析師陳映竹表示,通訊軟體的發展勢必愈來愈重視社交情境,就現況而言,Line以平台經營,除了提供通訊功能外,還販售各式數位內容,「走在比較前面。」至於像Facebook、Google的聊天室,黃慧雯認為,聊天前還要先開啟網頁、登入帳號,不符合現行使用邏輯。


即時通軟體業 搶MSN老客戶

‧聯合新聞網 2013/03/17【聯合報╱記者陳立儀/台北報導】

MSN即將與Skype整併,手機即時通訊程式業者早已虎視眈眈,趁機推出電腦版或網頁版,企圖搶食市場大餅。

其中,台灣用戶破一千三百萬的LINE,以多元化貼圖和周邊程式、動態時報、官方帳號等功能,將即時通訊、臉書、微博等特色一網打盡。LINE現已有電腦版,但必須先在手機版「我的帳號」中綁定電子郵件帳號才能登入,聯絡人名單與手機同步,自去年底起支援免費通話,並利用QR Code提高安全性。

LINE事業部總經理姜玄玭表示,LINE整合日常所需的多元功能於單一平台,並致力成為「智慧生活平台」。

另一崛起的即時通訊軟體WeChat,全球用戶已破三億,Quote騰訊國際業務部台灣暨香港總經理譚樂文指出,WeChat最具代表性是語音訊息(Hold to Talk)與其他插件功能,表情圖示、視訊語音通話都完全免費。

不同於一般電腦版需安裝軟體並有登入限制,WeChat網頁版,只要能上網的工具都可使用,輸入網址或掃QR Code即可,聯絡人、對話訊息等都可與手機同步,所有資訊和傳送過的檔案也都會自動備份,對常出差或使用公用電腦者相當方便。

台灣大哥大推出的M+,用戶數約三百萬,活躍用戶超過兩百萬。M+主打在地特色,以貼圖來說,M+與五十個台灣文創業合作,並首創線上送禮機制,如農曆年送財神爺貼圖,情人節金莎巧克力心型禮盒則表現亮眼。未來M+仍將持續與台灣有特色的廠商異業合作,並規畫送禮到家服務。

先前因收費問題導致不少用戶不滿的WhatsApp,目前並無電腦版,僅能透過安裝Android SDK方式使用,程序繁複。


〈分析〉LINE、Whatsapp等即時通訊迅速竄紅 Facebook剉著等?

鉅亨網編譯呂燕智 綜合外電  2013-04-01 17:40:14

《路透社》周日(31日)報導,近日在行動上網領域聲勢浩大的即時通訊應用程式,不但迅速橫掃北美、歐、亞, 甚至已開始對社群網站龍頭 Facebook(FB-US)造成威脅。

因為諸如建立個人檔案、築起關係網絡、聊天對談,以及分享照片、影音檔等網友最常在社群網站上進行的活動,如今透過 LINE、Whatsapp、WeChat 與 Kik 等手機即時通訊程式也能達成。

雖然截至目前,擁有 10 億名用戶大軍的 Facebook 仍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社交平台;但部分矽谷觀察家認為,未來數年即時通訊程式將嚴重挑戰 Facebook 霸主地位,少數大型業者甚至可望拓展成全方位平台,並納入遊戲等第 3 方夥伴。

矽谷創投業者 Google Ventures 合夥人 Rich Miner 說,「最真實的互動本來就是交談」,打電話、傳簡訊的的人數原本就多過玩社群網路的,若某家公司能取代這些溝通,自然它的市場地位就會相當可觀。

兩周前更傳出日本 NHN Japan 旗下的LINE,擬今年內進軍美國成立經營團隊,並與當地電信公司達成傳輸協議;NHN Japan 的母公司NHN是韓國最大搜索引擎業者。

LINE 憑藉著可愛的貼圖在亞洲迅速竄紅,2011 年 6 月上市後短短 19 個月隨即突破 1 億用戶大關,速度較 Facebook 當初所花的 54 個月迅速許多。

該公司更計畫未來 2- 3 年內,將全球用戶數提高至 5- 10億人

目前北美最風行的即時通訊程式為 Kik 與 Whatsapp;亞洲則為 WeChat、LINE 與 KakaoTalk 的天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rgeYeo 的頭像
    GeorgeYeo

    George Yeo 網路自強號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