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本報記者 姜兆宇 | 聯合新聞網 – 2012年12月11日 上午4:19
大學生求職,雇主常常一開口就是22K(2萬2千元),這個數字成了難以突破的職場「魔咒」,經濟學稱這種隱形障礙或管制為「天花板效果」(ceiling effect)。
生活中,有多少看不見的天花板?
經濟學中最有名的「天花板」,要回溯到二次大戰時期的美國,1946年,先後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傅利曼(Milton Friedman)與史蒂格勒(George Stigler)發表了一篇小文章「屋頂還是天花板」(Roofs or Ceilings),抨擊美國政府為了穩定戰時物價,管制租金上限(天花板),只會適得其反,讓住房短缺問題更加嚴重。
事後證明,租金上限讓當時的美國人只能住在又舊又小的房子;由於缺乏租金漲價誘因,房東不願整修房子,也沒有人願意蓋新屋,隨著人口成長愈來愈多,舊房子根本不足以居住,租金管制最後也是宣告失敗。
六十多年後,國內職場也出現了「天花板」效應,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衝擊國內景氣,為了協助大學生就業、降低失業率,教育部在2009年推出大專畢業生到企業職場實習(就是俗稱的「22K方案」),補助3萬4千個畢業生勞健保費用,以及月薪2萬2千元,為期一年。
這項政策出爐時,確實「創造」出不少工作機會,但是隨著補助結束後,許多因政策受惠者立即失業,政府花費超過290億元補貼薪資,「效期」僅一年,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可是「22K」卻因此成為大學畢業生薪資「天花板」,直到今天仍然難以突破。
相較之下,商人就聰明多了;百貨公司周年慶,頻頻祭出「滿千送百」、「買二送一」或「第二件打X折」等促銷活動,這類「滿額送」方案經常「不封頂」無上限,而且「買愈多,送愈多」、「買愈多,省愈多」。
消費者受到贈品吸引,或為了獲得較低的折扣,不知不覺就會多買一點、多刷一些,百貨公司就是抓準了消費者心理,以「滿額送」激發購買欲,算到底,還是賺。
某董座:再吵下去 連15K都到不了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2012.12.12 06:14 pm
第一屆全國產業發展會議昨(11)日甫落幕,網路上隨即流傳一篇文章,直指昨日會議中某位公司董事長對著環保團體大喊:「再吵!我會讓台灣的年輕人連15K都沒。」此文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與轉載。不過,有網友留言質疑該文描述與他現場聽到的語意有落差;獨立媒體記者朱淑娟也將現場影片放在部落格陳述過程。
《再吵!我會讓台灣的年輕人連15K都沒》這篇文章昨晚發表於「Peopo公民新聞」,描述產發會現場財團與政府代表,漠視現場環保團體與勞工團體正式與談的發言,文中寫到「有一位某公司的董事長,站起來手指著環保團體大罵:『再吵!我會讓台灣的年輕人連15K都沒』。」
文章發表後,立即在網路引起極大迴響與轉貼分享,但該文並未指明嗆聲董事長是誰,因此網友揚言要人肉搜索出這名董事長。
但不久後,網路上也出現不同意見,一名網友表示他人也在現場,他轉述那名董事長的說法是「你們再這樣鬧,經濟都鬧垮了,到時年輕人連15K都沒有!」
而獨立媒體記者朱淑娟也在部落格報導此次衝突經過,文中並放上現場錄到的影音,依該影音中所錄語句應為「再吵下去,我告訴你,連15K都到不了」。
再吵!我會讓台灣的年輕人連15K都沒
新頭殼newtalk2012.12.12 鄭凱榕/綜合報導
產發會結論要求政府提供更多融資、鬆綁勞基法、要求政府出錢出力幫財團處理被告「反傾銷」的國際官司、要求更多勞工薪資補貼、要求更多廉價的水、廉價的電、廉價的土地、要求排除環評的障礙……因此環團、勞團不得不沉痛地稱呼本會議為「慘發會」。圖片來源:中央通訊社
經濟部舉辦的全國產業發展會議於昨(11)日閉幕,會中除了將現行的「環評決定制」改為「環評參考制」外,另外達成幾項不利台灣勞工的「共識結論」:
1. 鬆綁外勞基本薪資
2. 加班工時適度調整
3. 鬆綁工時、定期契約與資遣解雇之規範
4. 藍領外勞永久居留
5. 留用外籍生,鬆綁薪資下限
6. 降低資方對部分工時勞工的勞保負擔
所謂的「共識結論」,完全未將環保團體、勞工團體正式與談的發言、意見、論述,納入考量。
根據台灣生態學會蔡智豪秘書長11日會後為文指出,當場陳椒華教授舉手表示抗議,大會司儀卻不斷要環團「尊重」,經濟部長施顏祥則繼續朗讀那不是共識的共識,「當掌權者手握麥克風,用高達70分貝以上的聲音,把人民的意見當作空氣時,卻大言不慚,講『你們要尊重』。現場環保團體,聲嘶力竭,用講話『大聲』來對抗70分貝的麥克風,居然被所有媒體報導為『咆哮』。」
「再吵!我會讓台灣的年輕人連15K都沒。」現場有位公司董事長,站起來大罵環保團體。
這位董事長代表的正是此次產發會結論服務的對象。為了財閥權貴,產發會結論要求政府提供更多融資、鬆綁勞基法、要求政府出錢出力幫財團處理被告「反傾銷」的國際官司、要求更多勞工薪資補貼、要求更多廉價的水、廉價的電、廉價的土地、要求排除環評的障礙……因此環團、勞團不得不沉痛地稱呼本會議為「慘發會」。
蔡智豪秘書長回應這位董事長,「你憑什麼?」董事長他說,「我有錢,你呢?」
蔡智豪回應:「我有『良心』,你呢?」
蔡文中指出,政府透過對媒體的掌控,刻意對異議者貼上「不尊重、咆哮」的標籤,要社會大眾鄙視異議者。這不是一個正常的公民社會,國家幾乎淪陷,成為財閥權貴、政客及中國幕後黑手操控下的犧牲品。文末引述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講的一句話,「是該展開全面『革命』的時候了……」。
誰說「15k到不了」? 影片告訴你!
新頭殼newtalk 2012.12.12 楊宗興/台北報導
經濟部主辦的「第1屆全國產業發展會議」昨(11)日閉幕,不過由於環保團體反對將「檢討環評機制」、「鬆綁引進外勞限制」等意見作為結論的共同意見,因此在現場大聲抗議,遭到1名企業主反嗆引發爭議。今(12)日下午這段雙方爭吵的影片在網路上公開,還原昨天的現場狀況讓大家了解。經過影片比對,該名回嗆的企業主應該就是電源管理IC設計廠商「立錡科技」(Richtek)的董事長邰中和。
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蔡智豪今天凌晨在臉書po文,直指現場1名企業主嗆「再吵!我會讓台灣的年輕人連15K都沒。」,蔡智豪提到,他回應這名老闆說:「你憑什麼?」,而老闆說:「我有錢,你呢?」,蔡又回應:「我有『良心』,你呢?」。
這篇文章隨即遭到網友熱烈轉貼,也引起網路上激烈討論。而根據網路最新上傳的影片還原現場狀況,當時環保團體抗議會議人員宣讀結論,他們認為該結論無法代表所有參與會議者的共識,因而在現場叫囂,而台上的經濟部長施顏祥則繼續致詞感謝會議圓滿達成。
影片中也拍攝到蔡智豪及其他環保團體代表與這名企業主的言語互動,當時這名企業主不滿環團叫囂擾亂議事,因此脫口而說出:「再吵下去,我告訴你連15K(指薪水不到1萬5千元)都到不了的」,此話一出隨即引發在場環保人士群情激憤,紛紛質問他「你(薪水)拿幾K?」、「那我來做你的工作啊!」。
只見邰中和回應說,「我給很多人工作,你給什麼人工作?」;環保人士則當場嗆說:「全台灣的小孩給你養嗎?」、「你睡得著嗎?」不過影片並未拍到這段爭執之後的狀況,因此無法判斷雙方是否有針對「有錢與否」以及「有良心與否」進行討論。
影片即為全國產業發展會議現場畫面,2分38秒起為1名企業代表對環保團體在場叫囂表達意見。(影片由獨立記者朱淑娟拍攝)
NewTalk 網址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31902
YouTube 網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DEkj1l3m7c&feature=player_embedded#!
人肉搜索15K董事長 邰中和曝光
作者: 黃佩珊、康文柔╱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12月13日 上午5:30
台灣生態學會祕書長蔡智豪日前發表文章,批判經濟部產業發展會議宣讀的結論,猶如財團治國,當環保團體、勞工團體現場抗議時,竟有某公司董事長說,「再吵下去我告訴你,連十五K都拿不了。」這段發言的影片曝光後,引發軒然大波,外界才知道發言者是立錡科技董事長邰中和。立錡表示,已了解此事,暫不回應。
蔡智豪十一日在網路發表《經濟部慘發會。再吵!我會讓台灣的年輕人連十五K都沒》的文章,指出產發會閉幕當天宣讀所謂的「共識」,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副教授陳椒華率先舉手抗議,但大會司儀只是一再要環團尊重。
蔡智豪文中寫道,「當掌權者手握麥克風,用高達七十分貝以上的聲音,把人民的意見當作空氣時,卻大言不慚,講『你們要尊重』。現場環保團體聲嘶力竭,用講話「大聲」來對抗七十分貝的麥克風,居然被所有媒體報導為『咆哮』。」
因當時場面混亂,蔡智豪回憶,有位公司董事長突然手指環保團體大罵,「再吵!我會讓台灣的年輕人連十五K都沒!」這段文字經臉書不斷轉載,昨引發PTT網友人肉搜索,到底誰是十五K董事長?
到昨日下午,當天產發會現場的影片曝光,外界才知道,對環團嗆聲的人原來是立錡董事長邰中和,同時,他當天講的原話應該是,「再吵下去我告訴你,連十五K都拿不了。」由於與蔡智豪的文章所述有所差異,再度引發正反兩面論辯。
隨後,不少網友發言表示,環團、勞團此次與陳為廷遭遇相似,外界僅爭辯「禮貌、態度」等問題,卻沒有人看到真正的訴求。產發會作出幾項共識,如鬆綁外勞基本薪資、藍領外勞永久居留、加班工時適度調整等,無異是讓台灣走入血汗經濟的模式,勞團的憤怒有所本,卻被十五K的爭議給模糊焦點了。
另外,針對前副總統蕭萬長表示,二十二K只是短期現象,企業如果生產力提升,仍壓低薪資,就是不健康情形。經濟部長施顏祥昨天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蕭萬長分析得非常好,不過,二十二K只是個說法,大部分社會新鮮人平均待遇為二十四K到二十五K左右,經濟部會努力不讓低薪現象出現。
經長:22K「只是個說法」 大部分24K、25K
【中央社╱台北12日電】2012.12.12 01:03 pm
經長:努力不讓低薪現象出現
經濟部長施顏祥今天表示,沒人願意有22K(新台幣2萬2000元)現象,他強調不要讓低薪現象出現,是經濟部該努力的方向。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審查「10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經濟部主管水資源作業基金、核能發電後端營運基金、地方產業發展基金」,施顏祥率領經濟部所屬單位主管出席並備質詢。
前副總統蕭萬長昨天表示,整個教育水準應該要提高,讓學生畢業後有一技之長,只要有專業,相信22K只是短期而非長期現象;他也指出,企業和社會如果在生產力提升的狀況下,仍壓低薪資,就是不健康的現象。
施顏祥今天在答覆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李慶華質詢時也回應蕭萬長的說法。
施顏祥認為蕭萬長分析地相當好,他進一步指出,「沒人願意有22K現象」,但他也說「22K是個說法」,大部分社會新鮮人平均待遇約24、25K左右。
不過他強調,不要讓低薪現象出現,是經濟部該努力的方向。
至於具體做法,施顏祥表示,由於企業要有足夠空間才能讓提高薪資,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提高產業附加價值率,企業就有幫員工加薪空間。
他也呼籲,企業有任何利潤時,要把員工擺第一,因為員工是企業整體經營最重要的核心。
戴勝益:盼5年後年輕人44K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2012.12.12 02:53 pm
兩岸「90後」大學生對求職前景不樂觀
台灣年輕人的22K薪資引發關切,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今天向企業界喊話,盼所有企業都能對年輕人的苦悶「有感」,一起努力讓五年後的大學畢業生可以領44K。他認為,社會不該以草莓族來形容年輕人,現代年輕人比較像蘋果,外表雖然不是最光鮮亮麗,內在卻營養且味道香醇;還說三、四、五年級的企業家則是椰子,外表看似很堅硬,但如果花時間打開,裡面卻只有一點點水,潛力不比年輕人。
天下雜誌今天發表「90後」兩岸大學生調查,結果逾半數年輕世代對求職前景不樂觀,台灣年輕人認為亞洲地區以陸生最具競爭力,台灣居第六。大陸學生較有自信,認為亞洲地區年輕人以香港最具競爭力,大陸排名第二,台灣第五。
兩岸典範人物大不同 台灣:戴勝益 大陸:溫家寶
兩岸學生心中的成功人物典範也大不同,大陸前三名分別為大陸總理溫家寶、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前十名有四名是政治人物。台灣學生最推崇的前三名則是戴勝益、賈伯斯與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
戴勝益今天出席天下雜誌的發表會,他指出,台灣年輕人對自己沒信心,外界也經常稱其為草莓族。但他認為,現代年輕人較像蘋果,可以被運送擠壓,又不易腐爛,外表不是很艷麗,內在卻很有營養,比起中堅份子更懂得生存。
他還說,台灣企業的受雇者其實比雇主更優秀,三、四、五年級的企業家應該是椰子,「外殼堅硬,但不太懂得變化,花很多時間打開裡面卻只有一點點水」。他提醒企業家應該對年輕人的焦慮有感,一同努力讓五年後的大學畢業生可以領44K。
參與對談的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三年級學生羅勉認為,大陸學生積極進取,主要因社會環境強調不斷追求向上的價值觀,接近台灣90後學生的父母輩。台灣學生因為父母親已經吃過苦,相對受到比較多保護,競爭力自然輸給陸生。
潘思亮:台灣人才值得善待 贊同起薪44K
【聯合報╱記者羅介妤/台北報導】2012.12.14 03:18 am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日前期許,五年後年輕人起薪能提高到四十四K(四萬四千元)。晶華集團董事長潘思亮昨天呼應說,「企業經營的確是管理階層的責任,不是年輕人的問題」,他「贊同年輕人起薪至少要有四十四K」,台灣人才值得「善待」。
不過,潘思亮也提醒年輕人,應重視拓展自身的國際視野,花上半年、一年時間到國外念書或打工都好,因為具備國際視野是提升薪資價值的重要關鍵。
台灣大學畢業生起薪下探廿二K(二萬二千元),低薪問題引起不少爭議。
潘思亮昨天表示,與歐洲、東南亞、與大陸等大中華區相比,台灣人力「太物超所值」,薪資水準確實應該拉高。
工商協進會昨天舉行「第廿三屆第十一次理監事聯席會議」,現場多位企業家接受媒體訪問時,對近期外界關切的薪資問題、景氣趨勢發表看法。
對於台灣低薪資問題,潘思亮說,他和很多跨國企業主討論過相關問題,獲得的一致共識就是:與歐洲、東南亞以及大陸等區域相比,台灣人力資源「太物超所值」。他從經營跨國飯店業的經驗來看,目前台灣人才是整個大中華區中最值得培養與善待的,企業也要努力培植人才。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駱錦明指出,員工薪資問題還是得看各企業的競爭力,一般金融業起薪都在卅五K(三萬五千元)以上,沒有起薪低的問題;但中小企業競爭條件較差,人力運用自然要計算成本;經濟景氣能否好轉,將成為國內薪資提升關鍵,因為企業有好發展,員工也會跟著好過。
至於景氣何時才會好轉?昨天在場包括駱錦明、潘思亮、工商協進會副理事長張安平、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等企業家都表示,目前隨美、中兩國景氣持續復甦,對台灣產業將會有正面的影響,預期國內景氣明年第三季開始,將會慢慢好轉。
彭淮南:明年U型復甦 經濟成長率3%
【聯合晚報╱記者周品均/台北報導】2012.12.12 02:53 pm
國內外機構預估台灣明年經濟成長率有望超過3%,針對明年景氣狀況,央行總裁彭淮南指出,今年經濟成長率在1%左右,明年預期將有3%水準,經濟復甦力道不小,不過,這次經濟復甦並不像上次的V型復甦,將這次定調為U型復甦。
對於明年台灣經濟成長表現,彭總裁強調,包括IMF(國際貨幣基金)等國內外機構,目前對台灣明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多超過3%,就今年經濟成長率僅逾1%來看,明年經濟成長率有超過3%,復甦力道是不小。
而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經濟成表現也是台灣明年經濟狀況的影響關鍵要素,彭總裁表示,美國的財政懸崖問題相信會在最後一刻解決,他認為,財政懸崖的安然度過將對台灣經濟有正面影響,而中國大陸的穩健成長雖然也影響台灣經濟表現,不過,仍須密切關注大陸產業向上移,對台灣減少原料採買,是否將造成供應鏈斷鏈問題。
面對立委詢問景氣是否已脫離寒冬,彭總裁表示,「是,希望如此」,他表示,今年以來台灣出口是負成長,不過,若扣除宏達電的影響,出口已轉正,而彭總裁也將明年的景氣復甦定調為U型復甦,認為景氣回升的速度和上一次的強勁V型復甦不同。
22K 19K 15K
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 2012-12-13
◎ 李冠賢
「再這樣下去,我告訴你,連15K都到不了了。」此言令人不禁感到心寒,難道台灣年輕人的未來,得掌握在這樣財大氣粗的資本家手上。
從經濟學中的涓滴效應(Trickle-downeffect)宣稱:「把錢都撥給上層的人,希望它可以往下滲流給需要的人」。產發會基於這樣的概念,訂定多項利於財團與資本家的結論,希望產業發展同時帶動台灣經濟。這是現今資本主義國家對於扶植企業的合理宣言,但從其他國家的發展與台灣近年情勢,不免令人感到擔心「水真的流得下來?」
台灣近年產業結構沒有轉型、低附加價值、多為三高產業(高汙染、高耗能、高危險)。政府幫財團減稅,在環評與勞基法上放寬各項限制,甚至調降最高遺產稅稅率從五十%降為十%,希望吸引國外資金回流。但真實的效應是,大量回流資金投入房市與金融市場,造成房價飆高。國家總GDP上升,可是平均薪資完全沒有上升,通貨又持續系統性膨脹,我們不但買不起房子,甚至生活都變得困難,相對剝奪感升高。受到國家補助的大企業們,理應帶動整體發展,但卻能按照心情決定勞工的起薪15K嗎?
印度是「把錢都撥給上層的人」在發展,結果前一百名有錢的人,握有全國四分之一產值,而十二億人之中,竟有八億人窮困潦倒。可見涓滴效應在印度完全失靈,甚至毀了國家長遠發展。
如果企業今天可以嗆我們說,讓年輕人15K也拿不到,那我們怎麼有辦法相信這樣的資本家會在乎社會的發展呢?如果十幾年後台灣環境都被破壞光,我們領十多年的22K後,大企業卻拋棄了台灣,選擇了其他國家繼續發展,那我們該怎麼辦?
(作者為台大大氣科學系學生)
◎ 林德熙
台灣目前人才流失問題嚴重,其原因在於台灣企業無法提供舞台與合理的薪資給台灣人才,導致台灣人才被他國或對岸挖角,養不起人才就罷了,如今台灣老闆面對藍領階級,除了剝削以外,甚至還拿22K的低薪來威脅基層勞工,看來過不了多久,台灣除了高階人才流失外,基層的勞工們恐怕也活不下去,被迫去其他國家當外勞。
多項不利台灣勞工的「共識結論」,也將現行的「環評決定制」改為「環評參考制」,產發會結論這些老闆要求政府提供更多融資、鬆綁勞基法、要求政府出錢出力幫財團處理被告「反傾銷」的國際官司、要求更多勞工薪資補貼、要求更多廉價的水、廉價的電、廉價的土地、要求排除環評障礙等。我不禁想問這位老闆,政府幫你多省錢與多獲利,如今你卻要扣勞工的薪水,請問這些錢都跑到哪裡了?你非得將台灣搞得連勞工都活不下去才甘心嗎?
(作者為文化大學新聞系學生)
◎ 黃邦庭
在經濟部舉辦的全國產業發展會議上,經濟部宣布多項與環評制度、勞工權益相關的政策,遭到環保團體與學者高分貝抗議。但主辦單位不僅對抗議者視而不見,更指責抗議團體未盡「尊重」之責。再一次,「禮節問題」又成為掌權者打壓「異見」的手段。
面對社會上種種不公不義,有志之士、青年學子和學者們紛紛站出來為改變而努力。但是他們沒有「預算」、沒有「法院命令」、沒有「麥克風」,不是「股東」、也不是「委員」,他們有的就是熱情。正因此,他們只能走出家門、在那些會被媒體關注的官方會議角落喊破喉嚨,希望自己真誠的聲音能夠被聽見。
可惜的是,面對那些「大人」,他們的熱情被解讀成「不懂事」、喊破喉嚨被解讀成「不尊重」,連靜坐表達意見都會被「非法集會牌」驅趕。然而,一旦抗議者們開始遵守大人所訂下的禮貌規範,他們等於是把自己唯一的武器都繳械了。
一旦抗爭停止了,那些為我們發出不平之聲的嘴閉上了,「異見」就沒有了生存空間,那麼這個社會的確是會更加「禮貌」與「和諧」。
(作者為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畢業生)
◎ 張安弟
馬英九競選第一任總統時,曾拍攝競選廣告嘲諷扁政府:「大學畢業生起薪兩萬六千七百元,比八年前還要低。」豈料,在馬政府「努力」五年之後,大學生畢業起薪只剩22K(兩萬兩千元),根據人力銀行調查,有近三成甚至連22K都不到。前勞委會主委更曾在接受雜誌專訪時,脫口說出領22K不該嫌少,因為若不是此方案,他們可能連工作都沒有。
日前台大法律系一位畢業生,應徵法務助理,雇主開口就是22K,讓他直呼「有被羞辱的感覺」。某名嘴表示,如果是他,只願意給台大法律系畢業生一萬九的月薪:「你想兩萬二門兒都沒有,你來能夠幫我什麼,你什麼都不懂!」
19K很低?經濟部舉辦的全國產業發展會議,某公司的董事長嗆:「連15K都到不了了!」當馬總統高聲說,將「合法圖利企業」,人民只想問問政府:「誰來照顧我們」?
(作者為醫師)
◎ 黃瑞麟
台灣就是因為存在著這種壓榨勞力、自以為老大心態的企業主,才會造成目前勞工薪資與十幾年前沒什麼差別的失衡狀態。眼見勞工有一餐沒一餐,而這些企業主荷包賺飽飽,還向政府叫窮之際,我們的政府竟然是力挺這號人物,任由財大氣粗的他們剝削勞工。
馬總統日前才向嗆馬人士大談人權,卻任由這些惡形惡狀的企業主將勞工人權踐踏;真有本事,就請總統再度向這些人呼籲:「尊重人權」,否則,無法讓勞工朋友福利受保障,就請馬政府與這些企業主閉嘴,別向辛苦的勞工說教!(作者為媒體工作者)
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作者: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 、張烽益
出版社:台灣勞工陣線(群學經銷)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2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9804196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
榮獲2012金鼎獎殊榮
二十年後,這是你想看到的未來嗎?
大量失業
資本持續外移而產業升級失敗,持續依賴金融業與房地產,經濟泡沫化並在全球金融危機衝擊下崩盤,失業率追上歐美,而且難以下降。
貧富懸殊
政府偏向財團,為圖利財團而減少富人稅,加上解除金融管制與房地產炒作,使台灣社會的貧富差距直逼美國甚至追上香港,導致社會不滿與群眾抗爭,甚至造成犯罪行為的增加。
人口衰減
台灣將會走上日本的人口萎縮之路,學校倒閉、內需不振、健保與勞保退休金破產,在人口老化與福利支出的壓力下,政府財政赤字將持續累積。
國家破產
台灣公債將持續累積到引發資金外逃的地步,不得不求助於大量的外國資金援助與新移民——最有可能的援助來源就是中國。
族群衝突
台灣過去的族群政治問題尚未化解,引進新移民雖能減輕人口老化的衝擊,卻更可能造成青年失業與族群衝突的惡化。
據目前的數據與社會趨勢估計,在2030年前後,若出現另一波嚴重的全球金融危機,台灣社會將陷入如上困境。如果您與我們這些『杞人憂天』的社運分子以及學術工作者一樣擔心預言成真,請與我們一同檢視本書的種種證據,並與我們一同腦力激盪,認真思考搶救台灣社會的政策方案,從這一刻開始改變台灣的未來。
作者簡介
林宗弘
關心研究主題:貧富差距、社會階層化、全球化、災難研究
學歷: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博士
曾任:全國產業總工會宣傳部主任;台灣社會學會副祕書長
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洪敬舒
世新新聞系畢
現職台灣勞工陣線工作貧窮主任、公平稅改聯盟發言人
曾任媒體記者、國會助理、NGO組織議題研究員
關心議題包括勞動權益、貧窮化現象以及稅制改革運動
李健鴻
關心研究主題:就業安全政策、彈性安全政策、勞動市場風險分析
學歷: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
曾任: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系助理教授;彰化縣政府副縣長
現任: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系副教授
王兆慶
台大社會所、政大新聞系畢
目前任職於托育政策催生聯盟,曾任職於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關心幼兒與老人照顧、家庭、性別政策
email: bernard@pwr.org.tw
張烽益
關心議題:勞資關係、勞工政策與社會安全
學歷: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畢
曾任: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立委國會辦公室主任、勞委會簡任視察
現任: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名人推薦
王幼玲 /殘障聯盟秘書長
王榮璋 /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
朱澤民 /景文科大教授.前健保局總經理
林永頌 /卡債受害人自救會顧問.民間司改會常務董事
施朝賢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胡孟瑀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行委員
孫一信 /智障者家長總會副秘書長
滕西華 /台北市社工師公會理事長.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秘書長
蔡宛芬 /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
劉毓秀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
賴中強 /兩岸協議監督聯盟召集人
賴萬枝 /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聯合推薦(按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在「貧窮產業」充斥的今天,廣大受薪者在低薪、低勞動條件的就業環境中遊移,身心障礙勞工的處境更為險峻;貧窮,已經不是刻劃社會救助的那一天線,而是跟隨在我們身旁無法揮去的夢魘,今天我們不面對,明天,我們將會付出更大的代價!殘障聯盟秘書長——王幼玲
如果你想了解政客、財團和鉅富如何侵蝕我們的國家,如果你關心自己的前途、子孫的生存、以及台灣的未來,請你無論如何一定要看這本書。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
近年來貪婪財團在解除管制下的金錢泡沫遊戲,以及不公平稅制的庇護下,推波助瀾了經濟剝削現象,本書正是對此不公義的吶喊,或許有人認為這僅是激情的宣洩,但本書確實點出了問題方向,後續需要更多的社會運動接棒努力來推動此改革。景文科大教授.前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
最底層人民是否獲得保障,是國家有無文明的重要指標;實踐分配正義,更是台灣急迫議題。聖經記載:「用銀子買貧寒人,用一雙鞋換窮乏人」,《崩世代》一書敲響了「富裕中貧困」的警鐘。卡債受害人自救會顧問.民間司改會常務董事——林永頌
近幾年來,台灣所有的勞動者在全球化的衝擊之下,就業環境每況愈下,尤其是年青世代,看不到未來的希望。這本書突顯了問題的嚴重性,希望提醒台灣社會,忽視這些問題的存在,不遠的將來將會付出沉痛的代價!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施朝賢
《崩世代》不是「預言書」,而是即將發生的「未來史」。新自由主義猖獗所製造的壓迫、貧窮與不公平,台灣青年要先自我除魅,看穿這剝削體制,悍然拒絕這樣的階級遊戲,一同發起政治行動,扭轉我們這個世代的危機!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行委員——胡孟瑀
從金融風暴到今年的歐債危機,資本主義全球化已逐漸失控,國家已經被貪婪的資產階級集團綁架而毫無招架能力,台灣也深陷其中。勞陣出版《崩世代》,以具體數據解析這個貪婪權利結構的本質,有道德感的你,不能不看這本書。智障者家長總會副秘書長——孫一信
年輕人窮了、不生了、肩膀更重了,也茫然了!貧富差距擴大,形成兩個世界:富人不明白為何會有窮人?弱勢者更不了解富人是如何累積財富?本書給了我們最好的剖析與省思,告訴我們社會為何變了。台北市社工師公會理事長.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秘書長——滕西華
如果未來十年,我們仍舊處於勞工低薪化、國家不斷減稅的環境中,將使女性的處境更加困難、少子女化的問題更加嚴重!台灣目前正處於一個重要的關鍵,你我將決定台灣進入「崩壞」還是「重生」!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蔡宛芬
面臨著《崩世代》,富者的豪奢,窮者的無奈,消失的下一代,在在令人心驚。這本書蘊含睿智的遠慮,讓我們深刻瞭解唯有用政策實踐「共享」,認真保障勞工、女性、兒童的權益,才能化解迫在眉睫的近憂。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劉毓秀
在這個速食的年代,媒體關心的是明天的收視率,政治人物關心的是下一場選舉,有誰關心五年、十年、二十年後的台灣?如果,您真心關心台灣的未來,請看《崩世代》!兩岸協議監督聯盟召集人——賴中強
金融海嘯以後,無薪假、長期失業、過勞死、窮累族,成為台灣勞工揮之不去的夢魘!產業的外移,再加上政府放縱下的財團化,台灣勞工往往只能撰擇沒有尊嚴的勞動生活,這就是《崩世代》這本書必看的理由。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賴萬枝
序
「崩世代」的危機與轉機
我們的責任是洞悉未來,並改變未來
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 孫友聯
一九九九年,台灣勞工陣線(勞陣)以「平等的承諾」為主軸,提出了台灣勞工的主張政策白皮書,針對當時百廢待舉的勞工政策及法律提出檢討和批判,並具體勾勒出勞工與社會政策藍圖,作為二○○○年總統大選的政策訴求。然而,在那個年代,失業勞工領到失業給付者少之又少、職場性別平等沒有法律可以保障、高達百分之八十勞工對勞基法退休金望塵莫及、勞保也不能領年金、大量解僱沒有任何規範,而勞工團體最在乎的勞動三權也處處受限制。因此,《平等的承諾—台灣勞工的主張》,扣下了二○○○年以後各項勞動法修立法工程的板機。
二○○○年,台灣的政治民主寫下新頁,民進黨陳水扁先生當選總統,完成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但在朝小野大的政治氛圍下,練習著政治民主化的習題。於此同時,《平等的承諾—台灣勞工的主張》一書中倡議的各項改革工程逐一啟動,其中包括台灣自主工會運動醞釀許久的「全國產業總工會」,終於在二○○○年五月一日正式成立,不僅打破了近一個世紀單一總工會的神話,也促使台灣的全國性總工會多元化發展;而各項勞動法規的修立法也陸續展開,包括「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二○○一年十月三十一日)、「性別工作平等法」(二○○二年一月十六日)、「就業保險法」(二○○二年五月十五日)、「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二○○三年二月七日)、「勞工退休金條例」(二○○四年六月三十日),以及國民年金法(二○○七年七月二十三日)等也相繼完成立法,並完成「團體協約法」(二○○七年十二月十四日)的修法。
二○○八年的兩場選舉,國民黨在國會大獲全勝,豪奪近四分之三的席次,再加上馬英九先生當選總統,國民黨完全執政。在新政府上台與舊政府看守的階段,立法院通過包括「勞動基準法」第五十四條延長強制退休年齡至六十五歲、「勞保條例」第十七條降低滯納金加徵比率及上限,以及「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納入定期契約勞工等修正。
在馬政府上台後亦延續這一波改革的浪潮,陸續通過許多重要的勞動法案,其中包括確立了勞保老年、失能及遺囑年金化的「勞工保險條例修正案」(二○○八年七月十七日),以及修改「就業保險法」(二○○九年四月一日)以兌現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政見,同時因應日益惡化的失業問題,延長中高齡及身心障礙者的失業給付。此外,勞資爭議處理法(二○○九年六月五日)及工會法(二○一○年六月一日)的三讀修正通過,工會組織的自由化,以及不當勞動行為裁決機制的建立,台灣正式進入了新勞動三法的時代。
二○○○年以來,台灣雖歷經了二次的政黨輪替,但勞工政策的發展仍不脫「平等的承諾」所標示的路徑,因此,過去十年來,可謂為勞動法體系重建的「關鍵十年」。儘管許多修立法的內涵差強人意,更有包括勞基法適用範圍、各項社會保險(勞保、就保)涵蓋率過低,勞動檢查及就業安全體系功能不彰等老問題有待解決,但整體而言,勞動法體系大致完成初步的重建工作。
就如同著名全球化學者貝克(U.Beck)所言,勞工面對全球化的衝擊,「早就不是工作問題,而是失業的重分配問題」。反映在過去十年台灣勞工的處境,國家對資本的快速外移束手無策、穩定勞動位置的持續流失,讓未解的老問題交織著新問題,成為下一階段勞動法體系再造與補強的依據。勞工除了要面對趨惡就業環境的新風險(就業不穩定、失業、過勞,以及工作貧窮等問題);更要面對各項生活必需消費過度自由化、商品化的衝擊,處境更顯艱難。因此,勞陣理監事會於二○一一年六月的第七屆第二次會議討論「勞工政策白皮書」提案時決議,延續一九九九年的政策白皮書中現今已完成與未完成的主張,並回應當前更趨複雜的問題,新的白皮書將嘗試再提出新的政策藍圖,引領下一個二十年的勞動政策發展。
經過短短三個月的密集討論,完成這本《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跳脫了原本規劃中單純勞工政策白皮書的框架,而是藉由回顧台灣近二十年在新自由主義的侵蝕之下,各項結構性不正義及財團化的形成,包括倒退的「租稅正義」、「窮累」的勞動過程,以及「少子女化」對社會的衝擊等,刻劃出勞工在這個不正義過程中的處境。
《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的主要內容,試圖從如下幾個面向切入,讓讀者看到台灣勞工及社會面對的「真實處境」,倘若這些處境沒有改變,在不遠的未來,台灣將出現在一個「崩落的世代」,衝擊著台灣的永續發展。本書內容,大致如下:
首先,從探討新自由主義對於勞工及社會的衝擊,刻劃台灣社會未來面臨的崩壞危機,其中包括大量失業、貧窮懸殊、人口衰退、國家破產,甚至於出現部份歐美國家族群衝突的問題。運用大量統計資料的交叉分析,讓讀者理解過去二十年台灣政黨盲目迷戀新自由主義的荒謬,以及在這意識型態作用下的危機。倘若台灣繼續以這個毀滅的路徑前進,難保在不遠的十年或二十年,台灣將出現類似近日英國倫敦嚴重社會衝突的現象。
其次,透過對台灣租稅正義及財政紀律崩解的脈絡化瞭解,本書不僅要戳破政府減稅拼經濟的神話,更要標示出台灣「財團化」的政治動態。尤其,台灣歷經了政黨輪替,雖然兩黨在政治、統獨的議題上有所不同,但在促進經濟發展的策略上卻有志一同的採取「新自由主義」核心模式,即毫無節制的減稅,並相信養雞終究會生蛋,雨露均霑的受益。但事實上,最終結果不僅造成國家財政惡化、債台高築,更擴大了貧富差距。因此,本書從租稅負擔率、經濟成長率,以及失業率等發展趨勢分析,突顯過去二十年政府毫無節制減稅圖利財團的動態過程。
第三,台灣勞工的「工作」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尤其是當政府在經濟發展策略上信仰新自由主義,盲從所謂國家競爭力的主流論述,再加上台灣勞工在這二十年來遭逢全球化及資本外移的多重衝擊,除了失業問題(包括長期失業)惡化,大量派遣及外包等低薪、不穩定就業的出現,勞動條件向下修正,許多勞工只能無奈的在失業或過勞死之間作選擇。因此,透過官方統計資料分析,描繪台灣工作崩壞的具體圖像,並從中突顯現行各項政策或法規的缺失,特別是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工資幾乎等於勞工唯一的經濟來源,工作崩壞而導致的工資不足,對勞工及其家庭的衝擊甚大,除了勞動法之外,也是社會福利體系應關注的問題。
第四,則是已為總統視為「國安層次」議題的少子女化問題。過去兩年,台灣在全球生育率的排名敬陪末座,蟬連生育率最低的國家。然而,少子女化問題的衝擊,反映在各級學校的招生,亦或者未來的扶養比失衡、勞動力供給等問題,嚴重的問題不言而喻。為了鼓勵生育,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無不提供補貼或津貼了事,無視廣大受薪階級需要的是平價、安全的公共照顧體系,一味的以發津貼的方式,不但無法刺激生育,也無法修正過度商品化的照顧及教育體系。某種程度上,少子女化和前述勞動貧窮問題息息相關,因此,建構一個新公共化台灣,以有效解決台灣生育率低落的現象,將是未來國家領導人無法忽視的問題。
最後,回應上述的種種問題,除了在傳統勞工政策的範疇提出對策及修立意見,本書將嘗試觸及價值選擇的層面,藉由對於新自由主義之批判,以更鮮明的立場確立台灣未來的社會圖像,以建立一個公共性的新台灣。
礙於能力、人力及篇幅的限制,許多深具代表性的議題應該要一併納入討論,例如大埔農地、中科四期等不當徵收,以及許多不當建設等財團化的例證,未及納入本書的分析內容。然而,在短短的三、四個月的有限時間,蒐集大量的官方及次級資料進行交叉分析,並以具體的例子穿插說明,希望能夠提供讀者更清晰的理解途徑,不僅是一本政策白皮書,同時也是思索台灣價值選擇的一本書。
本書的完成,感謝中央研究院社會所助研究員林宗弘先生,擔任撰寫及總潤筆的工作;以及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系副教授李健鴻先生和彭婉如基金會王兆慶先生的投入,豐富了本書的論述。同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全體編輯人員針對文字、編輯等的協助。勞陣秘書處工作人員(張烽益、江明芸、楊書瑋及洪敬舒)的無眠無日的付出,理監事的細心審查並提供寶貴意見,以及暑期實習生(政大勞工研究所研究生葉永山先生;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郭浩傑先生、溫億秋小姐;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張子健先生;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羅映儒小姐;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李東儒先生;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張書愷先生、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學系陳麗華小姐、黃騰煌先生)的參與。同時,也感謝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工會及台灣石油工會提供會議場地。
15K發言惹議 施振榮:邰中和一時口快
【中央社╱台北13日電】2012.12.13 06:51 pm
立錡科技董事長邰中和近日因15K的言論引發爭論,與邰中和熟識的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今天表示,邰中和只是看不慣大家吵來吵去,一時口快。
由經濟部主辦的全國產業發展會議11日落幕,包括提高外勞比例、適度鬆綁工時等結論,引發場內民間團體不滿、當場咆哮抗爭。邰中和一席「再吵,15K (新台幣1萬5000元)都到不了」的發言引發議論,並成為社群網站討論焦點。
施振榮今天下午以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藝會)董事長的身份,出席「藝企豐收--2012藝文尾牙推動記者會」,會後接受媒體採訪表示,邰中和投資很多企業,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當天的發言只是看不慣大家吵來吵去,一時口快。
施振榮說,邰中和是宏碁共同創辦人之一,在高科技產業投入很多心力,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當天的發言應是有感而發,只是想表達吵來吵去不是解決問題之道。沒想到引發這麼大的風波,對他是很大的教訓。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12日表示,企業家應努力讓5年後畢業生起薪44K(4萬4000元)。對此,施振榮表示,畢業生起薪全面44K有挑戰性,需要企業提供舞台、共創價值,他認為服務業有潛力。
針對明年景氣,施振榮表示,對明年景氣沒有太大期望,自己努力最重要,大家都說明年景氣不錯,他個人沒有研究。
15K發言 邰中和是宏碁創辦人之一
【聯合理財網╱綜合整理】2012.12.13 01:57 pm
日前的全國產業發展會議中,相關與會人士吵翻天,其中台灣類比IC設計龍頭立錡董事長邰中和說:「再吵下去,我告訴你,15K都到不了」,引發網路熱議。
15K發言話題,網路上討論沸沸揚揚,許多網友都想人肉搜索何人口出此言。發言者邰中和其實大有來頭,他是交通大學60級控制工程系 (電機與控制學系前身)畢業,是施振榮的交大學弟,也是創業伙伴,曾經當選十大傑出青年,行走資訊業20多年後,轉戰創投業,是創投名人。
邰中和最早任職神通電腦的行銷經理,離開神通後,與宏碁電腦公司董事長施振榮等人,一起創立宏碁。他也是電子時報的創辦人之一,於1998年創立的專業類比IC設計公司立錡科技,目前擔任立錡董事長。
台灣生態學會祕書長蔡智豪日前發表文章,其中的「再吵下去我告訴你,連十五K都拿不了。」與邰中和發言有落差,引發15K的爭議,立錡公司表示,已了解此事,暫不回應。15K事件則猶如清大學生陳為廷事件翻版,外界爭辯的議題脫離了環團、勞團的原始訴求,也模糊事件焦點。
全國性會議 陳揆:宜改「多數意見」決議
【聯合報╱記者楊湘鈞/台北報導】2012.12.14 04:32 am
日前全國產業發展會議,輿論多聚焦於行政院長陳冲致詞時環團代表與企業代表起爭執。陳揆昨天表示,全國性會議「共同意見、其他意見」兩分類不符實際,盼改為「多數意見、其他意見」,如此才是尊重、包容少數。
陳揆昨天聽取經濟部報告第一屆產發會議辦理情形,與會官員轉述,陳揆似有感而發,指出產發會議彙集了產官學界一六七項共同意見及卅三項其他意見,對政府產業政策很有助益,卻因少數代表不滿自己對某項議題有不同意見、卻仍被會議視為共同意見,以致整個會議的媒體報導失焦,有些遺憾,因此希望能改進用詞,以利會議進行。
行政院發言人鄭麗文說,要在這類上百人參與的全國性會議形成一致決議幾不可能;如果把多數意見視為共同意見,感覺是「所有代表都同意」,顯得不尊重少數;不如回歸「多數傾向」的本意,改為「多數意見」,少數意見則列為其他意見並陳,以尊重少數。
「鮭魚返鄉」的虛與實
自由時報 自由評論 2012-12-14
在台灣經濟面臨極大困境之際,馬英九政府近數月來嘗試突破,本週的全國產業發展會議就是一例。這一會議雖然洋洋灑灑列出二十五頁結論,卻不免招致對類似大型會議的「大拜拜」、「作文比賽」批評,連工商大老都指政府常「口號治國」,未能提出擘畫未來產業經濟具體作為及方向。不僅如此,會場上企業老闆向環保人士嗆聲「再吵下去,(薪水)連十五K都到不了」,尤使會議失焦。
除了產業發展會議外,馬政府也在一個多月前宣布「加強推動台商回台投資方案」,期待吸引在外國投資的商家返回台灣生產經營,每年一千億元,以提振經濟成長、增進就業。一週前,並審查通過大立光、可成兩家公司在台灣投資案,做為「台商回流」的指標性案例;儘管業者強調他們是「擴大投資」而非「回流」,兩家都是上市公司。
妥善處理台商回流問題,對提振台灣經濟自有益處。產業是經濟活動的實質部門,它創造財富,也增進就業,製造業更是經濟活動的重要根本。世界首富美國,都正積極促進廠商回國投資,歐巴馬總統去年初在國情咨文提出吸引產業回美,隨後即以租稅優惠等措施爭取,並有蘋果、惠普等大廠響應。近鄰南韓也設有專案小組,加強支援企業回國投資,對海外撤資、撤廠企業移回生產設備給予租稅優惠。
對台灣來說,台商回流不但是產業海外佈局的重新檢討,也是對「大膽西進」中國的必要矯正。以往二十多年間,我國經歷傳統勞力密集產業到電子資訊產業的兩波外移風潮,不但人才、資金、技術流失,產業斷鏈,聚落潰散,外移集中於中國的偏差,更導致如今台灣政治經濟受制中國的惡果。台商的回流,主要當然是中國投資環境惡化,「世界工廠」已然變色,廠商經營投資利益降低,甚至在中國追求產業升級之路,成為其「騰籠換鳥」政策中,沒有利用價值而被驅趕的「鳥」。
從這個角度來說,有意返回家鄉投資的台商,與根留台灣或僑外廠商等其他打算在台灣進行投資者一樣,政府都理當提供支援,給予必要的協助。特別是我國其實並不缺乏資金,不論超額儲蓄或金融體系閒置資金都氾濫,所明顯欠缺的是可行的投資計畫與機會,以致實質投資率偏低,對足以帶動產業及技術升級的外資吸引力尤其不足,聯合國「世界投資報告」即指台灣在二○○八年至今吸引外資的比重居東亞四小龍之末。學者實證研究也顯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生效兩年來,台灣的國內投資動能持續下降。現實情況如此,只要能實質增加投資,創造就業機會,不論是國內外廠商,企業無分大小,包含台商回流,都在所歡迎。
必須強調,促進投資並不等於對所有投資案來者不拒,給予特殊或無條件的優惠;有關外籍勞工薪資、人數配額或環境影響評估等適用標準,必須從整體角度處理,不當的差別待遇不僅有公平性的問題,且必然衍生流弊,引起反彈,而有「鮭魚還是鱷魚」的質疑。從而,政府應致力改善投資環境,從鬆綁法令、簡化程序、解決問題、去除障礙等相關工作,盡力做到近悅遠來。同時,在研究發展、勞力素質、國際開拓等提升附加價值的整體產業經濟課題,也必須確實著力。馬政府現今做法,只重大型企業,於品牌與關鍵零組件有機會創新局的中小企業卻不在關心之列,頗有偏失。
實務上,以往只重降低成本的經濟產業政策須改弦更張,馬政府上任以來嚴重傾向中國的做法應立即揚棄。連「經濟學人」都明指ECFA效益已成幻影之後,馬政府尤不能再以「鮭魚返鄉」為名,開大門接受台商及中資之際,於失色的「世界工廠」之外,再創「世界市場」迷思自欺欺人,繼續把中國化等同於國際化,讓台灣政經前景陷入深淵無以脫困。
員工高薪 創造鼎泰豐傳奇
【聯合報╱記者陶福媛/台北報導】2012.12.14 03:18 am
鼎泰豐老闆楊紀華認為付給員工高薪,正是創造鼎泰豐傳奇的主因,「很多人以為鼎泰豐成功的秘訣是於美食,其實優秀的員工,才是致勝關鍵。」
楊紀華說,鼎泰豐薪水、福利都優於同業,外場員工起薪三萬八,還不含績效獎金和紅利,店長的年薪甚至高達兩百萬元以上,「鼎泰豐人事成本高達五成,但我覺得這是必要投資,省不得!」
除了提高薪水,鼎泰豐編制有「樂活諮商師」,定期與員工聊天、傾聽員工心聲,甚至還會安排專業視障按摩師進駐每家分店的員工休息室,紓解身心勞累。
兩年前,拿下世界麵包大師賽金牌的吳寶春回台創業,特地向楊紀華討教經營之道。楊紀華當時建議吳寶春,首先要先提高員工薪水,麵包師傅的薪水要從三萬五調高到四萬五,就連收銀台小姐的薪水,也要從兩萬五調高到三萬,「但條件是員工的服務水準,也要相對提高」。果然,吳寶春的麵包店在南台灣創造傳奇,甚至在南台灣掀起歐式麵包的風潮。
鼎泰豐迄今沒有上櫃上市的計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考量到員工的福利。楊紀華說,鼎泰豐的股票若上市,他就得要為股東負責、嚴控人事成本,反倒不能像現在好好照顧員工了。
奇異副總裁:大膽賺22K美元或人民幣
【聯合報╱記者姜兆宇/台北報導】2012.12.16 11:05 am
大學畢業生起薪僅22K(兩萬兩千元),許多七、八年級生感到「錢」途茫茫,奇異(GE)大中華區副總裁許朱勝昨天勉勵年輕人勇敢、有志氣,大膽去賺22K,但不是新台幣,而是22K的美元或人民幣。
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AIESEC)台灣總會昨天舉行「第四屆青年影響力論壇」,十八位企業領袖受邀出席座談,吸引千餘名大學生進場「聽大師開講」。
許朱勝說,態度決定人生的深度,個性則決定了廣度,拿到畢業證書之後的第二天,IQ(智商)就不是那麼重要了,「聰明才智不是萬能的」。
對於兩岸年輕人,許朱勝也有一番評比,大陸因施行一胎化政策,一九九○年後出生的孩子,多半是家中獨生子(或女),較不適應團體生活,也缺乏合作精神;但台灣年輕人家裡有兄弟姊妹,從小就會「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也懂得團隊合作(team work)。
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說,「台灣不缺人才,只缺舞台」,由於政治體制、與管制政策的影響,大陸缺乏品牌行銷的國際人才,而台灣多元民主價值,早已成為華人社會典範;台灣年輕人應勇敢面對挑戰,也要有「與敵人共舞」胸襟,為自己找到贏的定位。
麥肯錫全球董事林璟驊說,現在全球網路無遠弗屆,年輕人在家裡上網GOOGLE(谷歌)、WIKI(維基)查詢資料,就能知天下事,培養國際觀不一定要出國,因為「心靈之窗在你身上,世界在你手中」。
林璟驊希望年輕人「練習說出對議題的觀點」,而不是一味地反對、批評或抱怨,年輕人應該自我要求建構論述基礎,試著想出解決問題方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政大校長吳思華說,「人生如果只為了賺錢,那有什麼意義?」,現在是關鍵轉捩點,年輕人更應該有「捨我其誰」的氣魄,嘗試問問自己「如果不是我,那是誰?不是現在,又是何時?」
AIESEC是全球最大的非營利青年組織,宗旨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人類潛能;這次論壇共廿六餘所大專校院超過一千三百名學生參加,希望培育出具有國際觀和關懷社會、對社會產生正面影響力的年輕人。
美國、新加坡 獵我人才不手軟
【聯合報╱記者姜兆宇、劉俐珊/台北報導】2012.12.16 04:11 am
年輕人起薪22K,高階專業人才紛紛出走「另謀高就」,台大醫學系林姓實習醫師說,新加坡「侵門踏戶」來台搶醫師,不少台大醫學院畢業生,也遠走荷蘭執業,「如果國內過得去,誰想離鄉背井?」
林姓實習醫師說,在他服務的醫院裡,有愈來愈多的醫院出席「新加坡工作說明會」,其實新加坡的小醫師待遇普通,但若升任主治醫師,薪水明顯高出台灣一大截,這種跨大級的薪資制度,給足了小醫師力爭上游誘因。他的同學也有人在新加坡做研究,學成後可能直接在星國行醫。
台灣電子業也面臨「人才荒」危機,美國科技大廠直接在台灣獵才,台大電子所的鄭姓畢業生前幾天打開電子信箱,躺著一封美國科技大廠發出的攬才信,電話面試後,他決定明年赴美談薪水。
鄭姓畢業生聳聳肩地說,沒辦法,台灣的薪水和產業環境落後一大截。
台灣究竟流失了多少專業人才?
政府部門沒有答案,官員說,今年台灣出境人次逾九百萬,專業白領人才「不是管制人口」,可以自由移動,出境是旅遊或工作?政府無從得知。
官員說,前幾年,行政單位曾透過公會取得大陸的資料,仍無法反映人才、人力流出的實況。
至於國外人才流入,若是只看外籍白領人才(又稱外國專業人員),根據勞委會最新資料,大約是兩萬七千名。
人才培育/大學生 你是蘋果還是冰塊族?
【聯合報╱余豈/教(嘉義市)】2012.12.16 03:29 am
連幾天,有些報導值得關注:某台灣企業家認為,社會不宜形容年輕人為草莓,最好說他們是內在營養的蘋果,還喊出盼望新鮮人起薪44K;然而近來教育界流行的形容,其實是冰塊族,意謂年輕人碰都不用碰就化到沒有了,卻還總擺出個酷樣!
天下雜誌公布,兩岸九○後調查顯示,中國大陸九○後的年輕人,自認競爭力僅次香港,台灣年輕人在他們眼中則不具競爭優勢;而台灣的年輕人自己都認為,陸生最有競爭力,台灣排名亞洲第六,甚至輸給其他三小龍!
美國的報告指出,大陸在二○三○前將晉升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我們的內政部長則憂心,台灣到時已成為爛攤子!林林總總加起來,難怪台灣今年代表字出爐,「憂」字竟奪榜首!
在這一團「憂」之中,台灣競爭力惡化,也擴及每個層面,我們在兩岸消長中漸趨下風,教育政策實難辭其咎。
台灣人力素質夠不夠高,與企業主願不願意支付更多人力成本,是兩個不同的議題。如果學生只是「學校教什麼,就依樣葫蘆什麼」,是把大學教育當三流職業訓練所,遑論培養「人才」。
現在大學退場政策,若不能直接提高人力素質,僅想從供需面解決供過於求問題,必會有不少後遺症。如教授級白領人才加速外流,很多會去中國大陸重起爐灶,長此以往,豈是台灣之福?
警訊! 王文淵:景氣再壞下去 15K有可能
東森新聞 – 2012年12月17日 上午10:57
15K薪資風波持續延燒,難得現身的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接受獨家訪問,憂心的提出警訊,王文淵提到如果景氣再不好轉,月領15K很有可能,至於明年景氣春燕到底什麼時候會來,王文淵更是保守認為,明年一、二季恐怕不會有太大改變。
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沒用堂妹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的蝴蝶機,手上拿著剛上市的iPhone5,大讚不錯用,王文淵接受獨家專訪,談到15K薪資風暴,王文淵難得說重話,王文淵對市場景氣的憂心,但領軍台塑的腳步還是不斷邁進,砸下20億美元啟動德州廠擴建計畫,王文淵也同時召開南科臨時股東會,通過109億股私募案,由台塑全數買單募得90億元,資本額更從1900億元調高到3000億,超過台積電,成為台股股本最大公司,談到明年景氣王文淵則轉趨保守。
對於春燕何時會來,王文淵的擔憂全寫在臉上,不過南亞的大手筆私募案,看得出王文淵努力改造南科在不景氣中努力逆轉勝。
22K也害到老人家
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 2012-12-17
◎ 羅方易
最近常見面臨退休者不僅不敢退,甚至還頂著一大把年紀,與自己兒女年紀相仿的年輕人搶飯碗,主要就是身上還背負了家庭經濟支柱的沉重擔子。
很多人好不容易盼到子女從大學、甚至是研究所畢業,以為自己可以從此規劃退休、享清福。不料,子女們卻因為陷在22K的惡性薪資結構循環中,甚至因低薪乾脆在家當「啃老族」。景氣不好,加上受到子女低薪的影響,為了維持一家生計和三餐溫飽,只好拖著老命,繼續工作。
22K原是馬政府在金融海嘯期間想出來的應變措施,不料,卻因政策規劃思慮欠周全、配套不足,竟然成為現今社會新鮮人求職的夢魘,造成台灣薪資水準崩壞和學歷貶值的後遺症。
以民國七十年與一百年來做比較,其中,二十到二十四歲青年失業率與整體失業率差距,從原本的二.五七倍,擴大到二.九倍,而二十五歲到二十九歲的年輕人,更從○.八二倍增至一.六二倍。這說明了台灣經濟危機是結構面問題,而非僅僅是經濟週期。經濟週期過了,失業問題就能改善,但是,結構面問題就沒有那麼容易解決。
這是台灣社會的致命危機。高失業、低薪資、工作不穩定和買不起房子,讓青年人無法安心規劃未來,只能為眼下的生計煩惱。而中高齡人士看到子女因為就業市場疲弱和經濟不振,而沒有勇氣結婚生育,自然也隨之心生焦慮,害怕會過著沒有明天的日子。所以,勞委會應該用心研擬具體對策,尤其是創造就業機會和勞動條件的公平正義,持續關注,不要流於口號施政的虛華。
(作者為新北市土城區民)
- Dec 11 Tue 2012 18:44
生活經濟學╱22K魔咒…「天花板」效應; 某董座:再吵下去 連15K都到不了; 經長:22K「只是個說法」 大部分24K、25K; 戴勝益:盼5年後年輕人44K; 崩世代 (合輯之一)
close
生活經濟學╱22K魔咒…「天花板」效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