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人看大陸》用自己的眼睛認識中國

2014-10-30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01| 評論數: 0 |原作者: (歹丸妖女/台灣大學研究生)

因為所學的關係,今年去了兩次中國。分別走訪內陸的武漢,還有沿海的北京、上海、南京,參觀了一些地方,跟著老師拜訪了一些人士與機構。這幾年兩岸的學術交流似乎相當密切,不只以兩岸交流出名的系所,有些其他的人文社會學科系所,也開始進行雙方的學術交流。

在 這樣的環境底下,身為這一代的台灣年輕人,我們很幸運的有更多機會接觸那塊想像中的土地。歷史課本、地理課本從小到大一路學,對大陸的地理,甚至比台灣 熟,而今終於有機會踏上那片土地。看見原本只存在課本裡的那些地方很讓人興奮,卻也開始想,為什麼我們對這些地方如此熟悉?過去的那段歷史之於我們,到底 意義是什麼?而現在的情況,身為當代台灣人,又當如何理解?

看見形形色色的人

在這兩 次的參訪中,我們拜訪了各地現代化的城市風景,登高樓、遊長江、上酒吧,同時也跟著學生走進當地超市還有學生吃飯的小巷。透過這些,我們看見中國的兩面 性,既是高速現代化,同時也是巨大貧富差距的溫床。城市矗立著高樓,邊上也有破舊的老平房;富麗堂皇的飯店旁邊,昏黃平房的燈泡搖晃著。

我 們跟年輕的研究員聊天,跟計程車師傅聊天,跟交流學校的學生聊天,跟共產黨幹部聊天,這裡有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對台灣的消息很熟悉,很喜歡談論台灣的各 種問題。學運、藍綠、選舉什麼都問,什麼都有興趣;有的只是模模糊糊的有些概念,是對是錯也不太在乎。有的計程車師傅並不是很在乎台灣問題,只在乎他在當 地如何生活;也有的師傅聽到台灣就大為興奮,一直聊他對台灣的了解。

關心家園產生共鳴

這許許多多的個人在其中,一個一個其實各有不同。我們常常用大的角度看國家與社會,討論國家脈動、社會改變,卻沒看見裡頭參與的個人。但國家和社會畢竟是人組成的,這些不同面相的人們也代表了這個國家的其中一些樣貌。

有些巨大的建設和宣導台灣人不習慣,中國百姓也許也不習慣。國家性的慶典對百姓來說也許只是重要的放假日,讓自己從忙碌的生活中紓解。未必是在公開報導中看來如此舉國歡騰的日子。從上而下看或是從下而上看,觀感會很不一樣。

最近,傳出陸生在台灣被情報人員吸收、滲透的消息,校園裡掀起一陣波瀾,我自己認識的陸生朋友們,也都紛紛無辜中槍。

到底在台陸生是不是間諜?會不會被滲透?也許只有那些沒有真正用心去認識對方的人才會這樣擔心吧。我因緣際會認識一些年輕的共產黨幹部,談論我們對自己家園的關心的時候,其實是有所共鳴的,也為彼此的努力深深感動和祝福。

兩岸青年,每個人都在為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情努力,就算真的是不同的立場,彼此之間真的有這麼衝突嗎?如果可以放下成見,去認識彼此,也許我們的害怕與疑惑會更有根據、也更踏實一點。

除 了看見形形色色的人以外,另一件有趣的事情是,很多時候在台上的學術交流相當斷裂,兩岸在學術上所處的位置相當不同,我們作為學生坐在下面,常常有雞同鴨 講或是時空穿越之感。但是到了台下的私下交流,就快速的合而為一了。當主桌觥籌交錯,學生們在旁邊其實什麼都聊,從台獨統戰到妹子漢子。有的時候會覺得, 世界真的只有價值的區隔,沒有國界。

年輕人想的事情很相像:上課無聊就上網聊天;長假最重要的事情是旅遊;朋友失戀了就一塊喝酒;在種種社會現實中渴望著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用自己的方式抵抗著來自老家和社會的傳統思想。

青年交流無話不談

拜網路之賜,現代社會的地理距離驟然縮短成天涯若比鄰,即使回到台灣,還是可以跟上海、武漢的朋友保持聯絡。我們透過網路分享生活,交換想法,討論議題。誠然,不同生活經驗底下的個體,對於事情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如果能越過這一層來看,背後的邏輯和理想也許很接近。

這 幾次接觸的經驗也讓我發現,台灣有些人老是說中共「洗腦」、「統戰」,嘲笑他們天真的相信兩岸是一家人,看到官方的統戰言論就極度反彈。雖然所謂的統戰言 論確實存在,也許也很令人不快,但是重點是我們看見說這些話的這些人未必是被洗腦,他們對炎黃子孫及中華民族的復興,是懷著真正的熱情。

敏感問題未必敏感

懷抱真正的熱情才最有令人努力的動力,因為他們是真心地相信、自願的努力。有些人真心的相信並且願意為之奉獻,國家所做的事情,只是讓這些人站在顯要位置而已。如果我們看不見對方的真心,不免錯估了國家對個人的影響力。

不 過,即使想法或同或異,敏感問題其實未必敏感,雖然大家有自己心中的一把尺,卻未必這麼容易被踩到紅線,很多時候可以好好聊天。如果太快把前提放在前面 了,會喪失很多認識彼此的機會。作為一個當代台灣的年輕人,我們有更好的機會跟條件去認識世界,認識世界無法忽視,台灣更不可能忽視中國。

無論對中國大陸的看法是什麼,不管曾經怎樣聽說那裡的人事物,衷心建議,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認識,那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身邊的大陸人》中央車站的華人湘菜館

2014-11-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86| 評論數: 0 |原作者: (越智/台北市)

1913年啟用的紐約「大中央車站」,是這座城市的交通中心,每日有數十萬人在此進出,光是車站下方的地鐵線路就有5條之多。但相較於一旁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這座古老、外牆由石材打造的復古車站建築,在紐約顯得是獨樹一格。

這座位在曼哈頓核心區的火車站,四周更是被五星級飯店、高檔辦公室和各種餐廳、服飾店給包圍。幾天以前還無法想像,老張竟然和我約在這裡!而且這還是我們的首次碰面!我們誰也沒有想到,認識這麼多年以後,我們首次見面的地方,居然是在西半球的美國紐約!

首次相逢竟在紐約

老張是我在大陸社群網站「人人網」中,最早認識的網友之一。這個模仿自「臉書」(facebook)的網站,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也就是大概2006到2010年前後,是大陸各大專院校學生,主要的交友工具。原名「校內網」的「人人網」,因為標榜真實姓名、真實學歷、真實身分的作風,在那個講究匿名、卻充斥著詐欺和假消息的互聯網環境中,這樣的交誼顯得相當特別。吸引了不少大陸大學生投入其中,而我也在大陸友人說服下,加進去玩了一把。

老張年紀比我小一兩歲,他那時還是北京大學的本科生。他家來自湖北,是當年和我聊得非常投機的一位網友。久未連絡之後,他發現我人在紐約旅行,便趕緊約了一場飯局。而見面地點,就在紐約中央車站附近的一家湘菜館裡。這變成為我們認識多年後的第一次見面。

他也不單單只約了我,還約了一群他的朋友。一開始,那個場合有點尷尬。早到的我,和遲到的老張之間,還隔了好幾位不認識的大陸朋友,有男有女。而共同的地方是,他們多半畢業自大陸最好的大學:北大、清華、復旦等著名學府,也都順利的來到美國留學。在美國,讀的也都是世界一流名校: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等美東傳統學府。

餐館裡聚各省口音

在遙遠的美國東岸,那家湘菜館的氣氛,卻顯得是回到了大陸的城市裡。在美國,想要吃到比較正宗的中餐廳,是有一些困難的。為了配合美國人的口味,紐約大部分的中餐廳裡,經常出現的是令人感到無奈的美式中餐。不能說美式中餐不好吃,但那是美國本地人喜歡的口味,卻不是我們來自亞洲的人,喜歡的口味。

也許是因為這家的口味比較正宗。席間,周遭的其他客人們,也用著慷慨激昂的各省口音普通話閒聊。我則一個又一個的,聽著前面幾位朋友的故事,以及他們和老張認識的經過。要不是菜單上的價格,讓人赫然想起自己是在世界之都,否則還真以為,我又到了中國大陸。

這些新朋友的故事,每位都讓人感到相當有趣而富有故事性。坐在我對面,另外一位來自北京的張小姐,目前任職於美東著名的國際關係智庫,也是哥倫比亞大學和北大畢業的高材生。在做中國研究的這一行裡,哥大的東亞研究,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

海外人才台陸消長

隔壁來自浙江義烏的郭同學,曾在美國的杜克大學和NYU求學,讀的是政治經濟學相關的專業。但叫人意外的是,他目前卻在一家網路公司,做大數據庫的相關分析和組建工作,可說跨越了極為不同的領域。而除了心路歷程外,他也跟我分享了很多社群網站的技術突破和八卦。

另一位美麗的,我忘記名字的小姐,則是畢業於NYU和浙江大學,目前在美東的一家著名跨國金融機構服務。她跟我聊起了紐約大學種種盛名之下,真實的東亞研究成果和學生活動。事實上,我是第一次聽說,原來NYU也在做東亞研究。

非常令人感到可惜的是,無論是問起老張,還是桌前的任何一位同學,問問他們是否有認識系上、和學校裡其他自台灣的同學時,得到的答案都是讓人失望。基本上,除了老張認識一位在布朗大學求學、台大某位教授的公子之外,在美東的政治、東亞研究、中國研究這些領域的相關研究所裡,已經鮮少看到台灣同學的身影。

台灣應當急起直追

這讓人不禁要感慨時代的轉變,也感慨台灣社會和教育界,近年來如此忽視文法政相關的專業、留學生數量也日益下滑。也許再過20年、30年以後,這些在海外留學的大陸高材生們,都會有回國效力的一天。到時,無論是外交場上的觥籌交錯、商場上的爾虞我詐、還是教育界的談笑風生,也許就會出現我學生時代所認識的這些同學們。

而不管是在政府部門、研究機構,還是商業界,這些大陸一流學府又有留學經驗的畢業生,都將會是我們可敬又可怕的對手。台灣的同胞們,我們是時候一起加油。


《台灣人看大陸》實現一年前的承諾

2014-11-5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33| 評論數: 0 |原作者: (郭士弘/高雄師範大學學生)

一個為期一年的約定,滿懷著期待與好奇,期待著再次相聚的歡喜;好奇著踏上北京的未知。充滿感激的承諾,是如此刻骨銘心,能攜手同航,沐浴於陽光之下。

2013年的夏天,我來到了四川省會成都,那時氣候尚且涼爽,也許是前些日子下過雨的原因,空氣也帶些潮溼,比起酷熱的台北舒適不少。我是來旅遊的,頭一回踏上中國大陸,感到格外新鮮有趣,卻又有種熟悉親切的感覺。

漫步成都慢生活

成都是座以「慢生活」出名的都市,集大西部經貿、科技、教育、文化及交通於一身,閒適之餘仍不失國際大都市的風範。在抵達成都之前,我稍微瀏覽了一下關於該城市的旅遊景點與狀況,從百度上抓了一份骨灰級玩家的旅遊攻略,便出發上路。

尋索著資料上的介紹,我獨自一個人在城市中打轉著,誤打誤撞,在武侯祠大街上竄入了錦里一條街。漫步錦里真猶如「夢回三國」,古樸的樓房建築、青石板的街道與小橋流水,令人陶醉。

隨著成都生活的緩慢步調,我在一家古色古香的茶樓歇了下來,對這座城市的一切還不是那麼熟悉,卻因為一位姑娘的問候而感到溫暖。她聽口音便曉得我並非本地人,看我也是漫無目的,張望著窗外熙來攘往的人群,且過來向我問候幾句。她是本地人,在北京工作有餘年,利用假期回到故鄉看看家人與親朋好友,順便回味故鄉的城市風貌。

異地結緣約定再見

難得遇上我這海外來的華人,她也顯得相當興致。問過我到了哪些地方、對哪幾處印象深刻後,便熱情地介紹起家鄉的人文特色與自然風光,比起我所找的資料,聽她娓娓道來,神采飛揚地,顯得對自己故鄉的一切相當有信心。彷彿一場盛宴,擺放著香辣四溢的川菜,吟唱著美麗雋永的詩歌,欣賞著巍峨蜀道的鬼斧神工,一一呈現在眼前。

我聽得也出神了,她一番描述讓我頓時感到自己的故鄉相形見絀,當我回過神來,稍微理理思緒,也談起了我故鄉的種種。

她對於台灣的認識,多半來自於小學課本上對日月潭以及阿里山美好的描寫,就是一座寶島形象,經我一說才發現,原來在台灣,最值得欣賞的景致,藏身人群之中。在台灣,有不少奇特的自然風景,但相較於大陸的山川壯麗,畢竟少了那麼幾分靈氣。要能自豪說起的,也許,是那一幅一幅和諧溫馨的社會景象,人們謙恭有禮,禮尚往來,勾勒出安康、文明的盛世之圖,是華人歷經數千年與中外相互學習而成的社會型態,這點也最是令人嚮往。

老友重逢無限感動

離去前,我與她留下了聯絡方式,締結善緣,能在千里之外,遇上熱心助人的朋友,也許是上輩子留下的福分。她向我提了個請求,希望能在我回到台灣的期間內,走到哪兒,就多拍些照片記錄台灣的風俗民情,讓她增廣見聞,看看外面世界不同又多彩的生活。最後,她與我約定,將來若有機會再訪大陸,一定要前往北京,讓她再好好招待我。我心中充滿著感動與期待,依依不捨地與她告辭。

在這一年中,我每到一個新地方,碰上了一次傳統節慶或參與了現代各式各樣活動,甚至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都會與她作分享與介紹。慢慢地,我幾乎與她成為了無話不談的知己,儘管只是簡單的書信與網路,卻依然能夠分享現實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交換時事的不同見解、跨越歷史的意識對立;能夠一同迎接新年到來、一同努力為夢想打拚。

慢慢的,我對大陸地區的生活狀況以及社會發展,漸漸地也有更全面的了解;她對台灣的認識,更是重新肯定了中華文化的光芒。我感到兩岸的隔閡透過這樣的交流,逐漸消弭了曾經因為政治對立而築起的高牆,讓我們能一起暢談理想,展望未來。

2014年的夏天,我履行了約定,前往北京,一個既陌生卻又有著熟悉味道的地方。在出境大廳,我再次見到了她的身影,心中的雀躍湧上心頭。儘管一年沒有相見,卻能像老朋友一樣,叫著對方的名字,親切地問候,天馬行空的聊著這一年下來的種種際遇。我待在北京的這幾天當中,她特別請了幾天假期,撥冗給我,帶我在城裡四處遊走,參觀過皇家園林,爬過香山,上過長城,拜過天壇,吃過烤鴨,每次的體會都是無限的感動,感動可以一同經歷這難得的每一刻。這趟北京之旅,縱然沒有跑遍所有風景,卻也沒有留下任何遺憾。

旅行是為下次相會

這次的旅行,雖然寫完了一篇的故事,但仍舊為下一篇作了鋪陳。我們約定,下次見面,換她來台灣造訪。並且將不斷地約定,一起去探索中華神州,一起去譜出最精彩的故事,永不止息。

兩岸間隔了一道海峽,隨著開放探親以至科技的進步,再到政策開放,越來越多交流的機會,只看我們是否準備好了,準備好跨越偏見、準備好重新認識、準備好虛心接納。在兩岸關係中,雙方各取所長,有大陸的物產豐饒,有台灣的中華敦厚。兩岸攜手,終將能重新建立起新的家園,一起再度寫下中華文明輝煌的一頁,實現共同追逐昌盛繁榮和平之理想。


《台灣人看大陸》與中共黨校研究生交流 顛覆印象

2014-11-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54| 評論數: 0 |原作者: (曾冠傑/台北市)

對於台灣人來說,位於北京的中共中央黨校,一方面因為與中共高層相關的新聞報導而知名,另一方面充滿神祕色彩,令人感到好奇。

中央黨校的歷史悠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就已創辦多年,其前身可上溯至1933年創立於江西瑞金的「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隨紅軍「長征」至陝北而改稱「中央黨校」,之後遷入延安,毛澤東曾經兼任校長,最後因國共戰爭而撤離延安。1948年中共中央決定創辦高級黨校,名為「中共中央馬克思列寧學院」,後改稱「中共中央直屬高級黨校」,在文革期間停辦,1977年復校,定為現名。

中央黨校是決定全黨理論走向的主要智庫;譬如影響深遠的「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便與該校有關,當時的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於1978年刊登一篇由胡耀邦審訂的文章,揭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開啟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成為日後改革開放的理論基礎。中央黨校的歷任校長多為中共高層領導人,近幾任校長包括胡錦濤、曾慶紅、習近平等人,現任校長則由政治局常委劉雲山兼任,可見中央黨校在黨內舉足輕重的地位。

除了擔任中共的智庫角色,中央黨校也是培育政治幹部與理論人才的重要基地,全校工作人員1100多人,每學期在校學員約1600人。其研究生院招收研究生授予學位,擁有「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共黨史」等三個國家重點學科,以及三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四個博士後流動站,目前就讀學位的研究生近700人。

前陣子因為偶然的機會,認識一個新朋友,是中央黨校的中共黨史研究生,他跟我同年紀,背景相當獨特,之前曾經在上海操作過幾年外匯,已有經濟基礎才來讀研究所,他希望未來能做出有別於官方立場的獨立研究。跟他的聊天互動,顛覆了我對中央黨校的刻板印象,因為太有意思了,我還拿出紙筆,隨手摘錄筆記。

中共黨史在中國大陸的學科分類,不屬於「史學類」,而是屬於「法學類」,跟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等學科在同一分類裡。以前我在南京當交換生時,聽過「黨建」一詞,但始終不知其意義,他解釋是「黨的建設」,即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等,學科分類在中共黨史之下。

中央黨校的校地廣大,常有機會見到中共高層領導人蒞臨,他在開學典禮就見過時任黨校校長的習近平,可見中央黨校受到中共權力核心重視的程度。有趣的是,外界往往認為中央黨校是左派大本營,但他解釋並非如此,因為他們強調「思想解放」,有些教師甚至上課會批評中共。

或許是想打破外界的刻板印象,他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黨史研究,才是比較正統的觀點,而中央黨校的黨史研究反而偏向學術前沿。他還告訴我,現在的黨史研究生,其實不太讀傳統的黨史著作,反而對西方政治思想與制度深感興趣,這方面的書籍閱讀比較多。

感謝這次有這個機會,透過跟這位新朋友的交流,讓我大開眼界,也對中央黨校增加不少認識。


《台灣在看大陸》我所看見的北京APEC

2014-11-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096| 評論數: 0 |原作者: (一蓑煙雨/北京大學台生)

2014年11月5日,籠罩在深秋的北京曉風料峭,道路兩側的銀杏樹早已泛黃,大屯北路上一個星期前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象已不復見,並且明顯地感受到這兩天的北京空氣品質比起三天前有著明顯的改善,碧藍的天空幾乎看不見一絲雲彩。正當我拿起相機準備記錄下這難得一見的美景,馬路對街驀地傳來一陣穩健的步伐聲響,原來是一隊全副武裝的武警戰士正踏著整齊劃一的步法踏過空無一人的街道。

熱鬧景象消失無蹤

這裡是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當初為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而大興土木興建的觀光勝地,走在公園的中央走道上,遠方可以眺望雄偉的鳥巢以及水立方等奧運場館。而僅在數百公尺前方則佇立著中國國家會議中心,就在半年前我曾去那裡參加北京動漫展上的崑曲演出,當時擠滿奇裝異服的動漫迷的會議中心今天卻顯得肅穆莊嚴。會議中心四周的街道被鐵柵欄和拒馬層層包圍,每隔一百公尺就能看到站崗的武警衛兵,而每個主要街口更由武警、公安和保安所組成的安檢關口層層把關,曾經人群熙攘的公園如今竟是如臨大敵般固若金湯。若再往南走個幾分鐘,便抵達森林公園南門地鐵站,可以看到地鐵站門前懸掛著醒目的告示:「為確保APEC會議期間交通順暢,地鐵部分站關閉,敬請見諒!」

今天是2014年北京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的第一天,為了這一場國際會議,中國大陸再次展現出驚人的動員能力。

首先為了讓來自亞太各國的代表們能在北京享受到清新的空氣,北京必須至少在APEC會議期間徹底解決霧霾問題,但是這得從何下手呢?北京霧霾的起因是北京近年來大興土木的建設產生的大量灰霾,以及過量的汽車和重工業排氣所導致的,將近十年來,每到冬天,北京的霧霾災害最嚴重時甚至有學校被迫停課。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除非把全北京的重工業和工地全部停工,同時至少禁止一半以上的私有汽車上路才有可能做得到,但這有可能嗎?

北京市政府告訴我們:有可能!媒體報導,為了APEC期間北京的空氣品質,整個河北省2386家包括北京懷柔地區10家企業將停產,11月3日起北京所有工地全面停工。而為了APEC與會外賓在北京交通的便利,北京地鐵「奧體中心」、「奧林匹克公園」等站在會議期間全面關閉,北京從11月3日起實施行車單雙號限行,也就是說車牌尾號單數和雙數的車輛必須分別於不同的日子上路,以減少北京的車流量和空氣品質。甚至同樣為了空氣品質,連天津地區的冬季供暖時程也往後順延。

企業停產工地停工

雖說以上措施的合理程度有待商榷,但不可否認的是,北京從11月初開始明顯呈現了數月以來未曾見的晴朗天氣和清新空氣,素有堵車困擾的地區也呈現前所未有的通暢車流。網民把這幾日難得的晴天戲稱為「APEC藍」,甚至有網民表示「有一種晴天,叫做APEC」。

當我於11月5日抵達受到出入管制的國家會議中心附近時,戒備森嚴的街道上看不到昔日的如織遊人,連許多附近街邊的餐廳旅館都歇業停工。

地鐵關閉車輛限行

路邊人不多,我很幸運地在回程的路上輕鬆地攔到一輛計程車:「這幾天生意聽說很好做啊!」司機王師傅操著厚重的北京腔說:「地鐵站關了、車輛也限號限行了,肯定都得坐咱們出租車啦!」他喝一口水,苦笑一聲:「誰知道我一成業務也沒增加!大多數人八成一放假就都懶得出門了。」聽到司機這句話我才想到,早在一個月前北京便宣布,APEC會議期間各級學校和公家單位停工停課六天,為的是讓會議期間的社會更加安定、安全。

APEC的舉行,是中國大陸在亞太乃至於全世界前展現國家形象的重要場合。富強、文明、和諧等精神是近年來中國大陸不遺餘力展現在世界面前的樣貌,不論這次會議結果對中國或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有著什麼樣的影響,但至少在與會貴賓們對中國的印象方面,中國大陸與北京市政府已經下了硬功夫。

然而除了晴朗的天氣、順暢的交通與和諧的社會外,中國大陸還能以什麼樣的方式讓與會外賓喜愛,甚至尊敬中國?如果有朝一日能夠在不刻意施行任何政策措施的情況下,依然讓初次踏入中國乃至於北京這座城市的國外夥伴們愛上這片土地,相信將是中國建設發展真正實際的表現。


《台灣人在大陸》請別叫醒我

2014-11-10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24| 評論數: 0 |原作者: (王瑞賢/上海同濟大學台生)

漫漫長路,火車聲隆隆作響。不時在軌道上摩擦出銳利刺耳的聲音。

你告訴我,你來自北方,一個小小的村落,村落的人不富裕,但是笑容卻比其他地方的人更美。說話很大聲,但是話中的熱量卻遠遠超出我的想像。你背著厚重的包包,背著一段遙遠的旅程,坐在我的身旁。

你的帆布鞋又黑又舊,我不知道它陪你去過多少地方。你的皮夾克上我隱約看到一些補丁,有些新有些舊。你的眼睛藏在一副黑黑的太陽眼鏡下,你告訴我,這副太陽眼鏡的年紀比你還大,是父親給你最棒也是最後的成年禮物。

你談天,你說地。你說人生的相遇都是緣分,你告訴我,你是一個非常宿命論的人。你不抽我的紅雙喜,你在你的大腿上捲著來自你家鄉的香菸,捲了兩根,告訴我,你沒甚麼可以分享的,敬緣分。

「敬緣分。」我跟著你說到,然後深深吸了一口,辛辣無比的菸草。

你沒告訴我你的名字,但是你卻向我介紹你腳邊的那把吉他叫做Susan。比起向我介紹你這個人,你倒是更喜歡介紹Susan。

三十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很快的沒有話可以聊。此時餐車推了過去,餐車上有賣便宜的青島啤酒,你說你請客,拿了一手啤酒,然後痛快的開始牛飲。

火車上的顛簸和酒精的催化下,你饒富興趣的問了我一聲,要不要聽歌。我說,好。你又說,想聽甚麼?我說,我隨便。

你拿起Susan,唱起趙雷的《南方姑娘》。一邊唱,你一邊甩掉你的帆布鞋,赤著腳走在列車的中間,輕聲唱著歌。你的歌聲讓四周的乘客轉了頭,列車上除了火車溜過鐵軌的有節奏的聲音,忽然多了你清亮的歌聲。

你瘦弱的肩膀,扛著碩大的吉他,唱著:「南方姑娘,你說今天你就要,回到你的家鄉。」

很多乘客站了起來,圍著我們,他們的眼神我分辨不出來是甚麼樣的含意。唯一共同也是我最清楚的,就是他們都默默的,不吐一字。

唱到一半,你忘詞了,你慌了半秒鐘。然後你笑了出來,用哼的來幫意境留白,用吉他聲讓我們自己填上喜歡的詞。

歌聲漸止,人聲漸大。人群散去中有個小姑娘呆立在原地,你也不說話,你把Susan靠在我的腳邊,走到她的身旁,給了她一個擁抱。不知道為什麼,那位小姑娘給你這麼一抱,眼淚撲簌簌就滾了下來。然後你把我們喝剩的一罐青島啤酒,送給了這位小姑娘。

你不告訴我你的名字、和你的目的地。只說要是我們在同一站下車,就告訴我你的名字。我笑笑的附和,然後暗地裡皺了皺眉。

夜晚,火車熄燈,你沉沉地哼起你家鄉的小調。我不記得調子的樣子,但是這調子內藏著多少未知的東西,卻在我的腦中若隱若現。

你說,如果我先到站,請別叫醒你。要是你先到站,你也不會跟我說再見。因為相遇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著要分離。而你不喜歡說再見,也不喜歡告別,與其做你不喜歡的事,不如不做。

你看見我不說話,你又說,為什麼緣分珍貴,因為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是獨立的個體,像是一張紙上獨立的圓。而你想想看,如果有一張紙,上面畫滿相同於地表人口的圓的話,那是多麼複雜而精確的一張圖。

那麼多圓相互交錯,相互包容,相互廝殺,相互獨立,相互愛著對方,相互眨著眼睛,看著其他的圓在生命中來來去去。這樣,不是很悲傷嗎?

最好的辦法是,讓你我留在生命中的某個位置。兩個圓相交不相疊,卻知道著對方的存在。你看起來有點醉,語無倫次的說著某個我聽不懂的理論。你又說:「所以,我希望我的人生,只有相聚,沒有別離。」

你眨著大大的眼睛,點了根菸,若有所思地壓了壓你的帽子。

那天凌晨,你到站了。你整理行李的聲音讓我醒了過來,你依照約定沒和我道別,你淡然的走下了火車,回頭盼了我一眼,好像我們沒認識過一樣。

那年,我18歲。從此記得了那趟從昆明往重慶的火車上,我遇見一位不知名的吉他女孩。好幾年後,我想起了你那一眼,好像告訴我:「我知道你在裝睡。」


《台灣人看大陸》思鄉未歸的小蔥拌豆腐  

2014-11-12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028| 評論數: 0 |原作者: (劉愛生/桃園縣)

「返鄉」兩字,對家父而言,卻是非常沉重的一件事,從他十六歲離家到渡海來台一甲子,是一輩子無法完成的心願。

1949年,是所有中國人的「難忘歲月」,更是外省人隨國民黨政府遷台的「心痛年」。那年,父親僅帶一把槍,餓著肚子渡海來台。一轉眼, 六十年的時間就飛逝了。2012年,家父安詳離世,返鄉心願竟然終生未行,獨留殘缺遺憾。

今年九月初,帶著家父遺照,首次踏上山東,來到荷澤市定陶縣田集鄉大劉庄寨,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華北農家村落,放眼眺望,眼前黃土泥路,大地都是玉米田。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狹窄、簡陋矮平房,即是家父童年生長、幼年玩耍、少年私塾的地方,大門石柱的門檻依舊。

「尚德堂堂老院」的堂號仍在,同血緣「化字輩」叔伯長輩們全無,「紹字輩」堂哥姐同輩均在,「台灣山東人」面對山東親人,雖然大家都是初次見面,但由於血緣親情,他們的面容、眼神與動作都似曾相識。

在庄寨當前第十九代掌門人的領導下,鳴炮、上香,我向正廳堂號行大禮,磕頭後三拜九跪,向族人宣告,「老爸,我們終於回家了」。

堂哥們敘說1949年後的家鄉事,我也轉述家父渡海後的台灣點滴,大夥一起努力拼湊,希望把兩岸一家人空白與消失的記憶,全部都給完整的填補回來。

桌上放著家鄉小吃,非常熟悉又爽口的「小蔥拌豆腐(一青二白)、皮蛋拌豆腐(黑白分明)」,這也是家父長年餐桌上必吃菜餚,也曾再三叮嚀子女,做人要「一清二白、是非分明」。山東家鄉的簡單小菜,竟也在台灣居家飲食中,不知不覺的默默傳承、融入了人生哲理。

轉眼結束兩天一夜的返鄉之旅,家父遺照正式擺放正廳堂號的供桌上,親戚們依依不捨的含淚揮別。這一趟從桃園搭機下鄭州,改搭轎車到定陶,僅需大半天時辰,家父竟然走了一輩子,終生未歸。此次返台,將定陶名酒「御思香」帶回家父墓前,讓老人家的人生,留下一個「返鄉」圓滿休止符。


《台灣人在大陸》寶島一村打破大陸禁忌

2014-11-1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303| 評論數: 0 |原作者: (葉志輝/台北市)

因為工作關係旅居在上海的那些年,常常有機會觀賞來自台灣的劇團演出,從表演工作坊、果陀劇場、相聲瓦舍等等,都帶著在台灣膾炙人口的好劇來到中國演出。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次,就是知名的舞台劇《寶島一村》。本來就想趁放假機會回台灣欣賞,卻排不出假,好在就如同我常提到的「台北有的,上海都會有」,果不其然,賴聲川、王偉忠帶著《寶島一村》來到內地巡演,很早就有台幹囔著想要去看,我當然也不能錯過,特別是在大陸看這樣一個兩岸、國共外加族群的綜合議題。

在上海大舞台的這場演出,我認為是很少數在異鄉可以台灣人比本地人還要多的機會場合,猜想應該有三分之二的觀眾都是台灣人。所以當台語笑點出來,觀眾的笑聲依舊;中場休息時間在場外抽菸時,身邊都是台灣人在討論他們兒時的生活,當然,周圍此起彼落台語交談更是親切不已。

《寶島一村》描述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後,所謂「外省人」,特別是外省軍人在眷村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這個議題對我這樣的外省第二代來說並不陌生,當然這一切的故事也深深的感動著旅居在上海的台灣人群們。

我想我可能是能夠看的比較透徹的一位,一方面是眷村生活對我這樣的大陳義胞後代不難理解,而其中台語演出部分可能內地觀眾無法看懂,我可以。宋少卿演出的上海人,一段上海話的歸鄉掃墓,一口的上海話,可能台灣人聽不懂,我可以。

整整三個半小時的演出,落幕時刻,觀眾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感動,紛紛起立鼓掌,我看到了台灣劇場的新活水。記得李國修的屏風表演班曾經因為經濟壓力而暫停,台灣的劇團很有可能在大陸找到全新的出路,從這幾年登陸演出的表演都有非常好的口碑與票房,就可以得見。

劇中用了一些詞語,我在觀眾席都捏了一把冷汗,什麼投共、反共啦、明年就打回去了、還開了毛澤東與蔣介石玩笑……我能感覺到,在藝術的包裝下,很多的禁忌是可被藝術與文化來包容的。


《兩岸校園超連結》在中央黨部認識陸生

2014-11-16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748| 評論數: 0 |原作者: (高佩鴻/樹德科技大學學生)

今年10月,我參加了陸委會舉辦的營隊。為期四天三夜的活動,主要目的是跟在台陸生們做面對面的交流,一起了解台灣的民主政治與文化,還有認識台灣選舉制度的規範。

一開始九個人分配一組,而每一組只有兩位台灣學生,由於剛好逢上選舉熱烈期間,我藉著吃午餐的時候,跟陸生直接對話交流,並詢問大陸學生對我們台灣選舉現象的感想是什麼,陸生們也很熱情回應。

在那幾天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只要是來台灣留學的陸生,不外乎都是非常熱愛台灣這塊寶島,好奇台灣的民主文化,也非常喜歡台灣人的熱情、社會的文明、價值的多元、排隊守秩序、以及媒體的自由程度。

第二天,我們進到立法院,大家走進去之後,都紛紛搶著在裡面拍照,畢竟難得能走進國家權力中心,也讓陸生們大開了眼界。而第三天,就是重頭戲的開始,經過了整個上午一連串的課程,下午準備訪問中央黨部。

我們在國民黨中央黨部中山廳,藉由不拘形式的自由提問,與青年團總團長及幹部一起,在輕鬆的氣氛中回答了訪團同學的諸多問題,包括兩岸交流中青年可能會遇到的困難、當前最受關注的陸生納保議題、對兩岸未來交流的想像,以及對年底九合一選戰的看法等。經過這次參訪,團員們更瞭解台灣政黨政治運作、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國民黨青年團的理念,以及青年團在選戰中所扮演的角色。

而接續拜訪的就是民進黨中央黨部,在我們走進民進黨的會議室後,陸生們似乎對民進黨有更多的問題想要提問,會中大家就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與國內政治的方向進行討論。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位陸生很直接地表明自己是共產黨青年團成員,並且提出是否可以讓共青團與三青團有直接性交流活動,而民進黨青年團團長也很快地回答,他們並不反對,但是要秉持著公開透明的原則。

最末的行程,就是帶領陸生逛著名的士林夜市,我很好奇地問:「你們在台灣不能工作,那你們的零用錢大約是多少?」聽到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我問過的全部陸生,很多人零用錢金額已經逼近許多台灣大學畢業生一個月的薪水了。

現在大陸經濟起飛,小康的家庭越來越多,不僅總體經濟實力讓我感到壓力,包括陸生的學習競爭力也讓人佩服;我們應該加緊腳步用力學習,才不致被社會洪流給淘汰。


《台灣人在大陸》台灣那群最後的中國人

2014-11-17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309| 評論數: 0 |原作者: (羅鼎鈞/北京清華大學台生)

請問你來自哪裡?你是哪一個國家的人?「我來自台灣,我來自中華民國,我是台灣人,我是中國人,我的國家叫台灣……」等等,這裡是台灣,大家不知道自己是哪一國人,也沒有辦法清楚定義自己的國族,但當「我是台灣人」、「我的國家是台灣」慢慢成為絕大多數台灣青年的共同說法時,在與大陸交流時,往往也會因為從名稱上的不同,也慢慢走向國族認同上兩條毫無瓜葛的兩條軌道上。

在近期最新的統獨和國族認同的民調顯示,趨向獨立和自認是台灣人的人數都不斷的上升,根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自1992年起每年做的「台灣民眾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析」,從當初1992年自認是中國人的占25.5%;是中國人亦是台灣人的占46.4%;自認是台灣人占17.6%。

但是時過境遷,台灣歷經了兩次政黨輪替,到了今年六月,三一八學運結束後兩個月再次調查時,自認是中國人的只剩3.5%;兩者都是的下降至32.7%;自認是台灣人的,上升至60.7%的歷史新高。

其實從4月1日,中華統一促進黨主席張安樂先生對著現場的民進黨政治人物和學生說「你們不配做中國人」時,現場的學生反應並沒有覺得羞恥,反而要衝過來與其理論,因為大部分的青年人從小就自認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中國是另一個國家,中國人也就是外國人」。

主要因素除各種歷史背景環境因素導致外,現今許多年輕人打從心裡自認不是中國,就連「中華民國」也都幾乎沒有當作是一個國家,不然就是「中華民國就等於台灣,台灣等於中華民國」,如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提過的「中華民國是台灣」的道理。簡言之,當「中國人」這個概念在台灣青年人裡已經消失時,現在的青年人裡,還有哪些還是自認是中國人呢?

在台灣,「最後的中國人」難道就只剩台灣少數政治光譜在深藍那群少數青年人嗎?當「中國」這個概念絕大部分已經幾乎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時,「中華民國」是「中國」的這個概念,到底還有多少台灣青年人會繼續堅守著它呢?「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一個中國模糊性共識,在馬英九總統執政六年多裡,對於台灣青年並沒有實質影響,就連「中華民國」四個字,也慢慢被台灣所取代。

這個問題對於未來兩岸關係可能存在著一個隱憂,因為大陸方面對台政策特別強調「兩岸同屬一中,反對「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習近平在對台政策上也提出「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未來台灣的青年在二十年後慢慢接棒領導台灣時,雖然台灣大部分青年民眾基本不否認是中華民族,但是在中國這個概念上,卻打從心底就不是中國人,對於大陸的看法其實就是另一個國家。要如何面對與應對這樣的問題,使兩岸未來這些隱憂的因素慢慢消逝,讓彼此達到最大公約數,台灣內部和大陸內部都必須要好好深思熟慮,台灣青年人的國族認同問題,對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都扮演著一個重要的關鍵因素。

就如同現今台灣青年人,近幾年來願意到大陸交流甚至就業的都呈現上升的趨勢,陸生和陸客每年到台灣求學旅行的人數也每年成等比級成長,看似風平浪靜的兩岸民間大交流,這麼好的大交流時代,台灣方面卻有著「國族認同」上的隱憂,大陸方面則是有對於台灣青年非常不能理解,不明白為什麼自認中國人的比例不斷下降。這樣的因素除了「去中國化」教育影響,另外還有許多在交流中存在的障礙。

不管如何,畢竟現在兩岸青年間的雙向交流也不過進行六年多而已,只期盼未來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兩岸青年的雙向交流,無論陸生來台、台生赴陸求學工作等,都可以和平穩定的持續擴大發展,因為未來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就是要靠現今這一群兩岸青年們。


《台灣人在大陸》用真心對待陸籍同事

2014-11-1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055| 評論數: 0 |原作者: (強哥/深圳)

十月初,我在深圳的工廠報到,來大陸的頭幾天,總被告誡:「不要笑、姿態擺高,你現在是個幹部。」我聽完了,還是笑笑,和每個人打招呼,包括外包的保安。

兩周過去了,大陸幹部看到我會笑、會打招呼,下班了會跟我打屁;上班會給我協助,而不是拍桌吵架、故意擺爛。過了一陣子,我看到當初告誡我這些事的人,開始學著我,生硬的和保安打招呼。

觀察到一個現象,在這裡,有些台幹罵陸幹,總以為會得到優越感,但你永遠不知道陸幹之所以聽你的話,只是因為公司是台資企業,或是真認為你說的有道理。

其實,不分國籍、不分職階,人與人相處本來就應有尊重,擺高姿態並不會比較高高在上,台幹也不應比較比其他人優越。

我甚至也同做苦工的師傅搭肩請教呢!結束後,說聲謝謝,師傅那時的笑容,保證絕對是你從未見過的真摯純樸!

前些天晚上,主管約談我,只說了兩句話:「你為什麼跟這些大陸人這麼好?」「不要這樣,不要常笑,要跟他們保持距離,拉高姿態。」我當時有點傻眼,原來這是這裡台幹從上到下統一的觀念啊?

我問了大陸人,他們說:我們台灣人從不把他們當人看。然而,這到底是怎樣的觀念偏差,讓這些台幹的自我優越感如此強烈?

而且,這位主管幾天前才在會議上對陸幹喊話,說把大家都當兄弟姊妹,今天就跟我說離他們遠一點。這種人前人後兩種臉的爛事我是做不來的,所以我那天下班就請最近工作壓力最大的陸幹喝酒,他說下次請我吃烤魚。

昨天晚上,幾個同事鬼鬼祟祟的把我找出辦公室,接著帶我溜進一間沒在使用的空辦公室,黑漆漆的,沒點燈。然後打開好幾袋不知道哪裡變出來的食物,一串串燒烤,大吃特吃一頓。他們說:「我們從沒請主管吃過!你可是第一個吃的台幹!」

這頓晚餐,確實比別人請的、在飯店吃的美味多了!或許,這就是苦悶的工廠基層、難得的小確幸吧。


《台灣人看大陸》以色列巡演 感受大陸外交洗禮

2014-11-19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42| 評論數: 0 |原作者: (一蓑煙雨/北京大學台生)

星期六的上午,我和學校藝術代表團結束了長達一星期的以色列巡演,經過近二十小時的路程後,終於回到了學校,精疲力竭的我們連話別都來不及,便拖著沉重的行李奔回寢室,只希望能早點躺上那懷念已久的床。

這次由以色列駐中國大使館舉辦,慶祝「孔子學院」創立十周年及中國大陸十一國慶的藝術交流活動,由北京大學承辦,分別由北大舞蹈團、民樂團、武術協會、合唱團及京崑社等藝術社團組成的表演團隊,受邀前往以色列三座主要城市進行巡演。

在受邀名單中,我是唯一的台灣人,這使得我此行增添了不少「插曲」。首先是在辦理團體簽證時,由於我所持的中華民國護照和其他團內成員不同,使得以色列中國大使館行政手續陷入困難,差一點使得我無法和大家一起辦理簽證。

好在後來在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來回奔走協助之下,加上中華民國護照在以色列有免簽證的優惠,總算解決了行政手續上的障礙。而後來一路上也由於我的護照免簽證,使我的通關速度總是比同團的老師同學們快一點,有幾次差點脫了隊。

當我們踏上以色列這座千年聖城,那和煦的地中海陽光與和諧安樂的街頭景觀,簡直無法想像這裡便是在中國大陸新聞畫面中烽火連天的以色列。也許我們此行多少帶有點外交任務,所到之處總是滿目的五星紅旗,甚至我們第一天晚上演出前受到了以色列總統的召見,在以色列六芒星旗和中國大陸五星紅旗交互並列的華麗廳房中,年近八旬的以色列總統和我們全體成員一一握手致意。當我們演出進行時,他更坐在第一排中央,聚精會神地觀賞每一個節目,不時報以熱烈的鼓掌。

雖說是外交任務在身,我們此行還是安排了若干的旅遊行程,從古老莊嚴的耶路撒冷城到耶穌殉道的聖墓堂,乃至於幾乎把我們所有人泡成臘肉的死海,我們遊覽了所有過去只在教科書甚至神話典故中看過的歷史現場。然而在所有景點當中,更讓我們驚訝的是,居然操著南腔北調的中國旅客絡繹不絕,一個同學感嘆道:「若沒說我們在耶路撒冷古城,光看這街景還以為咱們在王府井大街呢!」

如同潮水般的中國大陸遊客雖然讓我們倍感親切,當我們走進演出場所或政府機關時,又立馬被渾厚的愛國主義氛圍籠罩。當最後一天我們在以色列中國大使館演出前,中國駐以色列大使特地來探望我們,她和我們一一握手致謝,反覆地說道:「感謝你們對中以外交做出貢獻!」而在招待國宴上,當同團的合唱團同學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時,甚至看見許多同團的同學們潸然淚下。

在大陸曾聽過一個說法:「藝術為政治服務」,在此行中,我深刻體會到了中國大陸如何將藝術作為外交的催化劑,使不分國界的美學融合進冰冷的外交當中。

同時我也不禁思考,當中國大陸的年輕學生們在外交場合因為聽見國歌而感動落淚的同時,台灣的年輕族群乃至於藝術家們,心中又有多少的家國認同?一場以色列之行,我看見了許多大陸的特色,也感悟到了許多台灣的優劣。


《台灣人看大陸》從交換學生到國軍少尉

2014-11-20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092| 評論數: 0 |原作者: (曾冠傑/台北市)

當年我就讀碩士班時,主要研究中國現代史,為了蒐集史料,申請到南京大學當交換學生。因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深感興趣,特地修習兩門中共黨史課,分別是「中共黨史史料學研究」與「毛澤東思想專題研究」。

在這兩門課上,老師與學生幾乎都是中共黨員,他們第一次遇到台灣學生來修黨史課,既驚訝又好奇。有天上課,老師談到兩岸關係,因為近來密切交流而日漸和緩,他看著我笑說︰「這位台灣同學回去以後要當兵,坐你對面的大陸同學是黨員,他也可能要當兵,你們兩個是一起上課的同學,如果兩岸發生戰爭,你們要怎麼打仗呢?」

中共黨員請我吃飯

我跟坐在對面的這位大陸同學關係很好,稱呼他「平哥」,他是一個「忠黨愛國」的黨員學生,我本來以為可能因為價值觀的差距而無法深交,沒想到平哥熱情接待我,有次在學校附近的小餐館請我吃飯,直說:「這裡太寒酸了,十年後再請你到高檔餐廳吃飯!」我們都是沒錢的窮學生,他的心意令我感動,至今難忘。

在南京生活的這段時間,讓我重新思索兩岸關係,其中一個收穫是,我們都知道大陸宣稱:「台灣屬於中國的一部分」,或者另一個比較緩和的說法:「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但要如何處理兩岸分治的實際狀況呢?

以大陸的官方立場來說,台灣與香港、澳門一樣,屬於「國內」(國土以內),同時也是「境外」(邊境以外)。進一步而言,大陸在政治上不承認台灣的主權,在行政上則相當務實,把台灣視為另一個區域;舉例來說,從南京搭直航飛機來台灣,在南京祿口機場不是坐「國內線」,而是接近「國際線」性質的「境外線」。

屬於國內卻是境外

台灣屬於大陸的「國內/境外」地區,這是一體兩面的概念,兩者看似矛盾卻同時存在。如果台灣人能理解這種微妙的差異,就能用比較細緻婉轉的說法,向大陸人解釋台灣並不屬於對岸管轄,甚至能讓大陸人理解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譬如當時有南大同學問我︰「小曾同學,你是怎樣辦手續來南京的呢?」我回答︰「我是拿中華民國護照從台灣出境,再拿中華人民共和國台胞證入境大陸。」

這段交換學生的經歷,讓我感受到大陸師友對台灣學生的友善與禮遇,因此對兩岸關係產生新的想法:一方面,我在南京讀書,因此對南京有感情,在這個城市有一群我的朋友;另一方面,回到台灣後,我更熱愛自己的家鄉,知道台灣要有自主的實力,才能得到大陸的尊重。於是我碩士畢業後,服兵役選擇當預備軍官,受訓成為義務役的裝甲兵少尉軍官。

在裝甲兵學校,有幾門政治作戰方面的課程,下課後我特地問政戰兵科的教官:「我曾經在南京當交換學生,現在服兵役,還能不能跟對岸的朋友聯絡?」後來我聽從教官的建議,跟他們減少聯絡以避嫌,只有放假回家的時候,在網路上透過通訊軟體互打招呼,讓他們知道我在服兵役,但不方便多聊軍中細節。

好友去國安部面試

大陸實際上不是普遍徵兵制的國家,除了軍訓課,大多數男生沒有服兵役的經驗,所以他們對台灣男生要當兵感到好奇。南大同學問我是不是「文藝兵」?我哭笑不得地說:「當然不是,我是裝甲兵。」「文藝兵」是指在大陸軍隊的文藝創作、演藝與體育工作者,譬如各軍種、軍區的「文工團」,他們有軍階,但不是武裝人員,有點像台灣軍隊早期的「藝工隊」。

在軍中偶爾會回憶起當年南京的往事,有恍如隔世之感。我在南大的導師是中共黨員,導師當時問我:「小曾呀,你是國民黨員嗎?」我說:「老師,我不是呢。」他說:「那可惜呀,不然我們就是國共一家親了。」雖然我不是「國」民黨員,後來卻成為「國」軍軍官,南大導師如果知道,不知有何反應呢?

在南大我有一位好朋友──勇哥,他是專攻中共黨史的研究生,個性開朗幽默,對朋友很好,我跟他當時在暑假從事「社會實踐」(類似短期的田野調查,內容通常是調查社會現狀或進行公益活動)。快退伍的時候,剛好是畢業生的求職時節,勇哥在網上跟我說,他要去北京國安部面試,「如果錄取的話,跟你恐怕無法再聯絡。」

我跟他曾經是朝夕相處的好友,沒想到未來可能因為彼此職務而產生對立關係,心裡有些感傷。幸好這樣的憂慮沒有成真,國安部最終沒有錄取勇哥,而他後來在大陸某大學任職。

赴陸求學已成常態

在昔日國民黨威權統治的白色恐怖時代,像我這樣的經歷可能難以想像:一位台灣軍官竟然曾經是紅色中國的交換學生,學過中共黨史,還結識一批中共黨員的師友。然而在這個兩岸頻繁交流的時代,我的經歷並不多見,但非特例,軍中也不乏在大陸求學再回台灣當兵的役男。

南京回來後,這幾年逐漸體會到,無論未來從事什麼工作,這段在中國大陸的交換學生經歷,都將成為人生中的重要養分。

我親身感受到兩岸軍事對立的矛盾關係,如今我早已退伍,隨著身分轉換,繼續關心兩岸交流的發展現況,也願意為此付出心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