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想想】給衝進議場的你們:國會怪談系列六
想想台灣 想想論壇 李拓梓 Mar 25, 2014
那一夜,你們衝進議場後,我匆匆趕回議場二樓,護著你們對抗警察幾波攻堅衝突,坐在門口喝止警力集結又退散,直到天亮。從那天開始,本來以為只是無限期杯葛與協商的「立院黑暗期」,加入了你們青春而無畏的身影,讓總覺得立院死氣沉沉的我,重新找到了一點工作的鬥志。
講 起來很丟臉,因為正是我們這些從事政治工作的「大人」對多數暴力束手無策,也才有你們今日的激烈行動。那個晚上,我站在立法院的圍牆邊,看著你們青春的臉 孔,坦白講我很震撼。過去我們黨內辦的幾次大型活動,我若非工作需要,並不是很有參加的熱情。動員的總是老面孔,他們當然是堅定的支持者,但是隨著時間過 去,他們一年都比一年更長一歲,越來越不捨得讓他們勞碌奔波,一趟從大老遠來到台北,然後又匆匆趕回。有時看著他們有點空洞的表情,執著地問我們黨要往哪 裡去,台灣要怎麼辦,我都很想別過頭裝作沒聽見。
但是看見你們,裡面有我的學弟妹、有我的學生,有些是關心公共事務的,喜歡找我討論 政 治;有些則很少關心,聽過名號的立法委員不超過三人。這幾天,你們一波一波的來到現場,建立起的秩序,以及「阿宅們」所建立各式各樣令人驚豔的裝備,防禦 工事、強波器、通風管、網路線,真虧你們想的到。
比起第一天你們衝進立院,還有人傻呼呼地問助理廁所在哪裡,你們漸漸地因為抗爭時間 的 延長,而建立出一套管理的頭緒。裡面也許有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傻里傻氣的白目,但都無礙於整個運動對於這個死氣沉沉島嶼的衝擊。我說你們帶給大家一點希望 的感覺,好像有點肉麻,但至少對我個人來講,確實是這樣沒錯。
議場內的學生堆疊椅子以阻止警方進入。(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和 你們相比,我出生的太早。和上一波大型學運的「野百合」們相比,我又出生的太晚。我沒什麼學運經驗,只有在大學讀書的時候因為抗議學校砍樹蓋大樓,不小心 打破校長室的玻璃;以及為了保護一位遭到不幸的女同學,包圍過警察局這樣而已。這幾年,你們頻上街頭,而我年歲漸長,承蒙其中幾位與我的私交,相信我的經 驗,偶而有機會能和你們交換意見。
我的意見經常充滿妥協,陳義不會很高;我總是想著收拾殘局的方法,留一點台階給人下,和你們充滿激 情 的主張有那麼一點距離。你們想必知道,那是因為生命經驗所帶給我的痕跡。我這一代人,據說是紅燈最前面的那排摩托車,每個都蓄勢待發,但是燈永遠也不會 換。你們一波一波的湧上來,帶給我們些許焦慮,與往前走的迫切性。但我們似乎太習於秩序,只會在有限的範圍內向前攀爬,氣魄上遠不如你們有計畫的衝鋒。
總 之你們衝進去了,衝進去之後,我們忙碌了起來。可以在院區中穿梭的人只有我們,我們進進出出,偶而夾帶你們、夾帶你們的食物、夾帶你們的訊息。我們和我們 的老闆幫你們看著門,不要讓莫名其妙的人,或者警察,混入你們之間。有些人說你們被政黨所策動,我想那是因為他們不相信人性有美的一面,一起為共同的目標 努力的一面。
立法院議事大堂全景(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有人質疑我,難道沒有別的手段,一定要以占領議場來凸 顯 主張?我願意幫你們辯護,的確沒有。體制內的我們,早已為了擋不下多數黨的暴力杯葛過議事、打過架、甚至幾度人仰馬翻的夜宿議場都無效,而感到油盡燈枯、 江郎才盡。是因為你們衝進議場,才凸顯了這件事情背後的不公不義,而不公不義的又豈止一件服貿協議,六年以來,那些金玉其外的假公投、假改革,哪一件不是 敗絮其中,對我國衰弱不振的民主有過正面效果?
所以我會告訴質疑你們的人,佔領國會議場不是糟蹋民主,糟蹋民主的是對於異議視而不見 的 多數黨立委。他們並沒有善盡作為一個民意代表的職責,是以讓人民終於忍無可忍。人民給予你的權力,人民就有收回的權力,佔領國會議場就是一種收回權力的宣 示。這不是簡單的事情,佔領了,可能很快就得退出,但你們卻有辦法號召了成千上萬的人坐在議場外保護你們,這就代表了人民對於民主崩壞的忍受已經到達極 限。
過去幾年,中亞、埃及、烏克蘭先後發生大規模政治運動,但很少有一個被普遍認為是民主體制的國家,竟會發生攻佔國會殿堂,並且得 到 群眾支持這樣的事情。這意味著台灣的代議民主出現了結構性的問題,一定有要有一些人,長期性的感到不被代表,才會發生這種衝突。這種結構性失衡的問題,必 須從憲政制度上進行根本的調整。我很期待你們能夠創造出台灣的「憲政時刻」,來啟動整個國家體制改革,往民主的方向更深化的工程。因為你我都知道,攻佔議 場不會是常態,也不該是常態,你們總有一天得撤出,但這個國家的改革卻不應該因此而被耽誤。
在你們離開之前,也就讓我這一代,沒能躬 逢 其盛,但忝為你們兄姊的人,暫且利用那可以自由進出議場的小小權力,和你們一起努力到光榮撤退為止。我們不打算掠美你們的名聲、也沒本事可以利用你們聰明 的不得了的腦袋。只是要請你們記得,記得這樣的互助,是來自人性美好的,一起為這個國家的民主體制追求理想目標的那一面。所以,度過又一個沒有被攻堅的平 安夜之後醒來,也請不要吝惜和我那群辛苦守夜的同志們,說一聲謝謝。
李拓梓
本文作者被學術界認為是政治人物,被政治圈說是讀太多書頭殼壞去,想當作家但是藝文界覺得他沒有才華,因此只好繼續在學術與政治之間流浪,並嘗試寫一些風花雪月文章來野人獻曝。
部落格:http://blog.roodo.com/aswing1978
反服貿 立院前險引爆人肉汽油彈
風傳媒 羅暐智、顏振凱 2014年03月25日 09:52
25日上午8點50分一名年約六十歲的男子身淋汽油,在立法院國會辦公室大樓前企圖點火自焚,幸好當場被駐警與學生制伏,化解一場災難。(國會助理提供)
反服貿活動佔領立法院進入第八天,立法院旁的通道依舊聚集很多民眾,一名年約60歲的男子25日上午8點50分身淋汽油,在立法院國會辦公室大樓前企圖點火自焚,被駐守在國會大樓旁的員警與學生制伏,並報警處理。
據目擊者蘇姓助理表示,當時她正要上班,目擊整件事情發生。蘇小姐說,她正要進到濟南路的國會大樓上班,身後有一名老年男子拿著裝滿汽油的大瓶寶特瓶,邊跑邊把汽油往身上倒,跑步衝向國會大樓唯一對外的通道口,站在警方拉起的管制線前,拿出口袋中的打火機企圖引然。
由於管制線前有多名警力負責維安,也有一群學生在靜坐,員警發現後立刻向前制伏,學生也加入協助,當場搶下老翁手中的打火機,並用礦泉水沖洗男子身體,順利化解這次自殺式的自焚事件,隨後男子由警方帶到忠孝派出所偵訊。
老翁當下被學生送往一旁的醫護站,隨後被警方送往派出所偵訊。
The “Battle of Taipei” Shows Just How Wary of China Young Taiwanese Are
Time Emily Rauhala / Beijing @emilyrauhala March 25, 2014
5:48 AM ET
Hundreds Of Students Occupy Executive Yuan Riot police clash with student protesters outside the Taiwanese cabinet offices on Mar. 24. Clashes erupted after Taiwan's president refused to scrap a contentious trade agreement with China and denounced the "illegal" occupation of parliament by students opposed to its ratification. Lam Yik Fei—Getty Images
Riot police are sent in to break up a student-led movement against a trade pact with China
Taipei police used batons and water cannon to clear protestors from Taiwan’s parliament Monday morning. A group of several hundred demonstrators had been occupying cabinet offices Sunday night as part of a student-led movement against a trade pact with China. The mostly student protestors say the deal hands too much influence to China, is undemocratic, and will hurt the island. The government insists it is an economic imperative. By early Monday, people were being pulled from the premises. At least 58 were arrested and 137 were injured, reports the Associated Press.
The scenes of violence seem out of place — for the movement, and for modern-day Taiwan. The student-led campaign gained momentum last week, when a group of demonstrators occupied parts of the parliament in Taipei. They are pushing for a further review of the 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 (TiSA), a deal that will open certain service sectors to investment from China, and vice versa. The demonstrators spent much of the last week gathered around the parliament chanting and waving colorful cardboard signs. They are mostly young, and their methods largely peaceful. Their emblem is a sunflower, symbol of hope.
The bloody scene in Taipei harkens back to a different, darker era. On Feb. 28, 1947, the nationalist Kuomintang, violently suppressed anti-government protests, killing over 10,000. Almost four decades of martial law followed. It was not until 1986 that an opposition party,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emerged and a democracy slowly took root.
Taiwan’s democracy has deepened and grown since, giving rise to a political culture where people take seriously their right to vote and protest. To some Chinese, particularly in Hong Kong and Macau, Taiwan is a model. The island’s 2012 presidential poll was closely watched by both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 At polling stations in downtown Taipei, I met election tourists who had flown from Hong Kong to see what they called a “preview” of Chinese democracy in action.
China and Taiwan have been at odds since 1949, when retreating Nationalist forces fled across the strait. The People’s Republic still sees Taiwan as a renegade province and holds out hope for unification, even by force. (Should that happen, the U.S. would be bound, by Congressional Act, to help Taiwan.) Taiwan’s current President, Ma Ying-jeou, swept to power in 2008 promising to deepen ties, and was reelected in 2012. His push for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seen cross-strait trade and tourism rise. It has also made him deeply unpopular among certain segments of the population.
To the young people and opposition party supporters gathered in Taipei, TiSA is another step toward China, and a step too far. They also worry that this latest round of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will hurt small and medium-sized businesses on the island. More fundamentally, they see TiSA as a sign of Sinification, and worry President Ma and the ruling Kuomintang are to keen to trade away the island’s hard-earned, democratic gains.
President Ma’s and his government say the trade deal will bolster the economy and keep Taiwan competitive with countries like South Korea. Addressing demonstrators on Sunday, he applauded their passion, but questioned the decision to occupy government offices. “Is this the sort of democracy we want?” he asked. “Must the rule of law be sacrificed in such a manner? Do we not take pride in our democracy and our respect for rule of law?”
The battle for Taipei has no doubt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officials and ordinary peopl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The ruling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ightly controls the press and censors discussion of sensitive subjects, including Taiwan, from the country’s widely popular mircoblogs, so the reaction has been somewhat muted. A few applauded the students. Most posts that made it through the censors were critical: “This isn’t the democracy we want,” was the refrain.
But it is Taiwan’s democracy, for better and for worse. And, as the past week’s events show, young Taiwanese will fight for it.
李昂:流血衝突 還在蛋糕太陽餅
【聯合報╱李昂/作家(台北市)】2014.03.25 10:50 am
守夜從電視上看到鎮暴部隊的驅離行動,讓經歷「美麗島」時代以及往後抗爭的我,感到有若回到當年在街頭的恐怖景象。
早上官方重拿回行政院,有一政院次長級官員,對著攝影機鏡頭,數落他從屏東帶來要請同事吃的蛋糕,被入侵的抗議者吃掉了,並一再強調他是從屏東帶回,有多麼重要、了不起。另也有人提到太陽餅被吃掉了。
一場如此重大的流血衝突不提,只在意被吃掉的蛋糕太陽餅,還如此怪罪,是不是充分的顯示出,雙方的對立,已經到了吹毛求疵、任何小事都卡住的地步?訴求的已不是重大議題的爭論,而是進入凡事只在找對方的不是?
常理來講,蛋糕太陽餅未經認可的被吃掉,是不應該,但真有這麼嚴重要一再強調嗎?抗議者一整天沒東西吃、沒地方上廁所,用一下行政院廁所,真有這麼不道德嗎?
破壞行政院該被指責,但如果官員連蛋糕太陽餅都如此在意、計較,還會有開放出來的心胸?還會有空間來開啟對話嗎?
小心,不要讓蛋糕太陽餅噎死最後的一絲可能,一切如只問錯在對方,連最微小地方都只會挑剔,如此,將永遠看不到彼此間對立問題的所在,更遑論共同解決問題了。
請放下蛋糕與太陽餅。能讓飢者飽食的食物,可是宗教裡布施的基本。
蕭家淇拒收太陽餅 網友譏:其實他要的是屏東蛋糕…
華視新聞 2014/03/25 13:25 社會中心/台北報導
群眾在23日晚間攻占立法院,府院出動鎮暴警察驅離,但民眾攻占行政院內,不少辦公室被破壞得杯盤狼藉,其中政院副秘書長蕭家淇,24日一早上班時,發現辦公室內的太陽餅、蛋糕都被吃光,網友今(25)早送了150和太陽餅到行政院給蕭家淇,但他拒收,又引發網友的討論,有人反諷,「蕭家淇想吃的其實是屏東的蛋糕,並不是太陽餅!」已有網友開始尋找是屏東那家蛋糕!警方在24日清晨,強制驅離完成淨空後,行政院內部可說是一片狼籍,天花板及門板被打破拆毀、線路被扯斷、電腦及電視等辦公設備,也都被隨意丟放在地上,甚至還傳出放在辦公室內的零錢也不翼而飛,宛如歷經一場劫掠。蕭家淇接受訪問時表示,經過初步清查,有陳列在院內的藝術品被破壞,原本要送給同仁的3大箱太陽餅也被搬走1箱,此外辦公室1名員工放在抽屜的1000元現金也被偷。有網友看到蕭家淇的發言非常氣憤,在PTT上表示:「發生這種事卻在抱怨零食被吃,這就是我們的官員,要餅是吧!拿去吃吧!」隨即有網友發起串聯,訂購150盒太陽餅,共1500顆,不僅寄到行政院,還指名收件人是蕭家淇,有網友痛批:「不是很想吃?就讓他吃個夠!」蕭家淇抱怨桌上太陽餅被吃掉以後,有漫畫家KUSO諷刺,台中市的阿明師老店太陽堂,24日下午就收到民眾訂購1500個太陽餅,要求分裝每盒10入、共150盒的訂單,店內連忙趕工製作,並隨即透過宅配,今(25日)早9時送達行政院,但蕭家淇拒收,宅配人員只好將被退回的太陽餅送回給寄件者。網友看到蕭家淇拒收後,引發熱烈討論,有網友推測,「蕭家淇想要的其實不是太陽餅,而是那個屏東的蛋糕!」網友指出當時蕭家淇在受訪時,特別強調「屏東的蛋糕」,現在引起網友討論,究竟是屏東那間蛋糕店,讓蕭家淇念念不忘?有網友猜測應該是屏東知名蛋糕店「心之和」,還有網友提到「8月時訂單已經排到4月了」、隨即有網友回覆「難怪蕭副秘書長這麼生氣」。
學運花絮/「公子吃餅」、「屏東蛋糕」熱議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2014.03.25 12:38 pm
「太陽餅」、「屏東的蛋糕」,在學運潮中意外掀起網路話題!
反服貿協議群眾23日晚上衝進行政院,24日早上行政院副祕書長蕭家淇向媒體抱怨,有人進入行政院辦公室,將辦公室的太陽餅、蛋糕吃掉,還有網友特地訂購了大量太陽餅送往行政院,要「來人啊!餵公子吃餅」(出自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戳到鄉民經典笑梗,各類KUSO創作在網路上紛紛傾巢而出。比太陽餅更讓網友矚目的是,蕭家淇強調遺失的是「屏東的蛋糕」,意外引發網友熱烈關注,討論到底是哪家蛋糕店這麼有魔力,「好想吃屏東的蛋糕啊」。
昨晚(24日)網友紛紛猜測是哪一家知名蛋糕店,合購版也掀起「屏東的蛋糕」熱,不少網友猜測應是屏東知名蛋糕店「心之和」,該店家原本就是間排隊名店,有網友在文中提到「8月時訂單已經排到4月了」、下面網友則立即回覆「8月排到4月!!!難怪XXX這麼生氣」。
三大箱太陽餅送達 蕭家淇拒收
【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即時報導】
抗議群眾衝入行政院遭驅離,政院事後清點損害,粗估至少損失三百萬,行政院政務次長蕭家淇辦公室的食物被洗劫一空也成為話題。
網路上昨日立刻有網友發起集資團購150盒太陽餅,太陽餅今早由宅配送達行政院,但蕭家淇昨日已經表明拒收,在收發室就已經退回。
台中/擴大對話 市民廣場服貿開講
【聯合報╱記者洪敬浤、趙容萱/台中報導】2014.03.25 03:05 am
反服貿爆發警力鎮壓,公民團體聲援學運。中山醫大講師、行政院新聘的性平委員林靜儀昨說,她無法踩在學生的鮮血上,坐在行政院開會,她決定辭去職務。
台 灣中社等多個公民團體昨召開記者會,譴責政府暴力威權。台灣中社更發起民主街頭論壇,昨晚起在台中市民廣場,邀請專家、立委針對服貿議題開講,擴大社會對 話,將每晚舉行,直到占領立院結束。大批民眾昨晚在國民黨台中市黨部前散步、靜坐,生態專家陳玉峰現場開講,場面熱絡。
林靜儀是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婦產科醫師,也是台灣中社成員,曾擔任2屆行政院婦權委員。
台灣中社理事長劉曜華說,服貿從來不只是經濟問題,更是牽涉國家安全的政治議題,政府動用國家威權,暴力對待學生,將嚴厲譴責。
台中市醫界聯盟理事長高嘉君呼籲政府知所節制。主婦聯盟台中分會副會長張明純說,服貿協議影響至深,公民應有參與、表決的權利。
台南/假單填「救國不能等」 校方尊重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吳政修、綦守鈺/台南報導】2014.03.25 03:05 am
台南市各大學響應反黑箱服貿罷課,持續擴大,成大學生社團今將在校內的南榕廣場發起罷課活動,南台科技大學有學生在假單上填「救國不能等,我要去立法院」,校方尊重也呼籲學生要保持理性,並按照請假規定辦理。
成大學生會、研究生勞動權益小組、各系學會、異議社團零貳社等團體,昨發起罷課,也將串連其他大學擴大罷課行動。
成大工程科學系副教授李輝煌、台灣文學系系學會均公布罷課聲明,表示行政院的流血衝突「是開始不是結束」,系上的老師與學生將展開自主罷課,要求校方不應處分師生;歷史系副教授高淑媛也通知學生本周都不必上課,之後罷課是否要再延長,視情況而定,但未上的課都會補回來。
估計參與罷課的成大老師超過20名,學生超過百人。成大下周即將放春假,許多學生正在交期中報告,或準備期中考試。成大聲明表示,肯定學生關懷社會、關心國家大事的舉動,但仍應依循民主法治精神,對於師生罷課,要求一切應依照學校請假規定辦理。
南台科技大學昨約60名學生北上聲援,學生在請假單上寫下,「老師不用擔心,我會理性抗議」、「我站出來了、老師您也該站出來」。校長戴謙表示,若循請假系統請假,校方會給予准假,也呼籲學生注意安全與保持理性。
FlyingV 群眾集資力超高
【經濟日報╱記者黃國蓉/台北報導】2014.03.25 03:05 am
一群不具名的反服貿民眾昨(24)日在「FlyingV」網站上提案發起「集資買廣告」,要在《紐約時報》等媒體發聲,引起熱烈迴響,三個小時內從上千名網友手中募得逾633萬元資金,成為亞洲歷來募資速度最快的大規模群眾募資案。
過去網上群眾募資多半鎖定創新事業與產品,較少與社會運動有關連。這次反服貿民眾透過「FlyingV」網站向群眾募資,爭取國際媒體曝光,不少人透過臉書、LINE等通訊軟體傳布這項消息,意外讓網上群眾募資話題浮上檯面成為焦點。
「FlyingV」網站昨日出現由反服貿協議民眾發起、為期一天與目標633萬元的新提案,名為「台灣,這次妳一定要撐下去」,希望串連各界力量,募集經費在國際媒體刊登廣告,表達反服貿協議立場。
台灣網上群眾募資尚在起步階段,多數募資專案規模在數十萬元以內,這次活動一天內目標募資633萬元,一度被業界視為是「不可能的任務」。
提案人在網上說明,認為某些媒體並未呈現第一手資訊、多元觀點,因此只要集資達150萬元,就要買下國內日報的頭版半版廣告,若集資總額達633萬元,會再買下《紐約時報》全版廣告,要「讓真相拆掉台灣人民間荒謬高牆」。
消息傳出之後,民眾實際反應超乎預期踴躍,昨日上午9時起開放募資之後,單日湧入數十萬訪客, 35分鐘後就達成第一階段募資目標150萬元,三個小時內、中午12時前,就超過663萬元的目標,成為亞洲歷來募資速度最快的大規模群眾募資案。
網路力量大 難以忽視
【經濟日報╱記者黃國蓉/台北報導】2014.03.25 03:05 am
「不到三小時,募到超過633萬元。」一般人難以想像的事,昨(24)日在網路世界發生了,這是一群幾近「無名」、平日在主流社會沉默的大眾,極迅速集結成的巨大力量,背後「網路」科技扮演的連結角色,讓人難以忽視。
有人好奇,能促成這樣專案的「發起人」究竟是誰?在「FlyingV」網站上,他們沒有具名,只說明「沒有任何政黨背景」,是一群在台灣最大網路論壇「PTT」上結識的網友,成員背景殊異,從公司負責人、設計公司職員到家庭主婦都有。
與 發起團隊接洽、討論專案的林大涵說,這些人在幾天之前原本互不相識,22日深夜有人在網路論壇PTT上拋出集資買廣告的想法,接著事情一點一滴發酵,一天 多的的網上討論、與平台接洽後,才形成昨日的提案,23日其中四人相約到FlyingV 公司一起討論,是他們第一次見面。
相關人士分析,這次群眾募資能快速完成,除了服貿議題吸引各方關注、提案者先前在網路平台的討論發酵外,行動、社群網路應用、網上互信、甚至金流等機制在今年趨於成熟,更是力量能迅速匯集的關鍵。
企業界挺服貿:政府應多溝通
【聯合報╱記者王茂臻、陳景淵、羅兩莎/台北報導】2014.03.25 03:05 am
反服貿學運一度攻占行政院,企業界憂心忡忡。台塑董事長李志村昨天表示,台灣經濟仰賴外銷,沒辦法承受關稅差別待遇,非得透過服貿等協議達成區域聯盟目標。他說,錯過機會,台灣人領的可能不是廿二K,恐怕連十五K都不到。
反服貿學運爆發流血衝突,企業界出面挺服貿的同時,也試圖為雙方緩頰。李志村指出,台灣只有二千三百萬人口、市場很小,需要跟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降低出口關稅;但政府應向學生說明影響,不要用強硬的方式。
李志村表示,台灣經濟成長有百分之六十七靠出口帶動,高於韓國的百分之五十一,韓國經濟對出口依賴度雖低於台灣,在FTA洽簽上卻比台灣更積極。而中國大陸貿易額全球最大,比美國還大;兩岸人民說著同樣的語言,沒理由放棄這個市場。
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徐重仁說,近日大家都很緊張,呼籲政府與民間應多溝通,盼事件平安落幕。
華南金控董事長劉燈城指出,服貿協議一天不過關,台資的銀行從申設大陸分行、投資到人民幣資金回流等就被卡住,金融業恐怕失去龐大商機。他說,金融業不怕競爭,也不怕挑戰。
兆豐金控總經理徐光曦也說,兩岸服貿協議,同意台資銀行人民幣放款對象,放寬至經第三地投資大陸台商,台商認定標準的放寬,將為台資銀行帶來龐大商機。
台灣金控總經理蕭長瑞指出,服貿不過關,一千億的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法人基金(RQFII)額度即被卡住,資金即無法回流,不利國內金融業發展。
在大陸有一百八十個據點的丹尼斯百貨集團總經理蔡英德表示,學生關心國家大事是好事,商業競爭不能只看眼前,而要看十年後,他樂見這群未來的職場主力關注此事。不過,類似服貿等政策形成,政府應該要多跟產業界溝通、交流,才有辦法形成共識。
新聞分析/服貿進退 牽動兩岸關係
【聯合報╱本報記者陳致畬】2014.03.25 03:05 am
兩 岸服貿協議近日因學生占領立法院,風波越演越烈。服貿協議的精神,最終應讓台灣跨出參與兩岸經濟整合的步伐,這也是台灣加入區域經濟組織第一步;如果不能 順利立法審議,甚至退回行政院使協議破局,形同兩岸關係倒退,二○一○年好不容易簽署的兩岸經濟協議(ECFA)後續開放進程落空。
去年三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博鰲論壇上,會見前副總統蕭萬長就主動提出兩岸經濟合作,應爭取盡快簽署服貿協議,並力爭完成貨物貿易、爭端解決等議題的磋商。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今年二月在南京舉行的歷史性「王張會」時,則明確向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表達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的意願,希望與兩岸ECFA協商同步進行;張志軍當場回應,當務之急是台灣應先讓兩岸服貿協議儘快生效。
近 年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幾已成為多數亞太國家最主要的貿易夥伴,雖然國際關係靠經貿實力當家,台灣參與TPP不需大陸同意,但TPP成員國裡,大陸是其中六 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也是其餘六國的第二大夥伴,就算不談政治影響,單純的經貿利益就會使各國必須考量,支持台灣加入區域組織過程中中國大陸的反應。
這也凸顯台灣在與全球經貿互動關係中,服貿協議是台灣進入TPP或RCEP等區域整合的重要道路。
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程度愈高,不但有助自身的經濟發展需求,更會出現一種「買保險」的效應,提升民眾對兩岸經貿自由化的信心,也更有利推動兩岸經貿協議。
協商破裂 王金平:朝野再想一想
【聯合報╱記者陳乃綾、程嘉文、林河名/台北報導】2014.03.25 05:19 am
「反服貿、占立院」昨進入第七天,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天下午召集第一次朝野協商。但國民黨團堅持在「院會」逐條審查、表決,民進黨團則要求在「委員會」實質審查,雙方沒有交集,協商破局。王金平要朝野「再回去想一想」,今天下午舉行第二次協商。
王金平認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爭議,屬於立法院內部「朝野黨團爭議」,因此未參加上周五馬總統召集的院際協調會議,而於昨天第一次召集朝野黨團協商。但協商兩個小時,藍綠各有堅持,仍無共識。
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指出,兩岸服貿協議已送出委員會,若回到委員會審查,民進黨立委又要霸占主席台,朝野互信基礎薄弱;因此國民黨主張案子在院會審查,朝野才有互信,因為「我們信得過王院長主持會議」。
國民黨籍內政委員會召委張慶忠上周一在聯席委員會把服貿協議送進院會「存查」。由於存查案只能在院會整案決定同意與否、無法逐條審查,但國民黨團同意可改為「逐條討論、逐條表決」。據林鴻池轉述,王金平也認為國民黨團已經「讓了一步」。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指出,國民黨團堅持服貿不能改本文、只能附帶決議,問題就不可能解決;民進黨團堅持,張慶忠送出委員會的會議結論要先判無效,才能往後談。
柯建銘說,服貿問題這麼大,當然要實質審查後,再重啟談判,假使國民黨蠻橫到底、沒有改變,「那服貿也不必審了」。
民進黨團幹事長高志鵬則表示,這次協商,國民黨團只讓步一樣,之前說可以附帶決議,這次多了「可提案修正」,但民進黨團不能接受這種「近乎羞辱」的條件。
至於馬英九總統可否接受服貿協議回到委員會審查?林鴻池指出,馬總統認為應逐條討論、逐條表決,不會具體主張「一定非要怎樣不可」,但他基本上了解、認同、尊重黨團「需在院會討論表決」的主張。
王金平聲明:最低社會成本 解決爭議
【聯合報╱記者林河名/台北報導】2014.03.25 03:05 am
學生反服貿演變成「占立院」、「攻政院」,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天發表聲明表示,民主法治是台灣核心價值,「公權力的動用一定要維護這得來不易的核心價值」,務求以「最低社會成本」解決爭議。
王金平聲明指出,對學生關切服貿審查所引發的衝突,他感到沉痛和難過;這幾天來,對社會安定、民眾安全,他也甚為憂心,為求安定和諧,避免社會動盪,早日讓國會恢復正常,他透過各種管道極力化解各方歧異,務求以最低社會成本,解決爭議。
王金平表示,此次爭議根源於立院內部朝野黨團就服貿協議審查程序爭議,自十九日起,他持續溝通協調,並多次徵詢朝野各黨團意見;不斷的努力,不外乎希望大家各盡其職,能達共識,今天也將繼續協商,期待讓事件早日平和落幕。
王金平希望學生自制冷靜,保重身體;並表示「立法院是合議制機關」,盼朝野黨團運用智慧、集思廣益,盡早解決爭議,恢復秩序。
觀察站/逐條討論 解僵局「最大公約數」
【聯合報╱本報記者林新輝】2014.03.25 03:05 am
國會「卡住」進入第八天。雖然,學生占領國會,給不滿立法院長期無能的社會大眾,找到情緒宣洩出口。但是,從馬總統記者會、王金平的「三點聲明」、朝野協商立場表述,解決三月學潮「最大公約數」露出絲絲曙光。
服貿是爆發三月學潮的導火線。服貿簽署前,國內政治處在「一個不信任、一個不滿」的氛圍:朝野互不信任、執政黨控制的國會對馬江政府不滿。
去年六月廿一日,兩岸兩會簽署服貿協議,四天後,國民黨團在朝野協商簽署「逐條逐項審查」的結論。這個結論,讓席次多數的國民黨綁手綁腳,也埋下服貿衝突的導火線。
服貿被馬政府視為拚經濟一塊重要的拼圖,但延宕九個月,拖累馬政府區域經濟整合的腳步。國民黨團將服貿送出委員會,雖然爭取到六月一定要過的黃金時效,但也點燃學生占領國會議場的引信。
為尋求解方,馬總統周日記者會,讓步同意可以「逐條討論、表決」,國民黨團也跟進,同意在「院會」逐條討論、表決。「逐條討論」成了當前解決僵局的最大公約數。
王金平昨天的「三聲明」提到「朝野黨團運用智慧、集思廣益、儘早解決爭議、恢復秩序」,等於為目前朝野對峙、相互毀滅的窒息氣氛,開啟和解共生一扇窗。
民進黨團昨在朝野協商,主張逐條討論應在「委員會」,也新增「重啟談判」條件,提高整合困難度。但從民進黨團原拒絕出席朝野協商,到願出席,這盤棋仍是活棋。
郝立強 譴責攻占政院暴力
【聯合報╱記者高詩琴、祁容玉、洪敬浤/連線報導】2014.03.25 03:05 am
郝:政府 民眾 學生三輸
台北市長郝龍斌、新北市長朱立倫、台中市長胡志強昨一致譴責攻占行政院是違法暴力行為,呼籲服貿爭議回歸立院處理,在理性和平與民主法治基礎上,解決服貿爭議。
胡志強說,服貿爭議不管到委員會或透過黨團協商,要找出解決方法,學生們能接受,社會會更安定,「恢復正常是多數人期待看見的。」
郝龍斌昨天開記者會,譴責前晚部分學生和民眾以暴力強行闖入行政院,指已造成政府、民眾與學生三輸。他指出,前晚到昨上午,北市一九九九市民熱線湧入三百多通電話,幾乎都是要求市府務必恢復台北市秩序。
郝龍斌並在傍晚前往中正一分局,慰問執法受傷的員警。分局長方仰寧表示,這次共有六十三名員警受傷,多數都是與民眾拉扯跟衝突中受傷,讓他非常難過。
北市警局博愛所長曾渙青說,他的左右手與右耳後都有撕裂傷與脫臼,外套也被撕破,抗議民眾不是外界想像的弱勢。
郝龍斌說,過去幾天他一再指示市警局盡可能軟處理,但現在學運已經變質,行政院是負責全國行政運作的最高機關,攻占行政院就是對公權力挑戰,也影響全國民眾權利。
朱立倫:主政者應更公開、更透明說明
【聯合晚報╱記者陳珮琦╱即時報導】2014.03.25 11:33 am
反服貿學運演變攻佔政院的失控衝突,新北市長朱立倫上午呼籲大家應對維護社會秩序及法治的警察給予支持和鼓勵,他高分貝籲請主政者應更公開、更透明向社會大眾說明,甚至是公開辯論什麼是服貿協議。朱立倫說,服貿協議造成社會成本如此巨大,「這是我們不容許的!」
周美青:人民有疑 政府多說幾次
【聯合報╱記者陳洛薇/台北報導】2014.03.25 10:11 am
反服貿爭議延燒,作家陳玉慧與總統夫人周美青素有交情,她昨天在臉書寫公開信,呼籲周美青「向你身邊的那位,提出針砭」;周美青昨晚回應,「人民既然有疑慮,政府就有責任再多說幾次。」
陳玉慧信中表示,她反覆讀複雜的服貿條文,「也會有一絲疑慮」,也希望政府給民眾,更多解釋和公聽會,「並以更多客觀事實來向我們證明,簽訂服貿法例,對台灣國安確實沒有影響,並且真的能提升國際經濟競爭。」
陳 玉慧說,法治雖不容動搖,但是恐懼的力量太大,她理解學生和學者的擔心,相信大多數的民眾,對服貿法例的實質影響並不暸解;政府有責任告知民眾,而非像行 政院長江宜樺的立場和態度:學生可以有意見,但要說清楚,服貿中到底哪一條涉及「賣台」?「該先說明清楚的,是執政者,而不是學生。」
陳玉慧的臉書昨深夜獲周美青回文表示,「謝謝妳溫暖的信與真誠意見,我們之間的友誼,已在妳的字裡行間展現流露。」
周美青說:「政府覺得已經說過許多次了,但是人民既然有疑慮,就有責任再多說幾次。」
社會憂成下一個香港 經長:台、港不同
【聯合晚報╱記者盧沛樺╱即時報導】2014.03.25 11:45 am
太 陽花學運反對黑箱服貿,獲國際支持,不少港人來台聲援,呼籲不要讓台灣成下一個香港。經濟部長張家祝首度回應,台灣與香港不同,中國大陸與香港地理位置緊 鄰,「坐火車就能到」;反觀台灣,連觀光客都有總額限制。張家祝強調,我國管制比香港「嚴太多了」,也矢言做好事前審查與事後管理工作。
張家祝說,民國98年簽署ECFA以來,已陸續開放27項服務業,截至去年底,共計核准投資495件,85%是有正常營運,6家已經受到主管機關處罰或取消許可,另有30多家經營不善準備歇業。
協商服貿 王金平:繼續努力
【中央社╱台北25日電】2014.03.25 11:33 am
立法院長王金平今天表示,將繼續努力協商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各方還有某些方面誠意,也請他們多研究,提出方案。
立法院處理服貿協議鬧雙包,王金平昨天下午3時在官邸召集朝野立法院黨團幹部協商,但未達共識,下午將繼續協商。
至於占據議場的反服貿學生團體要求與王金平會面,王金平上午受訪表示,總要再研究、討論,看看有沒有需要。
不丹總理:國家以GDP為追求目標是錯的
【聯合晚報╱記者楊美玲╱即時報導】2014.03.25 12:00 pm
全 球國民幸福指數(GNH)關鍵推手的不丹第一任民選總理吉美.廷禮(Jigmi Y. Thinley),首度訪台舉辦論壇,並以「在幸福之下的經濟發展-不丹經驗」為題發表演說。他表示,大部分的國家都只追求一個目標,就是經濟發展,並以 經濟成長率(GDP)做為指標發展的模式,但這是不足夠且錯誤的,只會讓國家成為一個「經濟體」,人民成了「經濟猛獸」,而社會價值變成了「消費力」,使 得人民不快樂。
現年61歲的廷禮,是不丹於2008年脫離百年君主體制,首次民主選舉產生的總理,同時也是把「不丹幸福學」帶向國際的推 手。廷禮指出,事實上,不丹並非全球最快樂的國家,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是相較於其他國家,不丹對於幸福的看法是相當嚴肅,而且是以此為主軸去發展國家目 標,不單單只是追求財富增長或經濟需求,而是身心靈應都有不同的追求。
他說,多數國家都以追求經濟發展為目標,努力去加強物質環境,並以GDP做為指標去發展,然而在這種論點下,就必須無止盡成長,但在有限的世界,這是不永續且不務實的作法,因為它並未滿足每個人的需求,也未將環境和環保議題納入考量。
廷 禮表示,以追求GDP增長為目標,將使得大家變成了經濟猛獸,不像人的生物,而社會價值也已變成了消費力,國家則被指稱為市場或經濟體,但應是社會。為了 追求經濟發展,每個人超時工作賺錢,買了許多不需要的東西,在這發展過程中,其實大家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顯示出以GDP主導的國家發展模式,已不再足夠 去量測一個國家,而且也是錯誤的。
作者catongue ( 快來見我吧~ )
看板Gossiping
標題[爆卦] 國中老師兼深藍子女參戰策略與心得(3/24修)
時間Sun Mar 23 22:23:49 2014
( http://www.ptt.cc/bbs/Gossiping/M.1395584633.A.8DC.html )
給在行政院的學生及朋友們
想想台灣 想想論壇 楊翠 Mar 24, 2014
給在行政院的學生及朋友們:
我是東華大學的楊翠老師。今晚,我看到你們攻入行政院,表達對行政權濫權擴大,干涉立法權,以及對江宜樺、馬英九執政團隊的憤怒。
我可以了解,我支持你們。既然行動了,就不必後悔。這項行動,一定會被全力抹黑,什麼樣的咒罵都會出現。也一定會有人,將你們跟立法院的學生比較,說你們是暴民。
對於所有這些抹黑、不了解,請你們不要理會,也不必抗辯,要堅定信念,堅定訴求。我們都知道,社會運動中,沒有順民,社會運動,也沒有「真正的」、「唯一的」正確手段。我知道,你們選擇了,而且你們會負責。
各位同學,你們當然不是順民,但是,我知道,你們更不是暴民。
今夜,一定會非常不平靜,國民黨可能將以各種手段,將你們強制驅離。我希望你們可以聽我的話,大家安靜坐下來,雙手緊緊勾著彼此的雙手,聯結成一道堅定的意志城牆。不要落單,互相支持。
1988年的520農民運動,學生也是如今夜一般,緊緊相靠,被警察從身上踩過,他們沒有回擊,但也沒有絲毫畏懼。
暴力的,是國民黨與國家機器,暴力的,當然不是你們。我們的革命,堅定、沉穩、無所畏懼。
稍晚,如果遭遇鎮暴,請大家手勾著手,不反抗、不回擊,即使他們把我們抓走、踩過,我們也堅定信念。這就是我們的革命風範。
加油!我們都在守望著你們。
楊翠
本文作者楊翠,一九六二年生,台中人。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曾任《自立晚報》副刊編輯、《自立週報》全台新聞主編、《台灣文藝》執行主編、台中縣社區公民大學執行委員、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助理教授、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研究領域包含台灣文學、台灣婦女史、性別文化研究。曾獲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第4屆傑出臺灣文獻獎」文獻推廣獎(2011年)。著有散文集《最初的晚霞》、學術論文《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二二八口述歷史《孤寂煎熬四十五年》、與施懿琳、鍾美芳合著《台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與施懿琳、許俊雅合著《台中縣文學發展史》、與施懿琳合著《彰化縣文學發展史》,以及台灣文史研究論文二十餘篇。
街頭抗爭 民進黨角色遭學生取代
風傳媒 顏振凱 2014/03/25 11:49
這次反服貿學運,民進黨立場尷尬,一位黨務主管自嘲「大家看到民進黨旗幟背心就討厭,那就場內顧學生,場外顧手機」。(顏振凱攝)
服貿抗爭,學生佔領立院進入第七天,民進黨中央及立院黨團雖也是24小時待命,但在野黨角色似淪為院外替民眾手機充電、院內替學生顧議場各門,黨內焦慮氣氛也瀰漫,據了解,為了黨內訴求不如學生,幾次黨團會議,出身台大學運份子的立委鄭麗君便和黨團幹部柯建銘、吳秉叡曾激烈爭執,氣氛頗僵,但也有人認為,政治部門和社運本就有不同角色,也有人坦言,學生對自由貿易的根本產生質疑,和黨內主張有本質上的不同,黨內該正視。
據了解,學生佔領立院第一晚,黨團還來不及發動員令,綠委的LINE群組就自動號召眾人分從選區趕回,第一天晚上,蕭美琴、吳秉叡、吳宜臻、李昆澤、葉宜津等多位在場綠委也陪學生跟警察衝撞,助學生佔領國會議場,黨籍立委也分三班駐守議場至今,由於和立法院長王金平已取得默契,日前黨團會議,黨團幹部一度考量讓綠委在周末假日暫撤以調節體力,但黨團內多人反對,堅持應陪學生堅守到底。
黨團意見無共識 只能淪為顧門充電組
對學生儼然取代民進黨,成為和國民黨作戰第一線主力,黨團內是憂慮氣氛瀰漫,據指出,上週五黨團會議,鄭麗君質疑黨內不突出學生主張之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訴求是失敗主義,和柯、吳等激辯,週日晚上,激進派學生發動攻入行政院,在鄭及陳其邁等有異議下,周日深夜的黨團會議,也無法敲定,是否要在本周一開內政等聯席委員會,用議事手段將張慶忠317的議事處理翻盤,並呼應學生訴求,在聯席會通過退回政院決議,鋪陳讓學運能有退場機制前提,直到警力強勢排除佔領政院學生後,昨天清晨的黨團會議,才敲定要開內政等聯席會決策。
謝長廷遭水柱攻擊 敵對助理酸「得分」
只是,鄭、陳、柯、吳等的黨內光譜,讓黨團內爭論,難逃黨內天王的對立陰影,尤其蘇貞昌、謝長廷、蔡英文及幾位可能要在五月競逐黨魁的人選,雖頻來探班,但幾次互動,都讓旁人感受互相較勁氛圍,直到學生攻入行政院,警方開始強力驅離,蘇謝蔡才聯袂同台,不過,當晚謝長廷被水柱沖後接受電子媒體訪問,黨內反謝陣營的助理看著電視立刻說「他得分了」,也讓人嗅到酸味。
蘇貞昌上周動員近3萬人到場,但對比現場學生意志堅定,綠營動員來的支持者則是秩序混亂場面零零落落,蘇自己也鬧出拉林佳龍手喊「凍蒜」風波,一位黨內立委也坦言,黨內須正視無能力再進行街頭抗爭的事實,黨中央雖稱「學生不撤,民進黨也不撤」,但現場轉型為服務中心,弄來發電機跟多台基地台,變成提供電源跟各式手機充電器的充電站及無線訊號基地台等服務,也算有具體貢獻,一位黨務主管自嘲「大家看到民進黨旗幟背心就討厭,那就場內顧學生,場外顧手機」。
不願承擔扁包袱+派系惡鬥 綠焦慮核心
不過,一位黨內幹部就直言,外界質疑學生取代民進黨,不少黨內人質疑問題是民進黨訴求不如學生,但政黨本就該有主體性,民進黨最大問題,並非訴求問題,而是不願坦承面對扁執政包袱,還有因總統權位競逐產生的派系惡鬥,這才是民進黨在這波運動中,似乎被隱身的原因。
對黨內的焦慮,出身東海學運幹部的立委蔡其昌則說,他自己心態很簡單,當年搞學運時如何要求公職給的資源,現在就扮演當年被期待的角色,所以當學生請他幫忙勸走柯賜海、甚安排學生去洗澡換班等,他都甘之如飴,他自己出身學運,知道政治是協助,不是主導的分寸,而學生運動、社運運度可高舉理想,但政治本質就是要務實折衝,彼此角色不同,立委吳宜臻也說,黨內該認清,學生主張退回服貿,是根本對資本主義體制下的自由貿易概念有質疑,和民進黨基本主張本來就有歧異。
府:不預設前提 馬願邀學生進府對話
新頭殼作者: NewTalk 新頭殼 | 新頭殼 – 2014年3月25日 下午2:24
新頭殼newtalk2014.03.25 謝莉慧/台北報導
總統府發言人李佳霏今(25)日表示,針對立法院議場目前仍陷入癱瘓,衝擊國會運作與政府施政,馬英九總統願在不預設任何前提下,邀請學生代表到總統府,就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議題對話,傾聽學生意見,化解當前僵局,協助國會恢復正常運作。李佳霏表示,學生如果有正面回應,總統府會派代表前往邀請。
李佳霏轉述,馬英九認為,各界對於兩岸服貿協議的不同意見,政府的態度一向是開放且願意溝通,即使是23日晚間發生群眾衝入行政院的激烈抗爭行動,馬英九仍希望能與目前在立法院持續抗爭的學生,以民主、理性的方式對話。
李佳霏表示,目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正在召集朝野黨團協商,總統尊重國會自主,但為了國家安定,早日回到正軌,總統與行政部門也努力尋求各種可能解決方案,希望促成服貿協議審議的爭議能儘速落幕,協助國會早日恢復正常運作,回應多數國人期待。
陳為廷:先訂兩岸條例 再審查服貿協議
Yahoo奇摩(新聞) – 2014年3月25日 下午3:09
陳為廷針對立院黨團重申訴求,要求先訂立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建立法治化規範,再協議服貿協定。
盼在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前,兩岸服貿協議須從立法院撤回到行政院,退出國會,等到立法完成,再進行實質審查。
呼籲各黨團公開承諾其訴求,在本會期推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並承諾立法前不得實質審查服貿協議,程序委員會不得阻擋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法案的排入。
針對馬總統稍早釋出善意,邀請學生入府談話。林飛帆代表學生做出回應。
林飛帆表示,同意不預設立場,在公開場合與馬英九對話,但盼針對兩岸協議監督是否有法治化必要,以及服貿審查前是否先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法治化,來進行討論。
針對各界提問何時結束抗爭,林飛帆表示,這個問題的答案,應由馬英九總統來思考。
- Mar 25 Tue 2014 14:06
兩岸競合 -- 審服貿 爆激烈衝突; 李昂:流血衝突 還在蛋糕太陽餅; 救國不能等; 周美青:人民有疑 政府多說幾次; 不丹總理:國家以GDP為追求目標是錯的; 街頭抗爭 民進黨角色遭學生取代 (合輯之一百三十四)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