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何台灣人總是贏在起跑點卻摔在終點線?
( http://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5/03/23/dont-fell-at-the-finish-line/ )

生活報橘 作者 Vo Style 2015-03-23

前幾天為了宣傳新書去了趟台南。我是成大畢業的,大學加研究所在台南待了六年,很有感情,加上當天又有老同學到場聲援,不知不覺讓我想起大學時代的往事。

成大的大一學生是規定要住校的(我覺得這真是德政!),當時我們土木系的學生被分到光復校區的第二宿舍,簡稱「光二」。光二舍北邊是榕園,那棵有名的大榕樹就在那裡(國泰人壽的企業標誌)。

而南面則是一座大操場,有我不少回憶:大一有段時間熱衷街舞,為了在系晚會表演,常半夜和同學在司令台上苦練翻滾(模仿當時很紅的LA BOYZ),搞得全身瘀青覺得自己真酷。但我今天想講的,則是另一段經驗:我曾在那座操場跌了個狗吃屎~連下巴都磨破的那種,更是帥到不行!

記得是大一體育課的期末考,老師要測300公尺跑步(還是400公尺?)我球類運動還不錯,但跑步不是我的強項,心想就敷衍過去及格就好。當天換上體育服,輪到我時就開跑了,我上氣不接下氣,眼看終點線就在前方,於是照例要來個衝刺,當我正要帥氣衝線的時候,不知怎麼回事,雙腿突然有被絆到的感覺,整個人就高速撲倒在地上還滑行了一段距離,可惜滑得不夠遠,沒能越過終點線,只好忍痛站起來拐著腳走過終點。環顧四周,每位跑者都離我有一段距離,才搞清楚是我的左腳絆到我的右腳,肇事責任全歸自己,真是可恨外加丟臉!

    老師報完我的成績後,看我傷勢無礙,就繼續測其他同學。但在下課後他把我叫了過去,問了我一個永生難忘的問題:你知道很多人都在終點線前跌倒嗎?

我不知道。跌倒不就是瞬間身體不協調嗎?這跟終點線有關?

    「因為你心裡想著終點線快到了,身體感受到心意,就準備停止運作,這讓你失去了協調性,所以不偏不倚在終點前摔倒。」老師繼續說:「下次跑步,不要只盯著終點線,要望著一個更遠的目標,把終點當做過程,這樣你就不會跌倒了!」

聽完老師這段話,我心裡真是既驚訝又慚愧,首先我的盲點對戳中了,其次,原本我不怎麼在意的體育老師,竟然給了我那麼意義深遠的一堂課,我到今天都還記得。

跑道上的終點線就好像人生中許多世俗的門檻,我們必須努力才能達到這個標準。入學分數,銷售業績,女生的適婚年齡,男生的五子登科這樣的人生成績單都是。從小到大我們都耳濡目染地接受,並以此作為我們努力追求的目標。

但我也發現身邊朋友會感嘆,自己要的明明不多,但不知怎地卻難以達成。然而,我身邊也有些人正好相反,他們擁有的東西很讓人羨慕(已經達到世俗標準),卻仍然積極地追求某些理想抱負。這讓我想起體育老師的話,會不會就是因為後者的目標比較遠大,所以反倒能達成我們嚮往的世俗目標呢?

我曾在書裡看過一個實驗,真實性有待查證,但很有啟發。有昆蟲學家抓了一群跳蚤裝在玻璃瓶裡。一般跳蚤原本可以跳好幾公尺高,但罐子裡這些跳蚤被束縛久了,只在固定範圍內活動,過一陣子把牠們放出來,雖然束縛不見了,跳蚤們卻再也無法跳到原來的高度。

Joe這篇「我只想要一個平穩的生活,這有什麼不好?」用飛機的飛行原理點出了一個關鍵:這世界是存在地心引力的,如果我們只想維持在空中平穩不動,也得持續努力來對抗地心引力,否則就會逐漸下墜。就像當年跑步的我一樣,只希望達到終點交差了事,這種「及格就好」的心態讓我收起了油門,引擎熄火,所以剛好在達陣之前跌個踉蹌。

回想起高中時代,班上幾位成績很好的同學,也曾給過我類似的震撼。當我為了小考拿到80分沾沾自喜的時候,這些拿90多分的同學只是微微一笑便把考卷收進抽屜。我說,你好厲害,幾乎快滿分了。

    同學卻說,這份考卷偏簡單,「聯考」恐怕不會那麼容易!我只因為眼前的小考成績沾沾自喜,但優秀的人其實卻望著更遠大的目標:聯考。或許也正是因為他們的目標更遠大,所以小考才會勝過我!

華人世界的教育都很強調「不要輸在起跑點」,卻很少強調「追尋長遠的目標」。

國中學校開始教英文,家長就急忙送小學生去英文補習班;小一開始學九九乘法表,那幼稚園裡就會出現背誦乘法表的聲音。現在想想,這不但短視,還有點投機的味道。

這種「偷跑策略」隱含一個假設,人生就是百米短跑賽,你比別人先偷跑個幾秒,當然會先達到目標!但問題是,人生其實經歷數十寒暑,更像長跑而非短跑。而且,每個人有屬於自己的人生跑道,屬於自己的生涯目標,我們是跟自己比,而不是跟別人比。

年輕時我和日本和德國人共事的經驗,更讓我深深確定,當年在成大操場那一跤摔得太好!我們常說這兩個民族很龜毛,但更精準的說法,其實是他們設定的「終點線」與我們不同。當時一起參與國際專案時,台灣團隊的目標就是準時完工並且賺錢,所以專案一開始,大家就搶快開工,想盡辦法讓人員機具越早到位越好,台灣人的邏輯很簡單,越早開始,越早完成。

但日本團隊不同,開工數周,多數的工程師仍在辦公室裡進行規劃、計算、與模擬。我和他們聊過,日本工程師當然也希望如期如預算完工,但他們更看重的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過程中若是出現人為疏忽再來彌補,這是難以忍受的不專業行為。所以他們寧可多花時間在準備階段,把每個步驟確認清楚,就像導演等演員把劇本都背熟了,再喊開麥啦!果然,台灣團隊只有在前一兩個月進度超前,後面就因為不斷改正、重工,導致進度落後。而日本團隊一開始落後,卻能穩紮穩打,後發而先至。

記得我剛學開車時,眼睛緊盯著馬路上的標線,車子卻總是開不直。後來老爸提醒我,開車時要望向遠方的固定目標,若只盯著車頭前方的標線,是一定開不直的!

就像優秀的學生不會只看考試分數,而會思考未來的學習方向;優秀的專業人士也不會只看薪資福利,而會思考自己的市場價值。世俗的「終點線」當作一個人生的過程是ok的,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心中有沒有一個更遠大的,屬於我們自己的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rgeYeo 的頭像
    GeorgeYeo

    George Yeo 網路自強號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