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在台南窄門咖啡館

2013-11-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4| 評論數: 0

@灣灣月光囧囧:這一天,不遠千里慕名而來,終於見到傳聞已久的台南窄門咖啡,位於台南孔廟附近,處於兩棟大樓中間的狹長細縫,晴天光影碎片般散落,雨天的水滴似漫天飛舞,這裡是文青的好去處。從隔層進去更是別有一番洞天,行走它那狹長型的蛹道,步行石階而上,尋尋覓覓、柳暗花明的感覺油然而生。這座從日本殖民時期所留下來的老厝,隨著百年的歷史記憶,增添不少人文意象。作家高行健、李家同都曾經慕名而來一啜芬香。我和友伴點了咖啡,在這裡享用了一個下午的靜謐。


台灣人的親情味(上)

2013-11-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7| 評論數: 0 |原作者: (阿景/東海大學交換生)

來台灣交換,轉眼間,已經有兩個月了。

兩個月間,我在墾丁用手掌觸摸碧海藍天,在台北用腳步丈量都市繁華,在鹿港用舌尖輕嘗小鎮風味……我很感激這些用一張車票就可以踏上的小短途讓我可以通過行走這樣一種方式,盡量地去看見一個台灣,去看見它的綠色、它的天空和海洋,看見生活在這裡的人臉上的疲憊與笑容。

親和的父親

但總有一些東西,是必須要用心,必須切身地去體會,才能感受到的,比如──台灣人的親情味。

小鎂是我在台灣認識的好友,平日裡我經常和她們幾個朋友一起上課、聽講座、看電影。我沒有和大陸其他的交換生分在一棟宿舍,但生活上學習上卻總能受到她們的關照,覺得很幸運很感激,在台灣獲得這樣寶貴又獨特的友誼。

周末的時候,受小鎂的邀請去了一趟她家。小鎂本來是說要騎機車載我去她念過的國小、國中和高中看看的,但熱情的小鎂父母特意為我另外安排了遊玩,這樣一來,我反而很巧合又自然地融入到了一個台灣家庭中,可以真切地感受他們的家庭生活。

「小阿妹!」剛和小鎂走出宿舍大門,迎面就走過來一個親和的男人,一把接過了小鎂拎在手上的筆電,在她的肩上攬了一下,彷彿好久不見,然後對著我溫和地笑了笑。「這是我爸。」小鎂介紹到。「叔叔好!」小鎂爸爸的親和讓我一下子就沒有了距離感,很自然地就跟著他們往停車的地方走去,心裡還想著「小阿妹」真是個好親暱的稱呼啊,在小鎂給我看的她媽媽發給她的簡訊裡,也是這麼叫的呢!

一到小鎂家,我就看到了櫃子上大大的全家福,小鎂還有哥哥和弟弟,小鎂穿得跟小公主一樣,哥哥穿著襯衫背帶褲做著帥氣的手勢,弟弟還咬著奶嘴坐在媽媽的腿上,一家人臉上都是幸福的表情。小鎂媽媽拿出剛買的「麻吉」讓我吃,還耐心地介紹著說這是她剛在「麻吉」展會上買的,花生醬口味很好吃,是小米而不是糯米做的對腸胃好;小鎂的爸爸又拿了香蕉給我,指著香蕉皮上的點點教我怎樣挑香蕉,跟我說台灣的香蕉很好吃趕緊多吃點。

在家就該放鬆

我坐在跟自己家很像的沙發上,突然感動得不知道說什麼好,離家已經兩個月習慣在校的摸索和在外的奔波,實在是沒有想到自己在台灣也能這樣感受到「家」的味道。無論是跟小鎂媽媽興奮地聊著前段時間很火的大陸電視劇《蘭陵王》和台灣的綜藝節目《康熙來了》,還是翻著小鎂爸爸遞給我的一大摞《中國時報》、《自由時報》之類的台灣報紙,聊著台灣的報業和最近的新聞,都讓我覺得有一種在家的自由和閒適。那種感覺,就像是小鎂說的──「在家就應該放鬆啊,穿夾腳拖就可以啦。」

休息了一會兒,小鎂帶著我上樓,一間間地向我介紹房間。然後她又特別地把我帶到一間屋子,屋子裡有一些小機器、零件之類的東西,還有一張書桌、一些雜物,牆壁上有一幅小鎂爸爸媽媽的結婚照,小鎂說這是他爸爸的工作室。「來,你坐在這裡,我給你看照片。」小鎂讓我坐在書桌前的椅子上,書桌有些陳舊,但彷彿有著屬於它自己年代的一些故事。也許,在我和小鎂都還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它就已經有了好多好多故事。小鎂打開書桌最下面的一層抽屜,滿滿一抽屜的相冊,她一本一本地拿出來遞給我看:「我原來不知道這裡有這些相冊的,有一次上來曬衣服的時候,發現我爸自己一個人坐在這裡看相冊。那樣的表情,我當時就想──天吶,原來我爸工作的時候全是靠這些撐過來的。我就躲在門外,看他看這些相冊,和他看相冊時候的表情。」

照片的故事

寧靜的上午,陽光灑落在窗台,我和小鎂靜靜地翻著相冊。這一本是小鎂爸媽年輕時候一起去泰國遊玩,年輕的旅途中有著各種各樣新奇的景色和見聞,身邊還未有孩子的足跡。那一本小鎂出生了:哥哥新奇地看著妹妹、摟一摟妹妹、又像小大人一樣幫媽媽抱住妹妹;爸爸細膩地拿著奶瓶餵奶又幸福地把小小的小鎂舉過頭頂;慢慢長大的小鎂被媽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公主一樣的綠毛衣、大大的紅底白色小圓點蝴蝶結、夏天的連衣裙……然後,弟弟出生了,小男孩剛睡醒就被拖起來拍照,臉圓嘟嘟的還揉著眼睛撅著嘴巴;再後來,「阿嬤」去世了,「阿公」在靈堂前很悲傷但是兒女們都陪在他身邊……

短短一個小時,就在這樣安寧的陽光裡和古舊的書桌旁,我這樣一個不屬於這個家庭甚至是來自於對岸的一位客人,竟這樣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個家庭20多年來的故事與變遷,相冊翻頁之間盡是濃濃親情味。


台灣人的親情味(下)

2013-11-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6| 評論數: 0 |原作者: (阿景/東海大學交換生)

之後,小鎂的父母便要帶著我們吃飯、遊玩。小鎂的弟弟現在念高三,課業壓力比較重,就留在家裡學習。「弟弟,要念書噢!」「小寶貝,我們出去了噢!」「弟弟,要加油噢!」出門之前,小鎂的爸爸媽媽輪流囑託和鼓勵著。我有點羨慕,就我自身而言,爸媽讓我好好念書的理由,好像總是為了日後面對難以預測的未來和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多想也有這樣簡單又直接的叮嚀就好。

那些語重心長的語調言辭所砌起來的關心,充滿了沉重的現狀揭示,以及為功利而念書的目的,真的能讓我們真正找到念書乃至人生的意義嗎?能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支持與鼓勵嗎?也許,大部分的大陸學生都活在這樣一個矛盾當中,我們深切地知道父母為了我們的前途做出的奉獻和犧牲,卻又難以真正地發現自己、感受自由。由於過早被灌輸警醒的競爭壓力和生活負擔,逐漸和父母一起忘記了重要的家庭生活,也淡化了親情味道。

習慣模式化的那批人,順著上學、工作、成家這樣的道路走下去,順著社會運作的齒輪和家庭的期望過生活;餘下仍在掙扎著發現自我的人,便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矛盾,一方面頂住壓力貼合期望,另一方面企圖在既有的狹小空間裡伸展。

在家的時候,說不明在外碰到的衝擊和困苦,又害怕父母的重重警示,讓我們愈加沉默;離家的時候,我們孤單無助,想要在一個獨自流淚的夜晚給家人打個電話,卻又怕招來更多的擔心和麻煩,最終選擇獨自承受。親情,時至今日,竟是如此奢侈又讓人心痛的東西。

最近讀吳念真的《這些人,那些事》,我發現台灣有一個很棒的散文傳統,描寫感情非常細膩,寫親情更是登峰造極。我真的好羨慕可以和親密的家人直接表達情感,待時光逝去,仍可釀成一段段溫暖回憶,而不用像我這般,在母親重病之後,卻仍只能在海峽這端,一次次地懊悔痛惜,那被我們共同浪費虛擲的光陰,以及沿途散失的遺憾。

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大多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我們之間不僅有年齡的代溝,更有時代與社會的代溝。社會轉型、時代變遷,他們要面對和承受的變化太大,那樣的擔心與警示其實是可以理解的。但儘管如此,我也仍有願望,期盼我們可以在成長中逐漸理解父母,也努力讓父母理解我們,縮短「雙重」代溝給我們拉開的距離,在仍可以把握的時候去追回淡褪的親情味;也期盼我們這一代──80後、90後,在自身面對和承受過這樣的矛盾和衝擊之後,養育子女的時候能更為開明與自由,畢竟人生最重要的並非外在的成功,而是內在的人格完整,是內心流淌的自由。

台灣人的親情味,給我上了意味深長的一課。真的謝謝你們。

(全文完)


奮起湖文藝車站

2013-11-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4| 評論數: 0

@小雪:從阿里山回來的路上,司機帶我們經過奮起湖。除了吃著名的火車便當、看小火車經過的文藝火車站,還看到了這個──誇張的大南瓜。和西洋萬聖節那些千篇一律的南瓜們比起來,這裡的南瓜可謂獨樹一幟。咧開的大嘴巴、厚厚紅紅的嘴唇,配合那幾對炯炯有神的目光,朝每個經過的人都嘻嘻哈哈地笑起來。這種輕鬆活潑的氛圍一如台灣的生活,但誇張的表現方式也讓初來乍到的大陸人有點不習慣。


解開心中的疙瘩  〈大陸留學生看陸台學生的敵意〉

2013-11-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7| 評論數: 0 |原作者: (烏仕明/北京清華大學博士生.台生)

日前看到一篇文章〈大陸留學生看陸台學生的敵意〉,讓我想起在泰國曼谷參加國際研討會的經驗。除了台灣,尚有日韓與大陸的學生。

到了晚上,不同國家的學生彼此聊天,起初都是用英文溝通,忽然有個北京來的學生看著我說:「啊!有台灣來的!」於是我們開始交談,買了啤酒坐在樹下聊到深夜。一如上述文中所提,對於對岸社會現況乃至於生活上的心得,話題無所不包,但都有默契避談那較敏感的一塊。

台陸學生的敵意來源為何?在台灣社會,除非選舉,不然「台灣意識」的問題很難被激發、誘導出來,但是台灣留學生到了海外,尤其是歐、美等不同文化與種族的國家,思鄉情懷與台灣認同便混雜一塊。此時的認同,是一種複雜情緒下的產物,但它並沒有成為台灣人的生活重心,只是在流落異鄉時容易出現。在這種微妙的心情之下,一句「你是不是中國人?」,台灣人否認,其實很合理。

無論是筆者的泰國經驗,或先前從事兩岸交流的活動,雙方總是有默契地避開了這個話題。就算真的誤觸地雷,多半也通常打趣帶過。即使私下談論,也不失為一種認識彼此價值觀的方式。如果因為對方一句脫口而出的Chinese或Taiwanese,而在心裡有疙瘩,表示我們還有待努力。

有些台灣人對於大陸依然抱持沒來由的抗拒心態,一如大陸部分人士認為台灣始終該是他們想像的樣子,彼此卻可能都沒到對岸去過。這正是兩岸民間交流最重要的一環,即使交流未必都是正面結果,但能避免在資訊受限,兩方彼此猜測下,讓少數的偏激思想在過度積累與放大。相反的,更多人持續地互動與了解,才會有各種多元的聲音去制衡理性或非理性的衝撞。我們可能在某些關鍵議題上選擇低調,但不能讓這份低調成為理解彼此的盲點。


眉溪部落 質樸野性的感動  兩岸校園  超連結

2013-11-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1| 評論數: 0 |原作者: (沈雪晨/台大歷史系交換生.陸生)

電影《賽德克.巴萊》講述了台灣原住民莫那.魯道為反抗日本侵略者暴行,率領族人發動抗爭,最後光榮赴死的故事,史稱霧社事件。

因為學校在台北的緣故,來台灣半年,我一直無法親切體認到原住民聚落的實際狀況。正巧歷史系組織了參訪團,我立刻報名參加,在一個陽光燦爛的週六清晨,坐上遊覽車開赴南投縣仁愛鄉,來到傳說中的眉溪部落,我和同行的學長姐坐一起,聊著來台學習的生活感受。

離開北區城市邊緣一帶,經過周邊盤桓的高架橋、零散的工業區,南下的風光很是美麗動人。遠處山的輪廓像毛筆勾勒出來的一樣,山間石溪枯水,仍舊緩緩向前流。低緯度海島的天空很藍,偶爾陽光照進窗子,照得身體一陣暖和。

來台灣以後經常四處旅行,雖然知道出遊頻率太高容易讓人疲憊怠懶,卻正好因為念書太少,不能思考深刻的議題,把課堂學習時苦思冥想卻徒勞無功的種種議題拋得很遠。

眉溪瞻仰莫那魯道

中午到了莫那.魯道的墓前,圍繞墳墓走一圈,分別有好幾座紀念銅像。周老師帶我們仔細讀了內容,告訴我們銅像分別鑄造於不同時期,無論在造型風格和碑文內容所呈現出的史觀,都有不同時代的痕跡。若不是她提醒,我根本沒有察覺這些極富歷史感的細節。

接下來是同學們的自我介紹時間,我說希望除了有對原住民的深度認識,還能和同學有深度交往,用我憊懶的本性顛覆原本台灣人對陸生的刻板印象,引得大家一陣笑聲。

進到村落時,發現這裡和別的旅遊區沒什麼不同,賽德克人的生活樣態已經緊密配合外面的商業社會了。在人類系課堂上學到的社區考古學,教導我們要尋求商業開發和社群保護平衡的原理,但那只是學院裡的美好想像,真實的生活要複雜嚴酷得多。

我和賽德克族年邁長者在聊天時,感到他們對於旅遊開發的心態也存在著矛盾,既想要保有山間寧靜的生活,也想多賺點錢改善困苦生活。暫時來說,旅行團遊客還不會到這樣的深山老林裡來,但是伴隨農場和溫泉的開發,連一貫以破壞力著稱的大陸客也會遲早到來。

曾經有一種說法,認為現在台灣瀰漫反商業化氣氛,一切開發和建設都被認為是對自然的破壞,難道非得讓我們的生活方式倒退五十年?晚上八點以後都斷電不能用手機?也許這是所有懷著一顆善良內心而關懷原住民文化的學者也需要同時考慮到的現實議題,因為所謂的「保護」並不是紙上談兵就可以竟其全功的,背後有著一整套程式繁瑣、耗資巨大的重整系統,涉及到利益博弈、人道安置、政策考量等太多面向,這些接二連三的問題對象牙塔裡不食人間煙火的讀書人來說,並非那麼容易解決。之後若再為原住民振臂一呼、奔走請命時,應該要有新的思維和考量。

我們的旅行團此次的遊覽項目裡頭,還包括看賽德克的「族寶」張媽媽唱歌,參與紡織、刺繡,學習射箭、捕獵,加上四十個人晚上吃了一頭一萬六千塊的烤豬,可謂超值品質旅遊。到了晚上,曾給《賽德克.巴萊》電影配樂的一位年輕人開車來,給我們表演舞蹈,並帶我們試跳。

原住民的音樂裡充滿野性和陽剛之美,在他們的舞蹈裡,我發現了人類最原始卻最本真的美感。他們對土地的深情深深打動了我,在這個感情都變得很輕易的年代裡,但願對每一個人都有一點點感化。在城市和鄉村的對抗中,僅憑收入的高低和資源的多寡來決定勝負是不夠的,外表光鮮亮麗的城市不僅沒有給人故鄉的歸屬感,也在高樓大廈之間藏汙納垢,如果還有一點機會可以讓我付出,我一定把它獻給養育我的土地。

原民音樂野性陽剛

曲終人散後,我送剛教我們射箭的叔叔去牽摩托車離開,他跨著機車對我們說:「我們原住民,從荷蘭人開始,鄭成功、清朝、日本人、國民黨一個接一個,反正他們來了去、去了來,我們還是過我們的日子。你放心,我們原住民不搞藍綠鬥爭那一套,大陸同學我們一視同仁。你是浙江人喔?以後到老蔣故鄉去玩的時候來找你!」大叔一席話,聽得我很感動。

第二天又見面時,我在編手環,叨念著工藝太複雜,覺得這不是男人應該做的事情,他說:「學習就是男人應該做的事情。」這個五十出頭的男人做菜也很好吃,原想成為一個廚師,結果卻意外當了消防隊員,我覺得他是一個普通的人,但是相當難得。

兩天的短暫旅行結束,老師提醒我們,這次上交的費用很少,別的經費都是納稅人出的,希望大家能夠有所收穫,回饋社會,不要輕易浪費國家資源,讓我感慨無比。想起故鄉大陸,許多學者也同樣拿了國家的錢,卻很難有這種意識。

歸途漫漫,大家都累了,我看著窗外天色漸漸昏暗,看著高架公路旁邊的城市燈火和山川輪廓,卻怎麼也睡不著。

可能是台灣的山水太美,可能是原住民的風情太動人,亦或是那段粗野的音樂旋律揮之不去,但無論如何,我都無法重組已經過去的記憶片段。


機車小妹衝衝衝

2013-11-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2| 評論數: 0

@冰寶寶Tina:灣灣是個機車島,漫山遍野蝗蟲一般的機車當初嚇我不輕。偶像劇中演的一點不假,機車的確是灣灣年輕人的青春記憶:每個白天夜晚,穿梭在大街小巷,爬山渡橋,甚至環島,眼前掠過無數風景,耳邊轟鳴著排氣管的隆隆響聲,撲鼻而來快令人窒息的尾氣和簌簌的強風,還有緊錮頭殼弄壞髮型的安全帽。我總是盪著兩條腿,騰空坐著,被突然的剎車、啟動或飛馳嚇得大叫,狂打司機:「注意安全啊!」哈,機車小妹衝衝衝!

(來自上海)


走過北門的時光隧道

2013-11-9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9| 評論數: 0

@灣灣月光囧囧:來嘉義玩,途經北門火車站廣場,旁邊有著名的玉山旅社,現在已經改建為咖啡館。嘉義是清朝乾隆皇帝命名的,在林爽文事變平定後,乾隆下旨頒布褒獎,取「嘉獎忠義」名之。我去看了當時的牌樓碑文,撫今追昔,神往不已。現在嘉義對於一般民眾而言,最夯最知名的只怕還是火雞肉飯、阿里山小火車這樣充滿現代意涵的觀光形象。我看著北門車站的木製建築構造,上了一層淡淡墨綠色的漆,簷上砌著霧灰漸層的屋瓦,日式風格,走過百年之後,又是另一番光景。火車是台灣現代化文明的開端,劉銘傳當年建設台灣,打開中國進步之窗,也讓我的思古幽情,在廣場上徘徊不去。


魅力台灣遊學記事

2013-11-1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4| 評論數: 0 |原作者: (任宋丹/浙江)

一轉眼,赴台交流已經有一個月了,我所在的彰化縣是台灣本島面積最小的縣,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從彰化也能夠放大看到整個台灣,它就像是泡芙,小小的「外衣」內是滿滿的奶油,讓人回味無窮。

我們抵達台灣那天,中州科技大學的師長安排了專門司機接我們去學校,在和司機的聊天中,深深體會到台灣人的熱情好客與爽朗的性格。因為是第一次接到大陸學生,他專程給我們買了飲料,那種滋味和大陸無法比較,帶著濃濃的兩岸友誼,讓我們賓至如歸,沒有對台灣產生陌生感。

車程近三個小時,雨後的彰化顯得有些朦朧,終於來到學校。接待我們的是國際交流中心的學姐,宿舍一應俱全,管理人員態度和善友好,為我們準備了一些生活用品和便當。舍友有兩位台灣學生,和我們陸生很能打成一片,並不會感到生澀。

雖然說大學以來一直不能在家過中秋,但隔著海峽過中秋更多了一絲鄉愁。貼心的中州科大體會到我們的心情,和中華電信合作,舉辦了一次「在他鄉」的記者招待會,贈送每個境外生一張100元台幣的預付卡,方便同學與家人聯繫。同時,也贈送了柚子帽,體會台灣的中秋習俗。

中秋節隔天,國際交流中心為境外生舉辦了一次烤肉活動,來自大陸各地以及許多外籍生同學都分散在各組一起烤肉,有了一次交流的機會。其中最讓人戀戀不忘的是大家一起圍著圈子跳舞放煙火的場面。這就是在台灣的中秋,歡樂沖淡了鄉愁。

台灣的教學模式與大陸不同,教學上也是十分民主的,學生上課不會被老師限制,許多老師的作業都是通過網絡遞交,這樣既減少了紙張浪費,也充分利用了現代科技。在教師的聘請上,許多業界的老師受邀授課,比如我所在的視訊與傳播系,著名導演陳文彬、好萊塢電影特效製作人王建雄等,通過學生與業界教師直接對話,使學生與社會能夠更緊密地接軌。

在台灣短短一個月,體會了各種台灣風情,逛夜市、逛廟會、坐機車賞夜景……箇中滋味充盈著我的這次台灣之行。魅力台灣,我的夢中之境。


金山行腳

2013-11-1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3| 評論數: 0

@喵喵要吃熊:金山海水浴場始終是夏日戲水的熱門景點,這日陽光晴朗,我和社團朋友到了這片沙灘,準備參加廢核行腳啟程儀式。日正當中,同行伙伴教了我一句台灣俚語:「日頭赤炎炎,隨人顧性命」,比喻外頭太陽十分炎熱,大家各自尋找遮陽的地方時間都不夠了,哪還管別人的事呢?他看著海浪,扔了顆石頭進去,濺起一片水花,淡淡的說:「公共事務就是大家的事,那句台語是過時的想法」。我靜靜聽著,他的聲音如海浪潮音,沒有散失在風中,卻鑽進我的心裡。這麼美麗的風景,值得每個人用心去守護它。(來自浙江)


一位陸生對國旗事件的思考

2013-11-1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7| 評論數: 0 |原作者: (沈雪晨/台灣大學歷史系大陸交換生)

張懸演唱會上的「國旗事件」,無論是在台上發言還是臉書澄清,都顯示了她自己堅定而清晰的立場。雖然歌手義務並不包括積極參政,張懸對國旗的反應,更多是真情流露。

身為陸生,對於整個國旗事件,我有以下三點要講。

一、國旗本身:1924年,國民黨以青天白日滿地紅代替五色旗,正式成為中華民國國旗。隨著北伐成功,青天白日旗插遍中國精華地區,代表中國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這面國旗目睹了整個民族的自救道路和生存之戰。

不論在場的中國學生是否承認今天的中華民國政權,這面國旗都是中國近代革命的重要見證,公然流露對它的不齒,正是對歷史的無知。

國旗見證革命歷史

從審美角度來說,它和英美國旗一樣,採取經典的紅、藍、白三色,其中蘊含著孫中山的立國理念,一種高度西化的民主理想。就像英國米字旗的圖案仍然在今日街頭流行,青天白日旗也被廣泛用來裝飾隨身物件,成為赴台的大陸客喜愛的紀念品。雙十節時,看到台北路旁懸掛國旗,亦覺親切可愛。

青天白日旗本身的歷史,和它出其不意的親和美感,造成了它能夠成為今日「愛台灣」的符號。同樣的,它能夠在演唱會那樣輕鬆的場合,毫無壓力地出現,自然凝聚台灣歌手和學生的感情。

正如張懸自己所說:「在異國,它來自也代表我的土地家鄉,是我認識了三十多年最熟悉的事物,我看到都是開心而感激的。」這正說明了旗幟的意涵。

二、陸生心態:身為陸生,對身邊大陸同學的交流觀察,大多數陸生對台灣問題似不夠寬容理性。就算一般媒體論述總強調,經過在台灣的生活,許多陸生改變了原本的看法,但現實中的許多場合,陸生(尤其是交換生)仍與教授、同學在統獨問題上糾纏不清。

《南方周末》甚至報導說,「陸生與台灣學生的戀愛關係裡,政治變成兩個人刻意迴避的話題。」都談戀愛了還沒有辦法把話說開,豈不像「兄弟談錢傷感情」般可笑。

大學的目的在培養獨立的思考與問題意識,帶著這種能力去思考台灣問題,結合一般大陸人無法親歷目睹的台灣社會現狀,要產生自己的認知並非難事。對自身國籍的認同,不能被狹隘的民族主義蒙蔽,一個優秀的國民的定義,絕非聽到不同意見就全力反撲,變成為黨喉舌的機器。

在台的一些陸生,一觸碰到統獨話題就警覺而嚴肅,變得不通人情,對「一個中國」堅持到底,卻不知道簽訂協定時,大陸就基本承認中華民國也可以是中國,還自以為很有原則。

這次演唱會上的中國學生,看到台灣人老鄉見老鄉,就把原本輕鬆的情緒一轉,非得代表政府出手干預一下,嘲諷兩句青天白日滿地紅不算國旗、台灣不算台灣。

中國政治史上的統治技術,最高超之處就是馴化,在奴役你的同時又讓你覺得很快樂──看來今日一切文明都在倒退,政府的統治技術倒還扛得住,宣傳機器對付大多數天真學生,可謂綽綽有餘。

孟子曰:「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中國人的強國夢做了一百多年,以為今天經濟起飛,就可以直起腰板重新做人,其實還是自卑。

每個人都充分認清自己的價值,努力創造多一點,才是整體提升的基礎。在面對他者時,保持心平氣和的態度,考慮他人的處境也是最基本的。

陸生都到台灣了還對台灣不以為然,這要身邊的台灣同學怎麼面對提供自己教育、醫療和各種公共服務的政府?在台灣歌手的演唱會上宣揚中國萬歲,要台上的人怎麼接下去唱歌?中國已在國際上出盡風頭,還非得藉著這一點點機會來打壓台灣?台灣已經夠委屈了,還受得住你這樣在她面前逞英雄?就像張懸所說,「失去誠心但真實的對話,我們再血脈相連都沒有辦法親近對方。」

不談政治並非風度

三、不談政治?不只是no politics today,今天中國年輕人,是no politics everyday。1989年以後中國大學教育在去政治化做得非常成功。我來台灣以後才驚異於,同樣以大學生主體的社交網路,臉書和人人網的政治參與度差異如此之大。

自然情況下,一個社會裡的人群,是會有左傾或右傾的不同政治分化,就算真正很激進能夠組織走上街頭的人不多,願意在社交網路上表達一點看法的人還是有相當數量,就像很多人雖然自己不是學運參與者,卻積極協助宣傳一樣。

但是人人網上除了朋友聚會、文藝演出、旅行筆記,幾乎沒有表達自己立場的帖子,中國的年輕人到底在關心什麼?西方有句話說,三十歲以前不「左」一點,就根本沒有年輕過。看來我們真是少年老成的一代。

政治誠然是人性對權利欲望的必然之惡,一般大眾在求生需求面前會失去對政治的興趣,可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任何社會的年輕人都承受著巨大的生存壓力,為何只有中國大學生群體能夠對它置之不顧,甚至如此堂而皇之地把「不談政治」當做是在顯示自己的風度和情懷?

台灣問題是中華民族百年自救運動留下的最後一道難題,統獨命題的本身,也有一些不能成立的謬誤,將它作為兩岸關係甚至是台灣未來發展的唯一討論,是有失偏頗的。在任何場合下,輕易地將「拿國旗抒發鄉愁」的行為和「祖國統一大業」聯繫起來,是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體現。這也反映了中國這代年輕人的悲哀,即政治變成不能拿出來談的東西,卻成為彼此之間不用明說就深諳此道的默契。所以,提出「今天不談政治」的同學,到底是你先講政治,還是她先講政治呢?

擦亮眼睛獨立思考

來台灣的這些日子,習慣而規律的生活已經讓我無法分辨許多不同,但從一開始,我和別人交流的立場,就不是「你們台灣人如何、我們大陸人如何」,這樣的心態讓我的生活感覺無比的充實和快樂,就像張懸說的:「我沒有分別過聽眾是從哪裡來的,是哪種哪個地方的聽眾,從前我若以分別心先行區分所謂中國或台灣聽眾的不同,這才是傲慢與偏見。」

張懸最後的這番話令我深感認同。我不曾忘記我是從哪裡而來,也不願意改變我的初衷。遇事擦亮眼睛,獨立思考,既是尊重別人,也是善待自己。請諸位好好對待自己,也請大家好好珍惜台灣。


《看見台灣》 看見希望

2013-11-1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5| 評論數: 0 |原作者: (章廉/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生.陸生)

今年暑假,在機緣湊巧之下遇到《看見台灣》的導演齊柏林先生,聽過他不惜抵押自己住的房子也要完成空拍台灣的夢想後,我對這部片非常期待。經歷四個月,終於盼來了這部讓人感動深思的電影。

《看見台灣》讓人們通過飛鳥或者上帝的視角,看見這座島嶼,尤其是經濟高速成長下飽受傷害的台灣自然環境,那個被貪婪的人們汙染、戕害了的台灣,天空、大地、海洋、湖泊失去了原本顏色的台灣。以期喚醒台灣人守護環境的意識,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可供長久生存的家園。

台灣有聳立的玉山、一望無際的蘭陽平原,大部分來台旅行的人們都會為自然景觀而讚歎,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也會自豪地向別人介紹自己家園。可是台灣的哀愁卻較少為人所知,有些人已經看到了環境嚴重受到損害,卻視而不見,以為不提起、不關注,環境的問題便不存在,更有黑心無良的商人,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汙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

就好像片中提到的「我們愛吃高山蔬菜、喝高山茶、去高山的農場度假休閒,卻從來也沒有想過,這一系列看似風雅的行為,都在破壞山地原有自然生態,影響水土保持」。或許只是在台灣學習的我,也僅僅只看到了她的美麗,而忽視了那些負面,我對台灣的認知並不完整,我也更沒有做什麼事來守護我的第二故鄉。

所幸我在這部片子裡仍看到了台灣的希望,像齊柏林這樣,認知到台灣生態的脆弱並且不遺餘力地推動環境保護的人,在台灣所在多有。齊柏林說過,他籌拍這部片子時,許多人給了他鼓勵支持。這部片子的贊助者來自各個族群,剛上映不久便突破千萬票房,可見民眾並不僅僅熱衷於觀看商業化的娛樂大片,而是默默地用走進電影院的方式,對導演這樣的真愛台灣,守護台灣的人們,表達他們的支持。

這部沒有任何大牌明星參演的電影,所表現出的亮眼票房本身就反映出了台灣未來的希望。相信越來越多的人在看過這部影片以後,也會支持推動台灣的環保事業繼續向前發展,並且漸漸地療癒傷痕累累的台灣。或許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後,多年以後的《看見台灣Ⅱ》上映時,我們能夠看見一個完全不同、煥然一新的台灣。


中山樓的民國範兒

2013-11-1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4| 評論數: 0

@灣灣月光囧囧:來到台灣以後,始終對民國時期的那些「民國範兒」感到濃烈興趣。那些以領袖名義起造的建築,隱隱約約有著時代留下的印記。從國父紀念館、中山堂、中山樓……這接連數來的領袖意象,充滿了這座島嶼的各個公共空間,更不消提屬於蔣中正的「太廟」(中正紀念堂)跟塑像了。南京的中山陵,莊嚴宏偉,是孫先生身後所居;台北的中山樓,是紀念百年冥誕所建。整體設計以中國宮殿建築式樣為依歸,依著山勢而建,最特殊的,它是全世界唯一蓋在硫磺口的建築物,來到這裡,除了登陽明山踏青外,還可以泡溫泉,別有一番風味。


南陽先生其人其事

2013-11-14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3| 評論數: 0 |原作者: (陽筠/上海)

紛擾的網絡從來不甘於平靜,近日為張懸的國旗事件,兩岸網民又起爭執。筆者不想對涉政事論是是非非,卻想寫寫一位台灣前輩。

前輩名叫李南陽,我與先生從未謀面,從一位台灣朋友口中得知先生的故事,感動至深。

前日得見南陽先生之像,距離他辭去人間已經六年有餘。先生清臞,一襲漢衫,白髯飄然,遙望前村,神情憂慮而凝重。見先生容顏裝扮,筆者心中頓生感慨,雖說兩岸背道多年,但無論黨爭幾何,在民間,千年文化浸染的氣質卻從來不會改變,像中之人,不就是一位憂國憂民的中國書生嗎?

南陽先生出生於1947年,籍台灣,家世淵源,年輕時勤勉卓越,在商場上收穫頗豐,然而他為人稱道的並非這些,卻是急流勇退、致力生態農業推廣及教育的義願。

2000年,南陽先生來到大陸,先後在河南、安徽、江蘇、西安等地推廣生態農業。2004年,他與一隊台灣朋友旅行至四川境內的瀘沽湖,被當地的秀美風景深深迷住,他對同行的旅伴說,真不相信這裡的美麗,真想在這裡一直生活下去。

他真的留下了,卻不是因為留戀美麗。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當地村民生活困頓,農業環境汙染也很嚴重,這讓先生很心痛。他要在這裡推廣生態農業,為改善村民生活和農作方式做點努力,從此在瀘沽湖駐紮下來。在推廣點達祖社,先生住處簡陋,生活也樸素,但卻一日日不辭辛苦奔波於村間田地,勸村民改變有害的耕作方式。

一次走訪農戶的過程中,雨水淹了路,村裡兩個小女孩主動提出帶路,到達目的地之後,她們伸出小手,向先生要15元的帶路費。之後有村民告訴先生,兩個小女娃帶他走的是一條故意繞行了的遠路。

15元事小,但小小年紀的女孩兒就學會了欺騙和索要,這一點深深地刺痛了南陽先生,他陷入了苦惱的思考:來內地推廣生態農業是擔心這裡的土地因為過量施用農藥化肥而遭受汙染,影響人的健康,那麼小小孩童的心靈是因什麼而染上了金錢的汙濁?生態農業能改善土壤、改善人的生活和身體健康,那麼心靈的健康出了問題,如何改善?

他深刻地意識到,這是教育出了問題,當一個地方的文化與教育受到汙染之後,心靈不可避免而又無奈地受到傷害,土地汙染自會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情。要改善環境教育才是根本的之道。

考慮之下,他決定在推廣生態農業的同時,辦一所慈善小學。一年後,他募集一些愛心人士的力量,大家你三千我五千地募捐,和當地村民一起動手建起了一座規模不大、卻像花園一般漂亮的小學,50多個孩子的學費,校服費都免收,晚上還在學校辦掃盲班,向村民推廣生態農業知識。

為了這所小學和生態農業推廣,南陽先生傾注了所有的心血,2006年12月,由於長期大量吸菸和勞累,先生被診斷出患了肺癌,不幸已到晚期,於2007年3月25日離世,時年僅僅60歲,令人不勝唏噓。但他留下的小學和生態農業推廣事業,卻由其子、許多愛心人士和當地村民一起繼續了下來,日益進步。

先生的故事,予我頗有感觸。常人面對社會不公、道德衰敗,慣常的反應是抱怨、嘲笑和遠而避之。如南陽先生所遇之小女孩兒之事,多少人會說出「這裡風景美,人心卻壞了,再也不來了」這類話,幾人能像先生那樣去思考其因、行諸以動去改善如此不良的現象?

不求多數,假使十之有一的人能改變慣常的思維及行動方式,社會現狀的改善就會指日可待了吧。

很多台灣人到大陸旅行、做生意,在看完美景、賺好錢財之後,回到台灣就四處宣揚大陸的落後之處,汙染如何之重、人心如何不古,可是有幾個人會像南陽先生一樣去思考多一步,想想這些汙染與不古之後的歷史和現實原因?在大家嘲笑別人汙染嚴重時,有沒有想到,其實這種「氣人有、笑人無」的品格也是心靈受汙染的結果呢?

兩岸常有爭執,爭執起於私心,你不肯放下,我也不肯放下。如果兩岸的人們都懂得適當放下些爭執,互通互諒,從善如流,縱是隔著海峽,還有分隔之道嗎?


老婆說了算 宅老公帶妻遊台灣

2013-11-14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 評論數: 0

來自福建泰寧的吳明劍脾氣特別好,老婆鄭靖銣叫他「小劍劍」,老婆愛買稀奇古怪紀念品,吳明劍都順她的意,不敢違逆。「小劍劍」自稱個性很宅,兩家父母都認識,透過相親情投意合,他除了上班就是回家,以老婆大人意志為全家意志。

吳明劍在製藥廠工作,喜歡看書打遊戲,不喜戶外運動,覺得自己能找到老婆已經很感恩,要尊重老婆才能保持家庭和諧。兩人結婚2個月,先前想到馬爾地夫或地中海度蜜月,不是找不到合適的團就是時間喬不定,這回到台灣十分興奮。

鄭靖銣喜歡買東西,「小劍劍」負責掏錢,不過丈母娘有偷偷交代,不可以讓鄭靖銣有機會去買什麼名牌包的貴重物品。吳明劍權衡輕重,覺得丈母娘比老婆還大,還是得聽丈母娘的。


爺入忠烈祠遭拒 陸客凱道刺頭

2013-11-1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756| 評論數: 0 |原作者: 記者簡立欣/綜合報導

44歲來台旅遊的陸籍陳姓男子,12日在凱達格蘭大道持刀刺頭,供稱因退輔會拒絕把曾任少將的祖父入祀忠烈祠,憤而自殘。

中央社報導,警方初步調查,湖南籍陳男12日下午3時許出現在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抽出身上預藏菜刀猛刺頭部,還大喊「我要死」。

一旁維安站崗員警見狀,立即奪刀安撫陳男情緒,並通報消防局派救護車支援。消防員到場後,發現傷者頭部天靈蓋受傷,傷口約7公分。

警方查出,陳男是來台觀光陸客,5日抵台,同團30多名陸客12日下午離台,他卻自行脫團到總統府前。

陳男向警方供稱,抵台時前往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要求把抗戰時任少將的祖父陳克球入祀忠烈祠,但遭拒絕,才憤而在凱道自殘。


登泰山而小天下?

2013-11-15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5| 評論數: 0 |原作者: (舍草/陸配.現居台北)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裡的句子,描述了泰山的氣魄宏偉,高大巍峨。我曾在公共場合聽到有位台灣大媽談論遊歷泰山的經歷,她原本以為泰山有多高大,其實不然,因為泰山周邊普遍較低,所以才顯其高大,相較於台灣的玉山,簡直是小兒科,大陸真是如何如何云云。

我不禁啞然失笑,泰山海拔高度1532米,玉山海拔高度3952米,此乃常識,該不會是去泰山之前只因唐詩中的一句「一覽眾山小」就以為泰山是第一高山了吧?再者,玉山作為台灣的第一高山,要比也要和大陸的第一高山8848米的喜馬拉雅山做比較吧,為什麼要和泰山做比較來尋求優越感?

由此及彼,在生活中,台灣人也常常會用這樣的比較:用台灣的中產階級和大陸的窮困階級比較,所以大陸人很窮;用受過高等教育的台灣人和沒受過高等教育的大陸人比較,所以大陸人素質很差;用台灣都會大學畢業生的薪資和大陸鄉下沒念過書的人比較,所以大陸的薪水很低;台灣人真的要用「以上駟敵中駟,中駟敵下駟」的方式來尋求優越感嗎?

有一些國家封閉,多數人民不能也無法接受國外的資訊和消息,比如北韓;也有一些地方,明明開放,但是部分人民仍然不願意接受外面的資訊和消息,比如台灣。如果有泰山海拔高度的基本常識,就不會吐槽大陸高山相比台灣玉山矮這麼多;如果有對大陸現狀的基本認知,就不會以為大陸窮、差、土到如此不堪。外面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部分台灣人似乎並不知道也不在乎。

競爭創造了人類文明,也可以提升社會的正能量。反觀台灣,對內的負面報導充斥,民眾只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但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對外則亦是選擇性逃避現實,以前笑大陸基礎建設差,結果現在多少有些知道了上海、北京、廣州的基礎建設已經超過台北,於是又看不起大陸的高樓大廈、鋼筋水泥,說沒有人情味。這樣的心態未免有些自欺欺人了。


重見淡水的重建街

2013-11-15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4| 評論數: 0

@喵喵要吃熊:到淡水來的遊客,每週末都會爆滿這個小鎮,大家多是去淡水老街吃吃逛逛。和太過商業化的老街相比,隱藏在山坡上的重建街則更有老淡水的味道。青石板步道蜿蜒上山,兩邊的街屋已經歷經百年滄桑。如果遇到每月一次的創意市集,那麼旅程則更加神奇。新舊之間的交融,讓這條老街更具魅力。走上一圈後,你會發現「生機重現」原來就是這個意思。在經歷了一次當地居民發起的保留運動之後,重建街成為淡水當地重要的文化地標。經歷風風雨雨的重建街能有今日之繁榮,離不開當地居民和熱心人士的幫助,我也期待這條街道可以一直守護著淡水,守護著過去的舊時光。


在生與不生之間

2013-11-1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4| 評論數: 0 |原作者: (米落/陸配)

意外的懷上第二胎,讓我有些不知所措,在生與不生之間兩難選擇。我家老大才剛滿周歲,還在蹣跚學步,活動量大,讓我每天都處在精疲力盡的狀態中。生完老大已讓我們日常生活吃緊,現在老二若要出生,經濟上恐怕更是雪上加霜,前途未知。

與婆家商討,他們尊重我們決定,不予干涉。娘家親戚則說要生,大陸人想生還不能生呢。之前聽說計畫生育迫害無辜小生命,現今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只能有苦難言。

在大陸,我的同齡人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不少女同學的父母因為傳宗接代的壓力離婚了。不少人生了3、4個,被搞計畫生育的政府人員斷水斷電,更誇張的是房子也被拆了。兒時的記憶中常會聽說某某家門口出現女棄嬰,現在自己身為人母,體會了懷胎十月的不易,更加不能理解那些棄嬰父母的行為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女性的獨立自主能力增加,傳宗接代的觀念較以往淡化,重男輕女的心態也改變許多。加上生養壓力大,大部分人都選擇生一胎,還有不少人希望生女兒,現在大陸娶老婆要房子、車子、存款,叫好多男生都是望妻興嘆。

倒是台灣人那種傳宗接代的傳統思想還一直延續著。我老公有個堂弟為了生兒子,一連生了4個女兒。因求子心切,生第3胎之前,聽信別人說捐錢蓋廟做功德一定可以生兒子,結果花了大筆的錢,卻依舊生的是女兒,可見這種事情真的只能任其隨緣。

話題回到我自己的問題上,因為先生已是不惑之年,兒子也需要玩伴,自己出於對生命的尊重,選擇將孩子生下來,好好撫養長大。


面向太平洋

2013-11-1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71| 評論數: 0

@喵喵要吃熊:台東綿延不絕的海岸線面朝太平洋,行車到此,隨意在公路邊的休息站停下,一開車門就可以擁抱無邊無際的蔚藍。這片海灘是原住民阿美族的傳統領域,從他們誕生之日起,就和大海朝夕相處,他們的呼吸間都是海洋的氣息。走在他們的海灘上,隨手拾起珊瑚,每一顆都有驚喜的形狀和紋理。抬頭看看眼前的太平洋,他的波瀾壯闊在眼前,精緻細膩在手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但鐫刻於壯麗的山川,也雕琢在這一枚小小的珊瑚上。


迷人的阿里山美景

2013-11-1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19| 評論數: 0 |原作者: (任宋丹/浙江)

「一二三到台灣,台灣有個阿里山,日出景色最迷人」這是阿里山地區一帶的順口溜。之前參加學校組織的出遊,地點就是阿里山,凌晨四點半,阿里山車站早已擠滿了遊客,等著要搭乘開上山的小火車。長長的隊伍如同長蛇一般,而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會上演。

來到祝山的觀景台,絡繹不絕的遊客湧向欄杆,因為近日最佳觀日的地點在觀賞台的正中央。我很幸運,所在地點正是觀日出的最佳地點,而且旁邊還有解說員的講解。一覽全景,對面綿延的山峰,近處一棵百年的紅檜木歡迎遊客的到來,也和遊客一起迎接新升的太陽。

講解員林大伯在此地工作已數十年,對於阿里山的日出,他有深刻體會,但是每天卻都有新鮮感。林大伯介紹,阿里山和大陸的東北一樣,也有三寶,分別是日出、雲海和晚霞。這次上山,碰巧遇到連日來天氣最晴朗的時候,所以能夠欣賞日出和晚霞的景色,雲海需要的水氣較多、溫度低,剛入秋還很難見到。

當然,阿里山不僅僅這三大景觀而已,站在阿里山的高峰,周邊檜木所散發出的芬多精也是很難得的一大珍寶。它從檜木中提煉而出,十分精貴。世界七大檜木種中,台灣就有紅檜和扁柏兩種。服務台給予每位登上觀景台的遊客吸收芬多精的服務,塗抹於掌心,靠近鼻腔深吸一口,然後張開雙臂,感覺渾身舒暢輕鬆。

日光漸漸從山頭顯露,一道光從中央射來,一整個山脊被光暈覆蓋,當第二道光射來之時,明顯的層次感讓人大為讚歎。

金色的圓邊在中央山峰漸漸顯露,雲朵被染得通紅,短短幾秒鐘內,日光逐漸刺眼,整個祝山觀景台陽光普照的景色,從太陽未出時的深藍漸漸變金變亮,這才是真正的迷人。


高雄駁二大漢仔

2013-11-1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79| 評論數: 0

@阿景愛趴趴:「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大漢仔」──當我一走進藝術特區的小道上,就被這些各種各樣造型的可愛、憨厚的公仔深深吸引住了!男公仔身上有榔頭等工具,代表工人;女工仔戴著斗笠和口罩,代表漁婦。他們代表著高雄的底層工作者,也是高雄經濟主要的貢獻者。市民和遊客們心裡一定都對它們有著一份特別的喜愛和敬意吧!這就是高雄的熱情和純樸精神~~!


《兩岸校園超連結》最初的印象:熟悉與感動

2013-11-1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08| 評論數: 0 |原作者: (洪鑫誠/台灣大學陸生)

始於陸生元年,兩個原應不分彼此的青年群體在被「一灣淺淺海峽」分開了半個多世紀之後,漸漸摩擦出植根於不同社會文化脈絡的火花。而我亦有幸成為橫跨兩岸陸生中的一員。

我不知道同樣被稱作「陸生」的那些同齡人們究竟為什麼會選擇來到這裡。而儘管我常常覺得自己對台灣的感情與他們有所不同,還是不可避免地被貼上整齊畫一的標籤,因為在多數台灣人眼裡,「來自對岸」就是我們最大的特點。

我的台灣情結緣起於一種印刻於記憶的「隔海相望」,兒時每次站在故鄉的海邊,總是會試圖依照教科書的指示,在茫茫海面上找尋台灣的蹤跡。父親講海峽那邊的故事。父親總是要說我們的同鄉鄭成功是如何從荷蘭人的手中收復台灣,也不忘提及那座島上有我們分隔數十年的親人。

歷史知識的匱乏讓我想破頭殼也不理解,既然鄭成功收復了台灣,為什麼那邊的親人還不能回家呢?這種長期以來的牽掛和想像在我20歲的那年得以找到真實存在的寄托,那一年我終於踏上台灣的土地,以交換生的身份。因旅途勞頓而在飛機上睡著的我,被飛機行將降落前的持續顛簸驚醒,睡眼惺忪地透過小圓窗向下望去,「咦!怎麼還在廈門啊?」

這一問可把身邊的同行們逗樂了,我一下子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善意回應:「小伙子,我們已經在台灣上空了!」可是,真的很像,綿延的岸線和清澈的海天。我願意相信八閩大地和眼前這座美麗島曾在一個遙遠的年代連成一片。

桃園中正國際機場,我第一次在台灣打卡。這一片土地帶給我一種出乎意料的厚重感,同時伴隨猝不及防的熱淚盈眶。前來接機的是未曾謀面的親人,三言兩語的問候輕易地拉近了六十年的距離,儘管我和他們操著不盡相同的台語腔。

高速路兩側不時散布熟悉的景致,這種閩南風格的紅磚瓦房令我想起外婆家的龍眼樹。只可惜太久沒有聽流行樂曲,已經記不清楚哪位台灣歌手曾用歌聲描繪過相似的圖景。

由於過早抵台的緣故,校方並未給我安排接機。在一種迫不及待的情緒下,我帶著一個大大的問號,開始了對一個陌生都市的近距離接觸。台北,她到底符不符合我原有的期待?高度近視的我脫下眼鏡,伴隨我熱衷的這種收放自如的流浪感,在街巷縱橫的「首善之都」來回遊走。模糊的視線並未傷及同時撲面而來的歷史感與現代性兼具的美妙圖景,反而在夜幕降臨時為各色霓虹增添了幾分朦朧的浪漫氣息。

我竟猛然被一種強烈的歸屬感擊中,彷彿曾經在這裡住了一輩子那麼長。但這種莫名的熟悉感來源究竟為何?是曾在這裡生活的祖先代代相傳的基因在我體內催生的條件反射嗎?或是不斷重複的想像最終會形成與現實的聯結?

直到眼淚令原已模糊的視線更加模糊,我擦乾眼角戴上眼鏡,才發現眼前的道路是這般清晰。突然有了答案,知道以後的路將通往何方。

這就是我對台灣最初的印象,不再基於遐想,而是熟悉與感動。


高美溼地另類浪漫

2013-11-1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65| 評論數: 0 |原作者: (任宋丹/浙江)

我和朋友從台中火車站出發,乘坐客運到達清水站,再轉公車來到高美溼地。秋季的高美,海風十分強烈,這也有利於周邊的風力發電設備為居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我挺著瘦小的身板在海風中行走,就像是快要被風刮倒一般。

高美溼地,其重點落在「溼地」二字,當然這裡的灘塗是最有吸引力的一個地方。溼地是陸生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在土壤浸泡於水中的特定環境下所形成的一種景觀地貌。

灘塗吸引了眾多的遊客紛紛下水,這是許多家庭休閒假日前來放鬆的場所,每當潮水退去,一大片的灘塗露出水面,連接陸地和灘塗的是那長長的木廊,周邊都是彈塗魚(江浙地區稱為跳跳魚)和螃蟹出沒,許多人也會俯身下去和牠們近距離接觸。很多的爸爸媽媽會帶著小孩子來這裡玩水、玩泥、抓螃蟹,很多時候都能夠看到親子同樂的溫馨畫面。

黃昏的高美更是美不勝收,晨昏時分在電影界被稱為Magic Time,是非常珍貴的景色。

每當黃昏降臨,海和天在夕陽映照下顯得格外迷人,遠處海水和天空似乎連同一線,往相連處看去,顏色逐漸向兩邊形成層次的變化,猶如一張西方大師的油畫,堪比梵高的作品。

這種場景,如果沒有和戀人一起牽手體會,似乎會感到一絲遺憾。台灣有首歌說,情侶間最為浪漫的事情,就是和對方一起慢慢變老,然而,和三五好友在這麼詩情畫意的地方,一同手拉著手觀賞夕陽西下,何嘗不是另一種浪漫呢?


雨過天晴草山行

2013-11-1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52| 評論數: 0

@拯救世界的刀爺:台北入冬以後,變成了安靜的灰。在撐傘的每一天裡,就算是在夢中,心中似乎也撐著一把傘。但興許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卻也躲不過整個雨季。而在陽明山巔,華崗之上,進入冬季以後,更是每日每夜不停歇的飄雨。有時清早起來,看到陽光灑入屋子,真是特別開心。台北正是這樣的一座城市,安靜的雨,對你訴說著安靜的故事,倏爾陽光遍灑,心間也自然充滿暖意。(來自廣東)


微博論台灣

2013-11-1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0| 評論數: 0 |原作者: 【編輯:張芷雁】

不玩競爭遊戲

大陸政府如果真的有肚量、有氣度、有中國人情懷、把台灣政府當做「自家人」,就不應該趁機「搶客」,雙方都不要再玩「競爭遊戲」、金錢外交鬧劇,因為傷害的損失的永遠是中國人,而且兩岸都會是輸家。所以,大陸政府也應該不與甘比亞這樣的小人政府建交,這樣反而得分、雙贏。(專欄作家羅西/福建)

台灣大可放心

非洲國家甘比亞突然與台灣斷交,弄得海峽兩岸都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不過,據我分析,大陸也不會與甘比亞建交,這是與馬英九的一種默契,目的是反台獨。自從馬英九上台以來,大陸已經回絕5個要跟大陸建交的台灣邦交國,這回我想也不會例外,所以台灣大可放心。(南門/黑龍江)

中國也有柏林圍牆

中國也有道柏林牆,這堵牆叫「兩岸三地」。去香港、澳門、台灣,不但要簽證,更離譜的是台灣不承認持中國護照定居台灣,除非中國人嫁娶台灣人,才可能得到台灣戶籍。西德和南韓,再怎麼苦大仇深,也非常願意接納從東德和朝鮮來的逃亡者。而台灣居然到現在還不允許以前的脫台者回台。

(王雲峰PeterSean/上海)

反思兩地區別

無論是美麗島事件,還是宋楚瑜的出走創黨,亦或是李登輝的台獨主張,即便是馬英九對於王金平的苛責,其中都有出於民主的追求對於正義的守護,這才是兩地的區別,當我們之中的大部分人反思過這些,共產共富才不會只是停留在嘴上。(紅拂夜奔/南京)

兩岸酸民不相上下

社交網路和論壇上,台灣年輕人中的噴子(類似台灣的「酸民」)跟大陸的噴子很像,雙方為自己支持的個人和團隊互噴、為自己支持的手機、單車、機車和汽車互噴、為對方對未來事件的預測結果互噴,說髒話不加節制,語氣卻比大陸噴子還要酸、用詞還要賤,總之精彩程度不輸大陸。(ultravoice/上海)


開襠褲與紙尿褲 陸配的心酸

2013-11-19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4| 評論數: 0 |原作者: (米落/陸配)

與先生閃婚之後,便隨著他到台灣南部的鄉下老家,與公婆一起生活。從城市到鄉下,從職場到家庭,生活一下子出現這麼大的轉變,讓我有些無所適從。加上文化背景、生活習慣等眾多差異,家庭矛盾在悄無聲息中不斷激化,導致我一度有輕生的念頭。直到有一天發現自己懷孕了,一個新生命即將誕生,才讓我慢慢開始調整心態,接受事實。

原本以為,有了孩子一切都會好起來。可是隨著孩子的呱呱墜地,更多的爭吵隨之而來,教養的差異讓整個家毫無寧日。先從吃的講起,孩子四個多月了,該添加輔食。在現在人的觀念中,認為應該營養均衡,多嘗試不同的食物。我一般的習慣是米食和麵食混搭著給孩子吃。可是公婆的觀念中卻認為只有外省人才吃麵食,於是乎,每次我餵孩子饅頭之類的麵食,他們就說只有阿兵哥吃饅頭,在地的小朋友都沒在吃這個。

聽了這話我心裡來了一陣火:「這是歧視!嚴重的歧視!」一直都覺得南部人排外,現在更讓我認可這一點。可是因為語言不通(婆婆只會台語,我只會國語)我也無從反擊,只能在心裡生悶氣。

再來是包尿布的問題。因為從大陸帶了不少開襠褲過來,所以夏天的時候白天在家都沒包尿布,這時候公婆又有話說了。因為別家小朋友一天24小時候都紙尿褲包著,要我照做。但在我的觀念中,從經濟,環保,小孩子的健康角度來說,光著屁股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而且可以盡早培養孩子大小便的自理能力。

在大陸,現在也還有不少嬰兒從出生到上學從來沒包過紙尿褲。一般剛出生是開襠褲加尿布,滿月後就開始訓練孩子大小便的自知性,到半歲左右家長就可以控制其大小便的時間了。這種行為雖然累點髒點,可是真的很省,而且小孩子也不會得紅屁股,尿布疹之類的皮膚病。

不過話說回來,台灣好像在十幾年前就沒有開襠褲了,故而現在不少鄰家小朋友看到我兒子穿開襠褲,都會笑說是褲子破洞了,讓人哭笑不得,這到底該說是社會文明的進步,還是家長在為自己的偷懶行為找藉口呢?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更加理解了「可憐天下父母心」及「養兒方知父母恩」的道理。與公婆的相處過程,讓我學會了禮讓隱忍,一切都看在孩子的份上,不再偏執責備或一個人生悶氣。也難怪人家說孩子是家庭的潤滑劑、是天使,一個家庭中若沒有孩子的歡笑與哭鬧,想必終將失和。也希望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早日結婚生子,家庭都能和睦相處。


優遊台中新社花海

2013-11-19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3| 評論數: 0

@阿景愛趴趴:一聽說台中「新社花海」開始登場,就和小夥伴們跑去看了!看到了紫色鼠尾草、向日葵、太陽麻,尤其見到大片大片黃橙相間的波斯菊,更是興奮地拍照不停。此外,新社花海還內設有「蘭得一見」、「面面俱稻」、「花現幸福」等農業主題館,以及三大主題的「花毯」——用花鋪成的地毯!讓遊客可以更深刻地體驗台中的人文地理之美!


閱讀台灣城市臉孔

2013-11-2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8| 評論數: 0 |原作者: (剛峰/海南省)

一直有個觀點,讀一座城市,不是去看它的豪華街道或美麗的景區,也不是高樓大廈匯聚的熱鬧時尚,而是應該去走街竄巷,看它的貧困底層,看它在蟻居下的滄桑,看市井之中艱辛謀生的民眾。這些才是城市的真實臉孔!

去年最後一天晚上,我返回北台灣,入住新北市三重一家快捷酒店。是夜,風有些寒,我舉著相機漫步於三重的街道上。新北市現在是台灣的直轄市,且與台北市相鄰,屬首府台北的衛星縣,但卻匯聚了台灣南來北往的民間商家精華,有點像我們海南歷史上的瓊山。

我走的這條街道,有點冷清,或許是天氣的原因,或許歲末子夜既然來臨,雖然街道兩邊各類商舖燈火閃亮,但路上行人不多。一旁的建築幾乎都是三、四十年前的舊建築,看不到豪華的大廈,也沒有霓虹閃爍的商業廣場。

在台灣,其實給人印象最深的不是它的建築及風格,而是它的管理與城市居民的文明素養。這裡的街道,雖然很難與海口比擬,但一切都是那麼有序,連那些岔進去的小巷子裡,破落的民房下,機車、汽車都停放整齊。路邊攤旁沒有警察巡邏,但幾乎見不到垃圾落地。

真佩服台灣的城市管理理念,特別是在垃圾管理上,誰的垃圾誰處理,違者重罰。連街道上都很少有垃圾箱,我在大街上抽完一支菸,將香菸頭一直攥著,直至帶回酒店才丟。

遠處台北101大樓放煙花慶新年,可也只放了108秒,我站在酒店最高處,真有些感歎,當時就發了條微博:「是台灣經濟真的不行了嗎?還是政府太小家子氣,連與民同樂這樣難得的歡樂氣氛也節省嗎?」或許你和我會有相同疑問,為何新北市的城市建築不豪華?台灣不是經濟很發達嗎?我帶著些許困惑,在掃街時,與路邊一位年輕業務員聊天,貌似得到了答案。

首先,在地震頻仍的台灣,搞豪華不如務實。再者,台灣的民居是私有制,在民主體制下,要改造更新,要經過許多複雜的程序。導遊曾詼諧地告訴我,在台灣是民權大於官威。當官的人薪水不高,做事的人天天挨罵,民主體制真的不方便,當官的要亂花公帑也很難。

但或許,這就是台灣城市真實的臉孔!


最後的扇形車庫

2013-11-2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1| 評論數: 0

@阿景愛趴趴:彰化扇形車庫是台灣目前唯一保存的扇形車庫,屬於彰化縣的市定古蹟,在車站附近。要離開彰化時偶然地走到這裡,車庫以調車轉盤為中心,呈十二道放射狀形成半圓弧,這裡保有許多電力機車,十分特別。在世界各地的扇形車庫,有許多都被拆除和改建了,台灣對它的保存和維持,讓人有小小的驚喜和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