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衛福部掛牌 迎戰「超高齡化」社會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2013.07.24 11:31 am

衛生福利部昨天成立,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頒授印信給衛福部長邱文達,並與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江宜樺共同為衛福部揭牌。

馬總統說,台灣面臨少子化和人口急速老化,台灣在民國一百一十四年就要成為超高齡社會,民眾老化所面臨的失能狀況,使「長照問題撲面而來」,他期許福衛部的成立,要全方位照顧國人生理、心理健康,改變「因病而貧、因貧而病」的循環。

馬總統指出,二代健保原已定案,預定今年上路前,卻出現其他聲音,還好邱文達具專業與人和,一一溝通,總算化解危機,讓經濟海嘯尚未平息之際,台灣還能守住這個社會安全網,起碼在未來五年內,健保暫不必重大調整。

儘管民眾對健保滿意度高,許多國家也來汲取我國健保經驗,不過,馬總統說,我國醫護人員薪資,普遍比外國醫護人員來得低,衛生署為改善「五大皆空」,已增加內、外、婦、兒、急診科人員的給付加給;同時又調整護病比合理化,民眾可獲得良好照顧。

【記者楊欣潔/台北報導】國民健康局升格成署,國民健康署昨日掛牌成立,首任國健署署長邱淑媞表示,要在二○二○年達到國內規律運動人數倍增,抽菸、嚼檳率減半以及癌症死亡人數下降兩成目標。

邱淑媞說,國健局「轉大人」升格後,在催生方面,國健局時代就實施送子鳥計畫,提供新婚登記的民眾一套完整的健康資訊,也給予孕婦健康風險評估以及懷孕登錄,未來會提出二代送子鳥計畫,也會努力讓人工生殖法律、政策更完備,給予生育困難的家庭更多的支持。


衛福部揭牌 醫改會籲勿淪為拼裝車

自由時報 2013-7-24

〔記者邱宜君、魏怡嘉/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昨舉行揭牌儀式,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梅君則指出,中期照護是「失落的衛福環節」,現已造成民眾身處醫療人球、社會性住院等悲慘處境,呼籲衛福部應儘速明定中期照護上路時程,別再以「試辦計畫」來敷衍,以免讓衛福部淪為舊有部會整併的「衛福拼裝車」。

下半年健保署將致力推動雲端藥歷檔及試辦中期照護,雲端藥歷檔將以病患做為歸戶單位,不同醫院的用藥紀錄會一併顯現,為病患用藥把關,也可減少藥品浪費,預計年底前推動;中期照護則最快明年試辦,初步將以中風病患為優先對象。


衛福部送「大禮」 健保部分負擔將大漲

自由時報 2013-7-24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昨日剛成立,給民眾送上的首份大禮,卻是健保多項部分負擔將大幅喊漲!

急診漲50到250元 慢箋藥擬收費

未來七至六十四歲民眾一年就醫超過三十一次,部分負擔擬依當次所花費的醫療費用加上藥品費用總和乘二十%定率計算收取,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則是一年就醫超過六十一次才採二十%定率計算;另急診部分負擔各層級醫院亦將調漲五十至二百五十元不等。

「慢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藥品也打算恢復二十%部分負擔,上限二百元,加上針灸及複雜的西醫復健同一療程第二次起將加收五十元部分負擔,健保將因而增加一百三十九億元收入,但預計將有高達一千零六十多萬人次的看病民眾受到影響。

健保增收139億 千萬人次受影響

為抑制醫療浪費,健保署週五將提送「調整保險對象應自行負擔費用」方案至全民健保會討論,內容包括五大項,將調漲慢箋藥品及門診高利用部分負擔列為第一優先,其次為調漲西醫複雜復健治療、中醫針灸、脫臼整復部分負擔,再者為急診部分負擔。

黃三桂指出,現行部分負擔占醫療費用比率為十一%,低於法定比率下限的二十%,民國一○一年的門診申報資料,慢箋藥品費用竟占大宗,遠超過一般藥品費用,在就診次數上面,民國一○一年全民平均就醫次數為十五.一次,近五年來成長七.七%,另民眾動輒往大醫院急診跑,造成急診壅塞問題,有檢討的必要。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首任部長才提要提高民眾「幸福指數」,諷刺的是,衛福部成立的第一次健保會卻是部分負擔調漲案,民眾顯然不會覺得幸福,呼籲健保會嚴格把關。一位有糖尿病的黃姓病患則抱怨,看病吃藥本來就很辛苦,荷包還要再增加負擔,日子更難過了。


1年看病逾31次 健保恐漲啦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3.07.24 11:02 am

健保局昨升格為健保署,也同時端出五種部分負擔調漲方案,包括目前領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一年看病超過三十一次的高診次患者、同一療程接受復健物理治療或針灸,以及越級到大醫院掛急診者,都被列為這一波加重負擔的對象。

調整草案已送交衛生福利部全民健保委員會周五議程;健保署長黃三桂指出,結果如何由健保會裁決,調整案主要是回應監委黃煌雄及部分民代提出,必須有效抑制醫療浪費並紓解急診壅塞的困境,另外也須符合受益者付費原則,因此適度調高。

黃三桂表示,歐美每人每年看病只有四到五次,但去年國人看病達十五點一次,全年逾一百次者有五萬人,其中不乏到處逛醫院或領藥不吃者,因此有必要透過加重部分負擔抑制不當浪費。

這五項調整案與舊制最大不同是,連續處方箋者原本免費,但未來只要每次藥費逾一百零一元,就需自付兩成;其次是,凡七到六十四歲民眾一年看病逾卅一次,以及年滿六十五歲老人看病逾六十一次的高診次者,每次就診都得自付兩成。

越級就醫逕赴大醫院急診者,也要調高部分負擔。依現制,目前逕赴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或地區醫院急診,其部分負擔是四百五十元、三百元、一百五十元,未來規畫分別調高到七百元、四百元到兩百元。

健保署估計,受影響民眾約一千萬人,一年可望增加近一百四十億元收入。唯新方案對低收入戶、榮民、山地離島及重大傷病卡者排除在外,另外零到六歲也不受高診次部分負擔影響。不過,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表示,這些受影響的都是銀髮族,「這些人是有病在身,又不是愛到醫院」,「健保署新措施顯然是懲罰老人」。


逕赴大醫院急診 加掛號費恐破千元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2013.07.24 11:02 am

未來到台大、榮總等醫學中心掛急診,可能需多帶一點錢;健保署計畫大幅調高逕赴大醫院急診的部分負擔,其中尤以直接到醫學中心就診調幅五成五最高,若加上掛號費、搭計程車費用,一張千元大鈔都不夠。

根據統計,全台每年到各醫院急診者高達六百八十萬人次,其中不乏輕症就醫者。健保署長黃三桂說,到醫學中心掛急診檢傷分類屬於第四、第五級(也就是不嚴重的疾病)者,高達兩、三成,有人把急診當門診捷徑,造成大醫院急診人滿為患。

黃三桂表示,健保署過去曾提議急診分流,即有門診時,病患輕症急診就要自費;但研議後認為,民眾無法區分大小病,衍生問題也多,因此回歸現制,如今決定拉大越級就醫的自付額。

未來未經轉診逕赴醫學中心,如台大、長庚急診,由目前的四百五十元調高到七百元;逕赴區域醫院如仁愛醫院等市立醫院急診者,由三百元調高到四百元;逕赴地區醫院如博仁醫院急診者,由一百五十元微調到兩百元。

林口長庚醫院急診部長、急診管理學會理事長陳日昌表示,目前各大醫院急診壅塞的主因有三,一是病人希望快速就醫,二是例假日沒門診,有病只好掛急診,三是慕名找醫師開刀、治療,門診須大排長龍,就走急診捷徑。他認為,若大幅調高醫學中心急診部分負擔,多少可嚇阻小病痛者,但有的人還是寧願多花錢到大醫院掛急診。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民眾到醫院掛急診有相當複雜的因素,但大多數是非自願性因素;以此次調漲案,民眾逕赴醫學中心急診,加掛號費等,將近千元,就逼近月薪廿二K者月所得的百分之五,花費不小。

陳日昌說,真正有病的經濟弱勢族群,不必擔心不能掛急診,錢不夠可尋求醫院社會服務室協助。


聯合筆記/部分負擔下的幸福

【聯合報╱張耀懋】2013.07.24 02:32 am

衛生福利部掛牌,健保署即端出部分負擔五大調整方案,反彈聲浪必排山倒海而來。標榜著「健康┼幸福」願景的新部會,將有艱辛路要走。

目前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是不用部分負擔,未來可能得比照一般急性病患付費。

很多人質疑,慢性病患不一定浪費,而且多是老人,不應該用部分負擔來懲罰當事人;但是,換個角度想,也許一般病患的浪費,並沒有比慢性病患多,為何急性病患必須付部分負擔?

同理,來檢視窮人或富人何者較浪費,也一樣看不出一個所以然。但是,可以確定的是,調高部分負擔對窮人的痛,相對上,一定比富人更痛。調高大醫院急診處的部分負擔,相對遏阻中下收入者,一定遠比中高收入者多很多。

其實目前幾乎所有對這些弱勢者發聲的反彈,幾乎也就是對整個部分負擔制度的質疑。部分負擔存在與否在學界爭議就多,有些認為是「必要之惡」,有些國家堅持不要部分負擔,因為可能讓真正生病的中低收入者不敢去看病。

部分負擔的運作本就是有點「散彈打鳥」的意味,健保機構就是沒辦法很精確地揪出醫療浪費與醫療濫用的人,所以就透過全面性提高部分負擔的方式,雖錯殺一百,也會命中目標。否則若能精確找出濫用者,就直接限制或協助當事人就醫的方式即可,根本無需動用到部分負擔。

新成立的衛生福利部顯然要以部分負擔作為未來對抗醫療體系沉疴的武器。但是,民眾未來若想要更健康又幸福,新部會恐怕得有更多的配套,以減輕「錯殺一百」的後座力。


改善健保財務何不借助民間

【聯合報╱黃明和/立法院厚生會創會會長(彰化市)】2013.07.27 04:29 am

衛福部初成立,就想調漲部分負擔,引發反對而決定緩議。其實,政府可運用民間力量改善健保財務,不會引起民怨。

依筆者經驗,推行健康雲、HMO(論人計酬)及縮短城鄉醫療差距計畫,可大幅節省健保支出超過百分之十。

利用台灣資訊產業創造的「健康雲」,除了加速診斷、節省不必要檢查及用藥,降低百分之五(二五○億元)醫療費用外,還可推動預防保健。相關技術已成熟,不解政府為何還不推動?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推動的HMO計畫,在新北金山與彰化線西執行,線西去年結算減少一成醫療費用。如果全面推動,估每年可節省五百億,根本不必徵收補充保費。

台灣醫療一向具有國際水準,發展「健康產業」應是當務之急,相信健康產業會是下一個明日之星。


中國人享健保 全民倒貼

自由時報 2015-02-01

〔記者曾韋禎/台北報導〕衛福部屢透過行政命令公告不具居留身分的中國人加入健保,立法院民進黨團曾提案防堵此一漏洞,卻遭國民黨團以優勢人力予以封殺。

立委陳其邁指出,民進黨團曾討論過,若是尚未取得居留權的中國配偶,因離婚、家暴等因素而喪失配偶身分,但還帶著未成年子女者,基於人道考量,可依第六類第二目身分參加健保;若沒有小孩的,就應返回中國。

不具居留身分者納保 還補助4成保費

至於中國白領,政府在開放他們來台時,就公告讓他們按第六類第二目身分納保,但台灣尚未開放中勞,他們不具居留身分者,當然不能加入健保,政府還要補助四成保費,更無道理。即便是外勞,也是自負三成、雇主六成、政府一成。而這些補助不會憑空掉下來,相關預算仍須由全民稅收等支應,等同政府做好人,全民買單。

若無條件就補助 乾脆改名全球保險

陳其邁認為,以居留身分投保者,應統統改為全額負擔。如果政府毫無條件就補助外籍人士納保,全民保險乾脆改名「全球保險」算了。

台聯立委賴振昌強調,健保就是一種社會福利,對象當然是照顧國人,哪有用國家資源去補貼外國人的道理?政府甚至還濫用行政授權,開後門補助一堆沒資格納保的中國人參加健保,絕對禁不起民意檢驗。

他表示,台聯反對外籍人士參加健保,就算是全額自負保費也不行,他們應自行購買合適的商業醫療保險;因為這不只是保費的問題,還牽涉到醫療資源、排擠的問題。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表示,這是政策性的開放,若以後由不同政黨執政恐怕就有所變動;她會再研究是否需要修法,以延續政策的一貫性。

至於中生納保,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社福衛環委員會已相繼在去年初審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廿二條修正草案」、「全民健康保險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先把中生來台的性質,由「停留」改為「居留」;再讓中生比照現行外籍人士的納保規定,由政府補助四成保費。

民進黨團當時主張,應將以居留身分納保的外籍人士列為第六類第三目被保險人,全額自付保費。但國民黨團強烈反對下訴諸表決,以八票比五票封殺民進黨團提案。全案至今尚未完成三讀。


擴張認定居留證明 政府「違法」開後門 6.3萬中國人吃健保

自由時報 2015-02-01

入出境許可證 也視為居留證明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真的是一國兩制!全民健保法規定,領有「居留」證明文件,並居留滿六個月,或有一定雇主的外籍人士,才能納入健保,如果只是「停留」就不能。衛福部卻以公告方式,把各類入出境許可證,都擴張認定為「居留」證明,逐步放寬中國人投保資格,已有六萬多人得利。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明定中國學生來台就讀為「停留」而非「居留」,如不修法,中生就無法納入健保。為此,立法院內政與教育委員會日前才初審通過修正案,將中國學生來台就讀身分由「停留」改成「居留」。

衛福部擅公告 學者斥牴觸母法

健保法施行細則規定,外籍人士的「居留」證明文件包含居留證或居留入出境證、外僑居留證或永久居留證,以及其他保險主管機關認定的「長期居留」證明文件。不過,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孫迺翊發現,衛福部默默以公告方式,逐步將只要持有依親或探親入出境許可證(只能短期停留),都認定為「居留」證明,大開方便之門,顯已逾越健保法母法。

據健保署統計,目前以入出境許可證納保的中籍人士,包含中國配偶及子女、研究或商務及眷屬等十二種身分,目前約六萬三千人。其中,中國配偶或探親比照台灣配偶繳交保費,部分高收入所得的白領階級則比照第六類失業人口納保,每人每月自付六成保費(七百四十九元)、政府補貼四成保費(五百元)。

含中配等12種身分 可納入健保

孫迺翊認為,目前中國人士納保機制的資訊不夠透明,欠缺國會監督,並衍生諸多不公平現象,例如中國配偶的中國未成年子女來台探親滿六個月,也可以「眷屬」身分投保,就不符合健保法的「眷屬」定義。

孫迺翊表示,即便修法通過中國學生納保,但其他中國人士牴觸母法納入健保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立法院應該一併通盤檢討,不能放任不理。

健保署則指出,兩岸關係特殊,納保資格須參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入出境規定,無法比照一般外籍人士,才會將入出境許可證視為居留證明。此外,我國未開放中國勞工,因此中國研究或商務人員只能比照第六類「地區人口」納保,由政府補貼四成保費。不過,一般台灣勞工政府只補助一成保費,相較之下,顯有差別待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