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職場拚3年 年輕人平均加薪3419元

2015-03-26 03:01:56 聯合報 記者許俊偉/台北報導

根據勞動部昨天公布的「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十五到廿九歲的職場青年,工作總年資約三點三年,平均薪資兩萬八九二五元,比剛入行時的首份薪水多三千四百一十九元,職場工作三年多,約可「加薪」一成三。

但前次調查,一樣闖盪職場約三年,當時青年平均薪資可比首份薪水多三千四百四十一元,漲幅有一成四三;這次除「加薪」幅度僅持平,且雖有逾五成五的受訪青年,薪資比入行時高,但也有三成四「凍薪」至今。

值得注意,高達五成八的受訪者月薪未達「卅K」,換算後,全國約有一百一十二萬青年薪水不到三萬元;廿五到廿九歲、相當於已工作至少三年以上者,薪資未逾三萬元者也還有四成四。

勞動部自二○○六年起每兩年調查一次青年就業狀況,昨天趁青年節前夕公布去年十月辦理的調查結果,有效問卷四千零卅四份。這次調查除顯示青年薪資成長力道不足,也凸顯政府改善經濟體質、鼓勵企業加薪已刻不容緩。

為了解青年薪水使用狀況,勞動部首次增加提問薪資運用(可複選),高達九成九的青年賺來的錢都用在生活費,也有四成二拿來付房租、貸款,僅約百分之一能拿錢給父母。

這次調查顯示,青年職場工作平均薪資較上次調查增加一千五百元,雖比九年前的首次調查少四百卅一元,但為歷年次高。

若以學歷來看,大學畢業的青年平均薪資兩萬九千九百一十一元,比首份薪水約多三千七百零四元;碩士以上學歷者平均薪資四萬一千一百元,但可能踏入職場時間也較短,僅比首份薪水多出兩千七百九十四元。

在貿易公司擔任行政工作的劉姓青年說,這是她的首份工作,已做兩年多,薪水近三萬元,比剛來時約多兩、三千元;另一名在餐廳服務的黃姓青年說,工作六年來都靠跳槽幫自己加薪,目前薪水三萬兩千元,比入行時約多五、六千元。


校園徵才 學文的變空氣

2015-03-27 聯合晚報 記者/鄭語謙

政治大學舉行校園徵才博覽會,共釋出超過6000個職缺,以商管、壽險等為大宗。 記者/鄭清元
進入畢業季,各大學陸續辦企業徵才博覽會,但提供職缺重理工、商管,輕人文。今天上午政大、台科大兩校舉辦校園徵才博覽會,廠商釋出上千個職缺,從科技到商管,起薪至少30K起跳,但走遍校園,卻不見人文、社會科學院相關工作,文組學生大嘆,每年徵才,都是「看得到吃不到」。

政治大學今年徵才博覽會共93家企業,包含銀行、保險、電腦資訊、會計師事務所等產業,釋出超過6000多個職缺,以商管、壽險、會計事務所為大宗。

臉書「黑特政大」專頁,就有政大學生抱怨,徵才根本是商學院的舞台,學校根本把其他八學院當作空氣,「全政大就商院最豪華、講話最大聲」。

發文也引來商管學院學生回擊:「如果你是學外文的,那你的外文能力被商院超越了呢?」還要非商院學生「如果不服氣,多花點時間蹲在圖書館裡,唯一能阻止你的就是你自己,念著輕鬆的書、考著輕鬆的試,一路渾渾噩噩到大四,才發現怎麼工作機會比較少?」發文引發校內社科院和商管兩院學生隔空交火。

今天的校園徵才,商管攤位熱,文組工作寥寥可數。元大金控開出1200個職缺,徵求基金儲備經理、國際操盤人才,開出學士起薪30K至35K、碩士33K至40K待遇。元大表示,企業亟需商管學院和資管學院學生,特別是具備英、韓或菲律賓等東南亞語系語言能力的商管人,非常歡迎商管學院的僑生和新住民。台新金控也釋出800個職缺,開出畢業起薪30K至60K,職缺針對商管人才,也歡迎有修過財經相關課程的文組學生。

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勤業眾信釋出500多個職缺,提供學士33K、碩士37K起薪,人資主任陳永曄表示,公司亟需商管、會計人才,因此今年校園徵才只跑台大、政大以商管聞名的兩校。他表示,公司也不是都只要商管學生,文組若修過初會、中會也會考量,畢竟多元人才才能讓公司壯大,目前公司約有15%是沒有會計背景的員工。

台科大今天也舉辦校園徵才,職缺需求最熱門是軟硬體工程師、程式工程師、製程等各類工程師。國內科技與傳產大廠,包括鴻海、台積電、台達電、法商施耐德電機等,都開出至少35K以上,也不見文組類職缺。

就連日前舉辦全台規模最大的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共有259家企業參加,釋出2萬多個職缺,但台大統計,超過四成二都是科技業、商管占一成四、製造業有一成六,其他「多元產業」例如大潤發、摩斯漢堡、妝品業、中油等僅25%,幾乎沒有直接對應文、史、政等科系職缺。

學文的 自修拚自救

政大有九個學院,人文相關系所占了三分之二,今天校園徵才幾乎以商管為大宗,包含出版等相關工作卻寥寥可數;文學起家的政大,校園徵才幾乎由商管院人才一枝獨秀。

政大阿拉伯語文系學生王渝表示,入學時學長姐都說阿語系人才少,就業不會有問題,但快畢業才發現相關工作有點少,開始感到擔心,因此開始自學日文、泰文,明年預計輔修商管,希望增加競爭力。

國貿三年級的王聖雯表示,念商管只是一開始找工作很有力,未來還是要靠自己,念商科課業難度高、壓力比文組大,但為增加競爭力,她還是自學日文、西語等語言。

交大傳播系洪性畢業生則表示,交大理工科為多,但不代表學校可以忽視人文科系學生的聲音。她說自己每年都去逛校園徵才博覽會,從第一攤逛到最後一攤,根本沒有任何適合外文、人社、傳播等的職缺。

天下雜誌人資部經理林家瑜表示,不少文組類企業都是中小企業,組織規模、品牌知名度不比科技、商管類,職缺通常較少,因此較少跑校園徵才,多數是透過登報、人力銀行或是親師推薦等較傳統方式找人。以天下來說,今年校園職缺僅10~15名。

林家瑜指出,人文類工作並不是要找機器人,就像「一個公司不可能找四、五十個一模一樣的編輯吧?」人文工作需要的是「個體化」強的人才,至少具備一種專精的外語、曾有過社團領導經驗、有獨到的觀察和見解,就會是很有競爭力的新鮮人。


勞動部調查:進職場5年 44%薪不到3萬

2015-03-25 聯合晚報 記者/陳素玲

勞動部針對15-29歲的青年就業調查顯示,青年平均薪資28925元,較九年前首次調查的29356元還少431元,近五成八受訪者薪資不到3萬元,推估有121.7萬人年輕人薪資不到3萬元;25-29歲年輕人有四成四薪資不到3萬元,等於約53萬人進入職場四、五年以上,還陷於薪資不到3萬元的苦勞狀況。

為解青年就業狀況,勞動部自2006年起,每兩年以參加勞工保險,且在職之15-29歲受僱青年勞工為調查對象,進行「15-29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此次有效樣本4034份,調查時間為2014年10月。

換工作主因:低薪

低薪讓年輕人不斷換工作,此次調查顯示青年現職平均年資兩年,較首次調查的3.1年少,青年想換工作原因以「待遇太低」居首,其次是「工作無發展前景」

此外,少子化加上晚進職場,青年就業人數較首次調查少了34萬,初次就業年齡延後1.2歲,從20.5歲延後到21.7歲才進入職場。

調查發現,青年勞工現職平均月薪僅29925元,雖較上一次調查27425元高出1500元,但比九年前首度調查的29356元減少431元,顯示薪資不如往年。

若再加計消費者物指數漲幅,年輕人薪資低、消費高狀況並未改善。不同年齡薪資差距大,15-19歲現職平均薪資20584元,約20K,20-24歲25K,25-29歲平均31711元。

年紀愈輕,低薪愈嚴重,15-19歲有41%薪資不到2萬元;20-24歲受訪者12.58%薪資不到2萬,62%不到3萬元,總計七成五不到3萬元;25-29歲則有44%不到3萬元。勞動部統計處長劉天賜表示,比起2012年25-29歲青年有63.8%薪資不到3萬元,狀況已有改善。


企業盈餘分紅 違規可罰500萬

2015-03-26 03:01:57 聯合報 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

立院周一已初審通過勞基法修正草案,目前加薪四法,除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其餘三法均完成初審。國民黨團評估,若朝野沒有異議,加薪四法最快四月十四日可經院會三讀通過。

經濟部商業司長江文若說,只要本會期三讀通過相關修正法案,最快今年股東會或臨時股東會就可訂入章程,明年可開始分紅。

公司法修正草案規定,未來公司或工廠應於章程明定年度盈餘分紅計畫,只要當年度有盈餘,償還累積虧損後,應以發行新股或現金方式分紅給員工。如果上市、櫃公司未依法明定分紅計畫,政府可開罰五十萬至五百萬元。

工廠法修正草案也比照規定,工廠若有年度盈餘,除了繳納稅捐、彌補虧損及提列股息、公積金外,應給與工人獎金或分配盈餘。如果上市櫃公司違反規定,可罰五十萬至五百萬。

初審通過的公司法與工廠法修正草案,要求企業必須於公司章程中明定盈餘分紅機制,因未規範企業盈餘分配比率,朝野立委也質疑「分一元也是分紅」,條文形同虛設。

經濟部長鄧振中昨天表示,支持企業界以一定比率盈餘為員工加薪,但基於尊重公司治理原則,不宜直接規範要求分配比,比率應由企業自訂,「相信公司會感受到政府的用心」,基於企業形象與爭取人才考量,也會自主落實。


直言集/加薪四法 看得到吃不到?

2015-03-26 03:01:58 聯合報 本報記者林河名

朝野立委推動「加薪四法」,繼日前勞動基準法修正草案通過初審,立院經濟委員會昨也初審通過公司法及工廠法修正草案。「加薪四法」已過三法,但因工商團體反彈,法案會不會明過暗擋?內容會不會中看不中用?都是問題。

政府統計,台灣受雇人員報酬比起十多年前不升反降。低薪是許多國人的悶中之悶,此時推動加薪四法,可謂切中時弊、立意良善。

不過,立委提案增訂罰則,課以公司將盈餘合理分配給員工的責任,把勞基法的宣示性條文變成強制性規定,希望改變許多企業未能與員工分享紅利的現況,卻也因「不分紅就開罰」,引發工商團體抗議,已成修法變數。

如今三修正草案雖然已初審通過,但不代表院會一定通過;只要法案被拉下來協商,處理起來就棘手,甚至拖過這屆立委,還得因「屆期不連續」須在下屆重新提案,這也是有人質疑「明過暗擋」的原因,勞工不必高興太早。

低薪問題困擾國人已久,全球競爭力大師、哈佛大學教授麥可波特就對台灣的低薪大表「不可思議」。立委透過修法,希望喚醒資方,讓勞工也能參與獲利分配,用意值得肯定;但從草案討論過程衍生的爭議來看,修法並非唯一途徑,也不宜全部寄望在修法,否則縱使修法強迫資方低頭,勞方卻「看得到,吃不到」,也是徒然。

面對工商團體反彈,除了立法面可再與企業溝通,從政策面處理,可能更為快速。最好方式應是以協商調和勞資利益的衝突,促使企業落實分配正義;如果道德勸說無效,再用法律讓棒子與蘿蔔齊下也不遲,畢竟勞工在意的是「加薪」,而非「四法」。


經長:漲基本工資 勝過加薪四法

2015-03-26 03:01:59 聯合報 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

大選年將屆,朝野為勞工拚加薪,除了「加薪四法」,基本工資調漲也是目標。勞動部昨天回應有調漲空間,經濟部長鄧振中也坦言,對低所得勞工而言,基本工資調漲比「加薪四法」有用。

景氣好轉,朝野力拚加薪。繼近日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賴士葆宣示,年底前讓基本工資跨越二二K門檻,搭配加薪四法,雙管齊下改善國內勞工低薪環境。台聯黨團昨天也主張,基本工資應調至二五K。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天審議「加薪四法」中的「公司法」與「工廠法」修正草案,基本工資調漲與否也成為立委質詢焦點。

勞動部政務次長陳益民表示,今年經濟成長還不錯,國內基本工資調漲確實有討論空間,但調整幅度要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討論決定。他估算,基本工資若調漲,將有一五○萬本國勞工、卅萬外勞受惠。

陳益民說,今年七月基本工資將由一九二七三元,調高至二○○○八元,若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第三季審議通過再調漲,最快明年七月可上路。台聯立委葉津鈴質疑,對月薪三萬以下勞工而言,加薪四法難道比調漲基本工資有效?她主張基本工資應達目前全國平均薪資四萬七千三百餘元的一半以上。

經濟部長鄧振中表示,就基層勞工加薪而言,調漲基本工資,確實比「加薪四法」來得實際;但基本工資調漲要經公正單位審議,不會是誰說調多少就調多少。

不過,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認為,基本工資調漲,外勞也將受惠;但國內資源有限下,以租稅優惠鼓勵推動的「加薪四法」,才能將資源回饋本國勞工。


陳冲:盈餘分享 不應明訂章程

2015-03-26 03:02:00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總統府資政陳冲昨(25)日表示,公司盈餘如何處理有很多選項,分享員工是必要選項,但不是唯一選項,不適合訂在公司章程,也會有執行面的困難。

他提醒,任何法律的訂定,不論正、反面都要充分考慮,最好要有統計數據支撐,跟公司治理也要能搭配。

陳冲表示,加薪四法的規定不論是針對上市櫃公司或公開發行公司,在國內法人比重都不到1%,雇主人數在全民2,300多萬人中也居少數,做什麼都不干我的事,會聽不到理性的討論聲音。

實際上,員工酬勞是公司盈餘產生前的費用,盈餘已經算過員工酬勞,A-B=C,B已包含員工酬勞在內,C(盈餘)再發員工酬勞有點奇怪。

萬一公司虧損怎麼辦,員工是否反向貢獻公司,法律訂定原本就應周全考量,若不賺錢要員工共體時艱,今年加薪、明年減薪,員工一定不高興,執行上會有很多困難。

盈餘如何處理,有很多選項,員工分享是必要選項,不是唯一選項,例如公司再投資,可照顧員工長遠利益而不是只有眼前利益;或盈餘來自公司中的一個特定部門,是分給這個部門或所有員工等,只把一個選項放在公司章程中,並不合適。

陳冲強調,整個過程也未看到任何統計數據,從勞委會到勞動部,統計數據均未落實,要照顧勞工福利,要拿出正確的統計數據來支持,這是最基本的,現在都在談大數據(big data )時代了,要有大數據統計支撐。

從公司治理角度,他說,公司治理要考量的是每一個stakeholder(利害關係人),包括股東、經理人、員工、客戶及上下游廠商等,跟公司有利害關係的人都要照顧,但加薪四法只訂其中一個,就很奇怪,過於凸顯某一項,未注意到全體stakeholder權益。

陳冲表示,公司法是一般公司,規範公開發行公司應訂在證交法較合適,不能說符合公司法精神。他強調,訂任何法律,產生的衝擊,不論是正面、反面的,都要考慮,最好有統計數據,並跟其他法律、公司治理要能搭配。


專家預告 企業分紅將出現三怪象

2015-03-26 03:02:01 經濟日報 記者吳父鄉、林安妮/台北報導

首先是,公司賺錢,要與員工分享;反之公司賠錢,股東可要求員工分攤或減薪嗎?

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黃日燦表示,依照公司法精神,股東是出錢投資者,公司賺錢,理應分一杯羹,虧錢就沒得分。員工則是依勞基法等相關規定,不管公司賺錢、賠錢,公司都應支付報酬。

他說,自從台灣實施員工分紅費用化後,公司賺錢,就已讓該歸屬員工的分紅先拿走,剩下的再分配給股東。新法進一步要求要定額或明訂酬勞比率,等於要股東讓出可分配的餅。公司賺錢,員工、股東都分錢;但是虧錢時,股東可否反過來要求企業減薪?

第二怪現象是,所謂一定比率是單一比率,還是容許區間?

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楊敬先認為,單一比率失去彈性,但若改為區間又有許多規避空間,最終恐讓修法流於形式。

第三是,政府未來打算干涉私經濟領域嗎?

不願具名的法學專家說,目前尚不知經濟部未來的執法態度會有多嚴格,若政府認為企業加薪流於形式想干預,不可避免會介入私經濟領域。

一旦勞資兩造打官司,甚至狀告政府違憲,政府到底維護誰?怎麼維護才公平?


特殊兒童治療師窮忙 月領20K

作者: 黃天如╱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4月4日 上午5:50

加薪四法闖關在即,但國內的窮忙族人數愈來愈多、遭遇愈來愈扯,卻是不爭的事實。玲玲(化名)擁有國外碩士學位及特殊兒童治療師專業證照,回國打拚5年,卻至今只能月領20K,她直言「治療自閉、智障兒需要很大的耐心,但我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怎麼給孩子希望?」

據勞動部最新調查,國內15至29歲青年勞工近6成平均月薪不到30K,即使年資3、4年的25至29歲青年,仍有4成4賺不到30K。隨著畢業季將至,大批更便宜的「菜鳥」進入人力市場,「資深窮忙族」的處境,恐更加惡化。

35歲玲玲畢業於國內五專及大學,學的是商管及文科,但畢業後找的工作月薪都衝不破30K,她心想是自己的學歷、專業不夠,於是把心一橫,在父母資助下到歐洲留學,在異鄉苦讀3年,投資了數百萬元的學費、食宿費,終於拿到碩士學位及特殊兒童治療師證照。

原想有了傲人的學歷及專業,回國就能擺脫窮忙族,沒想到拚了5年,從風吹日曬跑機構接案,到靠行個人工作室,雖然有時一個月勉強可以賺到30K,但收入很不穩定,體力負荷也很大。

幾個月前她終於應徵進入國內數一數二的大醫院擔任特殊兒童治療師,穿上白袍的玲玲喜出望下,心想終於找到可依靠的大樹,誰知醫院開給她的月薪竟只有20K!超出的業績則是28拆帳,醫院8、她2。玲玲說,學歷及專業明明大幅提升了,薪水卻比五專及大學畢業後找的工作還低,實在太畸型了!「難道真要逼我們遠走他鄉?那台灣的孩子又該怎麼辦?」

也在醫院擔任治療師的風鈴(化名)說,面臨理想與麵包的抉擇,捨不得放棄專業的人,就只能找空檔兼差,例如網拍、手工藝、翻譯、寫作,甚至賣紅酒,都是高學、經歷的窮忙族,常見的賺外快方式。

玲玲說,像他們這些擁有國外治療師專業證照的人,多卡在國內還沒有同類型的證照考試,財團大醫院一方面基於醫院間競爭,必須迎合市場需求招聘駐院治療師,另方面又以他們沒有國內證照,不屬於正式醫療人員為由,以低薪踐踏他們的專業。


被迫成「不肖世代」? 112萬青年月薪<3萬

作者: 華舜嘉 | TVBS – 2015年3月26日 下午8:48

勞動部近來公布一份報告,15到29歲青年勞工就業調查,去年平均月薪2萬8928元,雖然看似比前年增加了1500元,但其中有5成8的青年,約112萬人月薪不到3萬塊,其中還有53萬人是已經工作了3到4年的25到29歲青年,另外在可以複選的情況下,僅1.1%貼補父母家用,不少父母被迫延後退休,不少人質疑年輕人因此被迫成為「不肖世代」!

低薪青年林于婷:「你要在台北市買房子都算是天價。」

拿著筆寫下的是年輕人的怒吼,林小姐今年27歲,台大地理系畢業高材生,在非營利組織工作,月薪30K。

低薪青年林于婷:「跟父母同住,房租部分是省掉的部分,所以在台北要生活還算OK,但變成是說我沒辦法如果要離開父母到外面租房子的話,目前的薪水是會有困難的。」

滿滿的怒氣只能化做文字,試圖走上街頭,因為在台北30K頂多養活自己,更不用說拿錢回家孝敬父母。

低薪青年林于婷:「沒有辦法特別每個月拿錢回家給爸媽,變成是說爸媽還是會,我跟爸媽都會要自力更生。」

年輕人被迫成為「不肖世代」嗎?勞動部近來公布一份報告,15到29歲青年勞工就業調查,去年平均月薪2萬8928元,雖然看似比前年增加了1500元,但還是比9年前少了431元,再分析薪資結構,發現其中有5成8的青年大約112萬人,月薪不到3萬塊,就比上次調查減少了6%,而且其中還有53萬人是已經工作了3到4年的25到29歲青年,成了窮忙族。

台灣勞工陣線主任洪敬舒:「青年的薪資雖然微幅增加,但是很顯然我們拿來跟歷年來的經濟成長狀況來比,事實上還是相差非常大,22K政策當然是最大因素。」

物價持續走高,薪資卻15年不漲,青年薪水只能做最必要的利用,根據統計,在可以複選的情況下,將近99%青年薪水花在生活費上,42%拿來繳房貸,僅僅1.1%貼補父母家用,甚至不少父母被迫得延後退休,低薪難道是草莓族自己怨天尤人?

台灣勞工陣線主任洪敬舒:「大家看到的都是個案狀況,可是我們不能把個案狀況都說我們整個世代都是草莓族,我想這對年輕的世代是極度不公平,大部份年輕人都很希望接受父母養育這麼久,自己賺到薪水,也希望回饋一點給父母親,只是問題是年輕人不一定有能力。」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分配給企業當作營業盈餘的比例一直在增加,但分配給勞動者的報酬這部分比例卻下降,這表示甚麼,這表示說縱使我再有錢,把餅做大了,在分配上也沒分配給勞工。」

歸咎低薪原因,專家指出,企業盈餘超越薪資占比,老闆賺了錢卻沒跟員工分享,再來就是製造業等「三角貿易」激增,無助薪資成長,另外服務業蓬勃發展,壓低了薪資,以及文憑貶值,大學20年來暴增99所,都是低薪關鍵!青年並非人人都是草莓族,卻一同承受低薪困境,政府刺激就業、改善薪資結構是必要課題!


窮忙族、外食族、無殼族都悶啊

自由時報 – 2015年3月20日 上午9:42

〔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馬總統一席「誰很悶」的談話,再度引來「不知民間疾苦」的批評。事實上,馬執政近七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僅約三%,失業率卻一度飆至六.一三%的史上新高,所得收入則倒退十餘年,加上物價及房價高漲,窮忙族、外食族、無殼族等,大家都很悶!

所得倒退 物價房價高漲

主計總處統計,二○○八年五月,月薪不到三萬元的受僱者約三三○.七萬人,二○○九年增至三六四.八萬人,之後維持在三五○萬人上下,占整體受僱者逾四成;月薪不到四萬元則有近六百萬人,約占七成,「窮忙族」問題並未改善。

若觀察所得收入者(含受僱者、自營作業者等),主計總處調查,五十四歲以下平均年所得(含薪資、營業收入、農業收入、利息及租金收入等)倒退十三至十七年,而且這份調查並未考量通膨,若扣除物價漲幅,實質所得倒退更嚴重。

食安連環爆 日子很難過

民眾所得大倒退,民生必需品卻漲不停,加上食安問題連環爆,「外食族」日子愈來愈難過。另外,房價持續飆漲,去年第三季北市房價所得比達十五.一九倍,比首爾、東京還要高,等於不吃不喝十五年才能在北市買房,「無殼族」僅能望屋興嘆。

馬昨又聲稱,所得最高與最低二十%家庭,貧富差距已降低。但根據財政資訊中心資料,最富與最窮五%,所得差距由二○○五年的五十五倍飆至二○一一年的九十四.八四倍,貧富兩極化愈來愈明顯,相對剝奪感嚴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