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星期專訪》陳榮傑︰北京利用設處 實現兩岸同屬一國戰略

自由時報 2013-5-27

記者鄒景雯/專訪

馬總統的第二任期,積極推動兩岸在兩會架構下互設辦事處,行政院會通過的「大陸地區處理兩岸人民往來事務機構在台灣地區設立分支機構條例草案」並已送至立法院審議,前海基會秘書長陳榮傑受訪時指出,對北京而言,兩岸設處是實現「兩岸同屬一國」戰略工程之重要環節。兩岸一旦互設代表處,則攻守之勢已定。他強調,海基海協兩會架構已不合時宜,馬總統宣稱兩岸非國與國關係,則至少應以東、西德模式為上策。

北京認為設處時機已成熟

問:現在是否是兩岸設立辦事處的適當時機?

陳榮傑:馬英九最近多次表示,兩岸要儘速設立辦事處。事實上海基會成立之始,為了因應處理類似「千島湖」事件,曾試探性觸及設處議題。當時對方以時機未成熟回絕。但這次針對馬英九的發言,國台辦隨即表示:「海基會與海協會做為雙方分別授權的『民間團體』互設辦事機構是十分必要的。」昨非今是,原因值得深思。

一般觀察,馬英九處理本案的步調,流露內心的急迫。未見國內立法程序完成,即先確定設處時程,其中個人的歷史定位與北京壓力應是主要原因。過去兩年,先後拋出簽署以統一為指向之「和平協議」與「一國兩區 」的國家定位,導致輿論譁然!大陸逐漸感到不耐。後來馬英九經常掛在嘴邊的是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隱含「兩岸同屬中國」。目前設處對北京而言,是實現「兩岸同屬一國」戰略工程之重要環節。

問:這種急迫感,是否對台北與北京的設處談判造成了影響?

陳:設處問題,涉及主權與兩岸定位,有其高度政治性與敏感性。馬英九竟然避重就輕,強調設處的服務功能。北京則站在戰略的高點,利用設處推動「入島、入戶、入心」工作。兩者高下立見!

美國「胡佛研究所」最近曾以「形塑未來(Shaping the Future)」為文,闡述北京對於「台灣意識」日漸增長,排斥兩岸社會整合,反對兩岸終極統一,感到憂心。因此,亟欲利用設處從事系統性的草根工作,教育台灣人民,任何個人利益與職業生涯與兩岸關係息息相關,輔以實際行動,寄望贏得台灣民心,換取支持「兩岸同屬中國」的「和平發展」。

此一論調,證諸過去幾年,海協會與其他大陸訪問團,經常深入中南部農村、漁村、中小企業,與民眾席地而坐,泡茶談心,採購農、漁產品之事實,頗為寫實。

香港明報最近有篇專文,題為「兩岸互設代表處 攻守之勢已定」。強而有力點出兩岸設處之後,與二十年前海基會成立之時相較,攻勢與守勢必將易位。

將來北京代表處,挾其經濟能量、和平攻勢與公關操作,無疑將成為台灣媒體焦點,發揮政治功能。根據香港回歸經驗,各界菁英,政治人物與企業領袖為彰顯個人影響力,屆時勢將絡繹於途,排隊前往取得中國「政治簽證」與「經濟簽證」。反觀台灣一直強調事務性功能,兩者落差不難預期。

民間團體架構已不合時宜

問:這個問題似乎在辦事處的位階上格外凸顯,「兩會分支機構」是中國的命題,台灣應該努力哪些其他選項,而又不失務實?

陳:兩岸互設辦事處的位階,目前定位為「民間團體」的分支機構。回顧海基會成立的背景,係因當時政府堅持所謂「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因此,設計「中介團體」充當白手套。二十年來,兩岸交流已經發生「情勢重大變遷」,三不政策已經蕩然無存,脫掉手套的時機已到,海基會可保留章程所訂的服務性與交流性功能,談判性功能應該回歸政府。

其實,目前的「民間團體」的架構,在國共合作扭曲的「九二共識」下,反而變為掩飾「兩岸同為一國」所面臨的「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窘境的遮羞布。

最近,馬英九接受媒體訪問時公開表示,兩岸非國與國的關係,不能核發簽證,也沒有掛國旗問題。甚至表示,不掛國旗不是為討好大陸,而是「遵守中華民國憲法」。這種說法出自國家領導人,實在匪夷所思!其實,掛旗與不掛旗,大家可以討論。但是我們無法接受「憲法禁止在大陸掛國旗」之說詞。反之,大陸陳雲林來台,馬英九下令警察強制取締人民持用中華民國國旗歡迎,又如何圓其說法?

陸委會後來補充說明,這種安排就是「擱置」主權爭議,遵守九二共識。個人認為,幾十年來,兩岸主權爭議一直持續不停,何時曾經擱置?「九二共識」,如有「各自表述」的空間,應該各掛國旗,才能凸顯「各表」。

代表處位階應有其他選項

也有人認為,兩岸互設代表處,意謂雙方默認「一國兩府」的存在。主權沒有分裂,治權共同分享。東、西德早期雖然各自堅持唯一合法代表,一九七二年簽訂條約相互承認昔日德國之領域內(former Reich)存有兩個國家;東德把西德視為外國,西德不把東德視為外國。彼此派駐機構稱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常駐代表團」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常駐代表團」,名實相副,恰如其分。南、北韓不願意視對方為國家,但默認雙重承認與平行代表權。

馬英九所謂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果若如此,最少應該定位為「一國兩府」才能表述兩岸定位。代表機構名稱,應以東、西德之例為上選;其次中美建交過渡時期的「聯絡辦事處(Liaison office)」也勉強可以使用。聯絡辦事處是比較中性的名詞,沒有外交意涵。一九七三年,美國於北京設立「聯絡辦事處」以處理美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利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華府也設立對等機構,建交之後以大使館取代。

「業務活動」應明確立法

問:檢視行政院送到立法院的海協會設處草案內容,有哪些部分亟待補強?

陳:一般而言,憲法保留事項,不得以法律限制之;法律保留事項,不得以命令定之。不過依據大法官釋字第四四三號理由書,涉及公共利益之重大事項,應有法律或法律授權之命令。但其授權應符合「具體明確原則」。

本案比較有問題者為「業務活動」。由於雙方政經社會情勢不同,未來對於公署洽公須採「單一窗口」統一協調相關事宜,包括層級與人員,以利管理,否則情勢難免失控。例如,彼方人員到處走透透,如入無人之境;我方人員可能處處碰壁。

根據美國國會一項有關中國在美國的間諜活動報告(Cox Report),中國情報網路無所不在。兩岸設處,對中國而言,時機已經成熟,即將深入台灣基層,進入割喉之戰,所以,我們對於可能的間諜工作應有一套防範管理辦法。

另外,美國身為聯合國與若干國際組織的地主國,但仍對若干國家的外交官設有「旅行限制」。例如離開華府或紐約二十五哩須先取得許可。這種限制,通常針對間諜活動較多,或對美國具有敵意之國家,或基於反恐之考慮。

日本與俄羅斯具有外交關係,但因雙方未簽和約,彼此之間也有若干類似措施。俄羅斯駐日大使館有兩個大門,門外各有警車駐守,只要俄羅斯重要車輛出門,日本警車全程尾隨,無遠不至。

設處的功能應能保僑護僑

問:兩岸辦事處又該具備哪些具體功能才有成立之必要?程序應如何進行?

陳:就設處功能而言,馬英九曾表示,名稱不重要功能才重要。但一般而言,設處功能應該包括洽公、交涉、證照、保僑護僑(與僑民通訊聯絡、死亡與事故之通知、逮捕監禁羈押候審之通知與探視)。大陸法治環境不佳,公安紀律蕩然,上述保僑護僑工作之聯絡、通知、探視至關重要。

應簽「設處協議」為依據

兩岸互設代表處,除各方內部程序外,雙方應該簽署設處協議做為依據。設處案,依我方須先立法,但立法程序還沒啟動,兩會就先開始協商並達成共識,顯示執政者的傲慢,行政權凌霸立法權,踐踏民意。

記得ECFA簽署之後,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五條之規定:「協議內容涉及法律之修正者,應送立法院審議。」但馬英九宣布,立委可以表示意見,不能修改。結果朝野立委吵架,十分鐘內立法院長議槌一敲,「通過!」一條都沒有討論。那一刻,立法院的靈魂已死!

兩岸議題,影響深遠,執政者要正面看待這種衝突,傾聽不同聲音,融入不同意見,始能累積社會基礎。法案草擬階段應該舉辦公聽會,以便集思廣益,希望政府務必審慎將事。

問:若中國不同意前述功能要求,您若是主事者,會怎麼做?

陳:前述所提設處所應具備的功能,都是基本要求,應該堅持,耐心說明。但用字可以調整,例如「保僑護僑」對方看了可能覺得刺眼。我要強調,一般談判彼此加碼要求,最後雙方讓步成案。不要因為恐懼而談判,面對談判絕對不能焦躁。欲速不達,古有明訓。


台北札記﹕兩岸互設代表處 攻守之勢已定

香港明報 更新日期:2013年5月4日

【明報專訊】近期兩岸互設辦事機構談判獲得重大進展,雙方已開始籌備工作。未來可以預見,大陸駐台機構將挾其強大經濟能量,以服務功能加上和平攻勢,透過超級公關高手操作,成為台灣最受矚目的媒體寵兒。未來它核發的不只是有形的台胞旅行簽證,還有政經人物的「政治簽證」與「經濟簽證」。

台北想要名分 北京急着上牀

兩岸在互設辦事機構談判上各有算盤,以男女之事形容,台北想要先確立名分,北京則急着上牀。按目前進度,台灣相關立法工作將於年底前完成,明年代表處就可成形甚至開始運作。民進黨明知此事勢不可擋,只能聲明堅持「簽證權」與「領事探視權」這兩項具外交意義的功能。

這兩項權力若按兩岸互動及台港之間過去經驗觀察,實行起來並不困難。與現狀相同,台灣核發的叫「簽證」,大陸核發的稱「簽注」,也就是沒有外交名稱的簽證權;探視權一向由兩會人員執行,仍然可以持續,只是無領事名銜而已,兩會人員透過彼此協助安排來執行探視,實質上與維也納公約條文僅些微差異。

辦事機構雖以服務為主,但大陸駐台機構將有更重大政治功能。兩岸社會情况差異仍大,若無意外,大陸代表將會是個八面玲瓏、長袖善舞的公關高手,他將積極參與台灣各種社會活動,頻頻接受媒體採訪,對台灣各種政經現象品頭論足,趁機宣傳「一個中國」及民族大義。

陸駐台機構發「政經簽證」成焦點

大陸駐台機構在與台灣各界精英的來往將成為媒體焦點。台灣政治人物藉着與其互動獲得北京「政治簽證」,以證明自己具備處理兩岸事務能力與人脈;企業界人士則藉此彰顯與大陸的友好關係,此一「經濟簽證」將有利於商業信用。其他文化社會各界人士絡繹於途自不在話下,北京也早已從香港回歸歷程中獲得大量經驗。

兩岸這場沒有煙硝的戰爭從新加坡移至香港,現在則轉移到台灣。兩岸對於經營辦事機構的企圖心與策略完全不同,北京代表高調進行和平攻勢,台北則只思完成事務功能,差異如此之大,未來兩個機構的成果實不難預期。

金柚子


兩岸簽服務貿易協議 最快6月上旬

【聯合報╱記者蘇秀慧、何蕙安/台北報導】2013.05.27 02:34 am

歷經兩年的磋商談判,兩岸已就服務貿易協議細項和文本內容完成協商,將在海基、海協兩會第九次會談中,也就是第一次「林陳會」簽署, 協議預計年底前生效。據了解,兩會第九次會談最快六月上旬在大陸舉行。

陸委會昨日臨時宣布今天將舉辦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背景說明會,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經濟部次長卓士昭將親自上陣,除說明協議主要內容外,也將提出對產業和就業衝擊的評估報告。

截至目前,經濟部僅在公開報告中表示,服務業範圍廣泛,目前開放的某些服務業如運輸、金融與電信業等,確實對農業及製造業的發展「有一定程度影響」,但沒有提出完整的對台灣產業發展衝擊的評估報告。

據指出,服務貿易協議還可能對國內內需型、競爭力較易受貿易自由化影響產業的人力雇用,造成衝擊。

服貿協議內容部分,陸方在金融服務業開放方面,對我「讓利」不少。非金融服務業,大陸對台灣做出六十五項特定開放承諾,都超出大陸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所做的承諾。

我方對陸方的五十五項特定開放承諾中,有三分之二低於我方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承諾,只有三分之一高於我方在WTO的承諾。

知情官員透露,兩會第九次會談,六月上旬是合理的時間點;按慣例,第九次會談應在大陸舉行,至於要在哪一個城市,仍待磋商。

此次「林陳會」除了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將對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進行對話,另有金廈通水等議題。

兩岸經濟協議(ECFA)後續協商的服務貿易協議,從二○一一年二月開始協商,知情官員表示,協議簽署後不論開放市場或調降關稅,都可拓展台灣國際市場及擴大出口;敏感產業部分,也充分保障台灣利益。

非金融方面,大陸對我方開放最大亮點是電子商務,大陸允許台商在福建所設據點可持股百分之五十五,超出陸方對WTO的承諾,而在福建開設的網站可讓全大陸網民連線,生意範圍在全大陸,不限福建。


李鴻忠訪台:大陸中部崛起 「湖北是支點」

【聯合報╱特派記者陳言喬/武漢報導】2013.05.27 02:34 am

「湖北的速度過去雖然慢一些,但現在中氣十足、前景廣闊。」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今天率團抵台訪問,行前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他很興奮,將把湖北的人文與經濟發展情況介紹給台灣。

李鴻忠今天抵台進行「荊楚風、兩岸情的湖北寶島文化交流之旅」。他說,「我跟台灣朋友交往很久了,從惠州到深圳,現在到了湖北。去台灣是我長久以來夢想,這個夢想即將實現,不免激動。」

李鴻忠從一九八八年到惠州工作後,就跟台灣朋友打交道。當時大陸採取「先沿海再中西部」的戰略,李鴻忠先後擔任惠州市委書記、深圳市委書記,台商踴躍進入廣東惠州、深圳,李鴻忠協助台商並迅速帶動兩地建設。

現在,大陸發展重心放在中部,把武漢定位為中心城市,成為中部戰略崛起的支點;李鴻忠又肩負起發展「九省通衢」的重任。

李鴻忠說,「用台灣話講,就是報告。他此行來台,就是要向台灣民眾報告湖北的發展。」

李鴻忠表示,現在的湖北「中氣十足」,時局和氣勢都已展現出來。湖北工業基礎深厚,清末重臣張之洞曾說,湖北是中國工業的堡壘,延續至今,武鋼、東風汽車、武昌造船廠比比皆是。

湖北更是科技教育的中心,一個武漢市在校大學生就有一百廿萬人,是中國第一,也是世界第一。

「未來是湖北的黃金十年!」李鴻忠說,去年湖北經濟總量已突破二點二五兆人民幣,排大陸全國第九。未來十年,湖北要增長一點五倍(增長百分之十九),比全大陸平均水平還要高。

李鴻忠表示,世界經濟局勢改變,湖北也要工業再平衡,把戰略基地轉至擴大內需,這需要台灣朋友的積極參與,鄂台關係將是未來的重頭戲,目前台資企業富士康、統一均已成湖北經濟的重點項目之一。

加大鄂台間的交流,還包括文化創新與文化合作。湖北有屈原文化、道家文化等傳統優勢,可與台灣的文化交流,湖北也會提供文化創意產業土地,讓台灣朋友使用。

李鴻忠表示,這次來台還要看看嫁到台灣的新娘和台灣女婿;拜訪企業家朋友,加深互動、理解,告訴他們湖北對台資企業的優惠政策,做好台商眷屬的服務,包括居住與子女就學。

學歷史的李鴻忠還想走訪書店,看看台灣出版的書,「我讀了不少台灣的書,很多書不錯,歷史文化哲學的,我都想去看看。」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要好上加好

【經濟日報╱社論】2013.05.27 01:48 am

近來大陸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負責人都明確指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可望在6月簽署,經濟部也動作頻頻,除向外界揭露主要內容外,更向立法院報告主要內容及影響評估;從一般簽署自由化協定(FTA)的程序來看,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已經走到「國會溝通」的最後一步,意謂著大局已定。

按照經濟部的說明,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將包含文本、開放承諾及服務提供者定義等三個主要部分,與國際間服務貿易FTA的架構類似。而在開放程度上,中國大陸承諾65項高於世貿組織(WTO)的項目,而我國所給予的55項承諾中,三分之二低或等於WTO承諾,僅有三分之一屬於超WTO待遇。若是單純計算開放程度及數量,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看似我方贏多輸少,但仔細深思,這種不健康的結構長期未必對我有利。

在一般FTA談判中,自由化絕對是以互惠、對等為基礎。但所謂的對等,並非雙方每個行業的開放程度完全一樣,而是要求雙方至少「按照開放現狀承諾」。這是因為各國實際的開放程度通常都遠高於WTO,加上既然是已經開放的事項,納入FTA就沒有窒礙難行的理由。

由目前可得的資料顯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中陸方的承諾,如電子商務、醫療、運輸等,很多不僅是超WTO,更是超越其現行法規中一般外資待遇的「超現狀承諾」。而我國則多屬於「低於現狀」承諾;即便部分所謂「超WTO」者,最多也等於現狀,幾乎只能稱得上「補課式」的開放。

這種非對稱式的關係,在一般FTA中絕對不可能出現。其中當然有中國大陸因政治算計的退讓,但在台灣社會「多要、少給才是贏」的期待下,我方談判團隊也算達成使命。不過這種結構,絕非正常;「拿人手短」背後的隱藏成本,甚至更可觀,況且其他國家也會以此衡量我國的自由化談判傾向。這意謂著我們未來必須調整心態,回歸真正對等互惠的互動,以免因小失大。

雖然長期有挑戰,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仍然達成利大於弊的成果。其中最直接的收益者,將是目前已經在中國大陸布局的台商,將可擺脫過去找人頭充股東帶來的風險、擴大業務規模,更可消除等決定、待審批的無奈及不確定。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另一個未受注意但一樣重要的改變,在於透過協議文本,建立了兩岸服務業比較明確可預測的遊戲規則。雖然文本內容不得而知,但預期至少會比照WTO的相關規則,對資訊透明、執照審批、不公平商業行為等加以規範,因此產生爭議時,便可利用協商甚至爭端解決機制加以排除,將有助於解決產業很多「看的到、吃不到」的困擾。

於此同時,我們也樂見藉此擴大對陸資的開放。畢竟服務業與貨品貿易有很大差異;服務業越開放,越可帶動陸、外資來台,反而可增加就業機會並活絡資金來源。當然是否會對少數產業造成衝擊,似乎已成為反射性的懷疑,但我國加入WTO的十餘年來,服務業早已歷經向全世界開放的洗禮,而許多調查顯示,質感與創新帶來的競爭力,使得我國絕大多數的業者,並不擔憂發展相對落後的大陸同業。

總之,服務貿易協議是兩岸服務業自由化的第一步,更是落實「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意義的重要里程碑。這個協議目前看來雖有雛形,但未來可能還需要更多回合的補充以擴大成效。更希望能藉此向外延伸,一方面加速兩岸貨品貿易協議的進展,他方面加速台星、台紐FTA的收割,甚至改變各國觀望的心態,提升與我洽簽FTA的意願。這些綜效能否達成的關鍵,都在我們必須揚棄「只拿不開」的不健康心態,以更有信心的姿態面對兩岸及全球的自由化。


(人人網用戶) 吳聖健♂Timo: 更多戰爭是看不見的,呆丸郎的對手是發家史雷同的韓國。地盤被搶是對岸虛晃的,飯碗被搶比較緊要。 (2013-05-27 23:30)

(人人網用戶) 吳聖健♂Timo: 回覆洪亮:各位別爭了,解放軍和國軍打架的概率很小,但是在我們在大中華區和台灣的好學生搶飯碗的概率比較大,散了吧,回去唸書練功。 (2013-05-27 23:32)

(人人網用戶) 吳聖健♂Timo: 兩岸關係其實也只是個歷史存在,因為此岸太大,彼岸太小。我想大多台灣人正在感受著大陸崛起而被忽視和degraded的某種失落。 (2013-05-27 23:35)

(人人網用戶) 譚海坤:  這種治國方略不是秘密,叫“分而治之” ,拉攏一部分人,孤立(打擊)一部分人,糊弄一部分人,這些都是專制苟延殘喘的方子! (2013-5-27 20:50)


跪悼黑貓中隊陳懷 二妹泣:我們來晚了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2013.05.27 03:00 pm

空軍黑貓中隊U-2偵察機飛行員陳懷1962年在大陸上空執行任務時,遭中共擊落殉職,陳懷在大陸的九位家家屬,上午前往新北市新店碧潭空軍烈士公墓致祭,陳懷的二妹陳楓等人在國防部長高華柱等高階將領陪同下,跪地撫著陳懷的衣冠塚碑,泣不成聲,陳楓說,「哥哥,我們來晚了。」

促成這次活動的中原大學校長張光正,提及蔣中正總統對陳懷殉職的悲痛,陳楓說,「希望懷哥的悲劇今後不要再發生,我們兩岸和諧,共創我們民族更加美好的未來,永不兵戎再見,不要再有這些犧牲。」

這場公祭是陳懷在大陸家屬50年來首度來台獻祭,現場都是國旗與空軍軍旗,包括高華柱、空軍司令劉震武、後備司令部指揮官王世塗等人,都在場陪同致祭,高華柱、劉震武還與家屬交談,這是我現役高階將領與我軍官兵大陸遺族的首度接觸。高華柱為陳楓介紹空軍墓園來由與環境,希望陳家來台一切妥適,陳楓不斷稱謝。

陳懷50年前遭中共擊落,空軍表示,陳懷被擊落時曾被中共搶救送醫,但傷重不治,遺體被埋葬在江西一處山嶺,那片墓園因都市計畫被鏟平,陳懷遺體已不知所蹤。陳懷家屬透過管道取得兄長衣冠,其實在大陸也立有衣冠塚,我方依晉升規定追晉陳懷為上校,大陸家屬立碑雋刻碑銘,自行敬稱陳懷為少將。

陳楓獻祭時,泣聲:「哥哥,我們代替爸媽看您了」。陳懷另位妹妹陳敏對衣冠塚轉述母親遺言:「母親臨終時不斷說她很知足,『我的孩子都好,你(陳懷)是第一位,但你不在家。』」場面催淚。

陳懷在世時的好友張光正說,高華柱非常重視歷史,對各軍種烈士事蹟,他覺得政府以前做得不夠,很多都抹煞了,所以向馬英九總統報告獲得允諾後,全力推動此事,並在陸客實施自由行後付諸安排。當年陳懷殉職一事原本消息封鎖,他親見證蔣中正證道時,親自向全國公開此事,讓陳懷成為永遠的英雄。

劉震武向陳楓介紹空軍公墓,他說,躺在裡面的,都是年輕人為主,是家庭將寶貝兒子貢獻給國家,空軍敬佩景仰這些前輩犧牲。這是中華文化的根基,守候就是守候這份情,這種家族的情感源遠流長,大家在中華文化上交集與共識,我們絕對是把這個精神充分發揚出來。

對於其他在大陸殉職軍人,包括找尋蝙蝠中隊隊員遺體,劉震武說,這些工作都透過海基會在連繫中,但目前找不到這些遺體確切位置,要有肯定的位置與內涵,空軍才能啟動相關程序。

空軍下午在空軍官兵活動中心安排陳懷追思會,會中由空軍官兵以詩歌朗誦的方式,獻詩追念陳懷。


聯合筆記/軍史與國史

【聯合報╱林松青】2013.05.27 01:48 am

五十一年前,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陳懷生,駕駛U─2高空偵察機飛入大陸執行偵照任務,在江西上空被中共解放軍擊落殉職。陳懷生犧牲半世紀後,他在大陸的親人,才因台灣學界等民間人士連繫爭取,得以來台憑弔。

陳懷生是國共對峙,保衛台海萬千軍人中的一員,他若提早退伍,轉赴民間發展,憑他的資質(空軍官校第一名畢業)、均衡秉賦(設計出黑貓隊徽),以及忠誠性格(暫不成家,以防在危險任務中犧牲而拖累別人),他可能已成就更輝煌的個人事業。

但上世紀國難當頭,許多才俊菁英毅然放棄個人前途,投入艱苦的救亡大業。中華民國賴以創建,完成北伐統一,再血戰八年,把日本殖民帝國趕出台灣。今天台灣的陸海空軍,不分軍史隊史,都可上溯到北伐抗戰。不論後來的戡亂內戰成敗如何,一部國軍史,就是中華民國救亡史,是由萬千軍人的血汗凝鑄。

台灣解嚴後廿多年,政治導向與國家史述,一面倒地責怪軍隊鎮壓了二二八事件,怨恨戒嚴時代製造的白色恐怖;並從總統起,舉全國之力平反,連續道歉,追求和諧。在如此氛圍下,國軍於大陸時代築血肉長城捍衛民國,不再道及;馴至血戰台海,成就今日台灣,在與其他領域的貢獻相比時,亦變得幾乎不足掛齒了。

陳懷生遺族訪台,勾起軍人二代的思緒,因為二二八與白色恐怖不是現代史的全部,國家史述已重新記錄反省這兩次事件;軍史則應關照軍事史實,不因政治民粹,而冷待犧牲烈士的英雄事蹟,同樣也不隱瞞失敗的恥辱。軍史能平衡國史,亦能重振軍隊的榮譽。


王令麟、詹宏志喊話:兩岸互鬥 不如合攻歐美

【經濟日報╱記者黃國蓉、詹惠珠/台北報導】2013.05.27 02:34 am

兩岸電子商務話題近期火熱,多集中在兩岸業者爭奪市場的「競爭議題」,東森國際董事長王令麟、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近期都強調,兩岸業者更該聚焦在合作面向,搶攻大陸甚至歐美全球市場大餅。

王令麟說,兩岸同文同種、沒有語言障礙,兩方之間應該不僅止於競爭,而應該是緊密合作,提供更好商品或服務給全球15億華人市場,他歡迎與大陸業者以各種形式合作,搶大陸電商大餅。

詹宏志說,近期兩岸電子商務貿易協商雖有重要突破,但根本問題仍未解決,短期內台灣業者大舉攻陸仍不易,因此他要換個角度,提倡「兩岸合作、攜手攻歐美市場」。

詹宏志說,台灣和大陸電子商務業者各有優點,台灣的商務規範、交易習慣、服務標準與世界相同易溝通;大陸則有世界無敵的商家數量,電商平台規模大,只需要好好篩選外銷輸出品牌,重新打造商品形象,兩岸可以互補所長,建立電子商務的「亞洲平台」,打歐美市場。


兩岸共構「中國」

2013-5-2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4| 評論數: 0

成立於1854年的舊金山駐美中華總會館日前召開商董月會,以一票之差通過臨時動議,撤下懸掛已久的中華民國國旗。雖然駐舊金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傅正綱表示當天動議僅獲簡單多數支持,依總會館章程並不算正式通過,隨後紐約中華公所也明確表示不改對中華民國的支持,不會撤換中華民國國旗,但「中華民國」是否仍是海外華人心目中的「祖國」?大陸政經實力崛起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磁吸力已是事實,海外僑社似可設法共構「中國」,作為兩岸中國的表率。


星啟動離岸人民幣清算服務

2013-5-2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 評論數: 0 |原作者: 記者高行/綜合報導

新加坡離岸人民幣清算服務27日啟動,而兩大活躍於人民幣業務的銀行─香港匯豐銀行及渣打,已率先在當地推出首批人民幣計價債券,以推動新加坡離岸人民幣業務的發展,也為星發展離岸人民幣中心再下一城。

《證券時報》引述當地銀行人士的看法說,新加坡人民幣清算行服務啟動,對推動大陸與東協間貿易,以至廣泛投資使用人民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再者,該業務的啟動也有助新加坡發展離岸人民幣中心。據了解,星在發展離岸人民幣中心的條件不如香港;不過,星作為大陸和東協國家的樞紐地位,可望讓星成為新的黑馬。

據澳新銀行早前在一份報告,作為東協地區唯一的國際性金融中心,報告稱,大陸與東盟地區去年的貿易額達4千億美元,加上東協地區對大陸是有貿易順差,這將令新加坡更容易累積人民幣資金池。

新加坡的人民幣存款規模,早在去年中就已突破600億元。而大陸已指定工商銀行擔任新加坡人民幣清算銀行。


台灣文創登陸 要精挑合作夥伴

2013-5-2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 評論數: 0 |原作者: 特派員宋秉忠/上海報導

由於創意新,又善於運用中國元素,台商文創設計公司近年來在大陸受歡迎,但據藝拓國際執行長曾國源表示,由於大陸政府對文創產業用地有獎勵政策,因此許多大陸地產商曾希望和台灣文創業者合作,但他們缺乏文創人才,大都是追求短期獲利。

曾國源26日在上海「南京大學兩岸企業領袖講座」演講時指出,對藝拓來說,只要有一個合作案因為配套不完善,後續無力、「乾掉」,下個案件就很難得到政府支持。因此,想長期發展的台商文創設計公司在選擇大陸合作夥伴時,一般都非常小心。

曾國源指出,以前他曾經以為華人的審美觀較西化,不要老祖宗的東西,但從兩岸三地的市場反應來看,華人消費者要的是經過轉化而且以流行方式呈現的中國元素。

2010年初,時任中共總書記的胡錦濤到上海「八號橋」(文創)產業園區視察,看到藝拓門店牆上展示的「神話岩飾」畫像磚,極為欣賞,特別指示讓藝拓進入世博中國館展示,藝拓隨後並成為世博的特許生產商。藝拓國際去年也設專賣店進軍大陸市場。


習近平:中美應走前無古人後啟來者大國關係之路

2013-05-27 20:37 國際線上

原標題:習近平表示 中美應走出一條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新型大國關係之路

國際線上消息(記者 吳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7日在北京會見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多尼倫時表示,中美應該從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共同致力於建設中美合作夥伴關係,走出一條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新型大國關係之路。

習近平表示,期待著6月上旬同奧巴馬總統舉行會晤,就雙方共同關心的重大戰略性問題進行廣泛深入溝通,加深瞭解,增進互信,積累共識,推動合作。習近平說:“當前,中美關係處於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歷史時期。我期待著下一次在加州與奧巴馬總統的會晤。雙方可以就共同關心的重大戰略性問題深入溝通,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這次的會晤會取得積極的成果,為今後一個時期中美關係注入新的活力。”

多尼倫說,美中兩國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一個積極、建設性、在更高水準發展的美中關係,對兩國有利,對亞太地區和世界也有利。 他說:“此次來華就是為兩國元首在加利福尼亞的會晤做準備工作。奧巴馬總統十分期待即將同習近平主席進行的會晤,就美中關係和重大國際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美方堅定致力於同中方加強交往與合作,妥善處理分歧,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

多尼倫表示,美方願同中方一道,積極籌備,確保兩國元首會晤取得成功。

多尼倫是於26日抵達北京開始此次訪問的。27日上午,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同多尼隆舉行會談,就兩國元首6月初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納伯格莊園的會晤準備工作交換意見。


蔡英文 Tsai Ing-wen 臉書發言 2013-5-28

推動兩岸互設辦事處,絕不能傷害國家主權。

兩岸關係極為特殊,中國在政治及軍事上對台灣有持續威脅,雙方互設辦事處是攸關台灣核心利益的重大國家議題,絶不能以事務性問題欺瞞人民,蒙混過關。

一、 推動兩岸互設辦事處不能傷害國家主權

兩岸關係極為特殊,中國在政治及軍事上對台灣有持續威脅,雙方互設辦事處是何等重大之國家議題,絶不能以事務性問題欺瞞人民,蒙混過關。

早在2008年6月第一次江陳會談,中國方面即提出兩會互設辦事機構議題,可見此事對北京的重要與迫切,其背後原因完全是政治因素,因為北京視台灣為中國的一部分,讓代表中國的機構到台灣設辦事處,可說是政治上一大突破,也等同在台灣樹立具有中國權力象徵的政治符號,一如當年新華社在接收香港扮演的角色。所以,馬政府處理此一議題,不能故意將其窄化成為服務台灣人民需求的事務性問題,而不敢面對處理中國機構進駐台灣最核心的政治問題。

馬政府必須處理的首要之務,是必須確保兩岸互設辦事處不會傷害台灣主權,也不會在國內、國際及兩岸造成錯誤的政治認知。

作為國家元首,馬總統必須釐清、也必須公開宣示和保證,兩岸互設辦事處是沒有任何政治前提,沒有中國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否則,代表中國政府的機構進駐台灣,就會成為台灣的政治緊箍咒,在國際、國內及兩岸產生廣泛政治效應。再者,如果存在「一中原則」的政治前提,現在雙方所達成互設辦事處的協議及各種安排,很可能因為政黨輪替而無法繼續實施,則不但不能穩定兩岸關係,反成為兩岸之間及台灣政治發展的重大變數。在如此重大的國家議題上,馬總統沒有絲毫模糊以對的空間,唯有釐清可能涉及的政治問題,向台灣人民及國際社會作出必要的政治宣示和保證,才能確保台灣主權不受傷害,現在兩岸雙方談妥的事情也才能可長可久,不受政黨輪替影響。

二、 兩岸互設辦事處功能不能名不副實

派駐機構的功能更須考慮到事實需要及可行性。如可便利雙方人民的簽證業務,馬政府和北京想用辦理旅行證件、簽注等名稱模糊政治問題,但雙方代表機構簽發證件一定會渉及到主權問題,北京會接受台灣派駐中國機構可以內政部移民署名義簽發有中華民國國號及國旗的「入台證」(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入出境許可證)嗎?如不同意,難道我們要接受「去主權化」的安排,修改證件形式及簽證機關嗎?相對上,中國對台灣人民入出境是由香港及澳門中國旅行社代辦簽注事務,將來是維持現況或形式上改由中國駐台機構簽發?我方如何對等安排?都是最根本的政治問題,政府能迴避嗎?其實,要提供兩岸人民旅行方便,目前雙方皆已派駐旅行機構(我方台旅會及中國海旅會),由它們代辦證件「收受領發」的程序事務,即可達到方便目的,如捨近求遠,傷害主權,台灣人民絶難接受。

派駐機構另一重要任務是要服務在中國經商的廣大台商,但北京視服務台商為內政,並由國台辦主導及操控各地及全國台商協會作為代言人及提供服務,未來台灣派駐機構可以發揮什麼樣的功能,必須說清楚,絶不能只是虛設機構,既達不到我方設處目的,反而在政治上配合北京需求。

三、 兩岸互設辦事處須明確定位,嚴格監督

雙方互設辦事處是處理公權力事務,當然須定位為準公權力機構,不能再以委託民間機構協助辦理政府事務的心態及做法處理相關事務。在中國行使我方公權力,是以派駐機構名義為之,派駐人員亦是代表國家行使公權力,必須善盡對國家忠誠義務,相關言行亦須嚴格規範,也絶不能再發生過去海基會負責人以不同身分和北京聯手干預台灣選舉事務等反常情事。因此,政府須同步制定海基會監督條例,就其中國辦事處訂定有效規範。沒有監督條例必然後遺症無窮,絶對行不通。

中國駐台灣辦事處功能必須是服務在台灣的中國人民,不應該是服務台灣人民及台灣企業,更不能以各種交流名義從事政治事務,甚至服務台灣政治人物,變質為北京在台灣的政經利益交換中心。馬政府要明白告訴北京政府中國駐台辦事處不可逾越的政治與法律界線,也要立法嚴格規範,並保證能加以有效管理。

四、 總結

在各種條件皆能充分考量且滿足條件下,兩岸互設辦事處可以從小規模、低政治、有實效的方式做起,循序漸進推動。這是國家重大議題,馬政府絶不能為向北京交代而強渡關山。唯有先祛除政治疑慮,建立國內共識,做好各項配套,才是化解歧見的唯一途徑。


兩岸設處 蔡:馬須保證沒一中前提

自由時報 2013-5-28

〔記者鄒景雯/台北報導〕兩岸互設辦事處之議引發社會關切,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指出,馬總統做為國家元首必須釐清、也必須公開宣示和保證,兩岸互設辦事處沒有任何政治前提,沒有中國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否則,代表中國政府的機構進駐台灣,就會成為台灣的政治緊箍咒,在國際、國內及兩岸產生廣泛政治效應。

蔡英文表示,早在二○○八年六月第一次江陳會談,中國方面即提出兩會互設辦事機構議題,可見此事對北京的重要與迫切,其背後原因完全是政治因素,因為北京視台灣為中國的一部分,讓代表中國的機構到台灣設辦事處,可說是政治上一大突破,也等同在台灣樹立具有中國權力象徵的政治符號,一如當年新華社在接收香港扮演的角色。馬政府處理此一議題,不能故意將其窄化成為服務台灣人民需求的事務性問題,而不敢面對處理中國機構進駐台灣最核心的政治問題。

蔡強調,如果存在「一中原則」的政治前提,現在雙方所達成互設辦事處的協議及各種安排,很可能因為政黨輪替而無法繼續實施,則不但不能穩定兩岸關係,反成為兩岸之間及台灣政治發展的重大變數。在如此重大的國家議題上,馬總統沒有絲毫模糊以對的空間。

主權問題 馬政府不能迴避

針對兩岸設處的功能,蔡指出,派駐機構的功能須考慮到事實需要及可行性。如可便利雙方人民的簽證業務,馬政府和北京想用辦理旅行證件、簽注等名稱模糊政治問題,但雙方代表機構簽發證件一定會觸及主權問題,北京會接受台灣派駐中國機構可以內政部移民署名義簽發有中華民國國號及國旗的「入台證」(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入出境許可證)嗎?如不同意,難道我們要接受「去主權化」的安排,修改證件形式及簽證機關嗎?相對上,中國對台灣人民入出境是由香港及澳門中國旅行社代辦簽注事務,將來是維持現況或形式上改由中國駐台機構簽發?我方如何對等安排?都是最根本的政治問題,政府能迴避嗎?

蔡表示,要提供兩岸人民旅行方便,目前雙方皆已派駐旅行機構(我方台旅會及中國海旅會),由它們代辦證件「收受領發」的程序事務,即可達到方便目的,如捨近求遠,傷害主權,台灣人民絕難接受。

她也提醒,派駐機構另一重要任務是要服務在中國經商的廣大台商,但北京視服務台商為內政,並由國台辦主導、操控各地及全國台商協會做為代言人以及提供服務,未來台灣派駐機構可以發揮什麼樣的功能,必須說清楚,絕不能只是虛設機構,既達不到我方設處目的,反而在政治上配合北京需求。


兩岸簽服貿協議 衝擊評估…避談

自由時報 2013-5-28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海基會、海協會即將進行第九次高層會談,並簽署服務貿易協議,預料我方將同意中方來台合資設醫院、開放投資第二類電信、開放中方在台獨資設立旅行社,以及金融市場相互開放等項目。但離譜的是,馬政府大玩「報喜不報憂」的伎倆。

自四月底至今,馬政府一再強調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後的極大效益,卻都未公開說明會對台灣哪些行業帶來多大的衝擊,陸委會及經濟部只說會以「衝擊極小化」處理。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說,目前服務貿易協議的效益與評估報告已經完成彙整,將送交立法院內政委員會。

陸委會及經濟部、金管會昨召開聯合背景說明會,經濟部提出「推動洽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相關說明」資料更是離譜,只列出「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之效益」專節,但之後就直接跳接到結語,並未比照所謂的「效益」專節,說明簽署協議後究竟會帶來那些「衝擊」。

經濟部次長卓士昭說,我方開放內容均經各服務業主管機關廣泛徵求各界意見,包括業者、台商及公協會等,並依據衝擊極小化、利益極大化原則,審慎評估後做出開放承諾;另考量兩岸經貿互動發展及業者關切,我方並未就律師、醫師、會計師等業服務做出開放承諾。

卓士昭還表示,經濟部已在五月二日內政委員會的秘密會議中,針對服貿協議有詳細報告,但所有協議在簽署之前都可能發生變化,現階段無法對外透露。

對政府各部會是不是已就服務貿易協議完成衝擊評估報告,陸委會副主委林祖嘉說,陸委會已邀請相關部會就服務貿易協議提供影響評估結果,大部分部會認為,服務貿易簽署後的正面效益較大或沒有影響,總體來說負面衝擊很小。

另在雙方證券市場開放議題上,金管會證期局局長黃天牧說,放寬陸資參與我國證券市場,應不致有重大衝擊;而在陸方對我方開放後,可協助業者佈局大陸市場,營造更有利的經營條件。


從掛國旗事件看馬英九心態

自由時報 自由評論 2013-5-28

在美國舊金山登記的中華總會館,最近召開商董月會,討論是否要撤下懸掛已久的「中華民國」國旗,結果在場四十二人,有二十一票贊成、二十票反對、一票棄權,該會館因此宣布通過撤除大堂內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這個動作,讓僑委會、外交部、我駐舊金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大為緊張,立刻阿Q地自行宣稱:出席人數未達半數,決議不算有效,重大提案必須四分之三通過,因此「不承認」這項臨時動議已經過關。但眾所周知,中國僑社要掛什麼旗,基於運作自主,絕不是「中華民國」政府能說了算的!

這起事件,呈現了極其荒謬的多個面向。首先,這個中華總會館成立於一八五四年,顯然,這是清國時代的中國移民會社,在過去一五九年間,隨著中國近代史的演變,牽動在美僑社組織的政治動向,例如,孫中山鼓吹驅逐韃虜階段,華僑為「革命之母」;在蔣介石、毛澤東爆發內戰後,渡江而過的紅軍由於實施共黨極權專政,使得敗逃到台灣的蔣氏政權爭取到這個僑社系統的支持,「青天白日」因此繼續掛為區分敵我的圖騰。這面旗,儘管與台灣沒太大關聯,但在台灣民選產生的李、扁執政時期,所謂「老僑」、「新僑」齟齬難免,然從未被正式卸下;於今,在馬英九執政五週年之際,在美的「老僑」卻以大動作「通過」撤旗,下一步當然是為改懸五星旗做準備,此一情勢消長,應當可稱是馬政府「外交休兵」、「僑務休兵」政策效果的具體展現。

其次,在時間點上,馬英九在第二任一心要推動與「中國大陸」互設辦事處,並準備在國會休會後再加開臨時會強力通過海協會來台設處條例,這個高度複雜敏感的議題,同樣涉及要不要掛旗的爭點,但馬英九最近自己說:將來雙方互設的辦事處不會懸掛國旗,辦事處也不具有領事功能,這是為了遵守「中華民國憲法」。「一中憲法」居然規定在中國不能掛出「青天白日」,難道馬英九把憲法第一章總綱第六條給撕了?不過既然總統已經公開這麼解釋,中華總會館決定在支持中國的場域中把旗給撤了,這是遙相呼應,順理成章。馬政府各部會何必大驚小怪?

第三,中華總會館撤不撤旗事小,重要的是︰一個由全體台灣公民投票選出的總統與政府,政策方向與重點,理應以服務台灣國民為己任。但是這脈延續大中國、爭正統的殘餘,卻長期宰制台灣的政府組織、政策偏好。例如,僑務是否併入外交部的行政革新、組織再造工程,從來就無法於國民黨掌控的國會通過,被迫繼續維持體制與人員的臃腫龐大;僑委會在預算與服務配置上,甚至出現「華僑」、「台僑」的比重相對不均與差別待遇;尤其,馬英九上台後,把國家名器當作政黨酬庸、意識形態工具,立即大舉撤換前朝所聘任的台僑僑務委員之說早受詬病。把台灣人民納稅錢做此爭議使用後,現在中國僑社要與之劃清界線,台灣僑社的關照則產生排擠、明顯不足,這些政策錯誤失當,誰來負責?

舊金山中華總會館醞釀撤下「中華民國」國旗一事,從各種角度看來,此舉其實是一項進步。讓中國的歸中國,讓贗品不再透過諸多手段權充真品,還原馬政府「借殼上市」的虛妄,藉以督促從政者必須全面審視調整被中國幽靈扭曲的政策,誰曰不宜?下回馬英九再誑稱「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時,全民不妨請他先主張在中國掛出「中華民國」國旗再說!


兩岸貿易雙方數據懸殊應予釐清

【工商時報】joehsieh 發表於 2013-5-19 09:23

今年年初以來的兩岸貿易統計數據,在雙方主管機關分別公布的資料上,出現了懸殊現象。中國大陸公布的數據,顯示兩岸貿易大幅增長,而台灣公布的數據,卻呈現「近乎零增長」的沉滯情況。如此重大的落差現象,原因究竟為何,兩岸雙方相關部門應儘速予以釐清。

根據大陸海關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4個月,兩岸貿易總金額為707.4億美元,年增率48.5%,其中大陸自台進口567.5億美元,年增率51.7%,大陸對台出口139.9億美元,年增率36.8%。這是歷來少見的高速增長態勢,進口和出口數字都非常亮麗。

可是,台灣方面的數據卻大相逕庭。我海關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4個月,台灣對「大陸及香港」貿易總額為527.77億美元,年增率3.4%,其中台方出口383.92億美元,年增率3.5%,台方進口143.85億美元,年增率3.1%。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這方面的統計慣例,向來把大陸和香港算在一起,因香港是兩岸轉口地,台港貿易額大部份是兩岸間的交易,通過香港轉口而來。所以,台方這項統計數據併計陸港,其主體仍是兩岸貿易金額,僅有小部分是真正的台港貿易數字。

比較兩岸雙方分別公布的上述數據,很容易發現懸殊的情況,包括貿易總額相差甚大、台方出口(陸方進口)額落差顯著、各項年增率不成比例等。其中,台方出口數據之相差近2百億美元,特別值得重視,因其不但片面撐大了陸方的兩岸雙邊貿易總金額,而且可能事關跨境資金的進出大陸。關於後者,說白了,可能有部分中外廠商,在大陸藉「虛增大陸自台進口貨值(以少報多)」的方法,來把資金移出大陸。

其次,上述數據懸殊問題,也不排除和兩岸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有關。也就是說,ECFA減免關稅的「早收清單」已自今年初全部生效,台方出口品的降稅項目較多,因此是否有一些中外廠商,將銷陸的第三地貨品「變裝」為台灣產品,以享受免關稅待遇,殊堪注意。

此一兩岸貿易數據問題,也可從兩岸貿易型態找到線索。譬如,大陸沿海開了很多對台小額貿易口岸,對每船貨值在一定金額以下的台灣銷陸貨品,給予免稅優惠。這條貿易管道,目前已有眾多台灣廠商習於使用,甚至有部分台灣貨品,係以形同走私的「海上貿易」模式,運到大陸。這部分貿易數額,是否有列入台灣海關的對陸出口統計,頗值探究。如果台方沒有列入,而大陸有所列入,則大陸「自台進口」數據,當然會高於台灣的「對陸出口」數字。

還有,問題也可能出在「台商製造」和「台灣製造」商品的混同。也就是難免有兩岸部分廠商,為了在大陸內銷市場,搶搭「台灣製造」商品熱賣的潮流,可能會把大陸台商的產品「先出口再轉進口」,以營造出「自台灣進口」的形象,來抬高商品的身價及行銷熱度。這樣也會虛增兩岸間的貿易金額。

由此看來,目前兩岸貿易之雙方公布數據,不但有重大落差或懸殊現象,甚至顯然是「失真」的,即兩邊公布的數字,都和兩岸貿易的實況有明顯距離。這種情況,會妨礙兩岸經貿的穩健發展。譬如,兩岸當前正在洽簽ECFA後續之「兩岸貨品貿易協議」,因陸方公布之兩岸貿易數據如此「亮麗」,難免使陸方主事機關,降低了對台灣銷陸商品減免關稅的積極性。未來如該協議對台灣商品減免關稅的幅度,因此而打折扣,那真會讓台灣廠商「吃悶虧」。反之,台灣方面公布對陸出口統計數字的偏低,則會無端衝擊海內外廠商「投資台灣,行銷大陸」的意願。這對台灣的負面影響,也不在話下。

因此,針對兩岸貿易雙方統計數據懸殊的問題,兩岸雙方應儘速共同予以釐清真相,進而訂定一致的統計標準(例如台方統計不再併計陸港等),並設法排除虛假交易與貨值灌水等行為,使統計數據確實反映兩岸貿易真貌。從長期著眼,必須如此方有助於兩岸貿易的做大做強。


服貿協議利多大放送  陸開放項目成長7、8倍 台業者憂看得到吃不到

2013-5-2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08| 評論數: 0

兩岸近期將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陸委會主委王郁琦27日表示,陸方開放項目較ECFA早收清單成長7、8倍。但《服貿協議》並未有定期補充協議機制,以及對後續大陸法規的透明化與修正等系統解決管道,一些台灣業者擔憂「看得到吃不到」。


蔡英文 Tsai Ing-wen 臉書發言 2013-5-29

兩岸關係極為特殊,中國在政治及軍事上對台灣有持續威脅,雙方互設辦事處是攸關台灣核心利益的重大國家議題,絶不能以事務性問題欺瞞人民,蒙混過關。

我們主張:推動兩岸互設辦事處,不能傷害國家主權;兩岸互設辦事處,功能不能名不副實;兩岸互設辦事處,必須明確定位,嚴格監督。

在各種條件皆能充分考量且滿足條件下,兩岸互設辦事處可以從小規模、低政治、有實效的方式做起,循序漸進推動。這是國家重大議題,馬政府絶不能為向北京交代而強渡關山。唯有先祛除政治疑慮,建立國內共識,做好各項配套,才是化解歧見的唯一途徑。


中華民國,又被中國打敗!

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 2013-5-29

◎ 陳龍禧

僑委會委員長吳英毅宣稱「僑務休兵」五年後,最近舊金山駐美中華總會館決議撤除中華民國國旗,再一次凸顯台灣和中國在僑務的競爭。面對中國要挖這個海外最具象徵傳統僑社龍頭的牆腳,證明一廂情願的「僑務休兵」是錯誤政策。

駐外人員基於保護僑民職責,與僑胞互動屬人情之常,但政府官員在華埠活動動見觀瞻,很多事被放大解讀,外界難免帶著政治眼光看待。只要抱著平常心,各自政府在僑社各有擁護者,也有重疊交往者,不要以勝敗論事,應該是比較「正常」。

舊金山中華會館只因原來支持中華民國,就解讀成華埠被中國「攻陷」,或許太沉重。因為國民黨高官赴中國絡繹不絕,時移勢易,各地華埠、僑領人各有志,政商利益糾結,兩岸都不得罪,並不讓人意外。台灣如能爭取僑胞維持兩岸「平行交往」,不要一面倒,就要「阿彌陀佛」了。

大環境變了,馬政府無能,經濟一窮二白,難再獨享傳統僑社;中國影響力逐漸進入華埠,傳統僑社的人故鄉、親人都在中國,要杜絕他們和中國領事館來往是強人所難,美籍華人心中自會有個人考量,駐外官員各盡本分就好。

(作者為美國亞利桑那州台僑)


民進黨反駁李克強,對了!

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 2013-5-29

◎ 沈建德

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德國,談到《波茨坦宣言》根據《開羅宣言》把滿洲、台澎、釣魚台交給中國。日本立即否認,民進黨也第一次跳出來反駁,認為《開羅宣言》是無人簽字的新聞公報,沒有國際法效力。

回想二○○八年三月十四日金融時報專訪陳水扁,他說《開羅宣言》「並沒有中國對台灣擁有主權這樣共識的三巨頭簽署、也沒有追認」,又說「過去的教育杜撰、竄改這個歷史。所以今天中國當然要引用,這對它有利;而國民黨要統治台灣,才有它所謂的法統基礎」。陳水扁是第一個否定中華民國對台灣有合法主權的在任總統,恐也是他今日苦難的原因。因北京從那時起閉口不談《開羅宣言》,直到去年八月確定扁罹病,才又開始放心談。

中華民國既無在台法統,理應立即處理,二○○八年扁沒有行動(例如據此宣佈台澎獨立)而遭殃,他在「關不住的聲音」為此後悔。現民進黨也說了,希望不蹈阿扁覆轍。(作者為前中興大學企管系副教授,http://www.taiwannation.com.tw/)


〈林保華專欄〉中國重返「遠交近攻」路線?

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 2013-5-29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外訪途中,突然要求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洛杉磯會晤,一定是有急切的事情要解決。目前中國的政治經濟狀況出現不少問題,但最被動的是外交問題,可以說是中共建國以來最孤立的時刻。這次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問「鐵哥們」的巴基斯坦,李克強呼籲合作「反恐」,新華社的報導也被收回刪除有關內容。

六四以來,中國一直打俄國牌來對付美國的「和平演變」,為此不惜確認十九世紀滿清政府與沙皇俄國簽訂不平等條約中,割讓的一百五十六萬平方公里土地。習近平今年三月出任國家主席後,第一個訪問的國家是俄羅斯,給普廷總統很大面子,但俄國媒體不但唱反調,連精心準備的夫人外交也因普廷夫人自始至終沒有出場,而上演獨角戲。習近平一走,普廷就接待中國宿敵—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導致普廷變臉,應該是因中國不斷向鄰國提出領土要求,讓俄羅斯感到威脅,何況西伯利亞地區已充斥中國移民。中國的其他小鄰國更因中國咄咄逼人的態度而深感不安,因為只要一句「自古以來」,就可以向對方提出領土要求,並且做出軍事威脅,為此他們歡迎美國「重返亞洲」。

習近平要緩和外交處境,只能向美國示好,預料習近平可能表達尊重美國的老大地位,甚至給美國許多好處。問題是,太子黨在軍內的強大勢力,被「崛起」衝昏頭腦,推動中國的軍事擴張政策,誰反對誰就是「漢奸」。

習近平是單向討好,還是尋求回報?如果中國真的要推行和平外交,營造良好的環境來進行改革,美國自然會配合;如果以分化美日同盟來交換,不容易。

無論如何,習近平打造與美國的良好關係,至少是符合老祖宗的「遠交近攻」戰略。這是漢民族侵略擴張的法寶,從黃河流域到如今的版圖;現在中國人痛斥十九世紀列強的侵略,然而在漢族擴張的幾千年歷史中,又有多少「蠻族」被漢族亡國滅種?如今還在繼續這種政策。

毛澤東深諳「遠交近攻」的謀略,然而因為共產革命是蘇聯幫助下取勝的,不能不「一邊倒」來反對美國,一直把美國當作主要敵人,甚至割讓領土來建立「反美統一戰線」。到一九七○年代初期才開始轉向「遠交近攻」,討好美國;鄧小平繼續。但因為六四,把責任歸咎美國,美國再度成為敵人。

如今,太子黨從維護獨裁政權的需要而仇視普世價值,對美國又愛又恨;然而面對現實的困境,如果需要「遠交近攻」來恢復、甚至超越大清帝國的輝煌,周邊國家、尤其日本將面臨很大麻煩,因為有些日本人是徐福的後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舊金山中華總會館 確定撤我國旗

【聯合晚報╱記者關文傑、蔡明容/舊金山報導】2013.05.29 02:52 pm

舊金山中華總會館已在27日執行兩天前通過的臨時動議,撤下孫中山先生親創的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

中華總會館在25日以21票贊成、20票反對通過在總會館範圍內不再懸掛中華民國的國旗,只掛美國星條旗、加州黑熊州旗或中華總會館的館旗。在總董黃榮達的指示下,通事關沃明27日取下大堂內右側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取下,準備近日內暫時掛上加州州旗,等日後設計新的總會館旗幟。

中華總會館內大堂仍掛有一度被取下,現在又掛回的蔣介石於1972年書贈「旅美中華總會館、華僑反共總會」的匾額「團結報國」。

黃榮達總董28日向本報表示,有鑒於「團結報國」匾額前例,不排除日後會有人將中華民國國旗重新掛回。他說,這次的撤旗議案是應僑社所需,組成總會館的七大會館成員相信有九成以上的家鄉在大陸,難免有官員拜會,為了方便兩岸官員能在總會館走動,撤下政治色彩的國旗,最適合不過。他並表示,日後也歡迎台灣或經文處官員到訪。

對於舊金山中華總會館將大堂的中華民國國旗撤下,駐舊金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傅正綱28日表示,將會持續關注事件發展。他提到,總會館內仍有許多支持中華民國的商董,而且許多僑胞已經主動對此事表達關切,大家都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rgeYeo 的頭像
    GeorgeYeo

    George Yeo 網路自強號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