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10年 急診醫師爆離職潮

自由時報 2012-6-24

自由時報 – 2012年6月24日 上午4:27

〔自由時報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急診暴力、醫療環境持續惡化,急診醫師工作十年即爆離職潮!急診醫師分析健保資料庫及醫師執業登記資料後發現,服務滿十年時,急診醫師退出職場的比率是一般外科的四倍、放射病理科的十.二六倍。面對急診病患不斷增加,急診醫師卻漸漸出走,為國內急診體系崩壞,埋下爆裂引信。

比率為外科的四倍

台灣急診醫學會昨日舉行學術研討會,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部主任李宜恭發表「急診專科醫師有較高比例離開專科領域」研究報告。李宜恭表示,急診、一般外科及放射病理科醫師在執業的頭十年,每年退出比率都約為三%,但在服務滿十年後,外科及放射病理科較資深的醫師都待下來,只有急診醫師出現離職潮,退出率約八%到十%。

李宜恭認為,會選急診的醫師多半具有熱血的個性,且急診下班後可以做自己的事,不像內、外科醫師要隨時待命,可以吸引年輕人加入。但任職十年後,急診經驗變夠了,體力卻變差了,就會想要另做打算,離開急診的醫師大多改自行開業,或乾脆轉行。

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蔡維謀表示,國內約一千三百多位醫師領有急診專科執照,但實際執業者只有八百多人,以目前急診病人數量評估,至少需二千多名急診醫師才夠。但受到急診暴力、醫療糾紛及訴訟影響,今年各大醫院急診住院醫師招募情況相當不理想。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表示,為調整專科醫師容額確保內、外、婦產、兒、急診等五大科的人力,衛生署對完成訓練者給予每年十二萬元的獎勵金,另對急診暴力提出警民連線及治療區與候診區要分開等改善方案。

石崇良說,急診專科於民國九十年設立,一年招一百多個,累積至今約一千多位醫師。過去急診住院醫師都可以百分之百招滿,近兩年招不滿,主要是受到兩年前開始實施畢業生需受一年期一般訓練的影響,人數銳減了一半。隨著一般訓練期滿,人力陸續回流,這個問題應該會慢慢改善。


急診醫師荒 20年難解決

作者: 邱俐穎╱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6月24日 上午5:30

專科醫師十年離職率,急診醫師明顯最高。一項調查發現,與外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同樣須在醫院執業的專科相比,急診醫師服務滿十年離職率明顯高於其他專科。急診醫師推估,國內目前仍短少五百名急診醫師,但回補速度太慢,恐十、廿年都無法補足人力缺口。

台灣急診醫學會舉辦為期兩天年會,大林慈濟急診醫學科主任李宜恭昨發表「急診專科醫師有較高比例離開專科領域」研究,發現急診醫師離職率最高,執業滿十年平均八%至十%的急診醫師會離開職場,離職率為外科的四倍、更是放射科、病理科的十倍。

台灣急診管理學會理事長陳日昌感嘆,環境才是急診醫師做不下去的主因。他說,目前至少八十五%急診醫師仍在醫院服務,但民眾不管大小病都擠急診,「來了就要看」,急診成了廿四小時便利商店,醫師還要在十五分鐘就看完,工作壓力自然大,民眾過分濫用急診資源,「人當然怎麼補都不夠」。

李宜恭指出,國內實際執業急診醫師約一千一百多人,遠低於一千六百位的保守需求。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回應,衛生署已調整專科醫師名額,確保內外婦兒及急診人力,明年起五大科完成訓練的住院醫師將給予每名每年十二萬獎勵金作為鼓勵,

另外,衛生署也開辦獎勵計畫,鼓勵區域轉診、紓解急診雍塞。


急診資源遭濫用 醫界籲以價制量

作者: 【中央社台北廿三日電】 | 台灣新生報 – 2012年6月23日 下午10:40

把救護車當成計程車,把急診當成「便利診」,躺六小時就可有保險理賠,急診醫界感嘆急診資源遭濫用,又無法拒絕病人,籲調整收費標準及健保給付,以價制量。

台灣急診學會理事長蔡維謀今天指出,十年前,一年急診為三百廿萬人次,到了去年高達六百五十萬人次,急診人次倍增,醫學中心急診室人滿為患,但是基層急診萎縮,急診責任醫院苦撐。

林口長庚醫院急診部主任陳日昌指出,急診檢傷分類分五級,依急迫程度區分治療順位,病患即使分類在最不急迫的第五級,急診醫師也不能拒絕病人,因此有的病人只為了診斷證明,或白天沒空看病、掛不到門診,進了急診室。

「反正急診只比門診貴二百元」,陳日昌說,醫學中心的急診太廉價,促使民眾把急診當成「便利診」。台北榮民總醫院人員透露,有的老人家心急而不是病急,門診沒掛到號,轉身到急診來拿慢性病藥,急診醫護人員也莫可奈何。

壽險保單也誘使病人掛急診,終身醫療險日額型保單普遍提供急診住院保險理賠,病患只要急診躺了六小時以上,即可以申請理賠。如果病患搭救護車急診、轉診,有些醫療險保單額外提供救護車給付。

非緊急使用救護車收費,桃園縣消防局今年五月率先實施收費制,預期能夠遏止濫用救護資源歪風。

陳日昌說,保險理賠誘因、濫用救護車,是醫學中心急診擁塞的次要原因,緊急救護及醫療人員如果拒載拒收病人,都會擔心引發糾紛;不如提高急診收費標準及健保給付,教育民眾珍惜急診資源。

急診醫界在臉書、網站分享歐美的作法,有急診醫師赴英國深造,看到手指割傷病患在急診久候,醫師終於露面卻不給病患縫合傷口,理由是「自己會好」;還有衛生官員留學時孩子生病,電話求助再送急診,最後收到的電話診斷、急診收費的帳單,都是天價。《相關新聞刊二版》


搶救醫界5大科 健保再加碼

中央社 – 2012年6月23日 下午10:53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3日電)台大醫院院長陳明豐批評,健保制度扭曲醫療生態發展,衛生署和中央健保局今天表示,內、外、婦、兒、急診5大科的健保給付或相關費用,今年再加碼。

健保局今天指出,繼去年投入新台幣14.87億元後,健保局與醫界最近完成協議,今年投入醫院總額12.83億元,提高內、外、婦、兒科的住院診察、新生兒照護、嬰幼兒抽血及婦產科腹腔鏡手術等項目的健保給付金額。

此外,醫師施行緊急手術,以及醫師治療6歲以下兒童,健保局也決定給予2到6成的加成給付。

為加強照顧山地離島、醫療資源不足地區的民眾,就近獲得內外婦兒科和急診醫療,健保局決定投入6.7億元,保障健保給付點值,提供服務的醫院每家全年可得700萬至1500萬元額外給付,以利聘請醫事人力。

衛生署說,已調整「專科醫師容額」,確保內、外、婦產、兒、急診等5大科人力,並對完成訓練者給予每人每年12萬元的獎勵金。1010623


醫療困境 林芳郁籲重建體制

中央社 – 2012年6月24日 下午4:13

(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24日電)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林芳郁今天表示,整體醫療制度與環境都面臨困難,醫療人員如廉價勞工。他說,若不立即重建醫療制度,「醫療體制將在5年到10年內瓦解。」

中華醫學會今天舉辦「101年度會員大會暨聯合學術研討會」,議程安排除針對內、外、牙科進行專題研討會,也增加醫學人文教育與中西醫整合治療的討論。

中華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北榮民總醫院長林芳郁在會後受訪時表示,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皆空是已知的,還有急重症醫療、癌症治療等方面醫護人力都因整體醫療制度與環境,面臨危機,可以說是「看不到未來」。

林芳郁表示,醫療占GDP(國內生產毛額)不到6%,醫護人力被當成便宜勞工或外勞運作,所以就只好跑了,因為還有其他的選擇。

他說,整體制度需要重新檢討,大家一起來討論如何建立好的制度,現在重建還來得及;若沒有想辦法解決,在可預見的5年到10年間,醫療體制將會瓦解。

林芳郁指出,健保局為解決五大皆空問題加碼健保給付與相關費用,但健保費用是固定的,加碼是拿別科別的來補,「這是揩別人的油,非腳踏實地的方法,這種做事方法屬便宜行事。」

他說,醫療強調團隊合作,加碼是拿別的科的錢來補給另一科別,建議健保局腳踏實地,另編預算。

他指出,健保不能全包,社會福利應該是由政府編列預算,例如罕見疾病可由社會福利支付、車禍是由商業保險支付,「健保是社會福利還是社會保險,這個要先釐清楚」。1010624


林芳郁轟:醫療體制不改 10年內垮掉

作者: 張睿纖╱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6月25日 上午5:30

醫界大老對國內醫療制度的不滿已達極限,批判力道不斷加大。前衛生署署長、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林芳郁昨天抨擊,台灣醫療制度與整體環境面臨極大困難,醫療人員如廉價外勞,年輕醫護人員因「看不到未來」都想跑,再不改革,現行制度將在五至十年內垮掉。

台大醫院院長陳明豐日前批評現行健保包山包海,為平衡健保財務,醫院各項醫療單項給付被壓縮,不利整體醫療環境發展。昨天中華醫學會舉行學術研討會,林芳郁跟進批評國內醫療制度,且用詞犀利。

林芳郁說,台灣GDP(國內生產毛額)投資醫療健康產業不到六%,醫護人被當成便宜外勞,工作起來很沒勁。

年輕醫師看不到未來,不會有人想留下來,預估五年至十年內,醫療體制將整個垮掉,對社會造成重大影響。

中央健保局為解決內、外、婦、兒與急診「五大皆空」問題,陸續加碼健保給付與相關費用。林芳郁批評指出,健保總額固定,健保局加碼五大科,勢必削減其他科經費,就像是揩別人的油補洞,「這是便宜行事,根本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健保絕對不能包山包海。」他指出,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險應定義清楚,例如罕見疾病與車禍求償應由社會福利或商業保險支付。

中央健保局局長戴桂英回應,加碼五大科不會排擠別科費用,明年二代健保上路後,每年依年度醫療支出估計隔年健保費用,可望改善經費不足問題。

另外,林口長庚醫院急診部長陳日昌昨天在急診醫學會發表執行衛生署「急診責任醫院分級評定業務試辦計畫」報告時指出,國人急診喜歡往大醫院跑,兩成以上病人等床時間超過六小時,地區醫院急診室卻紛紛關門。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形容,國內醫療制度現在就像「鐵達尼號」,載太多人超過健保服務量,冰山已在眼前,須想辦法轉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