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間房子,毁掉一個夢想」看完這個故事 你還要買房嗎?

商業周刊 撰文者古典  非讀BOOK 2015-03-06

不管你在哪一個城市,只要你還準備結婚,還有個工作,而且父母安在,那你或許想過這件事情:在這個城市裡,我是不是要買房?怎麼樣才能買到房?什麼時候買?父母出不出錢?

因為你知道,沒有房子就沒有人願意嫁給你,即使老婆願意,她的家人呢?別人會怎麼看?孩子以後怎麼辦?看看下面這個故事:

    有一個年輕人,我們暫時稱呼他為小菲。他21歲從某知名大學金融系畢業,因為在大城市裡找不到工作,於是回到老家,在證券公司當一名普通員工。

    一年以後,小菲遇到自己喜歡的女孩小蘇,於是向她求婚。小蘇問他,沒房子怎麼辦?他說,我才工作一年,加上大學時賺了點錢,大概存了十多萬。我給你兩個選擇,一是花這筆錢在當地買一間小房子,二是讓我去投資,過幾年買一間大房子。

    小蘇說好,我相信你,我選二。於是,小菲和小蘇租了一間兩房一廳的房子就結婚了。那間房子真是破舊,晚上都能聽到天花板上的老鼠在開派對。

    第二年,他們生了一個女兒,還是沒有買房。結婚四年後,小菲的事業終於有了起色,他成為一家投資公司的合夥人。第六年,他在新的公司站穩了腳步,收入也開始穩定,他花了大概30萬在當地買了一間普通房子,全家搬了進去。

    等他32歲的時候,終於賺到自己的第一個一百萬。雖然朋友們都住了更好的房子,但小菲也不準備用這筆錢來買更大的房子,他想繼續做他的投資生意。

這樣的生活,你可以接受嗎?

這樣的生活比起選擇直接買房子的版本,你覺得怎麼樣?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小菲和小蘇其實是你認識的人,他們叫巴菲特和蘇珊。

1951年,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由於在紐約找不到工作,他回到老家奧馬哈做股票經紀人,相當於今天證券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

1952年,巴菲特遇到喜歡的女孩蘇珊。據說,巴菲特在結婚的時候跟他老婆說:「親愛的,我現在給你兩個選擇,我工作一年存了一萬多美金。現在,一是可以花一萬美金買一間小房子,二是讓我拿這一萬美金去投資,過幾年買一間大房子。」蘇珊說:「好,我相信你。」

1952年,巴菲特裸婚,與老婆蘇珊租下兩房一廳的破房子。

1953年,他們的第一個女兒出生。

1956年,租房子住了4年後,26歲的巴菲特成立巴菲特聯合有限公司 (Buffett Associates, Ltd.),開始創業。

1958年,他的投資開始穩定獲利,他花了31,500美元買下位於奧哈馬的一座灰色小樓,至今仍住在那裡。

1962年,十年後,巴菲特賺到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美元)。

2008年,財產620億美元,成為世界首富。

一間房子 毁掉一個夢想 

你有沒有發現——在年輕時買一間房子,是在賣你的夢想?

我們來做一個「人生試驗」。假設,小強和小明同年齡,從同一家學校畢業,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兩年後,他們月收入都是兩萬五千元,現在他們決定考慮買房子的事情。

思考的結果,小強決定買房,而小明決定拿錢投資自己。

半年後,小強和小明的收入分配有了下列的不同。小強開始每天坐捷運上班,而小明在公司附近花7500元租了一間房子。現在我們來對比一下小強和小明每月的收入和支出。

小強每個月只剩1500元,他小心翼翼地避免所有大額消費和娛樂活動。他心裡是這麼想的:反正現在有房子了,熬一熬就能過去!

小明則開始把更多錢花在自己身上,他覺得這時候投資專業進修才是最重要的。他對於幾個認證和能力培訓班有興趣,決定購買一些相關書籍來研讀。同時,他拿出一部分錢作為社交基金,因為他知道,在課程中結識人脈的收穫往往和課程一樣重要,但是人脈需要持續的活動來維繫。

現在,來看看這個決定對他們的發展有什麼不同。

小明的投資很快收到成效——他的履歷上每年都會穩定增加一個認證,他的能力也越來越突出,很多機會都找上他。他的人脈圈每年是小強的十二倍之多,這讓他總是有一些各行各業的朋友,他成為公司資源的中心,甚至有時候上司需要什麼管道,都會問他。他還在準備讀MBA,為自己再上一級作準備。

當然,小強也不差,他為了自己的房貸,也很努力地工作,只是他慢慢發現學習真的很重要,往往自己一個多月來的工作心得,小明在進修課堂上只要老師的一句話,就都學到了。但是囊中羞澀,他沒有能力在進修上投入費用,而且體力上也不允許,因為房子離公司太遠,每天回到家都已經九點多,稍微休息一下就該睡覺了。

這樣的購屋選擇,對升職加薪會有什麼影響?

事實證明,小明因為有更多的知識和更好的人脈,升職速度幾乎是小強的兩倍。

十年過去了,小明和小強都有各自的發展。

小強在自己的公司做到經理,年薪大概100萬元。而小明五年後升到經理,就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從經理做到了總監,然後和兩個朋友一起創業,現在有股份,年薪大概340萬元。

從職業發展理論來說:一個成功的職業發展人士,十年後一個月的收入是十年前一年收入的十倍。現在小強的房貸還得差不多了,但是小明一年的收入是他的三倍多,未來的前景,遠遠不是他能夠比擬的。因為小明的專業能力和社交能力一直在上升期,而小強卻慢慢進入體力下降的瓶頸期,他似乎已經能夠看到天花板的靠近……

小明與小強的另一個重大差距是,在這段期間裡,小明作了兩次重要的跳槽選擇,因為小明很清楚知道,在今天這個變化多端的社會,要期待一家公司或行業連續十年都可以快迅發展,怎麼可能呢?

而小強則不敢冒這樣的險——因為他的房貸讓他不敢做任何的職業變動。

接下來,我們再幫他們算一算。

不買房的人,一個月之內就可以跳槽到新行業、新公司,承擔轉換行業與職位的短暫壓力,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只要準備八個月就可以嘗試創業。而買房者則永遠與這些機會遠離了。

簡單來說,如果你有一份二萬五千元的工作,用20年的貸款買一間普通的房子,那麼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在我們最具有旺盛學習力與拼勁的年紀,在我們最需要選擇自己適合的職業目標、最有機會開始嘗試創業的時間,大部分買房者永遠與這些機會陰陽相隔。

這些太早買房子的人,幾乎與創業、轉換行業和快速升職無關。

從職業發展來看,可以說一間房子消滅一個夢想。

在我看來,以今天的房價,排除那些富二代不說,普通人買房賣夢想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雙方父母出錢資助,這種人的前途和發展,基本上被父母控制著。經濟不獨立就意味著夢想不獨立——你住著別人的房子,還有什麼好說的?

第二種人是犧牲了太多的發展機會,典當夢想來成就一間房子。

美國人平均31歲才第一次購屋,德國人42歲,比利時人37歲,歐洲擁有獨立住房的人口占50%,剩下的人都是租房。我們憑什麼要一畢業就結婚?一結婚就買房?而且還要因此賣掉我們的發展與夢想?

我曾經分別在2003年、2006年看過兩間房子。第一次我無力支付,不願意讓父母為我出錢,2006年那次,因為有了一點積蓄,我大概能付得起200萬元的頭期款。

那天看完房子,那種擁有一間屬於自己房子的想法讓我興奮,開車回家的路上,我特別激動地打電話給我的一些朋友。直到有一個朋友對我說:「你準備好安定了嗎?如果你買了房子,這一輩子基本上就定下來了。你的房子會驅使你找人結婚、生子……因為那就是在房子裡面該做的事情。當然,那其實很好。」

我放下電話,興奮感慢慢褪去,我內心作了一個決定,我不要過有房人的「安定」生活,我的生命不僅僅至此。

這些年來,每次開車經過那間房子,我都深深感謝當天的決定。因為如果我每個月有三萬多元的貸款,我絕對不敢離開待遇優厚的工作,自行創業,而這樣我將錯過這一輩子最想要過的生活、最希望一起共事的一群人,以及一個最大的夢想。所有這一切,都是一個房子所無法比擬的。

回頭看看這群太早買房子的人:他們花掉了自己未來十年轉換工作方向與創業的機會,花掉了年薪高三倍的機會,他們到底買回什麼?

他們購買的,其實是自己內心深處的「安全感」。他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於是覺得有一間房子,會讓自己內心安全一點。畢竟,在這個大城市,有一個棲身之地,會讓人覺得心裡踏實。

但是安全感真的可以來自於一間房子嗎?

在這個房價、股票動盪的社會,在這個加速進入資訊時代的社會,我們的安全感真的可以安全地來自於一件物品嗎?即使說房子真的可以換來安全感,那麼用出賣夢想來換,真的值得嗎?


書籍簡介

書名:現在起!過自己想要的人生:改變一千萬人!甩開沮喪、克服不安,學會主導人生的逆轉思考法
作者:古典
出版社:發現文化
出版日:2015/01/01

古典

「新精英生涯國際教育科技中心」總裁,幫助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找到自我定位,創造不一樣的人生。

大學就讀土木工程,畢業後原本打算出國,卻因緣際會進入了新東方學校,擔任GRE首席詞彙講師、集團培訓師、新東方教育與職業發展協會會長。

「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這是我當年被新東方吸引的原因。但今天的年輕人,他們不絕望,而是有更多的迷茫。人生終將輝煌,但哪一種是他們的輝煌?我的回答是:做自己,與眾不同!」


「薪」情大不同! 藍、白領差1.68倍創高

作者: 黃宇潔 | TVBS – 2015年3月11日 上午11:47

已經被貼上低薪苦勞島的台灣,就連藍白領薪資水平也大不同,根據主計處公布最新統計,103年藍白領薪資差距達到1.68倍,創下史上新高!

頂著低溫寒風,一個個藍領工人在工地加緊趕工,比起白領上班族工作環境,多了汗水、也多了勞力付出,心酸的是藍、白領的薪資差距,從民國83年的1.54倍到93年1.61倍,最新統計103年已經衝上1.68倍,創下史上新高!

民眾:「大概都是2萬5耶,就算M型社會吧!薪水也是低的很低、高的很高,沒有什麼感受到薪資有成長,跟其他國家比我們做得事情很多,但是薪水還是如此低。



人力求職網副理楊宗斌:「陷入先求有、再求好的迷思,大部分得到藍領工作都是在派遣業或餐飲相關的服務業,那當然是就是低薪。」

主計處統計,藍領階層薪資民國93年3萬5千多元,到103年也不過逼近3萬8千元成長7.6個百分點,但月薪高一截的白領勞工,同一時間薪資已經從5萬6拉高到6萬3以上,10年下來成長幅度將近12%。

人力求職網副理楊宗斌:「比過拜師學藝的階段出師之後,其實藍領有機會薪資呈現1.5倍到1.6倍的成長,譬如說我們都知道的吳寶春師父和阿基師,他們也是這樣的成功例子。」

顯然提升自我競爭力才是加薪關鍵,更能創造職場不敗的法則。


徐嶔煌 臉書發言 2015-3-14

去你的責任制。

看到台北市勞工局長賴香伶開始認真地啟動勞動檢查,真是讓人一整個眼睛一亮。

責任制、責任制,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低薪就算了,台灣的加班血汗文化是怎麼來的?就是政府的勞動機關放縱出來的,不但放縱,而且還搞得好像人人心中都有個「企業小警總」,上班就算不打卡、也不敢晚來,下班就算時間到,也不敢準時走,這種弔詭的職場文化是誰造成的?就是勞動部跟各地勞工局放任的!

你是責任制嗎?你知道責任制在勞基法第84條之1中,其實只有少數工作可以用責任制嗎?(http://goo.gl/mhw1hS)責任制,絕對不是科技業工程師,也絕對不是廣告公司的企劃喔!

但是,為什麼法律明定這麼久,一點效果都沒有,你我周邊,包括自己或親朋好友的工作,到底有多少人準時上下班?怎麼搞得好像大家都是責任制,講到準時下班就跟犯法犯罪一樣,心裡有千百萬個愧疚與不安!

因為我們的勞動部與各地勞工檢查機關,都推說自己「勞動檢查員」的人力不足,勞動部還大張旗鼓說要花2.9億增聘325人來勞動檢查(http://goo.gl/1ZoMzM),全台灣也不過500多人,增聘下去也不到一千人,全台灣63萬家企業,讓你一天一人查一家,你也要查幾十年!所以無論大家怎麼超時工作、還領沒加班費,這些官僚都只能推說不知道、你檢舉我們就查!更何況,勞動檢查員也不見得了解該行業的「眉角」在哪裡!

甚麼意思呢?以個人2011年的經驗,國內面板大廠群創,當年人資部門不用打卡,早上八點半要到公司,理論上應該五點半可以下班,但是,全體群創HR,有幾個人在七點以前離開的?但是,沒有上下班打卡紀錄啊,勞動檢查,你怎麼查?

就是這種德行,才會縱容台灣的責任制文化這麼久,就是這種德行,2011年,跟資委會差不多的勞委會,在發生一連串過勞死事件、被監察院糾正後,才會開始發動大規模、11,413廠次的勞動檢查,不查裝死、一查發現事情很大條。

那時,HTC、南亞科都爆出過勞死案例,因為都太大規模,所以引起媒體震驚。

當年,官方認定的過勞致死人數為48人,平均每7.6天就有1人過勞死。而且這還是普遍認為官方刻意略去許多黑數後的結果。其中科技業、仲介業、保全業、醫護產業是最嚴重的濫用責任制的產業,員工超時工作的情況更普遍。

搞到今年2015年,有比較改善嗎?

沒有啊,因為各地方政府勞工機關一樣人力不足,一樣無能「力」,所以,改正不了這個風氣,而且企業繼續我行我素、你就慢慢加班沒薪水、這些勞工單位繼續好官我自為之。

所以,台北市勞工局長賴香伶這次引進各行業的「老鳥」一起勞動檢查鑑定,是很重要的!「自己的行業自己勞檢」,大家一起檢舉,才能真的抓到問題!

很大的笑話是,全世界都是知道新竹科學園區的工程師爆肝、操加班之兇,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竟然還設有勞動檢查中心喔!這個單位到底是拿來玩真的、還是責任制老闆的遮羞布呢?

PS1:附上園區某上市科技公司的員工手冊,明訂七職等以上通通叫做「責任制」,這麼明顯違反勞基法,還載明在員工手冊。同樣的公司還不只一家,勞動部到底在混甚麼,可以昏聵無知、與現實脫節到這等程度!

PS2:還有那個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的「勞動檢查中心」,連這都查不到,領國家薪水,很安心嗎?


李開復:台灣富豪吝於投資青年

作者: 康文柔、白宜君╱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3月18日 上午5:50

李開復應邀在「中天青年論壇」勉勵大眾,吸引許多年輕學子前往聆聽。(鄧博仁攝)李開復應邀在「中天青年論壇」勉勵大眾,吸引許多年輕學子前往聆聽。(鄧博仁攝)中國時報【康文柔、白宜君╱台北報導】

前Google大中華區總裁、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作客「中天青年論壇」,和主持人陳文茜對談。李開復直言不諱地說,台灣有錢人很多,卻只顧自己的王國,不願拿錢出來給下一代創業家;即使對外投資,也不過想賺更多錢,出發點是利己,而不是利他思維。

美國有錢人回饋社會

李開復比較台灣、大陸與美國的富豪們,他認為美國精神值得欽佩,美國社會不要求富人一定要低調、高調或做慈善,美國富豪人人有不同的作風,像巴菲特很節儉,比爾.蓋茲喜歡請客,「他們清楚自己要什麼,而不是世俗告訴我,我要在最貴的地方炫耀。」

陳文茜笑說,台灣因房價已達頂點,富人們轉而把錢拿來買車,現在雙B都變成「低級B」。李開復則表示,大陸土豪苦了太久,要他們不炫一下很困難;兩岸有錢人都該向美國富豪看齊,須有回饋社會的心態。

李開復受邀作客「中天青年論壇」,李開復的家人也前往聆聽。(鄧博仁攝)李開復受邀作客「中天青年論壇」,李開復的家人也前往聆聽。(鄧博仁攝)

李開復舉例,比爾.蓋茲拿錢創辦慈善基金會,巴菲特把錢都給了他;反觀巴菲特的兒子創業,巴菲特只出資10%。李開復慨嘆,他在台灣17個月,接觸很多創業團隊,都希望得到本地富豪支持,但台灣有錢人多,卻沒有人願意把錢放出來。

中天青年論壇陳文茜與李開復對談,主題為人生變奏曲。李開復(左)說遇到挫折才是學習的開始。(鄧博仁攝)中天青年論壇陳文茜與李開復對談,主題為人生變奏曲。李開復(左)說遇到挫折才是學習的開始。(鄧博仁攝)

李開復批判,台灣的企業家鮮少提攜後輩,對於年輕人的態度是「我有我的王國,你要,就來跟著我幹!」大部分只想賺更多的錢,只有利己、沒有利他的思維。

台灣富豪吝於投資年輕人,陸資企業反而出手大方。陳文茜問李開復,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來台,宣布設立100億元創業基金,是否如外界所說,帶有統戰目的?

讚馬雲膽大有格局

「我對馬雲來台的目的不揣測,但他的成功並不膚淺。」李開復評論,馬雲是一個特別有格局感、有戰略感的一個人,膽子特別大,跟其他大陸創業家不同;馬雲敢跟搜尋引擎百度絕交,立志改變中國人上網搜尋的方式。

李開復被譽為「青年創業導師」。他指出在台灣創業第一個面臨的問題是,怎麼養活自己?台灣的創業者要拿自己的錢出來,養活自己才有未來。面對市場快速變革時,只能保守因應,格局感出不來。

「當別人看到明天時,你已經看到未來。」李開復說,這就是所謂的格局感。他建議在台灣創業第一天,就不要只想台灣市場,要往國外去,看到大市場,「你就會被訓練的愈想愈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