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特派記者陳言喬/上海報導】2013.05.14 02:36 am
海基會、海協會將協商互設辦事處,上海東亞所所長章念馳昨天表示,互設辦事處背後就是代表「一國兩府」意涵,顯示大陸已接受這種概念,只是未公告或發表公報、文件。
上海東亞所是涉台研究重鎮,大陸領導人的智庫之一,也是已故海協會長汪道涵的重要幕僚。
章念馳表示,大陸有兩件事從未正式回應過台灣當局,一是最近的兩岸互設辦事處議題,互設辦事處就是按照「一國兩府」的架構進行,大陸事實上是接受了,如果不承認(一國兩府),就不會同意設立代表雙方公權力的機構。
第二是國統綱領的「一國兩區」(大陸地區、台灣地區),「一國兩區」概念,大陸已全面接受,國台辦也多次提到。但上述兩者均未透過政治談判就走到今天這個局面,大陸也未正式公告。
章念馳說,從大陸民眾來台自由行,到兩岸貨幣自由兌換,到互設辦事處,這些都是政治敏感度很高的議題,尤其是互設辦事處,代表兩方的公權力,相互間是「準國家」關係。過去任何問題都要先透過政治談判進行,有政治定位才能解決問題,現在兩岸關係發展到一定程度,很多事水到渠成,根本不需要在政治對話中尋求突破。
他說,互設辦事處未來一定會有核發旅行證件功能,因為民眾不滿意,有需求,就會改變這種狀況,兩岸先走第一步,先把辦事處設起來,確立辦事處的地位、基本功能、修改兩岸關係條例。
章念馳表示,大陸愈來愈有彈性,大陸過去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很單一的,現在已改成「一個中國框架」,這個概念是很寬泛的,包括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一中原則、一國兩府、一國兩區,只要從一中出發,很多都可以接受;只要認同「一中框架」,大陸不會打壓台灣,包括在棒球賽持國旗(中華民國國旗)。
章念馳指出,兩岸現階段展開政治談判,政府對政府協商,仍為時過早,也許雙方都沒有準備好,先讓智庫對話比較現實。他認為,台灣如果長期拒絕對話和談判,最終是台灣的損失。
退將組團赴中 綠委批叛將行為
自由時報 – 2013年5月16日 上午6:12
退輔會主委曾金陵:確有礙社會觀感
〔自由時報記者李宇欣、李欣芳/台北報導〕民進黨立委蔡煌瑯與蕭美琴昨質詢時痛斥,退役將領組團赴中國拜會解放軍核心單位,這是叛將的行為,心中無國家,嚴重打擊服役國軍的士氣,退輔會一定要有具體的作為,甚至應該停止退休俸,「不要像水母一樣軟弱!」退輔會主委曾金陵答詢時坦言,退將確實不該組團接受中國官方的招待,有礙社會觀感。
曾金陵昨赴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備詢,在野立委輪番批評退將組團赴中。蕭美琴說,退輔會身為退休軍人主管機關,能否掌握退將去中國講了什麼?做了什麼?見了什麼人?曾金陵表示,退將組團赴中之前,有先來退輔會報告,但坦承「這批人在中國的言行舉止,退輔會都無法掌握!」
蔡煌瑯說,這次由前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許歷農等十六位退將、總共三十九顆星星組團赴中,接受國台辦的招待,參觀解放軍隊部隊及總參謀部,並會見中國高層官員,這是叛將的行為!這批退將曾任國軍要職、了解我國軍事與武器系統,根本是去交心、投誠,如今還要民眾花錢供養這批人,「養老鼠咬自己的布袋(台語)」,社會觀感非常差。
立委提案修法 赴中退將停領退休俸
蕭美琴說,退輔會一定要阻止這種現象,加強道德勸說,「不要像水母一樣軟弱!」蔡煌瑯也說,民進黨已提案修法,凡退將赴中國與官方人士交流,立即停止其退休俸的請領資格。
面對在野黨立委的砲轟,曾金陵表示,「叛將」的用詞太重,畢竟這批退將沒有實際的政策影響力,他們不會去中國投誠,但坦言退將組團接受中國官方招待,確實不妥,有礙社會觀感。
張志軍批台獨垃圾股 綠營:沒風範
此外,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昨在上海考察台資企業並與台商座談時批評台獨,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績優股」,台獨思想最終將被證明是「垃圾股」。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對此表示,這是引喻失義、有失大國風範。
前立委林濁水也反擊說,媒體民調顯示有近七成台灣民眾支持台獨,卻被張志軍當成是垃圾,未來兩岸怎麼來往?他認為,中國官員的腦筋硬邦邦,應該要改一改,否則這樣下去,兩岸的未來值得憂慮。
退役將領訪陸 退輔會:有說明
中央社 – 2013年5月16日 上午5:30
(中央社記者王靖怡台北15日電)民進黨籍立委蔡煌瑯今天指退役將領訪大陸是「叛將」;退輔會主委曾金陵說,退役將領出發前有說明,不能用這樣的字眼。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曾金陵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報告退輔會102年度預算凍結案並備詢。
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蔡煌瑯質詢表示,退役將領到中國大陸會見中共中央軍政高層,參訪北京解放軍部隊,並接受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等招待,他質疑退休後就不應干政,「是叛將不是退將」。
曾金陵答詢說,這些退役將領出發前有事先說明,絕對不能講是叛將;且就制度而言,退役將領沒辦法影響到現在的政治作為。不過,曾金陵也認為退役將領不宜組團接受任何招待活動。
民進黨籍立委蕭美琴質詢表示,國家現行政策沒有就軍事互信機制與對方談判,或甚至是基本交換意見;且軍事互信機制有敏感性,需要在有政策、有條件的前提下,才能有軍事互信機制。
曾金陵答詢說,在沒任何政治協商談判結果出來前,軍事互信機制是不能談的,因軍事不宜走在政治前面,這些退休將領也一再說是個人行為,沒有被任何授權。至於蕭美琴追問能否掌握這些退役將領的言行及見面對象?曾金陵說「沒辦法掌握」。
新同盟會會長許歷農率領參訪團10日抵達北京,全團成員包括退役上將7人、退役中將9人,範圍涵蓋陸海空等軍種。在8天行程中,包括安排與中共解放軍國防大學座談。1020515
國台辦:台獨思想是垃圾股
中央社 – 2013年5月15日 下午5:42
(中央社台北15日電)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今天在上海考察台資企業並與台商座談時表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績優股」;台獨思想最終將被證明是「垃圾股」。
中新社報導,張志軍除了以績優股形容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也批評「那種要在兩岸間製造不和,把大家庭撕裂的分裂主義、『台獨』思想最終會被證明是一文不值的『垃圾股』。」
報導說,張志軍在上海期間考察了「上海台胞服務中心」、上海台商協會、統一集團上海總部、第一銀行上海分行。
上海市台商協會會長葉惠德向張志軍提及轉型升級與直航班機不足兩大問題。
葉惠德說,在轉型升級的問題上,台資企業的態度積極,但到目前為止轉型並未制度化,而是宣導比較多,想轉型卻不知道資源在那裡。
葉惠德希望企業轉型升級可以形成制度,以便讓台商有跡可循。
至於兩岸直航班機數量,葉惠德建議增加江蘇、浙江的直班班機數量,以彌補上海班機不足、票價昂貴的問題。
在聽取台商的意見後,張志軍指出,台商的切身利益與兩岸關係的發展密切相關,台商應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堅定擁護者和積極推動者。1020515
陸指台獨垃圾股 綠:引喻失義
中央社 – 2013年5月16日 上午5:30
(中央社記者蘇龍麒台北15日電)中國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批評台獨終將被證明是「垃圾股」。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說,引喻失義、有失大國風範。
張志軍今天在上海考察台資企業並與台商座談時表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績優股」;台獨思想最終將被證明是「垃圾股」。
洪財隆受訪時表示,張志軍做出如此引喻失義的發言,實在有失大國風範。
有「台獨理論大師」之稱的前民進黨籍立委林濁水說,媒體民調有近7成台灣民眾支持台獨,卻被張志軍當成是垃圾,未來兩岸怎麼來往?
他認為,中國官員的腦筋硬梆梆、應該要改一改,這樣下去兩岸的未來值得憂慮。
獨派大老、前考試院長姚嘉文說,相關說法是陳腔濫調。台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台獨的前途很好,是現存的事實,張志軍的話不值得回應。
民進黨籍立委許添財說,張志軍的說法老調重彈、了無新意,只是用新的語法來重述中國的立場,對兩岸的現實發展上來說毫無意義。1020515
趁勢加碼 王志剛推台經濟示範區
2013-5-1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 評論數: 0
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在河北省會石家莊行銷台灣名品,也不忘向河北產官界推廣台灣政府最新的經濟政策──自由經濟示範區。
王志剛15日出席河北省以及台灣經貿團交流說明會。他說,過去大陸企業到台灣投資面板等關鍵產業,有20%比例限制,但自由經濟示範區已取消這項限制,對白領階級稅捐也大幅減免,這是大陸企業投資台灣的好契機。
此外,王志剛也指出,現在全世界有很多重要國家都非常注意台灣及大陸的合作關係,甚至當作是他們重要的戰略目標,因為他們發現陸台合作的結果實在太好了,「人家越怕我們合作,我們越要合作!」
他指出,此前與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言談中提到,大陸已是全球第2大經濟體,但目前全世界百大品牌中都沒有中國品牌,而台灣hTC曾擠進第97名,現在也落到百名之後。他當時就感慨提出,兩岸若真的一起研究發展,一起建立品牌及標準的話,必可以遨遊世界。
王志剛比喻,台灣就像是小池塘,雖體質好,但魚在小池塘養不大,如果放到大陸這樣的大湖裡面,小魚就會變成大魚。
赴陸交換 台生:我們輸了 兩岸校園 超連結
2013-5-1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6| 評論數: 0 |原作者: 交通大學陳燕珩/採訪報導
大學畢業前的最後一學期,來自台灣交大的陳慕天,選擇給自己一個學習的機會,前往北京清華大學擔任交換生。實際踏上這片土地,感受中國的教育體制與整體環境,擺脫台灣人主觀的思維後,他感慨地說:「大家都誤解中國了。」
台生不差 輸在環境
許多人在比較兩岸校園和學子時,常提到台灣學生的優勢是創意,陳慕天卻不這麼認為。他提到,赴陸交換後發現中國學生的創意不比台灣差,他們的教育風格也早已擺脫填鴨式教學,學生的思想變得快、學得也快,單就兩岸的高中教學環境來看,就可充分反映這點。
在台灣是建中畢業生的陳慕天,前不久到北京第五志願的高中參訪,他看到那裡的圖書館比建中資源更豐富,學生做的美術作品更加出色,老師不斷強調不要死讀書,學校推行各種特別的活動與科學競賽,並有隨時開放的實驗教室,供學生做科學研究,甚至在高中時期,就具有與各國學校交換合作的機會。
「我第一個感受是我們輸了,而且還停留在對中國錯誤的刻板印象之下。」陳慕天說,中國的教學環境早已朝美國邁進,幾年後就可以遠遠把台灣甩在背後。他認為兩岸學生在學習心態上相差不多,中國學生可能更努力一點,但整個教育體制與環境才是導致台灣落後的主因。
大陸教授 教學用心
來到全中國最好的理工大學擔任交換生,陳慕天說,出發前已做好心理準備,但身處其中還是有很多體悟。進到大學校園後,看到北京清華各種計畫與資源的推行,讓他更明顯地感受到兩岸教學環境的落差。
而讓陳慕天印象深刻的還有中國的大學師資,他提到,儘管北京清華許多教授的學歷背景不如交大老師好,但他們教學非常認真,對學生的關心超乎他的想像。陳慕天舉例說,有次他寄簡訊給課堂老師請假,老師回覆他:「沒問題,下周上課前記得來辦公室找我補課,確保進度不落後。」
他也提到,前陣子某位課堂教授發現上課的學習效果不好,決定隔周開始不上課,讓學生在教室自習,自習後開始一個一個提問,邊問邊講課,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理解,這種案例非常多。「我看到的老師都是很用心,想盡辦法讓同學們可以真正學會。」陳慕天說。
親身感受到中國的教學與生活環境,陳慕天感慨地說,在台灣的時候,永遠沒辦法理解中國在想什麼,唯有身在其中,才會發現這裡的優勢與問題。而接觸過不少兩岸學子的他,認為台灣學生最缺乏視野、開闊的腦袋,以及全球競爭的危機意識,因此,他也認為:「台灣學生有機會一定要來中國念書,非常值得。」
被2300萬嚇倒了嗎? 台灣人 在大陸
2013-5-1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4| 評論數: 0 |原作者: (張希慈/台大台陸學生交流會幹部)
被2300萬嚇倒了嗎?那中國的13億怎麼辦?
那天和一位在教育圈內頗知名的年輕實習老師L聊到了台灣的教育問題,L是很熱情外向的大男孩,但是那天短短的對話,卻讓我突然看見了他深深的無力感。L對台灣教育有一幅他的改革藍圖,他也在實習過程實踐了很多創意教學。然而創意教學似乎在台灣公立教育體系內甚難存活。現在的公立教育無法自由淘汰不適任的教師、私立教育無法廣泛照顧到經濟弱勢的學生。在一次與教育部長吃飯的過程中,他慢慢感受到在現今的政經社會環境底下,要做到教育政策根本的改變根本如登天般困難。
面對結構問題,個人究竟能從何下手?
我想起我在北京大學念書的時候,那裡的老師常常說下面這樣的話:「你看看人家日本那麼丁點大的小國,都能創造經濟奇蹟,我們大中國為什麼做不到?」、「像祕魯領土面積那麼小,人家做古蹟保護卻做得很好,我們中國那麼大,為何就做不到?」
那時候聽到這些話語,當下第一個反應是──日本很小嗎?祕魯很小嗎?我想像中這兩個國家領土面積可大的咧。第一反應過後,我才逐步意識到,這樣的落差源自於我心中的國家是那個小巧玲瓏的台灣。
在中國跟朋友聊社會問題,他們常常會下這樣的結論──中國真的太大了,任何一個微小問題乘上13億人口的基數,都會變成難以撼動的巨型結構問題。
的確,中國很大,有多大?用數字去描述那個大,其實是很難讓人有深切感受的。
中國有朝鮮族,那些少數民族的朋友長得像韓國人,韓文相當熟稔,卻是中國人。中國也有俄羅斯族,這些朋友個個金髮碧眼,卻講得一口流利中文,身分證上也明明白白印著中國人。常被標示著「充滿異域風情」的新疆維吾爾族穿梭在中國各省各地時,他們已儼然成為一個小型社會,有著獨特的語言、樣貌、文化和宗教。
當你看到同一片國土上,有著差異如此之大的人們共同生活著,你才會真正意識到中國的大,是身在台灣的我們無法想像的「大」。
在中國,一名生活在北京的漢人,他很難想像一個政策推行在新疆、西藏時,當地的居民反應為何,因為終其一生,他可能都不一定會踏上那兩個省分的土地(我在大陸生活的半年,行走過的中國省分,已經比起很多同齡的大陸同學多很多了)。
在這樣的環境中,你如何想像社會改革?你如何想像政策制定?那種無力感才是更為鋪天蓋地的。
或許台灣有很多社會問題,但是我們面對的問題其實真的不那麼大(比起中國),也許這樣的認知能夠幫助我們繼續努力下去,為了一個我們認為很美的目標,繼續前行下去。
深圳文博會 台攤位歷年最大 展會買氣熱 估成交額將較去年多1成
2013-5-1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5| 評論數: 0
受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近期將簽署的激勵,台灣文創業商機大開,積極進軍大陸!外貿協會邀集台灣文創業者今年連續第5年參展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秀出台灣軟實力。深圳文博會17日開幕,台灣是今年最大的海外參展單位,預估展會成交額將上看3300萬元(美元,下同),較去年成長1成,人氣、買氣都可望再創新高。
深圳文博會是大陸唯一國家級、國際性的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外貿協會籌組台灣參展團於深圳會展中心2號館展出,共有97家台灣業者參與,與貿協首度參展相比,參展業者已成長7倍,顯示台灣文創品牌進軍大陸的熱度。
展現軟實力闢新管道
由於大陸十二五計畫將文創產業訂為戰略性支柱發展產業,文博會台灣館在展示台灣文創軟實力之餘,最重要的是為台灣業者開闢拓銷管道。包括大陸中央宣傳部部長劉奇葆、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等一行人,也趁文博會開幕前,一早就帶隊到「台灣文化創意館」先睹為快,對台灣軟實力留下深刻印象。
特別的是,高雄市政府市長室顧問、前教育部次長范巽綠也以私人名義應邀前來參加台灣館剪綵。范巽綠在參觀台灣館後表示,大陸文創市場成長快速,兩岸的文創產業,台灣有人才、創意;大陸有市場發展性,隨著台灣文創品牌走向世界舞台,兩岸合作將開啟通路分享、市場對接,未來也不排除由高雄市率團,帶具有在地文化與產業特色的產品,進行城市行銷。
外貿協會祕書長趙永全也看好這股兩岸文創商機,趙永全表示,以往台灣館都有大批大陸民眾觀看、搶購,吸引全球專業買家採購,受服貿協議將簽定影響,估計本屆台灣館成交額上看3300萬元,再創新高。
陸民眾爭睹喜鵲瓷瓶
不少台灣商品在文博會上大展魅力,受到大陸民眾歡迎,其中法藍瓷展出今年總統馬英九出訪教廷,恭賀新教宗方濟上任所致贈的「喜鵲」瓷瓶,吸引不少民眾駐足觀看;而台灣的富山香堂更是在館內刮起一陣旋風,以薰香用品和香道用具最受歡迎,有民眾短短10分鐘,一口氣就買了8000元人民幣。
本屆台灣館共規畫167個攤位,依展品主題規畫為5大展區,包括品牌精品區、博物館衍生商品區、工藝美學區、創意設計區、益智童玩區,以及台灣特殊茶文化主題「新茶生活區──Tea Party慢‧漫」。
創意設計中心 帶台自創品牌登陸發威
2013-5-1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5| 評論數: 0
在本屆深圳文博會中,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發揮搭橋功能,選出台灣10家中小型具台灣特色及創新概念的文創業者,以「Fresh Taiwan」為主題首度參展,強調發展「創意產業經濟」,攜手搶攻大陸文創市場。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副執行長黃振銘表示,本屆參展的台灣自創品牌,多用摩登概念搭配工藝技巧的設計,以東方味創出新台灣風格,展現台灣設計對於生活品味的態度。
例如穆德設計強調環保與美學的綠設計,結合台灣精神與東方文化,設計的樹枝棒、水波筆,傳達台灣土地原生溫暖的力量;台華窯、藝薪國際均以瓷器呈現鮮明台灣意象,引起現場民眾不少迴響。
黃振銘分析,外界多認為台灣文創業者規模較小,透過聯手西進出擊,不但彰顯台灣新的主題式產業特色與優勢,並可搶攻送禮的文創商機,為台灣中小型文創業者謀求最大利基。
而兩岸文創交流愈來越頻繁,文化部文創發展司專員康民表示,台灣自創品牌設計的文創商品多運用減法,創造反璞歸真的風格,用最小的設計帶來最大的生活便利與藝術品味;相較大陸目前流行的是繁複華麗裝飾風,這是兩岸文創商品最大的不同,但也創造兩岸未來文創產業的合作契機。
新階段兩岸會談需要新框架
2013-5-1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 評論數: 0
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與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的首次「林陳會談」,預計最快本月底舉行,雙方將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並就兩會互設辦事機構議題進行對話。林陳會談是兩會負責人更迭後首次召開的兩岸高層會談,是否能超越過去「江陳會談」設下的框架,深受關切。
馬總統任內自2008年6月迄2012年8月共召開8次江陳會談,總計簽署以經貿為主的18項協議,不僅促使兩岸經貿關係全面正常化,更開啟兩岸制度化經濟合作,樹立兩岸自由貿易的新里程碑。但是,在「先經後政」協商原則下,江陳會談的侷限性亦日益凸顯,尤其自第5次會談簽署ECFA之後,因為經貿談判重心轉移到依據ECFA成立的經合會,海基、海協兩會的角色與功能明顯削弱,兩會會談也淪為簽署協議的形式意義。
海基、海協原本是兩岸政府的「白手套」,在「兩岸互不否定治權」的大方向下,兩岸官員以兩會名義進行協商,甚至透過各種場合直接溝通;但海基、海協是「民間組織」,談判功能自容易流為形式,必須等到政府相關部門敲定協議內容後,才能在授權下安排兩會會談,作形式性商談與簽署。正因為這種限制,第6至第8次江陳會僅簽署4項協議,包括:《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兩岸核能安全合作協議》、《兩岸投資保障及促進協議》及《兩岸海關合作協議》,而且會談間隔時程也從每半年召開一次變成將近一年才召開一次。
不可諱言,兩岸去「白手套」、走向以官方正式名義的協商,是必然方向,但是,在兩岸未進行政治談判之前,官方正式協商仍是遙遙無期,因此,對海基、海協角色的重新定位與功能強化極有必要,也才能為將來兩岸政治協商鋪路。
首先,兩岸會談的制度性安排應作適度調整。過去每半年一次兩會高層會談,多具有相當政治性與策略性,如第1次會談具有兩岸破冰的重要意義;第2次會談體現了兩岸全面性三通;第3次會談在凸顯兩岸金融合作以共抗全球金融海嘯;第5次則簽署影響深遠的ECFA。但是,隨著兩岸談判議題的定型化與技術化,兩岸會談彰顯的政策意義完全依附於所簽署協議的重要與否,會談本身反變成形式。
為改變這種僵化印象與安排,我們建議,未來應考慮常態性的兩岸高層會談每年舉行一次,就雙方共同關心的兩岸議題及未來政策方向,進行策略性對話,以強化民眾對兩岸政策的認知並消除不確定感。至於協議簽署可以附帶安排;如時間不能配合,可另行召開簽署兩岸協議的形式會議,且不必限一年幾次,簽署人亦可視議題重要性安排,不必限於兩會負責人。若能和簽署協議適度脫鉤,兩會會談就會有全然不同的面貌,也更能符合兩岸關係階段性發展的需要。
兩岸協商議題的安排,也應更貼近現實的需要。如「兩岸漁業合作協議」就是應立即納入兩岸協商的重要議題。台灣和日本已簽署《台日漁業協議》,也要求菲律賓啟動《台菲漁業協議》談判,是以,兩岸沒有任何理由不能就雙方漁業合作問題展開協商。另外,陳德銘所提「兩岸科技合作協議」也是討論多年的問題,亦有必要透過兩岸高層會談作出安排。
進入新階段的海基、海協兩會會談,須因應新情勢,作出必要的調整與改變,希望首次林陳會談能多加著墨,奠定好的開始。
硬臥旅行 台灣人 看大陸
2013-5-2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6| 評論數: 0 |原作者: (安平見/高雄市)
第一次嘗試不跟團,到廈門火車站買觀光列車的硬臥火車票,前往目的地。
與台灣不同,大陸的車票採「實名制」,必須有身分證件才能憑證購買,車票上還打著搭車人的姓名與證件號碼,不像台灣只要到櫃台就能拿錢購票,進候車室前還要安檢,行李必須放上掃描機中看看有沒有夾帶危險物品,甚至有類似搜身的動作。上車後以票換「換票證」,證上書明「X號X鋪」,下車前以證換票。
進到車廂,學生時代住宿的感覺回來了,上中下3種臥鋪,難爬的樓梯,只差學生宿舍更克難,沒有空調,床板還是木板的,硬臥雖名為硬臥,其實還是床墊,跟彈簧床差不多,於是可以想見另一種「軟臥」該有多舒適。
長達12小時的硬臥,竟只需人民幣149元,比住宿旅館一夜還要節省,而且服務員還會在你到站前20分鐘來叫你起床,比旅行團的晨喚還要可靠,因為他們會直接來掀棉被叫你起床,口氣比學生時代的教官嚴厲萬倍,倘在台灣,這種態度早就不知被客訴多少遍。
大陸火車還有自己的廣播頻道「和諧鐵路之聲」,有DJ點歌,優美的音樂,不斷穿插的政令宣導,又相當照顧旅客的感受,晚間9點半結束播音;比台灣長途客運不管旅客要不要休息,車上影片照樣播放整夜,而大陸火車是在早上7點一句「早安」後才開始播音,令人搭乘意願更高。
由於是長途運輸,行車間販賣各式物品的吆喝沒有少,特殊的是「移動電源」的販賣,以度計價,因為車上無插座,即使有插座,電壓也不穩定,有網友說自己的手機因此燒壞。
此外,車上的洗手間是坐式的,空間寬敞,台鐵的洗手間則是狹小的,蹲式的馬桶,沖水設備還不給力,讓人寧可下車後再使用車站洗手間,也許這與大陸的火車路程比台灣久太多,若連如廁的舒適也沒有,會有收不完的客訴有關?唯一不便是在到各站時,為保持整潔,會鎖住不給乘客使用。
睡硬臥的風險,就是不清楚同車乘客素質。貴重物品要隨身攜帶,也別一上車就拿手機或數位相機出來拍,甚至拿筆記型電腦出來使用,不然讓宵小趁你睡眠時偷走就糟了,以及如不幸遇上打呼一整夜的乘客,只能用耳塞防範。
而眾人一起睡眠的潛規則就是,車上絕不會有人聊天聊整夜,或電視開整晚,反比起住旅館更有充足的休息時間。
當然,這只能是第一夜及回程的安排,到目的用地後還是要入住飯店民宿,才能滿足「洗澡」需求,車上的盥洗設備只夠應付刷牙洗臉。
這次的硬臥旅行經驗,讓我決定揚棄傳統的跟團大陸遊方式,畢竟這兒語言能通,一般而言可用平民的消費達到貴族的享受,只需要有冒險的勇氣,就能為自己安排趟不受拘束的旅程,何不著手規畫大陸自由行?
哈陸風漸起 台港優勢仍在
2013-5-2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4| 評論數: 0 |原作者: 陳立諾
矗立在中港邊界線上的羅湖海關大樓,灰沉沉的,無論遠觀或近望,都不好看。每天有數十萬人次在這個世界最繁忙的關口出入。在互聯網還沒有興起的年代,很多被禁的雜誌書籍從這個海關流入中國大陸。這些讀物在封閉的時代氛圍中,捅出一個小孔,讓求知若渴的內地人了解到外面的世界。
很多中國內地人從來都沒有來過香港,但從1980年代後期開始,通過香港流入內地的電影和電視節目,點點滴滴地累積起對香港軟實力的一些認識。近日,香港著名文化人梁文道在一篇專欄文章裡表示,河北鄉村的農民也知道香港有一個廉政公署,還羡慕地說:「要是我們也有廉政公署就好了。」
這位農民也許從來沒來過香港,但他知道廉署是專責打擊貪汙的機構。他的反應表達出他的願景,以及對於現實的不滿。當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人們,有所期盼有所不滿時,往往會形成改變現實的動力。
這幾年的自由行,每年為香港提供了差不多3千萬人次的大陸遊客。他們有些人會參加六四集會、七一遊行,感受到香港自由自在的社會環境以及普選尚未發生前夜的騷動與不安。他們在街上會跟真實的香港警察相遇,這些警察沒有劉德華扮演的那麼帥氣,但彬彬有禮,很有耐性。來到台灣的大陸遊客不少則著迷於台灣政論節目,而每屆台灣總統大選,無論對於大陸遊客或網民來說都是一種震撼教育:對最高權力的追逐如此透明,台灣做得到,大陸也可以。
上個世紀8、90年代,是台灣和香港流行文化北伐的時代;2000年開始不久,隨著大陸經濟實力的上升,其軟實力也開始向周邊輸出,台港同時成為投射點。大陸製作的電視劇《後宮甄嬛傳》在台灣一再重播;而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節目亦風靡台灣。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事,因為大陸製作的娛樂節目向來以沉悶、節奏緩慢見稱。
在互聯網應用發達的這個年代,羅湖海關大樓繁忙依舊,但其對資訊往來的重要性已大為降低。
4月底,香港議員黃毓民在立法會,以欠監督為由大聲反對港府捐款給四川雅安蘆山地震災區的視頻被放上網絡,數日內熱爆中國大陸。大陸網民感嘆良多:原來行政機關的款項運用要先過民意代表這一關。同一時間,台港兩地不少年青人開始上阿里巴巴的淘寶網購、用騰迅打造的微信跟朋友通訊、通過網路視頻觀看大陸電視電影。一股「哈陸風」正在台港兩地漸漸成形。大陸在資訊產業的發展已把台港拋在後面,他們心目中的對手是亞馬遜是谷歌。
在目前這個階段,台港兩地的制度優勢仍在。透過蜂湧而來的大陸遊客以及網路的傳播,台港制度的感染力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給他們提供了對照物與新的願景。而這種優勢還能持續多久,真是難以斷定。(作者為香港作家)
發展兩岸國際共存空間
2013-5-2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5| 評論數: 0 |原作者: 楊開煌
在亞洲新形勢下,第一,要重新確認我們戰略、戰術層次的朋友和敵人之間的複雜而辯證關係:在國際社會中,價值和制度相同或相似的政治體制間,可以是戰略性朋友,反之可能是戰略性敵人,但是現實的利益與戰略上的朋友或是敵人不必然相關,甚至在特定的情況下,可能相反,主要的標準是不妨礙我們自己的利益,所以1992年日本天皇可以率領龐大的經貿團到北京慶賀建交20年,2013年日本也可密使單獨赴朝,協商日本被綁人質事件,不顧大局而單獨行動;反之韓、日在竹島上可以爭執不下;俄、日在北方四島可以針鋒相對,但都不妨害彼此之間在其他領域的合作。
面對未來的亞洲形勢,我們也必須理解,在維護我們的實質利益時,敵人和朋友在戰略上和戰術上不完全一致性,戰略上的朋友可以增加我們心理上的自信,但不一定符合現實的利益,所以在戰術上我們必須保持擇友辨敵的行動自由,才能有效維護我們的利益。換言之,我們的主體意識也必須調整為保護我們的制度、價值和領土、領海和主權,我們敵情意識是誰犯我誰是敵人,所有武裝力量的敵情觀念,教戰手冊也必須相應調整,才能有效因應未來變局,保護全民利益。
第二,在心態上逐步調整目前中美關係下的兩岸關係,向亞洲新格局下的兩岸關係移動。長期以來,我們對兩岸關係的思考,都局限在中美關係的框架之下,縱使有日本因素、東南亞因素,也是服從於中美關係的框架,在此框架之下,我們自己的利益就必須依附在兩大的某一方,從而我們的利益未必是我們真正的利益,而是依附他人利益之下的利益,加上我們單一「敵情觀」,這就是我們的主體性表現出來也是一種被自己扭曲的主體性,一方面是自願受虐,另一方面神經敏感而自大,結果我們反而深受兩面的操控,永遠地不正常。
其實環顧亞洲,我們反而可以正視自己,重新確認我們的身分,從經濟表現到政治制度、社會活力、文化創造力,我們根本不必自卑,當然也不會自傲;是以重新審視我們的價值,我們離不開亞洲的身分、認同也必須以亞洲出發,那麼在亞洲面臨重整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好好的思考如何體現自己的存在;為了生存在現行國際法的保護下,我們建構自己主體性的指導思想應該是不惹事也不怕事。
第三,充實「一中框架」下的兩岸國際共存,兩岸關係自2008年以來,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奠定了兩岸和平的契機。然而,我們也發現,在亞洲地區相關國家也都毫不猶豫地利用「九二共識」的間隙,繼續挑撥兩岸關係,製造兩岸新矛盾,以便從中得利,我們與日本的漁業協議,我方竟允在釣魚島經濟海域負責驅趕大陸漁船,到菲政府藉「一中原則」拒絕官方致歉、賠償,站在他們的立場,準確利用對手的內在矛盾,增加自己的利益,這是外交的本質。但我們也感受到「九二共識」並不能自動解決我們的國際存在。
為了因應亞洲的新局,兩岸必須在國際社會中盡早尋找出「一中框架」下共同存在方式, 這是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極重要一步,兩岸之間一旦有了這樣穩定的安排,就可以不受其他國家在兩岸問題上的利用和訛詐,同時也減少我們在區域存在的成本和風險,所以兩岸的政治對話應以此為主要的訴求,尋找可行之策,以便我們透過在兩岸之間的對等,展現我們在亞洲的主體性。
(作者為銘傳大學教授兼兩岸研究中心主任)
兩岸設處今審查 綠動員杯葛
自由時報 2013-5-22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立法院內政、司法聯席會今天將審查政院版的兩岸設處條例草案,民進黨團質疑與對岸要簽的協議文本至今都還沒看到,就要國會片面通過法律,強烈質疑這是迴避立法院的實質監督,今將甲動全力杯葛法案的審查。
但據指出,國民黨團預定在七月下旬召開臨時會,再以人數優勢強勢通過「大陸地區處理兩岸人民往來事務機構在臺灣地區設立分支機構條例草案」。
兩岸目前正協商海基會與海協會互設辦事處的協議,相關協議文本還未公布,行政院就先將上述草案送立院審查,以處理對岸海協會人員在台各項豁免待遇內容為主,因而遭在野方面質疑不對等。原先陸委會主委王郁琦還對外表示會與對岸協商有關掛旗一事,之後也遭馬英九總統否認,指無需就此討論。
綠委批割地賠款
民進黨立委陳其邁昨說,這就是在「割地賠款」,兩岸既然沒有外交關係,馬政府為何急著按照維也納公約的精神,給予中國來台人員法律保障。他並說,澳門特區政府對於中國派來的中聯辦人員也訂定法律給予豁免保障,難怪外界會抨擊馬政府急著要讓中國來台設立「中聯辦」。
他並批評馬政府想逃避國會實質監督,因為按照兩岸條例的規定,兩岸協議如果涉及法律修訂,立法院可對協議進行審查,否則就只能備查;藍營想要先通過法律再送協議,屆時已不涉及法律修訂,就能避開審查。
為此,民進黨團今將甲動杯葛法案的審查,會議前並將召集兩委員會的黨籍立委進行議事策略討論。
藍要在臨會闖關
國民黨團也有因應動作,昨先在程委會以人數優勢表決通過將本會期延會至六月十四日的提案排入週五院會報告事項。多出的會議時間除有利於讓兩岸設處條例草案通過委員會的審查,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另透露,國民黨團打算在七月下旬召開臨時會,預定通過兩岸設處條例等重大法案。
綠中生代提臺海人權決議文
中央社 – 2013年5月22日 下午12:23
(中央社記者曾盈瑜台北22日電)民進黨中生代立委今公布臺海人權決議文提案內容。提案人鄭麗君說,盼民進黨以人民為主體、人權為基礎,與中國展開對話。
民進黨籍立委鄭麗君、林佳龍、姚文智、尤美女、吳秉叡、趙天麟、陳其邁與民進黨新北市黨部主委羅致政、民進黨桃園縣黨部主委鄭文燦上午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臺海人權決議文」提案記者會。
鄭麗君表示,這份決議文由無派系的民進黨青壯世代推動,獲跨世代支持,將在25日民進黨全國黨代表大會提出,希望能獲通過,作為民進黨內促進中國政策討論對話的起點。
她說,決議文表達民進黨希望以人民為主體、以人權為基礎,全面跟中國展開對話交流。在民主人權的價值基礎上、以兩公約為標準,發展兩岸交流關係。
羅致政表示,中國國力提升、在國際社會影響力增加,如何客觀面對中國對台灣的影響,是所有關心民進黨人未來必須關心的課題。對岸最近不斷提到「中國夢」,但兩岸最大問題不是民族主義的對抗,而是如何拉近民主人權的距離。
羅致政說,台灣不能乾等中國自己改善自由民主,必須扮演一定程度的催化、促進角色,而民進黨做為台灣最大反對黨、可能執政的政黨,也必須扮演更積極角色,拉進中國在民主自由上與台灣的落差。
決議文表示,臺海雙方關係應建立在人權的普世價值上。臺灣與中國進行任何協議,均應符合「民主、對等、尊嚴」原則。期許中國人民得以民主普選方式產生政府,雙方以人權與民主的價值為基礎,發展信睦關係。這是實現臺海和平的關鍵,民進黨願意就此議程展開積極關懷與對話。
決議文主張,民進黨應該成立「臺海人權交流小組」,積極與中國公民社會展開人權合作,定期提出臺海人權交流報告。且民進黨應在國會促成「臺海人權交流平台」,推動臺海雙方人權保障的強化。
決議文的提案、連署人包括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全體40名成員及部分黨代表,共46人。1020522
推政治對話 陸學者:騾子要用鞭 指台灣刻意迴避 主張適度施加壓力 調整對台策略
2013-5-22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734| 評論數: 1
漢青兩岸基金會21日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兩岸政治對話前景」學術研討會。有大陸學者認為,馬政府不願觸及兩岸政治對話,大陸應要「鞭一下」,施加壓力;但有大陸學者反駁,盱衡兩岸關係「要看大勢」,大陸弄好中美關係、擺平國內發展問題,才能扭轉台灣民意「拒談」觀點。雙方意見精彩交鋒。
漢青兩岸基金會是由北京清華大學中美中心高級研究員暨台研所兼職研究員陳毓鈞成立。21日進行「漢青獎學金」頒獎,並舉辦學術研討會。
反守為攻 主動出擊
對馬政府刻意迴避兩岸政治對話,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徐博東悲觀指出,他看不出兩岸及官方智庫進行政治對話的可能性。
他引述毛澤東的話說:「騾子要用鞭子打,就會上山」。徐博東呼籲大陸官方,「不要守株待兔,等待馬政府調整兩岸政策」。
他表示,大陸應要動點腦筋,考慮適度調整對台策略,「(對馬)用鞭子打一下」,等壓力到位時,國民黨為穩固地位和怕丟失執政權,會不得不調整心態。
反對派提 安內優先
徐博東的一席話,立即引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的不同主張。時殷弘稱,目前大陸只需維持經濟關係持續發展、反台獨,不要太急迫。
他反駁徐博東的話說,硬逼馬政府雖然可行,但並非決定性。兩岸關係要看「大勢」。大勢是,中美關係、中國和周邊關係,及擺平國內發展問題。若讓台灣民眾看到,大陸在美國、周邊問題上丟分多、國內又不斷突出問題,很難取得台灣民心。
時殷弘指出,為使兩岸政治取得進展、贏得台灣民意,大陸要把中美關係和內部問題搞好。
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則表示,要形塑對大陸有利的「國際大勢」,處理好國內問題,只要大鞭子掌握在大陸手中,「大陸可以舉起大鞭子,但不用實際去抽,事情就會往前推」。
(為了選票自油而努力奮鬥, 新浪微博) 為什麼共產黨國家都拚命反對資本主義呢?原因就在於資本主義國家是民選政府,不能搞世襲,高官及其家人無法享受特權,而共產黨的基本上所有高官都想搞世代享受特權的世襲制,他們名義打著為人民的旗號,實質上搞的全是封建的甚至於還不如封建的那一套鬼把戲,這就是那些高官的真實嘴臉。 (2013-5-23 04:06)
(林一民微博, 新浪微博) 屬實,洗腦是天操蛋的不二法寶,也是邪教的共同屬性!(2013-5-23 04:53)
(人人網用戶) 呂炳寬 : 面對中共中央掌握的宣傳系統否定「憲政夢」,北京大學法學教授賀衛方今天反駁說,改善現狀,中國大陸最需要的就是憲政。賀衛方向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表示,大陸長期以來就有社會主義制度是否不宜實行憲政的爭論。他認為,社會主義制度不宜實行憲政理論,適合的是馬克斯理論基本教義派的想法,但大陸現在出現「權貴資本主義現象」,正顯示政府需要監督和節制權力。(聯合報) (2013-5-23)
(人人網用戶) 胡桂波 : 直到今天,大多宣導改革的中國人還對民主的認識停留在民主作為工具之一的層面上:民主與經濟的關係,只有改革才能發展經濟,民主政治改革也必須是為了更進一步發展經濟,所以,一旦有人“威脅”他們說,民主會帶來混亂甚至革命,肯定會影響經濟發展,影響大家的生活品質,那些還沒有鬧清民主概念的人都急忙與民主劃清了界限。他們連基本的歷史知識都沒有,忘記了英國、法國與美國發生民主革命的混亂時期,正是我們在大清帝國統治下和諧穩定的時候。 (2013-5-24 06:58)
(人人網用戶) 胡桂波 : 翻閱世界各國的“核心價值觀”,或者說他們推崇最高價值理念,都是把自由、平等、公正、公平、民主、人權、包容等放在一起,很少有幾個國家會把“富裕”、“共同富裕”與“國家強大”放在裏面,中國就是這很少中的一個。當民眾擁有自由與人權,當社會制度公正公平,法治順暢之時,民眾對貧困與貧富差距的忍耐超過你的想像。卡紮菲統治的利比亞比革命兩年後的利比亞要“穩定”,有些地區甚至更富裕,但就在革命兩周年的時候,民眾上街慶祝,載歌載舞,雖有不滿,然而,幾乎沒有一個人想要回到卡紮菲時代。 (2013-5-24 07:05)
(人人網用戶) 胡桂波 : 革命不能帶來真民主,不要帶暴力的民主——一頭蠢驢也知道能夠和平地推磨過日子當然好,誰想要被鞭子抽著走?除了少數刑事罪犯之外,絕大多數人都希望和平、改良得到民主。然而,不顧歷史與現實而過度強調只要改良、不要革命,容易讓人誤為替反民主找藉口。歷史上最早幾個原創性民主——英國、美國、法國——幾乎都多少有暴力革命伴隨。我個人就反對暴力,但我更反對那些借反對暴力而反對民主的人。 (2013-5-24 07:13)
台灣多元民意竟被摒於門外
自由時報 自由評論 2013-5-23
國民兩黨昨天一致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發動甲級動員,各自訓令黨籍立委全員出席,就陸委會積極推動的「兩岸辦事機構在台設立分支機構條例草案」進行政策攻防。中國海協會要在台灣設立辦事處,其性質、功能與必要性為何?到現在政府逕行協商的資訊既不公開,也未透明,研擬過程中,毫無公民參與,從未與社會對話,在國會一黨獨大下,更談不上實質監督,究竟馬政府急於將本案匆促付委審查的目的何在?社會大眾必須關注與推敲。
現在,顯然是政府從事涉外事務正當性最差的時間點。台灣與菲律賓的外交交涉,至今尚未有進一步突破性進展;透過這次擺在檯面上的兩國交手經過,全體公民擁有相對充分的資訊,得以客觀檢證政府的談判作為與維護權益的能力。事實顯示,在具備道德高度與國家實力的雙重條件下,政府都無法掌握穩操勝券的優勢,如今陷在辛苦周旋的泥淖之中,仍未重新搶回發球權;則國人如何能信賴政府在關門閉戶的密室中,面對利益高度衝突的大國,可以談出一個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好結果?
這次台菲漁權爭端,凸顯了兩個關鍵。一是「一中」政策不是意識形態,而是非常真實的權利不保,因為台灣連談判的對等地位都不存在,還需要由對方認定。二是馬政府由人治取代專業,導致決策體系的崩解,在未經重新改編整隊前,根本沒有受命赴外攻城掠地的資格。以這兩點,一一回顧過去五年台灣與中國簽署十八項協議的內容與品質,必然可以恍然大悟其何以致之、何其危險?既然如此,對於政府這次又打算透過國民黨在立法院的舉手部隊,貿然通過海協會在台設處的准許與管理法源,國人豈有授權放任、不必戒備的道理?
公共政策的討論,理應廣開言路,理性論辯,集眾人之智,謀較佳方略。但在國會,相關政黨皆就兩岸設處議題提出了法案,但國民黨卻一度有意迴避併案討論的可能性,只籌謀單邊護航行政院草案通過;在此同時,陸委會卻早已就兩會互設辦事機構議題與中國相互「通氣」,計畫未來即將召開的第九次兩會負責人會面(林中森、陳德銘會),也將就互設辦事機構後續程序等交換意見。這種將台灣多元民意摒於門外、率由國共當權派拍板、徹底違反民主原則的模式,二○○八年以來一再重演,現今又想繼續複製,以馬英九當今被嘲為「水母」、「度估」總統的底氣,仍做此圖,足見其膽大妄為,已屆不顧怨謗、不知恥辱的地步,這是何種心態?
國民黨立委強加護航的行政院版本,有兩大爭點,至今未獲釐清。首先,是否涉及「一中」框架的定位問題,經過菲律賓事件的「教育」,多數國人已對「一中」的影響所及深惡痛絕,兩會設處維持「行政授權」的老路,不敢對國家主權、甚至政治實體稍有觸碰,即是對一中的默認。其次,就實質功能言,中國針對核發簽證、普遍探視權等領事功能,態度持續否定,然政院的條例草案卻已明定要給予海協會分處人員包括館舍、檔案文件不可侵犯,以及領事官員免於民事、刑事及行政管轄等領事待遇,還要立法院先行通過,這又是哪門子的對等協商?依照馬政府以上邏輯,菲律賓講一中、不道歉,錯在哪裡?
聽其言,觀其行,才能見真章。馬政府說菲國槍擊漁民事件無涉一中;但是回過身,馬政府卻準備強行在兩會設處的領事待遇上,順一中,奉正朔。兩相對照,箇中真偽,豈不當下立辨!
賴中強︰無司法探視權 兩岸別急設處
自由時報 2013-5-23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馬政府與中方協商兩岸互設辦事處,「兩岸協議監督聯盟」召集人賴中強昨指出,對台灣來說,要在中國設立代表我方的機構,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要能爭取世界各國普遍具有的「司法探視權」。他呼籲朝野立委做政府對外談判的後盾,在對岸還未明確承諾之前,立法院應暫緩審議相關法案。
賴中強指出, 任何一個人在他鄉被關押限制人身自由時,都會期望獲得精神上的安慰與法律協助,將來由我們在中國設立辦事處的人員前往探視,並不是要干涉當地的司法,而是要即時就近了解被關押的人有沒有被非法凌虐,是否需要協助委任律師,有無基本生活費或其他人道需求要代為聯絡家屬。
他說,這在司法人權不彰的中國,尤其必要。因為中國對於偵審中的被告,不允許家屬探視;中國公安可隨便拘留,檢察院可長期羈押被告;中國司法有太多的潛規則與人權死角。尤其,現有逾一千五百名台灣人在中國監獄服刑,估計另還有一、兩千人關在看守所,這些國人的人身安全,必須要有台灣代表就近探視、關心的權利。
我方訴求 中方迄未同意
賴中強說,台灣民主守護平台發表「自由人宣言」,同樣要求兩會互設辦事處,應提供在對岸受任何形式監禁的人民,獲得己方代表處官員就近探視、代為委任律師、提供法律協助的權利。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本月十日與民主平台代表晤面時也說會爭取「普遍性的人道探視權」,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同樣表示要堅持「領事探視權」,但中方迄今尚未同意我方訴求,因此,立院應暫緩審議兩岸設處相關法案。
握好方向盤 別怕政治對話
【聯合報╱辛翠玲/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2013.05.24 04:16 am
新任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明示,台灣通往區域經濟的道路,掌握在北京手中;而菲律賓與釣魚台事件則顯示,台灣在東亞的生存命脈,由美國主控。當外在強權漸次升高其對台的強勢要求時,台灣的兩岸與國際關係,備受挑戰。台灣之路,何在?
隨著中美重啟對峙,東亞新冷戰格局形成,親美友中活路外交與先經後政的兩岸政策,可能將不敷使用。近期發展更顯示,無論對美或對中,政策恐需有部分調整。
面對此時的東亞,台灣欲有立基之地,則一個能更加清楚、且加強表述自己立場與需求的作法,是必要的。而如何將台灣的國家政治心理因素及其影響,納入對外政策的表述與對外關係的互動中,或許是可考慮的關鍵。
台灣,向來有著極為獨特的國家政治心理。不管視它為一中框架下的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在台灣、還是台灣共和國等等都好,這是一個不健全的國家。做為一個不健全的國家,不健全的國格,半個世紀以來,已成為一種很深的傷痛。
這種政治心理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呈現方式。
第一種是強迫自己低頭、吞下現實。認知事實,接受自己低人一等的政治身分,忍受、習慣自己長期以來被國際間另類對待。面對美國、面對日本,大抵如此。長期以來,台灣社會強迫自己,培養此類潛意識,讓自己相信並接受,美、日對台灣,由上而下的關係,是理所當然,也是正常的。
第二種呈現方式,則是因壓抑而不堪刺激,因而強烈、過度反彈。這種補償式的政治心理,常會在他國碰觸到台灣這個國格傷痛,且不尊重這個傷痛時出現。敏感的台灣社會,很容易因此受到刺激,而產生異於正常國家的反應。
不同世代的台灣人,皆長期生活在這樣的不健全國家心理狀態中。差別在於,中年以上的台灣人,至少還經歷過台灣曾是國際間承認的中華民國,那種泱泱國度的歲月,傷痛,因而是帶有「歷經滄桑」的意味;新一代的台灣人,成長在民主化之後的台灣,面對不健全國家,傷痛,帶有更多的不耐與不解。
然而,無論是歷經滄桑的一代,或是不耐與不解一代,面對台灣的國格問題,憤怒的爆發,一旦被帶出,都是極強烈的。這些情緒與後座力,不僅投射到馬政府;若無合理重視與審慎處理,也終將波及兩岸關係、東亞關係與美國想像的台灣戰略位置。
無論面對中共、面對美國,面對整個東亞,政府當思考,如何清楚論述並表達台灣國內的政治心理需求。重構一個雖小,但性格清晰、訴求明確的台灣。既無需規避與中共的政治對話,也大可放開半世紀來的心理制約,與美國討論東亞再平衡中的台灣政策合理性。
透過不斷的與各方對話,清楚論述,一個被賦予更完整國際人格的台灣,其實符合各方利益。
政策性格與內涵的調整,是值得嘗試。終究,台灣通往未來的捷徑,不在華盛頓,也不在北京,而在我們的手中。
俞正聲:民進黨不主張台獨 就會接觸
【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台北報導】2013.05.24 02:53 pm
三位大陸涉台高層官員連續三日接受聯合報系獨家專訪,首度清楚闡述大陸新一代領導人上台後的對台政策。在兩岸政治關係上,大陸政協主席兼中共中央對台領導小組副組長俞正聲明白表示,大陸主張「合情合理安排兩岸在國家尚未統一前的政治關係」,沒有現成模式;政治交往上把戰爭狀態解除、簽訂和平協議,也是合情合理的安排。
俞正聲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都重申,「一個中國」、「九二共識」,是探討合理合理安排的基礎,兩岸至少可坐下來探討,大陸因此鼓勵兩岸民間專家學者、智庫先談;且兩岸和平發展底線是不能搞台獨,想搞法理台獨「兩岸關係會發生逆轉」。俞正聲也強調,只要民進黨不再主張台獨,「我們就會跟他們接觸」。
俞正聲與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也一致呼籲台灣擴大對大陸開放。俞正聲直言,陸資來台的障礙不在大陸、主要在台灣,台灣應減少限制;陸資來台只會讓兩岸經濟結合得更緊密,兩岸和平發展局面就不可逆轉。
陳德銘說,WTO成員間,應當相互給予最專待遇,但兩岸ECFA後續協商,台灣許多方面都未同等對待大陸。他進一步坦白說,「台灣總要給一點吧,我背後也有13億人需要去說服」;至少一些台灣自己不成生產、且已對其他國家開放的農產品項目,就該開放大陸相同產品進口。
對台灣積極爭取加入各種區域經濟整合,張志軍說,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雙邊經貿協議,不應是政府對政府的協議,且需要兩岸進行適當溝通;台灣最有效、成本最低、最便捷的方式,是要加深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兩岸經濟合作已為台灣參加經濟整合進程提供便捷橋樑。
他並直指不少國家對台灣加入RECP有擔憂,目前RECP是內部整合優先;但可以在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同時,探討雙方參與地區經濟整合的可行途徑;在這方面,雙方應先溝通,溝通過程也是建立治互信的過程。
張志軍和陳德銘也對兩岸經貿合作提出願景。張志軍強調,兩岸企業合作不能停留在全球價值鏈低端,不要形成惡性競爭,不要僅釘著兩岸市場,要優勢互補、釘著國際市場;陳德銘則認為,台灣在創意、設計、技術引進等方面具有優勢,大陸以加工生產、資本等見長,兩岸應當「抱團」(合作),發揮零加零大於一的效應。
儘管馬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大幅改善,但俞正聲對馬政府若干作法也有微詞。他說,馬先生說「不統、不獨、不武」,他贊成「不獨」,但反覆講「不統」這幾個字,未免有點傷人心;台日漁權協議簽訂後,台灣海巡部門說如果大陸的漁船去,就要趕走,這就很傷人心。
綠:陸需誠意溝通 不需預設前提
【聯合報╱記者林河名/台北報導】2013.05.24 02:54 am
大陸政協主席俞正聲指出,只要民進黨不再主張台獨,「我們就會跟他們接觸」。他並反問,民進黨敢不敢說「不搞法理台獨」?對此,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回應說,「我們需要的是帶有誠意的溝通,最不需要的是預設前提」。
洪財隆表示,兩岸的政治體制不同,對目前在兩岸各自運作的憲政秩序,也存在不同的解讀,但需要的是有誠意的溝通,而不是預設前提。
洪財隆還表示,兩岸的定位,應是在日常生活裡找答案,而不是「在符號裡彼此折騰」;日常生活重視的是自由選擇、獨立司法,也就是「民主與人權」。
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也說,兩岸接觸應以官方或半官方機制為主軸,「政黨與政黨接觸太頻繁不正常」。他說,連國民黨都認為「國共論壇」不需要太頻繁,想加以淡化,即無民進黨因為急於與中國接觸而須放棄自己主張的迫切性。
林濁水表示,即使民進黨仍有人主張台獨,但民進黨的黨公職也與中國方面有所接觸,「這樣才是常態」。
台灣團結聯盟主席黃昆輝則說,無論是「九二共識」也好,中共十八大制訂的「對台政策」所謂兩岸政治關係的合情合理的安排等,這些都是北京為併吞台灣片面制定,「我們不必、也不應隨之起舞」。
綠委:兩岸主張 都應透過辯論凝聚
【聯合報╱記者黃驛淵/台北報導】2013.05.24 04:32 am
民進黨立委高志鵬等跨派系黨員,明天會在民進黨全代會提案舉辦「中國政策大辯論」;高志鵬則以國安會前秘書長邱義仁、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日前在中國事務委員會交鋒為例說,當「誰都沒辦法說服誰」,就可透過辯論凝聚兩岸主張。
針對辯論主題,立委姚文智提議,不管是「台獨」、「一中各表」誰較有市場?「九二共識」、「憲法共識」誰能作為兩岸互動依據?都應「攤開來辯論」。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發言人鄭文燦說,若黨內認為有必要,不排除在「對中政策華山會議」後,再辦大型辯論會。
高志鵬說,中國政策永遠無法迴避,更不是「誰說了算」;他無意批評任何制度或主張,而盼藉辯論擴大參與,由下而上凝聚共識。
高志鵬表示,民進黨過去三個決議文,只處理台灣與中華民國的關係,而非與「中國」的關係;如今黨內對中政策有不同意見,基於「中國崛起,必須正視」、「中國威脅,必須突圍」、「經濟傾中,必須多元」三原則,應辦大辯論凝聚共識。
立委林佳龍說,中共處理涉台事務多元化,面對這些新現象,民進黨要有新思維及新作為,應提出與時俱進、與民同在的中國政策並展開「民共對話」。
- May 16 Thu 2013 17:07
兩岸競合 -- 兩會互設辦事處; 退將言行; 陸指台獨垃圾股 綠:引喻失義; 綠中生代提臺海人權決議文; 陸推政治對話; 陸網民感嘆; 賴中強︰無司法探視權 兩岸別急設處; 俞正聲說 (合輯之二十九)
close
章念馳:兩會互設辦事處 代表一國兩府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